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
一字之师
你知道
吗?
成语故事
:
唐朝末年,郑谷回到故乡宜春。他经常和一些文人往来。有个叫齐已的和尚,对诗文很有兴趣。他早就仰慕郑谷,就带着自己的诗稿,前来拜会。齐已把诗稿请郑谷看。郑谷读到
《
早梅
》
这首诗时,沉思起来。郑谷吟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
郑谷对齐已说:“梅开数枝,就不算早了。”郑谷又沉吟了一会,说:“不如把‘数’字改为‘一’字贴要。”齐已听了,叫道:“改得太好了!”恭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文人们知道了,就把郑谷称为齐 已 的“一字之师”。 成语“一字之师”是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
一字之师
郑谷
淮上与友人别
壹
肆
伍
陸
柒
走近诗人
品词赏句
合作探究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貳
诗歌朗诵
叁
理解题意
郑谷,
唐
代诗人,
字
守愚
。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少颖悟,7岁能诗,前辈诗人司空图称许其
“当为一代风骚主”
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
称
郑
都官
。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
郑鹧鸪
。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
作者简介
理解题意
淮上
:
指扬州
。
别
,
不是送别,而是握别。
这首诗写在扬州与友人握别的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即景生情,烘托了诗人别离的情绪。
本文选自
《
云台编
》
诗歌朗诵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扬子江头杨柳春,
评:
“扬子江”,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了“与友人
别”的地点,而“杨柳春”三字则点明了季节。
品词赏句
译: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
杨花愁杀渡江人。
评:
杨花:飘飞的柳絮。“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了极至。
品词赏句
译:
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评:
几声风笛,带着凄清怨慕,飘入离亭宴上正要分别的友人耳中,更是显出千钧愁情。
品词赏句
译: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鸣。
君向潇湘我向秦。
评:
互道一声珍重,各奔前程
品词赏句
译:
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
,
我却要往长安而去。
合作探究
① 诗中第一、二句写了哪些东西?有什么作用?
答:交代了握别的时间、地点和美好的春光。
(在这大好的春天,朋友之间却要分手,心中的离情别绪,恰好与这大好的春光形成鲜明的反差。那依依袅袅的柳丝,那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极致。 )
合作探究
②想象一下“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的画面:
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
③诗中的“风笛”、“离亭”有什么意蕴?
烘托了离人的特殊的情境。
合作探究
④
《
淮上与友人别
》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写春天里的离别,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⑤
全诗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即景生情,烘托了离人的别离情绪
诗文
欣赏
课堂小结
这首诗写离愁别绪,表达了友人之间的深
厚、真挚的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大好春光和心中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
起,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
春中与友握别,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