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达标测评卷--古代诗歌鉴赏
1. (2012·河南实验中学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①府
乔 吉
笙歌梦断蒺藜②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③。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④,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注】①福王:南宋理宗的弟弟赵与芮。②蒺藜:喜生长在沙地中的一种野草。③王谢家:指东晋时王导、谢安等高门望族、富贵豪门。④荒甃(zhòu):坍塌的砖块。
(1)这首曲子似乎全在写景,作者想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本曲的内容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曲在景物描写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曲中的句子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2·河南豫南九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下面问题。
梦 回①
林景熙②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
【注】①梦回:梦醒。②林景熙:号霁山,宋末诗人。有气节,宋亡不仕。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句中的“未眠鸥”,可谓独具匠心,请赏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2·山东日照期末)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1)诗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字?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2·山东高三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摸鱼儿①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②,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③!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这首词作于淳熙六年(1179),当时词人调到离抗金前线更远的湖南路任转运副使。②长门事:指汉武帝时陈皇后因遭人妒忌而被打入冷宫的故事。③玉环飞燕:杨玉环、赵飞燕,皆貌美善妒。
(1)词的上片,以“春去”为线索,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作者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2·广东高州市大井 中学高三月考)学阅读下面两首杜甫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天末怀李白③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②。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④ 。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①庾开府、鲍参军:即南北朝诗人庾信、鲍照。 ②当时杜甫、李白分别处于渭北与江东。③诗作时李白被流放之夜郎,途中遇赦还之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④魑魅:传说中山林里能害人的怪物。
⑴从两诗的诗题“忆”、“怀”来看,两诗在抒情上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这些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012·泉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喜雨口号①
蒲松龄
一夜松风撼远潮。满庭疏雨响潇潇。
陇头禾黍知何似?槛外新抽几叶蕉。
【注】①口号:古人常用的诗题,意为随口吟成的诗。久旱逢雨,诗人随口吟成此诗。
(1)请说出诗题中“喜”的具体内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简要分析“陇头禾黍知何似”中“知何似”用语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012·福建龙岩质检)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发笤溪①
叶 燮②
客心如水水如愁, 容易归舟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 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②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
(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2012·厦门质检)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动静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后两句“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12·广东揭阳市高三学业水平考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阙题
唐 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分析这首诗在写景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2·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三期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这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特点?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两联写景选取了哪两个角度?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其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2·广东高州长坡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2012·山西晋中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倦 夜
杜 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本诗是怎样以“倦夜”统摄全篇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2012·山西太原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
曹 邺
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
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①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
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②。
【注】①女萝:一种蔓生植物。②五湖舟: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功成之后游于五湖。
(1)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生活画面?通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颔联和颈联分别用了什么样的手法?结合诗句具体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12·广东佛山市高三质检).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德祐二年岁旦(其二)
郑思肖
有怀长不释,一语一酸辛。
此地暂胡马,终身只宋民。
读书成底事,报国是何人?
耻见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注】郑思肖,南宋遗民。本诗作于元军占领下的苏州,此时南宋已濒于灭亡。
(1)简析“暂”“只”二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荒城梅又春”是对本诗主题的形象概括,试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测评卷(十六)
古代诗歌鉴赏 FL(2!K2|1. (2012·山东郓城调研)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离亭燕
张 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张昪:南宋初人,作者经历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转变。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1)赏析上阕“水浸碧天何处断”一句中“浸”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整首词,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一句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2·广东湛江市高三质检)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日射。
李商隐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注】①水精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②日射:太阳光的照射。
(1)《山亭夏日》和《日射》所描写的景物环境各有什么特点?
(2)请结合诗句,简析两首诗中的“蔷薇”各自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2·山西太原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园十三首(其六)
李 贺
寻章摘句①老雕虫②,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③?
【注】①寻章摘句:写诗文时就典籍中寻觅典故,摘取词句。②雕虫:指写诗作文本为小技,这里指轻视辞章。 ③哭秋风:悲秋作赋。
(1)分析前两句诗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及所用的艺术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这首诗的内容及所表达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2·湖北华师附中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1)有人认为上片写愁“从淡笔轻写到暗笔意写,再转为明笔直写,最后又加以浓笔重写,层层递进,层层渲染”,请结合上片内容简要说明是如何“淡写”“暗写”“明写”“浓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着重刻画了词人怎样的心理矛盾?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12·湖北五市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秦楼月
向子 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向子: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②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
(1)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达伤心之“切”的?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都运用了“晓风残月”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012·湖北黄冈模拟)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边的问题。
【双调】大德歌春
关汉卿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1)这首元曲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元曲哪一句起到了反衬作用?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012·湖北武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张养浩
也不学严子陵七里滩,也不学姜太公磻溪岸,也不学贺知章乞鉴湖,也不学柳子厚游南涧。俺住云水屋三间,风月竹千竿。一任傀儡棚中闹①,且向昆仑顶上看。身安,到头来无忧患;游观,壶中天地宽。
【注】①傀儡棚中闹:指戏棚里演戏的情景,这里喻指元代世情的纷纷扰扰,宦海的险恶。
(1)曲中连用了四个“也不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心境的?请结合全曲内容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2012·蚌埠质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
朱 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夜如何、试卷、孤篷、依旧”等具体词语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寄寓了什么人生哲理?请结合具体诗句品味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012·广东清远市清城区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春愁
陈 亮
东风荡飏轻云楼,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注】陈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曾多次上书孝宗皇帝陈述恢复方略,均无功而返。在长期的乡居中,被奸人陷害,屡遭牢狱之灾,几乎被杀。但他的志向丝毫未改,思为世用。
(1)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题为“春愁”,作者所愁的到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2012·江苏南京溧水二中高三学情调查考试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 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2·广东龙山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念奴娇·登多景楼①
[南宋]陈亮②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注】①多景楼,在江苏京口(镇江);②南宋孝宗15年,陈亮因反对南宋统治者以“长江为界的南北定势”为借口而放弃北伐的主张,亲自到京口一带考察。
(1)“河洛腥膻无际”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全词感情起伏变化很大,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的?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蕲三折肱③。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本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时诗人于山东德州任职。黄几复,诗人朋友,时于广东四会县任职。②《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居徒四壁立”,极言家贫。③《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意为一个人如果多次跌断胳膊,就可以做个好医生,因为他已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1)著名诗人张耒曾评价颔联为“真奇语”,如何理解张耒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用典,请分析作者借此手法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①
日午树阴正, 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 闲想鹤仪形。
法酒②调神气, 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 几杖③复何铭?
【注】①刘禹锡: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郎州司马,却仍然抗争不屈。②法酒:是按照法定规格酿造的酒。③几杖:古人常给几杖作铭文,往往有自警或劝诫之意。
(1)本诗颔联和颈联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尾联以反问句作结,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①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②愧少知己,碧玉③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④萧萧入短襟。
【注】①汪元量:南宋末人,以善琴供奉内廷。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②黄金台:在今河北易县东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于其上,以延天下士,遂以为名。③碧玉:“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乐苑》)④劲气:寒气。
(1)“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这首曲子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南宋繁华不再的哀叹之情。这种感情主要通过景物表现出来,情寓景中,情景交融。乱云、老树、夕阳均沾染了深沉的故国情怀,将作者胸中的“悲国情”化作了眼前的“衰败景”,让人体味到诗人的悲伤情感。
(2)对比,将昔日的笙歌梦、罗绮香、铺锦池、流杯亭等与现实中的蒺藜沙、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荒甃、破瓦等作了对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从而鲜明形象地突出体现了昔盛今衰的景象,表现了深沉的兴亡之感和故国哀思(或黍离之悲)。
2. (1)诗眼应该是“何处砧声唤客愁”中的“愁”。此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第一句,描写了梦醒时四周的环境,写出了诗人在荒凉的旅馆住宿时心中的凄苦,为后来的景物描写和个人的感情抒发作了铺垫。
(2)起衬托作用,用未眠鸥来衬托作者辗转反侧,长夜难眠的愁苦。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寓情于鸟,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悲苦之情。
3. (1)不能换成“对”或其他字。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字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2)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4. (1)情感变化:由惜春到怨春。“惜春长怕花开早”等句揭示作者害怕春去花落,甚至害怕春天花开得太早的心情,因为开得早调射得也早;“怨春不语”等句,借助于屋檐下的蜘蛛网沾惹象征残春景象的杨花、柳絮来留住春天,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倜怅之情。
(2)下片主要手法是借用典故。先用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的典故,来比拟自己的失意,以蛾眉遭妒忌来表现他对自身遭遇的不平;又征引杨玉环和赵飞燕死于非命的典故写“君莫测。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表示对南宋小朝廷的昏庸腐朽,对投降派的得意猖獗强烈不满,说他们总有一天要断送了国家也葬送了自己。
5.⑴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李白的思念之情,但《春日忆李白》重在表达作者对李白的钦佩,《天末怀李白》通过“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表达对李白的的关注和悲愤。
⑵两诗都运用了写景抒情的写法。其中《春日忆李白》中的“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思念之情;《天末怀李白》中的“凉风起天末”则渲染了秋天悲凉的气氛,也暗示了李白处于命运的秋天,正经历着颠沛流离的人生。
6. (1)诗人为禾黍重获生机而喜,为民生疾苦得以缓解而喜。
(2)“知何似”采用疑问的形式,强调了诗人对“禾黍”的关注,并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空间,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
7. (1)诗句运用了比喻、顶针的手法,将客愁比成源源不断的流水,突出客愁绵长。
(2)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船到家乡那一瞬间的感受。通过两个情景表现这种感受:先是突然听到乡音吴语,竟不敢相信已到家乡,接着抬头望见故山明月,充满归乡的喜悦之情。
8. (1)在阴云低垂,野草青青的背景下,岸边不时有一树盛开的鲜花,明丽的色彩打破了沉闷的气氛,令人眼前豁然一亮。
(2)孤舟古庙,冷寂凄迷;风雨满川,江潮汹涌,画面动静对比鲜明。诗人静中观动,看风雨吹,潮水起伏,表现出诗人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或“表现出诗人孤寂、失意的不平静心境”。)
9.(1)诗人通过白云春光,落花流水,髙柳清辉这些意象,营造了清丽幽美、高雅闲适的意境,抒发了对山居生活的向往。
(2)诗人在景物描写上主要运用由远及近的写法。白云遮断山道是远景,春光摇曳的青溪是近景,落英随水而至,馥郁的花香具由远而近,柴扉敞、书堂高柳深荫则非近处难见如此明晰。诗人在移步而变化的美景中寄寓心中的喜悦。
10.(1)意境深沉浑厚或雄浑苍凉,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思乡怀友之情。
(2)前两联每联都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写景。首联先写使人愁的猿声,后写沧江急流景象;次联写风吹树叶的鸣声,后写孤舟的景象:从而写出了凄凉惆怅的情境。
11.(1)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意思对即可)抒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
(2)长、畏;“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飘泊在外的痛楚。
12. (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倦”字。本诗前六句写景,通过对秋夜里的绿竹、野月、庭院、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绘,写出了月出到月落的过程,勾画出一幅清凉月夜图。透过这幅图,我们看到诗人一夜不曾合眼,含蓄道出了“倦”。尾联“空悲清夜徂”绾合了诗题“倦夜”。
(2)前六句写诗人“倦夜”的情景,后两句告诉我们诗人“倦夜”的原因:“万事干戈里”。“万事干戈里”使得诗人“空悲清夜徂”。景情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安的担忧,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
13. (1)作者生活在音乐高奏,欢乐宴饮的氛围当中;但他感到的是孤独惆怅,向往的是远离尘嚣的安闲世界。
(2)诗歌的颔联用了反衬的手法,诗人用众人的享乐和君王的恩宠反衬自己的忧愁。诗歌的颈联用了融情入景(或拟人)的手法,诗人用女萝的力弱来反映自己的身不由己,用梧桐的心孤来折射内心的伤感。
14.(1)“暂”是“短暂、暂时”之意,是说元军占领苏州必不能长久,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轻蔑之情。 “只”为“仅”“只是”之意,强调了诗人对宋朝忠贞、坚定的态度。
(2)“荒城”写元军对苏州占领后荒芜的景象。 “梅又春”写梅树又开花了,也说明时间又过了一年。诗人借此表达了面临国土沦丧,国家濒于灭亡的辛酸(悲伤、苦楚),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未能为国尽责的惭愧)和坚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以及对国家未来命运的美好期望(信心)。
达标测评卷(十六)
1. (1)“浸”有浸染之意,一个“浸”字描绘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渗透的景象,表现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
(2)表达了作者担忧时政的惆怅之情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诗人靠着层楼,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朝兴废尽入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国家兴衰的慨叹和担忧时政的惆怅之情;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无言”寂寞,更生出一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
2.(1)高诗写出了夏日蔷薇院中环境清幽、淡雅、叫丽的特点,李诗写出了春同蔷薇院空寂、冷落、凄清的环境氛围。
(2)高诗中的“蔷薇’’花开满架,一院飘香,为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机,表达作者闲迂情阡;李诗中女主人公置身于空寂的庭园中,红艳的蔷薇,生趣盎然的景物与冷寂、凄清的氛围构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凸显女主人公孤寂落寞的心情。
3. (1)前两句描述了诗人艰苦的书斋生活。具体意境为:清冷,凄凉,孤独,寂静,忧伤,神色低沉,情绪默然。诗歌运用了正话反说、比喻、白描、情景交融的手法。
(2)内容是我的青春年华就消磨在写诗作文这样的雕虫小技上,每天伴着清冷的月光刻苦读书,发奋写作,孜孜不倦地琢句雕章谋篇。而读书有才又有什么用呢?你没看到年年辽东之地战争频繁,武士受重用,而文人无法发挥自己悲秋作赋的才能吗?一、二句从自我生活现状写起,三、四句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揭示了造成内心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郁积已久的怀才不遇,无识见弃之感愤。
4. (1)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芙蓉”两句,暗写愁怀;“中有离愁万斛”句,是明写愁多;“无处落征鸿”句,浓写愁重。
(2)报国与归田。词人先自言自己的人生道路,发出人生如寄的感叹,化用陶渊明“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诗句,寄寓田园之思。接着肯定国中豪杰舍我其谁,无奈英雄无用武之地,只好做个钓鱼隐士,抒发无奈之情。
5. (1)开头写芳菲凋零,渲染苍凉氛围,接着写极目远眺故国家园,想到美丽的故园已落入敌方之手,不禁悲从中来,连用两个“伤心切”,直抒胸臆,加重了内心的悲切程度;末尾两句描写迷离朦胧的烟水山色,表现了伤心之情就像那无边无际的山水一样悠远绵长,融情于景,进一步渲染悲切之情。这样就将伤心之“切”抒写得淋漓尽致。
(2)向词表现的是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后的哀怨、悲痛之情,柳词表现的是离别后的凄清、孤寂之情。
6. (1)这首元曲表现了闺中少妇(少女)在丈夫(恋人)道是春归人未归时,对丈夫(恋人)的期盼、思念之情。
(2)这首元曲的末句“则见双燕斗衔泥”起到了反衬作用。一对春燕比翼双飞,为筑爱巢而忙碌着,比赛着衔泥,这令孤居独处、落落寡欢的少妇(少女)无比羡慕,更增添了她对丈夫(恋人)的期盼、思念之情。
7. (1)连用四个“也不学”表现作者自己的隐居完全出于本心,并非模仿古人,表达了作者在选择人生道路时的那种特立独行、超群脱俗的精神和旷达的内心境界。
(2)作者把古人的行为与自己立誓跳出世情的纷扰、宦海的险恶而追求“身安”“无忧思”“壶中天地宽”的理想进行对比,表现作者对归隐生活的赞美。
8. (1)“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画诗人既抱希望又疑虑不安的心态。“孤篷”暗示出风狂雨骤的夜晚江面上唯一的船只,以及舟上坚韧独立的灵魂。“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2)手法:①借景抒情;②对比。
寄寓哲理:①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水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②人生道路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只有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③包含着人与世界的对抗以及其后天人合一的安宁喜悦。
9.(1)东风、春雨、衔泥的燕子、海棠、啼月的乌鸦、月、梨花。
(2)①春光易逝。云淡风轻的天气,正是引人快意的时候,却时时有雨,大好的春光就是在风雨中消逝的;花儿凋谢,全部落入泥土,无春色可言了。②年华易逝,然而生平坎坷,壮志难酬。
10. (1)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戎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2)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的“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戌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彩旗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戌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11.(1)借代;用“腥膻”代指(充满了腥膻之气)的敌占区,暗含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恢复(收复失地)的批判(讽刺)。
(2)由开头对无人领会登临意的慨叹,对统治者只知借天险以求苟安(南宋朝廷如六朝统治者一样出于自私的打算而苟安于一隅)的郁愤,转到对南宋有些人(“王谢”)空发议论(空谈)却无北伐(收复)行动的讽刺,再到最后转为抒发破敌取胜的豪情(收复失地的必胜信念)。
12. (1)这一联主要运用了通感、比喻、拟人手法。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地写出了分别的伤感。
(2)“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抒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
13. (1)①用“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一杯酒”与“十年灯”造成了短时间相聚之乐与长时间分离之苦的强烈对照。②句法上,不用一个动词,两句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组合画面,形成意境,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2)对黄几复的深切思念之情,对黄几复空有治国救民的才干而不能受到重用的怜惜和不平。
14.
(1)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备受打击,但仍然抗争不屈的形象。从蜂、鹤身上汲取了精神力量,并以蜂、鹤自励,表明要像蜂那样勤劳勇敢,像鹤那样志趣高尚,进德修身,心存社稷。诗人有着崇高的生活目标和美好的情趣,在被排挤出朝廷之后,饮酒调节精神,抚琴陶冶性灵,寄托高洁情怀。
(2)尾联作达观之语,正好与“鹤仪形”相契合,不失为君子风度。但又以反问句作结,隐隐透出内心的不平。
15. (1)首联通过写斟酒、挑灯、看剑、流泪等动作神态表达愁绪;颔联用典,写空有黄金台,枉调碧玉歌,表达自己的孤寂惆怅。
(2)情景交融的手法。(答衬托或借景抒情也可)颈联写秋风万叶,衬托其孤寂悲切;写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尾联以景结情,用梧桐夜雨,寒气萧萧,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全诗抒发了深沉悲切的亡国之痛、故乡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