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中考题汇编(2009-2019年)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石潭记》中考题汇编(2009-2019年)

ID:564869

大小:163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题)‎ ‎  8.阅读《小石潭记》,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簧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 ‎  A.悄怆幽邃 邃:深 ‎  B.为坻,为屿,为嵁 坻:水中高地 ‎  C.斗折蛇行 蛇:蜿蜒曲折 ‎  D.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 ‎  A.而 潭西南而望 人不知而不愠 ‎  B.以 以其境过清 属予作文以记之 ‎  C.之 心乐之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  D.乃 乃记之而去 乃重修岳阳楼 ‎  (3)下列对课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 ‎  A.本文按照空间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介绍了游览小石潭的全过程。‎ ‎  B.本文与《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属游记,都借山水之景表达了作者悲伤厌世之情。‎ ‎  C.一切景语皆情语,第④段所表现出来的凄神寒骨源于作者内心的悲伤、凄凉。‎ ‎  D.本文是作者被贬谪到湖南永州后,流连于自然胜境,以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而作。‎ ‎  (4)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 ‎ ‎ ‎ ‎ 答案:‎ ‎ 8.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A.句意:寂静的使人感到忧伤,也幽深极了。邃:深。解释正确。‎ ‎  B.句意:形成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坻:水中高地。解释正确。‎ ‎  C.句意: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弯曲。蛇:像蛇那样。解释不正确。‎ ‎  D.句意: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冷清。清:凄清。解释正确。‎ ‎  故选:C。‎ ‎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A.第一个“而”‎ 35‎ ‎,表示修饰;第二个“而”,表示转折。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  B.第一个“以”,因为:第二个“以”,来。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  C.第一个“之”,代词;第二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  D.两个“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  故选:D。‎ ‎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判断正误即可。ACD.‎ ‎  分析正确。‎ ‎  B.错误;《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  故选:B ‎  (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  ④句中重点词:可,大约;许,表示约数;皆,都;空,在空中。句意为: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②句中重点词: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差互,互相交错;知,知道。句意为:溪流两岸的地形像犬牙似的互相交错,也不知道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  答案:‎ ‎  (1)C(2)D(3)B ‎  (4)④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②溪流两岸的地形像犬牙似的互相交错,也不知道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2016·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卷】‎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其中第10-12小题,每题2分,第13小题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影布石上(发布)                    B.以其境过清(凄清)‎ 35‎ ‎  C.往来而不绝者(断绝)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 ‎11.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 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乃记之而去 ‎  A.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醉翁亭记》)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D.何陋之有(《陋室铭》)‎ ‎12.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二段正面写水,侧面写鱼;写的是鱼,见的是水。‎ B.【乙】文第一段先写滁人之游,再写太守与众的宴酣之乐,最后写太守的醉态。‎ C.【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官后寄情山水的特殊心境。‎ D.【甲】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乙】文则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加以议论。‎ 第卷(非选择题,共96分)‎ ‎13.把“文言文阅读” 【甲】【乙】两段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3分)‎ 译文:                                    ‎ ‎(2)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3分)‎ 译文:                                     ‎ ‎ ‎ ‎ ‎ ‎ ‎ ‎ ‎ ‎10. A(布:映照)11.  C(“之”代词)12.   A(甲文第二段应为“正面写鱼,侧面写水”)13.  (1)(鱼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跟游人逗乐。(“往来”“翕忽”“乐”翻译各1分)(2)(山中)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举行宴会。(每个短语翻译个1分)‎ ‎《小石潭记》《游媚笔泉记》比较阅读练习(2016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7-28‎ ‎ ‎ ‎(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1题。(20分)‎ ‎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柳宗元《小石潭记》)‎ ‎ 【乙】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①,溪上大声漎②然十余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③‎ 35‎ ‎。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④宛首而顾其侣。援⑤石而登,俯视溶云⑥,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⑦”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⑧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⑨,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⑩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 ‎【注释】①霁:天放晴。 ②漎:流水声。 ③巂(guī):鸟名,即子规,又名杜鹃。 ④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 ⑤援:攀援,指游人攀登到大石上。 ⑥溶云:溶,融入。指天上的云倒映在潭水中。 ⑦沜:同“泮”,半月形的水池。 ⑧何立端公:指何如宠。后文中的“左丈学冲”指左世容。“薑(jiāng)坞先生”指姚范。 ⑨就:完成。 ⑩卒:同“猝”,突然。‎ ‎ (姚鼐《游媚笔泉记》)‎ ‎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2分)‎ ‎ 大 石 出 潭 中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水尤清洌 ②乃记之而去 ‎ ‎③被而名之 ④要客九人饮于是 ‎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译文: ‎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 ‎③翼乎临于溪右 译文: ‎ ‎10.阅读【甲】文,请概括作者浏览小石潭的感受。(4分)‎ 答: ‎ ‎11.【甲】【乙】两文画线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共同之处,请加以分析。(4分)‎ 答: ‎ ‎7.大石/出潭中 ‎8.清洌: 清澈寒冷。去:离开。名:命名。要:同“邀”,邀请。‎ ‎9.①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②看到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③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 ‎10.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11.两处画线的句子,都采用 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描写的对象是鱼,将鱼在水比成在空中,表现了溪水的“清洌”。“俯视溶云,鸟飞若坠”描写的对象是鸟,因人在高处,所以看鸟儿飞,如从高处坠落一样,以此表现作者“向上爬”时已到达很高处。‎ ‎【参考译文】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 35‎ ‎ 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山鸟的叫声。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说:“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泮啊。”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记载的地方,没有找到,(所以后人)就用“垂云沜”来命名。”石头的缝隙间长出一棵大树,树阴能容下几十个人,树前有平地,可以铺上席子坐下。树南边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峭壁上的字)刻在上边,泉水叫做“媚笔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 左丈学冲(左世容,字学冲)在水池边的平地上建造房子,还没建成,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地吹打悬崖峭壁,树木草丛、许多泉水、碎石乱响。游玩的人感到有点害怕,于是回去了。这一天,我的伯父姜坞先生(姚范)也去了,我(姚鼐)跟随他,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 ‎《小石潭记》《小石城山记》比较阅读(2016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7-24‎ ‎ ‎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15题。‎ ‎【甲】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 ‎ ‎【乙】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①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②。其上,为睥睨梁 之形③;其旁,出堡坞④,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⑤,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⑥,而列是夷狄⑦,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⑧,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⑨。”是二者,余未信之。 ‎ ‎ 【注释】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 ②垠:边界,尽头。 ③睥睨(pìnì):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梁 (lì):屋的正梁。 ④堡坞(bǎo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 ⑤箭:小竹子。 ⑥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 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 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 ⑨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 ‎ ‎ ‎11.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 其 气 之 灵 不 为 伟 人 而 独 为 是 物 故 楚 之 南少 人 而 多 石 35‎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 (1)其岸势犬牙差互 ‎ ‎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3)益奇而坚 ‎ ‎(4)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投以小石 先帝不以臣卑鄙 ‎ B.是固劳而无用 潭西南而望 ‎ ‎ C.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环而攻之而不胜 ‎ D.是二者,余未信之 是日更定矣 ‎15.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 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 的不平之气。(2分)‎ ‎ ‎ ‎ ‎ ‎ ‎ 答案:‎ ‎11、其 气 之 灵 /不为 伟 人 而 独 为 是 物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划对一处1分)‎ ‎12、(1)像狗牙那样(2)凄清(3)更加(4)有的人(每小题1分)‎ ‎13、(1)小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从西山路口一直往北(走),越过黄茅岭下来。(每小题2分)‎ ‎14、D(2分)‎ ‎15、凄苦孤寂;有才能却无法施展。(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柳州市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6-07-11‎ ‎ ‎ 文言文阅读(共12分,其中第10~12小题,每题2分,第13小题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35‎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影布石上(发布) B.以其境过清(凄清)‎ ‎ C.往来而不绝者(断绝)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 ‎11.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记之而去 ‎ A.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醉翁亭记》) 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D.何陋之有(《陋室铭》)‎ ‎12.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二段正面写水,侧面写鱼;写的是鱼,见的是水。‎ B.【乙】文第一段先写滁人之游,再写太守与众的宴酣之乐,最后写太守的醉态。‎ C.【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官后寄情山水的特殊心境。‎ D.【甲】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乙】文则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加以议论。‎ ‎13.把“文言文阅读” 【甲】【乙】两段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3分)‎ ‎ ‎ ‎(2)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3分)‎ ‎ ‎ ‎ ‎ 答案:‎ ‎1. A(布:映照)‎ ‎2. C(“之”代词)‎ ‎3. A(甲文第二段应为“正面写鱼,侧面写水”)‎ ‎4. (1)(鱼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跟游人逗乐。(“往来”“翕忽”“乐”翻译各1分)‎ ‎(2)(山中)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举行宴会。(每个短语翻译个1分)‎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7-21 出处:2018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35‎ ‎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4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  )‎ ‎(1)水尤清冽 冽: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布石上 布:___________________‎ ‎(3)隶而从者 隶: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心乐之 马之千里者 B.不可知其源 其如土石何 C.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 D.乃记之而去 乃石性坚重 ‎19.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1分)‎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项是(3分) (  )‎ A.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水、石、树、鱼等潭中景物,再写小 潭源流及潭中氛围,最后记录同游者,构思巧妙,结构完整。‎ B.文中的“心乐之”之“乐”表现了作者听到悦耳水声之后的欣喜之情;“似与游者相乐”之“乐”则写出了作者与游人同乐的轻松与快慰之情。‎ C.本文运用了点面结合和动静互衬的表现手法:“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影布石上”是静,“往来翕忽”是动。‎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氛围以及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 ‎ ‎《三峡》《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7-14 出处:2019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题 35‎ ‎ ‎ ‎12.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1)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表示数目不确定)‎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然)‎ D.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穿过,透)‎ ‎(2)【甲】文段中与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 ‎ ‎②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 ‎ ‎(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水,但特点不同,【甲】文段水的特点是: ;【乙】文段水的特点是: ‎ ‎【分析】【参考译文】‎ ‎【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乙】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BD.正确;‎ C.有误,虽:即使。‎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意思是: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该句写出了船行之快。“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意思是: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该句也写出了船行之快。所以这两个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 35‎ ‎,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自,在、从。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缺口,空隙。句意: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②重点词:俶尔,忽然。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句意: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甲】文中“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水大,“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水流急。【乙】文中的“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写出了水的清澈。‎ 答案:‎ ‎(1)C;‎ ‎(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①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②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4)水势大、水流急;清澈。‎ ‎ ‎ ‎ ‎ 答案:‎ ‎17.【答案】(1)凉 ‎(2)投射(照映,分布,散布)‎ ‎(3)随从 ‎【解析】冽:凉。布:投射,照映,分布。隶:随从。‎ ‎【考点】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18.【答案】C ‎【解析】A.代词/结构助词;B.代词,可译为“它”/在“如……何”前面加强反向语气;C.都是“因为”的意思;D.于是/是。‎ ‎【考点】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19.【答案】其岸势/犬牙差互 ‎【解析】文言文节奏,要根据语言顺序处理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动补”来停顿,以使语意明显。本题中,“其岸势”是主语,“犬牙差互”是谓语。‎ ‎【考点】文言句读。‎ ‎20.【答案】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解析】要抓住关键词语,如上句中的“斗”和“蛇”都是名词状语,注意词类的活用。另外还须适当补充和调整。‎ ‎【考点】对文言句意的理解。‎ ‎21.【答案】B ‎【解析】“似与游者相乐”不是“作者与游人同乐”,而是“鱼儿与游人相乐”。‎ 35‎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一条)道路,顺势往下走可以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小潭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周竹林和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冷落、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还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玄宗。随从跟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考点】对文章的理解与鉴赏。‎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重庆市A卷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6-16 出处:2019年重庆市A卷中考题 ‎ ‎ ‎(二)阅读《小石潭记》,完成9-12题。 (15分)‎ ‎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解释下列加点的司珸。(4分)‎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 ) (2)佁然不动( ) ⑶俶尔远逝( ) ⑷以其境过清(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3 分)‎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一一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火写日光鱼影,勾面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35‎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12.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冷清所致,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因。(4分)‎ ‎ [链接材料]‎ 仆⑴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⑵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圆土⑶一遇和景⑷,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 (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节)‎ ‎[注]⑴仆:对自己的谦称。⑵已:过一会儿。⑶譬如囚拘圆土:好像被因禁在圆形围墙之中。⑷和景:温暖的日光。‎ ‎ ‎ ‎ ‎ 答案:‎ ‎ ‎ ‎9.可:大约 佁然:呆呆的样子 俶尔:忽然 清:凄清 ‎10. (1)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2)两岸的地势象狗的牙齿一样相互交错,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11.D(解析:“斗折蛇行”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表现溪水的曲折蜿蜓。)‎ ‎12. (1)柳家元写小石潭的美景,是为写自己被贬后的愤懑孤凄做铺垫,以乐景写悲情,也隐喻自己如美景被埋没的境地; (2)材料中“警如囚居圆土”“然终不得出”等句,也表达了对统治者排挤埋没人才的不满和嘲讽,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压抑和孤凄。(解析:分析这道题需结合柳宗元被贬的背景。小石源记主要表达的情感就是柳宋元被贬后内心的压抑。欲抑先扬,同时结合材料得出对统治者的不满,结合具体语句作答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5-03 出处:2018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题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5‎ A.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快乐 B.影布石上 布:映照 C.斗折蛇行 蛇:像蛇爬行那样 D.悄怆幽邃 悄怆:忧伤的样子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境过清 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B.隶而从者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C.不可知其源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D.乃记之而去 马之千里者(《马说》)‎ ‎1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文字从小丘到篁竹,从篁竹到水声,再从水声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B.文章描写游鱼“皆若空游无所依”衬托出潭水的清澈透明,给人以鲜明的画面感。‎ C.作者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感受,意在突出小石潭景色幽静、冷寂的特点。‎ 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山水的描绘之中,委婉地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之情。‎ ‎ ‎ ‎ ‎ 答案:‎ 三、(共6分,每小题2分)‎ ‎13.A (乐:以……为乐)‎ ‎14.B (B项,“从”都是动词,跟从。 A项,前句“以”,介词,因为;后句的“以”,介词,拿,把。 C项,前句的“其”,代词,指小溪;后句的“其”,语气助词,一定。 D项,前句的“之”,代词,指小石潭的风景;后句的“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 ‎15.C (小石潭景色幽静、冷寂的特点,触发了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感受。)‎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西北部中考)‎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7-24 出处:2018年广西北部中考 ‎ ‎ ‎(二)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伐竹取道 策之不以其道 B.全石以为底 一食或尽粟一石 35‎ C.日光下澈 主人日再食 D.不可知其源 林尽水源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以调素琴 B.似与游者相乐 至于负者歌于途 C.潭西南而望 思而不学则殆 D乃记之而去 乃不知有汉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段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讲述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由小丘西行到看见篁竹、听闻 水声,寻得小石潭,移动变化中景致不同,极具动态画面感。‎ B.第段特写游鱼的形神姿态,动静之间,游鱼形象丰满灵动,体现游鱼怡然自得的 同时,也侧面凸显潭水的空明澄激,二者各尽其妙。‎ C.第段描述作者在小石潭停留的感受,突出一个“清”字,环境之清深入心神,作 者顿感悠闲宁静,直接反映他纵情山水的精神追求。‎ D.作者写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把自身遭遇、个人心境融入自然风 景的描绘中,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道的忧伤悲凉之情。‎ ‎ ‎ ‎16.把第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译文: ‎ ‎ ‎ ‎ ‎ ‎ ‎ 答案:‎ ‎(二)‎ ‎13.D ‎14.B ‎15.C ‎16. (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2)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 《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7-19 出处:2018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 ‎ ‎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甲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5‎ 乙 湖心亭看雪(节选)‎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丙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 ‎7.下列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水中藻荇交横盖 / 竹柏影也 B.雾淞沆砀天 / 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C.潭中鱼可百许头 / 皆若空游无所依 D.以其境过清不可 / 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湖中人鸟声俱绝(隔绝)‎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边) D.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9.下列对选文文意理解概括与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则选文都有叙事。甲文写的是夜游承天寺,乙文写的是到湖心亭赏雪,丙文写 的是游览小石潭。‎ B.三则选文都写到了水。甲文写了水中竹柏倒影的景致,乙文写天云山水一片混沌的景色,丙文写了水中鱼儿嬉戏的画面。‎ C.三则选文都融情于叙事写景中。甲文抒发了苏轼贬谪的悲凉,乙文抒发了张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丙文抒发了柳宗元贬官失意后的孤凄。‎ D.画线句子写景各有千秋。甲文运用比喻手法,富有情趣;乙文采用白描手法,形神 兼备;丙文动静结合,游鱼与潭水相映成趣。‎ ‎ ‎ 三、文言文语句翻译与古诗文积累(10分)‎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1.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名句。(6分)‎ ‎(1)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3)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正如 ‎《十二章》中所言 , ?‎ ‎ ‎ 35‎ ‎ ‎ ‎ ‎ 答案:‎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7.C【解析】见教材。‎ ‎8.D【解析】(A.念:考虑。B.绝:消失。C.西:向西。)‎ ‎9.B【解析】(甲文没有写水。)‎ ‎ ‎ 三、文言文语句翻译与古诗文积累(10分)‎ ‎10.(1)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共2分,关键词“但”1分,表达通顺明白1分。)‎ ‎(2)(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共2分,关键词“翕忽”1分,表达通顺明白1分。)‎ ‎11.(1)何当共剪西窗烛(2)生子当如孙仲谋(3)黑云压城城欲摧 ‎(4)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每句1分,共6分。多字、少字、错字,该句都不得分。)‎ ‎《小石潭记》《西山十记》之《记四》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7-14 出处: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嶇,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伯然不动,做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节选自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①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②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③。有老树④,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⑤,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⑥,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⑦。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⑧刺泼⑨,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⑩静燥关其老少耶?‎ ‎ (节选自 袁中道《西山十记》之《记四》‎ ‎【注释】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②罅:裂缝。③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④有老树,中空火出:泉水从一棵空心老树中如喷火般激溅而出。⑤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⑥匝池红酣: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⑦清慧可怜:样子清秀灵动惹人喜爱。⑧跳达:同“佻达”,此处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⑨刺泼:鱼击水声。⑩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 怕 35‎ ‎”“只怕”。‎ ‎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 (1)心乐之 乐:‎ ‎(2)不可久居 居:‎ ‎(3)不里许 许:‎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其长尺许者 ②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B. ①乃记之而去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C. ①或投饼于左 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D. ①以其境过清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2)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 ‎14. 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属于间接描写水清澈的一组是( )‎ ‎ 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③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④写影潭底,清慧可怜。⑤下深丈许,了若径寸。⑥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 A. ①②⑥ B. ②③④ C. ③⑤⑥ D. ①④⑤‎ ‎15. 【甲】【乙】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 ‎ ‎ ‎ ‎ ‎【答案】‎ ‎11. 乐:以……为乐 居:停留 许:大约 ‎ ‎12. D ‎ ‎13. (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然而在水中欢快游动发出刺泼声响的鱼儿,都是身长只有几寸的鱼儿。 14. B ‎ ‎15. 【甲】文抒发了作者谪居荒原之地的孤寂、凄苦忧伤的感情。【乙】文表现作者西山游玩的欢愉心情。‎ ‎【解析】‎ ‎1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乐”:以……为乐。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2. 试题分析:D项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因为”之意。A前者代词;后者副词“难道”。B前者代词;后者助词,用于主谓之间。C前者介词,引出处所,可译为“到”;后者介词“比”。‎ 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 35‎ ‎“斗”“蛇”“明灭”“然”“跳达”等字词的翻译。“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判断句的翻译。‎ ‎14. 试题分析:文言文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提取。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一定要看准题干的“间接描写水清澈”一句。“水尤清冽”“下深丈许,了若径寸”“喷吐冰雪”都是直接写水,所以答案为B项。‎ ‎15. 试题分析:比较阅读。要答好此题,首先要好好阅读两篇文言文,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注意分析具体语句,特别是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甲文可从抒发了作者凄苦忧伤的感情角度作答。乙文可从表现作者欢愉心情的角度作答。答此题,如果能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来解答就更好了。‎ ‎(一)译文:‎ ‎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二) 译文:无。‎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上海市中考)‎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7-12 出处:2018年上海市中考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35‎ 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 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似与游者相乐。‎ ‎10.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     ,潭中游鱼的特点是     。(4分)‎ ‎ ‎ 答案:‎ ‎8.(2分)B ‎9.(3分)评分量表:‎ 分值 等级描述 答案示例 ‎3‎ 全句翻译正确,“似”和“与……相乐”翻译正确。‎ ‎(鱼)好像在同游人互相逗乐。‎ ‎2‎ 句子翻译基本正确,关键词“似”和“与……相乐”有一个翻译正确。‎ ‎(鱼)好像在同游人赛乐 ‎(鱼)是在和游人逗乐。‎ ‎(鱼)好像在互相逗乐。‎ ‎1‎ 句子翻译不够正确,关键词“似”和“与……相乐”有一个翻译正确。‎ ‎(鱼)好像在游泳逗乐。‎ ‎(鱼)在和同伴逗乐。‎ ‎0‎ ‎⑴全句翻译错误;‎ ‎⑵不成句,仅有关键词的翻译;‎ 没有作答。‎ ‎(鱼)在和同伴游泳取乐。‎ ‎10.(4分)清澈(2分)  灵动(活泼)(2分)‎ ‎《三峡》《小石潭记》《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6-28 出处: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 ‎ ‎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 7—12 题。(14 分)‎ ‎[一]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三]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四]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 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 35‎ 午非子之子邪?”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 ‎(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 则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B. 遂.用之 遂.迷,不复得路 C. 战则请.从 请.从吏夜归 D. 虽.席地不容间也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 下面四个选项哪一项的“之”是代词,指人的?它指的是文中的哪个人?(2 分)‎ A.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B.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D. 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4.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翻译时必须译出“午”的姓名。)‎ ‎5.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2 分)‎ ‎6. 你怎样评价文章中的祁黄羊?(2 分)‎ ‎ ‎ ‎ ‎ ‎ ‎ ‎ ‎ 三、文言文阅读(12 分)‎ ‎7.(2 分)‎ ‎(1)回声 (2)目光短浅 ‎(3)像北斗星 (4)可以 ‎9.(2 分)D 解狐 ‎10.(4 分)‎ ‎(1)(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2)(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11.(2 分)记叙 描写 ‎12.(2 分)‎ 祁黄羊唯才是举的品质(或精神)值得赞扬。(或祁黄羊举贤没有私心。)‎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12-01‎ ‎ ‎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 小石潭记 35‎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 ‎9本文作者 (人名) (朝代)文学家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水尤清冽 ( ) (2)佁然不动 ( ) ‎ ‎(3)悄怆幽邃 ( ) (3)隶而从者 ( ) ‎ ‎11 第一段作者从哪些反方面描绘了小石潭的美?(2分)‎ ‎ ‎ ‎12“影布石上”的意思是鱼的影子投在石头上。请结合第二段内容,说说产生这一效果的原因有哪些。(2分)‎ ‎ ‎ ‎13统观全文,小石潭合作者的遭遇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3分)‎ ‎ ‎ ‎ ‎ ‎ ‎ 答案:‎ ‎9 柳宗元 唐代 ‎10 清凉;呆呆的样子;忧伤的样子;跟随 ‎11 水特别清冽,以整块石头为底,潭岸岩石形状各异,岸边树木茂盛秀丽。‎ ‎12 日光折射入潭中,监狱的影子投在石上,原因是潭水清澈;能够看清鱼影投在石上。原因是石潭面积小。‎ ‎13 小石潭岸势曲折。不知其源和作者被贬后遭遇坎坷,前途迷罔相似;小石潭周边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环境和作者被贬后的孤凄悲凉,悲哀深沉的心境相似。给作者带来了幽深冷寂、孤苦悲凉、悲哀深沉的感受。‎ ‎ ‎ ‎《小石潭记》《百丈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5年广西钦州市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11-04‎ ‎ ‎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 ‎ 35‎ ‎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恬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 【乙】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①垂崖;叠石为磴②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③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④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⑤,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 ‎ (节选自朱熹《百丈山记》)‎ ‎ 【注释】①控:连接。 ②磴( deng):山道的石阶。 ③循:顺着、沿着。‎ ‎④淙: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⑤山门:寺院。‎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下见小潭 自高淙下 B.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能容十许人 ‎ C.心乐之 山之胜盖自此始 D.怡然不动 然前瞰涧水 ‎1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 ‎ A.卷石/底以出 B.皆若空游/无所依 ‎ C.登百丈山/三里许 D.其声/溅溅然 ‎12.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语言凝练,用“蒙”“络”“摇”“缀”四个字就描画了树木、茎蔓的种种姿态。‎ ‎ B.【乙】文详写了百丈山上的石磴和小涧,而略写了山门处的景致,这样的安排详略得当。‎ ‎ D.【甲】【乙】两文都属于山水游记,都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写景物,寓情于景。‎ ‎ D.【甲】文描写潭水的清澈,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乙】文则从正面描写的 ‎ 角度来突出涧水的清澈。‎ ‎13.请把第1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2)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 ‎ ‎ ‎ ‎ ‎ 答案:‎ ‎10、B 11、A 12、B ‎13、(1)译文:(鱼儿)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 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得分点:“傲尔”“翕忽”各1分,语意通顺1分。)‎ ‎(2)译文:(涧边)都长满苍翠的藤蔓和参天的古木,且口使在盛夏正午最炎热的时候,也感觉不到逼人的暑气。(得分点:“虽”“亭午”各1分, 语意通顺1分。)‎ ‎《小石潭记》《三国志·蜀志·先主传》阅读练习及答案(辽宁省丹东市2017年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9-18‎ ‎ ‎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20—‎ 35‎ ‎22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0分)‎ ‎【甲】‎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 ‎【乙】‎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节选)‎ 陈寿 ‎①先主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先主少孤①,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有桑树高五丈余,遥见童童②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 ‎②先主少时,与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③。”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③年十五,母使行学④。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言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者争附之。‎ ‎【注释】①孤:年幼失去父亲。 ②童童:覆盖的样子。 ③羽葆盖车:指皇帝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 ‎ ‎④行学:游学。 ‎ ‎ (原文有改动)‎ ‎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水尤清冽 ⑵以其境过清 ‎ ‎⑶喜怒不形于色 ⑷顾自见其耳 ‎21.请将选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⑵先主少时,与诸小儿于树下戏。‎ ‎22.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2分)‎ ‎⑴【甲】文第②段划波浪线句子“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写出了小石潭什么特点?(1分)‎ ‎⑵【乙】文第②段可以看出先主是一个怎样的人?(1分)‎ ‎ ‎ ‎ ‎ ‎ ‎ 答案:‎ ‎(一)文言文(共10分)‎ ‎20.⑴凉。 ⑵凄清。‎ ‎⑶脸色(或神色)。 ⑷回头看(或往旁边看)。(每词1分,共4分) ‎ 35‎ ‎21.⑴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或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2分)‎ ‎⑵先主年少时,和许多小孩在树下嬉戏。(2分)‎ 22. ‎⑴水清。 ⑵少有大志(或有远大理想)。(每问1分,共2分。)‎ ‎《小石潭记》《顺宗即位,王叔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河南省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7-31‎ ‎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①,尤奇待②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③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即罹窜逐④,涉履蛮瘴⑤,崎岖堙厄⑥,蕴⑦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注】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特: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遣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精力蛮地瘴疠之苦。⑥堙(yin)厄:指道路艰难。⑦蕴:积聚。‎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闻:隔篁竹,闻水声/不求闻达于诸侯 B.出:卷石底以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游:皆若游无所依/似与游着相乐 D.环:四面竹树环合/环滁皆 山也 ‎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 ‎16.语段(一)是怎样从岑冕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3分)‎ 答: ‎ ‎17.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语段(一)做着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3分)‎ 答: ‎ ‎ ‎ ‎ ‎ ‎ ‎ 答案:‎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35‎ ‎14. D (2分)‎ ‎15.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陷时现。(“斗” “蛇”1分,大意1分,共2分)‎ ‎16. ① 可以石到潭底的整块石头,写出了水的清澈。②水中鱼儿橡在空中游动,写出了水的清澈。③日光直照到潭底,石在有鱼的影子,写出了水的清澈。(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3分)‎ ‎17. ①参与王叔文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②被贬之地荒远。③小潭厂环境凄清。(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3分)《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6-23‎ ‎ ‎ ‎(一)古诗文阅读(9~14小题,共1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洽与松泉作四邻,煮茗听雨好留宾。新桃满径为家业,风月一簾任我吟。‎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水尤清冽:( ) (2)心乐之:( )‎ ‎(3)乃记之而去:( ) (4)煮茗听雨:( )‎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皆若空游无所依 (2)卷石底以出 ‎11.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各划一处)(2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 (2)煮茗听雨好留宾 ‎12.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见渔人,乃大惊。‎ A.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B.环滁皆山也。‎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13.对以上诗文材料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第二段字字写鱼,对水的描写不着一字。然而其名写鱼,其实写水,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 B.乙诗的“新桃满径”可以让人联想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和职业。C.甲文“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写出了小石潭环境的凄清、‎ 寂寥;乙诗“洽与松泉作四邻”也同样写出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雅致。‎ 35‎ D.甲文通过描写小石潭的独特风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依然洒脱自如、无欲无求的思想感情;乙诗借具体的意象,寄托了诗人自命不凡,却怀才不遇的失落之情。‎ ‎14.“风月一簾任我吟”的“任”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2分)‎ ‎ 答: ‎ ‎ ‎ ‎ ‎ ‎ ‎ 答案:‎ 二、阅读与赏析(共42分)‎ ‎9. (4分,每小题1 分)‎ ‎(1)寒冷 (2)以……为 乐(感到快乐)‎ ‎(3)然后、就(表顺承或顺接关系) (4)茶 ‎10.(4分,每句2 分)‎ ‎(1)(鱼儿)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赋分点:“皆”、“依”各1 分)‎ ‎(2)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起来,高出水面。 (“以”字的句式1 分,“卷”1 分)‎ ‎11.(2分,每句1 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 (2)煮茗听雨/好留客 ‎14.(2 分)“任”是随意、任意的意思。(1 分)从“任”字可以看出作者超凡脱俗、满身书香、洒脱豪放的性格特点。(1 分)(意思接近即可)‎ ‎(陕西)20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②,可列坐而庥③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节选自柳宗元《石渠记》)‎ ‎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 【注释】①渴(hè)地名,指袁家渴。②箭:小竹。③麻(xiū),树荫。‎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 (1)民桥其上(搭桥,架桥) (2)逾石而往有石泓 (越过,经过)‎ ‎(2)北堕小谭(落入) (4)卷石底以出(弯曲,翻卷)‎ 评分标准:每词1分,计4分。共4分。‎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2分)‎ A.有泉幽幽然 B.其侧皆诡石怪木 然胡不已乎 安陵君其许寡人 C.然卒入于渴 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 (1)其长可十许步。‎ ‎ 【答案】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2分)‎ ‎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答案】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2分)‎ 评分标准:每句句意翻译准确通顺,得2分。共4分。‎ 35‎ ‎ 20.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 【答案】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 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评分标准:甲文乙文中水的特点答对,各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 阅读《小石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题。‎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B. 全石以为底 ‎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 C.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C. 皆若空游无所依 ‎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7.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2分)‎ ‎ A.日光下彻 ‎ B.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 D.尉果笞广(《陈涉世家》)‎ ‎8.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2分)‎ ‎9.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 ‎【答案】‎ ‎6.D ‎7.C ‎8.①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9.写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说明水清澈见底;写鱼在水中的情景,如“皆若空游无所依”等让人感觉不到水的存在,说明了水的清澈透明。‎ ‎ ‎ 一、2007安徽省池州市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5‎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7.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18.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参考答案 ‎ ‎15.(3分)(1)因为。 (2)离开。 (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各占1分)‎ ‎16.(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 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17.(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35‎ ‎(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18.(4分)(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各占2分。意思对即可) ‎ 二、2008大连市小石潭记 ‎(一)‎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临:‎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之:‎ ‎9.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2分)‎ ‎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穷: ‎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穷: ‎ ‎10.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案 :8.(1)到、靠近(2)的 (2分。每小题1分) 9.(1)穷尽、完结(2)贫穷(穷困) (2分。每小题1分)‎ ‎10.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2分)‎ 三、2008年荷泽市小石潭记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35‎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 以其境过清 ( ) ② 不可名状 (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 ‎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 甲文: ‎ 乙文: ‎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 ‎ ‎ ‎ ‎10.答案 :① 因为 ② 说出 ‎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 :①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 :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 :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四、2008深圳市小石潭记 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10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6~8题。‎ 35‎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佁然不动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水尤清冽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8.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4分)‎ 答案 :6.(1)大约 (2)呆呆的样子  7.(1)水格外清凉。(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8.此题答案 多元化。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会的人文美(或“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两者结合起来 五、(09南京)‎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题。(13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35‎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xià):裂缝。③掉:摇动。‎ ‎ 1.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 D.似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C.疾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疾矣 ‎ D.山行之极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 ‎ 3.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4分)‎ ‎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翻译: ‎ ‎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 翻译: ‎ ‎ 4.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分)‎ ‎ (1)《次北固山下》:□(2)《小石潭记》:□ (3)《观第五泄记》:□‎ ‎ 4.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2分)‎ 诗 文 语 句 表达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 乡书何处达?‎ ‎(1) ‎ 35‎ ‎《小石潭记》‎ 心乐之 心情快乐 ‎《观第五泄记》‎ ‎(2) ‎ ‎ 依依不舍 答案 :1.(2分)D ‎2.(2分)B ‎3.(4分)(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瀑布在 青色的石壁间飞泻,震撼着山谷。 (每句2分,意对即可)‎ ‎4.(3分)(1)平(或:绿) (2)清 (3)伟(或:疾) (每处1分)‎ ‎5.(2分)(1)思乡之情 (2)而犹不忍去 (每处1分)‎ 六、(09浙江衢州)‎ ‎(二)(12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记》)‎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2)伐竹取道 伐: ‎ ‎(3)佁然不动 佁然: (4)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 ‎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心乐之 (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5‎ ‎ ‎ ‎20.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 ‎ ‎ ‎ 答案 :17.(1)向西 (2)砍伐 (3)呆呆的样子 (4)参差不齐 ‎18.A ‎19.(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0.孤独忧伤(凄凉)‎ 七、(09上海)‎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上文选自《小石潭记》,作者是____。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___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答案 :9.柳宗元《江雪》、《捕蛇者说》等 ‎10.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 35‎ ‎11.B 35‎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