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手迹
名言警句欣赏:
《
孟子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
血缘关系
的小孩。
大道之行也
《
礼记
》
选自
《
礼记
·
礼运
》,《
礼记
》
,
儒家
经典,相传
西汉经学家戴圣
对
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
。
共
49
篇
“
礼运
”
,《
礼记
》
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
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你知道的儒家经典著作还有:
《
论语
》 《
孟子
》
四书:
《
论语
》《
大学
》《
孟子
》
《
中庸
》
五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易
》《
春秋
》
(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知识拓展
写作背景
从前,孔于曾加过鲁国的蜡祭。祭祀结束后,他出来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觉感慨长叹。孔子的感叹,大概是感叹鲁国的现状。言偃在他身边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息?”孔子回答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我孔丘都没有赶上,我对它们心向往之。
本文是
《
礼记
·
礼运
》
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
主旨是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
。
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
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
,
所以有这番言论。
写作背景
课文欣赏
:
大道之行也,天下
/
为公,选贤
/
与能
,讲信
/
修
睦。
故
/
人
/
不独
/
亲
其
亲
,不独
/
子
其
子
,使
/
老
/
有所终,壮
/
有所用,幼
/
有所长,
矜
、
寡
、
孤
、
独
、
废疾
者
/
皆
有所养,男
/
有
分
,女
/
有
归
。
货
/
恶其
弃
于地也,不必
/
藏于已;力
/
恶
其不出于身也,不必
/
为已。
是故
/
谋闭而不
兴
,盗窃
乱贼
而不
作
,故
/
外户而不
闭
,
是谓
/
大同。
天下
为
公
选贤
与
能
讲信修
睦
矜
“
矜
”
通
“
鳏
”
男有
分
货
恶
其弃于地也
wéi
j
ǔ
mù
guān
fèn
wù
比比谁读得准
初级朗读:
大道之
行也
大道之
行
也,
天下
为
公
,
选
贤与能
,
讲信
修
睦
。
施行
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举有贤德的、有才能的人(给大家办事)
(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与
(jǔ)
,
通“举”,选举
故
人不
独
亲
其
亲
,
不独
子
其
子
,使老
有所终
,壮
有所用
,幼有所
长
,
矜、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男有
分
,女有
归
。
货
恶
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
因此
动词,以
……
为亲
动词,以
……
为子
抚养
同“鳏”,老而无妻
女子出嫁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但并非自己想私藏。
对于力气,人们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职分、职守
是故
谋
闭
而不
兴
,盗窃
乱贼
而不
作
,故
外户而不
闭
,
是谓
大同
。
因此
这
是
作乱害人的事
兴起
出自本文中的成语
天下为公
鳏寡孤独
老有所终
夜不闭户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最能体现全社会的关爱的句子:
故人不独亲其亲
……
女有归
②文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句子: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③文中体现“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得到关爱的句子:
使老有所终
……
皆有所养
④文中体现“大同”社会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的句子:
男有分,女有归
⑤文中体现“大同”社会人们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把共同劳动看作分享快乐的句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
……
不必为己
⑥文中体现“大同”社会安定和平的句子:
外户而不闭
找出排比句、对偶句,并指出其效果。
排比句:
对偶句:
效果: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结构整齐,使语势增强,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境界。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的、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究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全文翻译
诵读课文,理清思路,思考
:
1.
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大道: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2
、本文是用哪两个字来表示理想社会?
“大同”
3.
“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4.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
特征:
天下为公
具体阐述
:
人人受到关爱
(人不独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
……
皆有所养)
人人安居乐业
(男有分,女有归)
物尽其用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人尽其力
(力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
“大同”
社会的特征
?
1
、人人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天
下
为
公
天
下
无
恶
5.
全文结构
:
全文可分三层: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1 .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
第一层(第一句话)
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三层(第四句话)
全文的总结语。
6.
文中
“
大同
”
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
“
世外桃源
”
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例如:从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中可以看出
“
桃源
”
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
“
大同
”
社会中
“
老有所终
”“
幼有所长
”
,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如:桃花源的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与大同社会的讲信修睦一致。
如:世外桃源是在大同社会的理想的基础上虚构出来的。
7.
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
?
1、在当时看来:
2、在现在来说:
3、能否实现?
尽管当时条件不可能实现,但确是我国思想史的宝贵财富,成为改革家和思想家所追求的理想
“
桃源
”
。
不满现实,向往美好
激励人们,仍有意义
世外桃源,美好空想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
拓展延伸
孔子:大同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陶渊明:世外桃源
“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
——
洪秀全
洪秀全领导了近代史
上最大的农民起义。
马克思
伟大的思想家,他和思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的理想的社会形式。
“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
民族、民生、民权
天下为公
——
孙中山
康有为: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