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
陆川县米场镇福达中学 吕小英
作者简介
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本文学习难点
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以及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朗读感知
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停顿分明,不读破句。
带着感情,声音洪亮,读出韵律。
积累文言词汇
文言词语
例句
古义
今义
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境地。
。
交通
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和子女
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
无论魏晋
不要说,更不必说
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鲜美
芳草鲜美
鲜艳美丽
指汤羹味道好
如此
说如此
像这样
这样
品读赏析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分为哪几个部分来叙述?
本文重点是写哪些部分?主要描写了桃花源的什么?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
明确:全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渔人的行踪的不同地点分五部分:
发现桃花源
——
进入桃花源
——
访问桃花源
——
离开桃花源
——
再寻桃花源
明确:重点写的是第二、三两部分。描写了桃花源
优美的环 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以及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文中的桃花源是个
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合作探究
渔人再寻桃花源,找到了没有?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学生分组讨论)
小结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他生活的东晋末年是一个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他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这种现实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憧憬着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宁静和乐,风气淳朴、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他这种理想的写照。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桃源究在何处,无处找寻。
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试看,今天的社会,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各族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愿同学们在这美好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拓展延伸
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
参考题: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