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陕西省宝鸡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
语 文 试 题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 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 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几重。
(1)从感情变化角度看,这首诗可分为几层?请作概括分析。(4分)
答: ;
(2)简要分析“语罢暮天钟”的表达作用。(4分)
答: ;
参 考 答 案
12.(8分)
(1)可分为两层。(1分)第一层为前六句,写诗人与外弟“喜见”,从久别,到重逢,到
叙旧,表达了诗人惊喜之情。第二层为后两句,写诗人与外弟“言别”,描绘了想象中表
弟登程远去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惆怅、忧虑的伤别之情。(3分)(4分,意思对即可)
(2)这句诗的意思是“畅谈完毕,苍茫的暮色中已响起了晚钟”。(1分)“暮天钟”既表示
时已日暮,(1分)更见叙谈入神,不知不觉天色已是黄昏,寺钟惊醒了他们。(1分)
从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也足见兄弟情深。(1分)(4分,意思对即可)
陕西省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塞 下 曲
常 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据说曾两度与汉和亲。
(1)“诗眼”是诗歌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4分)
(2)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这首诗独辟蹊径,赋予了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2.(8分)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1)诗眼是“静”,(1分)因为本诗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因此 在前两句生动概括了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后,第三句描绘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家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种把今 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深意,是通过“静”字传达出来的,因此说“静”是诗中之眼。(3分)
(2)这首诗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历史上阴晴不定, 时有弛张。作者却拈出了美好的和平之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了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4分)
(补充:常建的诗作,大多成于开元、天宝年间。他在这首诗里如此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当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开边黩武的乱政而发的,可说是一剂针砭时弊 的对症之方。诗歌一、二句平述史实,为全诗铺垫。三、四句顺势腾骞,波涌云飞,形成高潮。“天涯”上承“归去”,乌孙朝罢西归,马足车轮,邈焉万里,这辽 阔无垠的空间,便隐隐从此二字中见出。“静”字描绘出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争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结句“兵气”,犹言战象,用语字新意炼。不但 扣定“销”字,直贯句末,且与“静处”挽合,将上文缴足。环环相扣,愈唱愈高,真有拿云的气概。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 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高响入云的和平与统一的颂歌。)
陕西省西安市示范性高中2009届高三四校第二次联考
语 文 试 题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一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1)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纵饮的醉意表现出来的呢?怎样理解他这份醉饮的豪兴?
答:
(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
参考答案
12.(1)“复” 写出作者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状态;回临皋寓所时,“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天色很晚,说明畅饮之久;“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样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前两点1分;对“仿佛”有分析给1分,此问3分)这份醉饮的豪兴表现出诗人风神潇洒的形象,旷达的态度和率真的个性。(有两点即可给1分)
(2)诗人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无限的大自然之中。(对内容的概括,2分)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对情感的分析2分)(4分)
陕西师大附中高2009级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这两首送别诗都写的是“水”,各有什么寓意?请做简要说明。
答:
(2)《丹阳送韦参军》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
第Ⅱ卷(120分)
参考答案
12.(4分)(1)严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韩诗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意思对即可,每一方面各占2分)
(2)(4分)后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这两句既写人又写景,一个“望”字暗示站立时间长,写出牵挂之切,足见友情之深。“寒鸦飞尽水悠悠”是望中所及,秋日黄昏,江面上寒鸦点点,渐飞渐远,直到消失,只剩下悠悠不尽的江水,作者无尽的思念也寄寓其中,意味隽永,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很有感染力。
陕西西安四校2009届第一次语文模拟考试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完成题(8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
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沂。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 罟(gǔ)师:渔夫,这里指船夫。
(1)王诗中首句“杨柳渡头行客稀”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请略作赏析。
答
(2)这两首送别诗,在写法上有相同之处,都新奇、形象、蕴含丰富,请略加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2.(1)渡头点明地点,杨柳点明节令,有以唐人折柳送行的习俗,烘托送别气氛。行客稀见境地之凄凉,反衬送别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总之,首句从环境和感情上为下文作了铺垫。(4分)
(2)两首诗都用了比喻手法写离情。王诗以眼前无边无际的春色比喻自己心中无限依恋惜别之情,且从江南江北一齐随朋友而归;李诗则以眼前这浩浩东去、无穷无尽的长江之水比喻自己对朋友的一片深情。二诗均即景抒情,状难写之情如在眼前,且情和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4分)(大意对即可)
渭南市2009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II)
语 文 试 题
1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4分)
答: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 (4分)
答:
参考答案
12.(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 描写的是动景。 (2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霁、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描写的是静景。(2分)
(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 (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旬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1分) (以上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2008—200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2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共6分)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
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出温
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参 考 答 案
22.鉴赏(共6分)
(1)(2分)流水 白云
(2)(4分)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解析】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文学鉴赏向来就是学生的难点,难在不但要熟练掌握鉴赏技巧,明白解题规律,更要了解与诗歌创作相关的一系列知识,比如作者、创作背静、主旨等,然后综合运用语言能力。(1)中只要紧紧抓住“温润柔美”和“飘逸渺远”这一要点,在前四句中沿特点找意象,此题简单。(2)中要明白是借景抒情,先景后情的写法,要从景物中分析作者的感情。
2009级高三月考
语 文 试 题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杏帘在望 林黛玉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注:这首诗是林黛玉替贾宝玉为大观园中“杏帘在望”一处景点所作题诗,元妃认为是众姊妹中最好的。
(1)联系学过的诗词,分析颔联景物描写的突出特点。(4分)
答: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作者采用了什么的抒情手法?(4分)
答:
参考答案
12.(8分)
(1) (4分)景物名词的排列。鹅儿在长满莲藕和水草的水中自由嬉戏,房前屋后桑榆成荫的人家里,燕子在房梁上呢喃。虽然没有用动词在景物名词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但并不影响诗句的自然流畅,而且还拓展了诗句的表意空间。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和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前两句就是这种手法。
(2) (4分)作者通过尾联赞美了太平盛世的景象。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手法。前三联作者通过具体的写景已经描绘出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基础上,作者于结尾处直抒胸臆,自然而明朗。w.w.w.k.s.5.u.c.o.m
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