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班级:七( )班 小组: 姓名: 编号:28
课题:18《短文两篇》之《贝壳》
编写人:刘小明 学科组长:陈晓亮 年级组长:肖祖蓉 审核人:
温馨寄语: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1、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2、领悟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生活、认真对待生命的人生态度。
3、比较两篇散文的异同。
重点难点:懂得作者是怎样借“贝”言“理”的。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自主学习(开启智慧之门,相信自己的能力):
1.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你认为重点的句子画下来,反复朗读。
2、字词学习,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这个词。
卑( )微 :
一丝不苟( ):
3、作者为什么说贝壳“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宝贝”?
4、作者看到这美丽的贝壳感悟是什么?
3、作者倡导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七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班级:七( )班 小组: 姓名: 编号:28
合作探究(发扬团队精神,会让你获益)
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1、“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此句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一颗感激的心情表达珍惜、回馈生命的激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2.《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
3. 再次朗读课文,请学生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课堂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两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达标检测:
课外搜集一些关于热爱生命、对生命执著追求的名人事例,并写下来。
反思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