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08年最高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08年最高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ID:564451

大小:8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赣榆高级中学08高三语文最后一卷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正题) 08.6.2‎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里弄/弄鬼 强迫/强词夺理 角度/群雄角逐 B.着笔/着手 绿色/绿林起义 拗口/脾气很拗 ‎ C.行款/行乞 省事/不省人事 汤圆/河水汤汤 ‎ D.兽槛/门槛 单帮/单枪匹马 落枕/落花流水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福田首相曾对我谈及日本人民对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真挚情感,闻后感同身受。中国人民真诚希望办好北京奥运会。‎ B.达赖喇嘛近期以宗教领袖的身份再次开始进行密集游走,一会儿访英,一会儿访美,可谓双管齐下,他的一系列言行与西方一些人挑起的一波波针对中国的反华浪潮精确合拍。‎ C.厚重的大雾悄然闷声不响地将阳光裹挟来时,我们这里已被冰雪肆虐了半个多月,家里的那株茶花早已在严寒的胁迫下失了生气,吸引不了任何人的眼睛。‎ D.在A股惨遭“腰斩”、投资者资产被不断蚕食过程中,市场对监管层通过推出精心筹备已逾两年的沪深300指数期货来挽救A股市场的呼吁亦甚嚣尘上。‎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证监会将按照市场实际需要情况,适时、有步骤地推进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节奏上有个试点到逐步推开的过程。‎ B.当美国滑入经济衰退通道,失去了无数的就业机会、美元持续贬值、石油和其他商品价格猛涨时,伊拉克灾难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就暴露得清清楚楚了。‎ C.五十余年前,大马归侨邬观水从广州前往琼岛兴隆华侨农场花费了半个多月,现在这一时间已缩减数十倍之多。‎ D.我省不仅将继续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而且还将确立水库、水电站、主要江河、重点城镇、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重点部位的防汛预案。‎ ‎4.请从高中教材中任选一篇课文,采用对偶句的形式,拟写两句话,每句不少于5个字,要求所拟写语句能概括课文内容。(6分)‎ ‎ 例句:《药》:一个馒头,串起华夏两家辛酸故事;‎ ‎ 两出悲剧,引出中华百年求索历程。‎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今,“蓝海”一词在新闻媒体中频频亮相。请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蓝海”一词的具体含义。(4分)‎ ‎(1)与多重利益纷繁纠葛、利润前景黯淡的城市相比,广阔而空旷的农村是运营商的一片“蓝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连于与对手火拼的“红海”‎ 14‎ 赣榆高级中学08高三语文最后一卷 之中,将越来越难以创造未来的获利性增长。联想集团的感悟是,实行“蓝海”战略,追求创造性,而不是对抗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 ‎ 李希烈陷汝州。(卢)杞乃建遣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诏可,公卿皆失色。至河南,河南尹郑叔则以希烈反状明,劝不行,答曰:“君命可避乎?”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拔刃争进,诸将皆慢骂,将食之,真卿色不变。希烈以身捍, 麾其众退,乃就馆,逼使上书雪己,真卿不从。乃诈遣真卿兄子岘与从吏数辈继请,德宗不报。真卿每与诸子书,但戒严奉家庙,恤诸孤,讫无它语。希烈遣李元平说之,真卿叱日:“尔受国委任,不能致命,顾吾无兵戮汝,尚说我且八十,官太师,吾守吾节,死而后已,岂受若等胁邪!” 希烈大会其党,召真卿,使倡优斥侮朝廷,真卿怒曰:“公,人臣,奈何如是!”拂衣去。时朱滔、王武俊等使者皆在坐,谓希烈日:“闻太师名德久矣,公欲建大号而太师至,求宰相孰先太师者?”真卿叱日:“吾年且八十,官太师,吾守吾节,死而后已,岂受若等胁邪!”诸贼失色。‎ ‎ 希烈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真卿见希烈日:“死生分矣,何多为?”会其党周曾、康秀林等谋袭希烈,奉真卿为帅,事泄,曾死,乃拘送真卿蔡州。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墓志、祭文,指寝室西壁下日:“此吾殡所也。”希烈僭称帝,使问仪式,对日:“老夫耄矣,曾掌国礼,所记诸侯朝觐耳!”‎ ‎ 兴元后,王师复振,贼虑变,遣将辛景臻、安华至其所,积薪于廷日:“不能屈节,当焚死。”真卿起赴火,景臻等遽止之。希烈弟希倩坐朱泚诛,希烈因发怒,使阉奴等害真卿,日:“有诏。”真卿再拜.奴日:“宜赐卿死。”日:“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使人使日长安来?”奴日:“从大粱来。”骂曰:“乃逆贼耳,何诏云!”遂缢杀之,年七十六。‎ ‎ (节选自((新唐书·颜真卿传》)‎ ‎ 注:①建大号:即称帝。‎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若往谕之 谕:晓谕 B.但戒严奉家庙 戒:告诫 ‎ c.死生分矣,何多为? 分:区别 ‎ D.希烈僭称帝 僭:越位、超过本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郑叔则以希烈反状明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 ‎ B.希烈因发怒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 C.此吾殡所也 予虽浩然无所愧怍 D.岂受若等胁邪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颜真卿明知去李希烈处传达圣旨,生还希望渺茫,但他认为君命不能违,所以没有以年老为借口,而是义无反顾,勇于赴死。‎ ‎ B.颜真卿入叛贼营后,李希烈大聚同党,并让艺人演唱,辱骂朝廷,颜真卿怒不可遏,斥责李希烈:“你是朝廷的臣子,怎么能这么做!”说罢拂袖而去。‎ ‎ ‎ 14‎ 赣榆高级中学08高三语文最后一卷 ‎ C.在敌营中,颜真卿同周曾、康秀林等人谋划袭杀李希烈,未及施行,事情泄露,导致周曾被杀。‎ ‎ D.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因与朱泚同谋,被朝廷处死,李希烈恼怒,就派太监宣旨赐颜真卿死,颜真卿大骂说:“分明是叛贼,怎能称圣旨。”最后颜真卿被勒死。‎ ‎8.把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 (1)希烈以身捍,麾其众退,乃就馆,逼使上书雪己。(3分)‎ ‎ ▲ ‎ ‎ (2)公欲建大号而太师至,求宰相孰先太师者?(2分)‎ ‎ ▲ ‎ ‎ (3)希烈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4分)‎ ‎ ▲ ‎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小隐自题 林 逋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得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 注: ①酒病,醉酒如病。‎ ‎ (1)从全诗来看,诗人的“趣有余”表现在哪里?从诗人的“趣”中你看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怀? (4分)‎ 答: ▲ ‎ ‎ (2)清代学者纪晓岚评价说“三、四两句景中有人”,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作简要的分析。(4分)‎ 答: ▲ ‎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不患寡而患不均,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送子涉淇,至于顿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乘骐骥以驰骋兮, ▲ ! (《离骚》(节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姑苏看水 张宏 ‎ ①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 ②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 ③‎ 14‎ 赣榆高级中学08高三语文最后一卷 ‎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水,简直就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 ‎④你走在苏州的路上,会发现始终是被水包围着。‎ ‎⑤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桥和小桥所联缀,与街道或平行或交错,使城市变成水的棋盘。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至于古老的护城河,据说从伍子胥在这里选址建了吴都,两千五百年来,就从未改变过它的波光粼粼的壮阔。‎ ‎⑥在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野间的小路上盘桓,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有时是在苍瓦粉墙的农舍间闪出一爿波光,更多的则是从你目光所及的辽远处,一直铺展到你的近前,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不管你的车开得多快,它总是不离你的视野。‎ ‎⑦这是姑苏水,给人的第一印象。‎ ‎⑧可是,当你回过神来细细品味这个城市的时候,你又能看到不同的水。在古街的老屋,临窗而坐,当阳光从屋后的河面散漫地折射在房顶,你手把着一杯茶,嗅着杯里的清香,你就开始更深地体会这里的水。‎ ‎⑨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足见这里的葱茏与繁盛。但是这个自古来的商贾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鱼肥的沃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润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逐渐的,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姑苏人讲话的吴音,就如同评弹和昆曲,姑苏人待人接物的举止也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姑苏水的好处。‎ ‎⑩人类历史上,水向来是文明的先决条件,姑苏之水就是这样造化出了吴文明和吴文化。不能想象,没有姑苏的水,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姑苏水,也就没有了花窗照影的沧浪亭,没有了夏日临荷的拙政园,更没有了江枫渔火的《枫桥夜泊》。当然,首先是没有了“可以复衣天下”的丝锦之饶。据说,因为姑苏的桑树近水而植,其叶肥嫩,故苏丝极柔且高产,才用它织出了名冠天下的绸缎。网狮园边至今还在的清朝织造署旧址和苏州丝绸博物馆里精美绝伦的双面苏绣,就是姑苏之水物质和精神双重价值的佐证。‎ ‎⑾水带来了富裕,也才能带来灵气,带来姑苏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范仲淹、唐伯虎、文征明、金圣叹、陆文夫,只要点一点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就不难看出姑苏之水的灵性。‎ ‎⑿但姑苏水也有坎坷的时候。苏州北郊,有尚湖,静卧虞山南麓。这片水,相传由姜太公在此钓鱼而名,芦黄荻白、池杉挺翠的湖畔,还能找到当年的唐寅系舟处,山水间散落着曾孟朴、翁同和、黄公望、王石谷、瞿景淳,乃至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墓碑。凄凄芳草和茂茂青竹,掩不住后人凭吊的足迹。但在“人定胜天”的日子里,一湖碧波竟被抽干,“以粮为纲”,垦成农田。从此,干涸的秧田,应对着当空的烈日,这里的人也只能成为匍匐在地上的工具。‎ ‎⒀“云本无心水自闲”,今天站在退耕还湖后的尚湖边,品味白居易写姑苏之水的这一句诗时,别有一番滋味。谁说云水无心?姑苏之水,在它的温柔里面,分明也还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 ‎⒁水与人,人与水,也许就是这么有意无意地相处着。但你来过苏州,对水,会有一种肌肤之亲的感觉,并且觉得这里,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 ‎12、姑苏的水给作者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4分)‎ 答:                   ▲                                      ‎ ‎13、姑苏水创造了哪些重要的价值?请根据文意进行概括。(6分)‎ 14‎ 赣榆高级中学08高三语文最后一卷 答:                   ▲                                                                                       ‎ ‎14、 第⑤段中 “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一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妙处?(4分)‎ 答:                   ▲                                  ‎ ‎15、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作者认为姑苏之水具有怎样的灵性?历代文人也曾写下许多优美的诗文表达自己对水的理解,请你列举相关文句来探究水的文化内涵(至少四条)。(6分)‎ 答:                  ▲                    ‎ 四、选考部分(考生只考下面两篇中的一篇)‎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论文,完成11—14题。‎ ‎《橘颂》作为我国第一首咏物诗,是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一篇很重要的作品。全篇以独特的借物喻人的手法,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屈原高洁、坚贞的人格和志趣,因而也是我们了解屈原的一篇佳作。但是关于它的创作时间,直到现在学者们的看法仍还有分歧。有的认为是屈原青年时期的作品,甚至可能是他最早的作品;有的则认为作于顷襄王早期,有的认为作于顷襄王后期,而曹大中先生则曾撰文断定它是屈原的绝笔。看法如此分歧,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可靠的史料太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对屈原的作品,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把握还有不够准确、深入的地方。从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看,就反映出对屈原作品包括《橘颂》认识的模糊、矛盾来。如王逸的《〈九章〉章句序》中说,《九章》皆屈原“放于江南之野”后作,也就是说《九章》都是顷襄王时的作品。其《橘颂》的“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句注文却说屈原“言己虽幼小,言有法则,行有节度,诚可师用长老而事之”,则又认为《橘颂》乃屈原少年时代所作了。而在“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句下又注曰:“屈原亦以修饰洁白之行,不容于世,将饿馁而终。”显然又把它当作屈原晚年的作品了。王逸的观点虽不确切,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由于以往各家对《橘颂》创作年代的判断皆建立在自己对《橘颂》文意的认识上,缺乏具体、可靠的硬性证据,故楚辞学家赵逵夫先生另辟蹊径,从《礼仪·士冠礼》之祝辞中找到外证,从而作出《橘颂》乃屈原二十岁举行冠礼后的抒怀之作的结论。……‎ 赵 14‎ 赣榆高级中学08高三语文最后一卷 先生发前人之所未发,他的论述对于帮助我们加深对《橘颂》创作过程的理解无疑是有帮助的。但《橘颂》尽管有这样一些与《士冠辞》的相似之处,可能屈原在写作《橘颂》时的确借鉴了《士冠辞》的立意和词语,或受到《士冠辞》潜在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表明这就一定是屈原在举行冠礼后的抒怀之作,因为屈原也完全可能在他晚年回顾自己生平、总结自己志行时借传统的《士冠辞》形式以咏橘而自我肯定,自我勉励。何况《橘颂》和《士冠辞》在形式上有很大不同,特别是从其诗句的含意并联系屈原全部辞作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情况来看,根本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而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对自己志行的总结、肯定和自勉。‎ ‎16.对《橘颂》的创作时间众说纷纭,第一段提到了一些原因,下列各项中不成为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楚辞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对此认识就很模糊。‎ B.有的认为它作于顷襄王早期,有的认为作于顷襄王晚期,还有的认为是屈原的绝笔。‎ C.屈原距今时代久远,有关屈原及其作品的可靠的史料太少。‎ D.至今对屈原的思想感情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认识还有不够深入,把握不够准确的地方。‎ ‎17.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引用王逸的观点是为了说明其对后世贡献之大。‎ B.关于《橘颂》的创作时间,作者的结论与曹大中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C.赵逵夫寻找外证的研究方法是应该肯定的。‎ D.作者虽不同意赵逵夫的结论,但承认《橘颂》确实受了《士冠辞》的影响。‎ ‎18.本文作者对赵逵夫的观点是否认同?依据是什么?(6分)‎ 答: ▲ ‎ ‎ ▲ ‎ ‎19.根据文本所给的信息,你认为在学术研究重要确定正确的研究观,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6分)‎ 答: ▲ ‎ ‎ ▲ ‎ ‎ ▲ ‎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14‎ 赣榆高级中学08高三语文最后一卷 从偏见到卑劣 ‎ 温 宪 在西藏发生暴力犯罪事件之后,国际上某些自以为站在“道义制高点”上的人颇为失态,很有点幸灾乐祸的怪劲儿。然而,当偏见膨胀得“越了线”,便走向了卑劣。‎ 试举一例:某英国专栏作家日前撰文,除了极为荒谬地将北京奥运会与1936年柏林奥运会相提并论外,还声称“当西藏形势恶化后,以奥运会为武器针对北京的压力将增大”,中国对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深切关注为全球反华势力提供了“机遇之窗”,继而煽动包括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希拉里在内的各方人士,随着奥运圣火的传递,应参与“一个滚动的全球范围的反华抗议”。不仅如此,这位曾有从政经历的人士还极力鼓动说:“当西方政治家面临无力扭转经济颓势和人们在伊拉克及阿富汗问题上的愤怒郁积之际,将辱骂倾泻于中国,为这些政治家从其他灾难中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机会。”‎ 荒谬吗?就是如此荒谬!如同经过热炒后,远在苏丹的达尔富尔问题被荒诞地与北京奥运会联系起来一样,如今借着西藏问题,西方经济颓势、伊拉克及阿富汗问题等“灾难”与奥运会这样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竟被联系到了一起,真是一语泄了天机!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个合适的机会”,它还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反华势力无知而狂妄、狭隘而傲慢、起哄而无理的嘴脸。‎ 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成为全人类的盛会,是因为这个世界实在需要一种借奥运会得以承载、传扬的高尚精神。正如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所言,奥林匹克运动是“超越了人类一切宗教的‘宗教’”,这个“宗教”所宣扬的终极追求其实就是那些人类所推崇的最基本的道德追求:公正、和平、理解和友谊。奥林匹克运动初起时令人感动的约定之一是赛会期间交战各方一律休战;奥运圣火采集仪式上令人感动的一幕便是与火炬同时高高举起的橄榄枝。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到今天,奥林匹克精神理应更加具有理性包容、平等沟通、促进和谐的诉求。在奥林匹克精神和理想面前,那些不肯摘下意识形态有色眼镜、受制于冷战思维定势的人们是不是显得距“道义制高点”很远?‎ 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正在以自己的真诚努力见证着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民族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崇尚,履行着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全球化进程加快了,地球村变小了,诸如奥运会在内的许多关乎大家的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办,也只有通过国际间的公正、和平、理解和友谊才能将国际社会的好事办好。恰如英国奥委会主席科林·莫伊尼汉所言,“体育运动和奥运会本身是一股向善的力量”,“让中国蒙羞不会赢得任何成果,最终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那些以阴暗心理或阴险举措诋毁、攻击乃至破坏北京奥运会的人,伤及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民,已经进入21世纪的整个人类文明社会亦将蒙羞。‎ 上述幸灾乐祸者文中有言:“魔瓶已经打开,如何终结尚未可知。”其实,结局可以预料:打开充满偏见的魔瓶后,亵渎奥运者终将自取其辱!‎ ‎ ——2008-04-02 06:57:26 新华网 ‎20.下列对“这个世界实在需要一种借奥运会得以承载、传扬的高尚精神”一句话中的“高尚精神”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是“超越了人类一切宗教的宗教”。‎ B.是那些人类所推崇的最基本的道德追求:公正、和平、理解和友谊。‎ C.是与火炬同时高高举起的橄榄枝。‎ D.是赛会期间交战各方一律休战的约定。‎ 14‎ 赣榆高级中学08高三语文最后一卷 ‎2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际上某些人“失态”的原因之一,是不肯摘下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受制于冷战思维。‎ B.国际上某些人的卑劣还表现在明明心理阴暗或举措阴险,却还要打扮成站在“道义制高点”上的人。‎ C.中国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就是一定要把2008年的奥运会办成世界历史上最好的运动会。‎ D.“亵渎奥运者终将自取其辱”的结果之一,就是在世界人民面前暴露出“无知而狂妄、狭隘而傲慢、起哄而无理的嘴脸”。‎ ‎22.文章的第二段是用来证实国际上某些人“偏见膨胀得“越了线”,便走向了卑劣”的例子,请用简括的语言说说这个例子是由哪几部分内容构成的。(6分)‎ 答: ▲ ‎ ‎23.阅读全文,说说国际上某些人的“卑劣”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 ▲ ‎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顾城有这样一首小诗: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远和近》)“你看我时”,我觉得你仿佛与我相距“很远”;“你看云时”,我觉得你仿佛与云相距“很近”。其实,这是一种错觉,这是强烈的感情因素使客观物理距离变形的结果。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了解对方,被对方了解。由于某种原因,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隔阂,如果我们能走进对方的世界,那么许多隔阂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请以“我想走进你的世界”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加试题 14‎ 赣榆高级中学08高三语文最后一卷 一、用斜线(/)给下面画线部分文言文断句,并回答问题。(10分)‎ 万章问曰:“或曰,‘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信乎?” 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为之也。百里奚,虞人也。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百里奚不谏。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年已七十矣,曾不知以食牛干秦穆公之为污也,可谓智乎?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时举于秦知穆公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相秦而显其君于天下,可传于后世,不贤而能之乎?自鬻以成其君,乡党自好者不为,而谓贤者为之乎?”‎ ‎1.文言文断句(6分)‎ 不 可 谏 而 不 谏 可 谓 不 智 乎 知 虞 公 之 将 亡 而 先 去 之 不 可 谓 不 智 也 时 举 于 秦 知 穆 公 之 可 与 有 行 也 而 相 之 可 谓 不 智 乎?‎ ‎2.阅读文章后回答:孟子否定“或曰”(有的人的说法)的主要根据是什么?(4分)‎ ‎ 答: ▲ ‎ 二、名著名篇阅读。(15分)‎ ‎1.请简述抄检大观园的故事。(5分)‎ 答: ▲ ‎ ‎ ▲ ‎ ‎2.说说《家》中的高老太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5分)‎ 答: ▲ ‎ ‎3.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女神》首先体现着的是一种破旧立新、勇于革命的大胆叛逆精神。诗人作为旧时代的逆子,站在新时代的顶峰,以无比强烈的情怀和恢宏的气概,呼唤着二十世纪革命风暴的来临。‎ B.《雷雨》以周朴园和妇女尤其是劳动妇女的矛盾为主要矛盾,同时还表现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 C.《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地揭示出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与本质特征。‎ D.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他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中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葛朗台是个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 E.《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沈先生细腻地再现了一个妙龄少女翠翠春情朦胧的心理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羞涩的天真与热情。‎ 三、文本材料要点归纳与分析。(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归纳要点,分析问题。‎ 14‎ 赣榆高级中学08高三语文最后一卷 公推公选南京市政府组成人员人选的演讲答辩会,由16名候选人轮流登台竞逐劳动局局长等4个正局职位,有竞选演说,有答辩,有现场代表投票,且经由电视公开直播——不光在南京,这在全国也是首创。中国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有了一个坦然于阳光下的实践样本,令人惊喜,亦令人振奋。‎ 舆论一直在呼唤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其实,尽管没有大张旗鼓地吆喝,改革正在许多地方平静地推进。在选拔干部方面的公推公选,江苏一直在着力推进。从公推公选村级“一把手”开始,层层上推,由基层乡镇一直到今日南京的局级领导岗位,改革力度之大、行进速度之快,令人刮目。‎ 引人注目的是,此举吸引了全国众多媒体,且还有来自各地的有关官员观摩取经。看来,这块创新用人机制的改革“试验田”新绿,可能会有蔓延之势。‎ 江苏省省长罗志军也一语道破了这场改革的“为什么”:公推公选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行为是釜底抽薪,对只认领导、不认群众的官僚作风是治本之药。‎ 人民公仆的乌纱帽,本该由人民群众授予,南京此举是创新,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凡创新必有待完善,但是,毕竟时不我待——阜阳官场的警钟说明,面对一些地方积弊深重的腐败阴影,只有大胆开窗破墙,引入用人机制走向民主、公开的阳光,才能“釜底抽薪”,让跑官者、买官者绝了最后的念想。‎ 我们相信,这缕阳光,将在各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热潮中,照射愈来愈广的范围,使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2008年4月2日《人民日报》‎ ‎1.文章认为,江苏省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哪些作用和意义?(6分)‎ 答: ▲ ‎ ‎ ▲ ‎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其它地方应当怎样开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9分)‎ 答: ▲ ‎ ‎ ▲ ‎ 参考答案:‎ ‎1.C (hánɡ/xínɡ, shěnɡ/xǐnɡ, tānɡ/shānɡ; A lònɡ/nònɡ, 都读“qiǒnɡ”, jiǎo/jué; B都读”zhuó”, lǜ/lù, ào/niù; D jiàn/kǎn, 都读“dā 14‎ 赣榆高级中学08高三语文最后一卷 n”, lào /luò)‎ ‎2.A(B ‎,C“闷声不响”与前面的“悄然”在意思上重复。D“甚嚣尘上”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恰当)‎ ‎3.B(A“需要”与“情况”有一个词多余。 C在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 D“确立”与“预案”动宾搭配不当,应将“确立”改为“完善”)‎ ‎4.(语句流畅、句式一致2分,恰当化用、引用作家作品2分,比喻恰当2分。)‎ ‎ 示例:如果说徐志摩是空中一朵飘逸、浪漫的云彩,那么“剧怜病骨如秋鹤”(郁达夫诗)的郁达夫则是莫愁湖畔的一块忧郁的石头。 ‎ ‎5.(1)“蓝海”是指没有恶性竞争,充满利润诱惑的新兴市场。(2)“蓝海”是指避免激烈竞争、追求创新的商业策略。‎ ‎6.C(分:天数,运数)‎ ‎7.D(D均用作代词。相当于“你”“你们”;A.认为,因为;B.因为,依靠;C.表处所,…的地方,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人或事物。)‎ ‎8.C(颜真卿并没有伙同周曾等人,而是周曾等人谋划准备以颜真卿为帅。)‎ ‎9.(1)李希烈用身子护住颜真卿,斥退众人,(颜真卿)才得以到达宾馆。(李希烈)逼迫颜真卿让他上疏为自己辩白(昭雪)。(共3分。捍,1分;就,1分;雪,1分。)‎ ‎(2)大人您想要称帝,而太师来到,要找(能当)宰相的人才,有谁能比得上太师(颜真卿)呢?(2分。孰先,1分;语气,1分)‎ ‎(3)李希烈于是拘禁了颜真卿,派士兵看守,在庭院中挖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坑,传言将要活埋他。(共4分。两个状语后置句,各1分;“廷”,通“庭”,1分;“坑”,作动词用,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希烈攻陷汝州,卢杞于是向皇帝上奏,要把颜真卿派往外地,他说道:“颜真卿为各地官员所信任,如果派他去说明,可以不出兵而平定。”皇上批准了他的奏章,满朝文武都大惊失色。颜真卿来到河南,河南尹郑叔则鉴于李希烈谋反的迹象已很明显,劝他不要前去,颜真卿说:“君命能违背吗?”他见到李希烈,宣读圣旨,李希烈的养子一千多人都拔刀前来,李希烈手下的将领也破口大骂,恨不得把他吃下去,颜真卿毫不动声色。李希烈用身子护住颜真卿,斥退众人,颜真卿才得以进入馆舍。李希烈逼迫颜真卿,让他上疏为自己辩白,颜真卿不答应,于是希烈采取欺骗的手段,让颜真卿的侄子颜岘以及颜真卿手下的官吏连续向朝廷请求(为李希烈昭雪),德宗皇帝不予理睬。颜真卿每次给子侄们写信,只是告诫他们好好守护宗庙,体恤孤儿,并无其他言语。李希烈派李元平去劝说颜真卿,颜真卿斥责说:“你受国家的委任,却不能传达(皇上的)命令,我手中无刀,有刀就把你宰了,你还来劝说我吗?”李希烈和他的同党聚会,把颜真卿召来,让艺人演唱,辱骂朝廷,颜真卿怒不可遏,斥责说:“你李希烈是朝廷的臣子,怎么能这么做!”说罢一甩袖子去了。当时朱滔、王武俊等派来的使者都在座,他们对李希烈说:“早就听说太师颜真卿的高名盛德,大人您想要称帝,而太师来到,要找(能当)宰相的人才,有谁能比得上太师颜真卿呢?”颜真卿呵斥说:“我已年近八十,官至太师,我坚守我的节操,死而后已,我难道怕你们的胁迫吗!”叛贼们都大惊失色。‎ 14‎ 赣榆高级中学08高三语文最后一卷 李希烈于是拘禁了颜真卿,派士兵看守,在院中挖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坑,传言将要活埋他。颜真卿看到李希烈,说道:“生死是有运数的,你不必再说什么了!”适逢李希烈的同伙周曾、康秀林等人谋划袭杀李希烈,推颜真卿为元帅,事情泄露,周曾被杀,于是把颜真卿押送至蔡州。颜真卿估计这次必死无疑,便定下遗书、墓志、祭文,指着居室的西墙下说:“这就是我葬身的地方。”李希烈僭号皇帝,派人去问颜真卿登基仪式,颜真卿回答说:“我已经老了,曾主管国家的礼仪,我只记得诸侯朝见皇帝的礼仪!”‎ 兴元年间以后,官军的力量又强大起来,叛贼担心形势发生变化,派将领辛景臻、安华到颜真卿那里,满院堆满柴草,对颜真卿说:“你如果不变节投降,就把你烧死!”颜真卿站起来向烈火扑去,辛景臻等人马上拉住他。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因与朱泚同谋,被朝廷处死,李希烈大为恼怒,就派太监等人来杀害颜真卿,他们对颜真卿说:“圣旨到!”颜真卿行礼听旨。太监说:“应赐你死。”颜真卿说:“老臣我出使没有完成使命,罪该赐死,但使臣你是哪一天从长安出发的呢?”那太监说:“我是从大梁派来的。”颜真卿大骂:“分明是叛贼,怎么能称圣旨。”于是颜真卿被勒死,时年七十六岁。‎ ‎10、(1)伴竹而居,观赏鹤蜂,饮酒读书,荷锄春种(写出两点得1分,三点2分),从中看出诗人远离尘嚣,悠然自得的思想情怀。(2分)‎ ‎(2)同意这样的看法。诗人用拟人手法(1分),(步骤一)通过“闲”“懒”两字写出了鹤的悠闲和蜜蜂的懒散(1分),(步骤二)其实诗人是以境写人,以我观物,鹤的悠闲和蜜蜂的懒散正是诗人自己恬然自适的隐居生活的写照。(步骤三)(2分)(如果不同意,言之成理亦可。)‎ ‎11.1.不患贫而患不安。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3.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4.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5. 来吾道夫先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2、不管城里城外,在苏州始终被水包围着(2分);水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3、承载和滋润了苏州的葱茏与繁盛,带来了富裕(1分);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1分);浸润人的气质,带来了苏州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2分);造化了吴文化和吴文明(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4、(1)比喻,以古书喻石条(2分);可谓形神俱备,又暗示着苏州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2分)‎ ‎15、在它的温柔里面,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2分)。‎ ‎①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喻人的品德。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写时光流逝无情。③苏轼《赤壁赋》中写水的永恒。④李煜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似水的忧愁。⑤秦观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借水写爱情。(每一条1分,计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16.B(B项是众说纷纭的现象,而不是原因。)‎ ‎17.C(A.引用王逸的观点是为了说明对《橘颂》创作时间的模糊认识。B.二人并非完全一致。曹大中是“断定”‎ 14‎ 赣榆高级中学08高三语文最后一卷 ‎,作者是一种倾向。D.作者没有确定《橘颂》受了《士冠辞》的影响。)‎ ‎18.(6分,其中陈述观点1分,理由有1、2、3、4个要点则分别得1、2、3、5分。)‎ 作者并不认同赵逵夫的观点,肯定“晚年说”。‎ 理由有:‎ ‎①从《橘颂》及屈原其他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来看,不像屈原青年时代的心态和口气。‎ ‎②《橘颂》和《士冠辞》在形式上有很大区别。‎ ‎③屈原写《橘颂》借鉴《士冠辞》,未必在行冠礼之后。‎ ‎④屈原完全可以在晚年回顾生平,总结志行。‎ ‎19.答案开放,言之成理即可适当给分。(1个要点2分,共6分)‎ 参考:①对他人的观点也要多方分析参照,不可盲从。‎ ‎②在研究学术问题遇到困难时,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应该灵活、机智。‎ ‎③在学术问题上有不同见解是正常的,发表己见时要在认真研究前人观点、各家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能够持之有据,言之成理。‎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20.B(A是对“精神”的比喻,没有揭示“精神”的本质。C、D不是“精神”,是体现“精神”的2个事实)‎ ‎21.C(对承诺内容的概括既表面化,又不能在原文中找到根据)‎ ‎22.(1)把奥运会当作反华的机遇。(2)煽动各方人士参加“滚动的全球范围的反华抗议”。(3)用辱骂中国转移注意力。(每点2分)‎ ‎23.把许多与奥运会毫不相干的东西与奥运会联系在一起。(2)对奥运会的高尚精神一无所知。(3)不仅不共同承担国际责任,而且诋毁、攻击乃至破坏北京奥运会。(每点2分)‎ 加试题参考答案:‎ 一.1. 不可谏而不谏/可谓不智乎/知虞公之将亡而先去之/不可谓不智也/时举于秦/知穆公之可与有行也而相之/可谓不智乎?(每线1分)‎ ‎2. 孟子认为,百里奚是个非常聪明的人,(2分)他绝对不会做出乡里自爱的人也不愿干的卖身投靠的污浊的事情。(2分)‎ 二.1. 园子里发现了象征男欢女爱的香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的东西,并无“私弊之物”。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令王善保大为丢脸。‎ ‎2. 高老太爷是作品中“封建宗法制度”的具象化。是一个可憎的、专制独裁的家庭暴君,一个代表整个封建阶级的罪恶典型。‎ ‎3.C、E(C应为封建社会末期,E应为少女的恍惚与冷漠)‎ 三.1.(1)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行为是釜底抽薪,对只认领导、不认群众的官僚作风是治本之药。(3分)‎ ‎(2)能够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3分)‎ ‎2.(1)要公开、公平、公正。‎ 14‎ 赣榆高级中学08高三语文最后一卷 ‎(2)要从公推公选村级“一把手”开始,层层上推。‎ ‎(3)力度要大,行进要快。‎ ‎(每点3分)‎ 14‎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