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西安市第九十九中学 李丽
教材分析:
《短文两篇》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这两篇散文语言清新、凝练、意味隽永,是指导学生朗诵的好材料,也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的经典之作。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用细小的事物引出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认知能力有限。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在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句子,品读课文,体会作者所描写的事物的特点及表达的情感,从而使学生顺利理解课文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作者。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3、深入探讨,对两篇文章进行多方位的比较阅读。
能力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
2、培养深入细致地探究课文的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在阅读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用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深入探讨,对文章进行多方位的比较阅读。
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法、朗诵指导法、诱导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大自然中有太多的生命让我们感动不已!植根于淤泥中的夏荷,竟能出于淤泥而纤尘不染;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耀眼的光芒;贫瘠的沙漠中竟能有如此灿烂的生命;幼嫩的小草竟能拥有海一样浩瀚的气势;枝头轻吟的小鸟,雨后潮涌般的春笋,夏日里知知不休的鸣蝉,海边精美的贝壳……这无数弱小而美丽的生命,在带给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引起了我们对人生更深刻的思考。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其中的两个弱小的生灵,去聆听他们的生命最强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研究探讨。
(一)蝉
1、作者简介。
2、指名范读,正字正音并指导朗读。
3、齐读课文,研究探讨:
(1)、你从文中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蝉?(蝉有何特点?)
(2)、这样一只不起眼的,甚至有些惹人厌烦的蝉,作者为它作文的原因?
(3)、面对这只可怜又可敬的蝉,作者对他的感情如何?
(4)、文中那一句话是作者对蝉情感变化的关键?它有何含义?(启示)
蝉,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生灵,却让作者小思对生命有如此深刻的感悟。可见,再弱小的生命,也有生存的权利,也应该珍惜生命。
现在,再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席慕容的《贝壳》,看看住在贝壳中的那个同样弱小的生灵,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贝壳
1、作者简介。
2、齐读课文。
3、合作探究。
在上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只可怜又可敬的蝉,作者采用先贬后褒的手法,表达了她对生命的崇敬。学习时,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解读:
(1)、作者笔下生命的特点?
(2)、作者为它作文的原因?
(3)、作者对这一生命的感情?
(4)、这弱小的生命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现在,大家再来用同样的方法来合作探讨,解读《贝壳》一文。
4、比较阅读。这两篇文章,除了人生启示上有一种递进的关系外,它们还有没有其他的一些异同呢?我们来从内容、主题、写作几方面来进行比较阅读。
5、再读课文,答疑解惑(根据课堂实际)。
四、学习感悟,归纳小结。
今天这两篇短文,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的贝壳这些细小的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从而引起了我们对生命的意义的追问和思索,让我们明白了,人不仅应该珍惜生命,而且应尽自己所能让生命活得更精彩的人生哲理。
五、延伸拓展。
1、仿写练习:
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
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
生命就要像 一样,即使 ,也要 。
2、欣赏诗歌:《热爱生命》。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西安市第九十九中学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