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
唐
]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
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1.《
登幽州台歌
》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作者孤独地站在幽州台上,仰首责问苍天。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
2.
文章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
写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叛乱,连陷幽、冀、营三州。武则天委派草包统帅武攸宜率军征训,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遗万人作前驱以击适,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此时偶尔登上
幽州台
,放眼河山,极目苍莽,便有了纵临千载、旷视四海的无穷感慨,于是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2.
文章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
内容方面
没有写景。
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
时间
绵长;
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
空间
辽阔;
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艺术表现
这首诗用的是辞赋体(体式的古朴、文辞的凝重与情调的慷慨悲愤、意境的雄浑深远相得益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前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
楚辞体句法
。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各增加了一个虚字(
“
之
”
和
“
而
”
),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
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
体裁上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学以致用
予之首女,年甫七岁,即去离世荣,就长夜而不见日星矣,痛哉可哀,遂作此辞。
……
噫,伊上天之降命兮,何修短之难裁?惜繁华之方晔兮,望严霜而凋零。嗟爱女之永潜藏兮,想形容而内崩催。信我罪之所招兮,悲弱子之无愆。从皇祖乎灵兆兮,恕神魄之斯宁!忽已逝之不可追兮,心穷约而但有悲。仰瞻天以太息兮,怀此恨其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