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学习目标】
1、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2、学会欣赏比喻句,并能写出优美的比喻句。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智慧,提升自己.。
重点:文言词句
难点:学会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课堂自主学习探究】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力争当堂成诵。(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白雪/纷纷/何所似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未若/柳絮/因风起 (5)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温馨提示: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学会抓关键字词,把自己不理解的字句划出来,向小组提出,并解决。
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2)状语后置句:撒盐空中差可拟(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3、《咏雪》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 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选择一个寒雪日?
4.“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5.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二、【分组讨论 质疑体会】
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质疑、讨论、解疑。
☆ 咏雪的过程中特别记了两个人的咏,谢太傅对哪个更赞赏?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你又喜欢那个呢?为什么?
【交流点拨】(1)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三、【能力拓展】
1《咏雪》中谢朗和谢道韫将“纷纷白雪”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你能说出几句咏雪的古诗句吗?
咏雪的古诗句
四、【自测提升】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太傅( )雪骤( )柳絮( )无奕( )
3、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
内集( ) 儿女( )
文义( ) 俄而雪骤(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 )
欣然( ) 未若( )
4、译句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白雪纷纷何所似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5、判断正误。
A、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
B、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
7、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集古人咏雪的诗句。
7、比喻想象写作。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我们也来试试。
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
快来展示自己的比喻句吧!
《陈太丘与友期》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点】
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义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2、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川)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衮川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复习提问】1、刘义庆, 朝宋 家。《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 组织文人编写的。《咏雪》选自“ ”一门。
2词语解释俄而( ) 雪骤( )
公欣然( )曰 撒盐空中差( )可拟( )
未若( )柳絮因风起( )
3句子翻译(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与儿女讲论文义
【自主学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学会抓关键字词,把自己不理解的字句划出来,向小组提出,并解决。
【合作探究】
1、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3、你认为文中的元方和友人是怎样的人?请作一个评价。
4、《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你怎样评价元方的行为?
5、你从这个故事学到了什么?
【课堂小结】
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信做人,以礼待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憾!
【检测题】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2、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
与友期约( ) 去后乃至(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
俄而雪骤( ) 期日中( )元方入门不顾( )欣然( )
尊君在否( ) 门外戏( ) 元方时七岁( ) 未若(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4、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课后练习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注释】 ①尝:曾经。②子:果实。折(shé):压弯。③竞走:争相跑过去_④信:果真。然:这择。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尝与诸小儿游( )②诸儿竞走取之( )
2、下面三项中加下划线的“之”字都是代词,请分别指出其指代的内容
①诸儿竞走取之( )②人问之( )
③取之,信然(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戎是根据哪些因素来判断李子是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时了了
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注释]
①孔融字文举,东汉末鲁人,孔子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对曹操多非议,为其所杀。
②李膺字元礼,东汉末清议领袖之一
③俊才:才智出众的人。清称:指有名望的人。中表:指与姑母、舅母子女之间的亲戚关系。通:通报,传达。
④府君:汉代人称太守为府君。李府君,指李元礼。
⑤君:您,表尊称。仆:我,表谦称。
⑥先君:先人。指前辈,祖先。仲尼:孔子字仲尼。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师资:老师。孔子曾向老子请教。
⑦奕世:累世。通好:通家之好,汉魏以师友为通家。
⑧了了:聪明伶俐。
⑨踧踖:局促不安的样子。
(一)从文中找出表示人称关系的词。
(二)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人以其语语之 ②大未必佳
③韪大踧踖
(三)孔文举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辩驳陈韪的?
(四)试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
答案:
8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课堂自主学习探究】
3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
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正是赏心乐事。
4营造了和谐、温暖,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5【交流点拨】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五、咏雪的名句 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4.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合作探究】
1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你)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 答:元方:聪明,据理力争。朋友:不守信,没礼貌,但知错能改。
4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元方求得完美;友人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的胸襟宽广。
5答:以信做人 以礼待人
王戎识李 答案:
1①玩耍;②摘取 2①指代李五;②指代王戎;③指代李子 3见译文。 4李树长在路边;李树上果实累累却没人摘。
译文: 王戎七岁时,曾经和许多小朋友一起玩耍。看到路边的李树上有许多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孩子们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王戎,答道:“李树长在路旁却有那么多果实,这肯定是棵苦李树。”(那人)摘下李子(尝一下),果然如此。
小时了了参考答案、
(一)我君仆其
(二)①前者是名词,话语;后者是动词,告诉 ②长大 ③很
(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逆向反推,假定对方的命题成立,而且又肯定我方的命题正确——陈韪现在“不佳”,来反推出陈韪小时了了。其实这个命题并不正确,孔文举在诡辩。
(四)提示:聪明机智、出言不逊、恃才傲物、狂放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