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考作文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
方志敏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
陶行知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
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全国各地作文命题出现了一个共同的好的趋势:对于文学性的依赖在逐年降低。高考作文并不是选拔文学家,而是
考查考生使用汉语的基本能力
。这几年,天津的作文包括全国的作文都出现了
审美性在减少
,
知识性、思辨性、说事讲理的成分在增加
的现象,这是适合高考作文的。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
方志敏
出自《可爱的中国》,主要表达作者在
逆境中对国家前途未来的希望与信心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
陶行知 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
黄大年
陶行知的话意在表达
爱国的精神是国人必备的素养
黄大年的话意在
鼓励个人要为国家奋斗,实现个人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生活化、多元化、“小题大做”的命题特点,转向“爱国”“奋斗”这样宏大的时代命题,试题通过选取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三位重要人物 的经典话语,从不同侧面引导考生用心
感受中国的发展历程
,
思考大国风采、 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
,在体会民族振兴、国家进步的同时,从
历史的纵深、代际传承以及面向未来的愿景
中,更充分地认识
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
,不断增强自己和同代人的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进而在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贡献个人力量。
该作文命题在材料的选取上突出
思维力
,立意空间, 内涵、角度和层次非常丰富,注重让不同水平的考生都有发挥的余地,能很好地区分考生的立意层次和写作水平。考查内容上既关注时代热点,又贴近考生实际,进一步凸显了语文学科所独具的“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的功能, 体现了高考语文命题
价值观考查
和
语文核心能力考查
相结合,
能力立意和价值立意
相结合,强化了语文学科对核心素养的考查。
该作文命题在着重考查考生的
归纳概括
、
思维能力
以及
语言表达
的基础上,也注重考查考生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文素养
,而且在限定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结合方面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体现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精神。
三个材料不能割裂分析,应该总体思考。考生可以谈对国家的信心,谈爱国,谈为国家贡献力量,等等。可围绕三个分论点来论述。
思考角度:
爱国情怀和时代精神角度立意
爱国主义的重要表现就是要有时代精神
个人要为时代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时代精神决定时代命运,青年一代要传承爱国精神,争做时代弄潮儿
思考角度:
人类、社会发展角度谈爱国
高举爱国旗帜,为人类发展做贡献
人类共同体从热爱自己的祖国开始
标题是文章的眼
,对于读者--阅卷老师来说,标题是“第一吸引力”,是感情交流的第一接触点,眼睛画得好,则美目流彩,顾盼生辉,全文皆活,让阅卷 老师“一见钟情”。
追梦时代,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扬奋斗之帆,逐复兴之梦
初心不改,奋斗正当时
迎向时代奔跑,接力祖国圆梦
新时代,新起点,新青年,新梦想
拟题示例
作文还有如下限定。1.“ 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注意选择角度不宜贪多求全,面面俱到,
三段话都蜻蜓点水似的涉及的作文
肯定分数不高。
2.“ 文体特征鲜明”。写记叙文要像记叙文,写议论文要像议论文,写抒情散文要像抒情散文,不能四不像。需要说明的是,天津卷作文题把“文 体特征鲜明”明确写入要求当中,这可以说是击中了当前中学生写作的“软肋”。《高考说明》要求考生作文要符合文体要求。天津卷作文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作文文体要规范,特征要鲜明。这对于那些平时在写作训练中不愿意受文体约束、自以为是、信笔写来的考生,不能不说是敲响了警钟。
3. 对“爱国”“奋斗”要进行概念厘定,不可天马行空。得分较低的作文暴露出的首要问题是
审题不清导致的偏题
。有的考生没有围绕“爱国”来谈感悟,而是大谈“中国的历史”“人类的发展”等,以致离题千里。亦或
围绕“中国的过去与现在之对比”作文,与文题相距甚远。
阅卷老师先看审题立意,如果
偏题
,得分往往在 3
0
分以下,如果再加上文笔不好,最多得 10 分甚至可能得 0 分。
而堆砌辞藻、矫揉造作则是不少考生在考场上常犯的毛病。他们认为,在文章里多用一些好词佳句,就能取悦阅卷老师,因而不从表达的需要出发, 滥用一些漂亮的词语或段落。殊不知,一朵鲜花插到牛粪上,是绝对不和谐的。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题记 汨罗江畔,高冠长佩的诗人最后一眼回望这万里山河,毅然跃下;长安失陷,烽火三月,杜子美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鲁迅先生握着 手中的笔,默然长叹。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都和我有关。
人们常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可国破家亡之时,有多少人认为责在自己?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 觉得自己有责任。”国难时,又有几个人觉得自己有责任?然而终究是有的。兵临城下,六军待发,北京保卫战一役,兵部尚书于谦独自站在城头第一次指挥战斗。未曾提起剑,未曾识戎装,但他敢于独自一人,于国难之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是因为他“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因为他认为这就是他的使命,这就是他的责任。
而那些保家卫国、戎马一生的战士,他们都做到了以国家安全为己任,宁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岳飞率领的岳家军“精忠报国”,戚继光引领的 戚家军顽强抗倭;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王师 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而和平年代,国家兴亡,责任亦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玄奘西行,辞别故地,曾翻越过几座高山,蹚过几道江河,穿过几次平原,踏过几片草地, 史书没有记载,但处处都留下了他坚定的足迹;郑和下西洋,远渡几方国土, 行过几处洲陆,史书没有记载,但每一片海域都曾留下过他的声音。他们肩负着时代的责任,毅然前行。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新时代的我们,纵然渺小平凡就如苔花一般,也要担当起国家的责任,尽自己所能,做 最大贡献。 就如“港珠澳大桥”掌门人林鸣一般,坚守“工匠精神”;就如“肝胆外科第一人”吴孟超一般,悬壶济世,妙手回春。
就如鲁迅先生所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 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这是一篇很棒的议论文,
中心明确
,
内容充实
,
感情真实而自然
。本文以诗句为题记,呼唤出文章主题,明确了
个人与国家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
。对众多诗人诗句的引用,丰富了作品,精彩了文章,让整篇文章充满了诗意语言,文采飞扬,富有感染力。
构思立足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工匠精神”来展现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