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10月月考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有5道大题,共11页。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50分。
2.考生务必将答案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机读卡和答题纸交回。
4.试卷含卷面分5分。
1.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 )
A. 量入为出 量体裁衣 车载斗量 量力而行
B. 解元 土崩瓦解 庖丁解牛 解甲归田
C. 靡靡之音 靡不有初 风靡一时 所向披靡
D. 累赘 危如累卵 白骨累累 硕果累累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选出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字形和字义辨析读音。
A项,除了“车载斗量”的“量”读liáng ,其他三个都读liàng;
B项,“解元”的“解”读jiè,其他三个都读jiě;
C项,四个“靡”都读mǐ;
D项,“累赘”和“硕果累累”的“累”都读léi,“危如累卵”和“白骨累累”的“累”都读lěi。
故选C。
2.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 )
A. 欢呼雀跃 家雀儿 鹊桥相会 鸠占雀巢
B. 流觞曲水 曲突徙薪 委曲求全 曲肱而枕
C. 劈头盖脸 独辟蹊径 披波斩浪 披荆斩棘
D. 蓓蕾 烘焙 关怀倍至 英雄倍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选出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然后根据字义和字音辨析字形正误。
A项,“鸠占雀巢”应为“鸠占鹊巢”;
B项,没有错误;
C项,“披波斩浪”应为“劈波斩浪”;
D项,“关怀倍至”应为“关怀备至”,“英雄倍出”应为“英雄辈出”。
故选D。
3.下列事件与成岗无关的是( )
A. 帮助江姐负责印刷《挺进报》 B. 在监狱中写下“我的自白书
C. 被敌特务使用过测谎器、麻醉剂 D. 与许云峰一起挖秘密通道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著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事件与成岗无关的”,这是针对《红岩》设题,然后回顾“成岗”这一人物形象,再看选项中哪件事与他无关。成岗的主要事件:成刚刻印“挺进报”被发现时他没有及时离开现场,而及时用暗号通知党,避免了更多的人被捕;经受严刑拷打,写下《我的“自由书”》表明心志;在白公馆他积极联络地下党,接受新考验,即使敌人用诚实注射剂也未能使他泄露党的机密,顽强地和敌人周旋;与许云峰一起被敌人秘密地抛进镪水池光荣就义。
D项,“与许云峰一起挖秘密通道”错误,应该是许云峰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
故选D。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安稳
B. 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C. 于是辞相印不拜 拜:授予官职
D. 左右欲兵之 兵:用兵器杀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C项,“于是辞相印不拜”,这句话是说“于是,就辞去丞相职位不就任”,这句话是主语是“文天祥”,即接受任命之人,故句中“拜”应解释为“接受任命”,而“授予官职”应是从朝廷的角度来说的。
故选C。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按图索骤 按:按照
B. 明察秋毫 察:看清楚
C. 百战不殆 殆:懈怠
D. 一夫当关 当:把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C项,“百战不殆”,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殆”意思是“危险”。
故选C。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 公子亲数存之 存:保存
B. 比诸侯之列 比:并,列
C. 道芷阳间行 道:路程
D. 决负约不偿城 负:依仗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A项,“公子亲数存之”意思是“公子多次亲自慰问我”,“存”,慰问;
C项,“道芷阳间行”意思是“取道芷阳,抄小路走”,“道”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取道;
D项,“决负约不偿城”意思是“也必定背约不给城邑”,“负”意思是“背负”。
故选B。
7.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B. 吾尝跂而望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C. 其间旦暮闻何物 然则何时而乐耶
D. 生乎吾前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A项,第一个“乃”,竟然,第二个“乃”,表判断,就是;
B项,第一个“而”,连词,表修饰,第二个“而”,连词,表递进;
C项,两个“何”意思都是“什么”;
D项,第一个“乎”相当于“于”,在,第二个“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故选C。
【点睛】
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8.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D.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A项,第一个“其”,代词,自己,第二个“其”,代词,他的;
B项,两个“何”,多么;
C项,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却,第二个“而”表假设,如果;
D项,第一个“乎”,相当于“于”,第二个“乎”相当于“于”,比。
故选B。
9.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B.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C. 其皆出于此乎 其孰能讥之道
D. 徐公何能及君也? 大王来何操?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A项,第一个“乃”,才,第二个“乃”,仅仅;
B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承接;
C项,第一个“其”,表猜测,大概,第二个“其”表反问,难道;
D项,第一个“何”,怎么,第二个“何”,什么。
故选B。
10.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______________,一去三十年。
②鼓瑟希,铿尔,______________,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唯求则非邦也与?__________________?
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润物细无声。
⑤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⑥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⑦适莽苍者三餐而反,____________;适百里者,_______________;
⑧虽有槁暴,不复挺者,______________ 。 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⑩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答案】 (1). 误落尘网中 (2). 舍瑟而作 (3). 导乎三子者之撰 (4).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5). 随风潜入夜 (6). 三顾频烦天下计 (7).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8). 腹犹果然 (9). 宿舂粮 (10). 輮使之然也 (11). 金就砺则利 (12). 骐骥一跃 (13).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主要包括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主要注意如下字词:瑟、撰、潜、频、抟、犹、舂、砺、鳝。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各美其美的真实世界。其显著特征有三——
特征一: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
特征二: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就像作者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姑蔡女之类的女性样板,而是一群“小才、微善”“或情或痴”的寻常“异样女子”,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
特征三:红楼女子的美,又是有个别性、互补性的。小才,有种种;微善,有种种;真性情,更有种种。单以真性情而论,可谓千姿百态,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少有重合,少有雷同。
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较多地推重个性和自我。这种女子或活得洒脱(如湘云、芳官等),或心智锐敏(如黛玉、龄官),或性格刚烈(如直面戕害的鸳鸯、尤三姐等),是古已有之的“不谄”“不趋”“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任意流淌。
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体恤他人,是对儒家“修己安人”“和而不流”等积极内涵的认同与实践。这种女子大都活得安详(如李纨、麝月等),待人谦和(如薛宝钗、花袭人等),且品行坚韧(首推平儿,还有薛宝钗),是古已有之的“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清醒高扬。
(取材于刘敬圻《〈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
材料二
薛宝钗是一位“冷人”。曹雪芹写宝钗的冷性格,最为精彩的是写她有一种莫名的病症,需要服食一种名为“冷香丸”的药。
从第七回制药用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宝钗的天性并非真冷,她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热毒。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让宝玉觉得她也入了国贼禄蠹之流,这正是热的表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分明也是热毒。但她为人处事却端庄大方,竭力掩盖自己内心深处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与迷恋,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变得十分世故。“冷香丸”的意义,是解热毒的意义,也是治疗内外分裂的意义。
这种解释虽能自圆其说,但近乎苛评。我倒很欣赏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种见解。他的立场有所不同,对宝钗有一种理解之同情。
他说:“这药丸可非同小可,是全书大悲剧的象征。”薛宝钗是个才、德、貌三全的人物,但她毕竟是个青春少女。她和林黛玉等少女一样,有生命激情,有爱恋向往,但她接受了一套儒家的道德规范,竭力掩盖、压抑自己的内热,以至用“冷香丸”来化解自己的内热。在封建道德观的威慑下,她竟然把自己的生命激情视为一种病,需要药治。林黛玉的悲剧固然是悲剧,但她毕竟把自己的情感毫无掩饰地率性表露过、宣泄过,任自己的眼泪挥洒过、畅流过,而薛宝钗则把一切真情感深深地压在心底,然后装出一副冷清的面孔去对付那个虚假的缺乏真情真性的世界。她是真正的封建道德的点缀品、牺牲品,她的心性表面上是被冷香丸化解掉的,实际上是被封建道德专制理念埋葬掉的。薛宝钗的悲剧是对青春热情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自己屈服于外部社会规范而牺牲自身心性的结果。这种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更深刻的悲剧,所以胡菊人先生称之为“大悲剧”。
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太过强调薛宝钗是封建关系的维护者,而忽视了她是封建规范、封建理念的牺牲者。而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发现宝钗是一个不得不用冷香丸来冰冻青春热情,又不得不带着“冷人”面具去面对邪恶社会的人。
(取材于刘再复《红楼人三十种解读》)
材料三
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说宝钗“孜孜以求的是‘甜如蜜’的小人之交。她常常给人送东西,有时是有一定同情心的善行。但我们应看到,她的动机是复杂的。首先是求得美名,目的是邀时誉,笼络人心”。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
比如,说她破坏宝黛爱情,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置,甚至还为此耍了阴谋——移祸黛玉。我承认,宝钗是有缺点的。但读者如果不存先入之见,实事求是地分析此事的前因后果,则不难发现,指斥其“奸”过于严苛。那日正值芒种,宝钗与凤、纨、迎、探、惜等在园中玩耍,因独不见黛玉,故去潇湘馆找她。由于忽见宝玉进去怕自己也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她便抽身回来。这恰好证明她心地纯正,不存妒忌之念。接着见一玉色蝴蝶,十分有趣,遂追扑起来,又证明她当时并无醋意与不快。这时听见亭内红玉与坠儿说话,宝钗认为“奸淫狗盗”,固然反映了她的封建正统观念,实不足取,但她装着追寻黛玉,却是彼时彼境合乎实情之言。人们情急之下做出的反应往往与当时正在进行的事有关。宝钗当时就是为找黛玉而来,因此,说寻黛玉实在是最正常不过的。毕竟,处境窘急,脱口而出,情有可原。
比如,在金钏自杀的问题上,宝钗说她“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确实是无情到了冷酷的程度。但说她将自己两套新衣拿来给金钏装裹,是为了对照贬损黛玉,实在有失偏颇。因为黛玉“素日是个有心的”之类的话是王夫人所说,且宝钗历来心胸宽大,从不计较琐事,连庭院花木、房间布置、衣服首饰等都不大讲究,所以在姨妈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这一情境之下,她主动提出此议是十分自然的。她在宽慰王夫人时说的一席话,除了表现其惊人的无情外,确实有讨好巴结之嫌,但也仅仅是嫌疑而已。因为人们为了安慰亲人、朋友,有时会说一些减轻其责任的话,这并不能完全代表她心中真实的判断,只能说有讨好之嫌。断言其“奸”,并无铁证。
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拓宽了审美的艺术空间。
(取材于周思源《探秘集》)
11. 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偏不倚”中的“倚”,读音为yǐ。
B. “班姑蔡女”中的“班姑”,指《后汉书》作者班固。
C. “戕害”中的“戕”,最后一笔是“、”(点)。
D. “不矜不伐”中的“矜”,意为“自夸”。
1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红楼女子之美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各美其美 B. 美得适度
C. 都兼具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 D. 体现了一些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
13. 材料二中,胡菊人先生认为薛宝钗是大悲剧人物,下列说法不属于其理由的一项是( )
A. 内热外冷的分裂,使其世故 B. 把生命激情视为疾病
C. 只能用假面对付虚假的世界 D. 不曾像黛玉那样率性
14. 根据材料二,下列与“冷香丸”有关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曹雪芹创造出以“冷香丸”治疗宝钗的“热毒”,是一种精彩的写法
B. “冷香丸”所解“热毒”,“病症”之一是追求功名,之二是为人端庄
C. 有人认为,“冷香丸”有治疗内热外冷分裂性格的意义,对宝钗有益
D. 有人认为,“冷香丸”是压制生命活力扭曲真实心性的,对宝钗有害
15. 根据材料三,下列证明宝钗不“奸”的理由中,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A. 去潇湘馆寻黛玉,因见宝玉进去怕有不便,便没有前往,可见她不存妒忌
B. 担心红玉与坠儿怀疑自己,便假装是在追黛玉,这是情急之下的正常反应
C. 提出拿自己的新衣给金钏装裹,是为了给王夫人减压,不是为了贬损黛玉
D. 认为金钏死不足惜,是特定情境下的话语,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
16. 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说明造成对宝钗的评价众说纷纭的原因。
【答案】11. B 12. C 13. A 14. B 15. D
16. 要点一:从创作原则看,《红楼梦》是要塑造“真的人物”,人物形象不再单一、单薄。要点二:从读者角度看,读者选取的立场及对人物的评价是否先入为主,都会影响对宝钗的评价要点三:从写作手法看,《红楼梦》运用了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义,把握字形、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把握该项考查的点,再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
B项,“‘班姑蔡女’中的‘班姑’,指《后汉书》作者班固”错误,“班姑”指班昭,班固的妹妹,后来续写了班固《汉书》。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红楼女子之美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然后到材料一中圈出有关红楼女子的内容,与选项进行比对。
C项,“都兼具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错误,材料一第四段说的是“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少有重合,少有雷同”,并非“兼具”。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材料二中,胡菊人先生认为薛宝钗是大悲剧人物,下列说法不属于其理由的一项是”,然后到材料二中圈出胡菊人先生认为薛宝钗是大悲剧人物的理由,与选项进行比对。
A项,“内热外冷的分裂,使其世故”错误,这一句源自材料二第二段,文中说“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变得十分世故……这种解释虽能自圆其说,但近乎苛评。我倒很欣赏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种见解”,由此可知,这种看法不是胡菊人的看法,而是其他人的看法。
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根据材料二,下列与‘冷香丸’有关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然后到材料二中圈出有关“冷香丸”的内容,与选项进行比对。
B项,“‘冷香丸’所解‘热毒’,‘病症’……之二是为人端庄”错误,材料二第二段说“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让宝玉觉得她也入了国贼禄蠹之流,这正是热的表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分明也是热毒”,这两个都是“热毒”,紧跟着后面说“但她为人处事却端庄大方……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这应该是“冷”的表现。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根据材料三,下列证明宝钗不‘奸’的理由中,与文意不符的一项”,然后到材料三中圈出能证明宝钗不“奸”的内容,与选项进行比对。
D项,“……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错误,材料三倒数第二段说的是“确实有讨好巴结之嫌”。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说明造成对宝钗的评价众说纷纭的原因”,然后浏览三则材料,圈出对宝钗评价的角度,再分点进行概括。如材料一“《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各美其美的真实世界”,这是创作原则方面的原因;如材料二“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太过强调薛宝钗是封建关系的维护者,而忽视了她是封建规范、封建理念的牺牲者。而胡菊人
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发现宝钗是一个不得不用冷香丸来冰冻青春热情,又不得不带着‘冷人’面具去面对邪恶社会的人”,这是读者立场角度的原因;材料三“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拓宽了审美的艺术空间”,这是写作手法方面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有度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荆【1】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之氓社稷也,而荆以亡。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桓公之氓社稷也,而齐以亡。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残齐,平中山,有燕者重,无燕者轻;襄王之氓社稷也,而燕以亡。魏安釐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韩拔管,胜于淇下;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安釐王死而魏以亡。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釐,则燕、魏可以强。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此亡之本也。若是,则群臣废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数至能人之门,不一至主之廷;百虑私家之便,不一图主之国。属数虽多,非所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所以任国也。故臣【2】曰:亡国之廷无人焉。廷无人者,非朝廷之衰也;家务相益,不务厚国;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也。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辨而易治,故主仇【3】法则可也。
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谬,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民,退淫怠,止诈伪,莫如刑。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贵之而传之。人主释法用私,则上下不别矣。
(取材于《韩非子》)
注释:【1】荆庄王:即楚庄王,春秋时期五霸之一。【2】臣:韩非自称。【3】仇:校对,以……核对。
17.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庄王之氓社稷也 氓:通“泯”,灭,死。
B. 则臣离上而下比周 比:接近,勾结
C. 家务相益 务:任务,事务
D. 而信下为之也 信:放任,听凭
18.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而齐以亡 以毁为罚也
B. 此亡之本也 必以先王之法为比
C. 则群臣废法而行私重 则上尊而不侵
D. 比周以相为也 大臣务相尊
19. 下列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
(群臣)又都丢掉国法而营私舞弊
B. 今若以誉进能
现在如果按名声选用人才
C. 故忠臣危死于非罪
因此忠臣遭遇危难而死,这不是罪过
D. 巧匠目意中绳
高明的木匠用肉眼测度(木材)也合乎绳墨的标准
20.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
②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21.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度”意指国家治理要制定明确的法度,因为这是国家强大的根基。
B. 开篇列举楚齐燕等国相继兴盛的史实,引出治国应当“有度”的话题。
C. 如果统治者的奖惩标准不明确,就会造成官员热衷于结党营私的风气。
D. 要严格执行法律,对权贵与平民一视同仁,以严刑峻法保证社会秩序。
22. 文中韩非子围绕“以法治国”阐述了自己的治国理念。你认为他的治国理念有哪些可取与不可取之处?请分别列出并简述理由。
【答案】17. C 18. A 19. C
20. ①如今这些国家都衰败了,是因为群臣官吏都去干那些使国家动荡而不是使国家安定的事情。②惩罚罪过不避开大臣,奖赏善行不漏掉平民。 21. B
22. 可取之处及理由:①国家治理应以法律为准绳,选拔和评价官员均应有明确标准。这样能够使官员专注于本职工作,提高行政体系的效率。②执行法律要客观公正。这样能够制止恶行,保证社会稳定。
不可取之处及理由:着眼于维护统治者权威,过于强调严刑峻法。因为法制不仅应该维护公平正义,也需要保障人权和自由。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C项“家务相益”意思是“私家致力于互谋私利”,“务”是“致力于”的意思。故选C。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A项,前一个“以”是介词,因;后一个“以”,介词,拿、把。B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的。C项,两个“则”都是表顺承,那么。D项,两个“相”都是副词,互相。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高考中对虚词的考查单独命题较少,多与翻译、断句等考点结合考查。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认真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还要注意到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常用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有:词性分析法、位置分析法、温故求新法、语境判定法、语法切入法、标志识别法等。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理解和翻译句子的能力。C项,结合上下文可知,“故忠臣危死于非罪”中,“故”是“因此”的意思,“危”是“危难”的意思,“非罪”是“没有罪过”的意思,“危死于非罪”是状语后置句,因此“故忠臣危死于非罪”正确的理解是“因此忠臣无罪却遭遇危难而死”。故选C。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①“亡”,衰败;“务”,致力于,从事;“所以”,表凭借,可译为“……的事情”;“乱”,使……乱;“治”,使……安定。②“刑”,惩罚;“过”,罪过;“善”,善行;“匹夫”,平民。
【21题详解】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列举楚齐燕等国相继兴盛的史实”不当,从原文看,作者列举的是列举楚齐燕等国相继兴盛又衰败的史实。故选B。
【2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筛选出作者的治国理念,然后再站在现实的高度思考作者哪些观点可取,哪些观点不可取,确定答案。作者说“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国家治理应以法律为准绳,选拔和评价官员均应有明确标准,执行法律要客观公正,不能因人物身份高低而有所不同,这些内容都是对当今社会有着现实意义的。但站在当今社会的高度来看,就会发现,作者的观点是从维护统治者的封建统治出发的,观点过于严苛,缺乏对人权的保障意识,这一点又是不可取的。
参考译文:
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强大,也不可能永远衰弱。君主依法办事,国家就强大;君主不依法办事,国家就衰弱。楚庄王曾并吞二十六个国家,开拓三千里疆域;楚庄王抛下国家死亡之后,楚国便随之衰弱。齐桓公吞并了三十个国家,开辟了三千里疆土;齐桓公死后,齐国因此衰弱。燕襄王以黄河作为国界,以蓟城为国都,攻破了齐国,消灭了中山国,得到燕国支持的国家威望就重,没有燕国支持的国家威望就轻;燕襄王死后,燕国也因此衰弱。魏安釐王攻打燕国救援赵国,夺回了河东魏国的故地;攻占了韩国的管地,又在淇水下游取胜;魏国的军队遍布天下,威风传遍中原文明的国家;魏安釐王死后,魏国随之衰弱。所以有了楚庄王、齐桓公,楚、齐就可以称霸;有了燕襄王、魏安釐王,燕、魏就可以强盛。如今这些国家都衰败了,是因为群臣官吏都去干那些使国家动荡而不是使国家安定的事情。这些国家本已经混乱衰弱了,他们的群臣又都丢掉国法而营私舞弊,这好比背着干柴去救火,国家会更加混乱和衰弱。
现在这个时代,一个国家能够除掉奸邪谋私之行而遵循国家法令的,老百姓就能安宁并且国家就能安定;能杜绝图谋私利的行为而实行国家法令的,军队就会强大而敌人相对弱小。所以明察得失又有法度的规定,用来驾驭群臣,那么这样的君主就不可能被臣下欺诈;明察得失而又以法度作为标准以了解远方的事情,那么君主就不可能被天下轻重颠倒的事所欺骗。现在如果按声誉选用人才,那么臣下就会背离君主而在下面紧密勾结;如果根据朋党的关系来推荐官员,那么老百姓就会致力于结党勾结而不求依法办事。以虚假的名声为依据奖赏,以诽谤的流言作为依据施行处罚,那么喜欢奖赏而厌恶处罚的人,就会丢掉国家法定的职责,玩弄个人手段,互相包庇利用。因此忠臣无罪却遭遇危难而死,奸邪之臣没有功劳却坐享安乐利益。这是国家衰亡的根本原因。如果像这样,群臣就会废弃法度而设法捞取个人权势,不把国家的法令当回事了。屡次进出奸臣的家门,一次也不到君主的朝廷去;天天想着自己的好处,一点也不考虑君主国家的利益。君主的下属官吏虽然很多,但都不是朝廷所需用来尊崇君主的;各种官员虽然一应俱全,但却不是君主所需用来承担国家大事的。所以下臣我说:衰亡的国家朝廷中没有人。朝廷里没有人,不是朝廷中的臣子少了;私家致力于互谋私利,不致力于富强国家;大臣们致力于相互推崇,不致力于尊崇君主;小臣们拿国家的俸禄去培养私交,不把官员职责当回事。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君主在上面不依法决断政事,而听凭下面的大臣胡作非为。所以圣明的君主用法制来选拔人才,不凭自己的意愿来用人;按法制来考核臣下的功绩,而不靠自己的主观来推测。有才能的人不被埋没,坏人坏事无从掩饰,徒有虚名的人不能进用,遭受诽谤的人不被免职,那么君主就能明辨臣下的功过是非而国家就容易治理,所以君主依法办事就可以了。
所以说:高明的木匠用肉眼测度木材也合乎绳墨的标准,但首先一定要用规和矩作为标准;智慧极高的人虽很快就把事情做得合乎要求,但必须用先王的法制作依据。所以用法令来治国,就是用法令作为标准衡量事物罢了。法令不偏袒权贵,绳墨不迁就曲木。法令该制裁的,智者不能逃避,勇者不敢争辩。惩罚罪过不避开大臣,奖赏善行不漏掉平民。所以矫正上面的过失,追究下面的奸邪,治理混乱而判断谬误,统一人们的行为使其合乎规范,没有比法令更好的了。整治官吏而威慑民众,遏止过于懈怠的行为,制止诈伪的发生,没有比刑罚更顶用的了。刑罚严厉,臣下就不敢凭地位高轻视地位低的人;法令严明,君主就能受到尊崇而不受侵犯。君主得到尊崇而不被侵犯,那么君主就会强势而掌握治国的要领,所以先王把法令看得很重并将它传下来。君主如果放弃法制而用私意办事,那君臣就没有区别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
故湖州长史苏君,有贤妻杜氏,自君之丧,布衣蔬食。居数岁,提君之孤子,敛其平生文章,走南京,号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生,犹可伸于死。”其父太子太师以告于予,予为集次其文而序之,以著君之大节,与其所以屈伸得失,以深诮世之君子当为国家乐育贤材者,且悲君之不幸。其妻卜以嘉祐元年十月某日,葬君于润州丹徒县义里乡檀山里石门村。又号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人间,犹可伸于地下。”于是杜公及君之子泌,皆以书来,乞铭以葬。
君讳舜钦,字子美。君之祖讳易简,以文章有名,官至礼部侍郎。父讳耆,官至工部郎中。君少以父荫补太庙斋郎,调荥阳尉。非所好也,已而锁其厅去。举进士中第,知蒙城县。丁父忧,服除,迁大理评事。
君状貌奇伟,慷慨有大志。少好古,工为文章。所至皆有善政。官于京师,位虽卑,数上疏论朝廷大事,敢道人之所难言。范文正公荐君,召试,得集贤校理。自元昊反,兵出无功,而天下殆于久安,尤困兵事。天子奋然用三四大臣,欲尽革众弊以纾民。于是时,范文正公与今富丞相多所设施,而小人不便。顾人主方信用,思有以撼动,未得其根。以君文正公之所荐,而宰相杜公婿也,乃以事中君,坐监进奏院祠神,奏用市故纸钱会客为自盗除名。君名重天下,所会客皆一时贤俊,悉坐贬逐。然后中君者喜曰:“吾一举网尽之矣。”其后三四大臣继罢去,天下事卒不复施为。
君携妻子居苏州,买木石作沧浪亭。日益读书,大涵肆于六经。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
天下之士,闻其名而慕,见其所传而喜,往揖其貌而竦,听其论而惊以服,久与其居而不能舍以去也。居数年,复得湖州长史。庆历八年十二月某日,以疾卒于苏州,享年四十有一。
初,君得罪时,以奏用钱为盗,无敢辩其冤者。自君卒后,天子感悟,凡所被逐之臣复召用,皆显列于朝。而至今无复为君言者,宜其欲求伸于地下也,宜予述其得罪以死之详,而使后世知其有以也。
(取材于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
2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
B. 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
C. 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
D. 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
2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深诮世之君子当为国家乐育贤材者 诮:讥讽
B. 范文正与今富丞相多所设施 设施:实施
C. 乃以事中君 中:中伤
D. 大涵肆于六经 涵肆:潜心竭力
25.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去掉后对意思表达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
A. 犹可伸于地下
B. 以文章有名
C. 已而锁其厅去
D. 所会客皆一时贤俊
2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进士中第:又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朝廷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 服除:指守丧期满。古时父母去世,在朝做官的儿子要辞官回家为父母守丧。
C. 六经:指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论语》六部儒家经典。
D. 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始于汉武帝。
2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苏舜钦生于官宦世家,结交之人亦为当朝名士,职位虽低,却敢议论朝廷大事。
B. 皇帝重用范文正公、苏舜钦等三四位大臣推行改革措施,却因小人阻挠而失败。
C. 苏舜钦因被小人告发用卖旧公文纸所得的公款宴请宾客而获罪,被除去了官籍。
D. 自苏舜钦去世之后,与他同案被牵连的大臣都被再度起用,官位显赫重登朝堂。
28.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予为集次其文而序之,以著君之大节
29. 本文开头写“故湖州长史苏君,有贤妻杜氏”。请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分条概括杜氏的“贤”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23. D 24. A 25. B 26. C 27. B
28. ①我替他收集编辑他的文章并为文集作序,来彰显他的大节。
29. ①丈夫死后,勤俭持家(或“甘守贫困”)。②奔走呼告,为丈夫伸冤③收集丈夫遗作,结集刊印④操持丈夫的丧葬事务,通过父亲和儿子向作者求墓志铭。
【解析】
【2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于歌诗”是“发其愤闷”的后置状语,即“于歌诗”“发其愤闷”,故“歌”和“诗”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
“行草书”意思是“写草书”,“草书”是“行”的宾语,故在“书”后面断开,故排除C项;
故选D。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A项,“以深诮世之君子当为国家乐育贤材者”,这句话意思是“从而讽喻当朝官员们应当乐于为国家培养贤德之才”,“诮”意思是“讽喻”。
故选A。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去掉后对意思表达影响最大的一项”,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虚词的用法,再将虚词去掉之后分析意思上有何误差。
A项,“犹可伸于地下”意思是“还可以在地下伸张”,“于”意思是“在”,此处可以去掉,让句子成为省略句,意思上没有什么影响;
B项,“以文章有名”意思是“因为文章而有了名气”,“以”意思是“因为”,在句中表示“文章”是有名气的“原因”,“有名”说的是人有名气,如果把“以”去掉,就变成“文章有名”,意思是“文章有名气”,两者的意思相差很大;
C项,“已而锁其厅去”意思是“不久就封门离职了”,“其”是代词,删除后变成“已而锁厅去”,意思上没有什么影响;
D项,“所会客皆一时贤俊”意思是“所宴请的宾客都是当时的贤俊之士”,“所”是结构助词,与“会客”构成所字结构,表示名词性,如去掉就变成“会客”,意思是“宴请的宾客”,这与“所宴请的宾客”没有差别。
故选B。
【26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六经:指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论语》六部儒家经典”错误,《论语》应为《春秋》。
故选C。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B项,“皇帝重用范文正公、苏舜钦等三四位大臣推行改革措施”错误,“三四大臣”不包括苏舜钦。
故选B。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予”,我;“为”后省略代词“之”,“为”,介词,替;“集次”,收集编辑;“其”,他的;“序”,为动用法,为……作序;“来”,目的连词,来;“著”,彰显。
【2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合文章第一段内容,分条概括杜氏的‘贤’表现在哪些方面”,然后梳理第一段的文字,圈出能体现杜氏“贤”的内容,理解意思并进行概括。如“故湖州长史苏君,有贤妻杜氏,自君之丧,布衣蔬食”,这是说杜氏勤俭持家;如“提君之孤子,敛其平生文章,走南京,号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生,犹可伸于死。’”,这是说杜氏为丈夫伸冤,并收集丈夫遗作,结集刊印;如“其妻卜以嘉祐元年十月某日,葬君于润州丹徒县义里乡檀山里石门村。又号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人间,犹可伸于地下。’于是杜公及君之子泌,皆以书来,乞铭以葬”,这是说杜氏操持丈夫的丧事,并通过父亲和儿子向作者求墓志铭。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参考译文:
已故的湖州长史苏君,有贤妻杜氏,自从苏君去世,(她就)穿布衣吃粗粮。(这样)过了几年,携带着苏君的孤子,收集他平生的文章,奔波到南京,向她的父亲哭诉说:“ 我丈夫活着时受屈,还可以在死后伸张。”她的父亲太子太师把(这些)告诉我,我替他收集编辑他的文章并为文集作序,来彰显苏君的大节,(表明)他受屈的遭遇,从而督促当朝官员们应当乐于为国家培养贤德之才,并且为苏君的不幸遭遇而悲伤。他的妻子卜问(之后)在嘉祐元年十月某日,将苏君埋葬在润州丹徒县义里乡檀山里石门村。(之后,她)又向她的父亲哭诉说:“我丈夫在人间受屈,还可以在地下伸张。”于是(她父亲)杜公和苏
君的儿子苏泌,都写信来,(向我)求(一篇)墓志铭来安葬(苏君)。
苏君名舜钦,字子美。苏君的祖父名叫易简,因为文章(而)有了名气,官至礼部侍郎。(苏君的)父亲叫耆,官至工部郎中。苏君少年时凭借父亲的恩荫补任太庙斋郎,调任荥阳县尉。(但这并)不是(苏君)喜欢的(职位),不久(就)封门离职了。(后来苏君) 考中进士,做了蒙城知县。(父亲去世后) 为父守孝,期满(后),调任大理评事。
苏君长得奇特不凡,性格豪爽有大志。少年时喜好古文,擅长写文章。(做官)所到之处都有好的政举。在京城做官,职位虽低,多次上奏折谈论朝廷大事,敢说别人难说的话。范文正公举荐苏君,(皇. 上)召试,得到集贤校理的职位。自从元昊反叛,(朝廷) 出兵无功而返,天下由于长期安定而懈怠,特别是在军事方面很困难。皇帝振作,重用三四位大臣,想彻底革除各种弊端,来缓解老百姓(的负担)。在这个时候,范文正公与今富丞相施行很多改革措施,却(遭到)小人阻,挠。只是(因为)皇帝正信任和重用(他们),(小人) 想有用来撼动(他们的把柄),(还)没找到(从)根本(上动摇之处)。因为苏君(是)范文正公举荐的,又是宰相杜公的女婿,于是(小人)借事中伤苏君,(苏君) 因为掌管监进奏院祠神,(被小人) 奏告(苏君)用卖旧公文纸所得的公款宴请宾客是监守自盗(使苏君被)除去官籍。苏君天下闻名,所宴请的宾客都是当时的贤俊之士,全都因这件事被贬逐。这之后那些中伤苏君的人高兴地说:“我一举网 (将)他们(打)尽了!”之后(被皇帝重用的) 三四位大臣相继被罢官离开,天下(改革的)大事最终不再施行。
苏君携妻带子居住在苏州,购买木石修建了沧浪亭。每天读书,潜心竭力在(钻研)六经(上)。时而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愤闷之情,到情绪激昂时,往往(写出)惊世绝俗(之作)。(他) 还喜欢写草书,所写作品都值得爱重。所以即使是他的短诗和醉后的墨迹,(也都)被人争相传阅。天下的读书人,听到他的名字而仰慕,看见他的流传作品而喜悦,去拜见他(见到)他的容貌而恭敬,听到他的谈论而震惊佩服,和他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不忍离去。过了几年之后,他又做了湖州长史。庆历八年十二月某日,因疾病死在苏州,享年四十一岁。
当初,苏君获罪时,因为被控告用公款是监守自盗,没有敢(替)他辩白冤屈的人。自从苏君去世之后,天子感悟了,所有被贬逐的大臣又(被)召回任用,都(以)显赫(的官位)列于朝堂之上。然而到现在(仍然)没有为苏君说话的人,他在地下应该(也会)想要求得伸张,应该由我详细叙述他获罪而死的过程,使后代的人了解其中的原因。
30.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杨树达在《论语疏证》中认为,固,陋也。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认为“固”是牢固、巩固的意思。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
【答案】杨树达认为这句话是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了就不会鄙陋”,这两句是各自独立;杨伯峻认为这句话是说“君子如果不庄重深入,那么他就没有威严,所学的文化也不巩固”,后一句承接前文,是“君子不重”导致的一种结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杨树达在《论语疏证》中认为,固,陋也。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认为‘固’是牢固、巩固的意思。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然后分别将“固”的两个意思代入句中,解释句意。县看杨树达的观点,他认为“固”意思是“陋”,即“鄙陋”,即“见闻少”,那么“学则不固”意思就是“学习就不会鄙陋”,而前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意思是“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前后意思之间是各自独立的。再看杨伯峻的观点,他认为“固”意思是“牢固、巩固”,那么“学则不固”意思就是“学习不牢固”,那么学习为何不牢固,前面的句子应该交代原因,故前后内容之间是相承的。
3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①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为了庆祝祖国的七十华诞,10月1日那天。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请你描写其中最令你激动不已的场面,要求描写合理,字数不少于180字。
②从下面三幅图画中任选一幅进行描绘。要求描写细致,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面貌。180字左右。
【答案】(1)数声礼炮隆隆作响,礼仪队迈开整齐的步伐从人民英雄纪念碑下向升旗台走了过去。红黄相间的方队,映衬着绿色的军装,映衬着人们骄傲的面庞,整个广场只听见战士们整齐的步伐声,就如同我们的心跳,有力、蓬勃。接着30个装备方队以崭新阵容接受检阅,看着那么多威武的解放军和那么多先进的设备、武器,因为有了他们一定能够更好地保卫我们的国家。随着呼啸而来的轰鸣声,“空中仪仗队”来了,驾驶员们以娴熟的技术翱翔天空,天空中出现了七彩颜色的烟雾,好像在天空中架起了七彩桥。
(2)黛玉因晴雯不开门而将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而独自悲泣。至次日,又恰遇饯花之期,众姐妹在花园内玩耍,唯独黛玉却因满地落花,勾起无限伤春愁思。于是,她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一路穿过连廊,来到花树下。面对满地的落花,黛玉眼中浸满泪花。她拿起花帚把花扫了,装在这绢袋里,将那残花拿土埋上。看着那小小的花冢,黛玉哽咽出声,一首《葬花词》至此而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用精炼的语言来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从表达方式看,我们可以把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根据要求明确写作的表达方式,然后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要求进行写作。
第一题,题干要求“描写其中最令你激动不已的场面,要求描写合理,字数不少于180字”,这属于描写类,且属于场面描写类。场面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使场面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写作时要注意两点:(一)点面结合,有序可循;(二)活动为主,突出气氛。比如本次的场面是国庆七十华诞阅兵场面,那么考生拟写的时候要突出场面的庄严,可以描写地面的不同方阵,如三军仪仗队,如海陆空,如装甲部队,导弹部队,民兵部队等。可以抓住某个镜头来个特写,也可以借助环境进行烘托。
第二题,要求“从下面三幅图画中任选一幅进行描绘。要求描写细致,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面貌”,考生需要解读图上的内容,如人物是谁,在做何事,有什么表现,表现出什么性格,什么精神。如第一幅的人物是孙少平,主要应突出其能吃苦,能承担家庭的责任的特点;如第二幅的人物是黛玉,这是《红楼梦》中经典的画面,即“黛玉葬花”,应描写其葬花的场面,展现其由花而想到自己的哀伤;第二幅的人物是桑地亚哥,他在与大海和鲨鱼的搏斗中拖回了大马林鱼的骨骸,重点突出其不畏惧不躲避的硬汉特点。
3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800字
①在下面三首歌词或歌词节选中任选一首,作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可部分引用,开头和结尾所引文字不计入800字内),以“歌声响起”为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第一首)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义勇军进行曲》)
(第二首)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
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我的祖国》)
(第三首)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我和我的祖国》)
②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有学者劝诚人们,应拒绝与自然失联、群体失联、与信仰失联……拒绝成为“空心人”;也有诗人劝勉人们,让我们,把心“清空”。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篇记叙文或者议论文。
【答案】【例文】
歌声响起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看着大荧幕上一张张灿烂又坚定的笑脸,我再一次被这再熟悉不过的有魔力般的旋律激得热泪盈眶。
这个视频是我和我的大学校友们共同制作的。最近各个大学都在开展“我和我的祖国”MV录制活动。我已毕业多年,以校友兼导演身份受邀重回校园主持录制工作,心中很是激动。前来“面试”的学弟学妹们歌喉动听,舞姿优美,可就是少了那么一股劲儿。突然拍头一想,何不让已有些社会经历的同学们来歌唱出他们的深情?
一言既出,四座即合。可惜大家工作都忙,来不及赶回来的便用我国新创造出的全息投影技术与我们遥遥会合。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投影中传来我们当年班长沙哑而有些五音不全的嗓音,夹杂着奇怪的波涛声。“哎老班!好些年不见,你在哪儿歌唱祖国呢?”我不禁打断老班忘我的境界。他却神神秘秘一直不肯出现在投影中,镜头摇啊摇,一座小小的青山,一条弯弯的小河,还有——“呀!你在王继才曾经守护的那个小岛上!”“小叶,终于被你发现了啊!我刚刚都那么用力地强调‘每一座高山’‘每一条河’啦!”原来老班在高三那年读了王继才的事迹后,立下的豪言壮语未曾忘记,后来带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长驻那个本来荒芜破败的小岛。现如今,那里已经“今非昔比”,是一个“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丰饶之地啦!
歌声沙哑有力,飘扬在祖国的边疆之上。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小丽倒是很痛快地挤进了镜头。说“挤”,是因为投影中大部分都是小孩子红扑扑的脸蛋,童稚的歌声袅袅传出,让人不禁心头一软。“小丽?你不是在美国读教育心理学吗?怎么改回托儿所了?”“什么吗!我想着皓首穷经在异国他乡当个二等公民,实在没有回到中国来,运用所学造福一方来得有价值!”小丽说着,搂住旁边的四五个孩子。歌声又响起了,小丽的嗓音清澈而温暖,像一股春流般给人奋进的力量。我一边录着,一边想,多少个小丽回到农村,回到扶贫一线,才给祖国扶贫路上攻下一个又一个难关,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乡村里晚风悠悠,歌声飘扬在扶贫建设路上。
在我的视频中,还汇集了各方、各行各业的同学们:小力和小刚在海外的校园里挥动国旗放声狂吼直至哽咽,引得外国学生微笑驻足;小方他们在巨大的航母前,戴着安全帽深情歌唱…
我们即使四散各方,也彼此相望。
我知道歌声四处响起,我们和我们的祖国,有一天会变得更好。
“我们和我们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空心”才能“实心”
我们如今都是饱和的“实心球”,娱乐八卦充斥着方寸之地,柴米油盐房价物价加重着生命的砝码。我们如今都是“空心人”,饱腹却没有“饱读诗书”,狂热的兴奋后只是夜间空空寂寞,被一切“掏空”。我们“太空”,只剩下易碎的糖壳;我们又太“实”,只是满絮其中。
看似矛盾,实则相洽,因为太“实”,所以太“空”。如诗人劝勉,把心中的杂念与世俗之气清空,填上信仰与知识的铅注,我们拒绝“空心”。
“感觉身体被掏空”,曾一度火于年轻人中。跑完了八百米感觉被掏空,赶了一天的工作进度,感觉被掏空……“掏空”的是我们所存无几的元气与力气,这是现代人与信仰,或是自然等失联后的不堪一击。没有信仰注入,谁又会体会到“两弹一星”的精神内涵?如程开甲、郭永怀等人,他们有信仰为活力源泉,只身赴往罗布泊与世隔绝十多年,只为一声巨响。因为心中的目标,他们携上沉甸甸的赤子之心,爆发出惊人的力量。现今也有“塞罕坝”“毛乌素”精神,皆昭示着信仰的力量注入——“百二秦川终属楚,三千越甲总吞吴!”而之所以“空心”,不正是离这种力量太久了吗?
被乱花迷眼,被浮云遮身,社会高速发展,填充我们心灵的不再是孔孟之道、修身之术,更是一种娱乐精神,社会“丧”文化。狂热的粉丝们挤破了浦东机场的玻璃,网络上键盘侠的层出不穷,世间上演着多少嬉笑闹剧。心中无根,心中无“实”,大家只是上演一场又一场的狂欢——双十一的“剁手”,某果旗舰店门前的长队,虽不否认市场经济与科技带来的变化,但“勤俭持家”的内涵空了,与家人常联系,“海内存知己”的心空了,徒有外物,那又奈何。
虽不要求每个人做到佛性禅心,明白“空即是色”,或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不是刻意去追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我心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生命境界。而是在这个洪流涌动的时代,不像浮萍一样,轻而无根,不让巨浪刷走内心残存的精神圣地。但是我们要多抬头,仰望星空之际,让信仰加重生命的质量,或让对自然的感知增添生命的灵动。将“空心”填实,如《经典咏流传》里观众的哼唱,或是《见字如面》里的热泪盈眶。是颜书外展时的质问,是故宫里每个人的倩影。这些都在填实我们虚置已久的内心——文化共鸣,精神长存。
只有人“实”了,国家才“实”,我们发展的步伐才更加坚定。“清空”浮躁,“填实”内心才是真正要做到的。我们拒绝做“空心人”。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提供两个题目,从形式来看,一是命题作文,一是材料作文;从作文要求来看,一是记叙文,一是议论文。考生应针对不同的作文材料,不同的作文要求进行写作。
第一题,这是命题作文。首先分析命题,命题是“歌声响起”,这是一个主谓短语,主语是“歌声”,那么“歌声”是什么?题干提供了三首歌词,要求考生从中任选一首作为文章开头或结尾,可见,标题中的“歌声”应该就是指考生所选择的三首之一;“响起”是一个动词,那么“歌声”响起之后会引发我们的哪些想象,哪些思考?这就要针对不同的歌声分析。如第一首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应是引发我们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对新中国成立的回忆;如第二首是《我的祖国》,描写的是祖国美好风光以及富饶的乡村生活,这首歌引起的应该是对美丽祖国的赞美;第三首是《我和我的祖国》,感叹的是大国情怀,表达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从三首歌来看,都是和祖国有关系的,所以考生可以从三首歌的立意来写。最后看文体,要求写作记叙文,那么就要注重细节的描写。
参考立意:第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是关于新中国的成立的;第二首是歌颂美丽的祖国,祖国风光和乡村生活;第三首是大国情怀,对祖国的热爱。
行文构思:首先由选取的歌开篇引发回忆,然后结合歌声描写想象到的画面,展现内心的情感,最后再以歌声呼应开头,首尾圆合。
第二题,这是材料作文。材料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拒绝成为‘空心人’”,第二部分是要“把心‘清空’”。那么“空心人”是指什么样的人?是与自然失联的人,与群体失联的人,与信仰失联的人,是心里失去了诗意、清纯、审美、合作、利他、进取、探索、信仰的人。那么把心“清空”是指什么?比如清除追名逐利的欲望、杂乱浮躁的心态、怨恨焦虑的情绪、不切实际的理想目标、纷乱的价值观念。考生可以将“空心人”与把心“清空”结合起来思考,如:把那些虚名、浮躁、焦虑等负面东西清空,才能让信仰、激情、奋斗等良性的元素充实内心。有人远离群体,既不关心社会进步,也没有自身追求。这样的人屏蔽了他人和集体,自以为“清空”了世俗名利,实际上是脱离了社会与集体的“空心人”,应该充实心灵。
立意角度:
可以单就“空心人”进行思考,如:就跟空心的树木难当大任一样,人若空心也势必空虚无为,难有所成,那么就应在心灵里填补坚定的信念、执着的意志、奉献他人的精神……
也可以单就把心“清空”进行思考,如:把心清空,清的是内心的浮躁、欲望、邪念,唯有这样,才能回归宁静的心灵、淳朴的人性。
行文结构安排:首先拟一个隐含或者直接点明观点的题目,比如“‘空心’才能‘实心’”。然后劝诫大家只有“清空”心中的凡心杂念、世俗之气,才能让坚定的信仰、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完美的生命境界、优秀的传统文化“填充”进来,让个人成为一个“精神充实”的人,由此想到只有国人精神充实了,国家发展步伐才能更加坚定。最后收束全篇。
素材:
1.
歌声响起
“我和我的祖国 / 一刻也不能分割 / 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流出一首赞歌……”悠扬的旋律回荡在我耳边。我合拢了双眼,歌声渐渐隐去……
再睁开眼时,屋里的灯火仿佛黯淡了些。我定睛一看,只见潮湿而千疮百孔的屋顶呈现出深沉的灰色。
“这是哪里?”讶异之际,我倏而坐起。方寸房间里,整齐地排列着床铺,两三人坐于其上。他们身着青色的服装,显得朴素而沉静。
我望见窗外,月光如洗,不远处的牌匾上镌刻着“京师大学堂”几个字。床头报纸上的宋体字格外引人注目。原来我来到了过去,正置身于京师大学堂的宿舍里。
床上的青年不为所动,显然听不到我的呼唤。屋内寂静的气氛令我不禁困意再起。
霎时,东边床上的一个小伙子猛地一拍,从床上一跃而下,站起身来。
“不行!我们不能就这样看着这些事发生!他们侵略我们的国土,我们怎么能示弱!”一句话,如导火索一般引燃了全屋的气氛。
“对!不能示弱!”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我猛然一惊,翻开报纸,德国人将青岛转让日本的条约极为刺眼。5月3日,正是那场伟大的运动爆发的前夕。
角落里的一个小伙子热泪盈眶地起身,人们渐渐安静下来。“朋友们,没有祖国,哪有今日的我们?是祖国养育我们,教育我们,成就了我们的今日,我们当全力报效,挽回祖国的尊严!”
话音未落,掌声也响彻房间,外面的人不断走进来。
这时,我眼中仿佛浮现出即将发生的画面:街道上人流如海,呼声震天。爱国的赤子们……
忽然梦醒。这时,我仍在这熟悉的家中,歌声仍不断地响着。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涌上心头。我忽然想起几天前的新闻,在外交部记者会上,中国发言人义正言辞地维护着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原来,我们与祖国如此紧密。国强了,人民就不会受压迫,过上幸福的日子。
歌声重新萦绕耳边。“我的祖国和我 / 像海和浪花一朵 / 浪是海的赤子 / 海是那浪的依托……”
歌声响起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在回国的航班上,我再次让耳机中这首熟悉的歌曲响起。“祖国,我回来了!这一次我再也不和你分开!”
在英国学习生物科学已有十余载,精致的西餐、欧式的建筑陪伴我走过日日夜夜,但我却没有一刻不想念着我的祖国,想念它的红墙绿瓦、接地气儿的家常饭菜…
这一天,在实验室中的我突然夹起报告册,冲向教授的办公室。
“教授!我的实验成功了!狂犬病有效药的研制成功了!可以投放市场了!万千被狂犬病’胁迫’的人有救了!”教授也不禁面露喜色,我们一起又检查了一遍最终人体实验的报告结果,我研发的狂犬病特效药确实毫无问题地杀死了所有狂犬病菌!
晚上,教授和我共进晚餐,席间他也向我提及希望我将该项专利首先投入英国使用,并希望我留校,长期在英国从事该研究。
我沉默片刻后,告诉教授:“您再容许我有一天的时间思考一下吧。”教授同意了。
回到宿舍,激动的心情仍溢于言表。我拿出耳机,享受连续半年临床研究、无闲暇时间后的彻底“解放”。
这时,耳机中响起《我和我的祖国》中的熟悉旋律,“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我怔住了。拿起手机询问在中国的医科同学才得知中国近几年狂犬病致死率攀升,远远高于英国。
我的眼神坚定。歌声再度响起,余音贯耳,我意已决。我怎么能忘记我的祖国?怎能被一时的喜悦冲昏头脑。自己远赴英国学习的初心,不正是报答祖国吗?
次日,我敲响教授办公室的门。
“教授,我决定回国了。”教授没有过多的挽留,只是在送行时拍拍我的肩膀,温暖一笑。走出办公室,我的心早已飞回祖国,希望以我的学识和成果,首先使更多国人不再对狂犬病闻之色变。
航班上,我听到歌声再次响起时,热泪盈眶,分别十年,如今,我将以最好的自己报答我亲爱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是啊!我再也不会和我的祖国分开了,我毕生所学,都将倾注于你,我的祖国!
2.
空心与实心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浸润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越来越频繁的联系背后,是一张密布的网,连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群体和社会。有学者劝诫人们,应拒绝与周围的一切失联,让自己成为充实丰富且有信仰的人;也有诗人劝诫人们,把心“清
空”,不问俗物。
实心与空心,充实与放空,看似矛盾的两种生活状态,其实在千年前就已成为中国文人所探讨的话题,是入世还是还是出世?是尊儒还是背道?在实心与空心的探索中,汲汲于功名世俗、荣华富贵之人如范进、陈士成之流不在少数,他们过分渴望与外物联系从而实现享受而放弃了对自我天性的追求。然而一味追求空心之人,将老庄之学发挥到极致的无为之士,最终也只在历史.上徒留虛名,“阮 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留给后世只一个凄凉落寞的背影和遥不可及的生死幻梦。
因此实心与空心,绝不能偏激地走向某个极端,而应相互调和,以中庸之道使其相辅相成。
何为实心?人生在世,没有一时不与外界产生联系,实心即为对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关心。往小了说,是对个体生命和身边环境的关照,往大了说,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信仰。
何为空心?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不仅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会有数不清的雷区和诱惑,空心即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扰乱自己的内心,保持心灵纯净,恪守底线,乃至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充实自我,观照外界与清空自我,心内无扰从不矛盾,不为乐景哀景所感染的范仲淹,可谓无欲空心,可他仍怀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天下忧思,无时无刻不心怀苍生;隐于隆中的诸葛孔明,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农夫生活里,仍知天下三分,关心百姓危亡;到了现代,也有像海子一样的诗人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清心淡泊中,也发出了“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感叹。而只有将个人所坚持的操守和崇高追求与社会实际相联系,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才会实现自己信仰的价值。
而今多少大国工匠,在看似远离世俗,不问世事的潜心劳动中,创造出了对于这个社会意义非凡的价值。实心,感应时代召唤、投身国家建设;空心,不为俗事所扰,坚定励志,沉下心打磨。让实心和空心相结合,在淡泊却坚定的生活里,为时代发展献出一己之力。
【点睛】作为命题作文,要充分吸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定文章的写作走向。命题人往往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展示一些信息,我们要认真地领会和推敲。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从而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瞬间或久远等等。要切中题旨文意,暗合命题要求。命题人总是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紧扣教材,巧拟文题,从某个角度去测试考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人的意图,把握作文的主题选材范围、结构等,以利正确定向下笔。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突出个人感受最深的材料。众所周知,我们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记自己熟悉的事,谈自己熟悉的问题,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才能写出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的好文章来。为此,我们一定要把文题与自己熟悉的内容对接,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把作文引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