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压扁的沙子
内容把握
作者思路
写作目的
文题研究
比较阅读
图片欣赏
初读课文,独立思考
本文要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
恐龙灭绝的原因
阅读课文,分组讨论:
1.
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2.
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1.
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
撞击说
火山说
撞击说:
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慧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中,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或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所有恐龙和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爆发,那么也可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灾难。
2.
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应该是
撞击
。”
证据
1
:
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石层中,发现了斯石英
——
压扁的沙子。
证据
2
:
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
作者以科学发现和科学实验的成果为依据,层次清楚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
说明顺序:科学发现
→
观点产生
→
科学研究发现
→
印证观点。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作者思路
《
被压扁的沙子
》
的段落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
1—4
),
提出“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
5—17
),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分析,
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
由果到因逻辑顺序
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你怎么认为?
作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
(
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
。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对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自由发挥
写作目的
本文题目
《
被压扁的沙子
》
是否离题太远
?
换成
《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
不好吗?
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改成
《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
,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文题研究
揣摩语言
(
1
)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用一句半开玩笑的话
,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球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地球的历史
上确实发生过。
强调说
明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揣摩语言
(
2
)即非常纯的沙子。
解释什么是二氧化硅,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作“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星际含有杂质。
揣摩语言
(
3
)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这句话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
类比
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成普通的沙子,
括号中的文字起
类比说明
的作用。作者随笔
幽默
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比较阅读
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说明角度、说明语言、中心思想
两篇文章都采用的都是
逻辑顺序
,重在
说明事理
,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
深入浅出
地解释清楚。
说明顺序
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列数字、作诠释
说明方法
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
说明角度
前者
:
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种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后者
:
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由此可见,作者具有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说明语言
准确简练
浅显易懂
主题思想
课文所选两篇就
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
,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
1
)与短文
《
恐龙无处不有
》
相比,两篇短文在行文思路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都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经过推理论证之后,作出结论。不同之处是,第一篇短文由一个问题
5
;出另一个问题;第二篇短文是提出两个假设,通过论证否定了其中的一个。
(
2
)
两篇文章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哪些相同之处?
都体现出多角度、跨学科地思考、分析问题的思维特征。
《
恐龙无处不有
》
:恐龙
——
板块理论生物学
——
地质学
《
被压扁的沙子
》
:斯石英
——
恐龙化学、地理学、天文学
——
生物学
比较阅读
(
3
)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试比较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一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
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处不有,是
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
探讨的主题
,“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比较阅读
括号里的文字起补充说明作用,说说它们具体的作用。
(
1
)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用一句半开玩笑的话说明天文学研究的意义。括号中的文字起强调说明的作用。
(
2
)即非常纯的沙子。
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作“二氧化硅”,括号中的补充说明,使表述更严谨,达意更准确。
(
3
)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括号中的文字起类比说明的作用。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成普通的沙子,把事理说得简明透彻,通俗易懂。
埃及恐龙
小头龙
侏罗纪公园
恐龙骨架
尾羽龙生态复原图
剑龙
中国科学家发现四翅恐龙
中国科学家发现四翅恐龙
真正会飞的“恐龙”
——
中华神州鸟。
6700
万年前的食肉类恐龙模型
您的光临,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