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作业分层设计
科目:语文 年级:九上 专题:文言文 出题者:温阳艳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便要还家
二、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舍: 便舍船 屋舍俨然
2、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志: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4、寻: 寻向所志 寻病终
5、扶: 便扶向路 出郭相扶将
6、之: 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具答之
7、其: 欲穷其林 其中往来种作
得其船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三、 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
1、芳草鲜美 古 今
2、阡陌交通 古 今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 今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 今
5、无论魏晋 古 今
6、说如此 古 今
7、仿佛若有光 古 今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
1、渔人甚异之
2、欲穷其林
3、处处志之
4、复前行
五、课文内容理解
1、 文章的线索是如何安排的?请你具体地写出
2、 作者描绘的桃花源是怎样的一个社会?请你结合课文谈一下。
1、 作者描绘这样的一个社会,有何作用?
2、 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但刘子骥复寻时却“未果”,说明了什么?
5、当时的社会状况如何,文章并没有正面说,当渔人一一说了外面世界的情况后,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又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3、 在陆游诗中哪两句也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林尽水源”、“仿佛若有光”、“初极狭”、“豁然开朗”这样一波三折的意境?
7、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8、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9、下列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指代的是渔人发现桃花源这件事。
B、选文前两段写了“渔人”的行踪: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
10、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得一两处语句;
11、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3分)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处处志之”,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
12、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______(2)_______;(3)_______。
六、理解性默写
1、描写桃花源中人生活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2、描写社会风貌的句子是:
3、描写桃花源中人来历的句子是:
4、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5、写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两个句子是:
6、表现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句子是:
七、翻译下列句子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复前行,欲穷其林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9、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