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鼓楼区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25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9分)
(1) ▲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2)山气日夕佳, ▲ 。 ( 陶渊明《饮酒》)
(3)山随平野尽, ▲ 。 (李白《渡荆门送别》)
(4)杨花榆荚无才思, ▲ 。 (韩愈《晚春》)
(5)青箬笠,绿蓑衣, ▲ 。 (张志和《渔歌子》)
(6) ▲ ,绿水逶迤。 (欧阳修《采桑子》)
(7)天接云涛连晓雾, ▲ 。 (李清照《渔家傲》)
(8)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真可谓“ ▲ , ▲ ”。(用欧阳修《醉翁亭记》里的句子填空)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10分)
孔子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鸟儿的飞去飞来,草树的花开花谢,天可曾说过什么?然而人们却智慧地透过纷繁的表象,归结出大自然往复的规律:天气 ▲ ▲ 随机播放,▲▲ 循环播放,正所谓“天行有常”。
斗转星移,季节更迭(①▲),万物生长。人们洞察日月变换的步lǚ(②▲),推测草木荣枯的密码,揣mó(③▲)天地自然的性情,然后应(④▲)和着它们的韵律,来安排我们生活的节奏。这种生活律动的方式,对中国人而言,就是二十四节气。节气,就是岁时的句读和标点。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更迭( ▲ ) ②步lǚ( ▲ ) ③揣 mó( ▲ ) ④应和( ▲ )
(2)在方格里,填写一组适当的关联词语。(2分)
▲
▲
▲
▲
(3)仿照示例,任选一种字体临摹孔子的话。(4分)
示例: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3.下面文化与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施耐庵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B.《史记》是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则是编年体通史。
C.“阴阳割昏晓”中的“阴”与“月有阴晴圆缺”中的“阴”意思相同。
D.律诗由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组成,每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2分)
A.这次拙作出版,得益于先生指教,在此谢过。
B.收到先生的问候,深为感动,来信我将惠存。
C.聆听先生高见,我顿时对《水浒》豁然开朗。
D.下周三晚诗会诗友云集,恭请先生大驾光临。
5.根据下面对话内容,完成填空。(2分)
观众:请问专家,我的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
专家:您复印过文件吗?
观众:复印过。
专家:如果复印件上面有错字,您是改复印件还是改原稿?
(场内立刻响起雷鸣掌声。有人答道:“改原稿。”)
专家:应该原稿和复印件同时改,才是最好。
对话中的“复印件”指代 (1)▲ ,“原稿”指代 (2)▲ 。
二(4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5分)
白鹭儿
[唐]刘禹锡
白鹭儿,最高格。毛衣①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②。
(选自《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注释】① 毛衣:白鹭新长的羽毛。 ②遥碧:辽阔碧蓝的天空。
6.下列图景最贴合这首诗的一项是( ▲ )(2分)
A B C
7.诗人为何说白鹭儿“最高格”?(3分)
▲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
烟士披里纯
梁启超
西儒哈弥儿顿曰:“世界莫大于人,人莫大于心。”谅哉言乎!而此心又有突如其来,莫之为而为
,莫之致而至者。若是者,我自忘其为我,无以名之,名之曰“烟士披里纯”。“烟士披里纯”者,发于思想感情最高潮之一刹那顷,而千古之英雄豪杰、孝子烈妇、忠臣义士,以至热心之宗教家、美术家、探险家,所以能为惊天地泣鬼神之事业,皆起于此一刹那顷。故此一刹那间不识不知之所成就,有远过于数十年矜心作意以为之者。尝读《史记·李广列传》云:“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射之中石没羽;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入石矣。”由此观之,射石没羽,非李将军平生之惯技,不过此一刹那间,如电如火,莫或使之,若或使之,曰惟“烟士披里纯”之故。马丁·路得云:“我于怒时,最善祈祷,最善演说。”至如玄奘法师之一钵一锡,越葱岭,犯毒瘴,以达印度;哥伦布之一帆一楫,凌洪涛,赌生命,以寻美洲;摩西之斗蛮族,逐水草,以徘徊于沙漠;虽所求不同,所成不同,而要之皆一旦为“烟士披里纯”所驱,而求达其目的而已。卢骚①尝自书其《忏悔记》后,曰:“余当孤筇②单步旅行于世界之时,未尝知我之为我。凡旅行中所遇百事百物,皆一一鼓我之思想。余体动,余心亦因之而动,余惟饥而食,饱而行,当时所有于余之心目中者,惟始终有一新天国,余日日思之,日日求之而已。而余一生之得力,实在于此。”云云。呜呼,以卢骚心力之大,所谓放火于欧洲亿万人心之火种,而其所成就,乃自行脚中之“烟士披里纯”得来。“烟士披里纯”之动力,诚不可思议哉!
(选自《少年中国说》,梁启超著,中国画报出版社2016年版,有删减)
【注释】①卢骚:又译为卢梭,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②筇(qióng):竹杖。
8.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莫之为而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若是者,我自忘其为我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C.因复更射之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D.诚不可思议哉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9.根据要求答题。(5分)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以 为 虎 射 之 中 石 没 羽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哥伦布之一帆一楫,凌洪涛,赌生命,以寻美洲。
▲
10.“烟士披里纯”是一个英文单词的音译。请根据文章内容,写出这个词的中文含义。(2分)
▲
11.《史记·李广列传》与《忏悔记》的引文在文中分别起到怎样的作用?(4分)
▲
12. 文中提及的“玄奘法师”,是《西游记》中唐僧的人物原型。在《西游记》里,唐僧也有“一钵一锡”,
下列情节与此相关。其中的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如来佛祖到长安选定唐僧为取经人之后,将自己炼制的袈裟、锡杖、金箍儿等法宝送给了他。
B.唐王李世民赠送紫金钵盂给唐僧,这是暗示唐僧取经路上“宁念本乡一撮土,莫念他乡万两金”。
C.唐僧师徒行至观音院,唐僧不听悟空劝诫,炫耀锡杖、袈裟,最终被老院主和黑熊怪窃走。
D.到达西天后,阿傩、迦叶借传经向唐僧索要好处,佛祖也不阻止,唐僧只得将紫金钵盂送出。
(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1分)
太阳离我们有多远(节选)
卞毓麟
前面谈到萨摩斯岛的阿里斯塔克巧妙地推算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比月亮到地球的距离远19倍,这个数字比实际情况小20倍左右。哥白尼虽然提出科学的日心宇宙体系,但他也不知道太阳究竟离我们有多远。直到1650年,才有一位比利时天文学家温德林(Godefroy Wendelin,1580~1667年)利用改良仪器重新做了阿里斯塔克的观测,他所得的日地距离是月地距离的240倍,约为9600万千米。这个数值的精确度虽有提高,但还是太小。
在近代天文学中,将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称为一个“天文单位”,它是天文学中的一把“尺子”。现在我们想要知道的,便是这把尺子究竟有多长。我们需要的,不再是像阿里斯塔克那样的粗略估计,而是要得到一个尽可能准确的数字。
中国古代有个神话,叫做“羿射九日”。说的是尧统治天下的时候,天上忽然出现了十个太阳,把地上的草木都晒得枯焦了。有位名叫羿的英雄,奉尧之命,张弓搭箭射下九日。蓝天之上还闪耀着一个太阳,给人间送来光明和温暖,百姓们非常高兴。
虽然这个故事不是真实的,但它却反映了古人征服大自然的愿望。我们不妨计算一下,假如羿这位大力士射出的箭和最快的飞机一样快,它要飞多久才能到达太阳呢?
现代有些飞机每秒钟可以飞1千米左右,按照这样的速度,17分钟就可以从北京直达上海。以同样速度飞行的神箭,却要4年9个月才能飞到太阳,孙悟空2700多个跟头才能到达太阳。一个天文单位是很长的,光通过这样一段距离要花499秒钟(也就是8分19秒)。我们知道,地球上发出的激光脉冲射到月球上只需要约1.3秒钟就够了。
但是,测量太阳有多远的方法与测月的办法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太阳不像月球,它的圆面上没有固定标记。所以,如果用三角法测量,那就没有可供瞄准的精细目标,而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可以起到这种作用的。太阳黑子虽说也是日面上显著的特征,但是它活像水中的漩涡,时而产生时而消失,并且它在太阳圆面上的位置并不严格固定,而是有漂移的。因此,它也不能作为测量的瞄准目标。再则,太阳是一个极亮的光源,测量仪器直接以它为观测对象,显然很不方便。要像雷达测月和激光测月那样,向太阳这个灼热的火球发射雷达信号或者激光脉冲,并接收由太阳反射的回波信号以测定太阳的距离,那只是一首并不现实的畅想曲。
不过,人们完全可以不这样做。因为,早在约400年前已经问世的“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恰恰在这里又发挥了绝妙的作用。这儿,正是它们的用武之地。
(选自《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卞毓麟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13.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古希腊阿里斯塔克推算的方法虽然巧妙,得出的结果却是粗略的。
B.“羿射九日”的故事虽不真实,但是能反映古人征服自然的愿望。
C.地球发出激光脉冲到达太阳,所需的时间就是一个“天文单位”。
D.这篇文章是节选,选文的后面部分可能会介绍“开普勒行星定律”。
14.第2段为什么说“它是天文学中的一把‘尺子’”?(3分)
▲
15.与测月的方法相比,测量太阳有多远会有哪些难度?(3分)
▲
16.根据选文内容和下面这幅插图,描写第5段中孙悟空的心理活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3分)
▲
(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19题。(13分)
黄昏
[英]萨基
诺曼·戈茨比坐在海德公园的长椅上,背后的草坪灌木丛生。这是三月初的一个傍晚,约莫六点半的样子,暮色笼罩大地,只有微弱的月光和点点街灯冲淡着昏暗的夜幕。
眼前的景象正是戈茨比内心的写照,这令他很是满意。在他看来,黄昏是属于失意者的时刻。他们趁着黄昏纷纷出来活动,在昏暗的光线下,那些寒酸的衣衫、耷拉的肩膀和忧郁的眼神才不至于引人注目,起码不会被人认出来。
戈茨比坐在长椅上,任由思绪蔓延开去。他把自己归入失意者的队伍,倒不是为钱所困,只是他多么渴望能够从容地踏上那条灯火通明的大街,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占得一席之地,享受荣华富贵,或者为之而奋斗。眼下栽的跟头小得不值一提,但还是弄得他心灰意冷。出于一种愤世嫉俗的心理,他幸灾乐祸地打量眼前飘过的行人,看他们穿梭在两盏路灯中间最阴暗的区域,猜测他们遭遇了何种不幸。
跟他同坐一张长椅的是位上了年纪的先生,看得出来,他还在和命运做无谓的抗争,但是气概已趋衰退。老先生穿得还可以,但你绝不会指望他买半克朗一盒的巧克力,或是花九便士在纽扣孔上别一枝康乃馨。坐了一会儿,他起身要走,戈茨比仿佛看见他回到家备受冷落,毫无地位可言,或是回到一间破败的小屋,付上一个礼拜的账单,已经是他力所能及的最大限度了。老先生远去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原先的位子很快被一个年轻人占据了,他的衣着十分考究,但脸上的神情丝毫不比先前那位老人轻松多少。他一屁股坐在长椅上,气得骂骂咧咧,似乎要强调这一天过得有多不顺。
“你看起来心情不大好啊。”戈茨比意识到应该对邻座的举动做出一点回应。
年轻人转过身,投来一个坦言相待的眼神,看得戈茨比立刻起了戒心。
“你要是碰到这种麻烦,肯定也开心不起来,”他说,“我干了这辈子最蠢的一件事。”
“哦?”戈茨比冷冷地应声。
“我今天下午到的伦敦。本打算住伯克希尔广场的巴塔哥尼亚酒店,结果到了才发现那儿几周前就拆了,原址上盖了座电影院。出租车司机介绍了另一家酒店。到了酒店,我赶紧给家里人写信,把新地址告诉他们,然后就出门买香皂了——我忘记带了,酒店的香皂又特别糟。我四处溜达了一圈,上酒吧喝了点小酒,然后去商店买香皂。等我打算掉头回去的时候,怎么也想不起来酒店叫什么,在哪条街上。我在伦敦没亲没故,真是倒霉透了!我身上也没钱了,出来的时候带了一先令,买香皂喝酒花得差不多了,这会儿只能揣着两便士瞎晃悠,今晚不知该上哪儿去落脚呢。”
说罢,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你大概以为我在胡说八道吧。”年轻人随即又说道,听起来颇有些愤愤不平。
“也不是没可能,”戈茨比不失公允地说,“我也干过这样的事,那是一个国外的首都,当时我们是两个人,听起来更荒唐了吧。好在我们记得酒店在一条运河边,最后沿着河才找到回酒店的路。”
年轻人听他忆起往事,不禁眼前一亮。“要是在国外,还不至于这么发愁,”他说,“再不济也可以去找本国的领事,从他那儿寻来一些基本的帮助。可是在自己国家遇上这样的事,就真没辙了。我大概得到河堤上凑合一宿了,除非碰上个够朋友的人,愿意听我诉苦,再借上点儿钱。不管怎么说,我很高兴,至少您不觉得这个故事离谱得没边。”
最后一句话饱含热情,似乎在暗示戈茨比基本上具备了够朋友的必要条件。
“可不是么,”戈茨比慢悠悠地说,“不过你的故事有个漏洞,你拿不出那块香皂来。”
年轻人急忙往前坐了坐,在大衣口袋里搜索一阵便跳了起来。
“我准是弄丢了。”他气急败坏地咕哝道,
“一下午丢了酒店又丢香皂,这样的马虎还真是处心积虑啊。”没等戈茨比说完,年轻人就沿着小径溜掉了,头昂得高高的,神情有些高傲,却不免透着几分倦意。
“太遗憾了,”戈茨比陷入了沉思,“出来买香皂是这个故事里唯一可信的环节,可他偏偏在这细节上露了马脚。如果他够聪明,事先准备一块包好的香皂,像从药店刚买来那样细致地封起来,那他准会成为这一行的天才。干这行的,要想出类拔萃,深刻的预见性是必不可少的。”
想到这里,戈茨比站起身准备离开,突然惊讶地叫出声来。长椅下的地上竟躺着一个椭圆形的小纸包,像药店那样细致地封了起来。这分明就是一块香皂,准是年轻人一屁股坐下来的时候从大衣口袋里掉出来的。戈茨比立马沿着暮色笼罩的小径追了出去,急切地搜寻穿浅色大衣的年轻身影,找了半天正要放弃,却见那人站在马车道边左右徘徊。听到戈茨比招呼自己,年轻人带着不甚友好的防备猛地转过身。
“证明你故事真实性的重要目击者出现了,”戈茨比取出那块香皂,“一定是你坐下来的时候从大衣口袋里滑出来的。你走后我在地上找到的。请原谅我的多疑,但刚才的情况确实对你不利。好了,既然这块香皂的证词成功说服了我,我想我也该服从它的判决。不知道借您一枚一英镑的金币够不够——”
年轻人急忙接过金币塞进兜里,从而排除了这个疑虑。
“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的地址,”戈茨比接着说,“这周我都在,哪天来还都行,香皂给你。”
“还好你找着了。”年轻人有些哽咽,蹦出一两句感激不尽的话,然后朝着骑士桥的方向匆匆离去了。
“可怜的孩子,差点哭出来了,”戈茨比自言自语道,“但也不足为奇,毕竟从这样的窘境里突然解脱,一时反应不过来是正常的。算是给我一个教训吧,不能再自作聪明,仅凭一时的情况就给人随便下判断。”
戈茨比顺着原路往回走,经过先前的长椅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他看见一位上了年纪的先生正往长椅下面和周遭又是掏又是瞧。戈茨比认出这是先前那位跟他一起坐的老先生。
“先生,您丢了什么东西吗?”戈茨比问。
“是啊,丢了一块香皂。”
(杨姗姗译。选自《伟大的短篇小说们》,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年12月第1版,有删减。)
17.结合全文,解释加点短语“戏剧性的一幕”。(4分)
▲
18.年轻人的口袋里原本有没有香皂?请判断,并在文中找出两点理由证明。(3分)
▲
19.老先生和年轻人,哪一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更重要?(6分)
▲
三(50分)
20.根据以下要求,以“自带光环”为题写一篇作文。(50分)
要求:①文中不得透露个人或学校的真实信息。
②600字以上。
③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5分)
1. (9分)(1)博学而笃志 (2)飞鸟相与还 (3)江入大荒流 (4)惟解漫天作雪飞 (5)斜风细雨不须归 (6)轻舟短棹西湖好 (7)星河欲转千帆舞 (8)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2.(10分)(1)(4分)①dié ②履 ③摩 ④yìng
(2)(2分)不是 而是
(3)(4分)字体及内容正确2分,整洁 1分,美观1分
3.(2分)B
4.(2分)B
5.(2分)(1)孩子 (2)父母
二(45分)
(一)(5分)
6.(2分)A
7.(3分)因为白鹭洁身自好、宁静自守、与众不同、志向高远、刚健果敢。(任意三点即可。)
(二) (16分)
8.(2分)D
9.(5分)(1)(2分)以 为 虎 / 射 之/ 中 石 没 羽
(2)(3分)哥伦布凭借着一张帆和一支桨,越过波涛滚滚,拼出自己的性命,去寻找美洲大陆。
10.(2分)灵感;鼓舞人心的人或事物。
11.(4分)《史记·李广列传》中引用李广射石没羽的故事,论证了“烟士披里纯”往往发生于刹那间,突如其来;而《忏悔记》中叙述卢梭能够倾尽全力,身体力行,有所成就,均来自于“烟士披里纯”的动力,这种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12.(3分)D
(三) (11分)
13.(2分)C
14.(3分)因为它作为一个“天文单位”,具有“尺子”一样的测量作用,可以测量宇宙间更加遥远的距离。
15.(3分)它的圆面上没有固定标记,所以没有可供瞄准的目标;太阳是一个极亮的光源,测量仪器直接以它为观测对象,很不方便。
16.(3分)老孙我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翻了两千多次也没有到达太阳?这比翻出如来佛的五指山还难啊!
(四)(13分)
17.(4分)戈茨比在听年轻的故事时,一直抱有戒心,尤其是发现了年轻人谎言中的漏洞,便是香皂,他为此感到自己很精明。但他在长椅边上发现了一个香皂后陷入了自责,他主动找到年轻人给了他一英镑的金币,并自我反省不能自作聪明。最后老人的出现让他知道年轻人其实还是骗子。
18.(3分)原本就没有。他只是想编个故事行骗,从他编故事时一直在暗示戈茨比给予他帮助可以看出,也可以从他被识破之后“头昂得高高的,神情有些高傲,却不免透着几分倦意”的神态可以看出行骗失败之后比较沮丧。从后文他听到招呼“带着不甚友好的防备”,以及拿到钱之后“匆匆”离去。
19.(6分)答案示例一:
和老人相比,年轻人更重要。
从情节角度看:①年轻人编造故事欺骗戈孜比,最终成功,是全文最主要的情节。②年轻人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人物,他的行骗以及骗局被识破,都使得小说波澜起伏。③老人在情节发展中,并没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小说主旨看:①小说批判了社会的昏暗沦落,没有希望。②年轻人年纪轻轻便堕落沉沦,满口谎言且面不改色,这种堕落者的形象比老人这种颓废者形象更能突出小说主题。
答案示例二:
老人更重要。
从小说的情节看:①虽然老人只在开头和结尾出场,而且出场时间不长,但是香皂是小说最关键的物件,老人出场丢香皂,结尾找到香皂,都是小说最关键的情节。②老人找香皂的情节这个结尾出人意料,也让读者豁然开朗,引发读者的思考。(让读者会心一笑,引发读者无限的联想:戈孜比会是怎样的反应?老人会不会也是骗子?老人跟年轻人是不是一伙的?)
从小说的主题看:①老人气概已衰,可以点明小说批判社会昏暗沦落的主题。②小说题目是《黄昏》,主题就是要表现社会毫无生机与希望,行将就木的状态,老人的形象就是“黄昏”的象征。
无论选择哪一个回答,情节角度任意两点3分,主题角度任意两点得3分
三(50分)
20.(50分)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