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峨眉山月歌》ppt课件(27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峨眉山月歌》ppt课件(27页)

ID:565589

大小:1.09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峨眉山月歌 ----- 李白 诗人简介 李白 ( 701-762 ),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败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许多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 诗仙李白从二十四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四川之后,便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了,直到他六十二岁时,在安徽长江边的采石矶醉酒落水仙逝,一生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不少足迹,所到之处,留下了不胜枚举的动人华章。 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离开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 峨眉山月歌 》 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 yè )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歌大意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想念你啊! 1 、 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诗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全诗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这样精巧的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 2 、“入”“流”两个动词,写出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 “入”“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 3 、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得思想感情? 中心:全诗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 抒发诗人江行思友之情。 《 峨眉山月歌 》 借哪两个景色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的?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诗人借“ 山中月”和“江水流”两个意象来传送眷念之情,这样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 。另外,诗歌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 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 / 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 / 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 /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 / 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 …… —— 余光中 《 寻李白 》 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 ——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 散入东风满洛 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1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飞” ‘‘ 暗 ” 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 “飞”字写出了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的吹。 2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描绘一幅怎样的情境?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一曲低回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99 年高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1. 这首诗是从写 入手,诗意是由    转 ,以    衬    。 2. 说说用“暗飞声”、“满洛城”的传神字眼的表达效果。 答: 3. 最后一句“何人不起故园情”,深切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 4. 简要评析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景 欢 悲 乐 哀 . 将春夜良景写得优美动人,明快欢乐。 对故乡怀念的依恋之情。 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情意深远 练习: 逢入京使 关于作者 岑参 : 唐代诗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其 诗 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岑参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以后曾北游河朔。三十岁举 进士 ,授兵曹参军。 逢入京使    唐 ( 岑参 )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词注释 入京使 : 回京的使者。 故园: 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 漫漫: 形容路途遥远。 龙钟: 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 托,凭借,依靠。 传语: 捎口信。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 路途遥远迷漫; 满面龙钟两袖淋漓, 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 修书却无纸笔; 只有托你捎个口信, 回家报个平安。 诗词大意 1.诗中表达了诗人远涉边疆的思乡怀亲之情的是?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他一方面有对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2.诗中表现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是?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家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涌上心头。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 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3. 作者逢入京使为什么要托他报平安? 因为岑参是第一次到西域,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