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张宗明上传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
4.客观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
5.主观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眼眶(kuàng) 殉职(xún) 搓捻(niǎn) 混为一谈(hùn)
B.诡谲(jué) 褴褛(lǚ) 濒临(bīn) 装模作样(mú)
C.悄然(qiǎo) 勾当(gōu) 锃亮(zèng) 怏怏不乐(yàng)
D.撺掇(cuān) 出轧(zhá) 亘古(gèng) 鲜为人知(xiǎ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愧怍 纯粹 蛾眉山 李代桃僵
B.恣睢 狡辩 打包票 鸠占雀巢
C.蔓延 嬉闹 马前卒 人情世故
D.分歧 凛洌 皂荚树 不修边幅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诗词大会》第5季的决赛现场,选手彭敏信手拈来一句句古典诗词,征服了全体
评委和观众。
B.晋灭吴后,陈寿开始搜集整理有关三国的资料,惨淡经营了十余年,终于写成了史学巨著
《三国志》。
C.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中国战“疫”取得了辉煌成绩,在众多国家中鹤立鸡群。
D.午百年来川流不息的嘉陵江,深情地注视着正向“成渝第二城”宏伟目标奋力迈进的古老
绸都——南充。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著名诗人艾青重回诗坛之后,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品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我
爱这土地》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B.要保证口罩的合格生产,熔喷布质量是重要条件。(“质量”一词本身包含好与坏两方面,
句中“合格生产”与“质量”犯了一面对两面的语病)
C.闾,居民聚居处。古代以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故以“闾左”来指代贫苦人民。
D.新闻特写与消息都是新闻体裁。两者差异在于,新闻特写往往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消息则主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5-7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守 拙
弓 长
①有诗云“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其实,守拙并不是五柳先生的首创,老子曾说过大巧若拙。陶潜以后,也有“文以拙进,道以拙成”“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艺经》有云“凡棋有善巧者,勿与之斗巧,但守我之拙,彼巧无所施”,此之为守拙。守拙是古代围棋九等之末,因其棋力尚浅,对弈之时往往漏洞百出,谓之拙。但其往往能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谓之守。“守拙”虽为棋品之下下品,但“守拙之道”却是宝贵的人生经验。
②守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有了这样的人生定力,就能摆脱私欲的羁绊,视名利淡如水;就能战胜前行路上的困难,一步一个脚印,拾级而上、奋力攀登。守拙不仅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日日积累,久久为功,方见其真谛,享其果实。
③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知道自己这辈子靠读书发达无望,遂“发愤教督诸子”,对长子曾国藩更是毫不松懈。但是他的教育方法十分落后:只知道一味用蛮力。他要求曾国藩,不读懂上一句,就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就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守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有效的,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基本功,不留遗弊。虽然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九年,但是一旦开窍之后,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高中进士。而那些早早进了学的同学,后来却连举人也没出来一个。
④武林道语“入门先站三年桩”,桩基功底不牢,终生仅能花拳绣腿。干事创业,唯有务实归真,沉稳内敛,才能成功。如果心浮气躁,急子求成,到头来只能“山河依旧”。车著明扎根川西大凉山21年,在平凡单调的生活中,他是抱朴守拙的苦行僧。为了航天梦,他潜心天航发射数据处理研究,托举70颗卫星奔向太军,实现了发射中心一次次零的突破。
⑤不少人总是习惯于投机取巧,不想脚踏实地,不愿下笨功夫、用实劲,而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人生寄希望于形形色色的机会,希望兔子撞到自己的树桩上。实践中,有的喜欢抄近道,耍小聪明,见事有利可图便一窝蜂,听说有一本万利之事便趋之若鹜,其结果往往是弄巧成拙。守拙之人不会截弯取直,更不会见机行事,而是遵循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躬行自明,身体力行”的笨办法。与借助他人之力相比,固然稍显拙陋,但正如古人所推崇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实现个人学业的进步、事业的成功,必然需要善守读书求学之拙,干事创业之拙。
⑥世界上只有雄鹰和蜗牛能到达金字塔顶。守拙,归根结底是要当老实人、做本分事,遵循客观规律,信守天地良心,以拙立身,以拙创业,以拙求进。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5.下列对选文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守拙之道”是宝贵的人生经验。 B.守拙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
C.守拙以立身、创业、求进。 D.守拙不仅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
6.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
A.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C.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7.下列对本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目的在于引出本文的论题“守拙”,同时也增添了文章
的文采。
B.第③段举曾国藩用蛮力读书,最后取得成功的事例,论证了“守拙”是一种品格:看起来
慢,却最有效。
C.第④段先通过武林道语引出本段论点“干事创业,唯有务实归真,沉稳内敛,才能成功”,
再从反面论证,最后用事例正面论证。
D.第⑤段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正反对比论证,证明了只有守拙才能在学业、事业上取得成功
的观点。
三、古诗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共15分,8-10题每小题3分,11小题6分)
甲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文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①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灌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乌③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注释:①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②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
牖,用破瓮做窗。③乌:哪里。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B.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如果没有
C.穷耳目之胜以自适 适:到、往
D.窃会计之余功 窃:偷得,这里指“利用”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重修岳阳楼 乃不知有汉
B.览物之情 无丝竹之乱耳
C.不以谪为患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而况乎灌长江之清流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1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作者开篇即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肯定了好友滕子京谪守巴
陵郡期间的政绩。
B.乙文以“江”字先行,运用铺陈的手法,描绘出一个阔大雄伟的背景,使得小巧玲珑的亭
台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
C.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都体现出了旷达的人生态度。
D.乙文把张梦得与骚人思士面对同样景色的态度作了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快乐与甲文中的“乐”内涵是一致的。
11.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2)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二)诗词鉴赏(6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共6分)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开头两句通过“缺月、疏桐、______________”三个意象描绘出了寓居地的环境,营造出______________的氛围。(2分)
(2)本词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为苏轼谪居黄州时的作品,试分析两首词中作者
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13.默写填空。(6分,每空1分)
(1)远远的街灯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4)___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5)现代社会强调任人唯才,任人唯德,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我国古代典籍《礼记·大
道之行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体现了这一理念。
四、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共18分)
芦苇花的精魂
扶云
①芦苇花随风飘逸,那一片片的风景,摇曳在家乡的冬春季节。
②我站在芦苇荡旁边,眼看、心感,总觉得芦苇花有一种说不清的精魂在那里飘拂。真的,很少有植物的花带给人这种感觉,即便是飒飒秋菊也要输给芦苇花。秋菊还是带有些艳的颜色,芦苇花的朴素与柔细像极了母亲,历经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浑浊的老眼透溢出慈祥的光芒。
③芦苇花内里,最深邃的那份情感,魂系着芦苇荡的仁心雄魄。细想下去,天地造芦苇,这苇却不尽是干瘪,虽然它腹中空洞,却诠释了“空也是富有”的极妙哲理。这也许有些难懂,“空”与“有”本是相反的两极,怎么能搞在一起?但及待芦苇抽出了芦苇之花,我才真正懂得芦苇的气质——心那般空,爱是这般厚。
④芦苇的心间呀,盛着一片天,它怕这个天太空寂,慢慢捧出充满质感的芦苇花。这花似人生的彻悟,在黄叶与绿叶中间绽放一种白发苍苍的弧度美。
⑤我心中不由一惊,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画面更让人感受到冬野之真味了……有什么植物
能把毛茸茸的花,撑过一个又一个清冷的黄昏,与寒冬深情地去握手,你来说一说?请不要讲,潇潇冷雨打沧桑,呼呼寒风吹断肠。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残阳,还是落日渲染了荻花美。
⑥我想起一个女性朋友,在遭遇身体误诊、丈夫背叛、失去女儿的苦难后,她的心没有灰暗甚至死去,却用自己的爱去温暖一个又一个孤儿。她说,在爱中学会爱,自己很像一捧芦苇花。我听后,在泪眼模糊中,突然感到了芦苇花人性的甜美。
⑦这让我想起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坚
守,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感染了病毒被隔离治疗,他说:“我怕得哭了。”当时,分身乏术的张定宇不能陪在妻子身旁,有时一连三四天都看不上妻子一眼。谈到自己的渐冻症,张定宇却没有半点害怕。但他说,在开车去看妻子的路上,自己害怕得哭了,心里怕失去她。所幸,妻子感染后已经康复。
⑧就像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一样,张定宇的双腿已开始萎缩,全身会慢慢失去知觉。他对时间特别敏感,因自己的身体会渐渐被这种罕见的病魔“冻”住。他曾说,自己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一定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⑨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像张定宇一样,如同一面面旗帜,站在芦苇荡的那头遥遥照耀而来,拉出一片片暖意,一点点在我的心扉展开,似有一个声音在呢喃和诉说,一点一点地将生命的抗争用毛笔在天地间一笔一画地写着、写着,像慢镜头一样。每年三月烧芦苇做草木灰,触目即是的芦苇花颜将不复存在,过去的艰涩和荣光只有芦苇根知道。
⑩有人说,秋天芦苇花开了,就意味着生命光华铺射,那便是高峰闪现。内心质朴的人们,一直把芦苇花装在心头,阳光不断透过指缝进入瞳孔,似乎新苇在眼前努力地生长。
(选自《意林》,有删改)
14.文章以芦苇花贯穿全文,为何在第②段写到菊花?请简要分析。(3分)
15.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残阳,还是落日渲染了荻花美。
16.作者为什么要把张定宇比作“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17.本文题为《芦苇花的精魂》,请简要概括芦苇花的“精魂”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8.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空也是富有”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1题。(共10分,19―20题,每小题3分,21题4分)
人类起源于一条鱼
①2019年10月26日,有着中国“搞笑诺贝尔奖”之称的菠萝科学奖颁奖大会在浙江温州举行。本届的特别奖菠萝U奖颁给了一项古生物学的成就——澄江古生物化石研究。该项研究的宣传语是:澄江小虫虫,你的小祖宗。
②澄江古生物化石在业内大名鼎鼎,距今约5.3亿年,是世界范围内保存非常完好的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群,共有16个门类,200多个古生物化石。科学家在其中发现了大量奇特且完整的古生物,这一发现为地球生命的“寒武纪大爆发”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③在这些“小虫虫”
中,最为人们所知的是昆明鱼化石,它的发现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舒德干。昆明鱼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产生脊索的动物。有了脊索,接下来动物就可以进化出脊椎,而脊椎对动物来说意义非凡。脊索对昆明鱼的意义在于:首先,有了脊索,昆明鱼在5.3亿年前寒武纪的海洋中就可以拥有更多生存的机会,昆明鱼体内的肌肉就能以它为基础呈“之”字形排列,从而让其游得更快;其次,有了脊索,昆明鱼便可以进化出一件特殊的“武器”——颌,这个武器对进食和防卫来说非常重要。
④有了脊索和以此为基础进化而来的脊椎,动物就可以进化出头骨和颅骨。有了颅骨的
保护,感觉细胞和神经中枢才能安全地进化。最终,颅骨里面的神经细胞越来越多,形成神经节,众多的神经节最后发展成为一个终极成品——大脑。
⑤在了解昆明鱼的情况之后,有的科学家称昆明鱼是当今人类的祖先。这是怎么回事呢?
从生物学的系统来看,人的位置是这样的: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人科—人亚科—人属。也就是说,所有的脊椎动物都从属于脊索动物门。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脊索动物是由昆明鱼进化而来的,所以我们不得不支持这个貌似非常荒谬的结论:人是由昆明鱼进化而来的。其实,这种说法是有科学道理的。众所周知,人类胚胎早期有一个阶段的形态和鱼非常相似,并且还有鳃裂。19世纪20年代,德国的解剖学家马丁·拉斯科发现,在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早期胚胎中都曾经出现过鳃裂。所以,人类起源于一条鱼并不是胡说八道,而是符合“因为所以,科学道理”的逻辑。
⑥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动物界有一种动物和昆明鱼非常接近,那就是文昌鱼。脊索动物门中除脊椎动物亚门外,还有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中只有一种动物,那就是文昌鱼。文昌鱼的大部分特征像无脊椎动物,只是它的背部有脊索。与其他门的动物不一样,文昌鱼一直没有进化,始终在“原地踏步”,这也使得它成了生物进化史中的“活化石”。
⑦在了解了“小虫虫”的前世今生,尤其是昆明鱼的情况后,你去澄江县看到“澄江小虫虫,你的小祖宗”这条标语,一定不会感到不明所以,而是会忍俊不禁。
(选自《知识窗》)
19.下列对选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详细介绍了人类起源于一条鱼的原因。
B.第①段采用了以记叙为主的表达方式,意在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第⑤段中画线语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删去后文意会发生改变。
D.本文综合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等。
2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澄江古生物化石研究”获得本届特别奖菠萝U奖的原因是:研究发现澄江小虫虫是人
类的小祖宗。
B.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舒德干最早发现昆明鱼,它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产生脊索的
动物。
C.人类是由昆明鱼进化而来的,这个结论虽然非常荒谬,但却符合“因为所以,科学道理”
的逻辑。
D.文昌鱼是因为它的背部有脊索,所以一直没有进化,这使得它成了生物进化史中的“活
化石”。
21.本文为什么说人类起源于一条鱼,请简要概括。(4分)
五、语言运用(共8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2—23题。
材料一: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市的一种边缘经济,一直是影响市容环境的关键因素。但地摊经济有其独特优势,在由疫情引发的金融危机背景下,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材料二:全国两会闭幕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回答有关就业的问题时,强调“打破一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的政策,让更多就业岗位成长起来”,并特意提到“西部有城市按照当地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摊位,一夜之间10万人就业”。
材料三:据报道,成都、许昌、杭州等地已经开始为“马路经济”“地摊经济”松绑。成都设置了临时占道摊点,允许流动商贩经营。许昌开放一批背街小巷,让商家在道牙以上区域经营。杭州开放了部分街道作为摊贩的经营场地。多地试水,得到了各方点赞。
材料四:“地摊经济”纾民生之困,人间烟火抚疫后人心。近日,为积极响应这个全民点赞的国家政策,南充的小伙伴也纷纷行动起来,地摊经济之烟火气又回到熟悉的景象里!据网友讲述,在安汉广场、王府井广场、1227广场、白土坝、西华师大周边、白马湖水街等区域,都有很多人摆地摊。
材料五:在肯定“地摊经济”带来利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地摊经营的问题和弊端,如城市交通、卫生环境、食品安全、商品质量、经营资质以及人们的刻板印象和心理排斥等等。各地应在规范管理、科学引导上多“花心思”“想办法”,使其尽快适应和满足现今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加速成长为新“地摊经济”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材料综合选自新浪网、人民网、搜狐网等)
22.请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4分)
23.请结合材料,从管理者与经营者的角度谈谈你对促进“地摊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建议。(4分)
六、名著阅读(共6分)
24.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一回是很早的时候了,我还很小,偶然走进她家去,她正在和她的男人看书。我走近去,她便将书塞在我的眼前道,“你看,你知道这是什么?”我看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象。正迟疑间,他们便大笑起来了。这使我很不高兴,似乎受了一个极大的侮辱,不到那里去大约有十多天。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选自《朝花夕拾》)
(1)文段中的“她”是________。(1分)除该篇作品外,“她”还在《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
(篇名)里出现过。(1分)
(2)结合两篇作品中“她”的相关事迹,概括并分析其形象特征。(4分)
七、表达与写作(共60分,含书写5分)
25.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庚子年初,新冠病毒突袭中国。在经历了最初的焦虑与不安后,我们勠力同心,各司其职,冷静、理智、科学地抗击疫情。科学家废寝忘食研制疫苗,医护人员奋不顾身救死扶伤,工人争分夺秒抢建医院,社区工作者不分昼液逐户摸排,广大市民积极配合自觉宅家,学生专心致志在线学习……今天,我们已取得了抗疫的阶段性胜利,正步入生活的正轨。但这一段不平凡的日子,定会铭刻于你我心中。
请从医护人员、工人、社区工作者、家有学生的父母及学生等人中选择一个身份,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以“2020,我的抗疫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经历、观察与感悟。
写作要求:①立意准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流水潺潺、鸟语嘤婴是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车轮滚
滚、机器隆隆是时代发展的声音;声声叮咛、殷殷嘱咐是妈妈温柔的声音;谆谆教诲、循循善诱是老师慈爱的声音……在这些声音中,总有一种声音萦绕耳畔,激荡人心。
请以“那声音特别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四川省南充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
4.客观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
5.主观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眼眶(kuàng) 殉职(xún) 搓捻(niǎn) 混为一谈(hùn)
B.诡谲(jué) 褴褛(lǚ) 濒临(bīn) 装模作样(mú)
C.悄然(qiǎo) 勾当(gōu) 锃亮(zèng) 怏怏不乐(yàng)
D.撺掇(cuān) 出轧(zhá) 亘古(gèng) 鲜为人知(xiǎn)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解答】A.有误,“殉职”的“殉”应读“xùn”;
B.正确;
C.有误,“勾当”的“勾”应读“gòu”;
D.有误,“亘古”的“亘”应读“gèn”。
故选:B。
【点评】字音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读准字音,对多音字要能根据其意思正确判断读音,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易误读的字,平时要善于归纳,加强记忆。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愧怍 纯粹 蛾眉山 李代桃僵
B.恣睢 狡辩 打包票 鸠占雀巢
C.蔓延 嬉闹 马前卒 人情世故
D.分歧 凛洌 皂荚树 不修边幅
【分析】本题考查错别字辨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解答】A.有误,“蛾眉山”应为“峨眉山”;
B.有误,“鸠占雀巢”应为“鸠占鹊巢”;
C.正确;
D.有误,“凛洌”应为“凛冽”。
故选:C。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诗词大会》第5季的决赛现场,选手彭敏信手拈来一句句古典诗词,征服了全体
评委和观众。
B.晋灭吴后,陈寿开始搜集整理有关三国的资料,惨淡经营了十余年,终于写成了史学巨著
《三国志》。
C.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中国战“疫”取得了辉煌成绩,在众多国家中鹤立鸡群。
D.午百年来川流不息的嘉陵江,深情地注视着正向“成渝第二城”宏伟目标奋力迈进的古老
绸都——南充。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错误,“信手拈来”不能搭配宾语且不合语境;
B.成语使用恰当;
C.错误,“鹤立鸡群”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属于用错对象;
D.错误,“川流不息”指(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用在此处不符语境,望文生义。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著名诗人艾青重回诗坛之后,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品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我
爱这土地》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B.要保证口罩的合格生产,熔喷布质量是重要条件。(“质量”一词本身包含好与坏两方面,
句中“合格生产”与“质量”犯了一面对两面的语病)
C.闾,居民聚居处。古代以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故以“闾左”来指代贫苦人民。
D.新闻特写与消息都是新闻体裁。两者差异在于,新闻特写往往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消息则主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病句修改。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根据病句类型进行修改。
【解答】A.有误,“充满‘土地的忧郁’”和《我爱这土地》是艾青前期的特色和作品;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5-7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守 拙
弓 长
①有诗云“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其实,守拙并不是五柳先生的首创,老子曾说过大巧若拙。陶潜以后,也有“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艺经》有云“凡棋有善巧者,勿与之斗巧,但守我之拙,彼巧无所施”,此之为守拙。守拙是古代围棋九等之末,因其棋力尚浅,对弈之时往往漏洞百出,谓之拙。但其往往能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谓之守。“守拙”虽为棋品之下下品,但“守拙之道”却是宝贵的人生经验。
②守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有了这样的人生定力,就能摆脱私欲的羁绊,视名利淡如水;就能战胜前行路上的困难,一步一个脚印,拾级而上、奋力攀登。守拙不仅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日日积累,久久为功,方见其真谛,享其果实。
③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知道自己这辈子靠读书发达无望,遂“发愤教督诸子”,对长子曾国藩更是毫不松懈。但是他的教育方法十分落后:只知道一味用蛮力。他要求曾国藩,不读懂上一句,就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就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守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有效的,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基本功,不留遗弊。虽然曾国藩考秀才考了九年,但是一旦开窍之后,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中了秀才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高中进士。而那些早早进了学的同学,后来却连举人也没出来一个。
④武林道语“入门先站三年桩”,桩基功底不牢,终生仅能花拳绣腿。干事创业,唯有务实归真,沉稳内敛,才能成功。如果心浮气躁,急子求成,到头来只能“山河依旧”。车著明扎根川西大凉山21年,在平凡单调的生活中,他是抱朴守拙的苦行僧。为了航天梦,他潜心天航发射数据处理研究,托举70颗卫星奔向太军,实现了发射中心一次次零的突破。
⑤不少人总是习惯于投机取巧,不想脚踏实地,不愿下笨功夫、用实劲,而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人生寄希望于形形色色的机会,希望兔子撞到自己的树桩上。实践中,有的喜欢抄近道,耍小聪明,见事有利可图便一窝蜂,听说有一本万利之事便趋之若鹜,其结果往往是弄巧成拙。守拙之人不会截弯取直,更不会见机行事,而是遵循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躬行自明,身体力行”的笨办法。与借助他人之力相比,固然稍显拙陋,但正如古人所推崇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实现个人学业的进步、事业的成功,必然需要善守读书求学之拙,干事创业之拙。
⑥世界上只有雄鹰和蜗牛能到达金字塔顶。守拙,归根结底是要当老实人、做本分事,遵循客观规律,信守天地良心,以拙立身,以拙创业,以拙求进。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5.下列对选文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守拙之道”是宝贵的人生经验。 B.守拙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
C.守拙以立身、创业、求进。 D.守拙不仅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
6.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
A.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C.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7.下列对本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目的在于引出本文的论题“守拙”,同时也增添了文章
的文采。
B.第③段举曾国藩用蛮力读书,最后取得成功的事例,论证了“守拙”是一种品格:看起来
慢,却最有效。
C.第④段先通过武林道语引出本段论点“干事创业,唯有务实归真,沉稳内敛,才能成功”,
再从反面论证,最后用事例正面论证。
D.第⑤段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正反对比论证,证明了只有守拙才能在学业、事业上取得成功
的观点。
【分析】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开头引用陶渊明的诗句和《艺经》中的语句,解释了传统文化中“守拙”的含义;引出论题;第②段阐述守拙的好处;第③段列举曾国藩父亲逼子读书的事例,论证了“守拙”的实效;接着列举车著明守拙的事例,论述了“干事创业,唯有务实归真,沉稳内敛,才能成功”;最后进行了总结论述,突出求学、干事创业都需要守拙。
【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的能力。要注意先找到论题,本文的题目“守拙”其实就提示了文章论述的主题,但论点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可以继续从文中找寻。这篇文章在第②段最后的过渡句中提示了论述的中心“守拙不仅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
ABC.有误,三种说法都是对中心论点的阐述,都不全面;
D.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论据。论据,是用来证实论点的根据,在逻辑学上,它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那些判断。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据要能够支持论点,否则,这个论据就不能使用。
A.有误,这篇文章的论点是“守拙不仅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智慧”,强调的是日积月累、一步一个脚印的拼搏,而“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意思是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突出了灵感的重要性,不能支持论点;
BCD.正确;
故选:A。
(3)本题考查论证过程。梳理材料内容,分析论证过程,找出理解有误的一项即可。
ACD.正确;
B.有误,根据“‘守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有效的……”可知,作者举曾国藩的事例论证的是“守拙”是一种智慧;
故选:B。
答案:
(1)D
(2)A
(3)B
【点评】明确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④
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整体感知文本,进行归纳总结。
三、古诗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共15分,8-10题每小题3分,11小题6分)
甲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文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①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灌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乌③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节选)
注释:①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②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
牖,用破瓮做窗。③乌:哪里。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托
B.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如果没有
C.穷耳目之胜以自适 适:到、往
D.窃会计之余功 窃:偷得,这里指“利用”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重修岳阳楼 乃不知有汉
B.览物之情 无丝竹之乱耳
C.不以谪为患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而况乎灌长江之清流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1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作者开篇即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肯定了好友滕子京谪守巴
陵郡期间的政绩。
B.乙文以“江”字先行,运用铺陈的手法,描绘出一个阔大雄伟的背景,使得小巧玲珑的亭
台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
C.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都体现出了旷达的人生态度。
D.乙文把张梦得与骚人思士面对同样景色的态度作了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快乐与甲文中的“乐”内涵是一致的。
11.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2)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分析】【参考译文】
【甲】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如同大海一样。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
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是伤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
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BD.正确;
C.有误,句意: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适:使……安闲(闲适)。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乃:于是/乃:竟然;
B.之:的/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C.以:把/以:把;
D.而:表递进关系/而:表转折关系。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ABC.正确。
D.有误,“两文中快乐的内涵是一致的”表述错误。【甲】文作者是因“天下之乐而乐”,【乙】文中的张梦得是因为欣赏长江的美景而快乐。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进,朝廷做官。亦,也。退,不在朝廷做官。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何时,什么时候。句意:这样(他们)在朝廷做官也忧虑,不在朝廷做官也忧虑,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②重点词:即,就着,依着。以,用来。胜,胜景,美景。句意:在他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美景。
答案:
(1)C
(2)C
(3)D
(4)①这样(他们)在朝廷做官也忧虑,不在朝廷做官也忧虑,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②在他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美景。
【点评】“之”的用法:
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
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
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二)诗词鉴赏(6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共6分)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的开头两句通过“缺月、疏桐、______________”三个意象描绘出了寓居地的环境,营造出______________的氛围。(2分)
(2)本词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同为苏轼谪居黄州时的作品,试分析两首词中作者
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分析】《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苏轼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作者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一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断”即指深夜。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能力。《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答案:
(1)漏断 清冷、孤寂
(2)①《卜算子》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孤鸿”的形象表现出作者被贬黄州时孤寂、高洁自许、不随波逐流的情感。②《定风波》以自然界的风雨象征人生中的风雨,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参考译文】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居的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点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必须理解诗歌基本内容;
2.联系诗歌写作背景和主题进行分析。
13.默写填空。(6分,每空1分)
(1)远远的街灯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4)___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5)现代社会强调任人唯才,任人唯德,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我国古代典籍《礼记·大
道之行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体现了这一理念。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2)征蓬出汉塞
(3)玉盘珍羞直万钱(注意“羞”的书写)
(4)一抹晚烟荒戍垒
(5)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注意“睦”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四、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题。(共18分)
芦苇花的精魂
扶云
①芦苇花随风飘逸,那一片片的风景,摇曳在家乡的冬春季节。
②我站在芦苇荡旁边,眼看、心感,总觉得芦苇花有一种说不清的精魂在那里飘拂。真的,很少有植物的花带给人这种感觉,即便是飒飒秋菊也要输给芦苇花。秋菊还是带有些艳的颜色,芦苇花的朴素与柔细像极了母亲,历经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浑浊的老眼透溢出慈祥的光芒。
③芦苇花内里,最深邃的那份情感,魂系着芦苇荡的仁心雄魄。细想下去,天地造芦苇,这苇却不尽是干瘪,虽然它腹中空洞,却诠释了“空也是富有”的极妙哲理。这也许有些难懂,“空”与“有”本是相反的两极,怎么能搞在一起?但及待芦苇抽出了芦苇之花,我才真正懂得芦苇的气质——心那般空,爱是这般厚。
④芦苇的心间呀,盛着一片天,它怕这个天太空寂,慢慢捧出充满质感的芦苇花。这花似人生的彻悟,在黄叶与绿叶中间绽放一种白发苍苍的弧度美。
⑤我心中不由一惊,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画面更让人感受到冬野之真味了……有什么植物
能把毛茸茸的花,撑过一个又一个清冷的黄昏,与寒冬深情地去握手,你来说一说?请不要讲,潇潇冷雨打沧桑,呼呼寒风吹断肠。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残阳,还是落日渲染了荻花美。
⑥我想起一个女性朋友,在遭遇身体误诊、丈夫背叛、失去女儿的苦难后,她的心没有灰暗甚至死去,却用自己的爱去温暖一个又一个孤儿。她说,在爱中学会爱,自己很像一捧芦苇花。我听后,在泪眼模糊中,突然感到了芦苇花人性的甜美。
⑦这让我想起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坚
守,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感染了病毒被隔离治疗,他说:“我怕得哭了。”当时,分身乏术的张定宇不能陪在妻子身旁,有时一连三四天都看不上妻子一眼。谈到自己的渐冻症,张定宇却没有半点害怕。但他说,在开车去看妻子的路上,自己害怕得哭了,心里怕失去她。所幸,妻子感染后已经康复。
⑧就像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一样,张定宇的双腿已开始萎缩,全身会慢慢失去知觉。他对时间特别敏感,因自己的身体会渐渐被这种罕见的病魔“冻”住。他曾说,自己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一定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⑨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像张定宇一样,如同一面面旗帜,站在芦苇荡的那头遥遥照耀而来,拉出一片片暖意,一点点在我的心扉展开,似有一个声音在呢喃和诉说,一点一点地将生命的抗争用毛笔在天地间一笔一画地写着、写着,像慢镜头一样。每年三月烧芦苇做草木灰,触目即是的芦苇花颜将不复存在,过去的艰涩和荣光只有芦苇根知道。
⑩有人说,秋天芦苇花开了,就意味着生命光华铺射,那便是高峰闪现。内心质朴的人们,一直把芦苇花装在心头,阳光不断透过指缝进入瞳孔,似乎新苇在眼前努力地生长。
(选自《意林》,有删改)
14.文章以芦苇花贯穿全文,为何在第②段写到菊花?请简要分析。(3分)
15.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残阳,还是落日渲染了荻花美。
16.作者为什么要把张定宇比作“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17.本文题为《芦苇花的精魂》,请简要概括芦苇花的“精魂”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8.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空也是富有”的理解。(4分)
【分析】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写了芦苇花具有的“精魂”:像母亲般朴素与柔细,永远让人感到亲切和慈祥;诠释了“空即富有”的哲理;表现出在爱中去爱人的人性甜美;展现出对生命的抗争精神。结合“我”的女性朋友、张定宇医生等人的事迹,文章借物抒情,讴歌了具有“芦苇花”精神那样坚韧品质、给人带来温暖的奉献精神的人。
【解答】(1)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作用的分析。文章第②段写到菊花,是把“芦苇花”与“秋菊”作对比,其作用可结合本段文字中的“芦苇花的朴素与柔细像极了母亲,历经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浑浊的老眼透溢出慈祥的光芒”分析,从情感的角度看,也表达了作者对芦苇花的喜爱。本题也可以从衬托手法的角度分析作答。
(2)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这类试题,要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语句“整个芦苇荡,已然跨越清冷,不知是芦苇花温暖了残阳,还是落日渲染了荻花美”的意思是:因为有“芦苇花”和“落日”的映衬点缀,使得整个芦苇荡给人带来温暖和美好,让人们感受到的不再是“冬天的清冷”。作答时抓住“清冷”“温暖”“美”三个词语分析。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本题要抓住芦苇花和张定宇之间的相似点进行分析作答。阅读文章第⑧⑨段可知,张定宇在生命的最后关心,与罕见的病魔进行抗争,与时间赛跑,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而芦苇花要在每年三月烧做草木灰,初春挺立的芦苇花所展现的是其对生命的最后抗争。从中可以看出:“芦苇花”“张定宇”都展现出了对生命的抗争和顽强品质。所以作者说“张定宇”就像初春的芦苇花一样。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本题可结合“芦苇花的朴素与柔细像极了母亲,历经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浑浊的老眼透溢出慈祥的光芒”“天地造芦苇,这苇却不尽是干瘪,虽然它腹中空洞,却诠释了‘空也是富有’的极妙哲理”“在爱中学会爱,自己很像一捧芦苇花……突然感到了芦苇花人性的甜美”“初春依然挺立的芦苇花,……一点一点地将生命的抗争用毛笔在天地间一笔一画地写着、写着,像慢镜头一样”等内容概括作答。
(5)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针对题目中“空也是富有”的理解,结合文章中的“芦苇花的气质--心那般空,爱是这般厚。芦苇的心间呀,盛着一片天,它怕这个天太空寂,慢慢捧出充满质感的芦苇花”可概括出芦苇的爱是深厚的,其表现出的精神是富有的。由此,联想现实生活中的那些身份卑微,生活在困境中,却表现出来的是人间大爱的人来阐释作答即可。
答案:
(1)把芦苇花与秋菊作对比,突出芦苇花的朴素和柔细,点明了芦苇花带给作者亲切感觉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芦苇花的喜爱。
(2)芦苇花和落日互相点缀,因此芦苇荡是温暖和美丽的,没有人们一般印象中冬天的清冷。
(3)每年三月芦苇要烧做草木灰,芦苇花颜将不复存在,初春挺立的芦苇花展现的是生命的最后抗争;张定宇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与时间赛跑,就像初春的芦苇花一样;赞美了张定宇坚韧顽强的品质。
(4)像母亲般朴素与柔细,永远让人感到亲切和慈祥;诠释了“空即富有”的哲理;表现出在爱中去爱人的人性甜美;展现出对生命的抗争精神。
(5)芦苇的腹中是空洞的,却怕天太空寂,捧出自己的花来陪伴天,它的爱是深厚的,因此它的精神是富有的。正如社会中的一些人,虽然身份卑微、物质贫乏,或身处逆境,却拥有一颗大爱之心,精神无比富有。
【点评】表现手法包括象征、对比、烘托、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抑扬结合、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首尾照应等。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1题。(共10分,19―20题,每小题3分,21题4分)
人类起源于一条鱼
①2019年10月26日,有着中国“搞笑诺贝尔奖”之称的菠萝科学奖颁奖大会在浙江温州举行。本届的特别奖菠萝U奖颁给了一项古生物学的成就——澄江古生物化石研究。该项研究的宣传语是:澄江小虫虫,你的小祖宗。
②澄江古生物化石在业内大名鼎鼎,距今约5.3亿年,是世界范围内保存非常完好的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群,共有16个门类,200多个古生物化石。科学家在其中发现了大量奇特且完整的古生物,这一发现为地球生命的“寒武纪大爆发”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③在这些“小虫虫”中,最为人们所知的是昆明鱼化石,它的发现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舒德干。昆明鱼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产生脊索的动物。有了脊索,接下来动物就可以进化出脊椎,而脊椎对动物来说意义非凡。脊索对昆明鱼的意义在于:首先,有了脊索,昆明鱼在5.3亿年前寒武纪的海洋中就可以拥有更多生存的机会,昆明鱼体内的肌肉就能以它为基础呈“之”字形排列,从而让其游得更快;其次,有了脊索,昆明鱼便可以进化出一件特殊的“武器”——颌,这个武器对进食和防卫来说非常重要。
④有了脊索和以此为基础进化而来的脊椎,动物就可以进化出头骨和颅骨。有了颅骨的
保护,感觉细胞和神经中枢才能安全地进化。最终,颅骨里面的神经细胞越来越多,形成神经节,众多的神经节最后发展成为一个终极成品——大脑。
⑤在了解昆明鱼的情况之后,有的科学家称昆明鱼是当今人类的祖先。这是怎么回事呢?
从生物学的系统来看,人的位置是这样的: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人科—人亚科—人属。也就是说,所有的脊椎动物都从属于脊索动物门。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脊索动物是由昆明鱼进化而来的,所以我们不得不支持这个貌似非常荒谬的结论:人是由昆明鱼进化而来的。其实,这种说法是有科学道理的。众所周知,人类胚胎早期有一个阶段的形态和鱼非常相似,并且还有鳃裂。19世纪20年代,德国的解剖学家马丁·拉斯科发现,在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早期胚胎中都曾经出现过鳃裂。所以,人类起源于一条鱼并不是胡说八道,而是符合“因为所以,科学道理”的逻辑。
⑥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动物界有一种动物和昆明鱼非常接近,那就是文昌鱼。脊索动物门中除脊椎动物亚门外,还有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中只有一种动物,那就是文昌鱼。文昌鱼的大部分特征像无脊椎动物,只是它的背部有脊索。与其他门的动物不一样,文昌鱼一直没有进化,始终在“原地踏步”,这也使得它成了生物进化史中的“
活化石”。
⑦在了解了“小虫虫”的前世今生,尤其是昆明鱼的情况后,你去澄江县看到“澄江小虫虫,你的小祖宗”这条标语,一定不会感到不明所以,而是会忍俊不禁。
(选自《知识窗》)
19.下列对选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详细介绍了人类起源于一条鱼的原因。
B.第①段采用了以记叙为主的表达方式,意在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第⑤段中画线语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删去后文意会发生改变。
D.本文综合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等。
2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澄江古生物化石研究”获得本届特别奖菠萝U奖的原因是:研究发现澄江小虫虫是人
类的小祖宗。
B.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舒德干最早发现昆明鱼,它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产生脊索的
动物。
C.人类是由昆明鱼进化而来的,这个结论虽然非常荒谬,但却符合“因为所以,科学道理”
的逻辑。
D.文昌鱼是因为它的背部有脊索,所以一直没有进化,这使得它成了生物进化史中的“活
化石”。
21.本文为什么说人类起源于一条鱼,请简要概括。(4分)
【分析】本文是一篇说明文。首先介绍了昆明鱼的特殊结构--脊索,这个特殊结构让它能够在海洋中更好地生存,然后说明了昆明鱼被称作人类祖先的原因,概述了它和人类的相似之处。经过本文的介绍说明,让读者对“澄江小虫虫,你的小祖宗”这个标语有了更深的理解。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
ABC.正确;
D,有误,本文没有使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分析。
A.正确;
B.有误,“发现昆明鱼”应为“发现昆明鱼化石”;
C.有误,“这个结论虽然非常荒谬”表述错误,原文为“这个貌似非常荒谬的结论”;
D.有误,文昌鱼背部有脊索不是它没有进化,成为“活化石”的原因;
故选:A。
(3)本题考查筛选概括能力。根据“所有的脊椎动物都从属于脊索动物门”“人类胚胎早期有一个阶段的形态和鱼非常相似,并且还有鳃裂”“昆明鱼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产生脊索的动物”即可概括出答案。
答案:
(1)D
(2)A
(3)①昆明鱼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产生脊索的动物,人所从属的脊椎动物都是由脊索动物进化而来的。②人类胚胎早期有一个阶段的形态和鱼非常相似,并且还有鳃裂。
【点评】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2)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五、语言运用(共8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2—23题。
材料一: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地摊经济是城市的一种边缘经济,一直是影响市容环境的关键因素。但地摊经济有其独特优势,在由疫情引发的金融危机背景下,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材料二:全国两会闭幕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回答有关就业的问题时,强调“打破一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的政策,让更多就业岗位成长起来”,并特意提到“西部有城市按照当地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摊位,一夜之间10万人就业”。
材料三:据报道,成都、许昌、杭州等地已经开始为“马路经济”“地摊经济”松绑。成都设置了临时占道摊点,允许流动商贩经营。许昌开放一批背街小巷,让商家在道牙以上区域经营。杭州开放了部分街道作为摊贩的经营场地。多地试水,得到了各方点赞。
材料四:“地摊经济”纾民生之困,人间烟火抚疫后人心。近日,为积极响应这个全民点赞的国家政策,南充的小伙伴也纷纷行动起来,地摊经济之烟火气又回到熟悉的景象里!据网友讲述,在安汉广场、王府井广场、1227广场、白土坝、西华师大周边、白马湖水街等区域,都有很多人摆地摊。
材料五:在肯定“地摊经济”带来利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地摊经营的问题和弊端,如城市交通、卫生环境、食品安全、商品质量、经营资质以及人们的刻板印象和心理排斥等等。各地应在规范管理、科学引导上多“花心思”“想办法”,使其尽快适应和满足现今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加速成长为新“地摊经济”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材料综合选自新浪网、人民网、搜狐网等)
22.请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4分)
23.请结合材料,从管理者与经营者的角度谈谈你对促进“地摊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建议。(4分)
【分析】本题围绕着“地摊经济”给出五则材料,第一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能力,第二题考查材料的理解与提建议能力。
【解答】(1)解答此题可先了解五则材料的内容,然后将五则材料表述的重点内容概括出来。材料一,介绍什么是地摊经济及其优势;材料二,引用李克强的话,表述地摊经济的作用;材料三,以成都、许昌、杭州等地为实例,表述地摊经济的作用;材料四,介绍地摊经济的作用以及网友对其的支持;材料五,重点阐述了地摊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弊端。据此可见,前四则材料都是突出地摊经济有促进经济发展,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作用,第五则是对前四则的补充,提醒我们在发展地摊经济的同时,还应解决难些问题。将这一主要内容用一句话简洁表述出来即可。
(2)题干要求从“管理者与经营者”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对促进“地摊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出建议。可针对材料五中提出的问题解答。比如材料五中说“各地应在规范管理、科学引导上多‘花心思’‘想办法”’,使其尽快适应和满足现今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前句指出这些主要是针对“城市交通、卫生环境、食品安全、商品质量、经营资质”等问题,所以可从管理者角度提出:出台相关的管理法规,让地摊对城市交通、卫生不产生负面影响;或是管理者要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督与处罚,让地摊让民众放心,等等。从经营者角度提建议,可以是经营者要注意听从城市管理者的安排,摆摊不影响交通,并做好卫生工作;或是诚信经营,保质保量,让自己的地摊得到民众的认可,等等。
答案:
(1)“地摊经济”有助于解决中国就业问题(有助于中国经济复苏),但需对它加强管理和引导。
(2)管理者:出台相应的管理法规,为经营“定规矩”;划定经营地点和时间段,不影响城市交通和环境卫生;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审慎执法、人性执法等。
经营者:商家摊贩应自觉遵守管理法规;主动配合主管部门的管理;诚信经营,保证商品质量;创新经营方式,持续长久经营等。(每个角度答对两点即可)
【点评】多则材料内容的探究:
①要概括出每则材料的大意,分条阐述;
②分析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中心话题,找出各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③围绕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
六、名著阅读(共6分)
24.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一回是很早的时候了,我还很小,偶然走进她家去,她正在和她的男人看书。我走近去,她便将书塞在我的眼前道,“你看,你知道这是什么?”我看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象。正迟疑间,他们便大笑起来了。这使我很不高兴,似乎受了一个极大的侮辱,不到那里去大约有十多天。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选自《朝花夕拾》)
(1)文段中的“她”是________。(1分)除该篇作品外,“她”还在《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
(篇名)里出现过。(1分)
(2)结合两篇作品中“她”的相关事迹,概括并分析其形象特征。(4分)
【分析】本题属于名著综合阅读题。《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主要情节和人物的掌握。通过阅读可知,“她”是衍太太,她还在《父亲的病》里出现过。
(2)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的掌握。需要结合具体事迹概括出形象特征。
答案:
(1)衍太太《父亲的病》
(2)示例:①心术不正:给“我”看不健康的画,唆使我偷母亲的首饰变卖;②自私自利:对自己的孩子很严厉,却总是盼着别人家的孩子干坏事;③虚伪:怂恿阿祥打旋,却又事后装好人;④迷信:让“我”在父亲临终前呼喊;⑤热心:在“我”父亲去世时帮助安排后事,帮我们擦药。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七、表达与写作(共60分,含书写5分)
25.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庚子年初,新冠病毒突袭中国。在经历了最初的焦虑与不安后,我们勠力同心,各司其职,冷静、理智、科学地抗击疫情。科学家废寝忘食研制疫苗,医护人员奋不顾身救死扶伤,工人争分夺秒抢建医院,社区工作者不分昼液逐户摸排,广大市民积极配合自觉宅家,学生专心致志在线学习……今天,我们已取得了抗疫的阶段性胜利,正步入生活的正轨。但这一段不平凡的日子,定会铭刻于你我心中。
请从医护人员、工人、社区工作者、家有学生的父母及学生等人中选择一个身份,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以“2020,我的抗疫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经历、观察与感悟。
写作要求:①立意准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流水潺潺、鸟语嘤婴是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车轮滚
滚、机器隆隆是时代发展的声音;声声叮咛、殷殷嘱咐是妈妈温柔的声音;谆谆教诲、循循善诱是老师慈爱的声音……在这些声音中,总有一种声音萦绕耳畔,激荡人心。
请以“那声音特别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本篇作文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在2020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在这一段不平凡的日子里,有很多的人或事让我们铭刻于心,如钟南山、李兰娟院士身体力行的国士担当;众多白衣天使的不畏牺牲、不计报酬的无私奉献;千万的社区工作人员、建筑工人、人民警察、解放军战士等等的默默付出。虽然我们现在取得了抗疫战斗的阶段性胜利,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辛苦努力与付出。写这篇作文,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明确一个身份,写出自己在疫情中的经历、观察和感受。
【解答】2020,我的抗疫生活
“武汉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随着这一消息的传出,全国人民都感受到了疫情的严重。新型冠状病毒,据说是在2003年非典以后,又一次遇到的至今为止没有特效药来抵抗的病毒。
现在我每天关注新闻,关注疫情发展情况,按照钟南山院士所说的,在家做好防护,不出门,增强免疫力,就是为疫情做贡献。
今年过年,我和爸爸妈妈、好朋友之间的祝福语,也由“恭喜发财”“万事如意”变成了“平平安安过大年”。
初一早上,推开家门,准备去倒垃圾,发现门把手上挂着一个福袋,打开一看,原来是一盒巧克力、一些糖果和一张问卷,大概内容是:你是不是租户,近期有没有去过湖北,如果去了什么时候回来的等一系列问题。从小区的群里得知,这是物业保安送来的,这是他们放弃自己休息时间,临时为大家准备的。为了配合他们的工作,我很快填好问卷,立刻送到了楼下交给了保安。正要上楼,又看到一个邻居,她戴着口罩,看不清是谁,只看到她一只手拿着一个红袋子,另一只手拿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我是某某户的,把家里多余口罩分给需要的邻居。原来,这个阿姨在小区群里看到,很多人说家里没有口罩,为了小区所有人的安全,她决定把自己家的口罩拿出来给大家,在分发的时候,她还不忘对大家说:节约物资,邻居们加油!武汉加油!看到此景,我按了按鼻梁上的口罩,跑回家,数了数家里的口罩,也跑到楼下,加入了分发的队伍……
除夕前,我和爸爸妈妈像以前一样,在超市中购买了一些临时用的年货。随着武汉封城的消息和本地确诊病例的不断增加,很快听到各种说法:“要封城了”“几天之内本地的物资可能要断供了,大家快去屯粮吧”。来到超市,货架上的青菜果然早已空空,甚至连干枯的菜叶也不见一片,妈妈说:没关系,相信政府会保证大家的物资供应,这个时候,我们不要跟着去抢。果然,后来再走进超市,货架上的货品已经十分充足。之后也见到政府声明:不会封城,提醒大家不要抢购,会保证物资充足供应。再一次意识到,生活在这样伟大的祖国,我们还有什么可慌乱的呢?现在人心安定,物资充足,这就是我们大中国独有的力量啊!
这次的“年”少了走亲访友,少了孩童在院中的嬉戏,但多了一个个感人的瞬间,我们看到了一座座城市,一所所小区对武汉的默默支持,对疫情的奋力抵抗。
隔离病毒,但不会隔离爱。医护人员在前线的拼力奋斗,医用物资的竭力生产,物流行业昼夜不间断地配送……这是中国十四亿人在各自岗位的默默坚守。
这次的“中国年”与以往不同,但这次的中国年,“年味”更浓,全中国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共渡难关,这场战“疫”,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点评】这篇作文以“2020,我的抗疫生活”为题,文中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分别选取:新年的短信祝福语的变化、积极填写问卷调查表及加入分发口罩的行列、不信谣屯积物质的理性做法等事情,充分写出了自己在疫情中的经历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