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模式高中文言文校本教材的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
文言文校本阅读教材(一)
说明:
1,本书以原文来源于“二十四史”的古代文言文人物传记为主要内容,有少量注释配合学生阅读和理解文章大意。
2,注释为课题组老师参阅多家著作及多种论文,以适合二模式学生理解为标准
3,课后题目均为课题组老师参阅多家著作及多篇论文后,针对二模式高中学生理解的理解力标准选用或自行设计。
4,本书为学生阅读材料,不能代替教材。
壤塘县中学与绵阳高新区实验中学联合课题组
第一课 陆贾二三事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节选)
司马迁
陆贾者,楚人也。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他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他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他箕倨见陆生。曰:“足下中国人,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乃屈强于此,汉诚闻之,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他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皇帝贤?”陆生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人以亿计,地方万里。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譬若汉一郡,王何乃比于汉?”乃大说陆生。
归报,高祖大悦,拜贾为太中大夫。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渐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号其书曰“新语”。
吕太后时,诸吕擅权,欲劫少主。右丞相陈平患之,陆生曰:“将相和调,则士务附。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君何不交太尉,深相结?”为陈平画吕氏数事。陈平用其计,两人深相结,则吕氏谋益衰。陆生名声藉甚。及诛诸吕,立孝文帝,陆生颇有力焉。孝文帝即位欲使人之南越陈丞相乃言陆生为太中大夫往使尉他令尉他去黄屋称制令比诸侯皆如意旨陆生竟以寿终。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有删减》,题目是编者加的)
一,文化家文学常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称为《太史公记》或《太史公书》规模巨大,体系完备,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其中本纪一十二(12)篇,世家三十(30)篇,列传七十(70)篇,表十(10)篇,书八(8)篇,总计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传说中的五帝起到汉武帝时期共计三千年的历史。写历史人物文字生动、形象突出。请归纳:
1,《史记》总篇数可简称: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时间上“五帝到汉武,共计三千年。”它对后世史书体例的影响是 ;对后世文学方面的影响是 。因此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本纪”写的是帝王,“世家”写的是称王的人(陈胜)和皇帝,而诸侯及其以下地位的人全部归入 “ ”,其中《刺客列传》和《游侠列传》记录的人物是平民。
3,司马迁,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继承父志,撰写《史记》。曾经走遍大江南北,寻访书中涉及的史迹,也曾翻阅典籍无数,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成功的典型。写作过程中,又因事下狱,受“腐刑”,而其志不变,坚持著述,终成《史记》。其事迹可以作为写作“ ”、“ ”、“ ”等话题议论文的素材。
4,解释并记忆下列名词:
太中大夫 诗书
冠带 符
将相 足下
太尉 中国
诸侯
二,阅读文言文,首先要注意文言文的句读,特别是句子内部的停顿。请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
⑴遣 臣 授 君 王 印。 ⑵使 一 偏 将 将 十 万 众 临 越。
⑶则 越 杀 王 降 汉,如 反 覆 手 耳。 ⑷人 以 亿 计,地 方 万 里。
三,理解文章内容:阅读传记,首先要弄清传主和其事迹,而人物的事迹往往揭示了人物的性格。请完成下面的填空:
㈠ 这段传记的传主是 。他的事迹有:1 ,表现了他 的性格特征。2 ,表现了他 的性格特征。3 ,表现了他 的性格特征。传主的形象可以概括为:
(人物形象=人物+性格1+性格2+性格3+……+身份地位)。
㈡传记文章一般按照时间、空间、人物事迹或事迹的类型(工作、生活、精神)为序,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本段文字是按 顺序安排材料的。
四,基本知识:
1,实词字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代的词单音节居多,故“字”基本上就是“词”。每个字或词只有在一个句子中才有特定的意义,所以实词的字义随句子而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随句子而定,亦即在不同的句子中同一个字的意义就可能不同,形成一词多义,虚词亦然。
请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横线加粗的字:
⑴祸且及身矣。且: ⑵故且休之 且:
⑶尉他平南越,因王之。因: ⑷因问陆生曰 因:
⑸乃屈强于此。乃: ⑹乃大说。乃:
⑺乃公居马上而得之。乃: ⑻陆生乃著十二篇。
2,疑问句有一般疑问句和反问句之分,指出下列各句的类型,找出各句的疑问词并解释其意义:
⑴我孰与皇帝贤?类型: 。 疑问词: 。意义: 。
⑵王何乃比于汉?类型: 。 疑问词: 。意义: 。
⑶宁可以马上治之乎?类型: 。 疑问词: 。意义: 。
⑷陛下安得而有之?类型: 。 疑问词: 。意义: 。
⑸君何不交太尉,深相结?类型: 。疑问词: 。意义: 。
五. 高考题型练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孝文帝即位/欲使人之南越/陈丞相等乃言/陆生为太中大夫往使/尉他令/尉他去黄屋称制/令比诸侯/皆如意旨/
B. 孝文帝即位/欲使人之南越/陈丞相等乃言陆生为太中大夫/往使尉他/令尉他去黄屋称制/令比诸侯/皆如意旨/
C. 孝文帝即位/欲使人之南越/陈丞相等乃言/陆生为太中大夫/往使尉他令/尉他去黄屋/称制令比诸侯皆如意旨/
D. 孝文帝即位/欲使人之南越/陈丞相等乃言陆生为太中大夫/往使尉他/令尉他去黄屋/称制令比诸侯/皆如意旨/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指中原地区,汉族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之。
B. 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
C. 诗书,原指《诗经》和《书经》,后泛指一切经书,再后来可泛指一切书籍。
D. 太后,封建时代帝王母亲的尊称,所有皇帝的生母都自然就是皇太后。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陆贾不卑不亢,大义凛然。面对傲慢的尉他,陆贾毫不畏惧,分析形式,晓以利害,侃侃而谈,从气势上镇住了尉他,尉他只好道歉。
B. 陆贾辞令机智,辩论犀利。尉他问陆贾自己和刘邦相比哪一个更贤能,陆贾从几个角度进行了对比,直言尉他和刘邦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C. 陆贾直言进谏,说理透彻。陆贾不顾刘邦的生气,直接反问刘邦可以马上治天下吗?再列举商汤、周武、秦朝等历史上灭亡的实例来劝刘邦。
D. 陆贾忠于刘氏保国建功。吕太后掌权时危及刘氏 社稷传承,陆贾向丞相陈平进言,力促将相和,从而诛杀了吕氏,助力孝文帝登基。
5,翻译文中划 的句子(5分)
⑴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译文:
。
⑵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
译文: 。
六,阅读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请用一句话归纳其中的道理,并就此道理写写自己的感想(80字----100字)。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归纳的道理: 。
自己的感想:
。
七,请将陆贾的故事最少讲一个给别人听,并发表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看法:你讲述的对象是(签名) ,讲述的故事是 ,你的看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