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一项奇特的艺术,许多建筑已经成了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例如,中国的故宫、埃及的金字塔等等。我们人类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历史。
梁思成的故事
李 辉
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
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广东新会人。
1901
年
4
月
20
日生于日本东京,
1923
年毕业于清华学校。
梁思成简介:
1924—1927
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
1927
年
2
月获学士学位,当年
6
月获硕士学位。
1927
年
7
月至
1928
年
2
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
1928
年
3
月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
梁思成与林徽因
1928
年归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后参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建筑史。
1946
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
1972
年
1
月
9
日在北京逝世。梁思成的
主要作品
有
吉林大学礼堂
和
教学楼
、
仁立公司门面
、
北京大学女生宿舍
、
人民英雄纪念碑
、
鉴真和尚纪念堂
。
鉴真和尚纪念堂
人民英雄纪念碑
国徽
自由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勘
察 叹为观止 钦佩
轩
昂
巍
峨
黯
淡
灰飞烟灭 壮
硕
锈
蚀 塔
刹
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思考并概括梁思成的主要事迹,给课文划分层次。
主要写了四件事:
一是梁思成夫妇当年不畏艰险,勘察山西应县木塔的情形;
二是梁思成对建筑的认识;
三是为保护奈良所作的努力;
四是梁思成对中国古建筑被毁的忧愤。
品读课文,深入了解梁思成的事迹,读一读,说说这些事迹体现了梁思成怎样的精神?
(梁思成的精神是:对工作认真,执着,无畏,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人类文化遗传的无限热爱。)
品读赏析:
1
、你是怎样理解“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这句话的?
2
、为什么说古建筑在梁思成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
3
、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筑的灵魂”,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4
、梁思成如何看待北京古城墙?
5
,怎样理解“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
语句品析:
1
、你是怎样理解“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这句话的?
语句品析:
(这是对梁思成在这个世纪做出重大贡献的肯定,也是对梁思成以后中国古建筑、世界古建筑遭到损毁,再无可以来让他施展才能的古建筑而声出的深深遗憾。)
写法探究
1.
六十年前梁思成考察应县古塔,作者没有亲历却写得生动传神,作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手法?
(
分组读课文
)
①
.
从自己身临古塔的情景展开历史的
想象
; ②
.
主观想象缺乏可信度,作者
用当事人的回忆
弥补不足; ③
.
作者
不光叙事、抒情,还有
智慧的思索,作者的议论
“木塔建成之后,能够
…
梁思成肯定是历史第一人”肯定梁思成考察的意义。
④
.
作者除了想象、抒情、思考还想要表现梁思成的内心,他怀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对于作者无法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作者
采取
和旅游者
心情
来
对比
:旅游者眼中的古迹只是一些不同的建筑物,梁思成首先把这些建筑看成有生命的(“一砖一瓦,一根
…
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其次他把自己的生命与古迹结合为一个整体(“他绝不是
……
对象融为一体了”)
写法探究
2.
作者没有亲眼见梁思成的所作所为,所以
许多地方用到了想象的手法
,
但是我们并
不觉得虚假
,都和作者一样“相信它是真的。”这是为什么?
这是
符合历史事实
、
生活真实
和
主人公思想逻辑
的
合理联想、想象
;
即使梁思成的言行有更多的虚构
,
也因符合主人公的思想逻辑和现当代人们的思想、情感而觉得应该是这样
。这种前提下,文中联想、想象那些细节就会历历在目,也很有生活的真实性,即使主人公的言行虚构的成分多,也因其符合主人公的思想逻辑以及文章着重讲的现代建筑思想的灵魂,所写出的梁思成保护文化遗产的精神、胆识符合现当代人们的思想情感而觉得应该是这样。
3.
与
《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
》
相比,本文与它有什么异同?
相似处
:
①
、都是表现当代学者的精神风貌。
②
、都以叙述主人公的事迹为主。
不同处
:
涂元季
是
钱老的秘书,与钱老朝夕相处,应该说对钱老的言谈举止,声音笑貌很熟悉,但涂元季
侧重写事情本身
,少有肖像、行动描写,很少用华丽的形容来抒情。作者
李辉
构思此文时,梁思成已过世
21
年,作者不可能与梁思成有直接交往,但却写得比涂元季精彩。
李辉
是作家
.
对梁思成的事迹
不仅仅是记叙描写,而且是带着自己的想象、感受、理解、评论
。文章
除了诗意的抒情
、
智慧的评书
、
饱含热情
构成了一种既有
感情强度
又有
智性深度的风格
。
阅读平台:
10-13
对梁思成这样的人却不然。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
…
这样,他对建筑历史的描述,已不能仅仅视为单一的学问。只有他真正了解那些古建筑的价值,因为他把它们和创造它们的人的精神视为一体。
在这里,梁思成把建筑看成有生命的,甚至是梁思成生命的一部分,是诗的语言,不是一般的叙述和描写了
1
、请从表现方式的角度,评析以下这段文字。
“古建筑在他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幅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了。”
2
、选文第二段明确了“房子”与“建筑”之间的区别,那么,你认为他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3
、文章中,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筑的灵魂”,结合所选文字,请你谈谈这个“建筑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大拆大建,许多文化古迹顷刻间荡然无存,请你结合课文,谈谈这种“建筑灵魂”是否还适宜于二十一世纪?
2
、选文第二段明确了“房子”与“建筑”之间的区别,那么,你认为他们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房子是实用的,是遮风挡雨的居所,而建筑是艺术,是人类精神和美感的体现
3
、文章中,作者说,梁思成拥有了“建筑的灵魂”,结合所选文字,请你谈谈这个“建筑灵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对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勒等等建筑专业常识,包容了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将自己的全部生命,与他所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
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乡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大拆大建,许多文化古迹顷刻间荡然无存,请你结合课文,谈谈这种“建筑灵魂”是否还适宜于二十一世纪?
自由论坛
写作特点
1
、构思巧妙,层层深入。
2
、不时出现合理的联想、想象乃至合理的虚构。
3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交错进行,紧密结合。
4
、对比手法的运用。
5
、语言凝练文采飞扬。
小结全文
:
本文赞赏拥有“建筑灵魂”、富有胆识、执着保护文化遗产的梁思成的精神思想,肯定了重视人类文化精神、文化遗产的历史时代,感叹该时代保护文化遗产上仍存的遗憾。
根据课文内容,回忆填空:
古建筑在他的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
,
,
,
,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
,当他
,他绝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
,
。
小练笔
观察沙河中学的校徽,说说它的象征意义,并写一段介绍性文字,不少于
2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