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石 潭 记
柳 宗 元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
并称“韩柳”。代表作有
《
永州八记
》《
三戒
》《
捕蛇者说
》
等。
《
小石潭记
》
说是
《
永州八记
》
之一。
柳宗元简介
写作背景
:
唐永贞元年
(805
年
),
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
,
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由于遭到以刘贞亮为代表的官宦势力和以韦皋为代表的官僚势力的反对,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许多飞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八处名胜:西山、钴姆潭、钴姆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篁竹 卷石底 为坻
为嵁 参差披拂 佁然
俶尔 往来翕忽 悄 怆幽邃
huáng
quán
chí
kān
cēn cī
yĭ
chù
xī
qiăo
chuàng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 ,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从小丘
西
行百二十步,隔
篁竹
,闻水声,如
鸣珮环,心
乐
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
清冽。
往西
竹林
格外
以
……
为乐
从小山岗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见水声,像人身上佩带的玉珮、玉环相碰撞发出的声音
,
我心里很喜欢它。于是砍伐竹子开出道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全
石
以为
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
坻
为
屿
,
为
嵁
为岩。青树翠蔓,
蒙
络
摇
缀
,
参差
披拂
。
整块
成为
遮掩
缠绕
摇动
连缀
参差不齐
随风飘拂
潭由整块的石 头形成潭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形成小石礁、小岛屿、 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着
,
缠绕着,摇动着
,
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用
……
作为
潭中鱼
可
百
许
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
下
澈
,影布石上。
佁然
不动,
俶尔
远逝,
往来
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大约
表示约数
穿透
静止不动的样子
忽然
轻快迅疾的样子
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什 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阳光向下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
,
来来往往
,
轻快 敏捷,好象跟游览的人逗乐。
潭西南而望,
斗
折
蛇
行,
明灭
可见。
其岸势
犬牙 差互
,不可知其源。
像北斗星那样
像蛇那样
若隐若现
像狗牙一样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明时暗。
那溪岸的形势像狗的牙齿似的相互交错,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交错不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凄
神
寒
骨,
悄怆
幽
邃
。
以
其境过
清
,不可久
居
,乃记之而
去
。
使
……
寒冷
凄凉
深
因为
凄清
停留
离开
使
……
凄凉
(我)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林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
因为这里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待得太久,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解释下列“以”字的用法:
以
君之力
以
以
观沧海
以
其境过清
全石
以
为底
因为
凭
用来,来
用、把
一词多义:
全石以
为
底
为
作为
成为
潭中鱼
可
百许头
可
大约
能够
可以
为
坻,
为
屿,
为
嵁,
为
岩
不
可
知其源
不
可
久居
环
清
从
如鸣珮
环
以其境过
清
水尤
清
冽
跟随,随从,动词
由,介词
从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
从
者
四面竹树
环
合
清凉,形容词
凄清,形容词
玉环,名词
环绕,动词
差
参
差
披拂
其岸势犬牙
差
互
动词,交错
形容词,长短不一
词类活用
从小丘
西
行百二十步(
方位名词作状语
,向西)
下
见小潭(
方位名词作状语
,在下面)
皆若
空
游无所依(
名词作状语
,在空中)
日光
下
澈(
方位名词作状语
,向下)
斗
折
蛇
行(
名词作状语
,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
其岸势
犬牙
差互(
名词作状语
,像犬牙一样)
心
乐
之(
形容词作动词
,感到快乐)
如
鸣
珮环
(
动词作名词
,
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
凄
神
寒
骨(形容词
使动用法
,凄,使
……
凄凉;寒,使
……
寒冷)
1.
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2.
第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3.
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
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
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
6.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小石潭记
发现小潭
:
移步换景
潭中景
物
:
潭水:清澈
游鱼:
活泼
小潭源流
:
溪身:曲折蜿蜒
岸势:参差不齐
形象比喻
潭中气氛
:
寓情于景
隔、闻、伐、取、见
气氛:幽深冷寂
水
——
清
石
——
怪
树
——
青
感受:孤凄悲凉
侧面
抒情
快乐
凄苦
抒发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的情感
特写镜头
动静
讨论
: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
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
艺术特色
1.
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
2.
抓住特点,细致描绘。
3.
情景交融,景中传情。
小 结
本文以生动的笔法描写了小石潭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清孤寂的心境。语言简练、生动,刻画景物细腻、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