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雪
柳宗元 (唐)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寄托了诗人高洁孤傲执著不屈的崇高人格。
柳宗元简介
63%
柳宗元,字子厚,山西人,世称
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
并称
“韩柳”
。代表作有
《
永州八记
》
、
《
捕蛇者说
》
等。
《
小石潭记
》
说是
《
永州八记
》
之一。(西山、钴姆潭、钴姆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
他参加过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柳宗元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
小
石
潭
记
柳宗元
古代
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你了解吗?
《
桃花源记
》
《
岳阳楼记
》
《
满井游记
》
《
醉翁亭记
》
记:
文 题 解 说
“小石潭”点明了文中作者一行人游览的地点,
也是本文写作对象。题目点名明了文章的主要内
容。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
篁
竹,闻水声,如鸣
珮
环,心乐之。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
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
卷
石底以出,为
坻
,
为
屿
,为
嵁
,
为岩。青树翠
蔓
,蒙
络
摇
缀
,
参差
披
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
澈
,影布石上。
佁
然不动,
俶
尔远逝,往来
翕
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
差
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
寥
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
龚
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从小丘
/
西行
/
百二十步,隔
篁
竹,闻水声,如鸣
珮
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
尤清
冽
。全石
/
以为底,近岸
/
卷石底以出,为
坻
,
为屿,为
嵁
,
为岩。青树
翠蔓
,蒙
络
摇
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
/
空游无所依。日光下
澈
,影布石上,
佁
然不动;
俶
尔远逝;往来
翕
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
/
犬牙
差
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
/
竹树环合,
寂寥
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以
/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
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
朗读课文
提示
:
1.
课文第一二段写作者兴致勃勃畅游小石潭
,
有全石带来的好奇
,
有清澈的水流和飘忽不定的游鱼所带来的快乐
,
应读得
欢快
些
.
2.
第三四五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氛围
,
应该读得
伤感
些
,
低沉
些
.
1
.熟读全文,
掌握第一段的文言文重点
,
并背诵第一段
。
2.体会第一段移步换景的写法。
3.完成课后练习四的第
1
题,熟背第一段。
第一节课学习目标:
读音检测
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
篁
竹( ) 清
冽
( )
为
坻
( ) 为
屿
( )
为
嵁
( )
佁
然( )
俶
尔( )
翕
忽( )
差
互( ) 寂
寥
( )
悄
怆
( ) 幽
邃
( )
hu
á
ng
li
è
ch
í
yǔ
kān
yǐ
ch
ù
xī
cī
li
á
o
chu
à
ng
su
ì
疏通课文文句,理解内容:
从小丘
西
行百二十步,隔
篁竹
,闻水声,如
鸣
佩环,心
乐
之
。
名词做状语 向西 竹林 佩,环 都是玉饰
译:
从
小丘再
向西
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流水的声音,
像是
玉佩和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中很
快乐
。
伐
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
尤
清冽
。
格外
译
:
砍伐
竹子开辟道路,往下见到有个小水潭,潭水特别清澈
。
全石
以为
底
,近岸,卷石底
以
出
,
把
……
作为
连词,而。
译:
潭以一整块大石头为底
,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意动用法,以
……
为乐
使动用法,使
……
发出声音
为
坻
,为屿,为
嵁
,为岩
。
水中高地 不平的岩石
译
:
成为
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不同的形状
。
青树
翠蔓
,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
翠绿
的藤
蔓 覆盖
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结着,
译
:
青葱
的树木,翠绿
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
,随风飘荡。
1.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第一段内容。
2.
第一段中作者怎样发现小石潭的?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3.
本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朗读第一段思考
1.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第一段内容。
发现小潭
2.
第一段中作者怎样发现小石潭的?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
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隔 闻 伐 取 见
3.
本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
篁竹、小潭、青树
翠蔓
〔
移步换景
〕
朗读第一段思考
1.
背诵
第
1
段
2
、
默写第一段
本节课课后作业
1
.熟读第二、三段,
掌握第
二、三段
的文言文重点
,
并背诵
二、三段
。
2.体会作者愉快的心情。
第二
节课学习目标:
《小石潭记》(第
2
段)
潭中鱼
可
百
许
头,皆若
空
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小石潭记》(第
2
段)
潭中鱼
可
百
许
头,皆若
空
游无所依。
大约 表示
约数 名作状,在空中。
译: 潭中鱼儿
大约
有一百来 条,都好象
在空中
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日光
下
澈
,影
布
石上。
穿透 映照
阳光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
《小石潭记》(第
2
段)
佁然
不动,
俶尔
远逝,
静止不动的样子 忽然
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
,
往来
翕忽
,似与游者相
乐
。
轻快迅疾的样子。 取乐,逗乐。
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1.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第二段内容。
2.
本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3.
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朗读第二段思考
1.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第二段内容。
潭中景物
2.
本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描写了潭水 、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
潭水清澈透明,用的是侧面描写。
3.
作者
是怎样写鱼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作者
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佁然不动”写鱼的静态,“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写鱼的动态。“似与游者相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作者欢乐的心情。
朗读第二段思考
(第
3
段)
潭
西南
而望,
斗
折
蛇
行,明灭可见
。
名作状 向
西南 名作状,像北斗星一样
像蛇一样
译文: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溪水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时隐时现)
其岸势
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
源
。
像狗牙
那样交错不齐 源头
译
:那石岸的地势就像狗牙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
源头。
1.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第三段
内容。
2.
本段描写的对象
是
溪流、
_____
、
____
运用了
______
修辞
手法写出了溪流的蜿蜒曲折,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与下文的“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氛围相协调。
朗读第三段思考
1.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第三段
内容。
小潭源流
2.
本段描写的对象
是
溪流
、
岸
势、溪
源,
运用
了
_
比喻
_
修辞
手法写出了溪流的蜿蜒
曲折
,
_
岸势的参差不齐,溪源的
神秘
。
与下文的
“寂寥无人”凄
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氛围相协调。
朗读第三段思考
1.
背诵第
2
,
3
段,熟记翻译注释。
2
、
默写第
2
,
3
段
.
本节课课后作业
1
.熟读第四、五段,
并背诵
四、五段
,掌握第
四、五段
的文言文重点。
2.体会作者
孤寂、凄凉
的心情。
3.完成课后练习四的第
4
题,熟背第四、五段,
知识点归纳
。
第三
节课学习目标:
小石潭记(第
4
段)
坐
潭上,四面竹树
环合
,
寂寥
无人,
围绕,包围 寂静寥落
译:
坐
在石潭上,四周都被竹子、树木包围着
,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凄
神
寒
骨,
悄怆
幽
邃
。
形容词的使动用
法 使
……
凄凉,
使
……
感到寒冷
凄凉 深
(
整个气氛)使人
感到心情凄凉,
寒气透骨
,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小石潭记(第
4
段)
以
其
境
过
清
,不可久
居
,
乃
记
之
而
去
。
因为 环境 凄清 停留 于是 代作者在小石潭的所见、所闻、所感。 而:顺接 去:离开
译文: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于凄清,不可长久停留,
于是我
记下这里的情景就
离开了。
1.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第四段
内容。
2.
本
段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
的环境,表现了作者
被贬后
__________
的心境。
运用的是
________
的
写法
。
朗读第四段思考
1.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第四段
内容。
潭中气氛
2
.
本
段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
凄清幽静
的环境,表现了作者被贬后
_
凄苦
孤寂
__
的心境。运用的是
__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_
的写法。
朗读第四段思考、交流
小石潭记(第
5
段)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译: 一同去游玩的有吴武陵、龚古和我的弟弟
宗玄。
隶而从
者,崔氏
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跟随者同去 两个年轻人
跟着同去
的还有两
个
姓
崔的
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同游者
一词多义:
全石以
为
底
为
坻
……
为
(作为)
(成为)
潭中鱼
可
百许头
不
可
知其源
明灭
可
见
可
(大约)
(
能够
)
清
水尤
清洌
以其境过
清
(清凉)
(凄清,冷清)
以
全石
以
为底
以
其境过清
(把)
(因为)
知识点归纳
环
如鸣佩
环
四面竹树
环
合
(玉质装饰物)
(环绕)
(可以)
词类活用
1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方位状语,向西。
2
.下见小潭。下: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下
。
如
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
…
发出声音
。
心乐之。乐:意动用法,
以
……
为乐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日光下澈。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7
.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8
.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9
.凄神寒骨。凄:使动用法,使
…
凄凉。寒: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
…
寒冷。
特殊句式
倒装句:
1
.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好像人身上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
2
.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
3
.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石头从水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整体感知
1.
本文
按照什么顺序写小石潭的?
空间
顺序(移步换景)
2
、
本文描写了什么景色?突出了什么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石潭幽美、静穆的景色;突出其
“
幽静
”
的特点;
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再读课文,探究:
3.
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思考: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再读课文,探究:
3.
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思考: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
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
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再读课文,探究:
6
、拟人。
“似与游人相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笔法,更把游鱼的神情写活了。
3
、正面描写。
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
4
、正面、侧面相呼应。
第二段写潭的游鱼,文字不多,却极其精彩。“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5
、对比描写。
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能显出鱼的活泼。
《
小石潭记
》
是
《
永州八记
》
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总结
第四课时
复习巩固
描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
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
如鸣珮环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复习旧知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俶(
)
冽(
)
坻(
)
佁(
)
翕
(
)
怆(
)
邃(
)
嵁(
)
2.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①水尤
清冽
②
卷
石底以出
③
鱼
可
百
许
头
④
俶
尔
远逝
⑤
斗
折
蛇
行
⑥
犬牙
差互
⑦心
乐
之
⑧
凄
神
寒
骨
⑨
以
其境过清
翻译
下列句子:
①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③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④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⑤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下列问题。
1
本文选自
________
,作者
________
,
________
朝人,著名文学家,他在做永州司马时写下了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其中《小石潭记》等八篇合称
________
。
2
.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
________
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为
________
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
________
辞格,摹形状貌,形象逼真
。
3
.文中描写小石潭的
__ __ __ __
等景物,突出了小石潭
________
的特点,全文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
________
的情感。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下列问题。
1
本文选自
________
,作者
________
,
________
朝人,著名文学家,他在做永州司马时写下了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其中《小石潭记》等八篇合称
________
。
2
.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
________
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为
________
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
________
辞格,摹形状貌,形象逼真。
3
.文中描写小石潭的
___ __ __ ___
等景物,突出了小石潭
________
的特点,全文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
________
的情感。
1
.
《柳河东集》
柳宗元
唐
《永州八记》
2
.移步换景;定点特写;比喻
3
.山石、潭水、树蔓、游鱼、溪流、岸势
,
清幽
、明丽、深远,悲凉凄苦
1
“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
?
2.
文章
前面写 “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后面又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乐一忧,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
?
这是全文揭示的主旨,画龙点睛的句子。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文章前面写 “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后面又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乐一忧,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乐
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作者参与
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