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0年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德州市2010年初中学业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ID:563762

大小: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德州市二〇一○年初中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面两图中招牌上的错字已圈出,请改正。(2分)‎ ‎①“混炖”应为 ②“迅”应为 ‎ ‎2.给下面两部电视剧名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 ‎①《潜伏》 ②《蜗居》 ‎ ‎3.下面的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文中改正。(2分)‎ 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如今,世博会已成为展示人类进步与和谐。随着上海世博会的开幕,使得“世博会”成了我们生活中的焦点话题。‎ ‎4.阅读下面语段,在句中横线上分别添加最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 莫斯科世乒赛大幕刚刚落下,奖杯奖牌各有归属南非世界杯烽烟再起,各路豪强激战正酣;广州亚运会紧锣密鼓地筹备,期待健儿再展风采今年的国际体坛真可谓异彩纷呈。‎ ‎5.文学常识。(2分)‎ 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①下面不属于雨果作品的是( )‎ A.《巴黎圣母院》B.《鲁滨孙漂流记》C.《悲惨世界》‎ ‎②下面属于雨果作品中的典型形象的是( )‎ A.韩麦尔先生B.安娜·卡列尼娜C.卡西莫多 ‎6.填空。(6分)‎ ‎① ,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但愿人长久, 。‎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 。‎ ‎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用“ , ”的语句,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自己的高远志向。‎ ‎⑤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用“ , ”的诗句,表现了自己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⑥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诚的朋友。请写出一个描写“马”的古诗名句: , ‎ ‎7.综合性学习。(4分)‎ 中国邮政银行目前推出小额贷款业务,其广告语为:“小额贷款,好借好还。”你从中看出这项业务有哪些特点?‎ 二、阅读(共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6题。‎ ‎(一)‎ 书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①夜雪瓜洲渡②,铁马秋风大散关③。‎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大型战船。②金国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将金兵击退。③诗人与金兵在大散关曾发生遭遇战。‎ ‎8.简要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2分)‎ ‎9.“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国时(人名)的典故。(1分)‎ ‎10.本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停数日,辞去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C.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D.①设酒杀鸡作食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1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3.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他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 ‎(三)‎ 右骁卫大将军①长孙顺德②受人馈绢。事觉,太宗曰:“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府库耳,何止贪冒如是乎?”‎ 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廷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右骁卫大将军:古代官名。②长孙顺德:人名,复姓“长孙”,名“顺德”。‎ ‎14.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甚于受刑 A.不求闻达于诸侯 B.所欲有甚于生者 C.于殿廷赐绢数十匹 D.告之于帝 ‎15.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犹惜其有功,不之罪。‎ ‎②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16.你对唐太宗处置长孙顺德的做法有何评价?(2分)‎ ‎(四)‎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②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苏州园林》‎ ‎17.选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是,其中“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一句从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叠的艺术效果。(3分)‎ ‎18.文中说“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请你结合文章具体说明是怎样配合布置的。(3分)‎ ‎19.选文第②段语言优美,请举一例具体分析。(3分)‎ ‎20.中国艺术讲究对比映衬美,园林、书画如此,诗歌亦如此,请从你熟悉的写景古诗中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4分)‎ ‎(五)‎ 救世和自救 周国平 ‎①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事实。这个事实是如此明显,以至于一个人并不需要有多么敏锐的心灵,就可以感受到了。其主要表现是:人生缺乏一个精神目标,既无传统的支持,又无理想的引导。尤其可悲的是,人们甚至丧失了对信仰问题的起码认真态度,对之施以哄笑,以无信仰自夸。畸形都市化堵塞了人与自然的交感,功利意识扩张导致人与人之间真情淡薄。情感体验失去个性和实质,蜕化为可模仿的雷同的流行歌词和礼品卡语言。诉诸官能的大众消费文化泛滥,诉诸心灵的严肃文化陷入困境。娱乐性传播媒介冒充为文化主流,绝无文化素养的记者和明星冒充为文化主角,几有席卷天下之势。‎ ‎②毫无疑问,对于这种平庸化现象,凡注重精神生活的人都是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的。不过,其中又有区别。据我观察,可分为两大类。‎ ‎③一类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拯救天下为己任,他们的反应又因性情和观念的差异而有区别。大抵而论,宗教和道德型的人主要表现为愤怒,视这个世道为末世,对之发出正义的谴责乃至神圣的诅咒,欲以此警醒世人,寻回盛世。理智型的人主要表现为忧虑,视这个世道为乱世,试图规划出某种救世方案,以重建精神生活的秩序,恢复或营造他们心目中的治世。不论愤怒还是忧虑,救世是共同的立场,所以我把两者归作一个类别。‎ ‎④另一类人是比较个人化的知识分子,相对而言,他们没有太直接的救世抱负,而是更加关注自己独立的精神探索和文化创造活动。他们对于作为一种社会现实的精神平庸化过程同样反感,但似乎不像前一类人那样有切肤之痛。由于他们更多地生活在一个相当稳固的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隔膜于或超脱于他们所反感的那种外部变化了。他们的反应主要不是愤怒或忧虑,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近乎宽容的淡漠和蔑视。属于这一类的大抵是一些真正迷于艺术的艺术家,真正迷于学术的学者,以及执著于人生和人类根本问题之思索的哲人智者。在这样的人看来,末世论或乱世论似乎都有些危言耸听,这个世道和别的世道没有本质的不同,不过是一个俗世罢了。所以,他们始终与俗世保持距离,而把精神上的独立追求和自我完善视为人生在世的安身立命之本。在此意义上,他们的立场可归结为自救。‎ ‎⑤当然,上述划分只是相对的,毕竟可能有一些个人性和社会性皆很强的知识分子,在他们身上,自救和救世的立场会发生重叠。我无意在这两种立场之间评优劣,以我之见,真诚的救世者和自救者都是宝贵的。不过,就目前而言,说句老实话,我实在听厌了各种名目的文化讨论,从这些热闹中只听出了一种浮躁和空洞。无论是标榜为“新国学”的复古主张,还是以“后现代”名义装饰现状的学术拼贴,事实上都没有提出切实的救世良策,很可能只是成全了个人的一种功利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我宁愿为自救的立场作一辩护,尽管真正的自救者是不需要任何理论上的辩护的。‎ ‎⑥在当今时代,最容易产生失落感的或许是一些有着强烈的精英意识和济世雄心的知识分子。他们想做民众的思想领袖和精神导师,他们是很难自甘寂寞的,因为他们恰好需要一个轰轰烈烈的舞台才能发挥作用。我不认为知识分子应该脱离社会实践,但是,我觉得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精英或想当精英的人太多,而智者太少了。我所说的智者是指那样一种知识分子,他们与时代潮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并不看重事功,而是始终不渝地思考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问题,关注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他们在寂寞中守护圣杯,使之不被汹涌的世俗潮流淹没。‎ ‎⑦一个人是否天才,能否创造出精神杰作,这是无把握的,其实也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不失去与人类精神这个永恒源泉的联系,如果这样,他就一定会怀有与罗曼·罗兰同样的信念:“这里无所谓精神的死亡或新生,因为它的光明从未消失,它只是熄隐了又在别处重新闪耀而已。”于是他就不会在任何世道下悲观失望了,因为他知道,人类精神生活作为一个整体从未也决不会中断,而他的看来似乎孤独的精神旅程便属于这个整体,没有任何力量能使之泯灭。‎ ‎21.根据第①段内容概括“精神生活的普遍平庸化”的三种表现。(3分)‎ ‎22.根据③④两段的内容填写下面表格。(3分)‎ 人物类型表现立场宗教或道德型的人愤怒忧虑个人化的知识分子自救 ‎23.根据第⑤段的内容,用文中的三个词语概括出“当今时代”知识分子的通病。(3分)‎ ‎24.本文通篇运用了对比论证的写法,试以第⑥段为例简要分析。(3分)‎ ‎25.第⑦段中作者引用罗曼·罗兰话的目的是什么?(2分)‎ ‎26.请举出一个古今中外名人“自救”的事例。(3分)‎ 三、写作(50分)‎ ‎27.以“偶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德州市二○一〇年初中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答案:①馄饨②讯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2.答案:①qián②wō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3.答案示例:在“和谐”后加“的世界盛会”;去掉“使得”。‎ 评分:改对一处得1分,共2分。其他改法正确也可。‎ ‎4.答案:第一处为分号,第二处为冒号。‎ 评分:加对一处得1分,共2分。‎ ‎5.答案:①B②C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6.答案:①忽如一夜春风来②千里共婵娟③化作春泥更护花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⑥示例: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评分: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题不得分,共6分。‎ ‎7.答案示例:手续简便;还款方式灵活;额度小,容易还款;再借不难。‎ 评分:答出一点得2分,共4分。‎ 二、阅读(共50分)‎ ‎8.答案:宋金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诸葛亮 评分:1分。‎ ‎10.答案: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评分:每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B 评分:2分。‎ ‎12.答案: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示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 ‎14.答案:B 评分:2分。‎ ‎15.答案:①还顾惜他从前有功劳,不惩罚他。②如果不知羞愧,那他就是一只禽兽罢了,杀了他有什么好处?‎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示例:唐太宗的做法不合适。作为君主,必须严格公正执法,才有利于人人遵纪守法,国家长治久安。‎ 评分:共2分。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17.答案: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游览者的感受。‎ 评分:第一空2分,第二空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示例:成河道模样的水面与桥梁配合;池沼河道的石岸与石头、花草配合;池沼养的鱼与荷花、睡莲配合。‎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9.答案示例:“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一句写出了苏州园林的树木高低错落,姿态各异,充满诗情画意。‎ 评分:举例1分,分析2分,共3分。其他回答准确合理亦可。‎ ‎20.答案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分析:碧叶与红花形成颜色上的映衬,使得画面色彩艳丽,意境悠远。‎ 评分:举例2分,分析2分,共4分。其他回答准确合理亦可。‎ ‎21.答案示例:信仰生活的失落;情感生活的缩减;文化生活的粗鄙(庸俗)。‎ 评分:每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2.答案:理智型的人淡漠和蔑视救世 评分:每空1分,共3分。‎ ‎23.答案:浮躁、空洞和功利。‎ 评分:每点1分,共3分。‎ ‎24.答案示例:作者用中国知识分子中的智者和精英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智者的可贵和价值。‎ 评分:对比对象1分,分析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5.答案示例:突出真正的人类精神永恒存在。‎ 评分:2分。意思对即可。‎ ‎26.答案示例:“文革”后的学术界,钱钟书先生声名日隆,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继往的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一次,一位英国女士来到中国,给钱钟书打电话,要求拜见他。他在电话里说道:“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评分:3分,其他回答准确合理亦可。‎ 三、写作(50分)‎ ‎27.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项目一等二等三等四等①内容20分20~1817~1514~1211~0②表达25分25~2221~1817~1413~0③文面5分5432~0‎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