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阅读理解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古诗词阅读理解ppt课件

ID:566716

大小:215.5 KB

页数:65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古诗词阅读理解 沈月圆 编 一,理解意象 意象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习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情感。 例如: 以“ 月亮 ”表达思乡之意,用 “ 江水 ” 表达思念之情。以“ 丁香 ”表达愁思或情结,以“ 鸿雁 ”表达羁旅伤感和思乡怀亲之情,以“ 杜鹃 ”表达哀怨、思归之意和凄凉、哀伤的情感,以“ 寒蝉 ”表达悲切、伤感,以“ 乌鸦 ”表达肃杀、萧瑟的氛围,以“ 黄鹂 ”表达欢快的心境,以“ 燕子 ”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以“ 折柳 ”表达惜别友情,以“ 菊花 ”表达高尚与纯洁,以“ 梧桐 ”表达凄凉、悲伤,以“ 浮云 ”表达游子漂泊,以“ 红豆 ”表达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等等。 透过意象破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与意义。 举柳永的词《甘草子》为例: 秋暮 ,乱洒 衰荷 ,颗颗真珠 雨 。雨过 月华 生,冷彻 鸳鸯浦 。 池上凭阑 愁无侣,怎奈个,单栖情绪!却 傍金笼共鹦鹉 ,念粉郎言语。   透过意象看情义 这首词中写环境的意象有 秋暮 、 衰荷 、 乱雨、冷月, 可以想见气氛是 冷清、凄凉 的,而这种氛围又透出了主人公的心中的愁情。词中还写了凭阑和学念“粉郎”言语的鹦鹉等意象,这正见得主人公独居的百无聊赖,心境极其凄凉。这样,以词中的意象为突破口,我们就可渐进全词所创造的意境,进而体会出词作所寄托的思想情感。 2016 全国卷 1 古诗词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 回万里,派作 九龙 盘①。( 迂回流长 , 支流繁多 ) 横溃 豁中国, 崔嵬 飞 迅湍。(横贯中国,气势磅礴)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唐朝鼎盛雄霸天下,三吴大地已经不是大观 }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唐王朝一统天下六方来朝 }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释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望汉江锁定意象就是汉江之水 开头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答分点一)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答分点二) 主旨是: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 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 ;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 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安徽高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小重山 端午   【元】舒颉   碧艾香蒲 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 五色臂丝 ①长。空惆怅,谁复吊 沅湘 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 》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 阴凉 。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题目 8.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以意象透视 ,可见有“ 碧艾香蒲 ”“ 五色臂丝 ”“ 沅湘”“《离骚》”“树阴” ,还有“ 儿共女” 和诗人,这些形象都与端午有关,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端午节的风俗,一类是端午节的历史内涵。 以关键词透视以标题和注释透视 以关键词透视,可以找出“ 空惆怅 ”“ 总堪伤”“无人解”“凉”。 以标题和注释透视,可见这首诗与古代爱国诗人 屈原 有关。把这几个方面联系起来, 便可想像出 ----- 想象 在端午节到来时,人们在忙着插艾草香蒲,缠五色臂丝,而诗人却在读《离骚》,吊沅湘,追悼古圣先贤。诗人惆怅”“伤”“凉”的心境,既激于屈原的“忠义气”与身世遭遇,又感于世人对他的不理解。这样一来,第1小题“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可以领会出了, 第2小题分析对比(或反衬)的表现手法 也不费思量了。当然,我们还可以由传达诗人情感的字眼“惆怅”“伤”“凉”“无人解”等发问: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感情?再来看看诗中所写的意象,再联系到诗的标题和注释,合理地解开萌生诗人情感的“谜团”,这个“谜团”一旦解开了,“空惆怅”“无人解”所传大的思想感情也就明确了,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也就了然于心了。如此多点透视,诗歌的神秘之门也就訇然洞开, 两道鉴赏题的答案也就不在话下了。 二,抓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古诗中带有喜怒哀乐等情感色彩的词语,它们是诗人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往往也是全诗之“眼”,像杜甫《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的“ 好 ”字,《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的“ 悲 ”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漫卷诗书喜欲狂”的“ 喜 ”字等,都是这样的关键词。抠出这些关键词,也就找到了诗歌的点睛之笔,就把握住了诗人应表之意与应抒之情。 关键词的词性 古诗词中的关键词以 形容词 为主,也有 动词 。下面举例来说: 好雨知时节 -- 为什么关键词是 好 不是 知 ?知时节是说这个雨下的是时候顺应人意,由此知道关键词是好而不是知。 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 -- 关键词是 “ 深 ”“ 愁 ” ,花木深是渲染,是说愁的程度的。 也有动词 自吟诗送老,相劝酒开颜 -- 关键词是动词 “ 送 ” 和 “ 开 ” 。送,是打发走的意思,自吟诗是为了内心高兴,不让自己老去。相劝酒是为了大家开心快乐目的是开颜欢笑。 野人时独往 -- 关键词是 独 ,理解了 独 ,就理解了野人的内涵。无拘无束的山野之人,时时一个人行走江湖。 举例 例如,司空曙的一首五言律诗《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凝梦,相 悲 各问年。   孤 灯 寒 照雨, 湿 竹 暗 浮烟。  更有明朝 恨 ,离杯 惜 共传。   具体分析 这首诗中有很多能传达诗人思想情感的关键词,如颔联中的“ 悲 ”字,颈联中的“ 孤 ”“ 寒 ”“ 湿 ”“ 暗 ”四字,尾联中的“ 恨 ”“ 惜 ”等字,这些字眼 凄冷 、 暗淡 ,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韩绅久别重逢、乍见之后反凝为梦境 悲凉、惨淡 的心情,从中可以揣摩出朋友之间的 深厚情谊 。 三,揣摩标题 古人写诗,往往如同打谜语,诗句是“谜面”,标题是“谜底”,尤其是咏物诗、酬答诗等,阅读诗句不明其意的时候,一对照标题可能就豁然开朗。高考全国卷古诗鉴赏题要求阅读张籍的 《 秋思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寄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例析 在分析试卷时发现,不少考生把这首诗理解为抒写别离之情,他们可能看到了诗中有“ 行人 ”二字,其实只要看看标题“ 秋思 ”,再关注一下诗中“ 家书 ”这一意象,就很容易看出这是一首思乡怀亲的诗,表达出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 课堂精练 【例1】 颈联 颇有韵味,请揣摩表达的情感。(2分)    喜 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 ( 沉沦 )久,愧 ( 惭愧 )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学生答案 自己被贬沉沦处境不佳,感到对不起亲人,诗中表达辛酸惭愧之情。      分析:得1分。作者是写了自己被贬沉沦而惭愧心酸之情,但因为有标题“喜外弟卢纶见宿”,可见作者对表弟相见频的感激,自己有“喜”亦有愧。 参考答案 因为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诗人自己 感激而喜 ;而因为处境不佳,诗人自己面对亲人 频见而愧 。 标题告诉我们有 “ 喜 ” 的感情 颈联告诉我们有 “ 愧 ” 的感觉。 【例2】 请赏析“万里黄河绕黑山”,“绕”字的妙处。(3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 绕 黑山。 学生答案 生动形象写出了地域之广阔“万里黄河”环绕“黑山”的情景,以此状征途之回转曲折。   分析:得2分。文章的标题是“征人 怨 ”, 而考生只分析出征途之回转曲折,显然忽视了题目的主题暗示。文章四句,不着一个怨字,但处处扣之 。 四句分别是: 怨征调之频繁,怨战争之紧张,怨戍边无归期,怨征途无尽头。 可见绕字不仅状景,还有言厌之情的作用 参考答案 生动形象写出了地域之广阔“万里黄河”环绕“黑山”的情景,以此状征途之回转曲折。表达了征人对战争不止的 渺茫与厌恨。   启示:标题的动词暗示了文章的事件,而形容词往往暗示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我们在阅读诗歌时,要注意标题的暗示意义。 例 3 阅读下面这首诗,思考:诗歌最后以景作结,有何作用?(3分)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学生答案】 以景结情,映衬出边愁之缭乱之浓郁。 分析:得1分。题目提问“最后以景作结,有何作用”,而这答案就没有回答最后景结所起的作用,因为以景衬情,不是诗句最后才有的。诗中写战士“边愁”“听不尽”,诗人在结尾处轻轻宕开一笔,推出一幅“月照长城”的画面。此不仅为衬情,更是引发读者想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读者也许会生发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还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于是,诗歌也就有了绵长的韵味。    【 参考答案 】 以景结情,映衬出边愁之缭乱之浓郁。为读者留置广阔的想象空间,使文章更是韵味绵长。    四,解读注释 这是针对解答高考古诗鉴赏题而言的。在命制高考题时,命题者总是为考生着想,认为考生解读有困难时,往往会给出一二条注释,帮考生开一扇理解诗句、解答题目的“ 窗户 ”。我们一定要领这个情,借助它撩开诗歌神秘的面纱。 例如,安徽省高考卷曾有这样一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 注释 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考题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解析 解答这两道题目,都须关注注释,尤其是前两条注释。小孤山为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正是作者自我的化身, 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仍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小孤山的“ 孤 ”与诗人末世孤臣的“ 孤 ”,不仅字面相应,而且蕴意相同,这一字眼运用得自然而又巧妙。   【例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思考: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学生答案】 表达作者清秋冷落的孤寂之情。   分析:得1分。文章是在表达清秋冷落的孤寂之情,但仅点至此,还未分析到位,因为作者写柳树,实则写自己的心境,是托物言情的手法。注释有道: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可知,注释暗示了寂寥之源:抱负难全,命运坎坷。 【参考答案】 表达作者 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伤感心情 。 五,把握主旨 把握主旨是古诗阅读教学中重要的一点,也是学习鉴赏古诗必备的一项能力。我在古诗教学中,摸索出用“四步阅读”的方法把握诗歌主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步:看标题——悟主旨。 如:《九月九日 忆 山东兄弟》一诗,从题目中很容易看出其主旨是表达漂泊异乡的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如:《 送 元二使安西》一诗,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这类诗往往表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包含着对朋友前途命运的担心或者对朋友真诚的祝福, 第二步:找诗眼——悟主旨 。 一首诗中往往有一两句地位非常重要,它无疑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我们叫它 诗眼。 它往往是诗歌中的 直接抒情句、运用典故句、富含哲理句 。我们在阅读诗歌时要特别关注这些句子。 先看诗歌中的直接抒情句 。  如:《次北固山下》一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结尾两句直接抒情句,点明本文的主旨是表达游子远离家乡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再来关注诗歌中的哲理句 ,  如:《望岳》一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由诗歌最后两句富含哲理的句子,读出诗歌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 再来关注一下诗歌中的典故 如:《赤壁》一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我们分析诗歌最后两句所用的典故,意思是如果历史不给周瑜提供机会,就不会有赤壁之战的胜利,二乔就会做曹操的俘虏,东吴的命运也会改写。从而得出诗歌的主旨,反映了诗人空有才能却没有施展机会的抑郁不平之感。 第三步,品意象——悟主旨。    “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选用的意象中往往寄寓着诗人的深情,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诗歌的主旨。如《钱塘湖春行》一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我们品味作者选用的意象,从“ 白云、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荫” 这些美丽的意象中,我们不难看出本诗的主旨是表达作者对钱塘湖早春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四步:读背景——悟主旨 。 如:《行路难》一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单从诗作上我们很难确定诗人人生道路上遭遇了什么困难,这时就需要借助背景资料了。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 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却没有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首诗是公元744年离开长安时所作。联系李白的经历,结合诗歌的内容,我们理解了诗歌的主旨,原来诗人抒发了自己受到排挤,怀才不遇的郁闷之情,并表达自己积极进取实现人生理想的豪情壮志。 再次提醒 我们如果能扎扎实实进行以上四步阅读,任何一首诗歌的主旨都不难把握。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不要只进行一步阅读就轻易下结论,否则就可能因理解片面而造成失误了。如果能从“ 标题、诗眼、意象、背景” 这四方面进行 互相印证 的话,就可以保证主旨把握准确精当,万无一失了。 六,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达技巧即艺术手法,主要是指所用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诗歌考查的 表达方式重点是描写和抒情 。涉及到的 表现手法一般有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反问、双关、引用(典故)、衬托(正衬、反衬),反衬又有以动衬静、乐景衬哀情等;还有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等 , 例一 如陈与义《早行》“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主要用了 反衬 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例二 如《春日忆李白》的两句诗,“渭北”“江东”“春天树”“日暮云”,并不是简单地罗列,更不是纯为了写自然风物。诗人运用了 虚实结合、寓情于景 的手法,借自然风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开阔的画面,寄寓了自己深厚无比的思念之情,可谓出神入化,情韵绵绵。整个画面显得既清新自然,又含蓄而耐人寻味,而这正是诗歌语言的特点,因此清代沈德潜称它“写景而离情自见”(《唐诗别裁》)。 以动衬静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 燃. 山 舞 银蛇,原 驰 蜡象 明月松间 照 ,清泉石上 流 .竹 喧 归浣女,莲 动 下渔舟. 鸟 宿 池边树,僧 敲 月下门 蝉 噪 林逾静,鸟 鸣 山更幽. 以乐景衬哀情 此去今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虽说是“虚设”,但终是美景,但诗人心中却蕴涵着难以排解的愁苦.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 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在寂寞悲凉的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若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 欲扬先抑 1、《春雪》 韩愈 新年都 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都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 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3、《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 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托物言志 《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比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 . (2) 老骥 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 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曹操 (3)问君能有几多 愁 ,恰似 一江春水 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 烟草 ,满城 风絮 ,梅子黄时雨. 对比 战士军前 半死生 ,美人帐下 犹歌舞 。 唐 高适《燕歌行》 屋中男妇 饥不餐 ,船上猎鹰 饱食肉 。 明 蒲松龄《挽船行》 农夫心内 如汤煮 ,公子王孙 把扇摇 。 明 施耐庵《水浒传杂诗 比拟 东风 便 试新刀 尺,万叶千花一手栽。 有情芍药 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唯有 南风旧相识 ,偷 开门户 又 翻书 。 对偶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海日生残月,春风入旧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情月长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借代 1、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金戈铁马代指精锐部队   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干戈代指战争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丝竹代指音乐   4、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管弦代音乐 夸张 1、 白发 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李白) 2、 飞流直下 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 金樽清酒斗 十千 ,玉盘珍馐 值万钱 。(李白《行路难》) 4、 桃花潭水深 千尺 ,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赠汪伦》) 5、 万里 赴戎机,关山度 若飞 。(《木兰 诗》) 6、 瀚海阑干 百丈 冰,愁云惨淡 万里 凝。 反问 徒言树桃李,此木 岂 无阴?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 忆江南? 谁 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本是同根生,相煎 何 太急? 田横五百人安在, 难道 归来尽列侯? 双关 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选自《题临安邸》作者:南宋 林升直 “ 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 3. 惶恐 滩头说惶恐, 零丁 洋里叹零丁。(选自《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 用典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 温廷筠《商山早行 象征 白居易《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诗人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我们可以看出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神情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的这一思想性格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这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何必”两句更表达了诗人这种性格特点. 还有一些就不一一列举了 谢谢同学们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