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赏析感受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伤感的心情与处境,体会苏轼豪放词中的婉约词风。
2.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和词风特点.
3.比较苏轼乌台诗案后五首诗词,体会词人由苦闷到旷达的心路历程,从中得到启发。
一、用自己的话写出全词大意
二、思考理解词作的内容
1.上片开头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4分)
2、请结合全诗,从塑造形象、表现作者心境的角度,对“拣尽寒枝不肯栖”一句作简要赏析。(6分)
3.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6分)
三.本词的写作特色和主旨
这首词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总之诗人借孤鸿把自己当时不便也不好直言的心境形象贴切地表达出来。表现了自己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
四、补充拓展 (见课件内容)
欣赏余秋雨《东坡突围》中对东坡的评价
2
苏轼一生遭际坎坷,但乐观自强,笔耕不辍,从而拓宽了宋词的新境界,开创了宋词豪放一派。历来公认,最能代表该派风格的代表诗句是“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与此相对的宋词婉约派,历来公认,最能体现该派风格的代表诗句则是“杨柳岸晓风残月
“在黄州的苏东坡是成熟了的苏东坡”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五、学了苏轼的词之后,你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改变?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其他材料: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
1.苏东坡是在苦难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他追求的是一个可以无待(依靠)于外的完成。客观上不得意,还能不落迂腐消极,能够有积极的生活志趣,有持守的一种修养,这是苏东坡了不起的地方。
2.东坡的父亲,喜欢到处边四方去游学,常常不在家,苏东坡小时受他母亲的教训。有一次读到《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党锢之祸时被迫害的一个人,而他不逃避,为了理想付出了生命。东坡问母亲:他日儿要做范滂,母亲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岳母刺字教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