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08年3月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全国通用)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威海市2008年3月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全国通用)

ID:564782

大小:24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试卷类型:A 山东省威海市2008年3月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说明: 2008.3‎ ‎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或写在答 题纸开头的答题表中;第Ⅱ卷为各类型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和答题纸。‎ ‎2.本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鸟瞰ɡǎn 犒劳kào 恪守kè 脍炙人口kuài ‎ ‎  B.溃烂kuì 轮廓kuò 浦口pǔ 功亏一篑ɡuì ‎  C. 裨益bài 酗酒 xù 扳手bān 胜券在握juàn ‎  D. 踹开chuài 傀儡kuǐlěi 喟叹kuì 惴惴不安zh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浏览 前倨后躬 真知灼见 大辩若讷,大巧若拙 B.拄杖 夸夸其谈 既往不咎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C.震撼 要言不烦 省吃俭用 不经一世,不长一智 D.嘉宾 柳暗花明 恢复原气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从‎1月15日起启动临时价格 措施,主要涉及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及其制品、牛奶、鸡蛋、液化石油气等。‎ ‎②翻翻日历数着回家过年的日子,张丹丹和男友 着要在年三十这天从北京赶回哈尔滨,带父母体验一顿西餐厅里的年夜饭。‎ ‎③肥胖 是一种臃肿的体态,更是一种疾病,它能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诸多疾病,还会使人产生自卑心理。‎ A.干预 合计 不只 B.干涉 核计 不只 C.干预 核计 不止 D.干涉 合计 不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名著续写难似乎是世界级难题,除《飘》的续集《斯佳丽》赢得赞誉外,像高鹗续书之于《红楼梦》,果戈理付之一炬的《死魂灵(二)》之于原著,都难逃画虎类犬的命运。 ‎ B.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闯关东》引起强烈反响,人们评头品足,称赞该剧将近年来花样男子的娇柔一扫而光,重新定位了中国男人应有的气质。‎ C.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的著名主持人鲁豫,身材娇小,着装优雅,谈吐伶俐,如此玲珑剔透又如此咄咄逼人,与她面对面,你简直不可能有任何躲闪的余地。‎ D.在火箭队与超音速队的比赛中,姚明被对方球员殴打,麦迪鼎力相助,这使得姚麦关系紧张的传闻不攻自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由于海外华人的努力,中国的春节被很多的亚洲国家和欧美城市所接受,甚至还把春节作为公共假日写入法规,显示出中国春节越来越浓重的国际化色彩。‎ 第 10 页 共 10 页 B.今年青岛籍毕业生已突破4.2万人,按半数返青就业估算,加上积淀下来的往届生,来青就业的异地毕业生等因素,青岛市未就业毕业生“蓄水”总量不断增加。‎ C.最近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快,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了经营者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和变相提价,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D.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承担着同样的救助患者的使命,也面临着程度相当的医疗费拖欠问题,却享受不到国家的优惠政策,这就增加了民营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难度。‎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略论儒学的地域性传统 儒学的形成与地域性文化传统有着紧密的关联。前辈学者对此已有所研究。傅斯年认为,鲁国盛行秉承周代的礼乐文化传统,“于是拿诗书礼乐做法宝的儒家出自鲁国,是再自然没有的事情”,孔子的一些弟子将儒学流播他国,但“儒学一由鲁国散到别处便马上变样子”。如齐人喜作荒诞不经之论,这一文化传统孕育了“骨子里只是阴阳五行,又合着一些放言侈论”的“齐儒学”,而有别于鲁国“儒者的正统”。劳思光提出:“北方之周文化传统,至孔子时方有哲学思想出现”,“儒家重德性,重政治制度,立仁义王道之说,是周文化或北方传统之哲学”。‎ 地域性传统对于两汉至隋唐的儒学同样是重要的。汉代以经学的古文、今文之争为背景,而两者之分野则与不同的地域性传统有关。马宗霍的《中国经学史》指出:古文今文“已由字体之异而转为说解之异”,这说解之异即表现了齐学、鲁学的地域性传统之别。儒学在魏晋南北朝主要表现为新起的玄学和延续汉代经学,而这两者恰是有地域性的,史书称前者为南学,后者为北学。到了宋元明清时期,儒学的地域性传统表现得尤为突出。理学和心学的兴起、嬗变是这一时期儒学的主线,而地域性传统则贯穿其间。黄宗羲最早系统地研究这段儒学史,他主要是以地域性学派为基干来展开叙述的。‎ 到了近代中国,随着地理环境对人们交往的限制越来越小和西学成为了学术的范导,传统儒学走向瓦解。但是,近代和古代是有着连续性的。这种连续性的表现之一,就是古代儒学的地域性传统依然影响着近代思想对西学的吸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知识群体还不可能完全摆脱原先的儒学地域性传统的统摄,往往会不自觉地以本来所接受的地域性传统为参照系,诠释西学或选择西学中与其相通的成分。‎ 研究中国古代儒学的地域性传统,无疑需要回答这一传统何以可能的问题。这里从认识论层面作点考察。希尔斯指出,学术传统有明确阐明的部分和未阐明的部分,前者主要是通过概念、范畴、原理等予以言说而延续,后者即“那些弦外之音、‘不言而喻的知识’成分,以及洞见之类不宜应用原理和规则的东西,是不能以明确的语言进行传授的,而要通过内心联想,通过对动作执行者的典型行为的移情来获得”;而“理性的科学传统之所以能有效地进行延传,是因为人们继承和掌握了其未阐明部分。继承者不但继承了明确阐明的部分,而且继承了未阐明部分,由此形成了他们的思想”;他们所说的传统的阐明部分和未阐明部分可以称之为名言的传统和研究的传统,由于后者得以有效传递的方式是师徒授受,因此学术传统的延续就限制于一定的空间而形成地域性特征。这样的理论也许能够帮助我们解释古代儒学地域性传统何以如此显著,因为古代儒学的传递基本上是以私人讲学的师徒授受方式进行的,于是各处的讲学地区(以后就是书院所在地)就产生了有地域性传统的儒学。关注儒学的地域性传统,是揭示其富于民族智慧的意会传统的重要途径。我们在这方面需要更多的努力。            (选自‎2007年4月3日《光明日报》)‎ ‎6.下列对儒学地域性传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傅斯年认为,鲁国儒学的核心是诗书礼乐,齐儒学的核心则是阴阳五行。劳思光则认为北方儒学的核心是重理性、重政治制度,立仁义之道。‎ 第 10 页 共 10 页 B.  马宗霍认为,汉代经学中古文、今文之争的实质不是字体之争,而是体现了儒学思想中齐学、鲁学的地域性传统之别。‎ C.  儒学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地域性特征表现得更加突出,在南方表现为新兴起的玄学,在北方则表现为延续汉代的经学。‎ D.  宋元明清时期,儒学的地域性发展体现为两条主线,一是理学和心学的兴起、嬗变,二是地域性学派的不断涌现。‎ ‎7.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传统儒学走向瓦解的原因是社会的发展使地理环境对人们交往的限制越来越小和西学成为了学术的范导。‎ B. 虽然传统儒学在近代走向了瓦解,但古代儒学的地域性传统依然影响着近代思想对西学的吸取。‎ C.  学术传统中明确阐明的部分,主要是通过概念、范畴、原理等予以解说而延续,就是说这些可以用明确的语言进行传授;未阐明部分则主要靠接受者自己感受和领悟,无法用明确的语言进行传授。‎ D. 名言的传统和研究的传统得以有效传递的方式是师徒授受,因此学术传统的延续就限制于一定的空间而形成地域性特征,这就是古代儒学地域性特征显著的根本原因。‎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研究儒学地域性传统可以帮助我们在对儒学的研究中形成新的地域性学派,从而使我们的儒学研究园地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B.因为古代的儒学的传递基本上是以私人讲学的师徒授受方式进行的,于是各处的讲学地区就产生了有地域性传统的儒学。‎ C.希尔斯理论对儒学地域性的形成原因做了最好的解释,从而回答了这一传统何以可能的问题,可以推断出希尔斯对传统儒学也做过深入的研究。‎ D.意会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其形成的基础是传统儒学的发展和近现代中国知识群体以地域性传统为参照,诠释西学或选择西学中与其相通部分的结合。‎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 任将 ‎ ‎ 曾巩 ‎(宋)太祖之置将也,隆之以恩,厚之以诚,富之以财,小其名而崇其势,略其细而求其大,久其官而责其成。‎ 每朝必命坐,赐与优厚,抚而遣之。尝令为郭进治第,悉用筒瓦①,有司言非亲王、公主不得用之,上曰:“郭进控扼西山十余年,使我无北顾忧,我视进岂减儿女耶?”趣作,无复言。此可谓隆之以恩矣。‎ 取董遵诲于仇雠,取姚内斌于俘虏,皆用之不惑。郭进在西山,尝有军校讼其不法。上曰:“进驭下严,是必罪人惧进法,欲诬进以自免也。”使中人执以赐进,令诘而杀之。此可谓厚之以诚矣。‎ 西北边军市之租,多赐诸将,不问出入,往往赏赉又辄以千万。李汉超守关南,属州钱七八万贯,悉以给与,又加赐赉。汉超犹私贩榷场②,规免商筭③。有以事闻者,上即诏汉超私物所在,悉免关征。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用闲足以得敌情,以居则安,以动则胜,此可谓富之以财矣。‎ 第 10 页 共 10 页 李汉超、郭进皆终于观察使,所居不过巡检使之名,终不以大将处之,然皆得以便宜从事。郭进在西山,上每遣戍卒,必谕之曰:“汝等谨奉法,我犹赦汝,郭进杀汝矣。”其假借如此,故郭进所至,兵未尝小衄④,此可谓小其名而崇其势矣。‎ 夫宠之以非常之恩,则其感深;待之以赤心,则其志固;养之以关市之租,则其力足;小其名而不挠其权,则在位者有赴功之心,而勇智者得以骋。略其过则材能进,久其任而功利悉,自古用将之术,不易于是。太祖兼用之,内则吴越闽海岁奉贡职,外则交州、高丽王请吏向化,而契丹修好之使,数至于阙庭。拱挹指麾,而天下一定,不知封疆之忧,盖太祖用将之术如此,故养士少而蓄力多,操术简而收功博也。‎ ‎ ——《本朝政要策》‎ ‎【注】①筒瓦:筒瓦一般用于殿、阁等建筑物。②榷场:征收专卖税的交易场所。③商筭:商业赋税。④衄:失败,受挫。‎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久其官而责其成 责:要求。‎ B. 趣作,无复言 趣:通“促“,急,赶快。‎ C. 自古用将之术,不易于是 易:轻视。‎ D. 外则交州、高丽王请吏向化 向化:接受教化。‎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小其名而崇其势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计 B. 取姚内斌于俘虏 师不必贤于弟子 C. 待之以赤心,则其志固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为王爱也 D. 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宋太祖“任将“之术的一组是 ‎①尝令为郭进治第,悉用筒瓦②尝有军校讼其不法 ‎③以居则安,以动则胜④使中人执以赐进,令诘而杀之 ‎⑤汉超犹私贩榷场,规免商筭⑥待之以赤心,则其志固 A.①③⑤ B. 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太祖任用将领,以恩德、诚意来感动将领,赏赐边关将领大量钱财,对将领的一些细节不予苛求,使将领们尽心尽责为国效力。‎ B.太祖曾经下令为郭进建造府第,郭进想要用筒瓦建房,有关官员认为郭进不是亲王、公主,不得使用筒瓦建房,后来太祖说他看待郭进和自己儿女一样,并催促赶快施工。‎ C.郭进驻扎在西山,军纪严明。太祖常常假借郭进除掉犯罪的戍卒,于是派遣这些戍卒去西山,并且说:“我想赦免你们,但郭进要杀你们。”‎ D.李汉超驻守关南,所属州郡租税钱有七八万贯,全部分给了手下士兵,另外还赏给士卒钱财。后来李汉超私自开设征收专卖税的交易市场,太祖知道后免征他的赋税。‎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4分)‎ ‎13.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进驭下严,是必罪人惧进法,欲诬进以自免也 ‎(2)有以事闻者,上即诏汉超私物所在,悉免关征。‎ 第 10 页 共 10 页 ‎(3)盖太祖用将之术如此,故养士少而蓄力多,操术简而收功博也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 寄诸弟 ‎ 韦应物 ‎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 ‎ 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1)总体把握全诗诗意,分别说明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在诗中的作用。(4分)‎ ‎(2)诗的第四句,历来被人称之为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 ‎(2)天朗气清, ,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3)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杜甫《蜀相》)‎ ‎(4) ,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五、(12分)‎ ‎16.读下面这段文字,从消费者的角度提一条建议,不超过20字。(3分)‎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相关部委及各地人民政府等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自今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就此,记者探访发现,超市方面反应积极,而消费者反响不一:反对、质疑、呼吁、建议,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17.在解释“把”字的意义时,林语堂先生用的例句是“把人杀死,把钱抢走”;而《汉语大字典》常务副主编李格非教授用的例句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试问这两种举例谁优谁劣?为什么?这对你说话写文章的举例有什么启示?(4分)‎ ‎18、中国传统年画,常常借助于喜庆明丽的色彩和象征吉祥的事物来表现美好的愿望,如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凤凰象征富贵吉祥等。请用说明性的文字介绍这幅年画,并从中任选一个象征事物,说出其中寄托的美好愿望。(5分)‎ 答:①说明性的文字: ‎ ‎ 。‎ ‎ ② 象征 ‎ ‎ 。‎ 六、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必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不需注释的生命   ‎ 第 10 页 共 10 页 祝勇 曾经觉得,注释是那般重要。记得有一次,一位年轻的朋友在编辑一本美国著名汉学家有关中国文化的专著时,将书后十几万字的注释全部删去,令我那么的心疼。我对他说,作者在那些注释里面凝结的心血,并不比他行文中的少啊。没有了注释,书将不再完美。‎ 红尘素居,碌碌诸事中,有的时候,我们是那么的需要一些注释,不论是注释自己,还是注释周围的人,注释整个世界。孩提时我们总是缠着妈妈问十万个为什么,就是在寻求着世界的注解。而当妈妈坐我们的睡榻旁,安详地为我们一一作为解答,我们才能心满意足地,带着一丝微笑睡去。‎ 诗人以“离人心上秋”来注释“愁”,以“黄鸡紫蟹堪携酒,红树青山好放船”来注释“乐”,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解释“思”,以“一叫千回首,天高不为闻”来注释“痛”,而我们在一个春天芳香的夜晚开始伏案写下的日记,亦是对自己生命的注释啊。‎ 我们已经习惯于给自己的生命一个注释。我们汲取知识,是因为我们需要聪慧的大脑;我们锻炼身体,是因为世界等着我们去创造;我们种花莳草,是因为它们的枝脉可以染绿我们的心灵;我们夜夜做梦,是因为我们瑰丽的幻想在夜晚也要接力奔跑……‎ 而每当做错一件事情,我们又总是百般地想给对方一个解释,通过对自己行为的注解,来赢得一点点的谅解,以及内心的安宁。‎ 可是啊,我亲爱的朋友,有的时候,我们是不需要注释的,不论是我们的思想,还是我们的行为。沉默中,心有灵犀的人自能心领神会,而心律不同者即便你费尽口舌他仍会恍然不知。‎ 相传世尊一日在灵山会上,拈一枝金婆罗花示众。时众皆默然,不得其要领,只有迦叶尊者破颜而笑,于是佛祖便将其“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传给了迦叶。禅宗《无门关》第六则记载的这段“拈花一笑”的著名公案,是那么的令人心动。而且目不识丁的六祖慧能一听无尽藏比丘尼诵念《大涅盘经》便知其中妙义的故事,亦是那样传神。‎ 禅宗讲求“不立文字”、“以心传心”,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需彼此注释而“心有灵犀一点通”,该是一个多么动人的境界啊!‎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没必要诠释自己;管仲割席与友断交,亦毋须多言一句。最钦佩古时话本里那些特立独行、从不多言的英雄。大漠孤烟,夜黑风高,他们或杀身取义,或拔刀助友,绝不多说一句,从来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加上一段长长的注解。待血迹擦干,宝剑入鞘,是朋友,自会相视一笑。好汉武松可不上景阳岗的,可他偏向虎山行,刺配二千里外的孟州,一路上本来有机会逃跑,可他宁肯将松下的木枷重新戴上,把封皮贴上,一步步自投孟州而来……不解者,百思不解;知其心者,自会竖起拇指,由衷地叫一声“好!”‎ 言传是必要的,可意会却是更高的境界。当我们温柔相对,让我们什么都别说,因为一切的解释,一切的评说,都有可能使我们之间的那汪意境退色……‎ ‎(节选自作家出版社《中华散文精粹》)‎ ‎19.文章开头说:“曾经觉得,注释是那般重要。”那么,作者从哪些方面表明生命需要注释?(4分)‎ ‎20.联系文章题目,说说作者第三段引用诗句的用意是什么?(4分)‎ ‎21.文章列举了迦叶尊者, 俞伯牙、管宁、武松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4分)‎ ‎22.对作者“生命不需注释”的观点,你如何看?请写一段话,谈谈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悲壮的超越 ‎ 卞毓方 凡人不幸陷于末世,注定了要上演悲剧;一个大有作为的人不幸陷于末世,同时也是他那个时代的悲剧。郑成功,无疑是晚明的一位军事天才兼政治天才:取名“成功”‎ 第 10 页 共 10 页 ‎,就径直道出了他经邦济国、扶助乾坤的赫赫大志,又字“大木”,寄寓的同样是独木柱长天的煌煌抱负。倘若他与刘邦并世,当不失为登台拜将的韩信;倘若他替李唐定鼎,将不亚于凌烟阁上的秦琼;且看他的云水角襟:“只有天在上,而无山占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但他不幸生活在朱明王朝的薄暮,自打踏上政治舞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把他重重包裹。‎ 郑成功真是生不逢时。早在17年前,在他还是只有20岁的时候,朱明王朝就在李自成农民大军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随着吴三桂投降爱新觉罗氏,满人进关,入主中原,仓促的南明弘光政权,以及随后并起的鲁王、唐王政权,也都旋起旋灭;如今,抗守西南一隅的桂王朝廷亦是幕燕鼎鱼,倾覆在及。而他,既然生为大明遗民,有幸为唐王朱聿键亲赐国姓,自是矢志廓清山河,不惜和清军血战到底的了。这是一段艰辛曲折、可歌可泣的历程。想当初,他焚去儒服,披上战袍,高擎反清复明大旗,统率有志之士,连袂云,挥汗雨,雄视江东,是何等壮怀激烈!比方说最近四年多来,他就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根据地,三次誓师北伐;其中,以第三次声势最为浩大,大兵一路进入长江,连克瓜洲、镇江,直捣金陵。“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教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信朱。”至今想起,犹令人仰天长啸,血沸神飞。可惜呀,可惜!由于他被空前的大捷冲昏了头脑,误中了金陵城守军的缓兵计,末了,反落得损军折将,惨败而归。‎ 天未厌乱,国步多艰,方今之时,伪满朝廷的气焰正炽,山河纷纷沦于敌手,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如何才能扭转时局呢?谈判,——在这之前不是没尝试过,说到底,那只是敌人诱降的翻版,他又岂甘自毁节操;开仗,这是早晚免不了的,不过,将不再是他们主动北伐,而是清军大兵压境,四面围剿。以区区两岛目前的实力,要和胡运当空的清军抗衡,显然凶多吉少,只怕扬州、江阴的惨烈局面又是在眼前重演。史可法公的《复多尔衮书》固然写得辞采飞扬,“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也不失昂愤激烈,结果,不过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至多是增加几缕悲壮的尾音而已;恨血千年土中碧。老天啊,老天!以四海之广,八荒之大,难道就没有我义军更好的出路吗?‎ 突然,海上狂风大作,洪波如山涌起,俄而,就像神话中仙人骑辟水兽从龙宫跃出,远近的海水唰地分开一条大路——该是冥冥中有神的力量启示,郑成功在刹那间完成了生命的突围:他决计战略转移,先行跨海东征,收复眼下荷兰人强占的台湾……‎ 以后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了。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山不转水转,他以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悲壮。这是大义之上的大义,战场之外的战场。它超越了单一民族的狭隘视野,是个体生命在错综复杂的国家、民族矛盾面前所爆发出的最强度的璀璨。伟业不一定在顺境。伟业不一定在全过程。尽管,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便不幸日落中天,遽然病逝。但他奇迹般地从绝境中把握住了未来。他是以大智大勇、大忠大义去撞击时代,从而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倚天仗剑的永久性造型。‎ ‎19、文章的第一、二段充分渲染了郑成功的“不幸”与“生不逢时”,这样的写法有何作用?(4分)‎ 答: ‎ ‎20.第④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4分)‎ ‎21、第五段中说:“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试简析这句话的含义。(4分)‎ 答:‎ ‎22、联系全文,根据下面的思路谈谈你对文题“悲壮的超越”‎ 第 10 页 共 10 页 的理解。(每条不超过50字,每个3分,共6分)‎ ‎(1)具体含义: ‎ ‎(2)象征含义: ‎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有句话说得好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决定方向,尺度决定人生”。你对此有何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威海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A项,瞰kàn。B项,篑kuì。C项,裨bì、券quàn。】 2008.3‎ ‎2.B(A前倨后恭 C不经一事 D恢复元气)‎ ‎3.A(干预:过问。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而硬管;关涉、关联。合计:合在一起计算;盘算;商量。核计:核算。不只:不但,不仅。不止:连续不停;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4.(3分)C(A项,画虎类犬:比喻模仿得不到家。不符合文意,可改为“狗尾续貂”。B项,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感情色彩、使用对象有误。D项,鼎力相助:大力帮助,敬辞,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不符合语境)‎ ‎5.(3分)D(A项,句式杂糅;“甚至还把春节作为公共假日写入法规”的主语不明确;B项,用词不当,“积淀”可改为“累积”。C项,成分残缺,应在“变相提价”后加上“等价格违法行为”)‎ 二、(9分,每小题3分)‎ ‎   6.B(A齐儒学的核心不是阴阳五行;C南学与北学并不是指其在南方与北方的表现,而是史书上对玄学和延续汉代经学的特定称谓;D两条主线的理解不对)‎ ‎   7.D(研究的传统得以有效传递的方式才是师徒授受)‎ ‎   8.B(A两者之间缺乏必然联系;C文中是借用希尔斯理论来解释儒学的地域性问题,并没有希尔斯研究中国儒学的依据;D意会传统的形成基础在文中并没有表达出其基础是儒学的发展和儒学与西学的结合。)‎ ‎9.C(易:改变、变化)‎ ‎10.A(而,表转折关系,译为“但是”“却”。B于,前一句为介词,从;后一句为介词,比。C之,前一句代词,他;后一句为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以,前一句为介词,用以,用来;后一句表修饰的连词,相当于“而”)‎ ‎11.B(②是说郭进,③是说边将,⑤是说李汉超)‎ ‎12.A(B项不是“郭进想要用筒瓦建房”,C项“太祖常常假借郭进除掉犯罪的戍卒”有误,D项“全部分给了手下士兵,另外还赏给士卒钱财”有误)‎ 第 10 页 共 10 页 ‎13.(1)郭进管理部下非常严格,这一定是犯罪的人害怕郭进的军法,想要诬陷郭进来谋求自己免遭责罚。(2)有人把这事告诉太祖,太祖立即下令,李汉超私设交易市场的地方,全部免除赋税。(3)太祖任用将领的方法就是这样,所有供养的将士少但积聚的力量多,使用的方法简略但收取的功效广啊。‎ ‎14(1)《寄诸弟》是一首怀人诗。诗的第一句点明白露时节秋草生满庭院的季候特点,说明了思念诸弟的原因,诗的第二句则与诗的题目呼应,直接点出了思念诸弟的题旨。(2)这句诗描写了“芭蕉叶上独题诗”的生动细节,“芭蕉”的意象,历来与怀人有关;而蕉叶题诗寄人,既新颖又别致。句中一个“独”字,更是集中体现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寂寞思念之情。‎ ‎15.(6分)‎ ‎(1)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2)惠风和畅 俯察品类之盛(3)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4)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评分标准:必须选三组作答,每答对一空给1分,多写、少写、错写该空不给分 四组全选者,按前三组给分。‎ ‎16.(3分)言之有理即可,示例:‎ ‎①商家应提供既环保又方便的环保购物袋。‎ ‎②商家还要想方设法提供更多的方便的替代品。‎ ‎③商家应对低收入购物人群进行适当的补贴。‎ ‎17.(6分)‎ ‎ 李格非教授的举例优,林语堂先生的举例劣。(1分)‎ 李格非教授编写字典也不忘劝世行善,林语堂先生只关注释例本身。或李格非教授的释例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而林语堂先生用的释例具有工具性,忽视人文性,(或从价值取向、社会导向两点着眼)(3分)‎ 启迪。(2分)‎ 答题应围绕自己说话写文章和人文性(劝世行善)两方面回答。‎ ‎18、答:(1)画面正中是一个躺在芭蕉叶上的胖娃娃,他头佛手,,右手抱着一个大仙桃,左手拖着一只蝙蝠,左腿一颗大石榴(或者“玉米”),右上方是一只仙鹤,左下方是一方印章。 (2)“仙鹤”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多福”,“仙桃”象征“长寿”,“蝙蝠”与“佛手”象征“幸福”,“芭蕉叶”象征“四季常青”。(只答其中一个即可)‎ ‎  19.前五段文字从以下几个方面表明了生命需要注释①通过注释,使人了解自己、他人和世界;②诗人用诗句注释情感;③我们用日记注释成长;④做错事时,通过解释,赢得谅解及内心安宁。(4分)‎ ‎  20.作者通过引用这些诗人的诗句,说明生命需要注释;(1分)由此引出第四段,我们习惯于给生命做注释;(1分)并为后文生命不需要注释做铺垫(或:蓄势,反衬,先扬后抑)。(2分)‎ ‎  21.作者列举这些人物和事迹是为了说明人的思想和行动在心有灵犀的时候自能心领神会,是不需要注释的。(2分)而对心律不同者即使你费尽口舌仍会恍然不知。(2分)‎ ‎  22.本题为开放题,考查文章的综合评价能力。‎ 参考答案(不求唯一)同意。俗语说,有一种默契叫心照不宣,不需注释,是指人与从之间达成一种默契,有了这种默契,心灵不需要语言去进行沟通。生活中有多少漂亮的语言,真诚的表白,都无法代替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会心地微笑。人生难得这种默契。‎ 写不同意亦可,只要言之成理。评分标准:准确理解文章2分,见解表达深刻2分,语言流畅2分。(注:答案必须结合文章展开。同意,结合文章前半部分,不同意,结合文章后半部分。)‎ 第 10 页 共 10 页 ‎19、(1)内容上:展现郑成功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突出他的智勇忠义;(2分)‎ ‎(2)结构上:为下文写郑成功的“超越”(收复台湾)作铺垫。(2分)‎ ‎20.烘托郑成功激烈的思想斗争;渲染郑成功突围的壮烈气氛;引出下文收复台湾的壮举。(4分,每个要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21、山河铭记着他为保持国土完整(收复台湾)所作的贡献,(2分)历史弘扬着他智勇忠义的民族精神。(2分)‎ ‎22、(1)具体含义:郑成功在山河沦于敌手、形势对义军极其不利的情形下,战略转移,跨海东征,收复了被荷兰人强占的台湾。(3分)‎ ‎(2)象征意义:郑成功以悲壮的战略超越了单一民族狭隘的视野,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永久性造型。(3分)‎ ‎23.略 第 10 页 共 10 页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