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导型教案
昭阳一中 王仲孟
一、作者介绍及导入
徐志摩(
1896—1931
),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
1916
年考入北京大学,
1918
年赴美留学,
1920
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同年
8
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
1923
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
1924
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
1930
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
1931
年
11
月
19
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
35
岁。
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
《
猛虎集
》
的
《
再别康桥
》
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1931
年
11
月
19
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
50
里的党家庄,忽 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再别康桥
》
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
36
岁。
《
再别康桥
》
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
1928
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二、知识积累
1
.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青荇( ) 榆阴( ) 沉淀( ) 长篙( )
漫溯( ) 满载( ) 斑斓( ) 笙萧( )
2
.朗读课文,请用斜线标注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②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③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④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三、整体感知
1
)问: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明确: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2
)问:诗人为什么一开始说“轻轻的我走了”而不说“我轻轻地走了”
?
他后面连用了两个“轻轻的”都在“我”之后,就更符合语法规范。 明确:调整语序的作用,主要是强调。连用三个“轻轻的”,突出了“宁静”,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表现了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深情,以及无奈与感伤。诗人不忍心惊动康桥呀。 同时衬出了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而且这样一写,音韵上感觉也好一些。
四、文本探究
1
.这首诗的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表现在意象的选择上就与一般的离别诗不同。诗中出现了哪些鲜活的意象?你最喜欢哪一种?试做分析。
2
.诗句“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中,为什么是“彩虹似的梦”,而不说是“美丽的梦”?“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和同学讨论一下,并请谈谈你的理解。
3
.这首诗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相似,又并非简单的重复,这种写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4
.对“不带走一片云彩”你是怎样理解的?它传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附:
〖
作业布置
〗
一、基础题(
12
分)
1
.填空。(
4
分)
撑一支
,向青草更青处
。
我
衣袖,不带走
。
2
.体会加粗词表现的意境。(
4
分)
①
油油
的在水底招摇
②满
载
一船星辉
3
.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轻手蹑脚 水波荡漾 飘浮
B
.柔声细语 波光艳影 破锭
C
.力挽狂澜 招摇过市 回溯
D
.悄无生息 沉默寡言 沉淀
4
.下列加粗词与例句中的词意思相同的是( )(
2
分)
例句: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
漂亮
,非自己插嘴不可。
A
.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
漂亮
的太太吃牡蛎。
B
.这件事办得很
漂亮
。
C
.这件衣服不大
漂亮
。
D
.这房间布置得很
漂亮
。
二、整体感悟(
6
分)
1
.诗人在诗中选取了几个意象来渲染和表现对康桥的眷恋?(
2
分)
2
.在最后一节,诗人说“悄悄的我走了”,为什么要“悄悄的”?(
4
分)
三、课文阅读题(
14
分)
阅读第
2
~
6
节,回答问题。
1
.选文可划分两层,第一层是
,第二层是
。(
2
分)
2
.由诗中内容可看出,诗人寻不着梦而流露出
的内心感受。(
2
分)
3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里的“梦”是指
(当时、昔日)的梦。(
2
分)
4
.
《
再别康桥
》
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多年来被人们所欣赏,试从中举例简析诗歌融情于景的特点。(
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