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
第一部分
1.《我的叔叔于勒》作者 ,是 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其代表作有 、 等。
2.在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句中词语:
拮据( ) 栈桥( ) 褴褛( )( ) 阔绰( )
⑴可是父亲的希望与日俱增。
与日俱增:
⑵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
十拿九稳:
3.结合句意解释句中词语:
⑴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吃得一干二净。
吃:
⑵可是您看他今天已落到什么田地。
田地:
⑶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计较:
4.“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句话运用的描写方法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5.“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刻含义?
6.小说一开始便写“我”家拮据的生活环境,其目的是 。
7.课文中写吃牡蛎一节的主要作用是( )
A、让菲利普夫妇有登场亮相的机会。
B、让故事的内容更有波澜。
C、让故事情节得以向前发展。
D、让“我”看得清父母虚伪的真面目。
8.小说的人物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谁?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看法。
9.于勒一生中的经济情况有三大变化,菲利普夫妇一家对于勒的态度也有三次变化,而菲利普夫妇也有始终不变的方面,请用简洁的话分别概括这些变化。
⑴于勒经济的变化:
⑵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
⑶菲利普夫妇不变的方面:
10.一位作家和一位厨师发生争执,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本书提出批评。”厨师反驳道:“岂有此理!我这辈子没下过一个蛋,但我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母鸡行吗?”
⑴作家与厨师争论的话题是:
⑵厨师答话的言外之意是:
第二部分
最后我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点儿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船长本已不耐烦父亲那番谈话,就(1a)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着他,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2)也不知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已落到什么田地。”
我父亲脸色已经熬白,两眼呆直,(1b)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3a)。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1c)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母亲马上回答说:“应该把孩子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3b),(1d)说:“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3c)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现在反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人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靠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递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3d)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他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11.结合语境,给文中(1a)(1b)(1c)(1d)四处分别选填一个能恰当反映人物说话时情态的动词。依次是 。
A、厉声地 B、高傲地 C、偷偷地 D、冷冷地 E、不知所措地
F、语无伦次地 G、结结巴巴地 H、若无其事地 I、蛮横无理地
12.文中(2)处应填什么标点?
13.文中(3a)(3b)(3c)(3d)四处选填一组能恰当表现人物神态的词语( )
A、惊慌 紧张 愤怒 惊奇 B、惶恐 慌张 暴跳 怀疑
C、紧张 惊恐 吼叫 惊诧 D、张惶 狼狈 暴怒 诧异
14.文中加点的“他们”“咱们”“我们”分别指代哪些人?
他们:
咱们:
我们:
15.文中加浪线的句子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选出正确的项( )(多项选择)
A、表现母亲对好逸恶劳、偷摸扒窃者的憎恨。
B、表现母亲对强盗、流氓的鄙弃,不愿同流合污。
C、母亲看不起不有出息、不会营生的人,表现了母亲的高雅。
D、母亲不认沦为水手的弟弟,怕挨近他,指出母亲爱面子、图虚荣的心理。
E、在母亲心目中,有钱就亲,没钱就疏,完全取决于有没有金钱。
F、在母亲看来,只要没钱,亲人也是贼,表现出母亲自私自利,冷酷无情。
G、母亲只认金钱不认人,表现母亲爱财如命,唯利是图。
16.联系全文,回答问题:
⑴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⑵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17.选文最后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第三部分
假币
①人有时一犹豫就错过了良机。辰这样想,此时老教授正在滔滔不绝地和新生们沟通感情,辰就没办法把那两千元钱交上,而早上乘乱交这笔钱再好没有,可那时辰就是犹豫了一下,错过了,辰为此如坐针毡。
②终于熬到下课,辰遥盯住围在一群叽叽喳喳的女同学中的老教授,好歹待女娃们散尽,他才跨前一步,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子嗡地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降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了点,装在上衣兜里。
③
辰这一夜没合眼,那钱是单独交,万一老教授发现呢?为了进京到家家文学院深造,他卖光了全部药材,没想到该死的药贩子在交款时夹了三张假币!他曾想到市场上买点零碎花出去,可小贩们不收这假钱。他已没有更多的钱了,逼急了才出此下策,但他又怕被识破。同学们个个是贵胄公子,只他一个穷孩子,假币的事抖落出来,他如何混得下去?
④辰决定次日主动坦白,就说不小心夹带了,求老教授容他宽限些日子借来补上,这样总比当众揭穿好。
⑤辰拿定主意次日就恭候在老教授上班必经路上,见到他说:“老师,我昨天交的钱……”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
⑥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说:“早不交晚不交,偏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
⑦啊呀谢天谢地!辰一边陪小心,一边回到教室,这贼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呢。辰想。
⑧兴奋之后,辰又陷入了苦恼。毕竟老教授损失了恁多钱,并且直接怪他学费交得迟!想到教授总穿一件皱巴衣服的寒酸样,他心里就凉了。辰想,好好努力吧,非出人头地不可,有朝一日我加倍报偿这位善良无幸的老人。
⑨辰勤学苦作,不断写出好文章,连《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老教授时常当众夸赞。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等着,老师。
⑩学习期满,辰交了大运,脱掉农田鞋,直接成了市文联干部,这当然要得力于《人民文学》。又一年,他又成为省作协聘任的专业作家。辰一步登天,阔步文坛,名声大得吓人,令许多杂志派编辑上门来泡他的议价稿,辰从此再不愁没钱。
⑾辰依然惦记着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他为老教授准备了1万元现金,专程来京。
⑿老教授高兴:“学生出了大名,不忘师德,这就好。”坚持设家宴款待高徒。酒前,辰鼓足全部气力,向教授认错:“老师,我交给您那两千元学费中,混着3张该死的假币……”他眼圈红了,并哽咽起来。老教授哈哈大笑:“3张假币你还没忘哪?在,我留着呢,如今集什么的都有,我集几张假币玩玩有何不可?”说着,从一本影集内拿出那几张玩意儿。
⒀“老师,那您说让贼偷了……”辰目瞪口呆。
⒁“假话,兴你假币就不兴我假话?”
⒂“为什么?你当时完全可以揭穿。”
⒃老教授的脸色立刻无比严肃起来:“
揭穿容易,但我更知道一个山里来的孩子该多艰难,那样做对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这区区300元钱,扼杀一个人才,吾不屑为之也。”
⒄“老师,”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泪流满面:“不回去了,我还要跟您学几年,您一定要收留我!”
18、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你能说说本文的特点吗?(可以从语言、结构等方面谈)
19、概述第③段大意,如果去掉此段文字行不行,为什么?
20、文章写辰的前后变化主要运用了 描写,写老教授的高尚品格主要运用了 描写。
21、文末,辰跪在地上还要向老师学几年,他要向老师学习什么?
22、读完全文后,你认为应学辰的什么,不应学辰的什么?
23、第①段第一句的“良机”指的是什么意思?
《我的叔叔于勒》答案
1.莫泊桑;法;举出两例即可。 2.略 3.⑴挥霍⑵地步⑶讨价还价 4.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揭示了菲利普夫妇幻想发财的心理。(意近即可) 5.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于勒与“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表现了“我”对父母这种自私冷酷态度的强烈不满,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意近即可) 6.交待盼于勒回家的原因。 7.C 8.略 9.参考答案如下:⑴挥霍家产——经商发财——衰败穷困;⑵惧怕憎恨——奉为福星——深恶痛疾;⑶金钱至上。 10.⑴对文学作品的批评。⑵我有权批评你的书。 11.略 12.破折号 13.D 14.两个女儿和女婿;菲利普夫妇;菲利普夫妇及孩子们 15.DEFG 16.⑴于勒是否有钱。⑵
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意近即可) 17.反衬人物绝望的心情。(意近即可) 18.小小说。本文具有短小精悍,构思巧妙,情节单一,但跌宕起伏的特点,结尾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19.第③段交代三张假币的来历和辰交三张假币的无奈。此段不能去掉,因为它交代了情节的来龙去脉,又为后文辰的坦白作了铺垫,如果去掉,易使读者产生慕名其妙的感觉,也不会引起和得到人们对辰的同情与谅解。 20.心理、语言、行动 21.学习老师崇高的品德或高风亮节。(意近即可) 22.应学习辰做错事后深深的良心谴责,并发奋努力立志成才,以实际行动赎罪,不应学习他欺骗老师的行为。(合理即可) 23.早上乘乱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