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4区2018年中考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北京市14区2018年中考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ID:564032

大小:229.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文言文阅读专题 朝阳区 ‎(三)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0-13题。‎ ‎ [甲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 [乙]‎ ‎ 成公元年,楚庄王为夏微舒①弑君②,率诸侯伐陈③。谓陈曰:“无惊,吾诛微舒而已。”已诛微舒,因县陈而有之④,群臣毕賀。申叔时⑤独不贺。庄王问其故,对曰:“鄙语⑥有之,牵牛径⑦人田,田主夺之牛。径则有罪矣,夺之牛,不亦甚乎? 今王以微舒为贼,以义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则后何以令于天下! 是以不贺。”庄王曰:“善。”乃迎陈太子午,立之,是为成公。孔子曰:“贤哉楚庄王!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 (选自《史记,陈杞世家》)‎ ‎ [注] ① [夏微舒]春秋时期陈国人。②[弑君]臣杀君。③[陈]春秋时一个诸侯国。④[因县陈而有之]顺势把陈吞并,作为楚国一个县。⑤[申叔时]楚国臣子。⑥[鄙语]俗语。⑦[径]经过。⑧[以利其地]贪图人家土地。‎ ‎10.下列词语中的“朝”与“人朝见威王”一句中的“朝”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百鸟朝凤 B.班师回朝 C.朝过夕改 D.朝气蓬勃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王之蔽甚矣 夺之牛,不亦甚乎 B.时时而间进 遂与外人间隔 C.率诸侯伐陈 伐竹取道 D.庄王问其故 桓侯故使人问之 ‎12.下面对“宫妇左右奠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的理解,恰当 的一项是(2 分)‎ ‎ (甲]嫔妃和亲信们都很偏爱您,朝臣们都害怕您,百姓们都有求于您。‎ 20‎ ‎ (乙]身边的嫔妃们都有私心,朝臣们没有不害怕您的,四个地方的人没有不有求于您的。‎ ‎13.综合甲乙两文,简要说明齐威王和楚庄王的共同特点。(2 分)‎ 一、 古诗文阅读(共19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8分)‎ ‎10.答案:B(评分标准:2分)‎ ‎11.答案:A(评分标准:2分)‎ ‎12.答案:甲(评分标准:2分)‎ ‎13.答案要点:①善于纳谏②知错即改(评分标准:共2分。每个要点1分)‎ 大兴区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2 ~ 15题。(共9分)‎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彳严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陶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清高不群,任真自得。‎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江州刺史檀道济①往候之,偃卧療馁有日矣。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②,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③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④赍⑤酒,于半道栗里要之。既至,欣然便共饮酌。先是颜延之在浔阳,与潜情款。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潜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选自宋本《陶潜集》,有删改)‎ 20‎ 注:①檀道济:东晋末,官至征南大将军。②三径之资:比喻筹集隐居住所的费用。③督邮:官职名。④庞通之:陶渊明的好朋友。⑤赍(jī):扣:携带。‎ ‎12.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便要还家 于半道栗里要之 B.忘路之远近 应束带见之; ‎ C. 悉如外人 潜悉遣送酒家 D.停数曰,辞去 我醉欲眠,卿可去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翻译: ‎ ‎14.依据【乙】文,下面对“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甲】每次喝酒喝得尽兴,(陶渊明)就会弹奏无弦琴来抒发自己的心意。‎ ‎【乙】每次喝酒喝醉了,(陶渊明)总会抚摸无弦琴来寄托自己的情意。‎ ‎15.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思想、品格历来被后人称道。阅读【甲】【乙】两文,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陶渊明有了哪些了解。(3分)‎ 答: ‎ ‎12. B(2分)‎ ‎13. 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2分)‎ ‎14.【甲】(2分) ‎ ‎15. 答案示例:从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世外桃源,可以看出他对没有压迫、剥削社会的向往;从陶渊明不接受馈赠,不为五斗米折腰,可以看出他的清高不群;从陶渊明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可以看出他的任真自得。(3分)‎ 东城区 ‎(三)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1—14题。(8分)‎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20‎ ‎【乙】 ‎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①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唯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②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③,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④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⑤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⑥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⑦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 (选自唐顺之《竹溪记》)‎ ‎ ‎ 注:①绝徼(jiào):最远的边境地方。徼,边界 ②芟(shān):锄除。③穷其所生之地:探求它的原产地。穷,彻底追求。④荆溪:水名,在江苏南部,经溧阳、宜兴,注入太湖。⑤间:间隙。这里指偶然。⑥土:这里指本土,本地。 ⑦适:乐。‎ ‎11.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全石以为底 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 B.乃记之而去 或芟而去焉 C.或千钱买一石 或以为死 D.其岸势犬牙差互 甥其为我记之 ‎ ‎1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 (1)凄神寒骨 凄: ‎ ‎ (2)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 胜: ‎ 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 (1)皆若空游无所依 答: ‎ ‎(2)遍植以竹 答: ‎ ‎14.“记”是古代一种常见文体。《核舟记》主要通过描写核舟的精巧,赞叹王叔远雕刻技艺的高超;《小石潭记》通过 ,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竹溪记》则通过京师人、南方人以及“绝徼海外人”对待竹子的不同态度,悟出 的道理。(2分)‎ 20‎ ‎11. C(2分)‎ ‎12.凄:使……凄凉 胜:胜况,美景(2分)‎ ‎13.(2分)‎ 答案示例:(1)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2)到处种竹 ‎ ‎14.(2分)‎ 答案:写景或描写小石潭凄凉的环境 物以稀为贵/不同地方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事物的好坏是相对的 ‎ ‎【参考译文】‎ 我曾经游观过京城世宦富贵人家的亭园,见那里集聚的东西,自极远的边地到海外,奇异的花卉石子没有不能罗致的,所不能罗致的只有竹子。我们江南人砍伐竹子当柴烧。他们筑园构亭也必定购买寻求海外的奇花异石,有的人用千钱买一石,有的人用百钱买一花,并不吝惜。然而如有竹子占据在当中,有时就将它砍去,说:“不要让它占了我种花置石的地方”。但京城人如果能觅到一竿竹子,常常不惜花费数千钱来购买;然而一遇到下霜降雪,便又都干枯而死。正因为它的难以寻觅而且又多枯死,人们因此就更加珍爱它。而江南人甚而笑他们说:“京城人竟把我们当柴烧的东西视为珍宝。”‎ 呜呼!奇花异石诚然为京城与江南人所珍爱。然而追溯它们的产地,则边地和海外人看待它们,我想也与竹子在江南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而边地海外,或许是从不出产竹子的地方,假如让那里的人一旦看到竹子,我想他们必定比京城人更加珍爱和看重它。这种情况恐怕是笑不完的了。俗语说:“人离乡则愈贱,物离乡则愈贵。”如此说来,世上的美丑好恶,又有什么不变的标准呢!‎ 我的舅舅任光禄君在荆溪的边上构筑了一个亭园,到处种竹,不种其它的花木。竹林间造了一座小楼,有空就与客人在那里吟诗啸歌。他偶然对我说:“我不能与有势力的人比池亭花石的胜况,单独在这里取山地本来所有的东西,可以不花费劳力而使满园苍翠葱茏,也足以自适。因此自称是竹溪主人。请外甥为我记述一下吧。”‎ 房山区 (一)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0分)‎ ‎【甲】‎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 20‎ 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 (选自《资治通鉴》)‎ ‎【乙】‎ 班超①为人素有大志,不修细节。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②,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③立功异域,以取封侯④,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⑤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选自《后汉书·班超列传》,有删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①班超:汉朝杰出将领。他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治理西域三十一年,为维护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②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担任校书郎的官职。③傅介子、张骞:傅介子是西汉人,以计斩楼兰王而著名。张骞是西汉人,开拓了汉朝与西域交往的丝绸之路。④封侯:封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极品。⑤奉车都尉:官名。窦固,人名,汉明帝时拜奉车都尉。后文的“假司马”“从事”都是军中官职。郭恂是人名。伊吾是地名。蒲类海是湖泊名。‎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 ‎(1)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将: ‎ ‎(2)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以: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 翻译: ‎ ‎(2)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翻译: ‎ ‎14.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值得注意。例如,“兵”在“起冶铸兵”中是“ ① ”的意思,在“将兵别击伊吾”中是“ ② ”的意思。(2分)‎ ‎15.祖逖和班超都是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他们是如何做到的。(4分)‎ 答: ‎ ‎12.答案: (1)率领,带领。(2)来。‎ 评分:本题2分,每个小题1分。‎ 20‎ ‎13. 答案: ‎ ‎(1)如今沦陷区的人民已经遭到残害,人人都想着奋发自励。‎ ‎(2)(班超)能言善辩,并且广泛地阅读典籍。‎ 评分:本题2分,每个小题1分。准确翻译出“遗民”“残贼”,意思大体正确即可。准确翻译出“口辩”“涉猎”,意思大体正确即可。‎ ‎14. 答案:(1)兵器、武器。(2)军队、士兵(士卒、兵士)‎ 评分:本题2分,每个小题1分。‎ ‎15. 答案示例:祖逖的理想是“复中原”,为实现理想他闻鸡起舞、请缨北伐、中流击楫(祖逖被允许北伐后积极筹备的具体做法)。班超的理想是“取封侯”,为实现理想他投笔从戎,最终治理西域三十多年,为国家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评分标准:本题共4分。答出祖逖的理想抱负1分,答出祖逖为实现理想抱负而采取的行动1分(闻鸡起舞、请缨北伐、中流击楫,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答出班超的理想抱负1分,答出班超为实现理想抱负而采取的行动和结果1分。二人为实现理想抱负采取的行动和以及行动结果共五点,答出任意两点给1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给2分。‎ 丰台区 ‎(二)文言文阅读(共7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7~9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①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 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③,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④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⑤乎其似巢也!”‎ ‎(陆游《书巢记》)‎ ‎ ‎ ‎【注】①[枕藉]交错地躺在一起。②[觌]dí,相见。③[槁枝]枯树枝。槁(gǎo),干枯。‎ ‎④[就]靠近。⑤[信]确实。‎ ‎7.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20‎ A.可以调素琴 众口难调 B.辄自笑曰 浅尝辄止 C.无案牍之劳形 好逸恶劳 D.或陈于前 推陈出新 ‎8.【甲】文中,刘禹锡因“ ① ”(用原文回答),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乙】文中,陆游因 ② (用自己的话回答),而笑称自己的居室为“巢”。从中可以看出,两人都不在意居室的条件,只注重 ③ 。(3分)‎ ‎9.陶渊明自得于田园,刘禹锡安处于陋室,陆游乐居于书巢……每当你内心躁动不安的时候,会想到谁?他的处世态度给予你怎样的启迪?(2分)‎ 答: ‎ ‎7.(2分)B ‎ ‎8.(3分)①德馨 ‎ ‎②到处杂乱堆放的书围绕着我,如同堆放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 ‎ ‎③道德品质 评分说明:每空1分;②③意思对即可。‎ ‎9.(2分) 答案示例:我会想到刘禹锡,他在困境中洁身自好的品格总能给我启迪,让我戒骄戒躁,静心读书。‎ 评分说明:人物的处世态度1分,启迪1分。‎ 海淀区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8—10题。(7分)‎ ‎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 【乙】‎ 易①曰:“劳而不怨,有功而不德②,厚之至也。”君县禄③以待之,臣竭力以报之;逮④臣有不测之功,则主加之以重赏,如主有超异之恩,则臣必死以复之。孔子曰:北方有兽,其名曰蟨,前足鼠,后足兔,是兽也,甚矣其爱蛩蛩巨虚⑤也,食得甘草,必啮⑥‎ 20‎ 以遗蛩蛩巨虚,蛩蛩巨虚见人将来,必负蟨以走。蟨非性之爱蛩蛩巨虚也,为其假足之故也,二兽者亦非性之爱蟨也,为其得甘草而遗之故也。夫禽兽昆虫犹知比假⑦而相有报也,况于士君子之欲与名利于天下者乎!夫臣不复君之恩而苟营其私门,祸之源也;君不能报臣之功而惮刑赏者,亦乱之基也。夫祸乱之原基,由不报恩生矣。‎ ‎ (选自刘向《说苑卷六·复恩》)‎ ‎ ‎ 注:①[易]指古代典籍《易经》。②[德]报答、感激。③ [县禄]给予俸禄。县,读音xuán,“悬”的古字。④[逮]到了。⑤[蛩蛩巨虚]古代传说中的异兽。蛩蛩与巨虚是形影不离的二兽。⑥[啮]咬。⑦[比假]互相亲近、帮助。⑧[营]谋求。‎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皆以美于徐公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 C.恐托付不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D. 必啮以遗蛩蛩巨虚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翻译: ‎ ‎(2)必负蟨以走 翻译: ‎ ‎10.【乙】文以蛩蛩巨虚与蟨的故事为喻,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做人之道,而【甲】文中的诸葛亮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此道。请说说这个“道”是什么,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给你的启示。(3分)‎ 答: ‎ ‎8.答案:D(2分)‎ ‎9.(1)答案:希望竭尽我低下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1分。意思对即可) ‎ ‎(2)答案:(蛩蛩巨虚)一定背上蟨逃跑。(1分。意思对即可)‎ ‎10.答案:道是知恩必报(1分。意思对即可)。启示:略(2分。联系生活实际1分,启示1分)‎ ‎【参考译文】‎ ‎《易经》上说:“劳苦而无怨言,有功而不求回报,这种人性格笃厚到了极点。”君王给予俸禄来对待臣下,臣下则竭尽全力来回报君王。等到臣下有了不可测度的大功时,君主就对他施加重赏;如果君主对臣下有超越寻常的恩惠,那么臣下就必定会用生命来回报他。孔子说:“‎ 20‎ 北方有种野兽,名叫蟨,前脚如鼠,后脚如兔。这种野兽,特别喜爱蛩蛩巨虚,它吃到甜美的草料,一定会衔来给蛩蛩巨虚吃,蛩蛩巨虚发现有人前来,就一定要背上蟨逃跑。蟨并非本性喜欢蛩蛩巨虚,是借用它们足力的缘故。这两种野兽也并非本性就喜欢蟨,是因为蟨送给它们甘草的缘故。那禽兽昆虫尚且知道互相帮助而彼此报答,更何况对于那些想要在天下兴利扬名的士人君子呢?如果臣子不回报君王的恩惠而随便谋求私利,那就是灾祸的根源;君王不能回报臣子的功劳而忌惮实行封赏,也是祸乱的根源。那祸乱的根源,是由不报恩而产生的。‎ 怀柔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1-14题。(共10分)‎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①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②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③其山川,道④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⑤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 ——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①掇:拾取,摘取 ②幸:庆幸。 ③本:根据。④道:称道。 ⑤.夫:句首语气词。宣:宣扬。 ‎ ‎11.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野芳发而幽香 掇幽芳而荫乔木 B往来而不绝者 绝巘多生怪柏 C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辍耕之垄上 20‎ D四时之景不同 幸生无事之时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云归而岩穴暝 ‎ 翻译: ‎ ‎13.对醉翁亭的四季之景,作者的感受是 ① ,对丰乐亭的四季之景,作者的感受是 ②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滁州期间所作,请用乙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概括甲文中太守不同于其他人的情感是 ③ 。(3分)‎ ‎14.醉翁亭是作者用自己的别号命名的,那么丰乐亭呢?请你阅读选文乙,用自己的话说说丰乐亭之名的内涵。(3分)‎ ‎ 答: ‎ ‎11.(2分) A ‎12.(2分)烟云聚拢,山谷就昏暗了。‎ ‎13. (3分)感受1:有无穷的乐趣;感受2:四季的景色都很可爱。(原文或自己的话均可)与民共乐(答与民同乐不给分,每空1分)‎ ‎14.(3分)百姓安享年年丰收之乐;游丰山美景而乐;这里的风土人情让作者喜爱;作为刺史与民共乐;让百姓时时记着丰乐太平生活是皇上的恩德,珍惜太平生活。(第1点必答,1分,其它答出两点即可给2分)‎ 密云区 ‎7.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⑴-⑷题。(10分)‎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  予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③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④‎ 20‎ 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志:记。②扶风:凤翔府。③雨麦:麦苗返青时正好下雨。④弥:整、满。⑤忭:欢乐、喜悦。⑥荐饥:连续饥荒。‎ ‎⑴ 下列词语中的“负”与“负者歌于途”中的“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负隅顽抗 B.皇天不负有心人 C.不分胜负 D. 负荆请罪 ‎⑵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翻译: ‎ ‎②为亭于堂之北。‎ 翻译: ‎ ‎⑶ 简要概括【乙】文中苏轼为什么把亭子命名为喜雨亭,【甲】【乙】两文共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3分)‎ ‎⑷ 古诗词中有许多含有“雨”字的诗句,请你写出一句: (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1分)‎ ‎ 7. (1)(2分)D ‎(2)(4分)(每空2分)‎ ‎①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 ‎ ②在厅堂北面建了一座亭子 ‎(3)(3分)①苏轼到扶风的第二年久旱不雨,但适逢亭子建成时,下了一场大雨,官吏百姓皆大欢喜。为了纪念这一喜庆的事件,作者便把这亭子命名为喜雨亭。②与民同乐或关心民众疾苦。(第一问2分,第二问1分)‎ ‎(4)(1分)示例:斜风细雨不须归、沾衣欲湿杏花雨……(含有“雨”字即可)‎ 平谷区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0题。(共9分)‎ 归鉞 20‎ ‎,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罪过鉞,父大怒逐之。鉞数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②户外,俯首窃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后大饥③,母不能自活。鉞往涕泣奉迎,母内自惭,从之。鉞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④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⑤,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 ‎(节选自归有光《归氏二贤传》选文有改动)‎ ‎[注]①[归鉞yuè]人名。②[依依]依恋的样子。③[饥]饥荒,年成不好。④[家乘]家谱。⑤[卓]高。‎ ‎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致”的义项有:①招引,引来;②尽,极;③到;④送达;⑤精密,细密;⑥意态,情趣。“问母饮食,致甘鲜焉”中的“致”,应选的一项是( )(填序号)(1分)‎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比归,母又复杖之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B.匍匐道中得道者多助 ‎ C.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D.母内自惭,从之隶而从者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俯首窃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翻译 ‎12.下面语录是《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你认为“归鉞”符合孔子“孝”的标准吗?结合文章和语录的内容陈述理由。(4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9.答案:④(1分)‎ ‎10.答案:B(2分)‎ ‎11.答案示例:低着头偷偷地流泪的时候,邻居没有不怜悯他的。(2分)‎ ‎12.答案示例:‎ 归鉞符合孝的标准。孔子认为孝不但是遇到事为年长的效劳,有酒食先让长辈先用;更主要的是对待长辈要保持和悦的态度。归鉞在遇到饥年,母亲不能活的活的时候,接到自己家;有食物先让母亲吃,自己宁可挨饿;最主要的是,接母亲到自己家,心存恭敬的心理;且高兴地奉养母亲一直到去世。‎ 20‎ ‎(共4分。共4点,每点1分)‎ 石景山 ‎(三)阅读《醉翁亭记》,完成第11-13题。(共6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座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太守归而并可从也 隶而从者 B.往来而不绝者 佛印绝类弥勒 C.四时之景不同 至若春和景明 D.野芳发而幽香 舜发于飞畎亩之中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2分)‎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 ‎ ‎13.南宋杨万里有云:“诗人自古例迁谪”,不仅是欧阳修,刘禹锡、柳宗元、范仲淹、苏轼等都曾有过贬谪的经历。请你结合他们作品中的关键词句谈谈古代文人对待贬谪的不同态度。(2分)‎ 答: ‎ 20‎ 顺义区 ‎8.阅读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9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必先苦其心志     天下苦秦久矣 B.曾益其所不能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家喻户晓 D.入则无法家拂士    参差披拂 ‎(2)亩,本意“田垄”,指高起的土埂。在古代,垄上叫亩,垄中叫畎。“畎”字的异体字是,本意是田间水沟。垄作可解决农耕排涝和灌溉问题,代表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畎亩”连用,意义得到发展。“舜发于畎亩之中”这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是:  ①   。‎ ‎ “士”字初形是“斧钺”,古代金文写作,象是有手柄的宽刃战斧。在上古,斧钺是当时狱官施行大辟(砍头)这个最酷刑罚的刑具。在本文中,“管夷吾举于士”的“士”字解释为 ② ,是借行刑之具来引申字的含义。“士”的意思起初令人望而生畏,而随着时代发展,“士”字所指越来越美,体现的美意识也不断丰富,如“信士”、“义士”、“  ③  ”‎ 20‎ 等。(4分)‎ ‎(3)下面【链接材料】是关于范仲淹经历的记述。北宋范仲淹苦读及第,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请联系【链接材料】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围绕“忧患磨难”这个主题,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的人生启迪。(3分)‎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取材于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注】适:女子出嫁。之:往、到。戚:忧伤。‎ 答:                                   ‎ ‎8.(1))C ‎ ‎(2)①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 ②狱官 ③例如:志士 勇士 ‎ ‎(3)答题要点:启迪(通过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范仲淹的简介”我得到“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的人生启迪。)+生活中相似的事例 通州区 ‎(二)阅读《桃花源记》,完成9—12题。(共10分)‎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下面是一份文言词汇积累表格,请补全表格内容。(2分)‎ 20‎ 在句中的意思 句子与词语 所属篇目 都 悉如外人(悉)‎ ‎《桃花源记》‎ ‎①‎ ‎《桃花源记》‎ 皆若空游无所依(皆)‎ ‎②‎ 百废具兴(具)‎ ‎《岳阳楼记》‎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2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 ‎ ‎11.文章中有一句话“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结合前后文,推测渔人“具言所闻”的内容。(2分)‎ 答: ‎ ‎12.下面是某同学在复述《桃花源记》内容时的发言,请选用原文中的四字短语将横线处补充完整。(4分)‎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 ① ”。进入桃花源后,他感觉到桃源人的生活是那么“ ② ”。桃源人对他说“不足为外人道也”。离开桃花源时,他却 “ ③ ”,但后来再来找寻时还是“ ④ ”。‎ ‎9.①示例:咸来问讯 (咸) ②《小石潭记》(共2分。每空1分)‎ ‎10.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村落间互相都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2分)‎ ‎11.要点:围绕社会变迁或百姓穷苦生活作答。(2分)‎ ‎12.①欲穷其林 ②怡然自乐 ③处处志之 ④不复得路(共4分。每空1分)‎ 西城区 ‎(三)文言文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4-16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20‎ ‎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魏学洢)‎ ‎【乙】‎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节选自《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苏轼) ‎ 注:① [文与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姓文,名同,字与可。擅长画竹,有“墨竹大师”之称。‎ ‎② [篔筜(yún dāng)谷偃竹]文与可画的一幅画卷,以竹子为题材,后来送给了苏轼。篔筜谷,地名。‎ ‎1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若听茶声然 予不能然也 ‎ B. 能以径寸之木 以追其所见 C. 执笔熟视 而操之不熟者 ‎ D. 各具情态 而节叶具焉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翻译: ‎ ‎(2)与可之教予如此。 翻译: ‎ ‎16.艺术是相通的,从【乙】文看,你觉得艺术作品之所以获得【甲】文中提到的“技亦灵怪矣哉”的成就,一方面需要   ①   ;一方面需要 ② 。(2分)‎ ‎14.答案:D(2分)‎ ‎15.答案示例:(1)(笔画)细得像是蚊子的脚,一笔一画都清清楚楚。(2分)‎ ‎ (2)(文)与可是这样教给我的。(2分)‎ ‎16.答案示例:①胸有成竹(对表现对象有整体的把握)(1分)‎ 20‎ ‎②心手相应(将心之所想用娴熟的技巧表现出来)(1分)‎ 参考译文:‎ 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都有了。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地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跃起、鹘鸟降落一样迅速。与可是这样教给我的。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既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不能做到,认识和行动不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习不够的毛病。所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平时自以为很清楚,但事到临头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如此吗?‎ 延庆 ‎(三)阅读《活板》和《梦溪笔谈》(选段),回答问题。(共7分)‎ ‎【甲】‎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乙】‎ 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 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 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 指爪及碗唇②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③为最善。其法:取新纩④中独茧缕⑤,以芥子许腊(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⑥。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⑦其理。 (选自《梦溪笔谈》)‎ ‎﹝注﹞① [方家]行家。② [碗唇]碗边。③ [缕悬]用丝线悬挂。④ [纩(kuàng )]丝绵。⑤ [独茧缕]单根的蚕丝。⑥ [磨而指北者] (有的针)用磁石磨后指北。⑦[原]探究 ‎8.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文理有疏密 莫可原其理 置之不理 B. 持就火炀之 瞬息可就 功成名就 20‎ C. 以草火烧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 以身作则 D. 字平如砥 砥砺奋进 中流砥柱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⑴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翻译: ‎ ‎⑵运转尤速 翻译: ‎ ‎10.简述 “活版印刷”与“指南针”的“活”分别体现在哪里?(3分)‎ 答: ‎ ‎9.(1分)(1)有生僻字平常没有准备的,立刻把它刻出来。‎ ‎(1分)(2)运转的速度特别快。‎ ‎10.(1分)“活字”的“活”体现在制作字模活(排版活、拆版活、贮存字模活,有一点就可)‎ ‎ (1分)“指南针”的“活”体现在转动灵活。‎ 20‎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