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参考:英雄大爱——两弹之父邓稼先(图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教学参考:英雄大爱——两弹之父邓稼先(图文)

ID:566264

大小:47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英雄大爱 ‎“这个社会还有那么一批人,他们的灵魂始终像天使一般纯洁,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只是为了奉献,为了让别人活得更好!”‎ ‎ ‎ 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1986)‎ ‎1967年6月17日,我国在西部某地上空爆炸成功一颗氢弹。‎ 此前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在西北浩瀚的沙漠上,轰地一声巨响,腾起了烈焰翻滚的巨大蘑菇状烟云。这震撼世界的惊雷向世人宣告:中国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我国的原子弹、氢弹是靠自力更生研制成功的。‎ ‎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号外 ‎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患病后的邓稼先 ‎ ‎1958年,邓稼先接受了国家最高机密任务——秘密研制原子弹。随后他人间蒸发,隐姓埋名,去了与世隔绝的西北戈壁。28年间,他带领团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中子弹。‎ 整整28年,邓稼先生死未卜、不知去向。他的夫人许鹿希信守离别时相互托付的诺言,无怨无悔地痴情等待。28年后的1986年,夫妻重逢,邓稼先却因为受辐射身患重病,几个月后在妻子的怀中离开人世。‎ 在这28年间,许鹿希与邓稼先也曾见过面,但都因邓稼先的工作保密性质太强了,而且当时纪律也非常严格,甚至许鹿希在医科大学的同事都不能到她家里,免得出事。所以,即使见面工作情况一点都不能聊,他们的规矩是片纸只字不能往家带,更不能带出去。至于邓稼先什么时候回来许鹿希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要走,一个电话汽车就在楼下等,警卫员一上来马上就走了。‎ 许鹿希说:“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以后,我们就知道了邓稼先是干什么的,但是也不敢说。邓稼先嘱咐我‘不要向别人说你丈夫是干什么的,领导要问的话,你就说做保密工作’。”‎ ‎1961 年初夏的一个傍晚,屋里闷热得很,许鹿希领着两个孩子出去散步。刚走出楼门,她就注意到,有几个原来经常打招呼的人,这时却在一边看着她们娘儿仨窃窃私语。其实,许鹿希已经发现,这段时间每当她领着孩子出来时,就有人在指着她们说些什么。和往常一样,许鹿希看了那几个人一眼,拉着孩子正要走过去,却听有人叫“许老师”,许鹿希停住脚步回过身,一位近40岁的女人正笑着朝她走来。许鹿希觉得走过来的这人眼熟就是想不起她是谁。‎ ‎“许老师,孩子的爸爸好久没有看到了?”‎ 许鹿希对眼前这个人的提问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回答:“出差了。”‎ ‎“出差了?怎么那么久啊,不会是???”‎ ‎“不会是什么?”许鹿希笑着反问。‎ ‎“没事的,没事的。”说着,问话人快速地走了。许鹿希看着问话人远去的背影下意识地把两个孩子的手拉得紧紧的。‎ 这个时候,一直听话、从不打听邓稼先下落的两个孩子却摇晃着她的手问:“妈妈,我爸爸呢?”听着孩子的问话,许鹿希内心涌上一种难言的苦衷。邓稼先隐姓埋名在大西北研制原子弹,这边不明真相的人还在猜忌他。一些熟悉她的朋友也感到很奇怪,因为他们很久都是看到许鹿希一个人忙忙碌碌地和孩子在一起。原来人们看到的亲密快乐的四口之家,如今缺了一位男主人。那时她33岁。许鹿希说:“其实,遇到这样的事儿心情是不好受,但是想想,日子也还能平稳地过下去。”‎ 邓稼先、许鹿希和他们的一双儿女 许鹿希的许多朋友和单位的领导知道她丈夫是干什么的,还是在报纸上看到的 。‎ ‎28年后,邓稼先走了,走得太急。对许鹿希来说,有许多谜没有解开。邓稼先去世后的23年中,许鹿希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采访了100多人,写出了《邓稼先传》。‎ 她伤感地说:“我为什么用那么多时间、那么多精力来写他的传记,因为我一定要弄清楚,28年他都做了哪些事?由于劳累和辐射,他那么早就离开人世,我要把他该留下而没有留下的东西写出来。我们从结婚那一天就彼此托付。我对他理解,对他支持,可是我要知道他干的是什么事情。他生前没有跟我说他具体做什么,他不在了,我要把这件事情搞清楚。”‎ ‎“爱情的最高境界是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这一辈人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困难的时候,有种力量,什么坎儿都能过去!”‎ 许鹿希说的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其实做起来比较难,因为在她的一生中,理解和支持更多是单方面的。‎ 为了更多地了解邓稼先在28年间的工作和生活,许鹿希在老迈之年踏上了艰难的采访之路。春夏秋冬,不曾停止。从她的采访中我们回首那已经久远的往事,再听那难忘的故事。‎ 邓稼先、许鹿希和他们的一双儿女 ‎ ‎1986年3月,邓稼先的生命进入倒计时阶段。中央军委的领导说:“(邓稼先)一辈子这么辛苦,做了这么多工作,不能让他就这么走了。”手下就赶紧通知《解放军报》和《人民日报》的记者,去采访邓稼先。‎ 在邓稼先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中央决定对邓稼先解密。1986年6月25日,《解放军报》刊登《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报道,开始宣传他的事迹。‎ 这是一张珍贵的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的纪念照,左边的高个子是邓稼先,右边是当时的二机部(核工业部)赵敬璞副部长。邓稼先就是在这一次排除险情的时候受到核辐射的。‎ 许鹿希看到报纸后,坐在邓稼先的病床前给他念,念着念着,她的声音哽咽了。在她抬起头的那一瞬间,她看到,邓稼先的泪水也慢慢地溢出了眼角。许鹿希放下报纸,用手轻轻地替邓稼先擦去泪水,两个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也许是他们握手时太用力了,邓稼先又感到浑身疼痛,慢慢地,身体在床上扭曲成一团。许鹿希知道,晚期癌症疼痛的频繁复发,像个恶魔一样又开始折磨自己的丈夫了。‎ 邓稼先最后的日子里 ‎ ‎ 这位医学教授看着丈夫如此痛苦,自己却没有任何办法。她强忍着没有让泪水流出,紧紧地抱住邓稼先,不停地为他擦着虚汗,安慰着他。‎ 一个多月后,也就是1986年7月29日,著名科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因癌症晚期大出血逝世。许鹿希紧紧地抓住丈夫的手,她不相信地问:“二十多年的等待,就是这样吗?”‎ 许鹿希说:“邓稼先最后留下了两句话。一句是‘苦了你了’,当时我感觉得到,他对我很担心,不知道今后我该怎么办。还有一句是‘死而无憾’,这句话是说他自己这一生没有空虚地度过。”‎ 其实,许鹿希和邓稼先诀别的场面是我们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悲痛也是外人无法想象的。许鹿希为了守候一种精神,至今都还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简朴生活。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 到:‎ ‎“这个社会还有那么一批人,他们的灵魂始终像天使一般纯洁,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只是为了奉献,为了让别人活得更好!”‎ 小资料:‎ 邓稼先,安徽怀宁县人,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8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8个月试验成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9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去世。‎ · 本文文字根据《英雄大爱》一书片段及网络资料编辑整理,图片来自网络。 ‎ · ‎《英雄大爱》作者:胡银芳 ‎ 在此遥谢。‎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