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三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15页)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年初三中考语文专题复习(115页)

ID:565705

大小:1.81 MB

页数:117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读准语音 ‎【考点解说】‎ 汉语拼音是中考语文命题必须关注的一个考点。汉语拼音不仅是一个人说好普通话的基础,更是一个人识字认字的一项基本技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作了明确的规定,语文教材也相应地作了具体安排。从2009年全国中考试题对汉语拼音考查的情况来看,主要涉及到下面几个方面:①能给词语、成语或句子中加点字注上汉语拼音;②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读多音字;③能辨认常用汉字的习惯性错读。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学生所学教材中出现的常用字和多音字,试题材料则不限于学生所学教材中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生活和时事中的鲜活材料。‎ ‎【考查方式】‎ ‎2009年全国中考试题中的语音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①选择题:或选出所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或选出所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或选出所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或选出所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或有错误的一项;或选出所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②填写题:或给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在语段中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③改错题:改正所列词语中不正确的读音。‎ ‎【解题策略】‎ 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解题时必须看清题目要求,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冷静答题。这里的关键,是要按照课标要求,掌握常用的3500个汉字,尤其是所学教材中的注音字、多音字。‎ ‎【专项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菁华(qīng)     宁可(nìng)    冠心病(guān)   翘首回望(qiáo)‎ B.吐蕃(fān)      庇护(bì)      歼击机(jiān)   呱呱坠地(gū)‎ C.请帖(tiě)      梵文(fán)     发横财(hèng)   按捺不住(nà)‎ D.链接(liàn)    创口(chuāng)  倒春寒(dào)    拈花惹草(niān)‎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栖息(qī) 奢侈(chì) 惩戒(chéng) 谆谆教导(zhēn)‎ B.驰骋(chéng)鞭笞(chī) 伺候(cì ) 膛目结舌(táng)‎ C.璀璨(chuǐ) 刹那(shà) 哺育(bǔ) 舔犊之情(shì)‎ D.濒临(bīn) 忖度(cǔn) 炽热(chì) 潸然泪下(shān)‎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请帖(tiě) 心弦(xián) 看(kān)护妇 深恶(wù)痛绝 B.纤(xiān)细 烙(1ào)印 卡(qiǎ)脖子 参差(cī)不齐 C.调(diào)换 酣(hān)睡 畜(xù)牧业 刚劲(jìng)有力 D.哄(hōng)笑 分(fēn)外 超负荷(hè) 捕(pū)风捉影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和睦 和谐 平和 应和 B. 一宿 星宿 住宿 宿舍 117‎ C. 称职 称心 称身 称愿 D. 角逐 口角 角色 角度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憔悴 粉碎 猝不及防 B.锤炼 唾弃 捶胸顿足 ‎ C.小憩 迄今 同仇敌忾 ‎ D.显赫 唱和 沟壑纵横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作坊(zuō)   心广体胖(pán)     处方(chǔ)     给予帮助(jǐ)‎ B.燕山(yān)   戎马倥偬(zǒng)    落枕(lào)     分外高兴(fēn)‎ C.干系(gān)   呼天抢地(qiǎng)   饮马(yìn)      供不应求(yìng)‎ D.泡桐(pāo)   济济一堂(jǐ)      空余(kòng)     作者附识(shí)‎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踝骨(huái) 剽悍(piāo) 狡黠(xié)‎ B.押解(jiè) 瞥见(piē) 笃信(dǔ)‎ C.讪笑(shàn) 庇护(pì) 绮丽(qǐ)‎ D.猝然(cù) 孪生(luán) 吮吸(yǔn)‎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率领(shuài) 眷恋(juàn ) 踱来踱去(duó)‎ B.呵护(hē) 钦佩(qīn) 推陈出新(tuī)‎ C.眺望(tiào) 潜伏(qiǎn) 相辅相成(pǔ)‎ D.跻身(jī) 朦胧(méng) 孜孜不倦(zī)‎ ‎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倾慕 qīng      俊彦yàn      渲染 xiàn       嘉言懿行yì B.轩昂 xuān      萦绕yíng     酽茶yòn        怦然心动pīng C.黏膜nián       囊括náng     笃信dǔ         桑榆暮景mù D.脊梁jí          甄别zhēn     晋谒yè         披肝沥胆lì ‎10、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 )‎ A.芳馨(xīn) 睿智(ruì) 绮丽(qí) 怏怏不乐(yàng)‎ B.寥落(liáo) 沉湎(mián) 丘壑(hè) 咬文嚼字(jué)‎ C.幽径(jìng) 嗤笑(cī) 追溯(sù) 草长莺飞(cháng)‎ D.迸射(bèng) 恻隐(cè) 花圃(pǔ) 无与伦比(lún)‎ ‎1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埋没(mò) 泥淖(nào) 箴言(zhēn) 造诣(yì)‎ B.呜咽(yè) 兑换(duì) 抚恤(xù) 纤细(xiān)‎ C.书箧(qiè) 湮没(yān) 灼热(zhuó) 狡黠(jí)‎ D.肆虐(nüè) 落枕(lào) 镌刻(juān) 檄文(xí)‎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栖身(xī) 偌大(nuò) 坦荡如砥(dǐ)‎ B.筵席(yàn) 归省(xǐng) 觥筹交错(gōng)‎ 117‎ C.祠堂(cí) 刹那(chà) 明眸善睐(móu)‎ D.箴言(zhēn) 萧瑟(sè) 残垣断壁(huán)‎ ‎13、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炫耀(xuàn) 倦怠(tài ) 引吭高歌(háng)‎ B.滂沱(páng)   许诺(nuò)  容光焕发(fàn)‎ C.陶治(yě)     濒临(bīn)   锲而不舍(qiè)‎ D.嗫嚅(rú)     檐廊(yián)  惴惴不安(zhuì)‎ ‎1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安抚(fǔ) 联袂(jué) 断壁残垣(yuán)‎ B.和煦(xù) 吟诵(yín) 忍俊不禁(jīn)‎ C.遨游(ào) 湍急(tuān) 扣人心弦(xuán)‎ D.追溯(shuò) 粘贴(zhān) 高屋建瓴(lǐng)‎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札(zhá)记      星宿(xiù)       蛊(gǔ)惑人心         苦心孤诣(yì)‎ B.摘(zhāi)要     剖(pāo)析       清沁(qìn)肺腑        含英咀(jǔ)华 C.洗涮(shuàn)    亵(xiè)渎       颠沛(pèi)流离        应(yīng)运而生 D.惩创(chuàng)   手拎(līng)      概不赊(shē)账        恬(tián)不知耻 ‎1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坍(tān)塌         牵强(qiǎng)           锐不可当(dāng) ‎ B.岿(kuī)然         缫(cháo)丝            为虎作伥(chāng) ‎ C.长吁(xū)          浸渍(zé)              膛(chēng)目结舌 ‎ D.聒(guō)噪         酗(xiōng)酒           户枢不蠹(dù) ‎ ‎1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装帧(zhēn)       拙(zhuō)劣            风靡(mí)一时 ‎ B.甲胄(zhòu)       拯(chéng)救           封妻荫(yìn)子 ‎ C.靡(mí)费       饮(yǐn)马             怪石嶙峋(xún) ‎ D.脖颈(gěng)     拎(līn)起             顺藤(tén)摸瓜 ‎ ‎1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庇(bì)护       慰籍(jiè)           一柱擎(qíng)天 ‎ B.鞭鞘(qiào)       砧(zhēn)板            功亏一篑(kuì)‎ C.踯躅(zhú)      遗(wèi)赠             成绩斐(fēi)然 ‎ D.纨袴(kù)       佛(fú)家            宵衣旰食(gàn) ‎ ‎1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117‎ A.同胞(pāo)    澎湃(pài)    哺(pǔ)育    扒(pá)窃 ‎ B.罗汉(hàn)    因为(wèi)   其(qí)他    潜(qián)力 ‎ C.素质(zhì)    血脂(zhǐ)    祛(qū)除    挣(zhēng)扎 ‎ D.烧柴(chái)   刚才(cái)    裁(cái)剪    豺(cái)狼 ‎ ‎2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和(huò)  和药          和气          暖和          和面 ‎ B.咽(yàn)  咽气          咽喉          呜咽          狼吞虎咽 ‎ C.着(zháo) 高着          着陆          着急          着迷 D.校(jiào) 校对          校勘          校场          犯而不校 ‎ ‎21、下列加点字与前面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 ‎ A.guàn       冠军          弱冠          沐猴而冠      未冠 ‎ B.pǔ         俭朴          朴刀          朴硝          姓朴 ‎ C.zhé        海蜇          蜇居          蜜蜂蜇人      褶皱 ‎ D.chǎng      场所          场院          捧场          排场 ‎ ‎2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简陋(lòu) 铿锵(qiāng) 绮丽(yǐ) 觥筹交错(gōng)‎ B.过滤(lǜ) 塑造(suò) 卓著(zhuó) 朝晖夕阴(huī)‎ C.虔诚(qián) 纤细(xiān) 睿智(ruì) 明眸善睐(móu )‎ D.隽永(juàn) 轩邈(miǎo) 葱茏(lóng) 生机盎然(àng)‎ ‎2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嗫嚅(rú) 歼灭(qiān) 渊薮(sǒu) 消弭(mǐ)‎ B.晕船(yūn) 积攒 (zǎn) 谛听(dì) 褒贬(bāo)‎ C.深谙(ān) 怜悯(mǐn) 挑衅(xìng) 粗犷(guǎng)‎ D.翩跹(xiān) 同僚(liáo) 血渍(zì) 镌刻(juān)‎ ‎2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帖tiē         妥帖           请帖           字帖           服帖 B.畜xù         畜产           畜牧           畜养           牲畜 C.创chuàng     草创           创伤           首创           创造 D.乘chéng      乘便           乘客           乘 117‎ 兴           乘势 ‎2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和亲     和畅      和衷共济     曲高和寡       ‎ B.哄闹       诱哄       哄堂大笑       一哄而散 C.阿附       阿胶       阿其所好       阿谀奉承       ‎ D.提防       提携       提纲挈领       提心吊胆 ‎2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谛(dì)听      横(hénɡ)祸      丢三落(là)四      ‎ B.沮(jǔ)丧      窥(kuī)视      宁(nìnɡ)缺毋滥 C.褒(bǎo)贬     透辟(pì)        卓(zhuó)尔不群  ‎ D.当(dànɡ)真    牵掣(chè)      屡见不鲜(xiǎn)‎ ‎27、下列各组词语中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散 sǎn     散漫     散落     散兵游勇     散装饼干     ‎ B.丧 sàng     丧失     丧钟     丧权辱国     丧魂落魄 C.落 luò     落户     落差     大大落落     落拓不羁    ‎ D.冠 guān     衣冠     树冠     冠冕堂皇     冠状动脉 写对字形 ‎【考点解说】‎ 文字也是中考语文命题必须关注的一个考点。课标要求初中学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和多种检字方法独立识字。从2009年全国中考试题对文字考查的情况来看,主要涉及到下面几个方面:①能使用多种检字方法使用字典、词典;②判断汉字书写的正误;③纠正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错别字;④从词语、句子或语段中发现并改正错别字;⑤从广告词中找出因创意而用错的字并进行原因分析。‎ ‎【题型分析】‎ ‎2009年全国中考试题中的文字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①选择题:选出所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或有错误的一项;或选出所列词语或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②改错题:在所列词语中找出错别字并按顺序规范、端正、整洁地改正在田字格或方框里;在语段中找出错别字并在文后横线或括号中改正;找出所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拼音后的横线上填写相应汉字。‎ ‎【解题策略】‎ 文字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认清字形、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对3500个常用汉字能规范、清楚、端正地书写,平时在写作、生活和课外阅读中要留心观察,发现错别字要及时纠正。要特别注意课文中出现的形似字、注音的常用字和日常生活广告中的错用字。‎ ‎【专项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以逸待劳 分庭抗理 信口雌黄 哄堂大笑 117‎ B.漫不经心 和颜悦色 见微知著 推心置腹 C.突如其来 接踵而至 精妙绝伦 浑然一体 D.张灯结彩 休威与共 不知所终 估名钓誉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小心翼翼 义愤填鹰 鸡犬不宁 顶礼莫拜 B.怡然自得 玲珑剔透 人声顶沸 人迹罕至 C.中流砥柱 粗制滥造 家喻户晓 莫衷一是 D.荡然无存 剑在弦上 断章取意 一气呵成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沮丧    诓骗    相辅相承   B.炫耀    繁衍    蹑手蹑脚 C.萌发    怪涎    消声匿迹 D.旁鹜    绯红    险象迭生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无稽之谈 不屑置辩 按部就班 相濡以沫B.头晕目眩 迫不及待 别出心裁 直截了当 C.左右逢源 见异思迁 浮想联翩 一愁莫展D. 再接再厉 叱诧风云 谈笑风生 广袤无垠 ‎5、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远离了喧闹的都市,驱车来到世外桃源般的僻静小山村,我们顿觉神清气爽。‎ B.储运罐破裂,致使部分液化石油气泄露,辛亏抢修即时,未造成大范围扩散。‎ C.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碧玉妆成的杨柳倒映在波平如镜的湖面上。‎ D.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垮塌,昔日的美好家园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6、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篮天 心旷神宜 不甚设想 B.咨峋 痛心疾手 安然无恙 C.英峻 别具匠心 咳人听闻 D.精致 了如指掌 斤斤汁较 ‎7、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 A.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缭亮地响着。‎ B.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C.他能听见黄莺清呤,杜鹃滴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 D.梵净山的雄奇险俊,秀美清灵,古朴神秘,引得无数游客赞叹不己。‎ ‎8、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爽爽的贵阳,是名副其实的“林城”。‎ B.一看那弱不经风的样子,就知道她平时缺乏体育锻炼。‎ C.素有“天籁之音”美誉的侗族大歌,早已蛮声海外。‎ D.这块石碑雕刻的人物花草,生动活泼,巧夺天公。‎ ‎9、文段中有四个错别字,所选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须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代,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声也许不如往夕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采。‎ A.眷顾 需要 借贷 往昔 B.需要 借贷 往昔 喝彩 C.借贷 往昔 喝彩 眷顾 D.喝彩 眷顾 需要 借贷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悠闲 无与伦比 引经据点 B.骊歌 锋芒毕露 怡然自得 C.伎俩 走头无路 天衣无缝 D.污秽 长吁短叹 通霄达旦 117‎ ‎1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钧一发 忠贞不渝 贻笑大方 恬不知耻 ‎ B.义气用事 哀声叹气 冒然行事 萍水相逢 C,执迷不悟 莫忠一是 前仆后继 永葆青春 D.自吹自擂 其貌不洋 病入膏育 名符其实 ‎1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阴凉 真谛 世外桃源 精妙绝伦 B.蝉娟 肆虐 沤心沥血 三顾茅庐 C.踊跃 云宵 应接不暇 坐无虚席 D.燥热 震憾 涣然一新 生意盎然 ‎ ‎1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迁徙  诀窃  脍灸人口  含辛茹苦 B、落寞  希翼  痛心疾首  重峦叠障 C、罔然  殉职  按部就班  虎视眈眈 D、琐屑  狡黠  悬崖绝壁  龙盘虎踞 ‎1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诓骗 精巧绝伦 略胜一筹 人迹罕致 B.嗔怒 别俱匠心 明察秋毫 心无旁骛 C.狼籍 毛骨悚然 根深蒂固 囊萤印雪 D.琐屑 苦心孤诣 相形见绌 失魂落魄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申述  抓辫子  一掷千斤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贸然  救世主  指手画脚  学富五车,材高八斗 C.就范  终生制  阴谋诡计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D.凑合  自画像  俯首帖耳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16、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亵读     憔悴     顾名思意     肃然起敬 B.瓦砾     制裁     任劳任怨     因地制宜 C.挑衅     祈祷     根深蒂固     吹毛求疵 D.惺忪     荫庇     人声鼎沸     怡然自得 ‎17、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书刊要装帧,门面要装潢,居室要装修,营造一个舒适温馨而又口味高雅的家可以说是工薪阶层中许多人的梦想。‎ B.舞台上,弟弟的朗颂声情并茂,姐姐的伴奏锦上添花;母亲心中的那丝担忧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C.2008年1月以来,中国居民物价指数CPI出现了明显的涨幅,不少低收入家庭倍感通货膨涨的压力。‎ D.在骄阳的曝晒下,牵牛花堰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矜持的牡丹也耷拉下了高贵的头颅,失去了先前的神采。‎ ‎18、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要让党内外的优秀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脱颍而出,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B.实现英语“想说就说,快乐成长”的理想,与超级女声“想唱就唱,快乐成长”的理念十分吻合。‎ 117‎ C.生意做得蛮大的夫妻俩,用美味佳肴款待朋友,却遭到了朋友的杀戳。‎ D.该楼盘座落在商店和文化娱乐场所会集之处。‎ ‎19、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是至高无尚的职业。‎ B.草原的夜是那么宁静、安谧,只有潺潺的流水声引起你对大自然无限的遐想。‎ C.《红楼梦》中林黛玉因为寄人篱下而变得多愁善感,她常临风殒泪,对月伤怀。‎ D.在雅典奥运会上,运动员们的高超技艺使比赛不断高潮叠起。‎ ‎20、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他坐在飞机上,思绪万千,想到马上就要回到久讳的家乡,不禁老泪纵横。‎ B.法庭认为,他防卫时至使歹徒丧命,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不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C.喜欢看热闹的人把肇事车辆围得个水泻不通。‎ D.文章以翔实的材料、严密的逻辑,深入揭批“法轮功”这一邪教组织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可谓鞭辟入里。‎ ‎21、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五颜六色,令人眼花撩乱。‎ B.书市上人群熙熙攘攘,穿流不息,好不热闹。‎ C.你别把这些裨官野史当真,里面尽是虚无缥渺的事。‎ D.老人虽年逾古稀,但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 ‎2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 A.近年来,有不少海外学子相继学成归来,报效桑梓,他们在各行各业中已经暂露头角。‎ B.在商店选购古董时,要多看、多揣摸,特别要注意古董的年份、质地。‎ C.维护法律的尊严,要从司法部门抓起,个别盈私舞弊、循情枉法者,要坚决从执法队伍中清除出去,决不故息。‎ D.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在文章中水乳交溶,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强烈地振撼着读者的心灵。‎ ‎2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黄山以其巍峨奇特的石峰、苍劲多姿的青松、水质清净的温泉和波滔起伏的云海闻名于世,不愧是誉满全球的旅游胜地。‎ B.合肥新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它的建成将使我省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有助于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夺得头酬。‎ 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术讷寡言不黯世事。‎ D.从南方的冰天雪地到汶川的断壁残垣,2008年.我们艰难跋涉;从奥运圆梦到“神七”翱翔太空,2008年,我们激情飞扬。‎ ‎24、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yǎn   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为这苦痛和艰辛,那辉煌才更令人敬yǎng  、向往和尊崇。就像我们的生命,是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shè  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diān 。而那峰顶,也只有经过期待和失望的磨砺,才会更加美丽迷人。‎ ‎25、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括号内。‎ 圣火传递,汶川地震,震hàn 着世界,也猛烈撞击着青年人的灵魂。中国以国家之大、fú 员之广,在发展和jué 起的过程中,总是会不断出现一些重大的事件 117‎ ‎。这些重大事件的曲折起伏,大多牵涉民族感情、国家尊严或外交关系,使年轻人迅速选择自己的立场,确立自身的观点,从而在更长远的gé 局意义上,形成一代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和姿态。‎ ‎26、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在括号内改正。‎ ‎①当人们欢天喜地向大湖奔去的时候,这蔚兰的湖却总有那么一个距离,所谓“渴望而不可即”。这种现象在大戈壁夏天中午是常见的。( )( )‎ ‎②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落、嫩芽,我以偃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婆的摆舞。‎ ‎27、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1)惬意 惆怅 好逸恶劳 如火如茶 ‎ ‎(2)邂逅 烦燥 骇人听闻 情不自禁 ‎(3)蜿蜒 亵渎 融汇贯通 走投无路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 ‎28、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写在横线内。‎ A.毛骨竦然 合辙押韵 鞠躬尽瘁 怡然自得 ‎ B.抑扬顿挫 同舟共济 美味佳肴 多难兴帮 ‎ C.众志成城 油嘴猾舌 慷慨大方 张皇失措 ‎ D.风餐露宿 相安无事 重峦叠障 周而复始 ‎ 词语 ‎【考点解说】‎ 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础。一个人语言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掌握词语的多少,掌握的标准是积累、理解和运用。课标对词语教学的规定十分明确,教材也以课文为背景通过注释和书后“字词表”作了具体安排。从2009年全国中考试题对词语考查的情况来看,主要涉及到下面四个方面:①正确理解与运用课内外常见的词语和新生词语;②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辨析常见的同义词、多义词、反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表达效果;④联系生活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章中有关生词和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教材中出现的常用词语和新词,试题材料则不限于学生所学教材,很大一部分是把所学词语移用于生活和时事中的鲜活材料。‎ ‎【题型分析】‎ ‎2009年全国中考试题中的词语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①选择题: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或解释不当的一项;选出依次填入句子或语段中的词语或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②简答题:结合具体语境解释指定词语的意思。③填空题: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或用序号按要求填空。‎ ‎【解题策略】‎ 词语试题侧重考查考生积累、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常用词语以学生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词语为准,新生词语则以当前流行的一些热词为准,试题材料兼顾课内课外,以时事材料为主。解题时须看清题目要求,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冷静答题。这里的关键,是要在积累上下工夫,掌握书后“字词表”中 117‎ 的常用词语,同时也要了解当下流行的并经国家语委认可的一些新生词语。‎ ‎【专项练习】‎ ‎1、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墙角砖缝中的小瓜苗,昂然挺立,那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形容力气巨大。擎:举起。撼:摇动。)‎ B.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C.“弯道超车”是实现富民强省的新战略,是湖南经济腾飞的重大举措。‎ ‎(“弯道超车”:机动车在弯道超速行使。)‎ D.时下,网络最流行的语言是“史上最牛的人” ,牛人,多用于贴吧、论坛。‎ ‎ (牛人:喻指那些非常厉害让人赞叹或惊讶的人。)‎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种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_________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________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个温暖的家,使它_________了生命的胚胎。‎ A.延续 萌动 保持   B.延伸 萌动 保存  ‎ C.延伸 萌生 保持   D.延续 萌生 保存 ‎3、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些书,或鸿篇巨制,或   ;或下里巴人,或阳春白雪;或像   ,气势磅礴;或像   ,曲径通幽……正是从这些书中,我读懂了生活辨出了是非曲直,悟出了做人的哲理。‎ A、名山大川    雕虫小技  古园深院    B、名山大川    古园深院   雕虫小技  ‎ C、雕虫小技    名山大川  古园深院    D、古园深院    雕虫小技   名山大川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     )着万顷绿地。‎ ‎②初到台湾的“团团”和“圆圆”表现不(     ),在众目睽睽下悠然自得,以它们顽皮、娇憨的俏(      )向台湾同胞拜年,祝台湾同胞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③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谁(     )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     )不该错过。‎ A.滋养  俗  样子  只要/就           B.滋养  错  样子  如果/就 C.滋润  错  模样  只要/就           D.滋润  俗  模样  如果/就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香港今日的______归根到底是香港同胞创造的,也是同祖国内地的发展和支持分不开的。‎ ‎(2)秋天像一个穿着金色裙的仙女,她用轻飘的衣袖______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______给大地。‎ 117‎ A.繁荣 扫 抛  B.繁荣 拂 撒  ‎ C.繁华 拂 抛  D.繁华 扫 撒 ‎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       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②信“地”和“物”,还是        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       它的不可靠。‎ ‎③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        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A.公平   实在   依靠   欣赏      B.公正   实在   依靠   鉴赏    ‎ C.公平   切实   依赖   鉴赏      D.公正   切实   依赖   欣赏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 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 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干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 画山水 A.遏制  次序 善于   B.遏制 秩序 擅长 C.遏止  秩序 擅长   D.遏止  次序 善于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国是    况且     荣誉               B. 国事    何况     名誉 C.国是    何况     名誉               D. 国事    况且     荣誉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______很深。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______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_______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感受      依托      未免            B.感触      依附     未免 C.感触      依托      不免            D.感受      依附     不免 ‎10、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117‎ ‎②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 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③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 成了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A.犹豫 逐步 化装 B.迟疑 逐渐 化妆 C.迟疑 逐渐 化装 D.犹豫 逐步 化妆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 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 ②预算即使制定得 ,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 ③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 的假酒案。‎ ‎ A.不止 正确 耸人听闻 B.不只 正确 耸人听闻 ‎ C.不只 准确 骇人听闻 D.不止 准确 骇人听闻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 长年无敌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 ②无论国际风云如何 ,我国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不变。‎ ‎ ③这场比赛失败了,但他们并没有灰心,他们接受教训, ,争取胜利。‎ ‎ A.宁愿 变换 卷土重来 B.宁愿 变换 重振旗鼓 ‎ C.宁可 变幻 重振旗鼓 D.宁可 变幻 卷土重来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 科学,最终将危害科学。‎ ‎②近几年我国出土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 。‎ ‎③每年赛季开始之前,足球队有关人员都要 欧洲各国,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请外援。‎ A.误解 甄别 周游 B.曲解 甄别 漫游 C.误解 鉴别 漫游 D.曲解 鉴别 周游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①夏秋之交,长江水位 涨了上来。‎ ‎ ②在冷酷和仇恨充斥生活的那些岁月,我们民族的精神道德受到了严重的 。‎ ‎ ③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 其间,那才真有味。‎ ‎ A.逐渐 摧残 徜徉 B.逐渐 摧折 徘徊 ‎ C.逐步 摧折 徜徉 D.逐步 摧残 徘徊 ‎1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①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 着这个小镇的经济发展。‎ ‎ ②最近上演的表现当代戒毒工作的电视剧《红处方》, 了众多的观众。‎ ‎ ③天山最高峰有常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照射下,闪射出 的白光。‎ ‎ A.限制 感染 剧烈 B.限制 感化 强烈 ‎ C.制约 感染 强烈 D.制约 感化 剧烈 ‎1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 ①前不久,前江地区山洪 ,致使公路堵塞,桥梁冲毁,交通瘫痪。‎ 117‎ ‎ ②张教授把分散在各处的资料卡片 在一起,加以分类,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 ③两会期间,许多代表明确指出,对于乱收费的现象,人民群众早已深恶痛绝,政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这种现象。‎ ‎ A.爆发 收集 禁止 ‎ B.暴发 收集 制止 ‎ C.爆发 搜集 制止 ‎ D.暴发 搜集 禁止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如何 住呈蔓延的腐败之风,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②按理说,谁有本事,谁对国家的贡献大,谁就应该得到高收入的 。‎ ‎③十年过去了,这里的山还是那样的山,水还是那样的水,情况并无多大 。‎ A.遏止 回报 变异 B.遏制 回报 变易 C.遏制 汇报 变异 D.遏止 汇报 变易 ‎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在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中,我校成绩较为理想, 与上届持平 ‎②去 不去北京?我到现在还没有拿定主意。‎ ‎③今天在书店 发现了我寻找近半年的《悲惨世界》,真是喜出望外。‎ A.大致 还是 偶然 B.大致 或者 偶然 C.大概 还是 偶尔 D.大概 或者 偶尔 ‎19、选出下面语段空白处运用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摆手舞追忆的是土家族先民创业的艰辛,缅怀的是祖先的功绩,展示的是古往今来的生活场景,涵蕴的是人与社会、人与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它使封闭的山寨         了,使沉寂的村落        了,使古老的土地        了,使天涯的距离    了……‎ A.开明 喧哗 年青 比邻 B.开通 喧闹 年少 拉近 C.开放 喧嚣 年轻 咫尺   D.开朗 喧嚷 青春 缩短 ‎ 正确使用成语 ‎【考点解说】‎ ‎2009年全国中考试题对成语的考查,主要涉及到以下四个方面:①正确理解与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成语;②辨析常用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③根据具体的语境意义写出成语④判断成语使用的正误,辨析常用成语的感情色彩。‎ ‎【题型分析】‎ ‎2009年全国中考试题中的成语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①选择题:选出成语和释义等搭配有误的一项;选出对成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选出句子中加点成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选出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或不正确的—项;选出语段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或两项。②‎ 117‎ 填空题:填字将成语补充完整;以一个成语的四个字为开头各写一个与其意思相近的成语;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要求填写相应的成语;根据相关提示在语段中填写成语;在语段中用相关的成语替换画线文字。③简答题:简要评说借用成语制作的广告词。‎ ‎【解题策略】‎ 成语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对教材中出现的常用成语,要联系生活实际从理解和运用两个角度进行复习;注意对成语基本含义或成语中的某一个字的理解;纠正广告中基于技巧误用、错用的成语等。‎ ‎【专项练习】‎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B.青海湖,醉人的湖,那充满梦幻色彩的奇异景色总是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安之若素,久久不愿离去。‎ C.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D.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符合句意的一项是 ( )‎ A.针对个别干部违规驾驶公车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某单位做出副科级以上干部重考驾驶证的决定,这实在是驴唇不对马嘴。(名不副实)‎ B.“限塑令”颁布之后,农贸市场的一些摊主对记者打开天窗说亮话:为了招徕顾客,我们难以拒绝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直言不讳)‎ C.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蛇添足)‎ D.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既给下乡知识青年提供了求学上进的机会,也使许多农家子弟有了“鲤鱼跳龙门”的希望。(脱胎换骨)‎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砂石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B.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C.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D.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的爱徒小沈阳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地大笑。‎ ‎4、下面这段文字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六十年的辉煌历史。中华人民从饥寒交迫、水深火日(A)之中被解放出来,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百废俱兴(B)的国家一跃成为社会主义强国。五千年文明古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C)。长江黄河的波涛,聆听了祖国铿锵前行的脚步;茫茫昆仑、巍巍长城,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D)的面貌;神舟飞船的优美轨迹,演绎了祖国日益上升的尊严……‎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他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同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B.从太空回眸我们这颗生存的星球,在变幻莫测的白云的飘忽中,它总是散发着一种浅蓝色的绚丽,谁也说不清那究竟是大海还是气晕的颜色。‎ C.林昭曾说:“‎ 117‎ 我们的血是再鲜艳不过,而且是再灿烂不过的墨水,人世间其他一切墨水在这样的墨水面前统统都不免黯然失色。‎ D.凭着健壮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一片神奇的土地;凭着巨大的潜力,你可以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相看。‎ ‎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 A.学校男子体操队正式成立,队员中年龄最大的十八岁,正值豆蔻年华。‎ B.先进教育工作者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C.奥运冠军郭晶晶成功的背后,经历了多少忍辱负重的艰苦训练。‎ D.“5·12”汶川大地震后,为了能让孩子们尽快恢复上学,他四处奔波,呕心沥血。新学校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流泪了。‎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 B.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13位唐山农民用淳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 C.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和“嫦娥一号”研发团队,他们无一例外地成为当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入围者,“神州七号”航天员团队的当选,更是众望所归。‎ D.直到今天,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光芒仍灼灼其华,烛照神州,激励着新一代青年。‎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孤独紧张、忧心忡忡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50%。‎ B.对手在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作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 C.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纳队排山倒海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 D.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9、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马金凤幼年从艺时嗓音毫无优势,后来却以清亮驰名,耄耋之年行腔依然高亢悦耳,她81年的舞台生涯中有多少值得探寻的奥秘啊! ‎ B.“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百年孤独》,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杳无踪迹,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 C.国外一些公司不明说裁员,而是给出几种让员工很难接受的“选择”‎ 117‎ ‎,使员工只得主动请辞,有人说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D.远处连绵的山峰上一道残破的城墙依稀可见,山下面有条深谷,怪石峥嵘,溪流湍急,无路可通,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1、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欣逢您四十华诞,我们谨向您——亲爱的母校,致以热烈的祝贺。‎ ‎ 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 亲爱的母校,是您厚实的沃土孕育了我们的未来,是您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传统赋予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是您把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培养成今天的栋梁之材。‎ A.莘莘学子 B.运筹帷幄 C.首当其冲 D.栋梁之材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 B.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C.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D.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B.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 C.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D.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有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终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 ‎14、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车上乘客目睹了这一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那翻倒在地的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 B、怨声载道 C、义无反顾 D、怒形于色 ‎15、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唐诗宋词是一座巍巍丰碑。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在这里,有    的报国志,也有    的故乡情;有    的江南春景,也有独上西楼的凄清秋色……它们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 117‎ A.窗前明月 怒发冲冠 草长莺飞  B.怒发冲冠 窗前明月 草长莺飞 C.怒发冲冠 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 D.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 怒发冲冠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红楼梦》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B.当巨大灾难来临时,全国人民总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C.某旅游景点的环境脏、乱、差到如此地步,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北京奥运场馆“鸟巢”与“水立方”虽出自不同设计师之手,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宴会大厅。‎ B.如果一般读者不认为我的这本小册子言不及义,编辑出版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借鉴之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C.眼下在某些地区,“走穴”正成为一些学者乐此不疲的事情,因为这既能提高知名度,又可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 D.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正值老教授八十寿辰之际,晚辈们集体送去了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恭祝您老长命富贵”。B.全厂涌现出四个先进集体,一百多个先进个人,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C.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D.她说得语无伦次,我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 ‎19、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当我提出一个问题时,我总会把眼神转向他,一种非常温柔、期待的眼神。我的问题不难,又在提问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B. 今夏洪水肆虐,淹没无数的城镇和大片的良田,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必须精诚团结,战胜洪魔。‎ C. 经过挑选,66名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子踏进北京警院的大门,她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 D. 在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面前,我们只有依靠科学,依法办事,才能夺取抗击灾害的胜利。‎ 标点符号 ‎【考点解说】‎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中用来表示停顿、语气及词语性质和作用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标点符号分为两个大类:一个是点号,一个是标号。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三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分号、顿号、冒号四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标号有九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间隔号、书名号、连接号和专名号。‎ ‎【题型分析】‎ ‎2009年全国中考试题中的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方式:①‎ 117‎ 判断所给的几句或一段话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选出正确的一项;②选出几组句子中误用标点符号的一项;③根据表达的需要,为一段话中隐去标点符号的地方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④在原句上修改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 ‎【解题策略】‎ 解答这类题,首先要牢固掌握题目要求所涉及到的几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每个选项提供的语境。最后要运用平时积累的有关标点符号使用中变化的规律去解决问题。‎ ‎【专题练习】‎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自己写出的文章要多读几遍,多改几遍,不要急于发表,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绝好的方法,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推敲。‎ B.这种办法的收获是:学生有了自由甚至兴趣,在读写方面可以自己调节,不至于累得要死;教师呢,也可以轻松一下,不至于长年背诵“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C.“让我来抓住他!”面包房老板叫喊着,气呼呼地正想冲上台阶,他的妻子却走到他的身边,拉住他的手臂说,“你别动,让门警去!”‎ D.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昨天表示,他对英、法、德提出的决议草案表示满意,认为这已足以惩罚伊朗今后任何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行为。‎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李白写过这样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由此可见李白蔑视权贵的精神。‎ B.“27年来我参加了各式各样的水利建设,负责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现场指挥的总工程师说:“然而参加规模这样大的工程还是第一次。”‎ C.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恐怖主义是奥运会的最大威胁,但他充分相信,北京奥运会主办方有能力确保奥运会安全、顺利进行。”‎ D.苏轼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粗犷,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婉;李清照既有“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细腻,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放。可见,作者的风格是多样化的。‎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铁凝,著名女作家。著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哦,香雪》、长篇小说《玫瑰门》、散文集《草戒指》等。‎ B.科威特报纸《祖国报》报道说,美军每天从早到晚要对萨达姆进行五、六次审讯。‎ C.如今,各式各样的“考典”“密卷”成堆,“强化训练”“模拟试题”更是满天飞,令考生眼花缭乱。《语文月刊》组织编写的《高考语文分类练习专辑》何以能“风景这边独好”?‎ D.由著名的黑人导演派克·李据以拍成的长达四个小时的电影《马尔科姆·X》——港译《黑潮》,再现了二十世纪黑人民权运动史上惊心动魄的一段历史。‎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中国民办高校综合实力的评估主要有如下指标——在校学生人数、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办学层次、固定资产总额、学校所获主要荣誉等。‎ B.‎ 117‎ 英国科学家最近的研究表明,头发可以透露人们的许多秘密,例如种族、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等等。‎ C.据了解,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公交、运营及为奥运服务的电动车辆将达到1000辆,这些车辆主要应用在奥运村及通向奥运会场的主要通道上。‎ D.他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阅读古今中外名著了,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汤姆叔叔的中屋》、《青年近卫军》等,这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东方少年系列文学大赛是由北京市文联和《东方少年》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一项文化赛事,参加对象为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及其他文学爱好者。‎ B.该小学二、三年级的部分学生告诉记者,他们在“六一”期间观看了中国教育电视台为孩子们精心策划的文艺晚会“阳光心愿”。‎ C.老舍先生曾说:“茶馆是三教九流聚集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见作者谈《茶馆》一文)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创作《茶馆》的目的。‎ D.为了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在“六一”期间,中国教育电视台将推出《家长手记》、《我的DV》等一批与孩子们成长密切相关的新栏目。‎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战争激烈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野里寻觅野草的吗? ‎ B.昨天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披露的贫困山区干部让老百姓装羊的怪事,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C.山口百惠是杨贵妃的后人吗?在日本,真有杨贵妃墓吗?杨贵妃究竟是死于马嵬坡?还是逃到了日本?‎ D.黑格尔以歌特式建筑艺术(十二到十六世纪初期欧洲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为例具体说明了美是一种精神的外化,即理念的感性显现。‎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围棋的魅力,在于它斗智斗力,充分展现了人们的博弈技巧;围棋的魅力,还在于它源远流长,完全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说围棋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 ‎ B.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08全国投诉情况汇总》,对去年消费者的投诉情况进行了盘点,移动电话、商品房等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 C. 西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矢志不移,传为千古佳话。 ‎ D. 目前我国的听证制度还很不完善。哪些公共事务要组织听证,什么样的人有资格组织听证,听证会应该走怎么样的程序?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此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老师的教育和鼓励,使他信心大增,他从此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经过大半年的奋战,终于如愿以偿。‎ B.科技组在研究看不见的频段,如波长较长的红外线、无线电波、波长很短的紫外线、X光、波长更短的射线等。‎ C.一代英主唐太宗,看问题有些辩证,是他高人一筹的地方。他曾以水喻人民群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渔民夏氏兄弟和周星驰等“大腕”一起走进央视“艺术人生”,并在现场为全国电视观众高歌一曲苍凉遒劲的渔歌号子。‎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117‎ A.中考作文命题专家指出,近年的话题作文有利也有弊,它虽使应试作文减少了限制、增强了自主性,有利于学生发挥写作能力,但也给套题、抄袭开了方便之门。‎ B.处于争议漩涡中的跨行查询收费对储户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记者昨日从中国银联获得的数据显示,自‎6月1日开收0.3元跨行查询费用至今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ATM的跨行查询量减少了10%左右。‎ C.长假过后,于丹授课的网络视频点击、下载量节节攀升,网友好评如潮,因“俗事”缠身而二十多天未写博客的易中天也为此“破例”开博,写道:“于丹真棒”!‎ D.山西省省长于幼军在调查“黑砖窑”问题时发现,一些干部对非法用工、无证照经营、拐骗和强迫农民工劳动、使用智障人员和童工等危害群众切身利益、损害人格尊严的行为竟熟视无睹。‎ ‎10、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电视剧的生产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走一条生产——市场——播 出——盈利——再创作的良性循环的路子。‎ B.造成这种事故的原因,公司领导认为主要有两个:一、具体施工单位对安全问题不重视,只抓生产进度,不抓安全;二、具体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C.在鄂西大山的半个多月里,将士们不论是行军还是宿营,都能听到老虎、豺狼、野猪、豹子……及其他野兽的叫声,已经习以为常。‎ D.大妈常抱怨自己的记性不好:“我现在有一个毛病,就是站在电梯旁边的时候,总是忘记了自己是要上楼呢,还是要下楼。” ‎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年也是王小丫成名栏目“开心词典”的一道坎,用制片人郑蔚的话说就是“‘开心词典’到了做大手术的时候了”。‎ B.上午11时30分,中国和印度将在西藏亚东县与印度锡金邦交界处——乃堆拉山口举行联合庆祝仪式,以重启中断44年之久的亚东边贸通道。‎ C.老人拿到医疗救助金后感动地说:“如今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虽然得了重病,并不可怕,我呀!还得活一阵子呢。” ‎ D.“德国音乐大师班”“青岛音乐节”“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这些关键词聚合起来,构成了七、八两月青岛交响乐宴席的丰盛“主菜”。‎ ‎1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五一”期间,济南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西瓜、苹果、鸭梨、木瓜……走到哪儿都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B.今年,“海尔”作为唯一的中国本土品牌入选世界100强,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300家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宣传。‎ C.在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研讨会上,“北京创造教育模式”条幅引人注目。 ‎ D.李老师说:“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会退步。古语说得好:‘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 ‎1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一些美国公司正在要求华盛顿就中国“非法的”贸易行为展开调查,并限制中国向美国销售家具。请愿方是佛朗克先生的一个长期的客户——设在纽约的胡克家具公司。 ‎ 117‎ B.11岁时,他给白城子--一家地主老张家放牛;13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官升了一级”,给老张家放马了。‎ C.展望2012年“奥运”,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了,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还等着干什么?”爸爸开始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好了,待会儿妈妈来了,看你怎么应付!”而我依然捂着耳朵:“不听!不听!不听!”‎ ‎1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出一个好题目,可是出什么题目才算好呢?许多语文界老前辈都有过无奈的感喟,如叶圣陶说它“是不得已的办法”,朱德熙则痛陈其“流弊甚多,不可取。” ‎ B.庚子年前后(公元1900年),四川连年旱灾。 ‎ C.工人走进技校,学习现代科学;农民跨出家门,搞起商品经济:工农都为现代化事业做贡献。 ‎ D.猴子跳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了下来。‎ ‎1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据调查,家长受广告的误导严重,不懂孩子的身体状况,不知道该补什么、怎么补、补多少,只是盲目地补钙、补铁、补锌、补维生素等。 ‎ B.王老师走进初三(5)班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们。” ‎ C.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上、商标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讲究精美,也是必要的。 ‎ D.上级领导对我们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学习三个代表,提高觉悟;二是坚持改革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关心员工的思想和生活,确保内部的安定团结。 ‎ ‎1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两个分厂的近200台设备、设施的迁出;100多台新进设备、设施的迁入安装,几乎都是人拉肩扛完成的。 ‎ B.我一进教室,就看到“你浪费时间了吗?”的醒目标语。 ‎ C.文革结束以后,高考作文进入多元时代,内容禁区被打破,考生既可以敞开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以表示自己“更喜欢”两幅漫画的哪一幅,还可以认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 D.凭着坚定不拔的毅力,他成为能诗、能画、能写、和能制印的大艺术家。‎ 默写 ‎【考点解说】‎ 古诗文名句默写是中考语文命题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人对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记诵的情况,不仅反映一个人的阅读水平,而且还反映一个人的学识修养。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在古诗文名句默写方面涉及到的考点有:①默写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名句;②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③背诵默写教材中的经典课文或精彩段落;④记诵比较熟悉的课外古诗文名句。考查的内容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一般为课内篇目。‎ 117‎ ‎【题型分析】‎ ‎200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①填空默写题:给出诗、词、文的上句或下句并注明篇名,要求默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诗、词或文中名句;提供具体的情境并注明篇名,要求默写出与之相一致的诗、词或文中名句;给出诗题和诗人,要求默写出全诗;按照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根据具体语境补写古诗文名句;在田字格中端正地默写名句或对联。②读图默写题:选择与插图相对应的诗文名句。③选做默写题:在特定的语境或给出的题数中按规定题数任选默写;规定前几个必做,后几个选做;规定前几个选做,后几个必做;全做给出的题数,按正确的规定题数计分。‎ ‎【解题策略】‎ 诗文默写试题重在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和默写诗文的能力。解答诗文默写题,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弄清楚具体题型的要求,按要求默写;第四是记清楚诗文名句的关键字词,默写诗文名句尤须注意不能写错字。‎ ‎【专项练习】‎ 一、 记忆性默写,在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  ‎ 1. 水何澹澹,___________。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 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 ‎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 ‎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6. ‎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 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8. 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9. ‎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0. 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同上)‎ 11. 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 ‎______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同上)‎ 13. 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 ‎___________________,都护铁衣冷难着。(同上)‎ 15. 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6. 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7. 夜来南风起,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18. ‎____________________,童稚携壶浆。(同上)‎ 19. 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2. 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3.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4. 无言独上西楼,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25. _________ _,衡阳雁去无留意,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 ‎26. 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117‎ ‎27. _______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28. ___________ ,亲射虎,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何妨!(同上)‎ ‎30. 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同上)‎ ‎32. 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西山村》)‎ ‎33. 萧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同上)‎ ‎34. 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5. 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6. _________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同上)‎ ‎37. 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9.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同上)‎ ‎40. 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乙亥杂诗》) ‎ ‎4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42. ,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43. ,吹尽狂沙始到今。(刘禹锡《浪淘尽》)‎ ‎44. ,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45. ,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6. ,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47.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48. ,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49. ,不成方圆。(《孟子》)‎ ‎50. ,勿施于人。(《论语》) ‎ 二、理解性默写,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 ‎1. 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概括封建社会本质,寄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强烈谴责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龚自珍在《乙亥杂诗》中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虽然辞官离京却不忘报国壮志的诗句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曹操在《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壮志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饮酒》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但闲静无忧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诗人悠然自得,物我合一的思想境界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____ 。‎ ‎6.‎ 117‎ ‎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行路难》中最能表达诗人李白坚信理想抱负一定实现的倔强、自信、执着精神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望岳》中表达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情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杜甫在《春望》中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忧国思乡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 ‎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下的咏雪名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 _。‎ ‎14.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风见雪,创造别开生面的开阔雄奇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沙漠风光,烘托送别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饯行场面,帐内帐外互相映衬,表现友情浓烈深挚、心胸豁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送别场面,把离别的惆怅深情融于雪景之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刘禹锡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怀,蕴涵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 。‎ ‎16. 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勤劳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描写拾麦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抱子拾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对农民深切同情和关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 ‎17.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8.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将士们戒备森严,不可侵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烘托手法描写将士们黄昏练兵,威武雄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深夜袭击敌人的悲壮场景的诗句是____ ,___________。 19. 杜牧在《赤壁》中借题兴叹,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 ‎20. 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谬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 ‎21. 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娱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 李商隐在《无题》中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写缠绵的相思之苦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描写与中原迥然不同的塞外秋景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思乡和建功的矛盾心理,抒发爱国情怀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7‎ ‎24. 李煜在《相见欢》中借助比喻抒写离愁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白描的手法直抒亡国哀思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怀,表达自己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蕴涵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历史典故抒发自己渴望受到朝廷重用以便御敌立功、报效祖国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下了寄寓离情,释却离愁,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慰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陆游在《游西山村》中写下的蕴涵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0. 辛弃疾在《破阵子》中追忆军营生活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抒发抗金报国、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开放性默写。根据你的积累,按照题目的要求,写出我国古代诗、词曲的原句,答案不限课内外。  ‎ ‎1. 描写春景的:_____________ , 。 ‎ ‎2. 描写夏景的:_____________ , 。‎ ‎3. 描写秋景的:_____________ , 。‎ ‎4. 描写冬景的:_____________ , 。‎ ‎5. 咏雪的:_____________ , 。‎ ‎6. 咏莲的:_____________ , 。‎ ‎7. 咏菊的:_____________ , 。‎ ‎8. 描写高山的:_____________ , 。‎ ‎9. 描写山水的:_____________ , 。‎ ‎10. 描写花的:_____________ , 。‎ ‎11. 描写鸟的:_____________ , 。‎ ‎12. 咏叹花鸟的:_____________ , 。‎ ‎13. 描写登高远眺的:_____________ , 。‎ ‎14. 描写洞庭湖的:_____________ , 。‎ ‎15. 描写长江的:_____________ , 。‎ ‎16. 涉及黄河的:_____________ , 。‎ 文学常识与课文内容理解 ‎【考点解说】‎ 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不仅有利于阅读,也有利于交际。2009年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试题涉及这样一些内容:①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和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②‎ 117‎ 了解现行教材所涉及的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及其作品,尤其是在中外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③了解现行教材涉及的文学流派及中外著名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④了解现行教材涉及的作品中著名的文学典型;⑥现行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化常识等。文学常识考查的主要是考生对教材涉及到的中外著名作家作品的了解及掌握情况,考查内容主要来自于学生所学教材。‎ ‎【题型分析】‎ ‎2009年全国中考文学常识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①选择题:选出所列作家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选出作品、年代及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选出名著中人物与故事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选出作家作品、年代及作品人物表述有误的一项;选出文体知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选出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选出作家作品及作品人物表述正确的一项;选出对文化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②填空题:作家作品、作家流派及作品人物填空;文学、文化常识填空。③简答题:结合某一诗人有关诗句对其诗歌创作进行简要评价。‎ ‎【解题策略】‎ 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因为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是与名著分不开的。‎ ‎【专项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和《背影》都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值得我们反复阅读。‎ B.《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剧本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 C.《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它描写雄伟壮丽而又妖娆美好的南国雪景,纵论历史英雄,表达了诗人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 D.《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文章通过都德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双手》这篇散文描写了一双“简直是半截老松木”的“天下第一奇手”,塑造了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朴实而感人的形象。‎ B.《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描写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的痛苦生活,揭示人力车夫和广大劳动人民悲惨命运根源是烈日之烈、暴雨之暴。‎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春秋时期儒家代表孟子的作品,本文采用逐层论证的手法,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目的在于启发君主多打胜仗。‎ D.《陈涉世家》节选自编年体史书《史记》,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失期、法皆斩”。‎ ‎3、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117‎ B.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其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C.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春》《背影》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D.《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出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4、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 ( )‎ A.古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绝句一般为八句,分为首联、颈联、尾联和颔联。‎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C.中国的戏曲和西方戏剧不同,它有自己独特的表演体系,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D.《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将,“豹子头”林冲就是其中之一。‎ ‎5、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一诗中,展开联想、想象,让牛郎织女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以此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从标题可以看出文章主要是写童年玩乐和读书的生活情景。‎ C.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新闻。阅读新闻,要注意新闻的六要素(即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标题、导语和主体。‎ D.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在《威尼斯商人》这部剧作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吝啬鬼的典型形象——夏洛克。‎ ‎6、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朱自清,宇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背影》一文,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第一次从正面刻画父亲形象的散文。‎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 C.戏剧《威尼斯商人》,诗歌《天上的街市》,童话《皇帝的新装》,神话《女娲造人》,寓言《蚊子和狮子》——文学体裁的多样化,开拓了语文阅读的视野。‎ D.莫泊桑,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代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B.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描写要交代的是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背景等。  C.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D.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主要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需要一个集中的中心。‎ ‎8、下面有关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17‎ A.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尤。‎ B.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C.《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D.古代把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阴。如“河阴”便是黄河北岸。‎ ‎9、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愚公移山》从文学体裁上看是一篇寓言,选自《列子·汤问》。文中有一个与愚公相对比的人物,叫智叟,这个名字具有讽刺意味。‎ C.《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史。‎ D.《与朱元思书》是北朝梁的吴均所写的一篇书信体山水小品。‎ ‎10、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莎士比亚、欧·亨利。‎ B.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C.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描写的人物是诸葛亮。‎ ‎11、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叙写的是童趣,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的病态。‎ B.《观刈麦》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描写农民冒着酷暑割麦子的情景,并借一位农妇之口,诉说当时租税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 C.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这部喜剧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爱、友谊和爱情,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 D.《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马说》的“说”,是古代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与朱元思书》的“书”是指书信。‎ ‎12、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正确的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文忠”是谥号,本文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也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情怀。‎ C.司马迁,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司马光,北宋史学家,编有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 D.契诃夫与莫泊桑均是法国著名作家,他们与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13、下面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繁星》《春水》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作品,它们歌颂了母爱、童真和自然。‎ 117‎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保尔·柯察金,故事取材于当时众多革命者的典型经历,表现了那个年代残酷的斗争生活。‎ C.《伊索寓言》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如《蚂蚁和蝉》就讽刺了好逸恶劳的人,对人们有教育意义。‎ D.《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逊因出航时遭遇风暴,船被打翻,他一个人被海浪抛到一座荒芜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度过了28年的孤独时光。‎ ‎14、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  )‎ A.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我国伟大的革命文学家。长篇小说表作是《 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 残冬》。他的散文《白杨礼赞》和《风景谈》被称为散文的姊妹篇。‎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长篇小说代表作《骆驼祥子》或者《四世同堂》;话剧代表作《茶馆 》;他也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C.朱自清,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被毛泽东同志高度赞扬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D.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著名作家。小说代表作:激流三部曲《雾 》、《雨 》、《电 》。爱情三部曲《家、《春》、《 秋》。‎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清四大古典小说是《 红楼梦 》、《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西游记 》。‎ B.被鲁迅誉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作品是《 官场现形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C.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鲁迅。他小说的代表作是《 狂人日记 》。‎ D.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其中“四书”指《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五经”指《易 》、《 尚书》、《礼 》、《诗》、《春秋》。‎ ‎16.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 ,自号 ,在初中阶段学过他的代表作有 、 、 。‎ ‎17.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_ _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 、 、 、 。‎ ‎18.莫泊桑, 国短篇小说家,与_ _ 和__ 被称为“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是 、 。‎ ‎19.屈原是我国第一位 、 诗人,开创 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这种新诗体开创了我国 传统。 和 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修改病句 ‎【考点解说】‎ 117‎ 修改病句是中考语文命题的一个必考内容。能否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正确地修改自己的文稿,做到文从字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是个人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2009年全国中考语文修改病句试题主要涉及这样几个方面:①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②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③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④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或用符号修改。考查的依据主要是学生在读写实践中常犯的四种语法错误,试题材料主要来自各种媒体以及同学们的习作。‎ ‎【题型分析】‎ ‎200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修改病句试题,在题型上主要有两种:①选择题:选出所给句子中没有语病或有语病的一项;选出对所给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②改错题:在所给病句上直接修改;在语段中修改画横线的有语病的句子;在语段中找出有表达错误的句子并改正;在句子中画出语病处并提出修改意见或结合具体病句写评语;在习作中用符号修改病句。‎ ‎【解题方略】‎ 修改病句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以改正确、改通顺为原则,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原意,正确地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 ‎【专项练习】‎ 一、“‘和’文化旅游节”志愿者招聘正在进行中。应聘者江林递交的自我推荐书如下,其中有多处错误,请你给以指正。‎ ‎①我叫江林,高一学生,永州市人,体魄强建,能吃苦耐劳,懂英语善交际。‎ ‎②对阳明山,我有一定的了解。它挽日月辉光,聚山川灵气。登顶峰,可以北跳衡岳,南望九巅,潇湘秀色尽收眼底。每逢5月,山顶如精心修剪一般高矮一致的野生红杜鹃,有的裹着花蕾正待怒放,有的开满鲜花迎风摆动,堪称“天下第一杜鹃红”。‎ ‎③对阳明山的“和”文化,我有较深的研究。阳明山的“阳”“明”二字是天地之“和”、阴阳之“和”;阳明山的优美生态是自然之“和”;阳明山佛、道共处,是宗教之“和”;双牌阳明山、台湾阳明山,同名同姓,更是两岸关系之“和”。‎ ‎④如果本届“‘和’文化旅游节”能让我成为一名志愿者,将是我的荣幸。‎ ‎1、第①②段中加点的词中,有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 ‎2、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不够简洁,请用两个成语替代,这两个成语依次是:‎ ‎                     ‎ ‎3、第④段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 二、下面是一位同学发言稿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根据提示和要求作些修改。‎ ‎[A]千百年来,文明一直以其无穷的魅力、不竭的动力、强大的感召力,引领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作为当代中学生,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不仅能体现良好的个人品质,而且[B]有助于创立和谐的校园氛围。我们一定要懂礼貌,讲诚信,遵纪守法,尊师爱友,不断提升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C]把以往存在的不良行为坚决纠正过来,全面展现当代中学生的文明形象。‎ ‎1、[A)句太长,发言时大家听起来可能比较吃力,请你把它改为几个较短的句子。(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可以增删少量字词)‎ ‎ ‎ ‎2、[B]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可将“         ”一词改为“         ”。‎ 117‎ ‎3、联系前后句看,[C]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你对[C]句作适当调整。 ‎ ‎ ‎ 三、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日益普及的电脑,在给现代人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原有的获知方式和习惯。‎ B.以通俗的语言来解读《论语》,是否影响其学术含量,于丹教授近日在学校接受采访时予以坚决否定。‎ C.在俄罗斯“中国年”活动中,艺术家们围绕以提升节目的品位为中心,注重节目的立意,尤其突出艺术效果。‎ D.近年来,我市从中小学教师中先后抽调了2 000多人次去农村学校支教,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只有积极引导牧民开展多种经营,控制牲畜数量,减少对牧草的需求,退牧还草,才能为从根本上拯救纯种野牦牛提供可能。‎ B.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日前句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专题研讨会,有专家认为墨西哥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这或许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的扩散。‎ C.在本月热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原出许多历史细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人间惨剧的勇气。‎ D.林萍是一位普通的保险公司职员,她为非亲非故的女孩捐献干脏的事迹感动了广大网友自发在网上留言,大家热情的称其为“宁波的骄傲”。‎ 五、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杭州市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城市论坛上,我市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B.通过这次演练,全市卫生系统各级医疗卫生人员进一步熟悉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提高了应急反应、指挥决策和医疗救治能力。‎ C.是否具有节俭创新意识,是民族兴旺的决定性因素。‎ D.为引进造船业急需的各类人才,提高我市造船业自主创新能力,我市举办了船舶工业人才专场招聘会。‎ 六、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是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据新华社‎6月13日的报道,我国甲型H1N1流感患者人数降低了1.2倍。‎ C、食品安全,已成为关系到我国人民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D、受金融危机影响,仅我国广东地区就约有2至3万左右大大小小的工厂倒闭。‎ 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在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 C.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八、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117‎ 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节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九、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营救告一段时间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个堰塞湖可能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 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后的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十、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塑、长达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 B.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朝夕相处,谁也不能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十一、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十二、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高考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动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B.‎5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红色箴言》大型诗歌朗诵会,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在场的大学生热血沸腾,深受震撼。‎ C.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配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游客们精挑细选,讨价还价,热闹极了。‎ 117‎ D.冬天日短,等到干完活儿回来,已是夕阳西下,薄雾给村子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母亲像往日一样,从灶屋里端出了热腾腾的饭菜,招呼我们赶紧吃。‎ 十三、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90个有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B.尽管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母亲节档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 C.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十四、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B、来自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的1800多位闽籍工商界精英汇聚福州。‎ C、昨日,市文物局组织了39名专家赶到重建的龚滩古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了验收。‎ D、漫步小径,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十五、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强台风袭击这座海滨城市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一小时后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 B.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 C.这份工作报告,不仅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而且指明了构建我县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方向。‎ D.我市高新区不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参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试验区”的建设。‎ 十六、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高科技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难怪骗子们也要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了。‎ B.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C.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简明 连贯 得体 ‎【考点解说】‎ 117‎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是近年中考对考生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所谓“简明”,即语言要简要清楚,不要重复累赘,让人产生歧义。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所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得体,恰如其分,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等。‎ ‎【题型分析】‎ ‎2009年全国中考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考题,在试题中多为客观题和主观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有;语句的衔接、句序的排列、词语的排列、用语的场合、对象等。考查的知识点相当广泛,词、短语、句子都有所涉及,同时也考查语意、语境、材料组织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运用。‎ ‎【解题方略】‎ 辨别句子是否简明,要注意两点:一是推敲语句,看有无冗余信息、多余词语;二是看有无歧义,是否费解。辨别语句是否连贯,要注意以下三点:1、理解句意。在一个语段中,要看句与句的现有关系是否成立,怎样调整才更加顺畅;2、话题必须一致,否则主语变换多,句子便不连贯;3、要注意分析语言的表达特点,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然后考虑衔接问题。辨别语言的运用是否得体,可从语言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审视。‎ ‎【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有关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 “中学生喜欢话剧吗?”网络调查统计表 情况 喜 欢 不喜欢 经常看 时间紧很少看 内容不合胃口很少看 票价太高很少看 人数 ‎9‎ ‎25‎ ‎30‎ ‎30‎ ‎92‎ 比例(%)‎ ‎5‎ ‎14‎ ‎16‎ ‎16‎ ‎49‎ ‎1、请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上表的内容。‎ ‎ ‎ ‎2、请根据上表内容写出一个结论(不超过10个字)。‎ ‎ ‎ ‎3、请选取一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一条建设性的意见(不超过10个字)。‎ ‎ ‎ 二、下面这段文字中,包含了许嘉璐怎样的观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现在大家都听哼哼唧唧不知所云的歌曲,久而久之会把淳朴的孩子也变得麻木,也变得不知道何为美!长此以往,我们的文化发展让人忧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是在4月18日北大召开的一次国际性会议上说这番话的,并呼吁全社会要加大保护非物质文化的力度,重视原生态文化。他介绍,自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文化和其他的产品一样慢慢被规范化、标准化、批量化和自动化,不断的功利性创作造成文化的浮躁,经得起历史洗涤的艺术精品却越来越少。许嘉璐认为,原生态文化对于任何民族都极其珍贵,其含括的意义十分丰富,不仅仅是表演。他强调,原生态的文化必须不断创新,使其适应变化,只有既保持传统又具备创新活力,文化才能长盛不衰。这不仅仅是对国家的贡献,也是对世界,对人类的贡献。 ‎ 117‎ ‎(1) (10个字以内)‎ ‎(2) (12个字以内)‎ 三、用简明的语文归纳下面这则寓言的寓意。(不超过25个字)‎ ‎ 有一张弓做事很毛躁。一清早起来,弓张开臂,刷地就是一箭。‎ ‎ 箭刚飞出去,弓马上就大叫起来:“唉,唉,等等,回来!我还没想好射向哪儿,你出去干什么呢!”‎ ‎ 弓拔腿就追,可箭早没影了。‎ ‎ 寓意: ‎ 四、试将下列句子放回原文中,使语意连贯。‎ 智慧有时就是一种权衡和折中,用中庸拒绝极端,用理智分析情景,用务实发挥影响,       ,用学习积累经验,用勇气放弃包袱,这就是智慧显现。       ;对下属,光公正不够,要善良;对别人的失误,光原谅不够,要忘记;对自己的未来,光梦想不够,要行动。空才能生慧,学才能生智,       。每一个人都有值得尊重及学习的地方,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       。如果一个人缺少智慧,又不愿意流汗水,那么谈何成功。所以,做人要看你有没有智慧。‎ ‎  ①心宁智生,智生事才成 ②对弱者,光关心不够,要帮助 ‎  ③横蛮的人教授忍辱之道 ④用冷静掌控抉择,用自觉端正态度 五、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29个金色的“大脚印”,象征着       ;2008个灿烂的笑脸,意味着       ;5个不同色彩的圆环,是五大洲人民热爱和平渴望交流的共同心声。六、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  小溪放弃平坦,是为了回归大海的豪迈;黄叶放弃树干,是为了       ;蜡烛放弃 ,是为了           。‎ 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使语意连贯,句式整齐,表达完整。‎ 爱是基本的善良情感,遇到乞讨者,我们就施舍他点钱;遇到老弱病残、孕妇,我们就       ;遇到迷路的小孩,我们就       。一个微笑,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发自内心的问候,这对我们并不难做到,却可能因此       。‎ 八、将下列四字短语填入横线上,使句意连贯。‎ 浑噩度日 感恩惜福 肠枯思竭  目中无人 沮丧失意 志得意满 A.当一个人孤傲狂放的时候,他忘了 是一种习惯。‎ B.当一个人       的时候,他忘了谦虚为怀是一种习惯。‎ C.当一个人       的时候,他忘了好学上进是一种习惯。‎ D.当一个人       的时候,他忘了不断学习是一种习惯。‎ E.当一个人       的时候,他忘了检讨改进是一种习惯。‎ F.当一个人       的时候,他忘了转型思考是一种习惯。‎ 九、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 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 ④①②⑤③‎ 117‎ 十、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会徽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 ‎①  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的融入其中 ‎②  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 ‎③  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 ‎④   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 ‎⑤   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 ‎⑥   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点明运动会的地点 A.④②⑥①⑤③          B.④③⑥②①⑤ C.⑤6④⑥①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 十一、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 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十二、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十三、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南极是一个冰雪有2000米厚的大陆, 。‎ ‎①1983年,测得最低气温为零下89.2℃‎ ‎②在南极点,年平均温度达零下50℃‎ ‎③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大陆在等待着我们去征服 ‎④它是世界上最寒冷,风最大的地方。‎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 十四、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濛濛的细雨飘起来了,我们前后左右的景物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②身后原本静 ‎ 谧的山林,若有若无地传来细细的声响,③眼前的湖面刚才澄碧明丽,此时却是烟雨 ‎ 迷蒙了。④左右两面的山峰,在细雨织成的轻纱中,远远地隐没了。‎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十五、据台湾TVBS电视台报道:3月27日,一名40岁左右大陆游客参加台湾旅游时,在岛内北海岸知名的野柳地质公园的岩壁上刻下“中国常州×××”一行字,引起众议。如果你是旅游团中的一名,当时发现这位游客在景区岩壁上刻字,你将如何劝阻?(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不超过40字。)‎ 117‎ ‎ ‎ ‎ ‎ 十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据《春城晚报》报道,云南省孟连县一中初三女生小思,纠集同校多名女生将本校初二女生小艳拖进厕所,殴打、侮辱,甚至将从厕所里捡起的脏卫生巾强行塞入小艳嘴中,还把小艳的外衣脱下丢进粪坑,整个过程长达10分钟。施暴者还用手机拍下照片和视频小思与小艳的矛盾由早恋引发。小思喜欢上小艳的前早恋男友,看小艳不顺眼,便教训她。‎ 令人吃惊的是,小思的母亲是该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父亲是该县第一小学副校长。‎ ‎(1)用一句话概述上面这件事。‎ ‎ ‎ ‎ ‎ ‎(2)现在,小艳已经住进了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她班上的同学准备去看望她,假如你是她的同学,你见到她之后准备说些什么?‎ ‎ ‎ ‎ ‎ ‎(3)这件事经媒体报道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人们从各种不同角度对事件进行反思,你从这件事中想到了什么呢?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 ‎ ‎ ‎ 十五、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十六、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进行修改。‎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上中学的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中有幸接受采访,我们对此表示感谢。‎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仿写与改写 ‎【考点解说】‎ 117‎ 仿写与改写是中考语文命题关注的一种试题样式。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在“仿写与改写”的考查上主要涉及到这样几个方面:①仿照例句写出句式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的句子;②拟写广告词、对联、颁奖词、标语口号等;③变换文段的表达方式进行改写。考查考生能否按要求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仿写、拟写和改写,试题材料主要来自于生活。‎ ‎【题型分析】‎ ‎2009年全国中考语文仿写与改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有:①仿写。根据前后文内容及句式特点写出相应的句子;仿照例句按要求写出相似的句子;指定具体对象仿照例句写出相应句子。②续写。按要求根据上句写出下句;在语段末尾填上恰当内容③缩写。按要求把长句缩写成一个短句。④补写。根据提示把对联补充完整;联系上下文把语段补充完整。。⑤改写。把两个句子改成一个单句;把一个长句改成三个短句;将画线句改为与上下文结构相似的短句。‎ ‎【解题策略】‎ 仿写与改写试题重在考查考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同学们应注意在平时阅读中留心各种语言现象,通过仿写、续写、补写、缩写、改写等训练形式,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专项练习】‎ ‎1、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  缺憾使荆轲赌命功亏一篑,缺憾使 ;缺憾使 。如此才有历代英雄气短,泪流满襟的遗恨。‎ ‎2、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组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例句: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 仿句: , ;‎ ‎ , 。‎ ‎3、仿照下面这句话,用“如果……如果……如果……都……”写一句话。‎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 ‎ ‎ ‎ ‎4、结合语境仿写画线的句子,使前后语意连贯。‎ ‎ 生命是那园圃中的花,在争奇斗艳中绽放光彩;生命是那草原上的马,在纵横驰骋中彰显英姿; , 。‎ ‎5、请根据下面这首诗对出下联。‎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张学良《咏兰》)‎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 下联: ‎ ‎6、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表达你对汉语美的感受。‎ ‎ 不断发展的汉语,如一幅线条迷人的画卷,如一首旋律美妙的乐曲,__________ ,令人痴迷、神往。‎ ‎7、根据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 117‎ ‎    每个人都拥有财富。知识是财富,它能增长智慧,也能美化心灵;                               ,‎ ‎ , ;挫折是财富,它能积累经验,也能磨炼意志……拥有这些财富,人生就会多姿多彩。 ‎ ‎8、根据语意,仿照画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 母爱如细流,静静流淌在我们的生命中。一次次牵手,一声声叮咛,母亲的呵护似摇篮般的安适; , , 。人生拥有母爱的伴随,一路洒满温暖的阳光。‎ ‎9、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内容,拟写下联。‎ 他恩怨分明,为兄报仇,斗杀西门庆;他行侠仗义,醉打蒋门神,替金眼彪施恩夺回快活林;他大闹飞云浦,血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 上联:疾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 下联: ‎ ‎10、根据下面句子的句式,在划线处仿写一句,使之构成连贯流畅的排比句。‎ 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 , ;有远方的呼唤,就不能让寻觅的信念在走不出的苦闷中消沉。生活,要有追求永支撑;人生,要有激情常相伴。‎ ‎11、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 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 ‎                             ‎ ‎ ‎ 12、 把下面歌颂教师的对联补充完整。‎ ‎  上联:三尺讲台 ‎ ‎  下联:一支粉笔 ‎ ‎13、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 音乐家常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的人灵感则常常是霎时的喜悦。‎ ‎ ‎ ‎ ‎ ‎   ‎ ‎14、仿照画线句子,选择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如锣鼓、秧歌、风筝、书法等),为横线处补写句子。‎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 ,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15、仿写画线的句子。‎ ‎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样也应该学会理解别人。理解是一缕春风,唤醒沉寂的心田;理解是 , 。‎ ‎1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  坚韧是达到成功的阶梯。春蚕忍受着茧的束缚,把纷飞的梦想留给明天;    ,‎ 117‎ ‎ ;海蚌忍受着沙石的打磨,把晶莹的珍珠留给明天 ‎17、仿照下面的实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工作是等不来的,有无机会,看你怎么争取;业绩是要不来的,有无成效,看你怎么努力;前途是盼不来的,有无出路,看你怎么奋斗。‎ ‎                                                                          ‎ ‎ ‎ ‎1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金钱不必车载斗量,够用就好;友谊不必甜言蜜语,真诚就好;人生不必惊天动地,踏实就好。‎ ‎ ‎ ‎ ‎ ‎19、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要求:①符合原意。②不超过30个字。‎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楷草并列的地位。‎ ‎ ‎ ‎ ‎ ‎ ‎ ‎20、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关于“自主学习”的问答。请仿照乙同学对“能学”所作解释的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解释文字。‎ 甲同学:你能告诉我“自主学习”有哪些要点吗?‎ 乙同学:好的。我认为自主学习有四个要点,就是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能学”是指学习者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想学”是指           ;“会学”是指             ;“坚持学”是指               。‎ ‎21、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景物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拟人、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                                                                           ‎ ‎                                                                             ‎ 117‎ ‎                                                                             ‎ ‎22、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将下面三个短句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长句(可删换字词)。‎ ‎①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市政府拟制了《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②《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涉及8个方面共有28项举措。③昨日,市委常委会讨论并通过了《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 ‎ ‎ ‎ ‎ ‎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时间先后叙述句子的意思。‎ ‎7月15日‎,意大利政府被誉为清廉运动一面旗帜的米兰检察院检察官迪彼得14日因抗议意大利政府‎7月13日公布了禁止对涉嫌贪污受贿案犯实施“预防性逮捕”的法令,宣布米兰检察院集体辞职后,撤销了上述法令。‎ ‎7月13日‎ 。‎ ‎7月14日‎ 。‎ ‎7月15日‎ 。‎ ‎24、把下面一长句改写成两个前后衔接的短句,其中一个是主动句,一个是被动句。‎ 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并不看好女作者步非烟放言要以自己的作品“革”前辈作家金庸的“命”创作出颠覆传统的新武侠小说的“壮志”。‎ ‎ ‎ ‎ ‎ ‎ ‎ ‎25、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 联合国安理会14日下午一致通过了对朝鲜核试验表示谴责,要求朝方放弃核武器和核计划,立即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决定针对朝方核、导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领域采取制裁措施的第1718号决议。‎ ‎(1) ‎ ‎(2) ‎ ‎(3) ‎ ‎(4) ‎ ‎26、老刘想与某保险公司签订合同,可合同中有一项很长的条款,请你帮他解读,告诉他被保险人出险时需同时具备哪五个条件才能获得赔付?‎ 被保险人于本合同有效期内,以乘客身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因遭遇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所导致的意外事故,并以此意外事故为直接且单独原因导致其身体伤害、残疾或身故的可获得赔付。‎ ‎ ‎ ‎ ‎ ‎ ‎ ‎27、把下面一组短句变成一个长句,可以适当增删文字。‎ 117‎ ‎ ①‎2月12日下午3时沈阳五里河体育场轰然倒地 ‎ ②这座建筑伴着巨大的烟尘瞬间便倒下了 ‎ ③它是中国足球史上一座最伟大的丰碑 ‎ ④它曾经承载着几代中国足球人奋斗的历史和梦想 ‎ ‎ ‎ ‎ 压缩与扩展 ‎【考点解说】‎ 压缩与扩展是中考语文命题关注的一种试题样式,包括信息提取、扩展语句二个方面。“信息提取”是指把一段文字所要表达的重要信息用简要的语言提取概括出来,“扩展语句”是将一句话的意思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 ‎【题型分析】‎ ‎2009年全国中考压缩与扩展试题的题型主要有:①表述题:限定字数为新闻拟一个简洁的标题;找出一则消息的导语。②概述题:限定字数将一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限定字数用一句话概括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信息;从语段中筛选出两条主要信息;限定字数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观点;根据材料归纳某一词语的含义。③简答题:对材料中的某一点谈自己的看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分析广告语的创意。④将一句话的意思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 ‎【解题方略】‎ 压缩与扩展重在考查考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理解和把握信息的能力。构成试题的材料,可以是一则文字,也可以是一张图片,还可以是一份表格,基本的要求是从中筛选出符合命题要求的信息。在题目中,考生只要抓住理解、概括、表述三个关键词就可以了。‎ ‎【专项练习】‎ 一、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以下材料的主要信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汉语方言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 为了抢救和保护各地的方言,2008年10月,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对此举措,同学们有着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说:“我觉得我家乡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乙同学说:“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抢救方言’没有必要。”丙同学说:“都什么时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 本报5月12日综合消息 5月12日在复旦大学的毕业纪念墙上,出现了一副特殊的“爱•中国”的图案,很多学生都在上面写下了美好的祝愿和希望。下午14时28分,复旦大学燕园的钟声准时响起,25名四川籍学生手挽手敲响了世纪钟……连日来,各地高校师生举行升国旗仪式、图片展览、募捐、送祝福等多种活动,纪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 ‎ ‎ 三、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字)‎ ‎ 北京‎4月22日电 今天上午,由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与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文化国门·河北华章”大型文化展示活动,在素有“‎ 117‎ 中华第一国门”之称的首都国际机场启动。我省民间艺人的精彩表演,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旅客驻足欣赏。‎ ‎ 在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一边是吴桥杂技、永年太极拳等河北绝技的循环演出,一边是蔚县剪纸、武强年画等民间绝活儿的现场演示。此外,在T1、T2两个航站楼也安排了多种多样的河北文化展示活动。‎ ‎ ‎ 四、为下面简讯拟标题(不超过30字)。 ‎ 金黔在线讯2月17日,记者从玉屏自治县箫笛协会获悉,“玉屏箫笛”近日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成为全国首个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乐器类产品。‎ 玉屏箫笛是“贵州三宝”之一,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及港澳地区。2006年,“玉屏箫笛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玉屏箫笛于1979年正式注册为“玉屏牌”商标,2003年商标注册到期。为保住“玉屏牌”箫笛这块老牌子,2007年5月,玉屏自治县专程从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请来专家,为恢复“玉屏牌”商标出谋划策,并抽人专门从事资料收集、申报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玉屏箫笛”证明商标最终花落玉屏。‎ ‎“玉屏箫笛”证明商标成功注册,为进一步推动玉屏箫笛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 ‎ 五、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 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池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就快,发展就快。‎ ‎“洼池效应”指: ‎ 六、提炼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 前不久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个生活在大约3.75亿年前的远古生物,它竟然有双重身份——既是鱼,又是四足脊椎动物,是罕见的远古时代的“美人鱼”。远古“美人鱼”的发现,再一次有力地支持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考古学家先前已经证实,早在3.85亿年前,有些鱼就开始在浅水中尝试“走路”,而在陆地生活的含趾四肢鱼在3.65亿年甚至更早也已经存在了,但在这中间的2000万年间,迄今没有发现从鱼类到陆生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的鱼。如今远古“美人鱼”的现身,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说明包括人类在内的四足脊椎动物的祖先,就是从海里上岸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没有错。 ‎ ‎ ‎ ‎ ‎ 七、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字数控制在20字之内。‎ 中新网10月1日电,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日前在媒体上撰文,就当前全球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危机发表看法。据新加坡《联合早报》一日援外电报道,潘基文称,现在的全球金融危机危害到联合国的所有工作——为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富国和穷国的社会开支、千年发展目标、维和行动。他强调必须思考一种新的、能更充分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不断变化现实的全球经济秩序。‎ 117‎ ‎ ‎ 八、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为其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包括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在内的五个中央银行13号宣布,将联手推出向市场注入“无限量”流动性的新方案,以解冻信贷市场并加强向银行间提供现金流。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欧洲央行和瑞士国民银行负责人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说,他们将举行期限为7天、28天和84天的固定利率美元招标,向金融机构提供无限量的短期美元资金。参与方在各自权限规定的抵押数额范围内,可拆借任意数额的资金。据报道,日本央行也表示在考虑采取相同的措施。为使各个央行能够提供充足的美元资金,美联储表示将扩大与各央行间的货币互换规模。这一举措将持续至2009年4月30号。‎ ‎ ‎ 九、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关于考古发现的报道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不超过60字。‎ 长期以来,考古专家们一直推测旧石器时代人类应该是木石工具并用,但却未找到实物证据。据山东省临沂市考古专家介绍,前不久,他们在临沂市罗庄区侯家三岗村发现70万年前的旧石器,最近又在临沂市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猿人使用的木制工具,经初步鉴定,它的制作和使用应在70万年前。这一发现被认为填补了亚洲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考古的空白,令中国考古专家惊喜不已。‎ 最近发现的猿人木制工具也在旧石器层位中。这一木制工具已部分被破坏,现有长度61厘米,直径9厘米。其表面明显有打凿痕迹,断面年龄清晰可辨,木棒内部充填有灰绿色粉沙,专家们初步认定,它是猿人用以保护自己和打猎的工具。‎ 为何70万年前猿人木制手棒能保存至今?专家认为,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黄土剖面上部有厚六米多的覆盖层,封闭较好,下部又有石灰岩阻挡了水分的渗透,保持了沙砾石层湿度和水分的相对稳定。‎ ‎ ‎ ‎ ‎ 十、整合下列语段的主要信息,给“电信奥运”下一个定义。(不超过70字)‎ 世界电信展被誉为“电信奥运”,由国际电信联盟主办,每三年举行一次。本次电信展是首次在日内瓦以外的地方举行。和此前的其他各次一样,本次电信展将集中展示当前的高、精、尖信息通信技术,微软、西门子、惠普、三星、日立、NEC、摩托罗拉、IC等著名国际电信公司无一缺席。145家内地公司、71家香港公司亦将跻身其中。中国、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都将设立各自的展馆。中国香港馆也将向世界各地的来宾展示自己在信息及通讯科技方面的成就。世界电信展能提供一个平台,供电信业界就未来的政策、技术、标准、走向和理念沟通交流,展览产品,创造商机。专家认为,香港业界拥有这次盛会的举办城市的“地利”,定会抓住这次机会,提升本地乃至中国信息通信业的水平,迎接未来信息科技的挑战。‎ ‎ ‎ ‎ ‎ 十一、 请你恰当地运用一种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描绘你家乡的一处美景。(不少于30字)‎ ‎ ‎ 117‎ ‎ ‎ 十二、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如果你要推存下面材料中的人为抗震救灾感动中国人物,请写上你的推荐语,不少于50字,要求语言简洁凝练,有感情有意蕴。‎ 母亲临死前把乳头放进了女儿嘴里 在都江堰一处救援现场,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人们眼前: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停止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沾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救援人员小心地将女婴抱起,离开母亲的乳头时,她立刻哭闹起来,在场的人无法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 ‎ ‎ ‎ ‎ 十三、从以下选项中任选一项,写一两句赞美的话。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农民 农民工 解放军 ‎ 选 赞语 ‎ ‎ ‎ 十四、在2008年里,盘点一年国内大事,看点多多。下面是一些热点新闻中的关键词:‎ ‎ 华南虎 汶川 限塑令 奥运 山西矿难 神七 三聚氰胺 请任选两个,以“最让我_____(遗憾、愤怒等情感)的词语”开头,对其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作出简要评价。‎ ‎ 示例:华南虎——最让我遗憾的词语。虽然无缘得见真正的华南虎是一种遗憾,但比这更让人遗憾的是整个闹剧使我们对社会的诚信与公正产生了怀疑。‎ ‎ ‎ ‎ ‎ 十五、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写一段树叶与阳光的对话。 早晨,树叶与阳光亲密地交谈。 树叶(感激地): (排比)‎ 阳光(谦逊地): (比喻)‎ 十六、请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将下面一则手机短信压缩到15字以内。 我正在车上,环境嘈杂,通话不方便。9点到达目的地。等我到了目的地,会给你打电话,你也可以给我打电话。‎ ‎ ‎ 十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驾马十驾    欣欣向荣    洋洋得意 破釜沉舟    孜孜以求    生机盎然 117‎ 请从所给成语中任选三个,连缀成—个50字左右的语段,要求中心明确、相对完整。‎ ‎ ‎ ‎ ‎ 十八、利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介绍“征集全民健身口号”活动的结果,要求语意完整,句子通顺,字数在50~60之间。‎ ‎ 来源广 一个月 入选口号 千余条 “我运动,我快乐”‎ ‎ ‎ ‎ ‎ 语言转换 ‎【考点解说】‎ 语言转换是中考语文命题关注的一种试题样式,包括读图表述、表格分析二个方面。读图表述是对一幅漫画或一张图片进行观察并用精练的文字予以概括,表格分析是对一张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把握有效信息。‎ ‎【题型分析】‎ ‎2009年全国中考语言转换试题的题型主要有:①读图题:用精练的文字对标志图案进行说明;参照示例为图片写一段话;用说明性语言介绍漫画内容;给漫画拟一个标题。②表格题: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从表格数据中得到的信息。‎ ‎【解题方略】‎ 语言转换试题重在考查考生在具体的语言、图片和表格情境中理解和把握信息的能力。构成试题的材料,可以是一段文字,也可以是一张图片,还可以是一份表格,基本的要求是从中筛选出符合命题要求的信息。在语言表述题中,考生只要抓住理解、概括、表述三个关键词就可以了。‎ ‎【专项练习】‎ 一、请为下面一幅漫画拟一个题目,并写出它的寓意。‎ 题目: ‎ 寓意: ‎ ‎ ‎ 二、请你对下面这幅漫画的画面进行解说,不超过100字,然后用一句话写出它的寓意。‎ 117‎ 解说: ‎ ‎ ‎ 寓意: ‎ ‎ ‎ 三、阅读下面的漫画,揭示漫画寓意。‎ ‎ ‎ ‎ ‎ 四、读下面的漫画《树:这并不是胜利!》,完成下面的两道小题。‎ ‎1、用不超过60字的文字,简要介绍漫画内容。‎ ‎ ‎ ‎  ‎ ‎ ‎ ‎2、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 ‎ ‎ ‎  ‎ ‎ ‎ 117‎ 五、2008年北京残奥会“天地人”会徽,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之”字形,其次是"Beijing 2008 Paralympic Gaines"的字样,最下面是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标志。仔细观察品味,从形体和字义的角度,分析说明其中“之”形图案的寓意。要求:语言简明,表意清晰。‎ ‎ ‎ ‎ ‎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案,按要求答题。‎ ‎    ‎2008年8月25日,在倒计时56天之际,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的会徽、吉祥物、主题词在十堰揭晓。在来自世界各地一百四十多幅会徽征集作品中,江苏扬州市雍志高先生设计的图案被选中。同时,“世界武林风,辉煌武当山”被确定为本届武术节的主题词。‎ ‎    请结合图案,用简洁的文字,分别说明武术节会徽和主题词的内涵。‎ ‎ ‎ ‎ ‎ 七、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117‎ 根据国家环保局的一项调查,在被统计的131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严重污染的有36条,重度污染的有21条。全国532条主要河流中,有436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河流的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氨氮和汞等。其中有机类属严重污染,氨氮类属重度污染,重金属为轻度污染。目前中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严重,地下水质呈下降趋势。‎ ‎1、从上面的文字中,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 ‎ ‎2、上面的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 ‎ ‎3、右图是为合格桶装饮用水加贴的“质量安全标志”。请仔细观察后, 写 一段说明文字。(注:质量安全的英文书写为Quality Safety)‎ ‎ ‎ ‎ ‎ 八、上海世界博览会将于2010年5月在上海隆重举办,这次世博会的理念是“理解、沟通、欢聚、合作”。右图是上海世博会的会徽,请从构图设计和创意上说说他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世博会的理念的? ‎ ‎ ‎ ‎ ‎ ‎ ‎ ‎ ‎ 九、读图赏析,想一想。‎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右面是国家“防灾减灾日”征集活动图标获奖作品的主体部分,请仔细观察,从构图创意上,把你想到的获奖理由写出来。‎ ‎ ‎ ‎ ‎ ‎ ‎ ‎ ‎ 十、李月同学搜集到下面一组图,请你解说。‎ ‎ 1、根据组图,简要说明国民日常使用交通工具的变化。‎ 117‎ ‎ ‎ ‎ ‎ ‎ ‎ ‎ 2、1979年一2009年的变化体现了 ,对2019年的预测表明 。‎ 十一、综合性学习。‎ 今年是农历牛年,右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贺岁生肖邮 ‎ 票——欢奔的火牛。请仔细观察,完成下列题目。‎ ① 介绍画面中牛的特征,并写出其寓意。‎ ‎ ‎ ‎ ‎ ‎ ‎ ‎ ‎ ‎② 写出含有“牛”字的两个成语。‎ ‎ ‎ 十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l:截至‎5月12日,全球甲型HlNl流感确诊病例累计曲线图。‎ 材料2:甲型HlNl流感与其他流感病病死率对照表(摘自专家分析)‎ 流感病 甲型Hl Nl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 SARS 普通季节性流感 病死率 ‎ ‎1%一l.5%(目前) ‎ ‎30%到70%‎ ‎7%到l4%‎ ‎1%一l.5%‎ 阅读材料l、2的信息,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 ‎ 117‎ ‎ ‎ 十三、请对下面这幅漫画作简要点评。‎ ‎ ‎ ‎ ‎ ‎ ‎ ‎ ‎ 名著导读 ‎【考点解读】‎ 文学名著是文学艺术殿堂中的珍奇瑰宝。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文学名著导读是新课改以来在中考语文命题中新出现的一种考试内容。它有别于文学常识,也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名家名篇阅读。2009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试题涉及这样一些内容:①概述某一部文学名著的主要情节、某一故事片段、主要人物及性格;②对文学名著的某一内容或某个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③能说出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感受与体验;④按要求向他人推介某一部文学名著;⑤了解与文学名著有关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⑥品析文学名著的某个语言片段。文学名著导读考查的主要是考生的阅读状态,其篇目主要是教育部推荐的文学名著。‎ ‎【题型分析】‎ ‎2009年全国中考文学名著导读的题型主要有:①概述题:概述某一部文学名著某一片段的故事情节。②推荐题:从作家、作品及推荐理由三个方面向同学推荐一部文学名著;在指定的文学名著中选一部用备选词语写一段话进行介绍;从文学名著名称、内容、理由三个方面给同学推荐一部文学名著。③填空题:以某一部文学名著为范围,从备选人物中选填与某一情节相关的人物。‎ ‎【解题策略】‎ 名著导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专项练习】‎ 一、名著阅读。‎ ‎ (1)阅读选自名著《水浒》中的一段文字,做后面的题目 ‎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 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请你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情节。‎ ‎ 人物: 情节: ‎ ‎ (2)下面所列小说中的人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从所提供的两组人物中,任选一组进行比较。‎ ‎ 第一组:林冲和武松 第二组:诸葛亮与周瑜 ‎ 答:(1)我选第 组 117‎ ‎ (2)相同点: ‎ ‎ 不同点: ‎ 二、妙笔点评《水浒传》。‎ 原文: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何如?”……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 金圣叹点评: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请根据选文,针对鲁达的为人写点点评(不必仿写)。‎ ‎ ‎ 三、在甲、乙两段文字中任选一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看到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再说A 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A 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选自《水浒传》)‎ ‎①A处的人物是指 ,其主要的性格特点是 ‎ ‎②用简练的语言写出《水浒传》中有关A的另一个故事: ‎ ‎ (乙)“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处。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A 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选自《简·爱》)‎ ‎①《简·爱》的作者是 ,A处的人物是指 。‎ ‎②从小说情节看,简·爱为什么会产生“非走不可”的念头?‎ ‎ ‎ 四、名著阅读。‎ 我越往前走,海峡也就越浅。不多一会我已经走近岸边,到了可以听见喊声的地方。我用手举着拖来舰队的绳索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里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接我上岸,对我说不尽地恭维,当场就封我作“那达克”,这是他们最尊贵的爵位。‎ ‎(1)这段话出自英国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 》。‎ ‎(2)联系选段前的情节,简述这位伟大的君王“对我说不尽地恭维”的原因。‎ ‎ ‎ 五、下面这段文字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答题。‎ 医生建议他再作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选文中的“他”指的是主人公________,其生动幽默的语言体现出他___________的性格;“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__________一事,这也表明主人公已从过去的___________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规划新的生活。‎ 117‎ 六、名著阅读。‎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是根据作家 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他的另一部小说代表作是《骆驼祥子》,书中主人公祥子与 (车行老板之女),均以其鲜明的个性,成为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 七、名著阅读。‎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其中,“洞中历险”写的是汤姆与蓓姬在洞中三天三夜的历险经历,期间,他们遇到过印第安人乔。半月后,汤姆打开堵死的洞口,发现 。当汤姆带着哈克再度进人山洞,他们发现了 。‎ ‎(2)《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写出一个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关的歇后语,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 歇后语: —— ‎ 故事情节: ‎ ‎ ‎ 八、请根据你的名著阅读实践和积累完成下面的两个小题。‎ ‎1.“5.12”地震灾后重建取得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顽强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请从教材要求阅读的名著中任选一部能培养这种精神和意志的作品作一简介,仿照示例写出作品、人物和事件。‎ 示例:《名人传》中音乐巨人贝多芬隐忍自己的痛苦,在他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 ‎ ‎2.简要分析下面冰心诗歌的主题。 ‎ 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 ‎ 九、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司马文章元亮酒,右军书法少陵诗”,这副对联中隐含着几位名家。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从其他几位中选择你熟悉的一位,写出他的姓名、一部(篇)作品及该作品中的一个名句。‎ ‎【示例】少陵: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 《 》、       ! ‎ ‎2、中国古典名著中,有不少关于打斗的精彩描写,下面是摘录的两段:‎ 张郃骤马到面前,一枪刺倒,却是一个草人。急勒马回时,帐后连珠炮起。一将当先,拦住去路,睁圆环眼,声如巨雷,挺矛跃马,直取张郃。两将在火光中,战到三五十合……‎ 鼓声响处,庞德出马曰:“吾奉魏王旨,特来取汝首!恐汝不信,备榇在此。汝若怕死,早下马受降!”公大骂曰:“量汝一匹夫,亦何能为!可惜我青龙刀,斩汝鼠贼!”纵马舞刀,来取庞德。德轮刀来迎。二将战有百余合,精神倍长。两军各看得痴呆了。‎ ‎【甲】语段写的是 (人名)大战张郃,【乙】语段写的是 (人名)大战庞德,两段文字均出自《 》。‎ 十、我校九年级一班在阅读《三国演义》时,对关羽这个人物有了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你会怎样辩驳反方观点?不超过150字。‎ 117‎ 反方:我方认为,关羽跟从刘备,颇失忠义。华容道上,放走曹操,以私废公,埋下祸根,使敌人死灰复燃,再起兵戈。留守荆州,一意孤行,破坏孔明“东和孙权”的战略原则,以至损兵折将,失地陷城,使蜀国大伤元气,最终走向灭亡。他是一个自私自利、刚愎自用的人。‎ 正方: ‎ ‎ ‎ 十一、名著阅读。‎ ‎1.《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他才被降伏的?‎ ‎ ‎ ‎ ‎ ‎2、《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宫廷游戏?表演游戏的是哪些人?‎ ‎ ‎ ‎ ‎ 十二、名著阅读。‎ ‎“红楼选秀”节目刮起了一场“红楼风”,街头巷尾,俱谈《红楼梦》。你也参与一下吧。  (1)《红楼梦》原名什么?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 作品原名:    作者:    朝代:      ‎ ‎(2)“红楼选秀”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林黛玉、薛宝钗两个角色上,这是原著中最经典的两位人物,请分别选出与相关人物有联系的内容。‎ A.葬花 B.扑蝶 C.蘅芜院 D.潇湘馆 E.冷香丸 F.焚稿G.红麝串 H.讽和螃蟹咏 I.魁夺菊花诗 林黛玉: 薛宝钗: ‎ ‎(3)下面是原著中林黛玉、薛宝钗创作的诗词,依据你对人物的了解,请分别指出诗的作者。‎ 材料一《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材料二《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材料一作者: 材料二作者: ‎ ‎(4)《红楼梦》问世后,被改编成戏曲、电视剧、电影、连环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还形成“红学”。就你的了解,你认为《红楼梦》如此经久不衰、受人喜欢的原因是什么?至少谈两点。‎ ‎ ‎ ‎ ‎ 十三、根据提示填空。‎ ‎《水浒传》中,王进因高俅迫害而夜走延安府, (填人名)因高俅诬陷而发配沧州道, (填人名)因高俅斥退而流落东京城。‎ 十四、名著阅读。‎ 117‎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 ‎(1)这段文字选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    。‎ ‎(2)“三顾茅庐”的故事在史书《三国志》中只用五个字作了记录:“凡三往,乃见。”《三国演义》中,作者却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请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 ‎ ‎(3)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显著特色?‎ ‎ ‎ ‎ ‎ ‎ 专题探究 ‎【考点解说】‎ 同学们的探究精神是综合性学习考查的重点;针对某一专题收集、分析和整合材料从而发现知识是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两者结合,要求同学们通过对所给材料的分析、思考、处理等思维过程,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发展,尤其使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专题探究考查是对同学们思维能力、语文能力的综合考查。‎ ‎【题型分析】‎ 中考专题探究题,一般以一个或多个材料或新闻事件作为题材,通过设问带动探究。有的单列板块,有的融入综合实践或阅读板块。主要考查考生对相同或不同材料的观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归纳提炼能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类题目考查面较广,包含的信息量大;侧重于探究,考生须熟悉探究的每个过程和环节;一般以主观性的文字表达为呈现方式。‎ ‎【解题策略】‎ 专题探究的大信息量给答题设置了难度。解题时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 第一步:阅读材料。整体感知有关材料,对内容的分析有一个基本倾向,对材料的分析也有一个标准。‎ 第二步:筛选信息。认真审读题干,选准角度,确定信息筛选标准,淘汰非相关信息,挑选出合乎要求的有关信息。即根据题目要求,区分信息的有无、轻重、主次,把针对专题的信息筛选出来。‎ 第三步:整合信息。根据试题要求,比较辨别,综合、归纳、概括相关信息。显性信息,可直接摘录;隐性信息,则要思考提炼。整合信息往往和对材料理解的正确性、全面性紧密结合。对材料的思考理解愈到位,探究也愈深刻。尤其要注意找准概括的角度,要点提炼的切入点和归纳点要与试题要求一致。‎ 第四步:语言表述。表述的语言要正确,要用合乎题目风格的语言重新组织探究结果,保证所答语句合乎题目要求,简明、通顺、全面。‎ ‎【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有错必纠 三塘多年来一直穿着简单,且色彩单调,以深、黑为主。拙荆多次反对,以为有损形象,属未能与时俱进型。如此者再三,三塘心中已有悔改之意。‎ 117‎ 前些时与朋友相聚,朋友也说看我这一身打头,棉织品当然是好东西,可穿着也要给人一种美噻。呵呵,三塘受传统影响较深,特别是读书时老师说过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我等消费者买衣服不就是为了获得那衣服的使用价值么?衣服嘛穿着舒服,能够做到冬暖夏凉即是了,哪知这东西还有一个穿起来给他人以美感的功能?唉,也是三塘愚钝。经朋友指点自己彻夜反思后,遂下定决心弃“深”“黑”从“婧”,整一身春装让自己这超四奔五的家伙也“婧”起来。这算是有错必纠了吧?‎ 晨起到办公室坐定,倒上一杯白开水,一想,是不是错了的、错过的都要纠呢?唉,有的事情做错了或者是错过了真无法纠正!比如三塘的父亲已经不在3年多了,当他老人家病危离开人世的时候三塘却没在他身边,没为父亲送终是三塘的错也,且是大错!可这一错却没法纠正了,只能成为心里永远的痛,永远的憾了。还有,那年有领导说要提拔三塘去某机关任职,但这三塘不识好歹,没表示心意,嘿嘿,也错过了嘛,这错也不能纠也,三塘生性耿直,不喜那歪歪道,还是当我这孩子王自在呢。‎ 呵呵,不经意间,一杯白开水就喝完了。‎ ‎1、探究作者的性别。作者是男是女?从文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 ‎ ‎ ‎2、探究作者的年纪。作者的年纪大约是多少?从文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 ‎ ‎ ‎3、探究作者的职业。作者是从事什么职业的?从文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 ‎ ‎ ‎ 二、阅读下面材料后按要求答题。‎ ‎ 农民工——一个英雄的群体 ‎ 在城市的建筑、制造、餐饮、服务等各个行业中,在遍及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中,城里人不愿做而叉必须有人做的苦、脏、累、险工作,几乎都由农民工承担。农民工早已融入城市的方方面面,像城市的血液和润滑荆,,雄持着城市的正常运转。没有农民工,城市就会瘫痪。城市是花,农民工是水,没有农民王,城市之花就会枯萎。‎ ‎ 两亿三千万农民工对于现代中国的贡献是什么?许多人认为,农民工最伟大的贡献,不仅是创造了城市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当他们从相对封闭的农村走向比较开放的城市后,开阔了视野,接受了先进的思想,掌握了更多更新的生产技术,在他们四处迁徒、往返城乡的过程中,播洒了文明的种子,缩小了城乡的差别,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果没有农民工这支队伍的艰辛付出,我们很难想象中国的改革进程会如此神速!‎ ‎ 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他们不等不靠,完全依靠市场配置实现自身迁徒目标,他们不要求社会给他们多少东西,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奢望过社会会给他们多少东西。他们都是英雄,都应该得到他们真正想得到的东西,包括掌声和敬礼!‎ ‎ 2008年ll月16日,全国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l000名全国优秀农民工代表和100个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代表获表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农民工队伍的形成和不断壮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成果,也是世界工业化、城镇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光辉范例,他们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 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有的城市市民却视他们为异类。有农民工偶尔穿着工装出现在人多的公众场所,周围也有些市民会纷纷避让和远离,甚至会有人以斜视、白眼、捂鼻、指责等不礼貌的举动相待。‎ 117‎ ‎ 我们真诚地希望:每一个城市市民从我做起,多多尊重和热情接纳为城市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农民工吧 ‎ ‎ ‎1、联系实际谈谈:农民工为社会的发展作了哪些艰辛的付出?‎ ‎ ‎ ‎ ‎ ‎2、假设我们的城市将为农民工塑一组群雕,请挖掘自己的知识积累,任选一句合适的名言或格言来作为它的主题词。(不能引用上面材料中的语句。名言或格言可以不点明作者,但内容必须合适;自己创作的也可,但要有一定的哲理和文采。)‎ 示例:他们吃进去的是苹,挤出来的是奶。‎ ‎ ‎ ‎3、请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作答内容不署名,60字左右。)‎ ‎(1)为了由衷地表达对农民工的感激之情,请你向他们的子女——农村留守少年写一段慰问语。‎ ‎(2)为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请你向外出务工的父母写一段发自肺腑的思亲话语。‎ ‎ ‎ ‎ ‎ 三、研究下面两则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戏,由来已久,源远流长。特别是云梦皮影戏曾在国际上获奖,多次出访国外。但是,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民间表演艺术,皮影戏面临失传的危险。 材料二:善书是湖北汉川独有的民间表演艺术。在汉川,善书仅因少数民间老艺人口耳相传,手抄笔录而幸存。‎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探究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结论。‎ ‎ 材料一:韩国江原道江陵市‎5月26日至30日举行端午2009年端午餐。江陵端午祭2005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无形文化遗产。‎ ‎ 材料二:‎5月28日,来自国内外的确1支龙舟对在汨罗江举行直道竞速赛。全国人大代表纪宝成指出,端午节不仅要有粽子、有龙赛舟,也应该有大众的剂祭祀方式,还可以考虑每年开展一次学术讨论会,让屈原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 ‎ ‎ 五、读下列三则有关“读书”的事例,你会有什么发现?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117‎ 事例一:2008年,上海一家早教中心率先开设幼儿经典诵读班,由专家带领10岁以下的小朋友诵读《三字经》《论语》等经典作品。结果在短短三个月中,学员由原先的20人减至2人。有记者采访退班学员的家长,得到的答案竟出奇一致:‎ ‎“以后入学时又不看这些,还是把时间花在学英语、电脑、钢琴上更为实在,这些可都是升学加分的。”‎ 事例二:诗人闻一多在结婚当日的早上不见踪影,后被友人发现他在书房中如痴如醉地读书。‎ 事例三:5·12地震中,救援人员发现一个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的女孩。在被救出后,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 ‎ 六、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制造”的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出口形势异常严峻。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国 家对“中国制造”设置障碍,更加剧了中国出口面临的困境。‎ 材料二 一些美欧企业动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由,对中国出口企业提出诉讼。一方面抓住 了部分中国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漏洞,如有的产品确实存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产品缺乏 科技创新,未能实现“中国创造”;另一方面是将诉讼作为手段用以阻止中国出口企业对其市场地位产生的竞争威胁。‎ 材料三 调查表明,中日韩三国国民对本国产品和品牌的信赖度,由高至低依次为日本、韩国和中国。回答称信赖本国产品的日本人比例为90.8%,韩国人比例为87.5%,而中国人只有50%。就“最先想到的本国企业是哪一家”一项,回答“海尔”的中国人最多,回答“三星”的韩国人最多,回答“索尼”的日本人最多。‎ ‎ 七、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1:据报道,2006年1月至10月,浙江省有近20人在过斑马线时遭遇车祸死亡,100多人受伤。南方某小城2008年上半年有8位行人在斑马线上被车撞死。‎ 材料2:《浙江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约30 %人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 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 材料3:来自广州的调查结果表明,约20%的行人认为,斑马线上就该车让行人,不管前方是红灯还是绿灯;约50 %的行人认为,走在斑马线上,就安全了,怎么走都可以。‎ 探究发现: ‎ 八、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说一说你对“汉语”的认识。‎ 材料1 一度与它(汉语)一起称雄于世的其他古代语言大多已经风化、干缩,唯有它,竟历久不衰,陪伴着这颗星球上最拥挤的人种,跌跌撞撞地存活到今天。就是这种声音,就是这种语汇,就是这种腔调,从原始巫觋(xí,男巫师)口中唱出来,从孔子庄子那里说下来,从李白杜甫苏东坡嘴里哼出来,响起在塞北沙场,响起在江湖草泽,几千年改朝换代未曾改掉它。(余秋雨《文化苦旅》之《华语情结》)‎ 材料2 在其他文明故地,近代考古学家遇到最大的麻烦就是古代文字的识别,常常是花费几十年才猜出几个,有的到今天还基本上无法读通。但这种情况在中国没有发生,就连甲骨文也很快被读通了。‎ 我们现在读几千年的古书,就像读几个喜欢文言文的朋友刚刚寄来的信件,这是其他几种文明都不敢想象的。(余秋雨《千年一叹》之《石筑的〈易经〉》)‎ 117‎ 材料3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三省之后,不遗余力地推行日语教学,企图在军事占领后开始语言文化的侵略奴役。‎ 我的发现:‎ ‎ ‎ 九、阅读材料,完成探究。‎ 材料1:宽则得众。(《论语》)‎ 材料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从以上材料中,你可以得出怎样的观点?‎ ‎ ‎ ‎(2)给你得出的观点再写一个论据。‎ ‎ ‎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考点解说】‎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综合能力。”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同学们构建了开放的答题环境,能够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示语文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题型分析】‎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语文综合实践题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载体,成为中考试卷的宠儿。体现在试卷上则是通过设置一些综合性习题,让考生通过自主探究,运用发散思维予以解答,进而展示考生综合相关知识的能力和理解探究、发现规律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运用语言知识展示综合能力的考查形式。‎ ‎【解题策略】‎ 综合实践题构题的基本模型是,设置一种生活情境,题干上有一些要求考生设身处地思考的提示语。所以同学们答题时不能凭空想象,必须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应对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 ‎【专项练习】‎ ‎ 一、综合性学习,请完成下面两道综合性学习题。‎ ‎(1)祖国六十华诞,神州普天同庆。今年是建国60周年,假如你所在班级开展“祖国,你好!”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有文采的开场白。(50字左右)‎ 开场白:                      ‎ ‎                ‎ ‎(2)在钟灵毓秀的湘中腹地娄底,曾孕育了许许多多杰出的历史人物。请你从下列娄底历史名人中任选一人作简要介绍。(50字左右)‎ 曾国藩  陈天华  蔡和森  罗盛教  ‎ 示例:蒋琬,娄底双峰人,三国时期政治家。他继承诸葛亮事业,辅佐刘禅治理蜀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介绍: ‎ 117‎ ‎ ‎ ‎ 二、 综合性学习活动。‎ 在《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同学搜集到了下面的语言材料。请你运用在活动中得来的知识与能力,首先指出它存在的问题,然后再作修改。‎ 学校食堂因教师打饭窗口常常被学生挤占,贴出了这样一条告示:“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 ‎1、告示中的“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有什么语义错误或语法错误?‎ ‎ ‎ ‎ ‎ ‎②这条告示应该修改为:‎ ‎                                                 ‎ ‎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 为迎接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2009年6月13日,班级开展了“走近丽水古建筑”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  播放专题短片 ‎【解说词(节选)】我市古建筑遗产丰富,有布局合理、工艺精细、造型各异的缙云河阳古民居、松阳石仓村落古宅、庆元大济明清古民居,还有历史悠久的处州府古城墙、大猷街……但城乡改建、风雨侵蚀、火灾所殃、疯狂偷盗等原因使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不同程度地遭到损坏。如历史上颇雄伟的处州府古城墙,现在能看到的仅几十米。‎ 活动二  展评人物事迹 武巧莲,普通市民,她风雨无阻地在老街巡查,满腔热忱地投入文物保护工作。当听说一老屋的木雕窗户被盗走时,她迅速赶到现场,追回文物交到了丽水市博物馆;当得知一个已列入保护的抱鼓石被人抬走时,她带病寻找了3天才找回。人们说她是这个城市的良心,她却不以为然地说:“我就是想为这个城市留下一点记忆。”‎ 毛传书,古稀老人,多年来不辞劳苦,致力于地方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他最先奔走呼吁保护州府古老城墙,曾联名提案,挽救了被埋没的部分古城墙遗址;在丽阳门古城墙遭遇漠视,即将被拆除时,他多次直言力谏并发表《爱惜无价之宝》等文章,促成了保留古城墙的决议尘埃落定。他说,做这件事是出于一种责任,古城墙毁掉容易,后悔时就无法挽回了。‎ 活动三  步入市民中间 活动小组在步入市民中间,宣传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时,听到一位中年市民这么说:“旧街旧巷、古民居古城墙破旧落伍,与现在的洋房高楼不协调,影响现代文明形象,应该拆除。”‎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专题短片解说词的内容。‎ ‎ ‎ ‎2、今年,毛传书老人将参加“第二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请你仿照示例的句式为他写一则推荐语。‎ ‎[示例]‎ 武巧莲,老街文物的巡查者,她满腔热忱、风雨无阻,抒写了保护建筑文物的动人诗篇。‎ ‎ ‎ 117‎ ‎3、“活动三”中,当听到这位市民的话后,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 ‎ ‎ ‎ 四、综合性学习 “社区文化建设”综合实践题。‎ ‎“群贤社区”开展社区文化创建活动。作为社区成员的你,请参与下面的主题活动。‎ ‎1、设立文化长廊 社区新建的文化长廊,用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展示群贤社区在“创文明,建和谐”活动中取得的成果。现在设置了“邻里剪影”和“爱心快递”两个栏目,请你根据这一主题,仿照已有栏目名称,为文化长廊再设置两个栏目(不要与已有的栏目名称重复)‎ 栏目一                                       栏目二         ‎ ‎2、倡导文明习惯 社区文化建设从消除不良行为习惯开始,针对社区内还存在的诸如违章搭建、乱停车辆、乱倒垃圾、放养宠物、践踏草地等不文明现象,社区开展了“从我做起,净化家园”的“温馨提示”活动,请你就社区内的某一不良现象写一句温馨提示语,不超过15字。‎ 不文明现象:              ‎ 温馨提示:                ‎ ‎ ‎ ‎3、主持纳凉晚会 为进一步增进社区邻里关系,丰富社区文化生活,群贤社区决定举办一场“夸夸咱的好邻居”纳凉晚会。作为晚会主持人的你,请设计一段80字左右的“开场白”。‎ ‎ ‎ ‎ ‎ ‎ ‎ 五、综合性学习 班里开展“魅力台州”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逐一完成下列任务。‎ ‎【书香台州】‎ ‎⑴早在南宋时期,台州便是一个民重耕读、书院绰立的东南文化之邦。时在台州任职的朱熹,也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当地的书院就学,并赋诗《送子入板桥桐江书院勉学诗》。下面是其中的一联,要补全下联,你觉得最恰当的是( )。‎ 上联:汝若问儒风,云窗雪案深工夫。‎ 下联:汝若问农事, 。‎ A、绿阴冉冉遍天涯 B、欸乃一声山水绿 C、万古荒凉楚水西 D、晓烟春雨劳耕锄 ‎【诗韵台州】‎ ‎⑵台州雄奇秀丽、玄远清幽的自然风光,吸引过无数迁客骚人,滋养了众多本土诗人,弹奏出多少诗韵词音。请结合具体的描述,选择依次填入诗句最恰当的一项( )。‎ ‎ 寂静苍茫的台州山水,成了诗人栖身的居地,精神的家园。寒山子仰慕台岳大名,前来隐居寒石山洞,在“ ”的空明澄澈中,感受隐逸生活的清幽脱俗;项斯身居草野,痴迷山野风光,向往遁迹空寂的云山,唱出“ ”的心声;戴复古行走乡间,被 117‎ ‎“ ”的初夏风光感染,举杯畅饮,醉而忘忧。‎ ‎①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朗 ②吾心似秋月,碧潭深皎洁 ‎③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③②‎ ‎【人文台州】‎ ‎⑶右图中“和合二仙”的原型诞生于台州,传说分别为台州的两位高僧“寒山”和“拾得”,两人相交甚厚,后被民间奉为欢喜之神,他俩的形象被画成瑞图,专门悬挂在举行婚礼的喜堂上。寒山持“荷”,谐音“ ”字,拾得拿“盒”, 谐音“ ”字,分别暗寓, 的美好祝福(每条横线上填一个四字短语,短语必须包含所谐之字)。‎ 六、阅读相关材料,按要求答题。‎ ‎ 九(一)班的张华平(男);李珊珊(女)和罗智勇(男)三位同学一起组成综合性学习小组,开展社会调查.做了下列工作。‎ 活动一:查阅资料。‎ ‎ 摘录1:《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提出了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和公共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等六个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城市与农村逐步实现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服务,最终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状态。‎ ‎ 摘录2: 嘉兴市2004—2007年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筹资情况表 ‎2004‎ ‎2005‎ ‎2006‎ ‎2007‎ 总筹资额(万元)‎ ‎12098.45‎ ‎15711.84‎ ‎16651.76‎ ‎29474.39‎ 总财政投入(万元)‎ ‎6625.22‎ ‎8571.06‎ ‎9238.02‎ ‎16522.22‎ 人均总筹资(元)‎ ‎55‎ ‎70‎ ‎73‎ ‎130‎ 个人缴费(元)‎ ‎28‎ ‎32‎ ‎32‎ ‎53‎ 人均资助(元)‎ ‎27‎ ‎38‎ ‎41‎ ‎67‎ 活动二:调查采访。‎ ‎ 采访对象:东方村农民谢宝发(男 63岁)‎ ‎ 李珊珊:老伯伯,你以前是到哪里看病的?现在呢?看病缺钱怎么办?‎ ‎ 谢宝发:以前生病不敢看咯,村里都一样,实在熬不过就去镇卫生院。现在参加了农村医保,看病好报销,胆子也大了。‎ ‎ 罗智勇:你们村的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怎样?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多少?‎ ‎ 谢宝发;啥?哪哈?‎ 活动三:交流感受。‎ ‎ 活动结束后,综合性学习小组成员面对嘉兴农村新貌,颇有感受。‎ ‎ 李珊珊说:“江南,水乡看桃红柳绿。”‎ ‎ 罗智勇说:“城乡一体促社会和谐。”‎ ‎ 张华平说:“       。”‎ 117‎ ‎(1)《嘉兴市2004—2007年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筹资情况表》中包含哪些重要信息?请写出其中一项。‎ ‎ ‎ ‎ ‎ ‎(2)从口语交际的角度看,罗智勇的提问存在着问题,请修改。‎ ‎ ‎ ‎(3)请你替张华平拟写一句话。要求与李珊珊或罗智勇说的话内容相关,形式相对。‎ ‎ ‎ ‎ ‎ ‎(4)综合以上内容,请你为综合性学习小组拟定一个调查报告的标题。(不超过20字)‎ ‎ ‎ ‎ ‎ 诗词赏析 ‎【考点解说】‎ 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为贯彻这一精神,诗词赏析成为2009年不少考区试卷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题型分析及解题方略】‎ 诗词赏析题的常见考点及题型有:‎ ‎1.诗意理解。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诗意理解,得树立全局观念,要在整体把握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来完成这类题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诵读,反复诵读整首诗,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再通过语言媒介,深入作品之中,具体体会相关词句的内涵。‎ ‎2.意境分析(主旨把握)。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提问方式一般是: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的一般步骤是:(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2)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3.名句赏析。古诗词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赏析名句,主要着眼于诗句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有时也可以分析其语言技巧。有的诗句,作者当时用意未必如此,可读者在长期的阅读理解中给它赋予了新意,有了引申义,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 ‎4.技巧分析。这种题型用来考查对诗歌写作特点的理解。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答题的一般步骤为:(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3)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5.品味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诗词中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及表现手法等来分析。‎ 117‎ ‎【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 ‎ ‎ ‎2、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有一个词语直抒作者胸臆,请你指出来并说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 ‎ ‎ ‎2、“乱花渐欲迷人跟,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请你从具有表现力的用词上加以品析。‎ ‎ ‎ ‎ ‎ ‎3、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以“春行”为题眼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 B.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并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 ‎ D.诗歌在景物的描写中还重点突出了白沙堤的美。‎ 三、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1-2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               。‎ ‎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117‎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四、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1-3题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词的上、下片各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 ‎ ‎2、“路转溪头忽见”透露出一种怎样的心情?‎ ‎ ‎ ‎3、“明月别枝惊鹊”为精妙的写景名句,请体会其妙处。‎ ‎ ‎ ‎ ‎ 五、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1-2题 浣溪沙        ‎ 苏  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 B.“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萧萧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更显静谧。‎ C.下阕抒情,为了表现时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现象阐述了人生不可以重来的道理。‎ D.全词语言浅显,音韵和谐,情、景、理交融。‎ ‎2、词的下阕抒写了作者                                              的看法,表现作者                                      的生活态度。‎ 六、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 ‎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 ‎ 117‎ ‎                                                                          ‎ ‎2、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 ,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七、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                                         ‎ ‎2、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 ‎ ‎ ‎ 八、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 ‎ ‎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 ‎ ‎ ‎ ‎ 九、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117‎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卜算子·咏梅》一词分上下两阕,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 的处境,下阕写梅花 的品质。‎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 ‎ ‎ ‎ ‎ 十、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行路难 ‎ ‎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 ‎ ‎ ‎ ‎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 ‎ ‎ ‎ 十一、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 岳 ‎[唐]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一句写出了泰山 的景色。‎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说说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豪情? ‎ ‎ ‎ ‎ ‎ 十二、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 ‎ ‎ ‎ ‎ ‎2、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117‎ ‎ ‎ ‎ ‎ 十三、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 ‎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 ‎ ‎ 十四、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问题。‎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曲中描写主人公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全曲由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怎样的历史的主题_______________    ‎ 十五、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 ‎ ‎ ‎2、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 ‎ ‎ ‎ 十六、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  柳 ‎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17‎ ‎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 ‎ ‎ ‎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 ‎ ‎ ‎ ‎ 十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洞庭湖五首 ‎(其二)‎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注】①耐可:哪可,怎么能够。②赊:赊欠。‎ ‎1、“耐可乘流直上天?”此问句反映出李白什么性格和艺术风格?‎ ‎ ‎ ‎ ‎ ‎2、迷人的月色,用之不竭,取之无尽,相信你也享受过,作者曾说“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但是诗中第三句诗人却用一个“赊”字,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 ‎ ‎ 十八、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 ‎ 元 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①公元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公元810年,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 ‎1、诗人“垂死病中”本已不能坐却“惊坐起”,一个“惊”字写出他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 ‎ ‎ ‎ ‎2、诗作最后一句中的“寒”字有怎样的双关意义?‎ ‎                                                                        ‎ ‎     ‎ 十九、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  松 ‎ 唐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17‎ ‎[注释]①时人:指普通的人。  ②凌云:直冲云霄。   ③始道:才说。‎ ‎1、“刺头”准确地勾勒出小松的外形特点,也写出了小松什么样的精神?‎ ‎ ‎ ‎2、联系韩愈的《马说》,诗中“时人不识凌云木”意为时人不识        。‎ 二十、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 盼 望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上海 ‎1、这首诗的两个象征性意向是“ ”“ ”。‎ ‎2、诗中所描述的海员们的两种“盼望”表达了什么?‎ ‎ ‎ 文言文 ‎【考点解说】‎ 文言文阅读考查范围以教材篇目为主,重点考查我们能否借助工具书读懂文章大意,考查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语句的记诵、积累,而不是对零碎的词法、句法等知识的记忆程度。常见的考点有:①把握文言虚词;②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辨识通假字;③翻译文言语句;④整体感知文章或段落的内在联系与内容;⑤朗读、背诵的基本能力;⑥问题探究能力。‎ ‎【题型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在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2009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常见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字词解释。2.词义辨析。3.断句停顿。4.句子翻译。5.概括分析(中心、人物形象、情节、思路等)。6.写法探究。7.比较辨析。8.延伸拓展(开放性试题)。‎ ‎【解题策略】‎ ‎  中考试卷上的文言文考查已由课内转向课内外比较阅读,因此,在“立足课内,‎ 117‎ 注重积累”的同时,适当进行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实践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要掌握一些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具体地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读原文,更要读注释,要重视利用注释这一已知信息,去翻译原文,理解原文,以便正确答题;二要活用短文的题目、出处(或作者)所提示的间接已知信息,因为从这些已知信息中我们或可以猜测到短文的主要内容,或可以推测到时代背景,或可以联想到作者的作品风格、三要注意课外文言文阅读题中那些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这些题目之中实际上隐含了不少的有用信息,我们要巧用这些信息去猜测文意、解答题目。‎ ‎【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1~4题。‎ ‎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刘禹锡《陋室铭》)‎ ‎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解释加点的词语。‎ ‎ (1)有仙则名( ) (2)妻子不觌( )‎ ‎2、翻译下面句子。‎ ‎(1)孔子云:“何陋之有?”‎ ‎ ‎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 ‎ ‎3、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 ,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 ”;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 , ”来表达。‎ 二、阅读两则与“赏荷”有关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②余以为妙绝( )‎ ‎2、《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 A.读xiān,活鱼。 B.读xiān,新鲜。 C.读xiān,鲜艳。 D.读xiǎn,少。‎ 117‎ ‎3、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 ‎ ‎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 ‎ ‎5、读文赏荷:‎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用原文填空)‎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 ‎ ‎ ‎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1~5题。‎ ‎ [甲]愚公移山 ‎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 [乙]蜀之鄙有二僧 ‎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②汝之不惠 惠: ‎ ‎ ③帝感其诚 感: ④越明年 越: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117‎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 ‎3、翻译下面句子。‎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 ‎ ‎4、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 ‎ ‎ ‎ ‎ 四、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完成1~3题。‎ ‎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二)夏后伯启与有扈(1)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2),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4),钟鼓不修(5),子女不饬(6),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1)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浅:狭、窄小。(3)教:教化.(4)张:乐器上弦。 (5)修:设置. (6) 饬:谨慎、恭敬。‎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 ‎ ‎(2)忠之属也。 属 ‎ ‎(3) 期年而有扈氏服 期年 ‎ ‎2、翻译下列句子。‎ ‎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 ‎(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 ‎ ‎3、结合(一、二)段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 ‎ ‎ ‎ ‎ 117‎ 五、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②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③,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④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注〕①怠:懈怠。②箧:书箱。③舍:学舍,书馆。④媵人:服侍的人。‎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灌木名。⑥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⑧易:交换。‎ ‎1.请用“| ”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 ‎(1)手 指 不 可 屈 伸                    (2)夫 人 好 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    (1)媵人持汤沃灌  汤:                (2)以衾拥覆  衾:              ‎ ‎    (3)负笈从师      负:                (4)编茅为庵  为:              ‎ ‎3.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   (1)录毕,走送之。                                                              ‎ ‎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 ‎4.〔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 ‎                                                                              ‎ 六、阅读下列两个语段,完成1—4题。‎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⑤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③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④逸:安乐,安闲。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 ‎(3)公被狐白之裘 被: (4)乃令出裘发粟 裘: ‎ ‎2、翻译下列句子。‎ ‎(1)此之谓失其本心。‎ 117‎ ‎ ‎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 ‎ ‎3、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 ‎ ‎4、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 ‎ ‎ 七、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峡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采.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成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敷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巨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臣之妻私臣 私:__________________ (2)皆以美于徐公 以:_______________‎ ‎(3)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______________ (4)卒得反国 反: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B.①于是入朝见威王 ②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C.①时时而间进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①内外不闻吾过 ②及鲁肃过浔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吾知所以亡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7‎ ‎4、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八、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 ①躬耕于南阳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③约己爱民 ④悉仰于官 ‎ ‎2、翻译下列句子。‎ ‎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 ‎ ‎3、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先帝/不以臣卑鄙 ‎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 D.臣身/在外 ‎4、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 ‎ ‎ ‎5、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 ‎ ‎ ‎ 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117‎ 天下无马!” ‎ ‎[乙] 人有卖骏马者,此①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②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④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战国策·燕策二》)‎ ‎[注释]①比:连续,接连。②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③还:音义同“旋”围绕,绕圈子。④朝(zhao )早晨,也指一天。‎ ‎1. 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1)才美不外见  见    (2)愿子还而视之 子 ‎ ‎(3)不以千里称也 以    (4)去而顾之   之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其真不知马也。‎ ‎                                                       ‎ ‎(2)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 ‎                                                          ‎ ‎3. [甲]文第二段交代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一句话是                    ‎ ‎[乙]文介绍这匹骏马“一旦而马价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话是                     ‎ 实际上这都证明了[甲]文提出的                                这一观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 ‎4. 我们常以“千里马”比喻                                      ‎ ‎5.  这两则短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                                                                  ‎ 记叙文阅读 ‎【考点解说】‎ 根据课标精神,记叙文阅读考查包括如下内容:辨析记叙的要素、人称和顺序,明确其作用;理解记叙与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能整体感知课内外阅读材料的内容,准确理解文章的中心;清楚作者行文思路;结合语境准确揣摩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能有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对其艺术手法能进行必要的赏析和评价。‎ ‎【题型分析】‎ ‎2009年全国中考记叙文阅读材料大多来自课外,主要为主观性试题,多数题目的答案要求用文字来表达,不追求唯一性和标准化。但也有一定数量的选择题,以保证知识的覆盖面和考查评分的客观性。‎ 117‎ ‎【解题策略】‎ ‎ 一、要注重提高阅读能力。对于记叙文阅读的备考首先在于一个“读”字。没有一定的阅读量,不会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也就不会有灵敏的语感。所以,要多读一些文质优美的记叙文。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地就使自己获得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二、要掌握答题技巧。在考场上遇到记叙文阅读时,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较为快捷有效。具体过程是:阅读理解文章题目----阅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答题。‎ ‎【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一篇记叙文,回答文后问题 豌豆要回到温暖的豆荚 上初中以后,我的变化对妈妈而言似乎是个困惑。她说: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你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呢?你真让我伤心。她说这话的时候皱着眉,手里拿着她的鸡毛掸子,脸上是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怒。‎ 你不是我女儿该多好 打我的时候,她是下得了狠心的,但我还是倔强地不哭也不闹。青春期的我,以为这就是勇敢。那个周末,不想上课了,我就和几个男孩子溜出去,跑到网吧里打游戏。他们装出很成熟的样子,掏出几支烟,问我抽不抽,然后就开始吞云吐雾,却被呛得满脸通红。我当然知道抽烟不好,可是又要面子,怕被他们看不起,就收下来揣在衣兜里。‎ 晚上妈妈洗衣服时,发现了我衣兜里的烟,脸被气成了酱紫色。照例是打,下手亦是从未有过的狠,她用颤抖的声音说:死丫头,长能耐了,都会抽烟了。掸子铺天盖地地落下来。我心里止不住的委屈:我没有抽烟!我咬住嘴唇,眼泪簌簌地掉,心里悲伤绝望。我说:你打死我算了。她反而住了手,也许是打累了。她陷在沙发里,用手抚着起伏的胸口气喘吁吁地说:你不是我女儿该多好!‎ 你再犟,还不是需要我 高一时,我和朋友去打了耳洞,是当时很流行的一只耳3个洞。虽然抹了很多酒精,耳朵还是很疼,吃饭里不停地倒抽冷气。妈妈看见了哼哼几声,轻蔑地笑:人长得丑,耳朵上带几个圈就能美了?有这样说自己女儿的吗?我气得啪地摔了筷子说:不吃了,饿死也不吃了。然后冲进卧室,还不忘狠狠地摔上门。‎ 晚上我饿得眼花,耳朵也开始发炎了,肿得好大。快11点了,我实在忍不住,嚷了起来:妈,快帮我弄弄,我耳朵发炎了。她叹口气,急急地跑去寻酒精,还不忘唠叨一句:再大的事,又何必和自己的身体过不去。你再犟,还不是需要我!进来的时候还端着一碗我最爱吃的肉丸子,没等端起碗,我的眼泪已经簌簌地掉下来。‎ 一场难堪的暗恋 初三时,我喜欢上隔壁班的一个男生,他会在路过我们班时,对坐在窗户边的我笑。收到那个男生的信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在信的末尾说:晚自习,操场见。我的心怦怦地跳,晚上吃饭也有些心不在焉,妈妈敲着碗问我是不是病了,或者有什么事就说。我嗯嗯地敷衍着,心里却鄙夷地想:除了会卖衣服,你懂什么是青春期女孩子的心事吗?‎ 117‎ 晚自习的时候,我去赴约了,却没有看到那个男生。回到教室时,看到很多同学都在捂着嘴笑。原来,那不过是那个男生测试自己魅力的一场游戏!我在难堪中冲出教室,围着操场一圈一圈地跑。‎ 妈妈闻讯而来,什么也没说,昂着头,把哭泣的我带出教室。她对脸色阴沉的班主任说:请相信,我女儿是个好孩子。同学们都有些发愣,怔怔地看着我们。妈妈目不斜视、气宇轩昂。她就像圣女贞德,英雄般地守卫着她的家园、保护着她的小兵。那一瞬间,我心里充满了感激。‎ 回到家,妈妈开始给我做白菜肉片汤。吃饭的时候,所有的委屈和尴尬一下子袭上心头,眼泪扑簌簌地往碗里掉。她见了,用筷子敲着碗说:不就是被同学耍了吗 ,有什么好伤心的!你对我的那股犟劲儿都到哪儿去了 ?我终于哭出了声来,扔下碗筷跑回房间。我昏昏沉沉地睡到第二天中午,起床时,枕头边还有一张小字条:饭在电饭煲里,热一热再吃。我安静地吃饭,心里有一股暖意在流淌。‎ 上学的路上,我偷偷地去了以前总是不屑一顾的妈妈的店铺。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妈妈才开始吃午饭。是批发市场里的盒饭,2块钱一份,只有一点简单的素菜。她仍是一边往嘴里扒饭,一边和客人大声地谈价,完全没有注意到角落里的我。但是晚上她回到家,会看到枕边有我留下的字条,那上面写着我很想说却羞于出口的话:妈妈,我爱你。‎ 就在那个温暖的下午,我知道,我将彻底告别叛逆期。因为我在妈妈简单而温暖的爱里,突然明白,女儿离不开妈妈,就像豌豆离不开温暖的豆荚。‎ ‎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0字以内)‎ ‎ ‎ ‎ ‎ ‎2、下列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咬住嘴唇,眼泪簌簌地掉,心里悲伤绝望。”是因为妈妈的不理解,不信任,让“我”感到委屈 失望。‎ B.“她哼哼几声,轻蔑地笑:人长得丑,耳朵上带几个圈就能美了?”妈妈的话语严厉又刻薄,对“我”打耳洞的行为表现出强烈的不满。‎ C.“她就像圣女贞德,英雄般地守卫着她的家园、保护着她的小兵。”看似严厉冷酷的母亲,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表现出她对“我”的保护和关爱。‎ D.“2块钱一份,只有一点简单的素菜。”此处细节描写,体现了母亲的善良。‎ ‎3、结合语境,品析句中加点词语。‎ ‎ ①她陷在沙发里,用手抚着起伏的胸口气喘吁吁地说:你不是我女儿该多好!‎ ‎ ‎ ‎ ‎ ‎②我终于哭出声来,扔下碗筷跑回房间。‎ ‎ ‎ ‎ ‎ ‎4、品位文中画线句子,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 ‎ ‎ ‎ ‎5、文中的“我”‎ 117‎ 倔强而叛逆,与母亲产生了很深的隔阂。生活中,假如你也有类似的经历,请联系实际,说说你将怎样消除与父母间的隔阂;假如你与父母没有隔阂,请说说你是从哪几个方面做到的。‎ ‎ ‎ ‎ ‎ ‎ ‎ 二、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一双脚上的修养 ‎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一些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  ②北方冬天的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马上就会化作污水。所以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正是在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手操托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猛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  ③坐到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疚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是一个开放的公共场所,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在恶作剧式的涂鸦着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的踩踏与不断地擦抹,似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剧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让人心惊。渐渐地,那个疲于擦地的女工,已是额头见汗。‎ ‎  ④忽然有种感觉,每一双进出的脚都充满着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别人辛苦取得的劳动成果,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 ⑤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了,擦地女工也得以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但就在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了看,似乎想进来,但又把头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突然,一阵“沙、沙”的响声,伴着送水男人走路的旋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开始从上向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绿大衣……最后我终于看到了他的双脚,然后是惊异万分。男人的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我发现她眼里竟有泪光涌现。‎ ‎ ⑥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但我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一个人了解《红楼梦》的情节、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都套上。‎ ‎1、从第②段看,“我“愧疚”的原因是什么?‎ 1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①段和第⑥段中加点词“修养“各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对送水工的描写文字不多,却令人回味,请赏析第⑤段中的划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第⑤段说“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请联系上下文揣摩女工此时的心理,把她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不少于50字)‎ ‎ ‎ ‎ ‎ ‎ ‎ 三、阅读一篇记叙文,完成问题。‎ ‎“尊敬的主席先生,我有一个请求……请求您取消……取消这次宴会。”‎ ‎1979年12月8日‎,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仁爱传教修女会德兰会长飞抵挪威首都奥斯陆。〔A〕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主席萨涅斯亲临机场迎接,并高兴地向德兰宣布国王将在典礼宴会上接见她。‎ 德兰一震:“宴会?”‎ ‎“是领奖典礼后举行的盛大宴会,135名贵宾应邀参加,有国王、总统、总理、政要、名流。”萨涅斯如数家珍。‎ 德兰沉思片刻:“这次宴会得花多少钱?”‎ ‎“7000美元。”萨涅斯不以为然。‎ ‎“什么?7000美元!”德兰睁大眼睛,目光里露出无限的惋惜。她鼓起勇气,试探着说出了开篇的那段话。‎ ‎“取消见礼宴会?”主席十分惊诧,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从1901年设立诺贝尔和平奖以来,第一次有人请求取消典礼宴会。‎ ‎“是的,我请求主席先生取消这次宴会,把省下来的钱交给我去救助那些饥寒交迫的穷人。”‎ 萨涅斯举目打量面前这个老修女。她一生为穷人服务,过度的操劳和奔波,使她那干瘪的身躯已经佝偻,深深的皱纹像刀子刻遍她那慈祥的脸,记录了她维护穷人权益的艰辛。〔B〕在寒风中她显得那样单薄,弱不禁风。那双裸露一生的光脚板已被风寒扭曲,脚趾完全变形,可她从不舍得为自己买一双袜子……‎ 是她没钱吗?不!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已有4亿美元资产,可她的卧室却没一件现代家电。除了电灯,只有一部实在不能缺少的电话。〔C〕她没有办公室,即使是尊贵的客人也只能在走廊里接待。‎ 德兰有些歉意:“主席先生,我的请求是不是让您为难了?”‎ ‎“不,不!”主席仰起脸,热泪满面,他向德兰深深地鞠了一躬,“我亲爱的会长,您的请求深深地感动了我,感动了世界,我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穷人和善良人谢谢您了。”‎ 117‎ 一个感动世界的请求之后,便是一个震撼世界的行动。‎ ‎19万美元的奖金她一分不留地全部捐给印度麻风病基金会,7000美元捐给了穷人,就连那块至高荣誉的和平奖章也让她卖了捐给了穷人。‎ ‎1997年,当她离开这个世界时,除了两件换洗的粗布衣裳和一双旧凉鞋,一无所有。‎ ‎1、给选文加个恰当的标题。‎ ‎                                                                  ‎ ‎2、阅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何将德兰的话放在文首?‎ ‎                                                                   ‎ ‎ ‎ ‎3、将“即使来参加这样的世界级盛会,身上穿的仍是那件伴她出入贫民窟的粗布衣服”一句,还原到选文A、B、C三处中最恰当的一处(    )。‎ ‎4、选文第9段和第12段都写了“低下头”,请你揣摩一下,修女德兰和主席萨涅斯低下头各自在想什么?‎ ‎                                                                  ‎ ‎                                                                   ‎ ‎5、有人认为第11段可以删去,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                                                                  ‎ ‎ ‎ ‎6、选文数据很多,透过这些数据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德兰?‎ ‎                                                                  ‎ ‎ ‎ 四、阅读记叙文回答问题 乡村不言谢 ‎( 1 )也是猛然间发现,在我的故乡,那个闭塞而贫困的小山村里,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谢谢”两个字。‎ ‎(2)在儿时的记忆中,邻里之间相互借东西是很常见的,借劳动工具借针线借柴米油盐。每次借的时候,借者自然大方,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没有借的忐忑和不安。‎ ‎(3)“他大叔,你家的犁子在不在?我想把东头的地犁耙犁耙。” ‎ ‎(4)“他大婶,我家的黑线用完了,你有没有?”‎ ‎(5)“今天来客,油瓶空了,先给我倒点儿。”‎ ‎(6)被借者绝没有丝毫的优越感,忙把东西找出来,送到人面前,还要说上几句体贴的话。‎ ‎(7)“你真勤快,闲不住,隔天我也得把地犁犁,别耽误了播种。”‎ ‎(8)“线够不够,不够,我再给你拿。”‎ ‎(9)别看东西小或者少,必定要还的。还犁的会高声问:“他大权,犁用完了,放这儿好吗?幸亏犁得及时,不然赶不上春耕了。”犁的主人会让还犁的坐一会儿,忙着去拿烟,好像借东西的是自己。‎ ‎(10)还线的主妇会在唠完一会儿嗑后,在要回去的时候,把东西掏出来随处一放。主人会责怪:“你看你,这点东西还拿来,真外气!”主妇会说:“‎ 117‎ 有了,没有我也不会还你。” ‎(11)借油的会打发孩子还东西:“俺妈说,这是俺家刚榨的油,让大婶你尝尝。”孩子说完便走。大婶会撵着孩子,给他点黄瓜之类的东西吃。   (12)在经常发生的借和还中,乡人虽然不说“谢谢”,但都通过默契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激表达了出来。在乡人眼里,“谢谢”这两个字有点别口、自白、浅显、夸张,与土地的自然和质朴不相称,如果说出来,就疏远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人也变得更生分了。 ‎(13)记得我读初二的时候,村西头的潘家十多岁的孩子突然昏死了过去,当时潘家男人又不在家,听到潘家女人的喊声,正在地里劳作的“黄麻子”飞奔到老潘家,背起孩子就往邻村的赤脚医生家跑。七八里的乡间小道,干瘪的黄麻子在负重几十斤的情况下,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狂奔到了赤脚医生家,及时挽救了孩子的生命。老潘家为了感谢黄麻子的救命之恩,专门挑了良辰吉日,邀了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拿着炮仗,背着礼物,到黄麻子的家致谢。在弥漫着好闻的硝烟味中,被救的潘家孩子在父亲的命令下,“扑通”跪在黄麻子面前,“嘣嘣嘣”磕了三个响头。黄麻子手足无措地转着圈子,一个劲地反复埋怨着老潘:“你这是干啥呢,你这是干啥呢……”老潘大声说:“孩子的这条命是你给的,你什么时候要,他就得什么时候给!”自始至终,我没有听到一个“谢”字。 ‎(14)后来,我到了城市,听惯了“谢谢”,也习惯说“谢谢”。有时候,老家人到城里办事,不愿意把钱花给旅馆,就到我家借宿。每次来,他们都要给孩子带些零食,我都要习惯性地说声“谢谢”,听到我道谢,他们的神情立即变得尴尬起来,我很后悔,赶紧打住。 ‎(15)前一段日子,父亲的身体不好,我回去看他,见邻居大娘也来探望,还拿了十多个鸡蛋。送她出门时,我下意识地说:“谢谢你呀,大娘!”大娘愣了一下,嗔怪道:“看你这孩子,说的是啥话?!”‎ ‎1、乡人是怎样用不同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激表达出来的?请具体列举出来 ‎ ‎ ‎ ‎ ‎ ‎2、本文的主旨(中心)是什么?‎ ‎ ‎ ‎ ‎ ‎3、下面一段话是从原文抽出来的:‎ ‎“我也碰过这样的事,那次晌午头来客,盐没了,我还是到张老太婆那儿拿的。” 这段话的恰当位置在第 自然段与第 自然段之间。理由是 ‎ ‎ ‎ ‎ ‎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邻里之间借东西,借者自然大方,是因为被借者没有优越感,会主动借出以取悦对方。‎ B、本文形散而神不散,将乡村日常生活的一些琐事串联起来,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C、结尾处一句:“大娘愣了一下,嗔怪道:“看你这孩子,说的是啥话?!””表现了大娘对我的责备,由于我的言谢,便疏远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D 117‎ ‎、本文的写作意图是将闭塞而贫困的小山村与城市作对比,暗讽了城市人习惯说谢谢的风气。‎ ‎5、本文在处理材料方面有何特点?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 ‎ ‎ 五、阅读《倔强的仙人掌》回答问题 ‎①女人看见路边蹲着一个挑担老头儿,他身边的筐里装着满满一筐嫁接的仙人掌,高高的底座像一座独立秀挺的山峰,山峰顶部是形状各异的红、黄、绿各色仙人球。女人拿起仙人掌仔细的挑选了很久,价格不贵,与花鸟市场上的相比便宜许多,便挑定了自己喜欢的两盆,准备一起买。‎ ‎②老头儿布衣布褂,黑褐色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他操着极生硬的普通话,如数家珍般介绍这植物的种种优点,什么如何好看好养了,什么净化空气了。末了他搓着厚皮疙瘩的手爽快地说:“你要两个,那就算你小批发好了,再便宜你一块钱。你看咋样?”‎ ‎③“你这是真嫁接上去的,还是用牙签插上去的?”这样的价钱,女人总觉心里不安,指着山峰顶部的红黄绿颜色的仙人球满脸怀疑的问。蛮好的花买回家后发现居然是新种没根的,这种事情不止一次了。老头儿的脸腾地红上来,紧锁眉头,瞪着浑浊的眼睛说:“怎么可能是插上去的?怎么可能呢?这可都是我一棵一棵亲手栽起来的啊!”老头儿本不地道的普通话,这时更是结结巴巴地有点南腔北调了。‎ ‎④(A)“是吗?”她抬起眼皮,瞟了他一眼,反问道。这样的看似暴怒的伪装她也见多了。倘若是货真价实的东西,何必这么着急,她心里想着,不再吭声。眼看就要成功的交易,因为这一问停了下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老头儿的脸涨得更红了,忙不迭的解释。而他越是叽里咕噜得絮絮不止,她就越觉得他不可信。‎ ‎⑤(B)忽然,老头儿停了下来,从筐里拿起一棵茁壮的仙人掌,没等女人反应过来,使劲一拉,把它的顶部从底峰上扯了下来,然后一手一半举到女人眼前:“你看,你看!有牙签吗?”他用力的问她,眼里似乎也冒了火。没有牙签,扁扁的巴掌形的黄绿色软刺仙人球从它的底峰上被拽了下来,而它的底峰上生生裂开了一道绿色肉质沟壑,本已长在一起的首尾两截,就这样被硬硬地扯开了。‎ ‎⑥面对这样的场面,女人呆呆得怔了一会儿,低下头去付钱。老头儿一脸自尊,挺着胸膛收钱,三块钱一个,五块钱两个,又从布衫口袋里摸出装钱的塑料袋,该找多少还找多少,也不计较身首异处的那一个。老头儿娴熟地把东西包扎好,放进女人的车筐里。转过身,捡起地上已成两截的仙人掌,一起放进她的车筐里。‎ ‎⑦“别扔了,一起种进泥土里,两截都能活。”老头说。‎ ‎⑧女人脸红了,羞愧的点了点头。老头倒笑了起来,露出锈蚀的牙齿,又用他那东倒西歪的普通话安慰她说:“放心好了,这东西最耐折腾,刚才那点事算不了什么,只要有点泥,就能长出根的。”‎ ‎⑨两截还能活,这不假,但女人看着老头儿只是觉得心里生疼,仿佛受了伤的不是那棵仙人掌,而是别的什么。那别的什么像一支小手,躲在她的胸膛里,一下一下,揪得她的心生疼。那疼隐隐约约地从老头儿脚下的那对仙人掌里传过来,从他那鬼样的普通话中传过来,从他那已经装在布衫口袋里的塑料钱袋里传过来,疼得她直想落泪。‎ 117‎ ‎1、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女人挑了两盆嫁接仙人掌,准备买下→ → →女人付钱买下,老头儿把扯断的仙人掌送给她 ‎2、文章第⑥段写道:“老头儿一脸自尊,挺着胸膛收钱……”请根据上下文描写“老头儿”这时的心理。‎ ‎ ‎ ‎ ‎ ‎3、请按照要求,分别为文中A.B两处的词语和句子作批注。‎ ‎(A)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为句中框定的词语作注:‎ ‎ ‎ ‎ ‎ ‎(B)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划线句。‎ ‎ ‎ ‎ ‎ ‎4、文章结尾写道:“那别的什么像一支小手,躲在她的胸膛里,一下一下,揪得她的心生疼。”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 ‎ ‎ ‎ ‎ ‎5、经常有人抱怨:现在社会有太多的虚假和欺骗。而文中卖仙人掌的老人却以他的“倔强”成为这个时代一道靓丽的风景。请以“你,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卖花人,却……”为开头写一段话,表达你的内心感受。(60字左右)‎ ‎ ‎ ‎ ‎ ‎ ‎ 说明文阅读 ‎【考点解说】‎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给人以知识的文章。《课标》7—9年级阅读部分指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根据说明文的特点和《课标》的要求,考生应重视以下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题型分析】‎ ‎2009年全国中考 117‎ 说明文阅读题,呈现出综合化、拓展化、应用化的趋势:更加重视对学生理解、分析、概括、筛选、表述、迁移、创新等能力的考查;选择题增多,出现了与口语交际、探究、专题学习等结合的题型,题型的呈现形态有----或用简答的形式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表达,或用文中的知识对附加的图表进行解析,或结合实际对文章关注的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推想、解决方法等等。‎ ‎【解题策略】‎ 解题的策略,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先读原文,完成二个任务:一、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二、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如1999年卷第1题,可做如下标记:“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标记。第一处是命题点所在的位置,第二处是试题考查的内容,第三处是选择答案的标准。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 ‎【专项练习】‎ 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奇特的“电子生物”‎ ‎ ( l )某一天,你发现窗户玻璃上静静地停着一只飞峨,看上去就像被你家的灯光吸引来的“不速之客”。如果这样想,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实际上它是一个“昆虫间谋”,正在那里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 ‎( 2 )几年前,一个科研小组宣布,他们研制出了一种“电子鼠”,它的重要用途是通过遥控装五完全控制其行动,利用它们灵教的咦觉在非常狭小的空间执行搜寻任务,比如发现陈藏的炸弹,或在地震废墟中寻找被掩理者。‎ ‎( 3 )为了使控制人员能够观察到“电子鼠”所见情景,研究人员还在最新一代“电子鼠”身上安装了可视装笠。为了确定”电子鼠”在野外是否已经发现目标并锁定气息来源,研究人员又在“电子鼠”的大脑内植入了一种专门用于收集神经信号的特殊装里。‎ ‎( 4 )科学家之所以选择像老鼠这样的动物,是因为它们本身的体积比较大,能够携带小型摄像机、小型计算机以及电源等。当然,它们的缺陷是,执行秘密侦察任务时很难达到隐形的目的,为此,研究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昆虫。昆虫除了体型小、不易被发现外,它们飞行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也是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 ‎ ( 5 )多数有翅昆虫,比知蜜蜂、甲壳虫等,在从幼虫发育到成虫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个变形期,研究人员就是在这一时期将芯片植入昆虫体内。当幼虫发育成成虫时,芯片与肌体结合,成为昆虫机体的一部分,使之成为“电子昆虫”。同时,还要求芯片与神经系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研究人员才有可能随意控制昆虫的飞行。研究人员已经研制出了直径只有几百微米的超薄神经芯片,这种芯片富有弹性,能够在昆虫变形时与神经系统进行充分结合。‎ ‎( 6 ) “电子昆虫”的重要用途是当“间谋”。“昆虫间谋”在控制中心‎100 米范围内飞行,然后准确地停在距离目标数米远的地方进行侦察,任务完成后被召回。但是要想将昆虫设计成真正意义上的“昆虫间谋”‎ 117‎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管是在昆虫背上装纽扣电池还是通过有线控制,都会在昆虫背上形成一个明显的像拇指样的突起,更不用说为了进行侦察还需要装上微型麦克风、环境感受器以及传愉装1 等,这些都会让“昆虫间谋”一眼就被人识破。因此,当务之急是缩小所有装呈的体积,同时找到能够充分利用昆虫自身能量的方法。‎ ‎(7)在不久的将来,当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后,那些停在琦上的苍蝇很可能就是一个“间谋”。因此,到时候你一定要小心,也许随身携带一瓶驱蚊水或者在手边常备一个苍蝇拍才是上上之策! ‎ ‎(选自《 教师博览》2009年第4 期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电子生物”有哪些重要用途。‎ ‎ ‎ ‎ ‎ ‎2.科学家研制出了“电子鼠”后,为什么又把目光投向了昆虫?‎ ‎ ‎ ‎ ‎ ‎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在不久的将来,当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后,那些停在墙上的苍蝇很可能就是一个“间谍”。‎ ‎ ‎ ‎ ‎ ‎4.科学家研制“电子生物”的过程,对你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启迪?‎ ‎ ‎ ‎ ‎ 二、阅读下文《鸟儿为什么歌唱》回答问题 鸟儿为什么歌唱 ‎ 从玉华 ‎①英国大提琴演奏家哈里森每天都会在小树林练琴,有一天,一只夜莺突然飞来,与她的琴声合奏,接下来,越来越多的夜莺加入其中。1924年,BBC录下这些人与鸟的二重奏,在广播里播放,80多年过去了,这段录音成为珍贵的历史研究资料。如今,人们把自然界的鸟儿组成一个交响乐团——键盘手乌鹊,背景音乐红尾雀,鼓手啄木鸟,电吉他苍头燕雀,歌手夜莺……‎ ‎②鸟儿为什么歌唱?它们的大脑构造如此小巧,却将如此庞大的一部分用于音乐。让我们进入奇妙的探索之旅。‎ ‎③一只澳大利亚琴鸟唱歌前通常要花好几个星期搭建它的舞台——一个直径约一米的土堆。园丁雄鸟要花费数个星期建造精巧复杂如同艺术品的窝,而且一定要用蓝色的物品来装饰爱巢,如果找不到蓝色花瓣,它会从数公里外的餐桌上带回蓝色的塑料汤匙。这些举动,其实都是为了最美妙音乐的来临。按照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鸟男们”如此特殊的歌舞只有一个解释——取悦雌性。因为澳大利亚的这片丛林,是个“男多女少”的卖方市场,琴鸟姑娘每年仅产卵一枚,受荷尔蒙困扰的小伙子们竞争格外激烈。‎ ‎④这一学说得到了科学的印证。科学家研究了从38000‎ 117‎ 只日本鹌鹑身上提取的大脑样本,然后将其分别放在光线下接受时间长短不一的照射。他们发现,当春天来临时,鸟儿就开始唱歌是因为春天日照时间比冬天长,在鸟类特殊的大脑细胞与阳光的共同作用下,其体内便开始分泌荷尔蒙。它们用唱歌来吸引异性。‎ ‎⑤然而,这只是众多解释之一。另一种令人信服的理论指出,鸟儿歌唱是为保卫自己的领地。理论上,这叫“波盖斯提假说”,这个名字出自著名的同名电影,它讲述了一个法国士兵在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通过模仿许多士兵的说话声,使得敌人相信堡垒里驻满了军团而不是只有一个人,他靠自己的力量保卫了一个堡垒。鸟儿正是用这种方式保卫自己的领地,他们通过模仿其他生物的尖叫有效地赶跑敌人。‎ ‎⑥还有更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快乐说”:鸟儿唱歌就是为了快乐。尽管这一观点还缺乏许多论据——科学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计算快乐的地步。‎ ‎⑦理论越来越陷入无序,五花八门。甚至有科学家用诗歌来解释。他分析云雀歌唱的发音、节奏、韵律,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一首捷克斯洛伐克诗歌。结局不难想象:这个鸟类研究学家最后真的成了诗人。‎ ‎⑧当然,人们往往更加相信拿着手术刀的科学家。在鸟儿热情的歌唱开始之后,它的大脑被取出,在干冰中冻结,用机器将大脑组织切成只有10微米厚的切片。“一曲未终”的鸟儿换来了最新的科学发现:只有在鸟儿歌唱的时候才能进行蛋白合成。当一只成年金丝雀学习一首新歌的时候,它大脑的顶部会出现新的脑细胞,这跟人类18岁开始脑细胞将一个接一个地衰老死去的古老教条全然不同。‎ ‎⑨全世界有近100个实验室在研究鸟类的大脑。有的实验室每年要杀死大约2000只鸟儿。“它低着头唱歌,脑袋就掉下来了。”鸟类没有签发同意手术的表格,所以科学家更喜欢用“牺牲”而不是“杀死”来描述鸟儿因科学研究而失去生命的那一刻。他们更愿意信奉:动物就是机器。‎ ‎⑩如今很多动物保护者质疑这种科学实验伦理。或许正如有人所说:鸟儿是森林的喉舌,它们能告诉我们的比我们所知的更多。鸟儿为何歌唱?与我们人类歌唱的理由一样——因为我们能够歌唱。 ‎ ‎1、对于“鸟儿为什么歌唱”,文中提出了哪几种解释?‎ ‎ ‎ ‎ ‎ ‎2、第①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 ‎ ‎ ‎3、第③节中“这些举动”指的是什么?请概括回答。‎ ‎ ‎ ‎ ‎ ‎4、第④、⑨节中的数据,有什么作用?‎ ‎ ‎ ‎5、“科学家更喜欢用‘牺牲’而不是‘杀死’来描述鸟儿因科学研究而失去生命的那一刻”,如果是你,会用“牺牲”还是“杀死”来描述?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 ‎ ‎ ‎ 三、阅读《人类只剩7年时间拯救地球》回答问题 117‎ 人类只剩7年时间拯救地球 英国著名自然灾难专家、世界知名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在其新书《7年拯救地球》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那就是人类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那么2015年将成为地球命运的转折点。如果地球温室气体排放在这7年时间中无法得到控制,那么地球将在2015年7月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被气候变暖引发的一系列大自然灾难所吞噬! ‎ 麦克古尔教授在书中称,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人类只剩下有限时间来减少有害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人类的努力失败,那么地球将面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造成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灾害威胁。 ‎ 麦克古尔教授说: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减少50﹪到80﹪。要做到这一点, 温室气体的排放必须在2015年前就达到稳定状态,然后逐年下降。但这样仍然不够,如果人类不主动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即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90﹪,仍无法阻止危险的气候变暖。‎ ‎ 麦克古尔教授称,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如果人类烧光地球上剩下的其他化石燃料,那么地球的温度还将上升13摄氏度,当前的症况表明,自然环境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这种治理也将不是一人一国之力可以完成的,是需要世界各国协同一致、共同面对的。‎ ‎1、麦克古尔关于拯救地球的观点是哪一年提出的?‎ ‎ ‎ ‎2、麦克古尔认为人类拯救地球应采取什么行动? ‎ ‎ ‎ ‎ ‎ ‎3、第三自然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举例分析其作用。‎ ‎ ‎ ‎ ‎ ‎4、最后一段中“地球目前的气候距100万年来最暖温度相差大约1摄氏度”,句中“大约 ‎”能删除吗?为什么? ‎ ‎ ‎ ‎ ‎ ‎5、根据麦克古尔的观点,请你提一条拯救地球的具体措施,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措施 ‎ ‎②理由 ‎ ‎ ‎ 四、阅读《卫星“撞车”唤醒太空环保》回答问题 卫星“撞车”唤醒太空环保 ‎①2009年2月10日注定是人类宇宙史上的一个悲惨日子。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0公里处相撞,导致一颗正在工作的美国“铱33”商用通讯卫星彻底损毁。连同一起丧生的是俄罗斯的“宇宙2251号”卫星。卫星相撞产生的大量碎片,犹如“天女散花”,成为两团可怕的太空垃圾云。‎ 117‎ ‎②太空是如此广阔,卫星为何还会发生相撞?‎ ‎③专家解释说,尽管卫星发射后都在其事先计算好的轨道上运行,通常都很难见到其他卫星的踪影,但是卫星的运行轨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往往会受到诸如稀薄大气层、地球不规则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卫星受到的引力并不是线性和恒定的,经过长时间的变化积累,就有可能使卫星大大偏离原有轨道。‎ ‎④其次,尽管这次美俄卫星相撞的“小概率事件”是首次发生,但是卫星在太空中与各种太空垃圾同处共存,可以说早已是危机四伏。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十年来,人类已经向太空发射了6000多个各种各样的航天器,目前,在太空中不仅仍有600到800个航天器在轨道上正常工作,更有数千个丧失功能的航天器在轨道上乱闯乱窜。另外还有发射航天器时产生的大大小小数以亿计的碎片,它们像雪花一样漂浮在地球的上空。更可怕的是,哪怕是一块像鸡蛋大小的碎片以每秒10千米的速度在太空飞行,其破坏力也相当于同等质量TNT炸药爆炸时释放的能量的24倍,这就是说,航天器一旦碰到碎片,就难逃机毁人亡的厄运。‎ ‎⑤因此,不少航空航天专家认为,与其说这次美俄卫星相撞是一个“偶然”事件,还不如说是一个终将发生的“必然”事件。‎ ‎⑥让人担忧的是,据有关专家测算,到2010年,太空废弃物将比目前增加3倍,到2300年,可能任何航天器都无法进入太空轨道了。“当前,不仅地球需要环保,就连浩如烟海的太空也需要环保!”一位长期从事环保科研的专家发出无奈的感慨。‎ ‎⑦据悉,世界有关国家正在积极开展被人们称之为“绿盾计划”的清除太空垃圾行动。他们宣称,人类将采用以下5种方法来对付太空垃圾:第一种方法是把将要失效的卫星或航天器送入指定“轨道墓地”,让它们在太空中永久“安息”;第二种是用导弹来摧毁失效卫星或航天器,让它们“粉身碎骨”地坠落;第三种是由卫星所属国家自行负责处理,“谁家的孩子谁家抱”;第四种是把故障卫星送回地球或进行太空修理,“利旧利废”,做到物尽其用;第五种是用激光装置让它们在大气层中坠毁,让其“火葬”,烧成灰烬。‎ ‎1、 本文通过美俄卫星相撞事件说明了什么?‎ ‎ ‎ ‎ ‎ ‎2、 概括回答此次美俄卫星相撞的原因。‎ ‎ ‎ ‎ ‎ ‎3、“绿盾计划”的内容是什么?请分条概括回答。‎ ‎ ‎ ‎ ‎ ‎4、 比较下列句子,说说原句好在何处?‎ 原句:哪怕是一块像鸡蛋大小的碎片以每秒10千米的速度在太空飞行,其破坏力也相当于同等质量TNT炸药爆炸时释放的能量的24倍。‎ 改句:太空中一块较慢速度飞行的小碎片,其破坏力也很大。‎ ‎ ‎ ‎ ‎ 117‎ 五、阅读《蜡烛的前世今生》回答问题 ‎ 蜡烛的前世今生 ‎ 停电的夜晚越来越少,精关的工艺蜡烛却渐渐流行起来。光线和阴影在摇曳地做着游戏,令人遐思。蜡烛带给我们的别样温存,也许是任何照明方式都难以取代的。‎ ‎ ①蜡烛的发展 ‎ 原始人的主要照明工具是纤维浸透油脂的火把,逐渐的,油脂包裹纤维的蜡烛在很多国家被独立发明出来。显然,蜡烛比火把和油灯更加便携轻巧,而且烛芯可以使它完全直立燃烧。‎ ‎ 人类早期制作蜡烛的原料是动物脂肪,5000年前的埃及人把芦苇插在牛羊的脂肪中点燃,这可以算是蜡烛的雏形。后来蜜蜂腹部蜡腺分泌出的蜂蜡、提炼自鲸鱼油脂的鲸蜡、从棕榈树叶和月桂果等植物中提取的蜡油,很快取代了牛羊脂蜡。不过那时民间照明用的多是油灯,只有贵族和皇室才能使得起蜡烛,因为脂蜡是可以食用的,大多还非常有营养,人们可以用它来充饥。‎ ‎ 蜡烛真正放下身价是在19世纪。化学家从煤焦油中分离出石蜡,商人们开始用机器大量生产石蜡蜡烛,就是我们最常见的细长白蜡。此后,曾经的“照明贵族”也就变得不那么稀罕了。作为照明方式,蜡烛迎来了属于它的辉煌时代。可惜好景不长,随后而来的电灯让这种亦真亦幻的光亮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② ‎ ‎ “蜡炬成灰泪始干”,越烧越短的蜡灶究竟去哪了?燃烧时蜡由固态熔化成液态,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熄灭后又逐渐凝固。在这个从物理到化学再到物理变化的过程中,烛芯起着关键作用。‎ ‎ 燃烧的烛芯使周围的蜡升温熔化后发生“毛细现象”,蜡液沿着烛芯上升,作为燃料被消耗掉以后,露出更多的烛芯,继续供给燃烧。‎ ‎ “何当共剪西窗烛”看似浪漫,实际是件很麻烦的事。最早用两根棉线搓成的烛芯无法充分燃烧,如果没有及时把炭化的末端剪掉,蜡烛就可能熄灭。直到1820年,一个法国人发明了三根棉线编成的辫状烛芯。与两根棉线搓成的烛芯相比,三根棉线编成的烛芯燃烧时能自然松开,末端完全烧掉,省去了剪烛花的麻烦。‎ ‎ ③ ‎ ‎ 被电灯取代的蜡烛,逐渐成了停电时的备用品,但是更多时候它们被用在特殊场合。 在蜡烛发明伊始,它就被赋予了一种神秘色彩。基督教徒很早就把蜡烛视为宗教神物。在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中,也都有为逝者长燃蜡烛的习俗,点燃的蜡烛象征着不灭的灵魂。‎ ‎ 生日宴会上,先许个愿,再一口气吹熄蜡烛,据说能够让你梦想成真。这个传统来源于古希腊,月亮女神生日时,人们在祭坛上供奉蜂蜜蛋糕,插上点燃的蜡烛,比喻月亮撒向人间的轻柔光芒。这个传统后来被用在希腊孩子们的庆生会上,逐渐在许多国家流行开来,沿用至今。‎ ‎ “洞房花烛夜”时,又粗又长的红烛被称为“喜烛”。喜烛从头烧到底,是对新人白头偕老的祝福。‎ ‎ ‎ 117‎ ‎ 如今,流行的工艺蜡有着各种色彩、形状和香味,它们是在蜡的基础上添加了颜料、精油等辅料。工艺蜡烛优雅的外形被摇曳的烛光衬托着,慢慢挥发出诱人的香味,营造出温馨而浪漫的氛围。现在,帮人减肥或戒烟的各种保健蜡也被发明出来了。看来,蜡烛的传说仍然被书写着,也许会一直延续下去。‎ ‎1、根据文意,在文中②③处的横线上拟写小标题。‎ ‎ ① 蜡烛的发展 ② ③ ‎ ‎2、依据第①部分内容填空。‎ 蜡烛的发展历程:‎ ‎3、第②部分在介绍烛芯的发展变化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 ‎ ‎ ‎4、根据文意和表格内容提示,填写下面空格。‎ 使用环境 作 用 ‎①宗教、习俗 被视为神物;点燃的蜡烛象征灵魂不灭 ‎②‎ ‎③‎ ‎④日常生活中 营造浪漫气氛;具有保健作用 ‎ ‎ 六、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后面问题。‎ 动物也在全球化 ‎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事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 ‎②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发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越像。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③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观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己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117‎ ‎④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⑤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成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生物栖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 ‎⑥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太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⑦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目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 ‎1、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这种现象”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2、从文中看,造成“动物全球化”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3、文章第⑥段说明的结论是什么。请具体分析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4、请从文中找出能够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一个句子并进行简要分析。‎ ‎ ‎ ‎ ‎ ‎ ‎ 议论文阅读 ‎【考点解说】‎ ‎ 《课标》对初中生阅读议论文的要求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这是教学的要求,也是考试命题的依据。‎ ‎【题型分析】‎ 从2009‎ 117‎ 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看,大部分省市都有议论文的阅读。所选文章内容侧重于具有人文色彩的文章,比如对学生进行人格、思想、品质、心理等方面的教育。题型由主观题占主导地位,也开始尝试开放性试题,并有扩大的趋势。考查热点有: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按要求补写论据;论证方法的辨识、理解;分析文段的思想内容和结构层次;理解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解题策略】‎ 议论文阅读的解题,通常可以这样来进行:解题顺序与说明文、记叙文基本相似。但更强调从整体上把握。切记在通读全文之后再动手,如有必要可读两遍,直到读懂才可解题。‎ 一、找准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陈述句。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 二、分析论据:分清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理清论据有助于对文章整体的理解,把握解题的要领。‎ 三、明确论证方法:辨别文章使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中的哪些方法。其中,举例论证比较好辨别。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四、分析文章的结构: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看看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论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再进一步研究这么安排的道理。这样一来,文章的结构就很清楚了。‎ 五、分析语言特点:议论文的语言往往概括性和严密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是解题的关键。‎ ‎【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回答问题 只追前一名 崔鹤同 ‎①有一个女孩,小的时候由于身体纤弱,每次体育课跑步都落在最后。这让好胜心极强的她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害怕上体育课。这时,女孩的妈妈安慰她:“没关系,你年龄最小,可以跑在最后。不过,孩子你记住,下一次你的目标就是——只追前一名。”‎ ‎②小女孩点了点头,记住了妈妈的话。再跑步时,她就奋力追赶她前面的同学。结果从倒数第一名,到倒数第二、第三、第四……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她的跑步成绩已“跑到”中游水平,而且她也慢慢地喜欢上了体育课。接下来,小女孩的妈妈把“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延伸到她的学习中。妈妈告诉她:“如果每次考试都超过一个同学的话,那你就非常了不起啦!”就这样,女孩的妈妈始终以“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引导和教育女孩。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这个女孩200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同年4月被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以全额奖学金录取,成为当年哈佛教育学院录取的惟一一位中国本科应届毕业生———‎ 117‎ 她就是朱成。2002年6月,朱成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她被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聘为全职教师。2003年9月,她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4月,她当选为有11个研究生院、1.3万名研究生的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生会总会主席。这是哈佛370年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国籍学生出任该职位,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 ‎③“只追前一名”,就是所谓的“够一够,挑桃子”。没有目标便失去了方向,没有期望便失去了动力。但是,目标太高,好高骛远,便高不可攀;期望太大,不着边际,便望而生畏。这样,最后的结果不是力不从心便是半途而废。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真实而又适度的期望,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引领孩子脚踏实地,胸有成竹地朝前走。‎ ‎④希华·莱德是英国知名作家兼战地记者。“二战”结束后,他谋到了一个写广告剧本的差事。出于信任,广告商并没有跟他签订什么合同,也没有明确规定他一共需要写多少个剧本。平心静气的莱德一直不停地写,竟然一口气完成了2000个广告剧本,这个成绩令世人震惊,甚至连他自己都感到十分意外。而如果当初广告商要与他签订合同的话,别说是2000个剧本,就是1000个,他也会退避三舍。世界著名撑竿跳高运动员布勃卡有个绰号叫“一厘米王”,因为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纪录,将成绩提高一厘米。当成功地跃过6.15米、第35次刷新世界纪录时,他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当初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15米,没准儿会被这个目标吓倒。”‎ ‎⑤把目标降低到“一厘米”,把期望缩小到“一个剧本”,分时限、分阶段去实现人生的抱负。如此让孩子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做好今天,做好当前,才能“稳扎稳打”,满怀信心地走向明天,走向未来。 “只追前一名”,是一种人生跨越,不仅需要_________,更需要_________ 。‎ ‎1、根据文章内容,将“智慧”和“胆识”两个词语分别填在第5段相应的横线上。‎ ‎2、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本文题目的深刻内涵。‎ ‎ ‎ ‎ ‎ ‎3、请分析第3段的论证过程。‎ ‎ ‎ ‎  ‎ ‎4、有人认为西华·莱德的事例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说出你的理由。‎ ‎ ‎ ‎ ‎ ‎5、朱成的事例带给你怎样的启迪?‎ ‎ ‎ ‎ ‎ 二、阅读《读书杂谈》回答问题 读书杂谈(节选)‎ 鲁迅 ‎   ①因为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所以今天到这里和诸君相见。不过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讲。忽而想到学校是读书的所在,就随便谈谈读书。是我个人的意见,姑且供诸君的参考,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演讲。‎ 117‎ ‎   ②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我想在座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有时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这是由于职业和嗜好不能合一而来的。倘能够大家去做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但现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 ‎    ③现在再讲嗜好的读书吧。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我想,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牌有怎样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但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有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知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钱的赌徒了,这在赌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    ④不过我的意思,并非说诸君应该都退了学,去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去,这样的时候还没有到来;也许终于不会到,至多,将来可以设法使人们对于非做不可的事发生较多的兴味罢了。我现在是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但请不要误解,我并非说,譬如在国文讲堂上,应该在抽屉里暗看《红楼梦》之类;乃是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现在中国有一个大毛病,就是人们大概以为自己所学的一门是最好,最妙,最要紧的学问,而别的都无用,都不足道的,弄这些不足道的东西的人,将来该当饿死。其实是,世界还没有如此简单,学问都各有用处,要定什么是头等还很难。也幸而有各式各样的人,假如世界上全是文学家,到处所讲的不是“文学的分类”便是“诗之构造”,那倒反而无聊得很了。‎ ‎    ⑤不过以上所说的,是附带而得的效果,嗜好的读书,本人自然并不计及那些,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 ‎1、在下面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    选文第①段点明读书的话题,第②段主要阐述   ,第③段阐述嗜好的读书,第④段就爱看书的青年读书提出了 117‎ ‎                                        的建议。‎ ‎2、选文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大概”能否删去?请说出理由。‎ ‎ ‎ ‎ ‎ ‎3、选文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                                                                                    ‎ ‎4、结合选文内容,请你说说对当今中学生阅读现状的认识。‎ ‎                                                                                    ‎ ‎                                                                              三、阅读《精神栖身于茅屋》回答问题 ‎ 精神栖身于茅屋 周国平 ‎① 如果你爱读人物传记,你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人物生前都非常贫困。就说说那位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凡·高吧,现在他的一幅画已经卖到了几千万美元,可是,他活着时,他的一张画连一餐饭钱也换不回,经常挨饿,一生穷困潦倒,终致精神失常,在三十七岁时开枪自杀了。要论家境,他的家族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画商,几乎控制着全欧洲的美术市场。作为一名画家,他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完全可以像那些平庸画家那样迎合时尚以谋利,成为一个富翁,但他不屑于这么做。他说,他可不能把他惟一的生命耗费在给非常愚蠢的人画非常蹩脚的画上面,做艺术家并不意味着卖好价钱,而是要去发现一个未被发现的新世界。确实,凡·高用他的作品为我们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另一个荷兰人斯宾诺莎是名垂史册的大哲学家,他为了保持思想的自由,宁可靠磨镜片的收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谢绝了海德堡大学以不触犯宗教为前提要他去当教授的聘请。 ‎ ‎② 我并不是提倡苦行僧哲学。问题在于,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温饱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则是不断膨胀的市场刺激起来的。你本来习惯于骑自行车,不觉得有什么欠缺,可是,当你看到周围不少人开上了汽车,你就会觉得你缺汽车,有必要也买一辆。富了总可以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这样,赚钱便成了你的惟一目的。即使你是画家,你哪里还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求;即使你是学者,你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 ‎③ 所以,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 117‎ 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或者用孔子的话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我非常喜欢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的确,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质的奢华的,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相去不远了。‎ ‎1、本文的题目中“精神”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 。‎ ‎2、第①段中的凡·高和斯宾诺莎都为了“保持思想上的自由”而过着贫困、简单的生活,但他们又分别为什么而“保持思想上的自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3、第②段中划线句“我并不是提倡苦行僧哲学”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第③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你补充一个相同类型的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目前,不少人追求奢侈的物质生活,精神世界一片空虚。读完本文后,请结合你的阅读感悟谈谈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阅读《现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回答问题 现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 ‎①近来国内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负面影响很大。很多人已从企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总结。如果从哲学及文化的深度,挖掘其思想病因,这些事件暴露出现代人敬畏感的缺失。‎ ‎②敬畏感是指人类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所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这种心理具有警戒与自省的作用,有助于规范与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 ‎③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敬畏感。儒家有“畏天命”、“畏圣人”等敬天爱人的观念,道家曾通过“道法自然”来强调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敬畏。儒道两家都是基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谈论敬畏的。只有具备鲜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时时事事都“上对得起先人,下对得起子孙”。‎ ‎④如今,在一部分现代人当中,这种敬畏感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正逐步弱化和缺失。比如说,改革开放30年来,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骄奢淫逸、挥霍浪费的现象也逐渐抬头;为了眼前利益,某些人不计后果大肆破坏环境,任意掠取资源,完全丧失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更有甚者,抱着“天不怕,地不怕,历史也不怕,百姓更不怕”‎ 117‎ 的心态,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把个人对生命的敬畏、对道德的敬畏、对社会舆论的敬畏丧失殆尽。‎ ‎⑤如此种种短视或自私的行为,不仅违背了科学发展的理念,而且还会危及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子孙后代的延续。所以,大力培养和增进现代人的敬畏感,刻不容缓。‎ ‎⑥近年来,人们通过不同方式,例如读经、祭祖等活动,来唤醒现代人对历史传统的认同感,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对各种事物有所敬畏。但是,对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这些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继续加大伦理道德教育的力度,对法律、秩序和规则保持敬畏,对社会责任感保持敬畏,同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⑦总之,现代人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能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所规约,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才能保证中华文明的薪火传承、生生不息。‎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2、文章第③段引用儒家、道家的学说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缺乏敬畏心的行为在生活中常有,请举一例并说说其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阅读下面材料,结合全文内容,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 材料一: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 材料二: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每个事物以及我们身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用尽人类的全部智慧,恐怕也难以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那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阅读下面《善败者不亡》一文,完成问题。‎ ‎①诸葛亮说“善败者不亡。”善败者——正确对待失败的人,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的人是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人。‎ ‎    ②人生一世,不可能时时顺心、事事如意,总免不了遇到一些挫折、失败。古今中外,有许多的名人志士,可以说他们的成功都浸透着失败的血和泪。诸葛亮虽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却也没有避免街亭失守。‎ ‎    ③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卧薪尝胆,最后战胜吴国。如果越王只一味地尝胆以警策自己,而不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正确看待自己的失败,他能成功吗?大科学家爱迪生说:“‎ 117‎ 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爱迪生是“善败者”,失败后不是一蹶不振而是汲取教训,总结经验,开始下一次的试验,才发明了蓄电池。化学家欧立希是善败者,失败后不是跌倒不起而是继续努力,吸取教训,开始下一轮研究,经过606次的失败,才发明了药物“六零六”。这显示了多么顽强的毅力。‎ ‎   ④人生就像长长的跑道,每一个人都是运动员,跌倒能爬起来奋起直追,便有了成功的希望。因而人都应该“善待”失败,从失败中振奋朝着成功的方向前进。若不“善待”失败,便会一蹶不振,甚至遭到灭顶之灾。楚霸王项羽把失败归于天意,他大喊:“天亡我!”所以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⑤我国有句谚语“失败乃成功之母”告诉我们失败中孕育着成功的因素。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奋斗是成功之父。”如果我们把它和那句谚语综合运用,我们每一个人就会成为“父母双全”的人,我们将会成为战胜困难的强者,在面对“失败”时,我们就会成为“善败者”。那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1、 通读全文,请你说出怎样才能成为“善败者”?‎ ‎ ‎ ‎ ‎ 2、 第4小节用项羽乌江自刎的论据是为了直接证明文中的哪一句话?‎ ‎ ‎ ‎3、仔细阅读第5小节,说一说我们怎样才能成为“父母双全”的人?‎ ‎ ‎ ‎ ‎ ‎4、根据文章表达的基本观点,逐一分析下面给出的名言能否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 名言一:成功的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名言二: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 —拿破仑 名言三:没有岩石的阻挡,哪能激起美丽的浪花? —尼采 ‎ ‎ ‎ ‎ 六、读《“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回答问题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 “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胡锦涛总书记讲了这样一番话。‎ ‎“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我们一直都在读书。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书;既读专业书,又读修身书。越读越明白,知识就是力量。越读越清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117‎ ‎“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种过地,才知道种地的艰辛;做过工,才知道做工的劳苦;求过人,才知道求人的难堪;跌过跤,才知道摔打的痛楚。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才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想的很高,策划的很好,但一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粗”,怎么干得下去?所以,“读万卷书”是我们所需要的,“行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 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多彩的世界,给我们每个人都设计了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但眼前的路有千条万条,自己的路究竟在哪里?这就需要迈开双腿,一条一条地去试,一条一条地去找。这一条走不通,再走下一条。寻找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积累。等找到最适合自己走的那一条路的时候,经验就丰富了,信心就提高了,成功就不远了。‎ ‎“夫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于纤微之事”。任何大事,都从小事起步。既然读了万卷书,就不怕再走万里路!    (有删节)‎ ‎1、文章开头引用胡总书记的话的作用是什么?‎ ‎ ‎ ‎2、“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关系是什么,两者紧密结合的意义或价值是什么?‎ ‎ ‎ ‎ ‎ ‎3、“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用现代汉语表述这句话,其大意是什么,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什么?‎ ‎ ‎ ‎4、自选角度,谈谈本文是如何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 ‎ ‎ ‎ ‎ ‎5、我们青少年正处在“读万卷书”的年龄段。读书固然重要,“读万卷书”尤为可贵。但只“读万卷书”而不“行万里路”,这有悖于人才成长的规律。如果要你补上“行万里路”这一课,你该怎样去做? ‎ ‎ ‎ ‎ ‎ 散文阅读 ‎【考点解说】‎ 117‎ 选择精典的散文作为为阅读材料是2009年中考阅读的热点和重点,散文的写作题材的扩大使散文既具有记叙文和议论文的一些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因而阅读考查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全面,从而达到真正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 ‎【题型分析】‎ ‎2009年中考散文阅读的考查内容主要有:(1)基础题如填写汉字或注音;(2)语言赏析;(3)填写或补充过渡句;(4)理解句子的含义;(5)联系实际,读后感想;(6)情节的梳理;(7)通过形象分析主题;(8)探究实践。‎ ‎【解题策略】‎ ‎1.会理散文的线索:散文具有“形散”的特点,其实 “散”的外在形式里蕴含着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明析的脉络。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全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注意抓住两条线:一是明线叙述,线索可按场景的转换、观察点的转移、事情的发展等展开;二是作者的感情线索,这里暗线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或多或少的感情在里面,作者对人生态度的变化、对景的喜好程度、对事情的判断,我们要抓住。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有助于我们把握住文章的精髓所在。‎ ‎2.会品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有一种特殊的美,它像诗词一样凝炼、优美、形象、含蓄;它又像口语浓淡皆有,自然流畅。我们品析时,首先要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品析的语言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次注意把握好角度,一般从准确性、严密性、句式、修辞、意蕴等角度分析。‎ ‎3.会抓散文的重点句:一般要注意散文的三种句,一是起始句,它往往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紧扣主题,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容易把握作者的情感;二是过渡句,往往是场面的变换、叙述角度的变化的过渡,抓住它能理清文章的脉络;三是点明主旨句,它常常出现的文章的末尾,抓住它能把握住文章的主旨。‎ ‎【专项练习】‎ 一、阅读丰子恺的《蜜蜂》回答文后题目 蜜 蜂 ‎ 丰子恺 ‎①正在写稿的时候,耳朵近旁觉得有“嗡嗡”之声,间以“得得”之声。因为文思正畅快,只管看着笔底下,无暇抬头来探究这是什么声音。然而“嗡嗡”,“得得”,也只管在我耳旁继续作声,不稍间断。过了几分钟之后,它们已把我的耳鼓刺得麻木,在我似觉这是写稿时耳旁应有的声音,或者一种天籁,无须去探究了。   ②等到文章告一段落,我放下自来水笔,照例伸手向罐中取香烟的时候,我才举头看见这“嗡嗡”“得得”之声的来源。原来有一只蜜蜂,向我案旁的玻璃窗上求出路,正在那里乱撞乱叫。   ③我之前只管自己的工作,没有起来为它谋出路,任它乱撞乱叫到这许久时光,心中觉得有些抱歉。然而已经挨到现在,况且一时我也想不出怎样可以使它攒得出去的方法,也就再停一会儿,等到点着了香烟再说。在   ④‎ 117‎ 我一边点香烟,一旁观它的乱撞乱叫。我看它每一次攒,先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然后直冲过去,把它的小头在玻璃上“得,得”地撞两下,然后沿着玻璃“嗡嗡”地向四处飞鸣。其意思是想在那里找一个出身的洞。也许不是找洞,为的是玻璃上很光滑,使它立脚不住,只得向四处乱舞。乱舞了一回之后,大概它悟到了此路不通,于是再飞开来,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重整旗鼓,向玻璃的另一处地方直撞过去。因此“嗡嗡”“得得”,一直继续到现在。   ⑤我看了这模样觉得非常可怜。求生活真不容易,只做一只小小的蜜蜂,为了生活也须碰到这许多钉子。我诅咒那玻璃,它一面使它清楚地看见窗外花台里含着许多蜜汁的花,以及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同类,一面又周密地拦阻它,永远使它可望而不可即。这真是何等恶毒的东西!‎ ‎⑥因了诅咒玻璃,我又羡慕起物质文明未兴时的幼年生活的诗趣来。我家祖母年年养蚕。每当蚕宝宝上山的时候,堂前装纸窗以防风。为了一双燕子常要出入,特地在纸窗上开一个碗来大的洞,当作燕子的门,那双燕子似乎通人意的,来去时自会把翼稍稍敛住,穿过这洞。这般情景,现在回想了使我何等憧憬假如我案旁的窗不用玻璃而换了从前的纸窗,我们这蜜蜂总可攒得出去。即使撞两下,也是软软地,没有什么苦痛。求生活在从前容易得多,不但人类社会如此,连虫类社会也如此。‎ ‎⑦我点着了香烟之后就开始为它谋出路。但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叫它不要在这里钻,应该回头来从门里出去,它听不懂我的话。用手硬把它捉住了到门外去放,它一定误会我要害它,会用螯反害我,使我的手肿痛的不能工作。除非给他开窗;但是这扇窗不容易开,窗外堆叠着许多笨重的东西,须得先把这些东西除去,方可开窗。这些笨重的东西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除去的。‎ ‎⑧于是我起身请同室的人帮忙,大家合力除去窗外的笨重的东西,好把窗打开,让我们这蜜蜂得到出路。但是同室的人不肯,他们说,“我们做工都很疲倦了,那有余力去搬重物而救蜜蜂呢?”‎ ‎⑨忽然门里走进一个人来和我说话。为了不能避免的事,我立刻被他拉了一同出门去,就把蜜蜂的事忘却了。等到我回来的时候,这蜜蜂已不见。不知道是飞去了,被救了,还是撞杀了。‎ ‎ (选自《丰子恺散文》,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加点的“才”的作用。‎ ‎ ‎ ‎ ‎ ‎2、结合语境,品味第⑤段中加点的“清楚地看见”“周密地拦阻”的表达效果。‎ ‎ ‎ ‎ ‎ ‎3、细读第⑥段,完成以下任务。‎ ‎⑴.假如你是文中的燕子,你穿洞时为什么“把翼稍稍敛住”?请结合语境,描述当时的心理。‎ ‎ ‎ ‎ ‎ ‎⑵.联系上下文,说说本段画线处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 ‎ ‎ ‎ ‎4、阅读第⑦段,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作者觉得为蜜蜂谋出路“很不容易”的几点原因。‎ ‎ ‎ ‎ ‎ 117‎ ‎5、从全文看,如果删掉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文章结构也完整,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 ‎ ‎ ‎ ‎ 二、阅读《麦黄黄 杏黄黄》回答问题 麦黄黄 杏黄黄 李翔 ‎①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 ‎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手握镰刀,肩上挎着塞满干粮的黄挎包,对母亲说:“今年想走远些,多挣几个,赶麦子搭镰了再回来。”父亲见我在被窝里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指着腰间的黄挎包说:“听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买一口袋杏子回来。”‎ ‎③父亲做过多年的麦客。每次回来,他都会喜形于色地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叫人一见就直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咔嚓咔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刻是多么舒心美妙呀!‎ ‎④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母亲:“爸爸啥时回家呀?”母亲摸着妹妹的羊角辫说:“去地里看看,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到山顶的地里去看麦子。可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 ‎⑤下过一场雨,接着又暴晒了好多天,麦子真的熟了。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了家,可父亲一点消息都没有。母亲急了。‎ ‎⑥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若再等下去……母亲心焦似火。第二天一早,母亲带领我们上了地。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母亲心焦了。‎ ‎⑦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拾麦穗的妹妹突然举起小手喊道:“快看呀,爸爸回来啦,有杏子吃啦!”我赶快抬起头看,不见人影,却忽然发现身后未割的麦子一阵潮水般涌动,有人在麦浪里伏腰挥镰。“哦!是爸爸,爸爸回来啦!”我和哥哥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母亲两眼霎时湿润了。父亲很快赶了过来,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得结结实实、整整齐齐的。父亲对我们苦涩地笑一笑,淡淡地说:“路上耽搁了,回来晚了……”‎ ‎⑧我骤然觉得父亲陌生了许多,才二十来天工夫好像隔开了好多年,蓬乱的长发上蒙着厚厚一层尘土,颧骨山崖般凸出来,脸颊水坑一样陷进去,暗淡无光的眼珠一下子掉进了又深又大的井口似的眼眶中;裤腿裂开一道大口子,一尺来长的灰布条有气无力地耷拉在膝盖上。妹妹兴奋地一把抓住挎包翻了个底朝天,见什么也没有,“哇”的一声哭了。父亲擦把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颤动,好大一会才嗫嚅着说:“活难寻……没挣下钱……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妹妹反倒不好意思起来,用婆娑的泪眼看看手里的杏子,走到母亲跟前举着杏子说:“妈,你吃吧。”母亲把杏子凑到唇边轻轻沾了沾,然后塞给了我。我紧紧地攥住这颗温热的杏子,望着父亲那张瘦削、苍凉又略显惭愧的脸,悲切地说:“爸爸,还是你吃吧,我吃杏仁。”父亲接过杏子在牙上碰了碰,说:“多好的杏,真甜哩。”‎ 117‎ 父亲说着把杏子随手给了哥哥。哥哥小心地用门牙微微咬破一点皮,舔舔舌尖,咂吧咂吧嘴,又塞给了妹妹。‎ ‎⑨原来,那年渭河沿岸有了不少收割机,雇麦客的人少了,父亲没找到活。正要回家,遇到一个孤单无助的老婆婆。父亲二话没说,一口气帮老婆婆收割、拉运、碾打完毕,没收一分钱。返回的路上淋了雨,发烧了。父亲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这颗杏子揣在兜里,赶了两天两夜的路,才回到二百多里外的家。‎ ‎⑩那颗杏子在妹妹手心里宝贝似的攥着,到第二天晚上才吃完。第二年春天,我家门前的院子里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杏树苗。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边上,长在我的记忆里。‎ ‎1、第⑦段中,“父亲”为什么“苦涩地笑”,又“淡淡地说”?‎ ‎ ‎ ‎ ‎ ‎2、第⑧段中,“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如何理解这个句子的含义?‎ ‎ ‎ ‎ ‎ ‎3、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 ‎ ‎ 三、阅读散文《看海》回答问题 看海 ‎ 李锐 女儿早就吵着要去看海。今年夏天总算是让她如愿以偿了。‎ 一大堆吵吵闹闹的旅游者,坐在一辆漂漂亮亮的旅游车上。车上装满了水果、食品、罐装饮料,装满了各色名牌或非名牌的服装和鞋袜,另外还装了满车的流行音乐,我不由得想,在这样一副装备里,看见的还是海吗?我有点替女儿感到遗憾。‎ 久居闹市,总担心孩子丧失了对大自然的感悟。可闹市里的“大自然”只有家门对面的那个公园。公园里有山,有水,有森林,但在它们的前面都得加一个“假”字。有时为了躲开这个“假”字,我有意在傍晚或是干脆等到月亮升起来,才带女儿进公园。这时候游人寥寥。草木之间有种难得的沉静,牵着孩子的手散散漫漫地随意而去,听她讲些学校里的事情,或是什么忽发的奇想。有时我们都停下来,都不说话。然后,我问她,:“你看藏经楼现在好看吗?”暮色中的藏经楼抹去了鲜艳的色彩,只留下一个幽深怅然的剪影,晚归的紫燕精灵般地在昏暗中划出些呢喃的虚线,远远的天光中还留着最后一点依稀的残红。女儿看看,说:“好看。”后来在一篇老师的命题作文中,女儿提到藏经楼,她写道:“傍晚的藏经楼很孤独。”但我知道,这还不是大自然。这种古老的人文景观,在古老的中国到处都有。‎ 仔细回想起来,我与大自然刻骨铭心的相遇只有两次。第一次是因为插队而来到吕梁山的腹地。那时候根本就想不到还有大自然这码事,是懵懵懂懂地被命运扔进大山里来的。没有汽车,没有电灯,没有任何机器的响声,随便捡一条小路走下去,就会淹没在林木之间。寒来暑往,山坡上的画除去旧的,又换上新的;风霜雨雪,峡谷里的音乐或喧哗,或萧瑟,错杂缤纷。有许多次,独自一人呆在葱茏的树林里,或是站在荒远的山顶上:忽然就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株树,变成了一块石头,满心的孤独,如麻的惆怅,都随着脚下的溪水蜿蜒而去,‎ 117‎ 都随着起伏的群山蔓延到极远极远的地方——那时候,就忘了还有一个自己;那时候,就觉得敞开的心胸无遮无拦地躺在天地之间,仿佛一股清风,纤毫之动便可极游八方……‎ 第二次是因为无意中闯进了河西走廊。那一次也有一辆汽车,也有满车的旅游者,那次的目的地原本是敦煌。可是当汽车翻越乌鞘岭进入了河西走廊的时候,你就会觉得突然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抛到了生物圈的外面,抛到一个任何生命都不可企及的地方,你的肉身不知被留在何处,跟着自己的只是一个充满了犹豫、恐惧、彷徨、惊叹的灵魂。狰狞而又庄严的祁连山,广漠如海却又冷酷死寂的戈壁滩,轻而易举地淹没了可以称作人类文明的那点东西。举目所见除了地平线,还是地平线。河西走廊,是造化给人类留下的形式上的大课堂,是人类语言的终点站,从这儿再向前,你将没有任何熟悉的经验和理念可以依凭……‎ 这样想着又觉得自己有些太功利,有些杞人忧天。与大自然的沟通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的人终生置身于自然环境当中,却一直麻木不仁;有的人只因为在一个早晨,偶然朝一片结了露珠的叶子瞥了一眼,却在刹那间领悟了宇宙。‎ 于是,我跟着尖叫不已的女儿走下海去。沁凉的海水翻卷着雪白的浪花涌上身来,淹没了所有恐惧而又惊喜的孩子们。这种在刹那之间得到的恐惧和惊喜,用不着任何事先的准备和安排,也是任何准备和安排都不可能得到的。在这一刹那,女儿开始了她自己和大海的相遇。‎ 也许有一天她会明白,自己和所有走到海边来的人一样,终其一生都将无法穷尽这一份浩茫无涯的恐惧和惊喜。‎ ‎1、作者带女儿“看海”的目的是什么?‎ ‎ ‎ ‎ ‎ ‎2、文中写了“我”与大自然的哪两次相遇,作者为什么说这两次相遇是“刻骨铭心”的? ‎ ‎ ‎ ‎ ‎ ‎3、下面的句子语言优美,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寒来暑往,山坡上的画除去旧的,又换上新的;风霜雨雪,峡谷里的音乐或喧哗,或萧瑟,错杂缤纷。‎ ‎ ‎ ‎ ‎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 ‎ ‎ ‎ ‎5、生活中你一定有过与大自然相遇的经历,请结合本文和自己的体验,谈谈你的感悟。‎ ‎ ‎ ‎ ‎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为我唱首歌吧……‎ ‎〔 英〕 安德里安 ‎①柔和的阳光暖洋洋地洒进小小的病室,绿色的藤蔓爬上窗合,探头探脑地打量着病室里的7个孩子。‎ 117‎ ‎②在伦敦儿童医院,这7个小病人,除伊丽莎白外,全都患了不治之症。‎ ‎③伊丽莎白热爱音乐,热爱唱歌,她的歌声圆润舒缓,婉转动听。但她耳朵后面做了一个复杂的手术,一个月后听力就会完全消失,再也听不见任何声音了,这将使酷爱音乐的她前景更加悲惨。不过,在伙伴们面前,她从不哎声叹气,只是当她以为没有人看见她时,沉默的泪水偶尔才会渐渐地、渐渐地充满两眼,扑簌簌【注】地流在苍白的脸蛋儿上。‎ ‎④伙伴们为伊丽莎白的境况焦急不安,他们决定做一些事情使她快活。一天傍晚.孩子们带着一个秘密去见他们喜欢的朋友——护士柯尔比。‎ ‎⑤“你们想为伊丽莎白举办11岁生日音乐会?还有3周的时间,来得及吗?”‎ ‎⑥这时候,她看见了孩子们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感动了:“好吧,我来帮助你们!”‎ ‎⑦柯尔比找到了全市最著名的音乐辅导老师玛丽,玛丽老师感动地说:“我去,我去!”⑧在玛丽老师娴熟的指导下,孩子们每天练习唱歌,当然是在伊丽莎白接受治疗的时候。正是不可思议,仅仅3周的时间,柯尔比和玛丽老师就把6个快要死去的孩子组成了一支优秀的合唱队,尽管他们中没有一个具有出色的音乐天赋。‎ ‎⑨同样出色的是,这个秘密的保守十分成功,在伊丽莎白生日的这天下午,当她坐在一辆手摇车里,被推进医院的礼堂时,她的惊奇显而易见,激动使她苍白,漂亮的面庞涨的绯红。她身体前倾,一动不动,聚精会种地听着。‎ ‎⑩尽管我们都坐在离舞台仅3米远的地方,却仍然难以清楚地看见每一个孩子的面孔,因为泪水遮住了我们的视线;但是,我们能毫不费力地听见他们的歌唱。在演唱开始前,柯尔比告诉孩子们:“你们知道吗?伊丽莎白的听力已经非常非常的微弱,因此,你们必须尽力大声唱。”‎ ‎⑾音乐会获得了极大成功。伊丽莎白欣喜若狂,一阵浓浓的、娇美的红晕在她苍白的脸上闪闪发光,眼里闪耀出奇异的光彩。她大声说:“这是我最最快乐、最最快乐的生日!”合唱队员们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又蹦又跳,完全不像患了绝症的孩子。‎ ‎⑿谁都知道,这些患不治之症快要死去的孩子,要成功举办这次音乐会,得忍受多么大的病痛啊!我们这些人的心都快碎了。这是我有生以来从未听过,也从不希望再听到的无比动人的音乐。即使到了今天,倘若我闭上眼睛,仍然能够听见那每一个震撼人心的音符。‎ ‎⒀如今,那6副幼稚的歌喉已经静默多年,那6名合唱队的成员正在地下安睡长眠,但伊丽莎白记忆的耳朵里,至今仍然能够听见那6个幼稚的声音。这是欢乐的声音,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它们是她曾经听到的最美的也是最后的声音。‎ ‎【注】扑簌簌(sù),形容掉眼泪的样子。‎ ‎1、伙伴们做了一件什么事使伊丽莎白“快活”?从中表现出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揣摩句中加点词语,体会他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l)她看见了孩子们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被感动了:“好吧,我来帮助你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合唱队员们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又蹦又跳,完全不像患了绝症的孩子。‎ 1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理解“它们是她曾经听到的最美的也是最后的声音”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⑩ 段写出了“我”怎样的内心感受?请结合文章内容其体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用横线在③两段中划出描写伊丽莎白外貌的文字,并说说这些文字反映出她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简要说说你读了这个故事后获得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五、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文后问题 自然的凤 ‎①清晨,阳台那方的窗帘随—阵凉尽飘举来。想起昨晚友人从上海来电话,说酷暑难熬,真庆幸北京人的福份。‎ ‎②不管白天没有树阴遮拦的地方太阳多毒,晚上在树下乘凉,总有树顶微动的时候,“凉风下来啦!”还记得几十年前老人就这样欢呼。‎ ‎③欢呼的是自然风。‎ ‎④一年四季,早午晚夜,如果没有风,自然界能够如此生动么?如果没有风,就没有草花的摇曳、山岚的流动,没有“微风燕子斜”,天边落霞千姿百态的变化。‎ ‎⑤如果没有风,就没有山雨欲来时,“风是雨的头”那种气势。至今城居无山,我也爱在阳台上看云盼雨,相信云龙风虎之说,更羡慕那些淳良的鸽手,平时漫步屋脊的竞也乘风展翅,绕着几十米高的烟囱飞旋,甚至不费力地蹲到烟囱顶上,是雨前的风使它们兴奋。兴奋的还有燕子,素常少见,不知道隐藏何处,据说气压低,逼得它们乱飞,那么它们吱吱尖叫着,该是在茫然中呼朋唤侣,就像马路上的行人,冒着突起的裹挟着雨丝和尘土味的风疾走,要寻个避雨的屋檐吧!‎ ‎⑥如果没有风,暴雨也为之减色,只有风助雨势,雨助风威,才把千万道粗犷的雨线,刮得直注横飞,犹如千军万马,过处扬起滚滚烟尘。‎ ‎⑦当然,倏忽而至的疾风猛雨,是自然界的动乱;更多平静的时候,风是轻的,柔的,缓的,如扇,扣拂,如吹, “吹面不寒”,比方阳历三四月,一阵风,加上几滴雨,草在不知不觉间绿了,或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水纹如毂(hú有皱纹的纱),纸船也不愁吹翻。只是这种时候,除了有心人,都会忘了风的存在。此时风在帆上,“风正一帆悬”,想见千百里水程一帆风顺;风在竹叶上,萧萧作响,在那听风声雨声的人,一枝一叶总关情。谁说风是无形的?你看窗上摇动的树影花光;该没有人说风是无声的,那催人笔墨淋漓作《秋声赋)的秋声,难道不就是风声么?‎ ‎⑧“好大的西北风啊,……一二三四呼呼呼……”‎ 117‎ 童年时这首快乐的欹,始终在耳边回响,不但在通红的炉火边,听着户外的风声益觉得温暖的可贵;就是带着棉帽、裹着围巾迎风上学,西北风如刀片扎脸,手指冻僵,跳着脚前行,一哼起这歌儿,也就来了劲,来了勇气,乐观得热血奔流。‎ ‎⑨天地间能够没有风么?能够只有“春风宜人”的温煦么?不,从三级风到八级风,这才是自然界,这也才是人生。也许因为年纪大了,易于怀旧,每逢擦抹窗台上的尘土的时候,总唤回少年时代的遐想,那是多么向往遥远的风沙,要出门投身向遥远的风沙啊。‎ ‎⑩这我才懂得,为什么自然界那最诱人的叫做风景,叫做风光。没有风会少了多少美的景观,这世界就不会这么生动。‎ ‎⑾说的是自然风。它是无可替代的。“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是三百年前引出文字狱的两句诗;时过境迁,细心揣摩,这里面不是蕴着一种难得的情趣么?‎ ‎1、文章开篇两段,作者写到风时,既提及朋友的电话,又想起几十年前老人的欢呼,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按要求分析填空。‎ 这样写是为了在 中突出自然风带给人的舒适和惬意,同时 ‎ ‎ 。‎ ‎2、阅读⑤—⑧段,文章主要从哪四方面描写了自然风的力量?下面的概括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雨前轰轰烈烈的造势( ) B.雨中风风火火的助威( )‎ C.疾风猛雨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自然( )‎ D.冬日里寒风能带给人勇气,鼓舞人前行( )‎ ‎3、作者通过文字的描述表达了他的什么观点?(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 ‎ ‎4、联系全文,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的“从三级风到八级风,这才是自然界,这也才是人生”这句话?请按方框字数要求填空回答。‎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人生□□,人生的经历不仅仅只是□□□□,少不了□□□□的时候。‎ ‎5、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从“雨”、“光”、“月”三个词语中任选—个,另写—个句子。‎ ‎ 例句:风在竹叶上,萧萧作响,在那听风声雨声的人,一枝一叶总关情。‎ 仿句: ‎ ‎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⑤段描写鸽子、燕子等动物在雨前的反常举动,展示了风带给自然界的变化和影响。‎ B.第⑦段中作者借雨、草、叶等物,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将风写得具体可感。‎ C.作者在文中引入和风有关的古代诗句、民间熟语,说明古人对自然风的研究十分深入。‎ D.文章最后引用三百年前的两句古诗,说明作者领悟到了一种难得的情趣。‎ ‎ 作文 117‎ 一、审题 作文在中考语文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审题又是关系到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性步骤。审题有这样几个要领:‎ 一、 审读题目 审读作文题目是为了定体裁,明范围,找重点。面对作文题目,应该这样去审读: ‎ ‎1.看文题的类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自由拟题;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 ‎2.看文题的内容——是叙事,还是写人;是议论,还是抒情;是写学校,还是写家庭……‎ ‎3.看文题的关键词——或是时间,或是空间,或是对象,或是重点,或是主题……‎ ‎4.看文题的表达——是平实,还是生动;是直露,还是含蓄;是简单,还是复杂。‎ 二、审读“要求”‎ 中考作文题目下面往往有一系列要求,这些要求也是写作文时必须注意的条条框框。它们主要包括——‎ ‎1.提示与解说。如文题“门其实开着”,下面有这样的提示:“‘门’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门;也可以是想象中的门,如心灵的门、父母亲感情的门、文学殿堂的门……”这段提示,为审定题目、写好全文指明了方向。‎ ‎2.交代与警示。一般包括:书写要求、字数限定、文体类别、写作禁忌等等。这些要求,必须遵从,不能我行我素。如: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下要求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一共五条“要求”,不得违反,若掉以轻心,都会因违规而扣分。‎ 那么如何审题呢,下面介绍几种审题的方法:‎ 一、 填补标题法 此方法适用于较宽泛性的标题。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较大的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审题时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条件,题旨就会显露出来,从而化难为易。譬如题目《风景》,如果用填补标题法审视,在原题目前面加上“大自然的”、“小院的”、“学校的”等新条件,使题目相应成为《大自然的风景》《小院的风景》《学校的风景》,题目意思更明白了,文章就容易把握得多了。像这类题目还有《歌声》《心事》《忏悔》《尝试》《变化》等。‎ 运用填补标题法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 (一)补充的条件一般指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越具体越好。如前面说的《风景》补充题目后,能从小处着眼,可以以小见大来写;但若补充成《祖国的风景》,题目仍很宽泛,写时就不好把握了。 ‎ ‎(二)补充的位置可在原题目之前或之后,但不得擅自改变原题目,只能在草稿纸上或心中进行填补。‎ 117‎ ‎ (三)如果命题者没有附加要求(从现在中考趋势来看,淡化要求、鼓励创新),补充时可以使原题以写人为主,也可以使原题以写事为主,如《哭笑不得》可以填补成《哭笑不得的人》或《哭笑不得的事》。‎ 二、虚题实做法 有些作文题,由于概念抽象,学生难以把握,怎样写好这类题目呢?将这类比较大、比较虚的题目化为比较小、比较实的题目即可。‎ 比如《追求》这个作文题,看起来很大很虚,但是如果把它落实到某一具体的人和事上,就非常容易下笔了:可以写一位老师的追求、一名下岗工人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总之,各行各业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当然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论述当代青年应该追求什么,当代中学生应该追求什么。像课本中《背影》写的是父亲的背影;《一面》写的是“我”和鲁迅的一面之交及这一面对“我”的影响。‎ 二、 立意 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所以,也有人说:“千古文章意为高。”足见一篇文章的立意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立意呢?‎ 简单地说,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明确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们在选材,布局,语言的选择,感情的倾向上才有方向性,我们才不至于打乱仗。‎ 那么,就初中记叙文来看,一般都有哪些立意方向呢?‎ 一般来说,初中生的记叙文大都是表现出赞同、赞美、欣赏、歌颂什么,或者是反对、批判、揭露、讽刺什么,当然也有表达自己的怀念、感叹、倾诉、情趣等等的。应该说,写文章的立意是比较自由的。但是,中考作文的立意并不是绝对自由的,它是有很多的限定的,它也是有很多的评价标准的。作为一名学生当然也应该有一个受教育的方向,而在中考作文中也体现了这个方向性,所以,我们的中考作文立意也应符合这些方向标准。‎ 所以,好的立意应该力求做到:‎ ‎ 一、 方向要正确 ‎   所谓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立意正确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我们的立意要与我们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等等。决不能表现一些厌世消极的思想,或者是为那些腐败分子、迷信分子歌功颂德。‎ 二、 情感要鲜明 117‎ ‎  情感的鲜明是指在文章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确,该批判的批判,该歌颂的歌颂,并且在你的语言中要饱含感情。最好不要出现那些让读者都想不透的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这不仅仅会减弱对主题的表现,也会伤害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感情的鲜明最忌的是故作姿态,夸大其辞,没有分寸,这样反而会让人感觉作呕。所以说,我们的感情表达真实可信才会感人,才会打动人。‎ 三、 思考要深刻 ‎  深刻的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思考的深刻需要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作仔细深入的思考,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能用文章的语言表达出来。‎ 深入的思考也不能随意引申,更不能无原则地提高和升华。它必须结合生活实际,要具体、真实、可靠。在提示本质的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并总结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这可能更多地关涉到议论文。‎ 四、 思维要创新 ‎  思维的创新是指克服以往的思维定势,打破常规去思考、分析,找到我们自己独特的创见,给人以启迪。‎ 考场作文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一般都会给考生以思想驰骋的余地,我们就可以突破常规的思维习惯模式,从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方向思考,进行有积极意义的创新思考,拿出与众不同的立意,再用自己充满个性化的语言,向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察、感受、思考和认识,让读者也从中得到启示。‎ 但是,创新决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标新立异的胡编乱造,它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这样才能让人感到入情入理而眼前一亮。‎ 我们明确了立意的方向,那么,在初中记叙文中一般有哪些具体的立意内容呢?‎ ‎ 一般来说:‎ 一、 符合当今社会公德和时代精神的 ‎ 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守法、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敬业、自强、与时俱进等等。‎ 二、 表达个人感情的 ‎  如:爱戴、崇敬、怀念、赞美、爱好、情趣、愿望、讽刺、批判、抨击等等。‎ 三、 思考生活内涵的 ‎  主要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感悟与启迪。‎ 四、 追求个性表达的 ‎  主要是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的。‎ 117‎ ‎   立意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跟别人的风,无论是怎样的题,选择立意时,一定要选自己熟悉的平时训练过的内容从小处切入。切忌一时心血来潮写一些不熟悉的东西,勉为其难,这是写不出优秀作文的。‎ 三、选材 在精心审题和确立文章主题之后,就要对自己已有的材料进行一番挑选抉择,这个过程就是选材。选取的材料的好坏与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达效果密切相关,选材要围绕中心进行,材料要服从中心的需要,我们在选材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 ‎ 一、材料要真实 ‎ ‎ 真实,就是说选择的材料应是实实在在的真事,而不是道听途说甚至无中生有地编造,最好要选择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亲身经历过的事情。选材要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能反映事物本质意义的材料。只有真实的材料才能被读者接受和认可,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 ‎ 二、材料要新颖 ‎ ‎ 所谓新颖,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要反映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风貌,要能代表时代精神。同学们要注意,选择新颖的材料并不是追求希奇古怪的事情和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要选择那些有特色的材料,能表现出新的认识、新的感受。 ‎ ‎ 三、材料要典型 ‎ ‎ 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在选材时,要从可以表现中心思想的大量材料中进行选择和提炼,力争做到少而精,材料要以一当十、以质取胜,而不是以多求胜。魏巍说《谁是最可爱的人》之所以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从大量的生动事例中选择了三个“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 ‎ ‎ 四、选材要具体 ‎ ‎ 选材具体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具体,要让事实说话,用真实说服人、打动人。如果一篇文章只有空洞的说教而缺少具体的事例,或者空发议论,文章就会有骨架而没有血肉,是不可能具有表现力的。 ‎ ‎ 材料是作文的核心,同学们在选材时一定要精心挑选、严格选择,确保材料的真实、新颖、典型、具体 四、构思 一篇优秀的作文,离不开精巧的构思。构思犹如盖房子的蓝图,是作文的关键,构思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章的成败。曹植七步成诗令世人叹为奇才;左思十年写成《三都赋》以至洛阳纸贵,其功夫全在构思上。‎ 历年中考满分作文篇篇都是成功构思的典范,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阅卷老师的明眸。‎ 那么如何构思中考作文呢?‎ 117‎ 一、“深”‎ 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开掘要深”。大多数考生都能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分层叙述,讲出一些道理,但中心思想深刻的不多,使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不多。优秀的作文总是把材料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通过理性思维全部挖掘出来,并通过议论性、抒情性句子点出文章的中心。如满分作文《生活中的发现》,作者叙述的是自己和归国表妹逛街,满眼都是外国商品,表妹没有可带的中国商品作为纪念品这一小事。作者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了一个值得深思的大问题:改革开放“有利也有弊”。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在不断提高,可洋货却充斥市场,作者感到“国家振兴,必须有强大的民族工业,决不能让外国人强占中国市场”;更发现“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机遇,同时也充满了挑战”,进而写道“我们要迎接挑战,我们要赶超世界先进”。文章表达了一个深刻而有意义的主题,可谓是—篇构思“深”的典范之作。‎ 二、“新”‎ 就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从人们熟悉的事物里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写过的内容,力求以新的形式,新的技巧写出新的思想,新的境界。“新”并不是离奇,“新”来自生活。丰富的日常生活有很多事情可以出新,这就需要我们同学,多积累课外知识,用独特的视觉去发现生活的真谛。如中考满分作文《我要说声谢谢你》,作者出人意料地与“书”道谢,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开篇先解读“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含义,后笔锋一转,开始按时间顺序写自己十几年的读书生涯,写出了书籍给予自己的帮助,为后文的道谢做了铺垫。此文可谓构思新颖独特,思路清晰。‎ 三、“巧”‎ 就是巧妙构思,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过渡,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都有—个通盘的考虑。如满分作文《笑声》,作者写自己一家三口起初像—架三弦琴每天和谐地奏着欢乐快活的圆舞曲,自打奶奶搬进“我”家后“笑声”消失,在“我”的努力下,追回了“笑声”。这篇文章构思巧妙至极,独具匠心,一是情节处理上尺水兴波,从“笑声”的“有”到“无”再到“有”,—波三折,读来引人入胜;二是结构安排上做到了双线串珠,以“笑声”为明线,以“我”的活动为暗线,两线交叉进行,推动文章情节发展;三是材料剪辑上做到了详略得当,详写“我”追回“笑声”的过程,略写家中失去“笑声”的情景;四是文章结尾不仅能巧妙地点题、扣题,还能与开头遥相呼应,首段写全家三人是一架三弦琴,结尾写全家四人似乎都成了琴师。此文可谓波澜起伏,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中考满分作文往往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方面。如《压岁饯》—文首先从压岁钱这一常见事物深入挖掘,开拓思路,从中揭示出当今社会存在的不正之风和某些党员干部的腐败。文章以独特的构思鞭挞了这些人物的丑恶灵魂,体现了“新”“深”的特点。其次文章以“局长女儿望着那—堆红包包着的压岁钱,心花怒放在脸上说‘这也是创新嘛’”‎ 117‎ 巧妙结尾,讽刺性极强而且与开头首尾照应,使结构严谨完整。体现了“巧”的特点。‎ 构思的“深”、“新”、“巧”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前二者偏重思想、立意方面,而后者着重文章结构方面。只要同学们在平时作文中每—次都在这三字上动一番脑筋,那么在中考时你就一定能写出构思精巧的文章来。 ‎ ‎(五)语言 文章好不好,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内容,一是语言。而且语言要重要一些。语言不好,就很难把内容表达好。人们说的美文,主要是针对语言说的。‎ 一、语言首先要符合语法规范。‎ 我们的语言应该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否则就是病句,充斥着病句的作文肯定是不好的作文。由于近年来中考试卷中不明确考察语法题,所以语文课上语法知识介绍的比较简略,训练也较少,这就导致了中学生作文中病句越来越多的情况。大家要主动丰富一些语法知识,力争避免病句出现。还有一个技巧就是,在作品中尽量使用短句,因为句子越长,出现语法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短句也有利于读者理解作品内容。 二、语言要做到简洁明白。‎ 语言简洁,就是做到“言简而意丰”,用尽量少的文字,表达尽量多的内容。很多同学作文的语言过于罗索,本来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事,非得用好几行文字来反反复复的唠叨,就会让人读来心烦意乱。在这方面我们讲以下两点:‎ 1、 避免啰唆:古今中外的文章,凡是写的好的,都不啰唆 2、 留有余地:写文章有时不能将话说尽,因为它能给人以想像,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有些同学写作文时却恰恰相反,非要说到无话可说为止,文章中废话太多,会让读者倒胃口。‎ 三、语言要准确。‎ 语言准确,是文章的基本要求,写作首先要在这方面下功夫。‎ ‎1、用词要做到准确无误: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感叹。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尽力将词用准,只有这样才能把意思表达好,才能逐渐写出好文章来。‎ ‎2、在生活中学习用词:懂得把词用准确和“会”用准确是两回事。因为懂得是一说就清楚,会用则需要去学习。毛泽东曾说过“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语言要准确,主要到生活中去学。‎ 四、语言要有色彩。‎ 让语言丰富多彩,这和我们的词汇量有很大的关系,而扩大词汇量的重要途径不是背书,而是读书,特别是读诗歌散文。‎ 117‎ 让语言富有色彩,这是修辞的主要作用。有一些修辞格,对于语言的生动化有很大的帮助:比喻、比拟、移就、通感、排比、对偶。我们只要多读一些作品,就会清楚地发现这一点。这些修辞,领会起来都不困难,但是真的落实到写作中,却有一定的难度。‎ 这种难度,缘于我们平时没有自觉使用这些修辞格的意识,我觉得我们在读一些短篇的文学作品的时候,应该多留意其中那些能打动我们的句子是用什么修辞格写出来的,在平常的练笔过程中,我们也应当随时地将这些修辞格融入到作品中去,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修辞格运用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时间长了,带有这些修辞格的句子就会不知不觉地在你的笔端流淌出来了。于是语言的色彩也就会越来越绚丽了。‎ ‎(六)2009年扬州市中考满分作文 十六岁的天空 ‎  十六岁的天空。十六岁的我,已经走出童年的幼稚;十六岁的季节,是一个多梦的季节;我十六岁的天空,有着绮丽的梦想,也有着成长的烦恼。 ‎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美好的理想在召唤着我。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明白,书籍对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我爱读书,是知识给了我无穷的放飞梦想的力量。只是,我依然渴望的没有升学压力,充满自由和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而不是整天淹没在题海中的学习生活。我痛苦并快乐着,过着一种属于十六岁特有的生活。‎ ‎  “都初三学生了,还玩电脑,真是不懂事!”耳边又传来妈妈不住的唠叨声。我只好极不情愿地关掉电脑,把我和快乐隔开。我也知道,玩电脑不能入迷,可是也不能因为我初三了就不让我沾电脑啊。我喜欢玩电脑游戏,喜欢在网上听歌,这些只不过是我紧张的学习生活的调剂。可是,我可爱的电脑就这样被妈妈封杀了。暂时分手吧,我可怜的电脑!我苦恼并无奈着,我还要继续过我属于十六岁的生活。‎ ‎  十六岁的天空是单纯的,开始成熟的生命梦想缤纷,放开年轻的喉咙大声呼喊,无忧无虑地放飞真情与童心;让年轻的脸庞写满天真,让天真的思绪化做流云,让流云的瑰丽飘向遥远,让遥远的希望早日来临。‎ ‎  十六岁的天空,本该有属于我们的快乐,但更多的却是苦恼,是无奈。尽管如此,我的梦想依然灿烂。徘徊过,孤单过,我学会了坚强:就算心里觉得很受伤也绝不闪烁泪光。‎ ‎  对着天空,我大声呐喊:给我双翅,我要飞翔!‎ ‎  【满分亮点】‎ ‎  本文一开头就以诗话的语言深深的吸引着读者,让人感受到轻盈的诗意。下文紧紧围绕着“我十六岁的天空,有着绮丽的梦想,也有着成长的烦恼”组织材料:喜欢读书,却被淹没在题海之中;想玩电脑,却被母亲百般阻止。写出了十六岁的苦恼与无奈。正是在这种苦恼与无奈中,作者成熟了,坚强了。作者不是一味地抱怨、埋怨,而是一个花季少年对理想的坚定的呐喊“给我双翅,我要飞翔”,表现出青春的热情与活力。‎ 我的天空很平常 117‎ ‎  河水静静的流淌,静静地……‎ ‎  门前月季拚命绽放着,似乎要把花蕾绽破似的。‎ ‎  门内院中种着花草,长得圆圆实实,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  这就是我的家,平凡而又恬静。‎ ‎  家是这样,我的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平凡而又老实。‎ ‎  爸爸妈妈是我生命生命旅程上的向导。‎ ‎  在闲来无事的时候,我总喜欢端一张小凳放在院中,坐在小凳上,拿一本书,边欣赏院中的花,边漫游在书中,融入作者的思想里。而爸爸在厨房里做饭,妈妈在门前洗衣,这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美好。吃晚饭时,爸妈总喜欢问我学校里的事情,鼓励我在学习上多用心,一切都是那么平凡平静。‎ ‎  当别的同学为父母禁止看电视而苦恼时,我却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的爸爸妈妈理解我体贴我,他们从来不阻止我看电视,因为他们知道我不会玩物丧志。‎ ‎  相反,他们还会鼓励我看电视。爸爸妈妈都喜欢主持人王小丫。王小丫主持的节目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节目中提问的问题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于是每期节目,爸爸妈妈都陪我看,还让我记下一些有益于我学习的题目;有时,我不在家爸妈还会帮我记下题目,待我回家,他们来考我。这就丰富了我的历史、地理等到方面的知识。一切都是那么有意义。‎ ‎  即将中考时,许多家长都来学校问班主任关于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因为我了解父母,他们是不会来的,他们工作忙。‎ ‎  可是有一天我改变了看法,在无意中,我看见远处班主任正和我熟悉的两个身影在交谈,我认出了那是我的爸爸妈妈……‎ ‎  一切都是那么无私。‎ ‎  爸爸妈妈是我生命旅程上的向导,他们为我创造出一片蔚蓝的天空,任我自在飞翔。‎ ‎  [简评]‎ ‎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只要我们用心观察,我们就不难发现,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常会赋予我们人生的启迪,社会、家庭中会处处闪现人性的光芒。本文作者的一家,很平凡:家,平凡而又恬静;爸爸妈妈,平凡而又老实;生活,平凡而又平静。然而平凡之中包孕着不平凡:花草簇拥的院落,和谐美好的家庭分工,这是平凡的、恬静的、平和的环境,却又是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电视节目的巧用,关键时刻的访师,这是一个平凡家庭中的平凡事儿,却又是体现现代关爱意识的事儿。这一切都那么平凡、平和、平静。正是一个“平”字,把一个无私、无痕的爱心给了“我”,“为我创造出一片蔚蓝的天空,任我自在飞翔”。文章前面暗写文末明点“我的一片天空”,很自然妥贴。‎ 117‎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