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专题
小
说与散文的文体区别
1.
小说
虚构
,散文
写实
。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往往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有一种流派叫写实小说,只是叙述理念的变化,并未改变小说虚构的本质特征。而散文中的人物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剪裁加工,写意式描绘。
2.
小说
重在表达作者对人、对人生、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
,散文
重在作者情感的表达
。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饱蘸情感;而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需作者明确抒发。
3.
小说主体是讲故事,就不能不讲究讲故事的技巧,
讲究结构的安排、穿插,断连、铺垫、照应、因果与关联
。而散文不讲究情节安排,所谓
“
形散而神不散
”
也只是它结构上的特点之一。
4.
写景状物对于小说而言,是小说的
环境描写,主要起交代时间、地点、写作背景,烘托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等作用
;对于散文而言,即运用描写、抒情、记叙等表达方式来
表达作者对某些景物或事物的赞美以及自身情感,最重要的是突出景物的特点。
高
考所选小说主要体裁的文体特征
1.
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也叫小小说、超短篇小说。它篇幅短小,情节单一,人物仅两三个,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形象地表现一个简单的主题。其特点是:
①
篇幅短小;
②
立意奇特;
③
选材小中见大;
④
情节完整;
⑤
结局出人意料。
千字左右的微型小说是高考常选的体裁之一。阅读时
除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外,还要重点品读小说的结尾
,它往往是小说情节的匠心之处、主题的集中表达之处。
2.
散文化小说
散文化小说
(
也称抒情小说
)
,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新样式。这类小说情节散文化
(
或淡化情节
)
,结构散化,不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也少有冲突,缺乏悬念,呈现给读者的多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
主张
“
不装假,事实都恢复原状,展示生活的本色
”
,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注、浸洒在色调平淡的描写中。
一、小说阅读要领
1.
核心要求
阅读小说,要看到
小说三要素
之间的渗透和相互作用。人物塑造是小说创作的核心任务。人物在这三要素中居于第一重要地位。情节的设置和环境的描写,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人物常常是情节和环境的核心和主体,而情节则应该看作是人物性格的延伸和发展史,环境则是人物和情节发展的舞台。
没有环境,情节则不可能发生,人物也不可能存在。不要把这三要素割裂或孤立起来看待,而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活生生的整体。这样,你就会真正地感觉到小说中情节和环境的任何一笔描写都与人物息息相关,而不是多余的叙述。
整体阅读的
“
四步
”
读法
掌握关键能力
2.
阅读新视角
历年选入高考的小说多数属于传统的
写实主义
作品,所以普遍地形成了以
“
故事
”
和
“
人物
”
为基本的解读思路。
然而,近几年的选文如
2014
年江苏卷《安娜之死》、
2017
年浙江卷《一种美味》,如果以读情节、读人物的方法去读,虽然有的能读懂,但读不透,甚至有的读不懂
。
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所谓的
“
内向转
”
——
心理。
不同于传统小说以心理活动辅助人物行动和情节发展的处理式,现代小说把心理世界本身作为对象,极其重视内心世界的展示。如
2014
年江苏卷《安娜之死》选段着重描绘了安娜复杂的内心活动。
有的现代小说,如果不抓住小说中的
象征
,并破解其象征意义,就会很难理解。读是读了,却仅仅只是读了故事而已,好像没有读透。
除此之外,还有
“
反讽
”
,反讽不同于讽刺,它的基本特征是字面意义和深层意义不一致,所以,有的小说反讽隐藏得很深,如果没有这种阅读视野,很可能把小说要表达的爱憎情感给理解反了。如契诃夫的小说《摘自脾气暴躁的人的札记》。
“
荒诞
”
是作者以荒诞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如卡夫卡的小说《村子里的诱惑》,如果以日常生活的逻辑来读,会难以理解。
二、掌握小说的阅读方法
——
析文要理
“
枝
”
第一步:切分层次,理清情节
第二步:关注描写,认识人物
第三步:分析环境,思考作用
(
意义
)
第四步:多方联系,获取主旨
读
文演示 创新设计
P83
答案
第一步
(1)
介绍烤肉刘所开
“
回民馆子
”
的饭菜情况
介绍来这个饭馆的顾客情况
(2)
正面交代主要人物
打架
(3)
老人的去世及留下的钱财
开头之繁
第二步 老头
老丑、邋遢、怪异
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强烈的自尊
第三步 回民馆子 维护自己的尊严
第四步
(1)
尊严的重要性
(2)
要理解、同情并尊重小人物
真题训练
约
15
分钟
1.
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2
分
)
参考答案
①
老丑;
②
邋遢;
③
怪异。
(
答出两点得
1
分,答出三点得
2
分
)
2.
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
“
老头
”
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4
分
)
参考答案
①
表现了其他顾客对
“
老头
”
的惊讶、怀疑和鄙夷的情感态度
。
②
把读者
引入情境,增强现场感、真实感。
(
每点
2
分
)
3.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
(4
分
)
参考
答案
①
运用
神态、动作和语言
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了
“
老头
”
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描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
。
②
交代
“
打架
”
事件的结局;
“
老头
”
的行为、情绪、言语恢复故态,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也与前文的惯常言行呼应,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
每点
2
分;其中手法
1
分,效果
1
分
)
4.
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结构安排?
(5
分
)
参考答案
①
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
“
老头
”
的出场
做了铺垫
。
②
结尾交代
“
老头
”
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
简笔
收束全文,
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
。
③
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
,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
(
答出两点得
3
分,答出三点得
5
分
)
5.
你认为作者刻画
“
捡烂纸的老头
”
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5
分
)
参考答案
①
作者刻画这个
“
老头
”
,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
。
(人物)
②
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
(读者)
(
答出一点得
2
分,答出两点得
5
分
)
总体要求
能阅读分析、鉴赏评价中外文学作品
。
分项考点
1.
作品
结构
的分析,作品
主题
的概括
。
2.
作品
体裁基本特征
和主要
表现手法
的分析。
3.
重要
语句
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
语言表达艺术
的品味。
4.
作品
形象
的欣赏,作品
内涵
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
5.
对作品所表现的
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的评价。
考点简释
6.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
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
。
简释
:
“
作品意蕴
”
指文本蕴含的意义:社会、政治、道德的意义,历史、现实的意义,心理、情感的审美意义。
“
民族心理
”
是指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大群体所具有的典型心理特
点。
如中华民族心理有:
富有凝聚力,热爱和平,注重亲情与族情乡情,知足常乐,中庸稳定等
。
“
人文精神
”
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具体内容为:
一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与当下和未来的忧虑;二是对自然与他人的敬畏和感恩,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三是在发展中表现出于己于人的深度反思、审视与批判精神,
等等。
7
.
对作者的
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的探讨。
8
.
对作品的
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
考情表览
年份
文题
体裁
试题
考点
题号
题干
分值
2014
《走眼》
(
王伟锋
)
当代小说
(
微型小说
)
11
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
“
淡淡
”
,后用
“
朗声
”
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3
分
4
2014
《走眼》
(
王伟锋
)
当代小说
(
微型小说
)
12
“
买玉
”
情节中,作者使用了
“
欧
·
亨利笔法
”
,试作简要分析。
4
分
1
13
小说结尾处,李老板为什么会悄悄摘牌走人?
3
分
4
14
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
“
走眼
”
做题目?
5
分
7
15
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
5
分
1
2015
《捡烂纸
的老头》
(
汪曾祺
)
当代小说
(
散文化小说
)
11
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
2
分
4
12
作者在第四段中通过虚拟的旁观者来评说
“
老头
”
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4
分
2
、
4
13
赏析文中画线部分。
4
分
2
、
4
14
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结构安排?
5
分
1
15
你认为作者刻画
“
捡烂纸的老头
”
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5
分
7
2017
《一种美味》
(
巩高峰
)
当代小说
(
散文化小说
)
10
理解文中加颜色词语的含义。
4
分
作品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
(
考纲未列
)
11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
分
2
、
4
12
“
一种美味
”
有
多重
意蕴
,试简要分析。
5
分
3
13
小说设置了一个
意外
的
结尾,这样写有
什
么
好处?
6
分
1
、
4
2019
《
呼兰河传
》
(节选)
(
萧红)
当代小说
(
散文化小说
)
10
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4
分
3
11
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
4
分
4
12
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6
分
2
13
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
6
分
1
、
4
1.
题型与分值。均为主观题。
2017
年前由五道题组成,
2017
年改为四道题,但
20
分的总分值未变。
2.
考点。高频、常考考点主要是
“
考点要求
”
中的
1
、
2
、
4
、
7
。
3.
选文。均选中国当代小说,以散文化小说为主。
数据密解
探命题特点
浙江卷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每种题型各有其特点:
1.
重要词语含义理解题。
多要求结合其语境,理解其丰富含义,包括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2.
情节结构分析题。
①
不大重视对全文结构的分析和把握,而是选取小切口
——
开头、结尾,尤其是
结尾
来考查;
②
重在情节结构效果
的分析。
3.
艺术技巧赏析题。
①
选取精彩语句,要求品读艺术表现力;
②
突出描写技巧,
尤其是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技巧
;
③
地位重要,几乎必考
。
4.
人物形象分析概括题。
①
不重整体分析人物形象,
而是选取片段、局部文字
去分析人物的心理和形象特点;
②
分析概括均要求精细、细致入微,答案精细化程度高。
5.
探究题。
多以标题、句子为探究点,重在探究小说的主题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