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岗
资料简介
罗布泊
:
蒙古语称
“
罗布诺尔
”
,
意为
“
汇入多水之湖
”
。它位于塔里
木盆地东面,若羌县北部,原是新疆
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咸
水湖。呈葫芦形,公元四世纪时面积
为
20000
平方公里,二十世纪二十年
代面积为
3006
平方公里,到五十年代
罗布泊仅为
450
平方公里。
1972
年罗
布泊
完全干涸
。
题目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
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泊”,三点水,罗布泊与水有关。
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成了荒漠。
“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
“消逝”,消失。“逝”,含惋惜之意。
仙湖消逝,可见作者的感情基调是遗憾、痛惜的。
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
什么时候消逝的?
为什么会消逝?
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
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
造成这种恶果的是谁?
罗布泊的悲剧只是一个个案吗
针对题目,你能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过去的罗布泊
是
美丽的仙湖, 生命的绿洲
充满生机 广阔美丽 环境怡人 生命绿洲
碧波荡漾
蓝天白云
花 草 摇 曳
草木丰茂
鸟栖天堂
林边牧歌
水丰鱼美
牛马成群
绿林环绕
水如明镜
美丽的仙湖
现在的罗布泊
是
令人恐怖的
死寂的荒漠
寸草不生 不见飞鸟 令人恐怖 死寂的荒漠
消逝的罗布泊
余辉中的昔日河床
凝固的生命
动物的遗骸
枯木哭泣
永恒的眺望
静 默 的
抗 议
枯死的胡杨林
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
?
那个原因是最主要的?
一是
20
世纪
20
年代塔里木河曾经
人为
改道
,导致下游干旱缺水;
二是人们
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
,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主要原因)
人类破坏生态环境
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只图眼前利益
,
不顾长远利益
,
头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
造成这些悲剧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罗布泊
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
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 …
人类反思
南方网讯
恢复罗布泊水乡泽国风貌曾唤起许多人美妙的想象,但中科院罗布泊科考队的专家认为:
罗布泊已无可能恢复原貌!
最近
50
年,人类在罗布泊各水源河流域内进行大规模农垦,仅塔里木河流域耕地就由
1949
年的
35
万公顷,扩大到
1994
年的
77
万多公顷,为灌溉这些耕地所修建的各种渠道总长度达
1088
公里,在塔里木河干、支流修建大、中、小型平原水库共
206
座,以致水库以下几乎全部断流。而罗布泊的第二大水源河孔雀河自
1958
年建成普惠大坝,从此就基本终止了向下游的输水。其余各水源河也都具有相同的命运,因此,恢复罗布泊已经基本没有可能。 而且,由于罗布泊地区属于极端干旱的荒漠气候,平均年降水量为
17.4
毫米,年蒸发最高达
2902
毫米,且罗布泊属浅碟形湖盆,即便是恢复了湖水面积,在如此大的蒸发量下,也很难维持。
拓 展 延 伸
奇异的罗布泊
材料一:在夏季,罗布泊的地表温度高达 70~80℃。下午三四点时,帐篷里温度很高,蜡烛会自动弯下,巧克力糖融化成水。下午考察队员不能呆在帐篷里,都躲避在车底下避暑。
材料二:1980 年 6 月,为了寻找失踪的彭加木,搜救队请求派出几条警犬支援。后来,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滚烫的地面上,警犬竟然用
三条脚走路,剩下一条脚轮换着休息。
材料三:
罗布泊几乎终年不降水,一年降水量仅为 10 毫米,但一年的蒸发量却高达 3000 毫米到 4000 毫米。空气相比湿度为零,这个也是绝无仅有的。
目前,科考队正在收集罗布泊气象资料。“看这里能不能定义为全国最干旱的地方。”
此处是罗布泊湖心
,
碑前刻着:
永远的罗布泊
碑后刻着
:
愿罗布泊现象永不发生。
痛惜、遗憾、谴责
罗布泊只是一个个案吗
文中还介绍了哪些同样的悲剧?
青海湖
青海湖湖水下降显著,陆地已向湖中延伸
10
多公里,令人痛心!
月牙泉
★
课文再举青海湖、月牙泉二例,跟文章有什么关系?
这样推而广之,说明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要增强环境意识,拯救生态环境,制止生态继续恶化。
美丽的罗布泊消逝了,青海湖月牙湖也即将沦为沙漠,在这些惨痛的现实面前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开发要克服盲目性
,
认识自然规律
,
认识生态平衡
,
发展经济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愿望:
拯救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表达了作者对仙湖罗布泊消逝的
痛惜之情。对人类盲目破坏生态环境的遗憾、谴责。
(第二课时)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文体简介
体裁:报告文学
是以文学手法反映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的一种文体。它是真实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文学样式。它的报道性与通讯相近,它的文学性与小说相近。
报告文学的特点是真实性、文学性(形象性)、抒情性
真实性
形象性
抒情性
列举数据
叙述事实
对比
拟人
排比
比喻
直接抒情
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
130
多座,
任意掘堤修引水口
138
处,建抽水泵站
400
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
1
万多立方米。”
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
怎样
盲目地
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
.
正
是这种盲目行为,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
“任意”一词,更突出了人们破坏水资源的
无知和愚昧。
真实性
1958
年塔里木河流域有胡杨林
780
万亩,现在只有
420
万亩,土地沙化面积从
66%
上升到
84%
用具体数据说明罗布泊被破坏的程度
昔日:
“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
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
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
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
现在:
“被斯文
·
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
20
世纪
70
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
的地方。”
对比手法
的运用,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
鲜明而具体的描写
,显示了巨大的落差
,
造成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形象性: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
例句: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这句运用
拟人手法
,赋予胡杨林以人的感情,
“挣扎与痛苦”
表现作者
为人类盲目破坏环境而痛惜不已
的感情。
“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
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用拟人手法,“黄色沙地深深刺痛着我们的心”,实际写出了“我们”看到罗布泊变成了荒漠景象而内心痛苦、沉重的情感,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这样表达,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排比,以强烈的语气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聩。
“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
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
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
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
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
无奈。”
用
拟人手法,
形象地描写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
,
罗布泊向世人流露了“痛苦与无奈”,怎不令人痛心。
反复
“站在罗布泊边缘”一句,强化了目睹的惨状,也令人痛心而沉重。
★
在我们的周围
,
这样的悲剧还在不断地上演
,
你能举出几个身边的事例吗
?
材料一
:
在
华北地区
的河北省,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的水位大幅下降,建国以来该省1052个湖泊已经消失969个。在
西北地区
的新疆、内蒙古,数量超过120个、面积高达7000多平方公里的湖泊消失,目前还有100多个湖泊的面积正在萎缩。在
长江流域
,“千湖之省”的湖北省,758个百亩以上的天然湖泊已经消失。
材料二
:
水利部的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的淡水湖总数近3000个,
过去50年我国天然湖泊减少1000个左右
,
我国平均每年消失的天然湖泊多达20个
材料三
:
太湖
,根据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卫星遥感跟踪结果显示,从1988年至2003年间,太湖的总水面面积共减少1.35万亩其中23.72%用于房地产开发。
位于武汉中心城区的
东湖
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总面积达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由于商业楼盘不断蚕食,20年来减少了1094亩。
鄱阳湖
面积已经缩水99%——建国之初,鄱阳湖面积为5200平方公里;最近几年在极端枯水期,鄱阳湖面积仅剩50平方公里。
浙江浦江、嘉兴等地
:
非法挖沙取土
数百亩农田
被毁
宣威干旱
能够喝到这样的水都很困难(宣威东山一小学)
备一个最大的塑料瓶,有机会就多灌点水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消防官兵
每天都在盼着政府的送水车
。
没有政府的支持,饮用水都无法解决。
设计一条环保宣传标语,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关注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家园。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地球,爱护绿色家园。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请注意保护。
尊重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
世上万物皆有生命,保护林木延长寿命。
宇宙中没有第二个地球,保护水资源,拯救地球吧。
河流是城镇的母亲,有水才有沙漠中的绿洲。
从我做起,保护环境。
积极行动起来,呵护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