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
34
部。
傅雷
(
1908-1966
),我国著名
文学艺术翻译家
,从三十年代起,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毕生翻译作品三十余部,主要有
罗曼
·
罗兰
长篇巨著
《
约翰
·
克利斯朵夫
》
、传记
《
贝多芬传
》
、
《
托尔斯泰传
》
、
《
弥盖朗琪罗传
》
,巴尔扎克名著
《
高老头
》
、
《
欧也妮
·
葛朗台
》
、
《
贝姨
》
、
《
邦斯舅舅
》......
傅聪
——
早于六十年代已被
《
时代杂志
》
赞誉为“
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
之一
”,
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1
、听录音,注意下面字的读音:
y
ōng
yú
yè
庸
碌
谀
词 扶
掖
ru
ì
záo
q
ì
kuò
l
è
i
枘 凿
相
契
廓
然无
累
t
ì
sì
xī
jìn
涕泗
横流
羲
皇上人 灰
烬
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而写的?
第一封:
第二封:
消沉苦闷之时。
欣喜成功之时。
作者写这两封家书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第一封:
第二封:
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提醒儿子要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这两封家书,作者分别以什么样的风格展现出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第一封:
第二封:
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的
鼓励
。
满怀欣喜、激情洋溢的
勉励
。
阅读
第一封信
,看看作者是怎样鼓励安慰儿子的?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就会越来越坚强。
能否从文中找出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
子?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
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作用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做任何事都要掌握分寸。
阅读
第二封信
,当儿子成功之时,做父亲
的一定非常高兴激动,那么父亲究竟都为什
么而感到高兴呢?
为孩子赢得了成功而高兴;为孩子能替祖国争光而高兴;为孩子演奏的音乐能使更多人快乐而高兴。
遇到挫折、消沉时要坚强,为什么成功了还要坚强
?
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更是坚强的表现。
从文中找出能贯穿两封信主旋律的一个词。
坚 强
“坚强”一词在词典里的含义是: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文章却赋予它更多的意义。你认为该词如何理解?
胜不骄、败不馁
,宠辱不惊,得失泰然。
“坚强”的最高境界
是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用“坚强”一词再来概括两封信的内容。
当遇到挫折时要坚强面对;当迎来成功时,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要坚强;当一名艺术家,要不怕孤独,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这是坚强的最高境界。
“坚强”有两方面的表现:
(
1
)在失败时,精神消沉时:(第一封信)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所侵蚀。”
(
2
)在成功时:(第二封信)
“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
对于“坚强”,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请举例加深理解。
贝多芬、梵高、托尔斯泰、陶渊明
……
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和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
请你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希望儿子做一个
坚强
的人,无论遭受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傅雷给儿子提出了那些忠告??
一、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的平衡。
二、正视错误,冷静对待挫折,引以为诫。
傅雷给儿子的另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有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喝这种相比呢?”从文中找出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些地方。
朋友的意义,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当傅聪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父亲倾诉,而父亲并没有高高在上、横加训斥,它能够充分的理解儿子的痛苦,尽力地安慰他,让儿子觉得温暖,安心;而后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人生的忠告。
这
是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
1954-1966
年六月。
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他的
长篇小说
《
约翰
·
克利斯朵夫
》
,也是他的代表作,被
高尔基
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巨著共
10
卷,以主人公约翰
·
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该小说于
1913
年获
法兰西
学院文学奖金,由此罗曼
·
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他是
20
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罗曼
·
罗兰(
Romain Rolland
,
1866-1944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6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评语:“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