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

ID:564328

大小:216.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南通市通州区2019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调研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依次涂写,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 ▲ ,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这一规律不仅仅适用于中国。美国在20世纪不断走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一战、二战后的大多数时间里,坚持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才 ▲ 了经济繁荣与技术飞跃,而选择 ▲ ,将国际贸易视为零和博弈,则往往带来经济萧条和收缩。‎ ‎ A.破茧化蝶 催生 以邻为壑 B.脱胎换骨 产生 独善其身 ‎ C.脱胎换骨 催生 以邻为壑 D.破茧化蝶 产生 独善其身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印尼狮航空难导致162人丧生,当中不少是印度尼西亚华裔。当局最初认为恶劣天气是肇事主因,但事发一年后发表的调查报告把事故原因归咎于机件故障的问题。‎ ‎ B.最受外界关注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18年11月12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召开,APEC会议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交流的平台。‎ ‎ C.射击决赛还有最后一枪,埃蒙斯深吸一口气,这是最关键的一枪,功败垂成在此一举了。‎ ‎ D.最高人民法院7日发布关于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要求坚决依法从严从快惩处黑恶势力“保护伞”,推进“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的力度。‎ ‎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香山居士”纪念馆的一组是(3分) (▲)‎ ‎ ①一代功名高宋室 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凄绝暗风吹雨夜 魂销明月绕船时 ‎ ③欲共水仙荐秋菊 长留学士住西湖④万户争传新乐府 千秋永祀老诗翁 ‎ ⑤心中怀念农桑苦 耳里如闻饥冻声⑥酌酒花间磨针石上 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 ‎4.在下面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金庸是正大的、圆润的、平和的, ▲ , ▲ , ▲ , ▲ , ▲ 。他在小说里书写叛逆,自己却圆润贯通,他歌颂流浪,自己却平静地扎根,金庸小说拥有的是江湖之形、庙堂之神。‎ ‎ ①完成了中国人对性格理想的寄托 ②不在于他书写的故事 ③他甚至可以说是现实的 ④他最现实之处⑤而在于他表达了中国人的性格想象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③④②⑤① D.④②⑤①③‎ ‎5.下列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 (▲)‎ ‎ A.朋友对李玉说:“他如此诚信邀请,你加以拒绝,太却之不恭了!”‎ ‎ B.李玉本来和同学约好去看电影,但因身体不适无法前往。他给同学发了短信:“我偶染贵恙,不能前往,望见谅。”‎ ‎ C.周末,朋友们在李玉家聚餐。晚饭后,朋友们回家。李玉送到门口说:“各位慢走,我就留步不送了!”‎ ‎ D.李玉在老师的帮助下加入了文学社团,他在给老师的感谢信中写道:“多谢先生您付出心血,玉成此事,我不胜感激!”‎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盛此公传 周亮工 ‎ ①盛此公,南陵人。此公年十数龄,即能读等身书,有声邑里。长肆力为古文词,虽不中有司尺度,而声称籍甚。‎ ‎②去而之秣陵,欲尽交东南士,东南士亦愿交此公。于是益散金结客,遂为广陵儿所绐。‎ ‎③是时边事急,广陵儿讽此公出家资备公家缓急,事卒不济,而金垂尽。嗒然与世无所合,退而返里闬,里闬又嗤笑之。此公益不复事事,产益落。侘傺无聊,多饮酒,不数年,病矣。少愈,右指遂不诎伸。此公故工书,丐其书者,辄以左手濡墨,纳右指窍中。见者以为苦,顾其书则益工。‎ ‎ ④亮因以父命往交此公。此公独异予,以为恨不十载前识。明年,此公目病,数明晦,或不能视。‎ ‎ ⑤‎ 此公归,吾师静原相公方督学江以北,耳其名,询之郡大夫,郡大夫以盲告。于是邑令盲试之,旅诸士进于郡大夫。郡大夫复盲试之,旅诸士进于公。公大奇之,乃得补博士弟子员。嗟夫!此公盲矣,犹不忘试,俯而与邑之黄口儿扶掖彳亍,旅进旅退,争有司阶前盈尺地不惭,岂不悲哉!试后,犹寄语予曰:“盲儿无以慰老亲,子毋嗤。”‎ ‎ ⑥又明年,予自秣陵返大梁。闻此公以目久不愈,愈愤激,家益窘乏,无从得医药,于是遂长盲矣。然呜呜吟如往昔。丐其书者,以笔濡墨纳右指窍中,如其不盲时。此公以手扪幅,兔起鹘落,神采奕奕,视不盲时有加,环观者自愧其双眸炯炯也。益好读书,危坐绳床,听他人诵,更番不令休,滔滔汩汩,凡数人不能供笔札。‎ ‎ ⑦尝以书寄予,至数千言。言“子当不长贫贱。他日拥节江上,取道南陵,魁湖之北,桃源之南,予墓在焉。子当登我堂,拜我老母,为我书石曰:盛此公埋骨处,予愿足矣!”予得其书,忽忽如失者数日,知此公将不永矣。不数日,凶问至,予为位哭之。‎ ‎ ⑧嗟夫!此公能文章,而不以文显;好弯弓驰驱,而不以将名;行谊不愧古人,而不以行征;工为诗,而不以诗辟。黄金既尽,日徒愤激,又以盲死。老母寡妻,形影相吊。生平故旧,不为存问。遗书狼籍,行谊莫传。徒存此数卷之诗,悬命于七十余年母氏之手,使不知此公者,读其诗,以为其才且尽于此。嗟夫!孰使此公而至此极耶?夫士既不能块然独处,则不得不出而与人交;与人交不受其益,徒为所害如此!此虽其不慎交游所致,然孰非天哉!孰非天哉!天为庸流俾长守富贵,少为姱节奇行者,必阴摧折之。从来久矣!予又何憾于广陵儿哉?‎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遂为广陵儿所绐 绐:欺骗 B.丐其书者 丐:乞求 ‎ C.旅进旅退 旅:共同 D.视不盲时有加 视:看待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言行举止异乎众人的盛此公,虽聪颖有才,却困于场屋,不遇于时,且又连遭身残目盲的打击,贫窘困顿,最后抑郁而终。‎ ‎ B.周亮工接受父命而与此公交往,两人一见如故。死前数日,此公写信托付亮工在他死后拜见其母,并为他书写墓碑。‎ ‎ C.盛此公遭受打击后失意无聊,喜欢饮酒,没几年就生病了,右手手指不能屈伸。但他的书法造诣愈加精深。‎ ‎ D.对于盛此公的不幸,作者认为他生前不能名声显扬;死后别人也无法真正了解他的才华,其主要原因是他交友不慎。‎ ‎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 (1)广陵儿讽此公出家资备公家缓急,事卒不济,而金垂尽。 (4分)‎ ‎ (2)天为庸流俾长守富贵,少为娉节奇行者,必阴摧折之。 (4分)‎ ‎9.根据文章②③小节内容,概括盛此公的人物形象。 (4分)‎ 三、古诗词鉴赏(9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踏莎行 晏殊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10.简要概括上片表达的思想情感。 (4分)‎ ‎11.赏析结句“梧桐叶上萧萧雨”。 (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6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 ▲ ,靡有朝矣。 (《氓》)‎ ‎ (2)子曰:“志士仁人, ▲ ,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 (3)谨庠序之教,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 (4)地崩山摧壮士死, ▲ 。 (《蜀道难》)‎ ‎ (5)苏轼《赤壁赋》中“ ▲ , ▲ 。”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 五、实用性阅读(9分)‎ ‎【材料一】‎ ‎ 人民日报发文悼念包括金庸、李咏在内的8位艺术家,网友:文化殇秋 ‎ ‎11月1日早上7点多,人民日报发文悼念包括金庸、李咏在内的8名艺术大师,其余6位分别是师胜杰、布仁巴雅尔、朱旭、单田芳、常宝华和盛中国。他们,或用纸笔书写侠义豪情,或用话筒传递欢乐幽默,或用表演塑造悲喜人生……他们,是一代人的回忆。‎ ‎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 ——金庸的武侠小说铭刻着他的青春,也安放着几代人的集体回忆。‎ ‎ “闭目在话筒丛中,我肯定特安详”‎ ‎ ——20年前《幸运52》开播,留着卷发的主持人李咏以其诙谐幽默的风格走进大众视野。‎ ‎ “相声是替老百姓说话的”‎ ‎ ——常宝华9岁登台表演,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相声事业。‎ ‎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在单田芳的身后,留下的是6000余小时长的评书和“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的美名。‎ ‎ “太阳月亮星星就是吉祥的一家”‎ ‎ ——布仁巴雅尔的代表作《吉祥三宝》是写给女儿3岁生日的作品,随后歌曲传遍大江南北,温暖的家庭场面和浓郁的蒙古族情调深受观众喜爱。‎ ‎ (摘编自网上资料)‎ ‎【材料二】‎ ‎ 金庸宗师气概像极了一灯大师 ‎ 一位94岁,且已淡出江湖的老者,以传统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他的远逝该算是喜丧了,应该点起红蜡烛,为老人送行。然而,何以他的背影,仍痛楚了我们的灵魂?‎ ‎ 金庸的笔墨,关联了一代人的青春。从此,万丈豪情浪掷九天,千军万马零落成泥。他让我们的想象有多辉煌,留下的黑洞就有多无望。他曾书写过的五千年英雄肝胆九万里古道热肠,从此唯余字里行间。‎ ‎ 上个世纪,就是在80年代的复旦。在宿舍里,我们初识金庸的文字,如饮狂泉,在宿舍里击鼓传花般传阅,通宵达旦,血脉贲张。‎ ‎ 很快,到报社做了文化记者和编辑,还忍不住约人写金庸读后,更忍不住自己操刀改写,还记得有这样几句:‎ ‎ 他们并不津津乐道武功的一招一式,也不深究故事情节的合理与否。那么究意是什么吸引了这些曾经或依然自视甚高的知识分子呢?是那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无望情爱?是那种一剑在手、四顾茫茫的孤傲与寂寞?抑或是那种抑强扶弱、大义凛然的干云豪气?……‎ ‎ 一众平庸平俗的人生,从此被金庸的魔杖点亮。那一段闪闪发亮的青春,有几个名字是不可或缺的,其中最沉甸甸的一位,就是金庸。‎ ‎ 实在沉迷到不能自拔,便在90年代初,和几位同好一起编撰了《武侠小说鉴赏大典》。我们不知天高地厚,写信请求金庸担纲顾问,老先生居然慨然应允,还帮我们题写了书名。见到他时,则已是十年之后,在上海一家酒店的咖啡厅——老爷子儒雅谦和,一派宗师气概,不似令狐冲,而像极了一灯大师。‎ ‎ 当时,我们向金庸讨教他所理解的“侠”,老爷子一字一顿:“思想家中,我最推崇孟子,推崇至大至刚的大丈夫气概。所谓浩然之气,就是侠气,就是性情中人。”‎ ‎ ‎ ‎ 见面不谈金大侠,纵读诗书也枉然。至大至刚,浩然之气,影响了一代国人。比如马云创业时所纠集的18罗汉,几乎都迷金庸。马云念念不忘其间“替天行道,铲平人间不平之事”,甚至将阿里巴巴的价值体系,称为“独孤九剑”和“六脉神剑”。‎ ‎ 那时,性情中人,成了一代人相互间的最高评价。“侠之大者”,也成了无数人的毕生追求。‎ ‎ “传一曲地老天荒,共一生水远山高”;“让我苦也好,让我累也好,随风飘飘天地任逍遥”……‎ ‎ 这样的精神滋养,早已化入一代阅读者的血液与骨髓。‎ ‎ 久矣不读金庸了。但目光常会不经意地落在书架上,“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5本金庸,它们都在,霎时,心中便一片澄明,十分妥帖。‎ ‎ 唉,俱往矣。大师的凋零,让我们重温那些凝固在上个世纪的背影,在感动中,更有孤独。感谢金庸的长寿,让他的生命韧成了一根飘忽的丝线,串起两个世纪的侠胆义胆,让我们踏实到了现在。‎ ‎ (网文,有删改)‎ ‎【材料三】‎ ‎ 金庸先生走了,他的江湖仍在 ‎ 很多人喜欢喊金庸先生为“金大侠”,其实金庸先生只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称其为“金大侠”,不仅仅是其塑造了一大批大侠形象,还因为其骨头里流淌着侠义之血。‎ ‎ 除了小说家,金庸先生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报人。尽管很多读者都是通过武侠小说而认识和喜欢金庸的,但他本人却更认可“报人”的身份。金庸先生写了30多年的社论,有统计表明他亲笔撰写了几千篇社论。在他的社论里,可以看到士大夫气质,可以看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想。‎ ‎ 由其社论出发看小说,由其报人身份出发看小说家身份,其实有着一致性。金庸曾说,“宁可无武,不可无侠”。侠是侠义,是正直,是理想,这是他的基本价值取向。而在小说创作时,他“试图在武侠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并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一些看法”。当然,他的小说并不是机械的“价值正确”,而是有着极其高超的表达技巧。在有意义与有意思之间找到平衡,通过精湛文笔表达深邃思想,这才是金庸先生最了不起的地方。‎ ‎ 侠在深处,与士相通。佥庸先生最重要的身份其实是士人,是知识分子。捧起金庸先生的小说,你会爱不释手,因其语言精美、情节曲折、描写细腻:放下金庸先生的小说,你会久久难忘,因其笔下人物有血有肉、有棱有角、有滋有味——郭靖有情有义,令狐冲重情重义……‎ 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延续。他的小说是有神的,有魂的。曾经有多少人读着金庸小说,梦想行侠仗义。他的小说,不仅仅是好看,从本质上讲依然是一种文人小说。‎ ‎ (网文,有删改)‎ ‎13.阅读【材料二】,说说为什么金庸的去世“痛楚了我们的灵魂”。 (3分)‎ ‎14.【材料三】中作者说“由其社论出发看小说,由其报人身份出发看小说家身份,其实有着一致性”,如何理解两者的一致性。(2分)‎ ‎15.综合三则材料,文艺作品怎样才能贴近大众心灵?请概述。 (4分)‎ 六、思辨性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艺术与游戏 朱光潜 ‎ ①欣赏和创造的距离并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远。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创造和欣赏都是要见出一种意境,造出一种形象。比如说姜白石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词含有一个受情感饱和的意境。我在读这句词时,要凭想象与情感从这种符号中领略出姜白石原来所见到的意境,我在见到他的意境一刹那中,我是在欣赏也是在创造。‎ ‎ ②创造之中都寓有欣赏,但是创造却不全是欣赏。欣赏只要能见出一种意境,而创造却须再进一步,把这种意境外射出来,成为具体的作品。‎ ‎ ③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游戏之中就含有创造和欣赏的心理活动。人们不都是艺术家,但每一个人都做过儿童,对于游戏都有几分经验。所以要了解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最好是先研究游戏。‎ ‎ ④骑马的游戏是很普遍的,我们就把它做例来说。儿童在玩骑马的把戏时,他的心理活动可以用这么一段话说出来:“父亲天天骑马在街上走,看他是多么好玩!多么有趣!我们也骑来试试看。他的那匹大马自然不让我们骑。小弟弟,你弯下腰来,让我骑!特!特!走快些!你没有气力了吗了?我去换一匹马罢。”于是厨房里的竹帚夹在胯下又变成一匹马了。‎ ‎ ⑤从这个普遍的游戏中间,我们可以看出几个游戏和艺术的类似点。‎ ‎ ⑥首先,小孩子心里先印上一个骑马的意象,这个意象变成他的情趣的集中点(这就是欣赏)。情趣集中时意象大半孤立,所以本着单独观念实现于运动的普遍倾向,从心里外射出来,变成一个具体的情境(这就是创造),于是有了骑马的游戏。‎ ‎ ⑦‎ 其次,我们成人把人和物的界线分得很清楚,把想象的和实在的分得很清楚。在儿童心中这种分别是很模糊的。他把物视同自己一样,以为它们也有生命,也能痛能痒。他拿竹带当马骑时,你如果在竹帚上扯去一条竹枝,那就是在他的马身上批去一根毛,在骂你一场之后,他还要向竹帚说几句温言好语。人越老就越不能起移情作用,我和物的距离就日见其大,实在的和想象的隔阂就日见其深,于是这个世界也就越没有趣味了。‎ ‎ ⑧然后,骑竹马的小孩子一方面觉得骑马的有趣,一方面又苦于骑马的不可能,骑马的游戏是他弥补现实缺陷的一种方法。苦闷起于人生对于“有限”的不满,幻想就是人生对于“无限”的寻求,游戏和文艺就是幻想的结果。它们的功用都在帮助人摆脱实在的世界的僵锁,跳出到可能的世界中去避风息凉。‎ ‎ ⑨儿童在游戏时就是艺术家。一般艺术家都是所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家虽然“不失其赤子之心”,但是他究竟是“大人”,有赤子所没有的老练和严肃。游戏究竟只是雏形的艺术而不就是艺术。儿童在游戏时只图自己高兴,并没有意思要拿游戏来博得旁观者的同情和赞赏。艺术的创造则必有欣赏者。艺术不像克罗齐派美学家所说的,只达到“表现”就可以了事,它还要能“传达”。游戏只是逢场作戏,比如儿童堆砂为屋,还未堆成,即已推倒,既已尽兴,便无留恋。艺术家对于得意的作品常加珍护,像慈母待婴儿般。他们自己知道珍贵美的形象,也希望旁人能同样地珍贵它。他自己见到一种精灵,并且想使这种精灵在人间永存不朽。他第一要研究借以传达的媒介,第二要研究应用这种媒介如何可以造成美的形式。比如说做诗文,语言就是媒介。这种媒介要恰能传出情思,不可任意乱用。儿童在游戏时对于所用的媒介决不这样谨慎选择。倘若画家意在马而画一个竹帚出来,谁人能了解他的原章呢?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都要恰能融合一气,这种融合就是美。‎ ‎ ⑩总而言之,艺术虽伏根于游戏本能:但它逐渐发展到现在,也已经在游戏前面走得很远,令游戏望尘莫及了。‎ ‎ (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 ‎16.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6分)‎ ‎17.根据文本,简要概括游戏与艺术的类似点。 (3分)‎ ‎18.结合全文,阐释文末画线句的内涵。(6分)‎ ‎ 艺术虽伏根于游戏本能,但它逐渐发展到现在,也已经在游戏前面走得很远,令游戏望尘莫及了。‎ ‎ ‎ 七、文学性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2题。‎ 露天电影 迟子建 ‎ ①上世纪70年代,山村的孩子大约没有没看过露天电影的。我们那个小镇的人,可看露天电影的地方有三处,一个是种子站,它就在我们小镇的西头,另两处看露天电影的地方是部队,一个是十三连,一个是十七连。‎ ‎ ②在种子站的广场放露天电影,下午时候,一些老人就把座位摆好了。老人们胳膊上挎着一个或两个板凳,抽着旱烟:慢悠悠地朝种子站走去。由于他们眼神差,又大都佝偻着腰,必须要坐在前几排,所以提前把座位占好是必须的了。那些板凳高矮不一、颜色各异地排列在一起,看上去就像一支杂牌军。他们放好板凳,会回家做他们的活计,等到电影快开演了,他们才不慌不忙地踱着步子走来,一副首长的派头。‎ ‎ ③另两处看露天电影的地方,都不在我们小镇,它们是驻扎在山里的部队,一个离我们稍近一些,有五六里的样子,是十七连:另一处则要远很多,在打石场那一带,距离我们起码有十五里的路途,是十三连。老人们是绝不会去这两个连队看电影的,他们的腿脚经不起折腾了。而大人们就是去的话,也是选择十七连的时候多。能够去十三连的,都是如我一般大的孩子。大家相邀在一起,沿着公路,走上一两个小时,到达连队时已是一身的汗,而电影往往已过半场,看得个囫囵半片的。回来的时候呢,山路上阴风飒飒,再赶上月色稀薄的夜晚,森林中传来猫头鹰的叫声,我们就会被吓得一惊一乍的,得手拉着手行走才觉得心不慌。所以一去十三连看电影,就有小孩子回来后生病。高烧后说胡话照理是正常的,可家长们非说是走夜路时撞上了鬼,至于鬼长得什么样,想必他们也是不知道的。所以一说去十三连看电影,家长都不乐意,我们只有偷着去了。‎ ‎ ④因为驻扎在我们小镇附近的这两个连队经常放电影,我曾经认为世界上过着最幸福生活的就是那些当兵的人。连队的战士格外欢迎孩子们来看电影,他们会把自己的板凳让给我们坐,还会用茶缸端来热水给我们喝。当然,战士们对待那些十七八岁的女孩的态度,比对待我们这些十一二的毛头小孩更要热情,他们喜欢围坐在大姑娘身边看电影。‎ ‎ ⑤‎ 我们家的邻居有一个姑娘,叫青云,青云是个大姑娘了,她喜欢去十七连看电影。凡是有关电影的消息,最早都是她发布的。因为十七连的战士跟她很熟。要放电影了,总有人给她通风报信。她个子很高,腰肢纤细,头发又黑又亮,喜欢梳两条大辫子。她眼睛不大,眉毛浅浅淡淡的,肤色白里透粉,非常有韵味。她带着我们去十七连看电影时,神情中总是带着几分得意,好像回她的娘家似的理直气壮的。到了电影开演的时候,她往往看着看着就不见了。我们都以为她去小树林解手去了,可她一去就不回来,直至剧终。所以若问她电影演了些什么,她只能说出个大概。‎ ‎ ⑥爱上青云家的,是小钟和小李,他们总是结伴而来。小李好像是部队的文书,不太爱说话,又黑又瘦的。小钟呢,他不胖不瘦,浓眉大眼,肤色跟青云一样白皙,在十七连当伙夫,所以有时他会偷上一些豆油带给青云家。青云一烙油饼的时候,我就想一定是十七连的人又给她送豆油来了。青云那时中学毕业,在家务农,那年的秋天她去看护麦田,得了尿毒症,住进医院,不久就死了。她死的时候小钟正回南方探家,他回来后并不知道青云已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了。而一直在连队没有下山的小李也不知情。等到又要放电影的时候,小钟和小李来到青云家,听说了青云的事后,两个人都呆了,小钟还落了泪。人们依据泪水,判断青云跟小钟是一对,小李只不过是个陪衬罢了。‎ ‎ ⑦青云没了,我们得知电影消息的源头也就断了。从那后,我们很少到十七连去看电影了。不久这个连队就换防到别处去了,他们留在营地的,不过是几顶废弃的帐篷。我们采山经过那里的时候,总要看看那两棵悬挂着银幕的大树,当时树间的那方白布曾上演过多少动人的故事啊。树还在,故事也在继续,只是演绎着这故事的人已经风云四散、各自飘零了。‎ ‎19.结合文本,分析青云姑娘的形象特点。 (4分)‎ ‎20.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分)‎ ‎21.文章标题是“露天电影”,作者为何花那么多笔墨写青云的故事?(4分)‎ ‎22.请探究第⑦段画线句的丰富意蕴。 (6分)‎ ‎ 树还在,故事也在继续,只是演绎着这故事的人已经风云四散、各自飘零了。‎ 八、作文(7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古语云“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其实“怒目”与“低眉”是两种不同的生活姿态罢了。‎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附加试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为文科加试内容,共2页,满分为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0分)‎ ‎ ‎ ‎ 齐梁小赋、唐末小诗、五代小词,虽小却好,虽好却小,盖所谓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也。耆卿《两同心》云:“酒恋花迷,役损词客。”余谓此等,只可名迷恋花酒之人,不足以称词客,词客当有雅量高致者也。或日:“不闻《花间》《尊前》之名集乎。”曰:“使两集中人可作,正欲以此质之。”‎ ‎ 词家先要辨得情字,《诗序》言发乎情,《文赋》言诗缘情,所贵于情者为得其正也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皆世间极有情之人流俗误以欲为情欲长情消患在世道。倚声一事,其小焉者也。‎ ‎ (节选自刘熙载《艺概》)‎ ‎24.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 所贵于情者为得其正也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皆世间极有情之人流俗误以欲为情欲长情消患在世道 ‎25.文段中的“耆卿”是 ▲ (作家)的字,他的作品集有《 ▲ 》(2分)‎ ‎26.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对词人提出的建议。 (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7.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 A.《呐喊》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对中国社会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 B.《边城》中茶峒处于川湘交界处,民风淳朴,百姓重义轻利,守信自约;但又地处偏僻山区,闭塞落后,百姓生活清苦,缺乏现代文明。‎ ‎ C.《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先通过奥菲利亚去判断哈姆雷特的疯病是不是因为恋爱的苦闷,之后还不放心,让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再去试探哈姆雷特,窥探他疯癫的真正原因。‎ ‎ D.《茶馆》第一幕以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 E.《欧也妮·葛朗台》中,在葛朗台死后,欧也妮当家。她手下只有拿侬夫妇,拿侬夫妇恪守葛朗台定下的规矩,所以这个家没有什么变化。‎ ‎28.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中“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这番话是谁在什么事件中说的?请分析这一事件的意义。(6分)‎ ‎(2)《三国演义》中有首诗“‎ 古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谁知天狗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这首诗说的是谁?请简要概括《三国演义》中表现他过人之处的事情。 (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9~31题。‎ ‎ ①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科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淹没,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记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根据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做出发点。如果抹煞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总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现新的世界。‎ ‎ ②历史愈前进,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籍固然可贵,却也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 ‎ ③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现在书籍易得,一个青年学者就可夸口曾过目万卷,“过目”的虽多,“留心”的却少,譬如饮食,不消化的东西积得愈多,愈易酿成肠胃病,许多浮浅虚骄的习气都由耳食肤受所养成。‎ ‎ ④任何一种学问的书籍现在都可装满一图书馆,其中真正绝对不可不读的基本著作往往不过数十部甚至于数部。许多初学者贪多而不务得,在无足轻重的书籍上浪费时间与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搁了。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了,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路一脚,就成了“消耗战”。‎ ‎ ⑤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29.为什么说读书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6分)‎ ‎30.作者说“书籍固然可贵,却也可以变成研究学问的障碍。”请根据文意概括变成障碍的原因。(4分)‎ ‎31.文章最后一段如何论证“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这一观点的?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 1.A ‎ 2.B ‎ 3.B ‎ 4.C ‎ 5.D 二、文言文阅读(1 8分)‎ ‎ 6.D(视:与……相比)‎ ‎ 7.D(原因不仅是交友不慎,作者认为是更有天意。)‎ ‎ 8.‎ ‎ (1)广陵儿委婉劝说盛此公拿出家里的资产来应对国家的急难,事情最终没有成功,然而他的资产将要用尽。(第一个分句2分,关键词“讽”“缓急”;后面2句各1分。共4分)‎ ‎ (2)老天对那些平庸之流让他们长守富贵,那些稍微有一些美好节操和奇异品行的人却必定要暗中让他们遭受挫折。(“俾”1分,“娉节奇行”1分,“摧折”1分,句意完整1分,共4分。)‎ ‎ 9.喜欢交友,慷慨豪爽,少有心机(为人单纯),乐于为公,身残志坚(坚忍)(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三、古诗词鉴赏(9分)‎ ‎ 10.因当初轻别情人而致的懊悔和思念之情。 (懊悔和思念各2分,共4分。)‎ ‎ (因当初放弃双飞机会,让“意中人”轻易离开的后悔之情,离别后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 ‎ 11.选取梧桐这一典型意象描写了秋雨滴落梧桐之景,营造一种哀伤凄婉的氛围,抒发了对对方的思念深情。以景结情,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蕴藉而韵高)(描绘画面,氛围特点、情感、手法、效果各1分。共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6分)‎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夙兴夜寐 ‎ (2)无求生以害仁 ‎ (3)申之以孝悌之义 ‎ (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5)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五、实用类阅读(9分)‎ ‎ 13.金庸的作品关联了一代人的青春;金庸儒雅谦和的宗师气概让我们沉迷;他崇尚的侠气(至刚至大、浩然之气)影响了一代国人。 (每点1分,共3分。意对即可。)‎ ‎ 14.作为报人,他社论里具有的家国情怀在他的武侠小说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共2分,意对即可)‎ ‎ 15.作品本身艺术性强、有较高的表达技巧的;百姓喜闻乐见(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传递快乐);传递正能量、有正确的价值观;有精神滋养的。(每点1分,共4分。言之成理即可)‎ 六、思辨性阅读(15分)‎ ‎16.首先,论证了艺术中包含的两种心理活动欣赏与创造之间的关系;然后,指出游戏中包含这两种心理活动并分析了游戏与艺术的相似点;最后,分析指出艺术与游戏之间的差异。(每点2分,共6分)‎ ‎17.①像艺术一样,游戏把所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个具体的情境。②像艺术一样,游戏带有移情作用,把死板的宇宙看成活跃的生灵。③像艺术一样,游戏是幻想的结果,是在现实世界之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每点1分,共3分)‎ ‎18.①艺术都带有社会性,而游戏却不带社会性。②艺术不仅在表现,还要传达,所以必有作品,而游戏没有。③艺术家既然要借作品“传达”他的情思给旁人,便要研究“传达”的媒介与技巧,而游戏没有。(每点2分,共6分)‎ 七、文学类阅读(18分)‎ ‎19.从身材、头发、肤色等方面写出青云外形靓丽;从她不看电影去约会的行为中看出她对爱情的向往;她年纪轻轻得病而死,写出她命运的不幸。(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并分析得4分。)‎ ‎20.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和比喻的修辞,生动细致地写出了老人们看露天电影前占座位的情景,表现了老人们对露天电影的期待。(每点1分,共4分)‎ ‎21.青云的爱情故事由看露天电影引起的;人们对露天电影的向往与青云对感情的渴望是相一致的,都表达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露天电影的消失与青云的死亡都给作品带来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 ‎22.①这里曾放过很多电影,有许多电影故事在此上演;这里发生过像青云的爱情故事一样的或悲或喜的动人故事。表达了作者对露天电影以及相关人事、生活的怀念。②连队离开后,曾在这里发生的故事还在演绎着、流传着,只是故事的主人公早己飘零。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叹。 (每点3分,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 八、作文(70分)‎ ‎ 见作文评分细则。‎ 附加题答案 暂缺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