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情感把握训练题
鞠景祥
1、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问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问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2、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问1:本诗刻划了一个将军的形象,说说这个将军的形象特点。
答:将军不畏艰苦,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问2:本诗最后一句写出唐军的怎样气势?
答:写出了唐军荡平敌寇的雄心壮志,豪气干云的盛大气势。
3、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燕然:本来是地名,即爱杭山,在今蒙古共和国境内,因为东汉将军窦宪大破匈奴,曾在燕然山刻石记功,所以后来以“勒石燕然”作为保卫祖国、立功边疆的代称。
问1: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答:
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4、塞下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 八月萧关道①。出塞入塞寒, 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②,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 矜夸紫骝好⑧。
注:①萧关:古关塞名,故址在宁夏固原县。②幽并客:指幽州、并州武勇之人。⑧紫骝:骏马名。
问1:前四句写边塞景物,其中“空”、“寒”二字有什么含义?
答:边塞的艰苦。
问2:“皆共尘沙老”描写怎样的生活?作者对“幽并客”表现什么态度?
答:献身于保卫祖国的征战生活。赞扬他们的慷慨豪迈精神。
5、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问1:“浊酒一杯家万里”,句中“一杯”、“万里”分别包含着什么言外之意?
答:孤独之感思乡之情。一方面是年华流逝,功业不知何时才能建立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思念家乡的苦闷。
2、分析末句“白发”和“泪”的思想感情。
答:表现了胸怀壮志的将军抱负未能实现的无奈感慨。
6、 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问1:这首词围绕题目的“梦”字,上片和下片分别描写了什么情景?
答:上片写梦中所见,表现渴望行军作战,为国收复失地的心情。下片写梦醒所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
问2:“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几句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试作分析。
答:最后三句内涵十分丰厚。一层意思是说自幼立志而孜孜以求;一层意思是说年纪老大而尚未如愿;再一层意思是说壮志未酬而雄心不死;更一层是说现实无望而寄于梦境,而这种种心情都在“有谁知”一语中流露出痛苦的无奈和深沉的激愤。
7、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问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
答: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
问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答:“红旗半卷”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问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是一个转折,分析前后内容的不同。
答:前两句写援军疾出,暗示战况紧张。后两句写捷报骤传,充满振奋喜悦。
8、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①。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②。
注①燕脂:同“胭脂”。 ②玉龙:指剑。
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筑黄金台,置千金其上,招揽贤才,以报齐毁国杀父之仇。 易水:河名,在河北省北部。战国荆轲刺秦王时,在此别众出发,慷慨悲壮。
问:这首诗前六句与后两句的情调有所不同,试作分析。
答:前六句用各种色彩和形象的描绘,渲染出紧张严峻的战争氛围,情调低沉;后两句描写战士们奋勇作战的精神境界,情调高昂。
9、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问:“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写皇帝的恩泽不能到达玉门关以西。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
10、秋望 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①,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②。
【注】①飞挽:是“飞刍(草)挽粟(粮)”的省说。②郭汾阳:唐代著名的将军郭子仪,曾经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被封为汾阳郡王。
问: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本诗通过描写战云密布下的塞上风光,抒发对安边卫国的良将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忠贞情怀。
11、山丹①题壁 杨一清②
关山逼仄③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
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共谁论。
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蚤闭门。
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
[注]①山丹:即今甘肃山丹县,明代设山丹卫,地处河西走廊蜂腰部,自古为东西交通要道;汉时霍去病曾率兵在此与匈奴作战。②杨一清:明朝人,官至内阁首辅,曾三次出镇西北边关。③逼仄:狭窄的意思。
问:诗的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析。
答:通过追慕汉家将士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功绩,表现了诗人因追怀前人而产生的昂扬奋发的激情和在边塞建功立业的渴望。 (或:通过写古代将士战死沙场无人招魂,表现了诗人对战场死难者的同情怜悯以及对造成灾难的战争的厌倦之情) 。
12、上太行① 于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
问:结合全诗,分析“千里客”的形象。
答:西风劲草,落日暮云,高天归鸟,何等苍茫、壮阔!大自然的壮阔正衬托出诗人博大的胸襟。塑造了一位虽年事渐高,仍不忘为国事四处奔忙,矢志报国的志士形象,一位忧国忘家的政治家形象。
13、平凉① 李攀龙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弟子家。
宛马如云开汉苑②,秦兵二月走胡沙。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注]①平凉城在汉唐盛世时并不属于边塞地界,可是明王朝自永乐年间弃大宁徙东胜,宣德年间又迁开平与独石,嘉靖时复弃哈密、河套,嘉峪关以外大片土地尽失。②“汉苑”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的大牧马场。平凉府西有群牧监。“宛马”原为汉代著名的大宛马,这里借指当地饲养的西北良种战马。“如云”形容奇多。秦兵,指明朝军队。
问1:请指出首联诗句景与情的关系,并对其加以分析。
答:首联是景中有情(触景生情、情因景生、哀景衬哀情)。先是描写西北边塞平凉城处冷落、萧条的春天之景,抒发了因土地尽失而黯然神伤的情感。
问2:从尾联可以看出诗人内心有着怎样复杂的情感。
答:借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示自己愿意效法班超投身于收复失地、保卫国土的完整的事业。却又叹息自己如今两鬓斑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壮志难酬)。
14、二月闻雁 孙承宗①
几听孽鸟语关关②,尽罢虚弦落照间③。
却讶塞鸿偏有胆,又随春信到天山。
[注]①孙承宗在天启年初奉命督师山海关、蓟辽、天津、登莱诸初军务,此诗为该时期之作。他的诗词创作风格直追稼轩气象,是明末著名的边塞和英烈诗人。②关关,指受伤离群的雁的悲鸣之声。③虚弦,空弦,指失群孽雁纷纷听到没有弓箭的空弦之声。
问1:请指出诗中“孽鸟”有什么特点,并分析诗人的用意。
答:在飞回北方的途中受伤离群,惊弓丧胆。在诗中比喻打了败仗的胆小惧战的边关将领。
问2:有人说诗中“塞鸿”反衬了“孽鸟”,你是否赞同?并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不赞同这个说法,实际上是“孽鸟”反衬“塞鸿”。 离群胆小的孽鸟,对塞鸿始终勇敢地随着春天的信息坚持北飞感到惊讶, 诗人借此讽刺了那些胆小惧战的败将,高度地赞扬了忠勇的爱国主战的将士们。
15、塞下曲 许诨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问:试分析“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所包含的情感。
答:诗人在成千上万的牺牲战士中,选择了一个战士的典型性的情节,即"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来突出牺牲战士的悲剧,使人对牺牲者和家属寄予深刻的同情,这实际上是对制造这场战争的统治者的无声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