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李白
李白
(701—762)
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有
《
望庐山瀑布
》《
蜀道难
》《
静夜思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等。
走近作者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选自
《
李白集校注
》
卷十三。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
/
子规啼,
闻道龙标
/
过五溪。
我寄
/
愁心
/
与明月,
随君
/
直到
/
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
/
子规啼,
闻道龙标
/
过五溪。
我寄
/
愁心
/
与明月,
随君
/
直到
/
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降职
即布谷鸟,又称“杜鹃”
杨花落尽啦,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 这首七言绝句前两句的写景有什么特色?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细节探究
写“杨花”且“落尽”点明了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请
从修辞角度
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做简要赏析。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表达了对朋友的真切关怀,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运用浪漫主义手法:
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独立于身体之外,或随狂风,或随明月,飞向远方,于浪漫的想象中表达了悠远深邃的感情。
艺术手法
主 题:
表达了对友人的
同情
和
关切
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
自己遭遇的感伤
情绪。
杨花:漂泊无定(友人的现状)
子规啼:离愁别恨(诗人的心情)
闻道:震惊,痛惜
过五溪:偏远,艰难
写景 叙事
抒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愁心:同情,牵挂,关切
明月:千里可共(客观事物人格化)
随君:时刻相伴
直:不停留
——
急切
夜郎西:更加偏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