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
语 文 试 题
说明: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
各类型题目,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和答题纸。
2.本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衬衫 栅栏 芟除 潸然泪下 煽风点火
B.甄别 装帧 箴言 再三斟酌 渐臻佳境
C.对弈 肄业 翌日 通都大邑 雄关险隘
D.整饬 喝斥 赤手 叱咤风云 栉风沐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海蛰 孪生 贸然 留得清山在,不愁没柴烧
B.观摩 沉缅 阵角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C.坐落 撕打 安详 麻雀虽小,五脏具全
D.泄密 炫耀 寒暄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 要求,
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本质要求,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直接体现。
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若将人才、资金都 在本土,就必然要被边缘化;反之,
如只将人才、资金流出不流进,也必然要贫困化。
③从一些网站的留言中我们看到,公众对学术腐败深恶痛绝,人们殷切期盼着早日 学
术腐败的“毒瘤”。
A.必定 固守 驱除
B.必定 恪守 祛除
C.必然 固守 祛除
D.必然 恪守 驱除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全国跳水选拔赛近两天在山东济南举行,座无虚席的看台显现出当地观众对跳水比赛的热情,但比赛时观众接听电话的吵闹声不绝如缕,这种不文明行为影响了比赛秩序。
B.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污染、能源供应的紧张、土地的过度消耗,人与自然的矛盾开始凸显并日趋激烈,在一些地方,为了眼前的利益与发展,不惜竭泽而渔的做法屡见不鲜。
C.有的父母教育小孩子不要随意拣别人丢弃的东西,防止被人敲诈。让孩子路不拾遗
的做法我不敢苟同,因为这会让孩子从小就心灵冷漠。
D.学术界的于丹与易中天都很红火,闹得大江南北满城风雨,他们用通俗生动的方式讲授深奥的国学,让国学走出了书斋而倍受追捧。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通过学习相关资料和听专家的报告,家长们都认识到不适当地管教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B.广东人口亮起了红灯,5年增长6.28%,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超
过8‰,总量已接近极限!
C.人这一生,谁也带不走的是财富,谁都能留下的是名声;人不能把金钱带进坟墓,
金钱却能把人带进坟墓。
D.出于对北极地区气候、环境、资源等方面长期考察,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决定在斯瓦
尔巴违德群岛建立中国伊力特·沫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电磁也是一种武器
因受炮筒强度的制约,火炮炮弹的质量一般被限制在100千克左右。尽管增加发射药量一直是提高弹丸初速的主要途径,但火炮药室尺寸的增加及炮管长度的加长也同样会受到限制,所以传统火炮射出的炮弹速度不能超过2000米/秒。自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以后,各国军事专家就试图应用电磁能来改善传统火炮发射速度和射程的不足,即利用电磁力发射物体的原理来制造武器,最早研制的就是电磁线圈炮。不过,始终存在一些技术难点无法攻克。
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率先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些许的突破,电磁炮的研制和发展出现了新契机。70年代,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用电磁炮首次成功发射了一颗质量为3克的弹丸,其飞行速度高达5900米/秒,远远超过常规炮弹的飞行速度。1980年,美国的研究人员在西屋研究和发展中心用电磁炮发射了一颗质量为317克的弹丸,其飞行速度为4200米/秒。两次成功的实验给人们带来了希冀,电磁炮已不再是科学幻想中的憧憬。
其实,电磁炮的基本原理很简单,与我们平常见到的电动机的非常相似。这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器具。它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在电磁炮中,有两条平行配置、类似电动机“定子”的导轨。有一个只有几克重的弹丸,犹如电动机中的“转子”。弹丸被安放在两条导轨之间,当强大的电流从一根导轨流入,通过弹丸从另一个导轨流出时,就会在空间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将重量很轻的弹丸迅速从导轨上推射出来。电磁炮弹丸的速度在大气中可达4000-6000米/秒,是各种飞机和导弹速度的2—15倍。
目前,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的电磁炮发射速度最大已达7000米/秒,打击320千米外的目标仅仅需要6分钟。如此高的速度与远的射程正是电磁炮引领传统火炮革命的原因。美国海军今年7月推出了发展电磁炮的五年计划,目标就是建造可在实战中使用的电磁轨道炮。BAE公司已获得1470万美元进行炮口动能32兆焦耳电磁炮的研制经费,计划在2011年进行可行性演示。其核心指标是检验发射台炮膛——封装双轨和移动电枢的保护罩的材料是否耐用,是否能够在发射100枚炮弹后再进行更换。不过,这个输出功率仅为预期目标的一半。如果演示成功,美国海军将在2015年进行一个全尺寸电磁炮,即炮口动能64兆焦耳发射台的演示,并在2020—2025年间用电磁轨道炮取代攻击型舰艇上的传统型间瞄射击武器。
看来,电磁成为一种武器的日子已不远矣。
(选自《兵器知识》2006年第11期)
6.下列关于“电磁炮”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电磁炮与我们平常见到的电动机非常相似,是一种能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器具。
B.“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了电磁炮的基本结构。
C.电磁炮中的“定子”,指的是两条平行配置的导轨;电磁炮中的“转子”指的是准备
用来发射的弹丸。
D.当强大的电流从一根导轨流入,通过弹丸从另一个导轨流出时,就会在空间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磁场。在磁场的作用下,弹丸便发射了出来。
7.下列关于“电磁成为一种武器的日子已不远矣”的原因的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军事上,用来改善传统火炮发射速度和射程的不足。
B.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率先在电磁炮研究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这为电磁炮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C.电磁炮发射时,瞬间产生的巨大磁场可使炮弹速度达到7000米/秒,打击320千米外的目标仅需6分钟。
D.美国海军将在2015年进行一个炮口动能64兆焦耳发射台的演示,先进的电磁轨道炮将取代攻击型舰艇上的传统型间瞄射击武器。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为了提高弹丸初速,常规火炮往往增加弹丸的发射药量,但火炮药室尺寸的增加及
炮管长度的加长又会受到种种限制,所以传统火炮射出的炮弹速度不超过2000米/秒。
B.电磁炮的基本构造比传统火炮简单得多,不需要火药室和炮管,只需要两条平行配置的导轨和一枚几克重的弹丸即可。
C.美国海军今年7月推出了发展电磁炮的五年计划,BAE公司获得1470万美元的研制经费,计划在2011年进行32兆焦耳电磁炮可行性演示。
D.BAE公司计划在2011年进行的32兆焦耳电磁炮可行性演示检验的核心指标是发射台炮膛——封装双轨和移动电枢的保护罩的材料是否耐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留侯论
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①,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②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注释】①贲(bēn)、育:孟贲和夏育,相传为古代的勇士,能力举千钧。②倨傲鲜腆:傲慢无礼。
9.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逆:背叛,叛逆
B.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见:通“现”,显露
C.其间不能容发 发:头发
D.不称其志气 称:相称
1,3,5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 非子房其谁全之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C. 且其意不在书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属于作者所谓的“忍小忿而就大谋”表现的一组是( )
①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
②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
③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④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⑤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⑥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
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轼认为张良有节制力、忍耐力,有远大的抱负,能够在受屈辱时处变不惊,勇气十足。
B.此文文笔纵横开合,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
C.此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的策略的重要性。
D.苏轼列举三个故事来证明己论: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勾践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高祖胜而项羽败,因项羽不能忍而轻用其锋。
1,3,5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4分)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3分)
⑵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3分)
⑶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⑴⑵两题。(8分)
鄂州南楼①书事四首(其一)
宋·黄庭坚②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③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注释】①鄂州南楼:东晋征西将军庾亮镇守武昌(今湖北鄂州)时曾登城南楼览赏风光。②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诗人和书法家。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创始人。写此诗时正流寓鄂州,等待命运的安排。③芰(jì):菱,水生植物,夏天开花,白色,果实叫菱角,可吃。
(1)本诗前两句是如何描绘画面的,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4分)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凉”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
⑴ ,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⑵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⑶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文章合为时而著, 。 (白居易《与元九书》)
⑷天意怜幽草, 。 (李商隐《晚晴》)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五、(12分)
16.压缩下面这则新闻的内容,不超过25字。(4分)
2008年元旦在即,在新劳动法实施前夕,一系列事件向人们显示,工人的处境和劳资关系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局。
6月29日通过的新劳动合同法,是公权力试图保障工人权益的最新举措。然而刚一出台,便遭到资方的强力阻击。以华为事件为标志,解聘潮震荡全国。为遏制这一势头,各地劳动部门都出台措施严厉监管。其决心可见一斑,但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民间维权组织日子难过。工人维权陷入双重困境。第一重是公权力“替工人维权”的困境。第二重是民间劳工组织“为工人维权”的困境。显然,国家有心无力,民间有心有力却没有机会。当面对解聘潮时,这一真相尤其刺目。要改变这个局面,政府就要信赖民间的自发力量,与社会力量分享工人有组织维权的空间,让它们可以通过法律程序去解决问题。政府所要做的只是依照宪法,协调好公权力与社会自发力量之间的关系。靠着公私两支力量的共同推进,劳动者权益保护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17.下面一则征文启事在格式和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四处并加以改正。(4分)
征文启事
为迎接校庆六十周年①,学校特举办校庆征文,面向全校师生征稿②。征文内容要求反映学校的悠久历史和讴歌学校在改革开放中日新月异③,反映师生的品质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情况④,文体不限,不超过1500字⑤。校庆办将在征文中评出一、二、三等奖⑥,发给证书⑦,佳作将在《空间》上发表⑧。来稿请投入征文稿箱,从即日起截止到5月30日⑨。
此致
敬礼⑩
省实验中学校庆办
2008年1月15日
错误
改正
18.请结合下面这首短诗的题目和表达特点,在诗中①②横线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其前后呼应、衔接自然、点明题旨。(4分)
望 海
比岸边的黑石更远,更远的是石外的晚潮
比翻白的晚潮更远,更远的是堤上的灯塔
比 ① 更远,更远的是堤外的货船
比出港的货船更远,更远的是船上的汽笛
比沉沉的汽笛更远,更远的是海上的长风
比浩浩的长风更远,更远的是天边的阴云
比黯黯的阴云更远,更远的是 ②
六、(18分)该题为选做题。从下面两个阅读文本中任选一个文本作答(只能选一个,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向往平民
郭翠华
①纳兰性德最大的心愿就是:有爱妻朝夕相处,有朋友经常往来,坐看花开花落,闲观云卷云舒。这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生活,是纳兰性德至死都不曾瞑目的向往。
②
而作为康熙大帝的御前一等侍卫,权臣的儿子,满清贵族的公子,纳兰性德却不得不过着另一种生活。他只能陪伴在康熙大帝的左右,鞍前马后,四处奔忙。在别人眼里,纳兰性德可谓占尽了风光和荣耀,但纳兰性德却没有一丝的得意和张狂。当他和康熙大帝一道顾盼江山时,他飘忽的目光,就像游离的云朵浓缩着无言的惆怅,他一点也不喜欢这种官场的生活,他甚至对政治有点厌恶,他希望自己能像平民那样过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所向往的生活平实纯粹而又简单,然而,他却被命运的缰绳牢牢地羁绊着,不得不成为皇帝御座前的一个尊贵的小摆设。
③纳兰性德只能看着时光水一般地流淌,心疼着自己的生命在日复一日中消逝,他的心就像一台空磨子,每天都在转动,但挤压出的都是无法诉说的郁闷。
④纳兰性德自由的灵性曾经就像一片饱满的绿叶,却不得不面对冬季里满眼的苍凉。纳兰性德走的时候,正是繁花似锦的春天,他孤寂的目光透过窗棂伸向遥远的天空,天空下就是他可望而不可及的平实的生活。他疲惫的心现在终于憩栖下来,他把自己终于还给了自己。他看见先他而去的妻子正在向他招手,他终于丢下了早已厌倦了的官场生活,脱离了虚情假意的上层社会,像一只脱蛹而出的蝶,飞出了壁垒森严的宫殿。那年,他才三十一岁。
⑤而纳兰性德的这一切,却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我们才知道的,是因为他的《纳兰词》。在这本收集了他三百多首词作的集子里,我们认识了另一个纳兰性德。读他的词,如同读他的人,他的那些词就像一朵朵荷,散发出冷艳的馨香。纳兰性德在无奈的岁月里,只能以他的词诉说自己,但他不曾想的是,因为他的词,让我们找到了他。我们不仅找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我们还找到了一个至情至性、至真至善的兄弟,可以与之终生为伍的朋友。历史只会淹没一切琐屑的不齿的污泥尘垢,而一切人性的光芒都不会被淹没的。曾经,在厚厚的铠甲后面,在英武的外表下,在“翡翠丛中,鹅黄队里”的纳兰性德所执著的人生理想,正是十六世纪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对人性的呼唤与呐喊。纳兰性德则是以他最孤独的方式,以他的词表达了他对上层社会的不屑,对平民生活的向往,对诚挚爱情的追求,对友谊的渴望,纳兰性德的人格魅力由此再现,他对生命本质的热爱与追求无不闪耀出温暖的光芒。
⑥纳兰性德的词却让我们看到了在满清王朝政权的背后所潜藏的漩涡与险滩,辉煌背后的衰败与没落,更让我们看到了作为诗人的纳兰性德无法享受的那种平庸和浅薄。高处不胜寒。纳兰性德只能像所有的有良知的文人一样,听从自己心灵的召唤,独自品尝那份孤寂、清凉和凄苦。
⑦一个很平常的夜晚,纳兰性德终于转回了他的背影,他看见了作为平民的我们,怎样用相同的目光凝视着他。他的眼中有晶莹的泪水,因为孤寂太久,因为等得太久。当他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看见了一个清纯而忧郁的诗人,看见了一个淡泊而又正直的青年。当我们走向他的时候,也如同走向我们自己。就像一个叫慧子的人说的:“所有献身文化的人,没有人能逃得过这种宿命!”我们只能承受历史所赋予我们的命运,因为我们的孤独永远都是相同的。
——节选自《散文百家》2004年09期
19.纳兰性德向往平民的一种什么样的生活?(4分)
20.分析“纳兰性德自由的灵性曾经就像一片饱满的绿叶,却不得不面对冬季里满眼的苍凉”一句的丰富含义和表达效果。(4分)
21.概括纳兰性德对生命本质的理解。(4分)
22.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结尾引用慧子的那句话?有人说:“读郭翠华的散文最大的感受是亲切自然,叫人心灵愉悦又绝不轻松。”此文的“不轻松”是指什么?(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志摩纪念
周作人
面前书桌上放着九册新旧的书,这都是志摩的创作,有诗、文、小说、戏剧。志摩死了,现在展对遗书,就只感到古人的人琴俱亡这一句话,别的没有什么可说。志摩死了,这样精妙的文章再没有人能做了,但是,这几册书遗留在世间,志摩在文学上的功绩也长久存在。中国新诗已有十五六年的历史,可是大家都不大努力,更缺少锲而不舍地继续努力的人,在这中间志摩要算是唯一的忠实同志,他前后苦心地创办诗刊,助成新诗的生长,这个劳绩是很可纪念的,他自己孜孜矻矻地从事于创作,自《志摩的诗》以至《猛虎集》,进步很是显然,便是像我这样的外行也觉得这是显然。散文方面志摩的成就也并不小,据我个人的愚见,中国散文中现有几派,适之仲甫一派的文章清新明白,长于说理讲学,好像西瓜之有口皆甜,平伯废名一派涩如青果,志摩可以与冰心女士归在一派,彷佛是鸭儿梨的样子,流丽轻脆,在白话的基本上加入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使引车卖浆之徒的话进而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文章,这就是单从文体变迁上讲也是很大的一个贡献。
但是,我们对于志摩之死所更觉得可惜的是人的损失。文学的损失是公,公摊时个人所受到的只是一份。人的损失却是私的,就是分担也总是人数不会太多而分量也就较重了。适之说,志摩这人很可爱,他有他的主张,有他的派路,或者也许有他的小毛病,但是他的态度和说话总是和蔼真率,令人觉得可亲近,凡是见过志摩几面的人,差不多都受到这种感化,引起一种好感,就是有些小毛病小缺点也像脸上某处的一颗小痣,也是造成好感的一小部分,只令人微笑点头,并没有嫌憎之感。就是有别派的作家加以攻击,我相信这所以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阶级之故,而决不是他的个人。适之又说志摩是诚实的理想主义者,这个我也同意,而且觉得志摩因此更是可尊了。这个年头儿,别的什么都可以有,只是诚实却早已找不到。知识阶级的人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筐子马克思,后面是一口袋尼采,也是数见不鲜的事。在这时候有一两人能够诚实不欺地在言行上表现出来,无论这是一种什么主张,总是很值得我们尊重的了。关于志摩的私德,适之有代为辩明的地方,我觉得这并不成什么问题。为爱惜私人名誉起见,辩明也可以说是朋友的义务。
志摩死后已是二十四天了,我早想写小文纪念他,可是这从哪里着笔呢?我相信写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无的。文章的理想境界我想应该是禅,是个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境界,有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或者一声“且道”,如棒敲头,夯地一下顿然明了,才是正理,此外都不是路。我只能写可有可无的文章,而纪念亡友又不是可以用这种文章来敷衍的,而纪念的收稿期限又迫切了,不得已还只得写,结果还只能写出一篇可有可无的文章,这使我不得不重又叹息。这篇小文的次序和内容差不多是套适之在追悼会所发表的演辞的,不过我的话说得很是素朴粗笨,想起志摩平素是爱说老实话的,那么我这种老实的说法或者是对志摩的最好纪念亦未可知,至于别的一无足取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三,于北平(有删节)
原载《新月》第四卷第一期
19.结合语境,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⑴就是有别派的作家加以攻击,我相信这所以招致如此怨恨者也只是志摩的阶级之故,而决不是他的个人。
⑵知识阶级的人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筐子马克思,后面是一口袋尼采,也是数见不鲜的事。
20.简述徐志摩在文学方面的贡献。(4分)
21.纪念徐志摩可以从很多方面谈起,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的篇幅对徐志摩的人品大写特写?作者在此文中认为徐志摩人品是怎样的?(4分)
22.作者为什么反复称自己和别人的纪念文章大都是“可有可无的”?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
全文的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6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
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除诗歌外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②不得抄袭③书写规范,工整。
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B(A“栅”读zhà,其余读shān,“隘”读ài,其余读yì “栉”读zhì,其余读chì。)
1,3,5
2.D(A海蜇 留得青山在B沉湎 阵脚C厮打 五脏俱全)
3.C(必定:重在强调说话人对事物的推测或判断。例:我们必定胜利。必然:强调事理上的确定不移或客观必然。例:缺乏幻想的人,必然缺少创造力。"恪守"有遵守之意,但比"遵守"意重,多指抽象的;"固守"多用于对具体的事物的守卫。祛除:适用于疾病、疑惧、邪魔等。驱除:多用于较具体的事物。)
4.B(A应为“不绝于耳”。C路不拾遗,指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此处使用对象错误。
D满城风雨,指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贬义词,用成了褒义。)
5.C(A表意不明,“不适当”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管教不得法,二是缺少必要的管教B结构混乱。应改为“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8‰以上。” D成份残缺,“长期考察”后残缺中心词“的需要”。)
二、(9分)
6.A(此项表述犯了偷梁换柱的错误。原文的意思是:电磁炮的基本原理与电动机的基本原理非常相似。)
7.C(A“广泛”一说缺乏依据;B“实质性突破”表述不当;D只是计划中的事,因此不能成为“原因”。) 8.B(文中无此内容,属无中生有。)
三、(12分,每小题3分)
9.A(迎接,出迎)
10.D(都是表目的的连词。A副词,表反问;代词,代第一人称B表顺承关系;表转折关系,都是连词C况且;尚且)
11.C(①⑤写的是难忍“小忿”的例子⑥与题干无关)
12.D(用四个故事,还有一个“韩信欲为王,高祖听张良言而赐之”的故事。 )
四、(24分)
13.(10分)⑴(3分)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末余之势可以驾驭。(一句1分。急、犯、乘是关键词)
⑵(3分)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屈人之下)的,这是普通人的刚强啊。(一句1分,报、下人、匹夫是关键词。)
⑶(4分)司马迁猜想张良的形貌认为他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啊!这就是张良成为张良(与众不同之处)的原因吧!(4句各1分,“以为、乃、称、所以”等词是关键词。)
14.(8分)⑴(4分)起句写登临纵目之所见,山光、水光、月光,描绘出山川景物在月下的独特魅力;次句写夜色中的十里风荷,芰花、荷花的香气,突出其清香四溢的深刻感受。前两句从视觉、嗅觉角度领略、体验了南楼的美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说出视觉、嗅觉感受得2分,结合诗句分析得2分。)
⑵(4分)一个“凉” 字概括了诗人留恋、陶醉于山水间的种种感受。巧妙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既切合夏日“追凉”,又写出景物清高脱俗的寓意,构成了一个使人心境澄淡的“清凉世界”。诗人经历了多年的流放生涯,流寓鄂州,一方面洁身自好,一方面寄情山水,放舍身心,置生死荣辱于不顾,这也是他“清凉”心境的内涵。(景物之凉与心境之凉各得2分,如说“人情凉”可适当给分。)
15.(6分)⑴天生我材必有用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⑵月有阴晴圆缺 茕茕孑立
⑶穷且益坚 歌诗合为事而作 ⑷人间重晚晴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五、(12分)
16.(4分)新劳动法遭资方阻击,公私协力才能推动劳动者维权(或“公私合力才能保障劳动者权益”)(两句各2分)
17.(4分)五处错误中任选出四处即得分,只找出没改对不得分。
错误
改正
②
学校特举办校庆征文活动
③
“日新月异”后加“的变化”
④
反映教师的高尚品质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情况。
⑧
从即日起至5月30日截止。
⑩
删“此致敬礼”
18.(4分)示例:①孤立的灯塔 ②楼上的眼睛。
①②处填出中心语“灯塔"“眼睛"(或与“望”有关的词语)各给1分;填出恰当的双音节定语的再各给1分,如照搬“堤上"“沉沉”作定语,则不给分。②处的填写必须扣住诗歌题目中的“望”,否则不给分。
六、(18分)
(一)
19.(4分)他希望自己能像平民那样过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向往自己的生活平实纯粹而又简单。
或:有爱妻朝夕相处,有朋友经常往来,坐看花开花落,闲观云卷云舒,(2分)这样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生活。
20.(4分)饱满的绿叶形容纳兰性德青春活泼的生命状态,但现实环境却让他无法尽情释放生命活力。(2分)此句巧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人物的无奈和痛苦。(2分,能答出比喻、生动形象或化抽象为具体即可得分。)
21.(4分)对上层社会的不屑,对平民生活的向往,对诚挚爱情的追求,对友谊的渴望,对人性的呼唤与呐喊。(答出任何一条给1分。)
22.(6分)此句深化主题(2分),深刻说明了献身文化富有人文理想的人,同他生活的环境格格不入,水火不容。这是命中注定,无法逃脱的。(2分)“不轻松”是指作者呼唤有历史责任感的文人要坚守自己的理想,要耐得住寂寞。(2分,“不轻松”即指肩头、心头的沉重感,应与责任心、责任感相连。这一问是探究性的题目,考生言之有理即可。)
(二)
19.(4分)⑴徐志摩的人品给人留下好感,是值得称道的。(2分)⑵有些知识分子心口不一,言行上不诚实。(2分,只要有“不诚实”“心口不一”之类的词即可算对。)
20.(4分)①他前后苦心地创办诗刊,孜孜矻矻地从事于创作,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诗集;②散文方面,从文体变迁上讲也是很大的一个贡献,具体说就是散文语言的变化,使之更有表现力。(能够从诗歌、散文两个方面谈贡献即可,每一方面2分。)
21.(4分)由于当时人们对徐的人品多有微词,所以作者对徐的人品不是避而不谈,而是大写特写,以正视听,给人一个正确的认识。(2分)作者认为徐志摩“态度和说话总是和蔼真率,令人觉得可亲近”,“就是有些小缺点也并没有嫌憎之感”“是诚实的理想主义者” “是很值得我们的尊重的”。(2分)
22.(6分)作者认为“文章的理想境界应该是禅,是个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境界”。(2分)对这个观点可赞同,可提出不同观点,如“用文字纪念逝者可让自己从悲痛中走出来”等等;(2分)全文的艺术处理可谈全文也可谈局部。全文的结构安排令人称道,比如第三段一个“但是”自然地由写徐志摩的文学贡献转入写徐的为人,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第三段写徐志摩的为人将他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中,用比较的方法来写,对比鲜明。(2分,考生谈出别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七、(60分)请参考高考语文作文评价标准评分。
材料用排比句的形式告诉我们不同的声音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的影响。有这样一种声音,在诉说着爱、责任、良知……而你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会丰富你的情感,净化你的心灵,提升你的境界……
看话题,注意话题中每一个词语。
文体自选,不是不要求文体,而是在表达方式上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表达空间。如果写散文,可以叙述自己聆听某种声音的经历,细致地描写这种声音,然后写出聆听之后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边叙述描写边抒情,感情要真实。如果写议论文,首先要确立论证思路如何展开,能够鲜明地亮出观点,正文部分围绕这种声音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论证,切忌空发议论。
【参考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普通人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能算作勇敢的人。天下有一种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的对他施加侮辱也不动怒。这表明他胸怀阔大,他的目标非常高远啊。
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奇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但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鬼怪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
在韩国已灭亡、秦朝正很强盛时,,秦王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无罪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即使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了。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末余之势可以驾驭。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
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张良凭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做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地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之后才可能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这个国君能够对人谦让,委屈自己,一定能取信于自己的百姓。”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在会稽陷于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耽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并没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种忍耐性是秦始皇不能使他惊恐,项羽不能使他发怒的原因啊。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随随便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养那完整的刀锋,等待对方的衰弊,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时,高祖对这件事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
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啊!这就是张良成为张良(与众不同之处)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