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
陶渊明
陶渊明
(
公元
365
—
427
年
)
,字
元亮,又
名
潜
,世称
靖节先生
,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
“
五柳先生
”
,
浔阳柴桑
(
今江西九江市西南
)
人。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
他自
29
岁入仕
,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陶渊明于
41
岁毅然辞去
在任仅
80
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此后直到他逝世的
23
年间,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
《
陶渊明集
》
传世,主要散文有
《
归去来兮辞
(
并序
)》《
桃花源记
》 《
五柳先生传
》
等。
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
jiā
)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 (
sh
è
)俨(
yǎn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
(qiān)
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zhu
ó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ti
á
o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
yāo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
y
ì
)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
su
ì
)与外人间(
ji
à
n
)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w
é
i
)具言所闻,皆叹惋(
wǎn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y
ù
)
云:
“
不足为(
w
è
i
)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
j
ù
n
)下,诣(
y
ì
)太守
,
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
刘子骥
(
j
ì
),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
后遂无问津者。
初读课文,正确朗读
要求: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
朱熹 语
1.
晋
太元中( )
2.
缘
溪行( )
3.
便
舍
船( )
4.
豁
然开朗( )
5.
屋
舍俨
然( )
6.
阡陌
( )
7.
黄发垂
髫
( )
8.
便
要还
家( )
9.
遂
与外人
间
隔( )
10.
此中人
语
云( )
11.
不足
为
外人道( )
12.
及
郡
下
,
诣
太守( )
13.
刘子
骥
( )
j
ì
n
yu
á
n
shě
huò
sh
è
yǎn
qiān mò
ti
á
o
yāo hu
á
n
su
ì
ji
à
n
w
è
i
j
ù
n y
ì
y
ù
j
ì
读准字音
注意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晋 太元中
,
武陵人 捕鱼为业。
2
.
土地 平旷
,
屋舍 俨然。 有 良田美池 桑竹
之属, 阡陌 交通
,
鸡犬 相闻
.
其中 往来种作
,
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
,
黄发 垂髫
,
并 怡然自乐。
3.便要还家
,
设酒 杀鸡 作食。村中 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
,
率 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
,
不复 出焉
,
遂与外人 间隔。问 今
4
.
太守 即遣人
/
随其往
,
寻 向所至
,
遂迷
,
不复得路。
是何世
,
乃 不知有汉
,
无论 魏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吧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 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末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
为
业。
缘
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渔人甚
异
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为:
动词,作为
。
缘:
顺着,沿着
。
落英缤纷:
落花繁多的样子
。
异:
对
……
感到诧异
。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生长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
舍
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
然
开朗
。土地
平旷
,屋舍
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
怡然
自乐。
舍
:
放弃,离开。
豁
:
开阔。
开朗
:
开阔,明亮。
平旷
:
平坦宽阔。
俨然
:
整齐的样子。
阡陌
(
qi
ā
n
):
田间小路。
交通
:
交错相通。
黄发垂髫
(
ti
á
o
):
指老人 和小孩。
怡然
:
安适愉快的样子。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紧接着)就是
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渔人)就下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
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
阔敞亮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
舍
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
豁
然
开朗
。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
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作劳动,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土地
平旷
,屋舍
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
怡然
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
答之。便
要还
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
妻子
邑人来此
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
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
语
云: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具
:通“俱”,详尽。
要
:
通“邀”,邀请。
还
(
hu
á
n
):
返回
。
妻子
:
妻子和儿女。
绝境
: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无论
:
不必说,更不必说。
延
:
邀请
。
语
(
y
ù
):
告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
答之。便
要还
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率
妻子
邑人来此
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
(那里的人)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渔人
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作了回答。就有人邀请渔
人到自己的家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
村中的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
他们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
带领妻子
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不再出去,
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
延
至其家,皆出
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
语
云:
“
不足为外
人道也。
”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必说了。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
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罢)都感叹起
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
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
这里的人嘱咐他道:
“
(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
外边的人说啊。
”
既出,得其船,便
扶向
路,处处志之。及郡下,
诣
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
骥
,高尚士也。闻之欣然
规
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
问津
者。
扶
:
沿着,顺着
。
向
:
从前的,旧的
。
诣
(
y
ì
):
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规
:
计划。
问津
:
问路。津,渡口。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划回去,
(
一路上
)
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前次做的标记,竟迷失了
(
方向
)
,再也没找到路。
既出,得其船,便
扶向
路,处处志之。及郡下,
诣
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
骥
,高尚士也。闻之欣然
规
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
问津
者。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1
、缘溪行
2
、落英缤纷
3
、渔人甚异之
4
、欲穷其林
5
、才通人
6
、豁然开朗
7
、屋舍俨然
8
、阡陌交通
9
、阡陌交通
10
、便扶向路
11
、便要还家
1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3
、乃不知有汉
14
、无论魏晋
15
、皆叹惋
16
、不足为外人道也
17
、诣太守
18
、欣然规往
19
、寻病终
常回头看看
我
你还认识 吗?
文言知识
通假字
便
要
还家
(
要,通
邀
,邀请
)
此人一一为
具
言所闻
(
具,通
俱
,全部,详尽。
)
词类活用:
复
前
行,欲
穷
其林。
前,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前。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完。
一词多义
①
便
舍
船,从口入
(
放弃、舍弃,动词
)
②
屋
舍
俨然
(
房屋,名词
)
①
处处
志
之
(
作标记,动词
)
②
寻向所
志
(
标记、记号,名词)
①
寻
向所志
(
寻找,动词
)
②
未果,
寻
病终
(
随即、不久,副词
)
①
复前行,欲穷
其
林
②
既出,得
其
船
(其:他的,代渔人的)
(其:这、那)
②
而两狼之
并
驱如故
①
黄发垂髫,
并
怡然自乐
(并:全部)
(并:一起,一同)
①
武陵人捕鱼
为
业
(为:作为)
②
不足
为
外人道也
(为:对,向)
③
此人一一
为
具言所闻
(为:给)
①
忘路
之
远近
②
渔人甚异
之
③
南阳刘子骥
,
高尚士也
,
闻
之
,
欣然规往。
(的
,
助词)
(它
,
代词
,
所看到的景象)
(代词
,
这件事)
古今异义
2
、芳草
鲜美
味道鲜美。
1
、
缘
溪行
缘故、缘分。
3
、说
如此
这样。
缘
鲜美
如此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沿,沿着。
鲜艳美丽。
像这样。
古今异义
4
、阡陌
交通
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5
、率
妻子
邑人来此
绝境
没有出路的地方。
6
、乃不知有汉,
无论
魏晋
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交通
古义:
今义:
妻子
,
绝境,
专指男子的配偶。
古义:
今义
:
与世隔绝的地方;
古义:
今义
:
无论
古义:
今义:
指妻子和儿女;
交错相通
不用说、更不用说
古今异义
8
、遂与外人
间隔
隔断,隔开。
7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
打听,探问;询问消息。
9
、各人复
延
至其家
延长,延伸。
问讯
古义:
今义:
间隔
古义:
今义:
延
古义:
今义:
询问
距离
邀请。
得
不足
此处义为“看到”,
今义,用为助词
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满不充分
a
.
判断句:
b.
省略句:
山有小口,(
小口
)仿佛若有光。
(
渔人
)便舍船,从口入。
(
村民
)问(
之
)所从来。
此人一一为(
之
)具言所闻。
特殊句式: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
也
。(“也”表判断。)
“
然”
字是个语缀性的词
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作“
……
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译)
。
如本文中:
“豁然”
——
开阔、敞亮的样子。
“俨然”
——
整整齐齐的样子。
“怡然”
——
高兴、满足的样子。
“欣然”
——
欣喜、乐意的样子。
词句难点
一个意动用法:
两个借代:
三对同义词:
咸
=
悉
=
皆
=
并
异:认为
……
奇特
黄发、垂髫
缘
=
扶
要
=
延
秘境寻踪
本文以
为线索
,
依
次写了
:
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发现桃源
进入桃源(做客桃源)
离开桃源
再寻桃源
1
、找出反映渔人发现桃花源经过的词语。
品读课文
缘溪行
逢桃林
穷其林
得一山
从口入
2
、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3
、渔人入山后,看到桃花源怎样的生活环境?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
、
文中描写桃花源里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
、桃花源中的人是怎样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6
、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7
.
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
“
皆叹惋
”
?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
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8
、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9
、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合作学习
请用一句话概括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一个
环境优美、
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和压迫、
人民生活
自给自足,和平安定
的理想社会。
世外桃源
背景资料:
《
桃花源记
》
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永初二年
(
公元
421
年
)
。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
晋宋易代之际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
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
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结合背景考虑,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这个美好的世外桃源用意何在?
对社会现实
(
政治黑暗、连年战乱
)
的不满。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关于主题
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
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
的愿望,也是对当时
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
。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
不可能实现
的。
试一试:你能找到
几个
出自本文的成语?
世外桃源
怡然自乐
无人问津
豁然开朗
落英缤纷
世外桃源
------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 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地方。
无人问津
------
没人探问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津:渡口
豁然开朗
------
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总意):从狭隘幽暗一转而为开阔明亮。今指一下子就明白了或指眼界一下子变开阔。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怡然自乐
------
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落英缤纷
------
落英
:坠落的花瓣。
缤纷:
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拓展学习
1
、如何劝桃花源人走出桃花源?
2
、奇思妙想:
《
桃花源后传
》
一
词
多
义
舍:
1.
便
舍
船( )
2.
屋
舍
俨然( )
寻
:
1.
寻
向所志( )
2.
寻
病终( )
为
:
1.
捕鱼
为
业( )
2.
不足
为
外人道也( )
出
:
1.
不复
出
焉( )
2.
既
出
,得其船( )
丢下,离开
房屋
找
不久
当作
对,向
离开
出来
课堂检测
古
—
今
—
芳草
鲜美
鲜艳美丽
食品的味道好
古
—
今
—
率
妻子
邑人
阡陌
交通
古
—
今
—
妻子和儿女
男子的配偶
交错相通
指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古
今
异
义
隐隐约约,见不真切
好像
古
—
今
—
仿佛
若有光
古
—
今
—
古
—
今
—
来此
绝境
古
—
今
—
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
魏晋
古
—
今
—
不要说,更不必说
关联词,
“
不管
”
的意思
古
今
异
义
遂与外人
间隔
不来往
隔开,隔断
不足
为外人道也
不值得
不够
一、填空:
《
桃花源记
》
选自
,作者是
,
时
著名诗人。
课文以
为线索,写渔人
、
、
、
桃花源的情形。
二、在括号内填入省略的成分。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
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A
、渔人
B
、桃花源人
《
陶渊明集
》
东晋
陶渊明
发现
访问
离开
寻找
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
A
A
A
A
A
A
B
B
B
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