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案设计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马说》教案设计26

ID:563807

大小:80.0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马说》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⑴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词义和“其、以”的用法。‎ ‎⑵ 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能力,品味语言的能力,自学探究及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迁移训练,教育学生努力使自己具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用《伯乐寻马》(《战国策·燕策》)导入。古代文人,常以天下为己任,他们秉承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以学有所成,报效国家为荣耀。这种愿望,以唐代文人最为强烈。这样的历史人物,你知道的还有吗?‎ ‎(提问2-3位同学),今天,让我们带着大家,去认识这样一匹骏马。‎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文章,争取读准字音,读出自己的情感;‎ ‎2、读过之后,请学生说说自己初读后知道了些什么。‎ 三、品读赏析 ‎1、作者 韩愈 其文章作具有浓重的中国意识和深厚的历史感,构思奇巧,视域宽阔,意向新丽。著有文章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天狼星》、《与永恒拔河》等。‎ ‎2、了解作者之后,恐怕同学们对文章的理解能更进一步。听教师范读,注意节奏,情感。‎ ‎3、四人一小组,再读文章,并在小组中交流你对文章的理解(提示:可从文章的结构、形象、情感等方面入手),之后在班上交流。‎ ‎4、教师对学生发言情况作总结交流:‎ ‎①.形象:伯乐,千里马,食马者 ‎②.结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批判 ‎③.手法:托物寓意 四、小结、迁移拓展 韩愈的《马说》,是一篇表明心志,期盼受到统治者重用的文章。‎ 试想,有一天,你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了一个对国家有作用的人,这时,你希望自己遇到一个什么样的领导?‎ 如果将来有一天,你成为了一个治理一方的领导,你在用人上,会有什么打算?‎ 在学习了此文后,仿照“伯乐是 (比喻)千里马是 ‎ ‎ (比喻)”的句式,根据自己的感悟,写一句话。‎ ‎《马说》板书(一)‎ ‎《马说》板书(二)‎ 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马 说 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 ‎ 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讽刺 ‎《马说》说课稿 祥云一中初中部 杨金林 一、说教材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版九年级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课,韩愈的《马说》。《马说》深切的表达了进入仕途不久的韩愈渴望受到重用的迫切心理。‎ 新课标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的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其中富有表现的语言”,鉴于此,我特地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目标:理解作者通过我们都熟知的形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寓意;‎ ‎3、情感目标:通过情感熏陶及迁移训练,教育学生努力使自己具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远大的志向,去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理解。‎ ‎3、教学时数:1课时 二、说教法 ‎ ‎1、情景法:通过故事或相关知识(有关马的成语),激起学生兴趣;‎ ‎2、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在反馈诵读中感悟、理解;‎ ‎3、讨论法:学生个体的思维是有限的,单一的,为了让学生的见解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4、拓展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课外拓展,巩固课内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一)、借故事或成语导入 ‎1、伯乐相马 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车夫看着伯乐手中的钱,想: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伯乐牵马来向楚王交差,拍拍马的脖颈说:“老弟,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 ‎2、说一说包含着马的成语,你悟出了什?‎ 走马上任   走马看花  蛛丝马迹 指鹿为马 招兵买马 五马分尸 万马奔腾 天马行空   驷马难追 人仰马翻 兵强马壮   青梅竹马 千军万马 汗马功劳 伯乐相马 (二) 疏通文意 1、 以四个学生为一小组,轮流起立朗读;‎ ‎2、基本理解文意;‎ ‎(三)词语归纳 ‎1、一词多义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饲 喂养,动词)‎ 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其真无马邪(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其实)‎ ‎2、通假字 ‎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通“饲”,喂 ‎⑵ 才美不外见 通“现”,显示 ‎⑶ 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才”,才能 ‎⑷ 其真无马耶 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 3、 词类活用 ‎⑴ 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动,吃完) 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 ‎⑵ 策之不以其道(名-动,用鞭子打)‎ ‎(四)释疑解惑 文章一开始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 本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有哪些?‎ 食马者的愚蠢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在本文最终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1、第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文中哪一句话交代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可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句话中体现。‎ ‎ 2、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3、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第三段中連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是一种什么句式?句中三个“之”字的用法是否一致?‎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三个“之”字,前两个“之”作代词,指千里马,作动词“策”“食”的宾语。第个“之”字起调节音节作用,与蒲松《狼》中“久之”的“之”用法一致。‎ 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 ‎3、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 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无知的统治者埋没人才、浪费人才的痛惜和嘲讽,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四、说学法:‎ ‎1.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合作交流;信息呈现立体交叉式呈现,丰富信息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