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敬梓
1
2
3
4
6
7
8
5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发疯的动作:
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
——
拍着手大笑
——
拍着笑着
发疯的语言:
噫!好了!我中了!
发疯的层次:
昏厥
——
疯跑
——
跌倒
——
疯走集上
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情节?
中了举就应该高高兴兴去做官,可是,范进中了举后,却突然疯了。他为什么会疯?
范进中了举,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几十年来的贫困、屈辱一旦过去,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一旦改变就使他惊喜得发了疯。
那可憎可笑的疯癫形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范进的喜疯病被胡屠户一骂一打治好后,他回忆疯癫中的情景,别的都“昏昏沉沉”记不得,唯独“记得是中的第七名”。课文刻画范进这个
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
的典型形象,尖锐的抨击了
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
范进为什么说
“好”
?
因为只要中举了,从此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完全改变。
中举前
中举后
经济状况差: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小菜饭”,“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去乡试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
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邻居
“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的,也有背了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
……
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
胡屠户
“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张乡绅
送银赠房
社会地位低下:胡屠户骂他“现世宝”、“癞蛤蟆”“尖嘴猴腮”,还“啐”他唾沫,他还“唯唯诺诺”
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邻居
都来帮忙,称之为“范老爷”;
胡屠户
称之为“文曲星”、“贤婿老爷”;
张乡绅
与之称兄道弟。
课文通过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包括小市民、胡屠户、封建官僚张乡绅、周围众邻居对他前倨后恭、前鄙后迎的不同态度的
鲜明对比
,我们看到了一个
病态的社会
各色人等的
趋炎附势、醉心功名利禄
的丑态。
请设想:范进大嚷“好”的瞬间,他究竟可能想到了什么?
一个“好”字,表明那一瞬间,范进曾产生过多少思想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上半世甜酸苦辣的热望,下半世即将纷沓而至的荣华富贵,都随着一声“好”风驰电掣似地卷过范进的脑海。一个“好”字,将范进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正是作者的点睛之笔!
你眼中的范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主要的性格特点?
热衷功名:
范进考到五十岁才得秀才,但他心有不甘,不顾胡屠户的反对,到处筹钱应考。中举后又欢喜得发了疯。
性格懦弱:
受到胡屠户的辱骂,他听了只是“唯唯连声”,一句也不敢顶撞。
圆滑世故:
对胡屠户的称呼由“岳父”转为“老爹”;以前与家门口那些做田的、扒粪的拱手作揖,平起平坐,现在与张乡绅逢迎自如。
是一个
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
。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耗在科举上,将中举取得功名利禄当作唯一的奋斗目标,几十年屡试不第,也不愿从事劳动养家糊口,其灵魂完全被科举的锁链缚住了。范进中了举,虽然物质富有了,社会地位提高了,但其灵魂完全被科举毒化了,他与张静斋称兄道弟,说明他中举后也成了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也会与其他统治者一样欺压百姓的。课文通过
对比手法
写他
中举前后的变化
,形象揭露了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之深。
范进形象特点:
基于以上分析,你认为是什么使范进受人奚落,又是什么使范进平步青云?这一切都告诉你一个什么问题?
封建科举制度
使落第者穷困潦倒
,
让及第者飞黄腾达
。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不仅仅是读书人,还包括像胡屠户、众邻居这些目不识丁的平头百姓。
整个封建社会,对权势者敬畏谄媚,对不幸者冷酷无情。它不仅导致读书人为之疯狂,而且导致当时社会中趋炎附势的炎凉世态。
是封建科举制度。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封建科举制度下世人的丑恶嘴脸以及被扭曲了的世人的灵魂。我们还应该懂得:学习小说不只是要欣赏情节,还要通过作者的笔和我们自己的思考,得到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感悟。
课文小结:
请同学们把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行为、语言及对范进的态度用表格的形式列举出来
,
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性格特征。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