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二山水田园诗导学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之二山水田园诗导学ppt课件

ID:566703

大小:117.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之二 山水田园诗导学 制作:惜书楼主 bycld@163.com 二、主要情感。 1. 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2. 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 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山水田园诗 简介 一、概念。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制作:惜书楼主 bycld@163.com 三、 常用意象  松竹:代表人的顽强精神和高洁品质;  清风:常喻品性的高洁;  明月:以喻诗人高洁的人格;  清泉(山泉):象征着明净的心灵,清清泉水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可以绘出隐士的高尚情操;  菊花:是超凡脱俗的隐士的象征;  炊烟:田园生活的象征,是最古朴生活写照;  桑麻:以对“桑麻”的描写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⑧白云:象征一个人纯洁的心灵,表现为高洁渺远、闲淡孤高两个特点; ⑨狗吠、鸡鸣:是一种和平富庶社会的象征符号,用农人饲养的家禽借代田园生活,以此来描绘田园的平安宁静。这既是诗人理想的栖息之地,也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画面意境 —— 恬淡宁谧,清新淡雅,明丽绚烂,雄浑壮丽,清冷空寂等等。 四、表达技巧 1 、写景:衬托(动静 明暗 虚实 点面、正侧)远近高低、绘声绘色、白描、拟人 2 、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制作:惜书楼主 bycld@163.com 导学 之一、 夜归鹿门歌 [ 唐 ]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1 、 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 2 、 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 3 、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 4 、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 4 、明确: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1 、明确: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 , 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2 、明确: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3 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 《 后汉书 • 逸民传 》 载 :“庞公者 ,南郡襄阳人也 . ;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 《 登鹿门山怀古 》 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制作:惜书楼主 bycld@163.com 之二、 《 积雨辋川庄作 》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 、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2 、你认为 《 积雨辋川庄作 》 这首诗中哪些诗句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是怎样体现的?(画的特点:色彩、层次、空间) 3 、颈联中几个意象有什么含义? 4 、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什么含义? 1 、 提示:答题步骤: ①指出该词在句中的意思。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点拨 :  ①“ 迟”字用得最好,在诗中是“迟缓”之意。 ②久雨不停。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  ③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2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联,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白鹭飞翔,黄鹂啼鸣,一取其动态,一取其声音。在背景上,“漠漠”,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苍茫一片;“阴阴”,描绘夏日林木茂盛,境界清幽,自近而远,富有立体感;这样,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高低和谐,极具层次感;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此可谓“诗中有画”,给人以画意盎然的印象。 3 、朝槿, 落叶灌木,喻事物短暂;松,四季常青喻高洁的人品;露葵,一种经历风霜的野菜,喻经历风霜的自己。 4 、 用典,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说明诗人与村夫野老打成一片了,过着与乡人没隔膜、与世无争、清心寡欲的生活。委婉地表达作者对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的厌恶,淡泊名利的情怀。 制作:惜书楼主 bycld@163.com 1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空山秋雨图。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第二幅“明月松间照” —— 明月松林图。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第三幅“清泉石上流” —— 明月清泉图。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第四幅“竹喧归浣女” —— 浣洗晚归图。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   第五幅“莲动下渔舟” —— 月夜采莲图。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这五幅画面总合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2 、  明确:因为山林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鹿柴 》 )。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 桃源行 》 ),一般人自然不知道山中有人了,所以更显得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 3 、 ①首先是为了押韵的需要,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 ②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和诗情画意。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竹喧”“莲动”置前,可以突出山间景物的神奇美妙,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更添情趣。 4 、明确:和谐。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勃勃生机。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5 、“王孙自可留”关于王孙的典故: 《 楚辞 · 招隐士 》 中有“王孙游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用其意,意谓任它春芳尽,王孙也可久留。诗人被雨后秋山诗情画意的景物深深陶醉了 , 他情不自禁地感叹:芳菲的春天已经过去,就让它过去吧,眼前这秋天的山野也别有一番景象 , 也一样的美好。“随意春芳歇”只是作陪衬 , 而真正的重点则是“王孙自可留”。这句话是本诗的主旨句 , 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之感 , 深化了主题 , 同时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之三、 《 山居秋暝 》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 、 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这首诗中共有几幅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一下。 2 、诗歌第一句说“空山新雨后”,诗中明明有浣女、渔舟,诗人为什么说它是空山?    3 、颈联按通常的说法应是“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这里诗人为什么先说“竹喧”“莲动”而后说“归浣女”“下渔舟”?   4 、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和作者要创造的寂静、宁谧的环境是否和谐?为什么?    5 、尾联运用典故 , 而取其相反之义 , 我们怎么理解这一句 ? 它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    制作:惜书楼主 bycld@163.com 二、典例调研。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2 )明确: 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副画面活了起来。 ( 1 )明确: 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制作:惜书楼主 bycld@163.com 不同意: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明证,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三、直击高考。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 注 ]① 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 1126—1193 )晚年去职归隐石湖(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 1155—1221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 1187 )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 2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⑴ 诗歌描绘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是由小桥、流水、村庄、岸阁、浮萍、荷花、人家等景物构成的。 ⑵ 同意:此诗赞誉石湖的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制作:惜书楼主 bycld@163.com 再 见 制作:惜书楼主 bycld@163.com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