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ID:567122

大小:81.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北京海淀区2017届高三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一8题。‎ 材料一 当今中国正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上演着一个个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世界为之惊叹喝彩。讲故事是进行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关乎国家形象,关乎国际话语权,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要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发掘中国之美。“欲扬其美,必知美之所在。”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取之不竭的故事宝藏,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当代中国喷涌着数不尽的故事源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梦征途的蹄疾步稳、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凝结成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就要善用生动精彩的故事,讲清楚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  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好的表达,是真实与艺术、内容与形式、“陈情”与“说理”的有机结合。创新我们的表达,赢得世界的倾听,就要认真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当中国表达不断创新,坚持“国际范儿”与“中国味儿”相结合,中国故事就能跨越种族文化和地域的藩篱,直抵人心,中国形象就能润物无声地融入国外受众的脑海。‎ ‎  ②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合唱比独唱更震撼更有气势,和声比单音更动听更有韵味。中国故事的“大合唱”,需要政府部门打好“拍子”,做好引领、统筹协调。媒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新闻发言人、专家学者、文化交流使者和出境人员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骨干。“领唱”不力则“合唱”不响,“各声部”无声则“和声”难鸣。惟有人人都是故事员,个个都做传播者,中国故事才能讲得气势磅礴,赢得世界更广泛的欢迎和赞誉。‎ ‎(取材于宣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砥砺:本义为“磨刀石”,引申为“磨炼”。 B. 藩篱:比喻界限或屏障。‎ C.和声:“和”字读音为“hè”。             D. 磅礴:可用“恢弘”替换。‎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美之所在”, 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有独特悠久的文化传统           B. 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 C.中国梦的步伐又快又稳           D. 善讲精彩生动的故事 ‎3.根据“材料一”,在①②处分别为三、四段拟写一个中心句,每句不超过8个字。(3分)‎ ‎ ‎ ‎ ‎ ‎ ‎ 材料二 从传播学角度看,讲故事也属于一种传播行为,因此,它需要符合传播心理学规律。‎ 研究证明,在一个富余的信息场域中,受众的选择性很强。选择的范式,既有选择性重视,也有选择性忽视,还有选择性遗忘。故事如果讲得不好,故事中包含的很多信息,在产生传播效果前就已经被忽视、被遗忘了。‎ 在故事传播中,“人”应该始终占据中心位置。讲好中国故事,实际上是讲好中国人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群众,是各种故事的主人。故事当然要有情节,但更要聚焦人的心灵,人的甘苦冷暖。好的故事不是硬编出来的,而是真实的人生写照。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人的奋斗、人的成功与失败交织的实践,这些实践都贯穿着人的情感。情感是流动的血脉,有情感有温度的故事,更容易让读者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在对外传播的大量实践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政治体制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习惯迥异的受众,在接受心理上却有着共同特征:听故事的人最在意,异国的故事与我的生存状态有什么关联?你讲的故事与我的关系体现在什么地方?你讲的故事对我的成长发展有精神上的帮助吗?生存、关系、成长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分别为E、R、G,把ERG组合起来并当作提示语,提醒自己在讲中国故事时要重视受众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 新世界出版社印行了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小册子,书名叫《中国关键词》。这本小书帮助外国人从关键词的角度,理解中国故事中一些必不可少的概念。小时候听广播中的孙敬修讲故事,发现他很注意在讲的过程中,时时解释一些字词句的含义,照顾到小听众跟不上情节的情况。现在我们给外国人讲中国故事,是不是也要学学孙敬修,从听众的认知基础入手,在细微处多下功夫,进而成就讲故事的大家风范?‎ ‎(取材于江作苏《探索表达规律,讲中国故事如何不事倍功半》)‎ ‎4.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最能体现“材料二”中画线句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翠翠(《边城》)            B.狂人(《呐喊·狂人日记》)‎ C.孙少安(《平凡的世界》)    D.桑地亚哥(《老人与海》)‎ ‎5.根据“材料二”,下列不符合“传播心理学规律”的一项是(3分)‎ A.故事中没有多余信息         B.讲有情感有温度的故事 C.重视受众的心理特征          D.从听众的认知基础入手 材料三 对外表达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形象和声誉。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就将会被别人表达。‎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作为一股风潮席卷世界,“中国符号”成为世界的“商业利器”。比如迪斯尼电影《花木兰》,全球总票房高达3 . 043亿美元,《功夫熊猫》更以5.771亿美元的票房,创造了好莱坞动画电影史上的票房奇迹。‎ 为什么同样的故事我们很难讲到国外去,别人来讲却可以风靡全球?区别在于我们讲花木兰的故事只突出了忠孝,而迪士尼塑造的花木兰,则是一位追求实现自我和男女平等、具有丰富情感的女人。‎ 要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先要清楚应向世界传递怎样的价值观,悉心研究和调整讲故事的策略,提高再创作故事的能力,采用能引起世界共鸣的方式来讲述。2016年G20峰会上,《最忆是杭州》就是对中国故事的一次成功讲述。‎ ‎《最忆是杭州》共有九个节目,其中《采茶舞曲》是由300名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舞蹈演员集体演绎的,“采茶姑娘们”用优美的身姿尽情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和美丽。在《美好爱情故事》中,导演择取“伟大的爱情”这一视角来赞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坚贞爱情,通过戏、曲、舞、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形象表达了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茉莉花》作为最负盛名的中国民歌,其经典旋律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是极具代表性和辨识度的东方音乐符号。此次晚会上的《难忘茉莉花》是基于《茉莉花》的一次再创作。这些表演,都恰当地使用了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并提取能与世界人民互通、互感的部分,用情感引起国外观众的共振,这就是“情感共振的故事讲述”。‎ ‎《最忆是杭州》中来自外国艺术原型的节目也巧妙融入了中国符号。在世界知名的芭蕾舞《天鹅湖》中,导演将西湖的断桥融入其中;《月光》是法国钢琴家德彪西的传世之作,当承载着钢琴和演奏家的平台缓慢地在水面上移动时,背景仍然是断桥。整台晚会采用中西合璧的叙事视角将中国文化进行讲述、传播,向世界传递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力量,传达着融合共处的美好愿景和中国文化的自信。‎ ‎(取材于郑英明等的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对迪斯尼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风靡全球原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传达了正确的价值观      B.能够引起世界的共鸣 C.拥有独特的文化符号      D.取得优秀的票房成绩 ‎7.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最忆是杭州》表演成功原因的一项是(2分)‎ A.情感共振的故事讲述          B.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C.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D.中西合璧的叙事视角 ‎8.下面文字选自我国领导人“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该演讲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并结合下面文字,分析该演讲为什么能取得成功。(6分)‎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的共有禀赋。中国和法国都是有着独特文明的古老国度。以黄河长江和卢瓦尔——罗讷水系为母亲河的两个伟大民族,都曾经长期引领各自所在地区的文明发展进程。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声名远扬的法国思想家们为全人类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进入近现代,两国都经历了民族苦难、战火洗礼和对发展模式的艰辛探索,走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法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随波逐流,不随风起舞,积极倡导和致力于多边主义、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袁先生传①‎ 薛季宣 袁先生,讳溉,字道洁,汝阴人也。尝举进士,免贡②,避地州西山中。建炎初,集乡民为保聚,与金人及群劫抗,屡克。后移居蜀之富顺。‎ 先生初从二程先生学,闻蜀薛先生名。富顺邻家薛翁以卖香自给,其子晨以香出,父则掩关待之。子莫而归,因不复事邻里,莫详其趋步。先生疑其薛先生也,具刺③谒之,薛翁慢骂不应。先生固已疑之矣。间日再往,又不得前,于是积日屡造其门,薛翁喜而见之。先生与之语,不对;再见谈古今百氏,又不得一言;三见纵论六经,薛翁才有喜色。曰:“子学已博,然寡要。夫经所以载道,而言所以明道,何以多为!”先生曰:“如先生言,吾心将以会道尔。”薛翁击节称善,因以所学授之。居月余,励先生出关,薛翁因亦遁去。‎ 先生出关至夏口,岳开府飞必欲延至幕下,先生一见而出,不辞而行。语所知曰:“岳公武人而泥古,幕府无圆机之士,难乎免矣!”未几而及难。先生因家荆州,往来夷陵、秭归诸郡,与士夫言必称善,悦其意旨,然后和之,循循然,人知其厚德君子也。‎ 初,靖康后,天下兵荒甫起,先生家为汝阴盛族,尝有客过其舍,先生察其状貌有异,白诸父曰:“客奸人也。”徙家人避之。是夜客以寇来,遂与乡社义兵斗死。后众欲据前山为保,先生争之,不听。独将妻子聚保山后。已而,前山果没。金人大至,欲以万众攻山后营。先生坞中兵不满千,召其众计曰:“虏则势盛,吾知数术,保以一箭破之。”其夕,虏砦山阿、先生使数十人各执鼓燧,如四山伏,约虏军噪扰,燔山击鼓为应。有谈经客愚甚,先生激使为虏装,窃虏号入宿虏酋帐下,以二矢授曰:“夜中发矢而窜。”客如先生计,恇恇④仅能发箭。虏营惊乱,顾见火光并起,鼓声四合,因溃自相攻杀数百人,遂不敢复至。‎ 瓯浦薛某⑤曰:圣人之学不可复见,走于先生焉取焉?尝侍先生观弈,能为负棋,易置数子,以弱为强。外舅强先生弈,则曰:“先人尝以弈为废事⑥,所不忍违。”走从问义理之辨,先生曰:“学者当自求之,他人之言善,非吾有。”走请终身诵服斯语。(有删改)‎ ‎【注释】①本文是南宋哲学家薛季宣为其师袁溉所作的传记。②免贡:没有考中③刺:名帖,名片。‎ ‎④恇恇:害怕,惊恐。⑤薛某:“某”与下文的“走”,均为谦辞,指作者。⑥废事:耽误做事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莫而归                   莫:傍晚 B.励先生出关,薛翁因亦遁去   遁:逃跑 C.天下兵荒甫起               甫:始,刚 D.如四山伏                   如:到……去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与金人及群劫抗     吾与点也 B. 其子晨以香出       失其所与,不知 C. 因以所学授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先生一见而出       抢榆枋而止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不复事邻里,莫详其趋步 于是不与邻里往来,没有人了解他的行迹 B.幕府无圆机之士,难乎免矣 幕府里没有圆滑机巧的人,灾难可以免除了 C.窃虏号入宿虏酋帐下 窃取敌人的口令进入,并在首领的帐下过夜 D.圣人之学不可复见,走于先生焉取焉 ‎(如果)圣人的学说不能再见到,我到先生那里学习什么呢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夫经所以载道,而言所以明道,何以多为!‎ ‎②走请终身诵服斯语。‎ ‎13.根据第二段内容,请用三个熟语(包括成语)从不同角度概括薛翁这一人物的特点。(3分)‎ ‎14.文章写了袁溉的哪些过人之处?请概括回答,并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5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8题。‎ 鹭鸶 来鹄 袅丝翘足傍澄澜,消尽年光伫思间。‎ 若使见鱼无羡意,向人姿态更应闲。‎ 鹭鸶 刘象 洁白孤高生不同,顶丝①清软冷接风。‎ 窥鱼翘立荷香里,慕侣低翻柳影中。‎ 几日下巢辞紫阁②,多时凝目向晴空。‎ 摩霄志在潜修羽,会接鸾③凰别苇丛。‎ ‎    【注释]①顶丝:头顶上细长的羽毛。②紫阁:指鹭鸶居所。③鸾: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 ‎15.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诗均在吟咏鹭鸶中寄寓情怀,来诗聚焦于一幅画面,刘诗则描绘了多个情景。‎ B.来诗一二句描写鹭鸶依傍清波、翘足独立、凝神静思的神态,引出后面的议论。‎ C.刘诗开篇赞美鹭鸶的品质,中间两联运用拟人、烘托等手法来塑造鹭鸶的形象。‎ D.刘诗以“摩霄”“苇丛”表现鹭鸶的生存环境,用“会”字强调其实现愿望的信心。‎ ‎16.刘诗额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C.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唐庚《春日郊外》)‎ D.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 ‎17.来诗和刘诗笔下的鹭鸶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6分)‎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飞鸟的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诗文中,是人们表达情感、寄托怀抱的载体。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①            ,②                 ”,借鸟鸣渲染离情;又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③            ,锦鳞游泳”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④            ,⑤                 ”以鸟鱼对举,赞颂生命的蓬勃自由;再如庄子《逍遥游》用“水击三千里,⑥            ”的大鹏来寄托高远的人生理想。‎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吟唱 ‎①屈原庙脚下集合了一山坡的秋蝉,鬼柳树、杜仲树和柑橘树上都是,仿佛全世界的蝉都团结起来,在屈原庙下嘶鸣,像骚坛诗人们的吟唱。乐平里①整个被蝉鸣覆盖了,秋天也被蝉鸣包裹。‎ ‎②我原以为秋天村子里会安安静静,却不料吵声一片。大虫、小虫都吵,白天吵,夜里还吵。打开窗子,虫鸣涌进来,让人耳鼓齐鸣;关上窗子,村庄似被这些声音抬了起来。我枕着虫鸣睡觉,虫鸣像无数只手,抚摸着我;又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盖着我,让我热热乎乎。我似睡非睡,觉得整个村子都梦幻起来。虫在吟唱,骚坛的诗人们也在吟唱,恍惚中我分不清,这种吟唱究竟是痛苦呢还是快乐。‎ ‎③实在说,虫鸣千篇一律,只有那些诗人们的吟唱像呼唤,又类似欢庆秋天的丰收。朦胧中一个个吟唱诗人开始在我的眼前浮现。【甲】李国杰,颤颤抖抖,一身朴素,面容枯千,长长的白胡子像鸟儿的羽毛,如果来一阵风,他会像鸟儿一样飞上天。他的吟唱是天籁,能让河流苏醒,沿着他的诗行,可以找到太阳的光芒。徐正端开始登台了。他也是老态龙钟,现在中气不足,哮喘不断,神韵暗淡,但他的吟唱挺有味道,只是需间隔、要停顿,把咳咳嗽嗽掺和了进来。李盛良也飘飘渺渺地来了,他不是故去多年了吗?难道他的魂儿又回归骚坛了?他有一个好看的鼻子,红红的脸庞,【乙】他在吟唱时,嘴巴一张一合,像在喷吐一粒粒饱满的果实。耕田犁地时想出一首诗,他就在牛尾巴后面、拖着长长的尾音,深情地吟唱。卢学俊亮相了,耳朵大如一只勺子,他写诗不如儿子卢琼,吟唱却是高手,声音洪亮得像村里的大喇叭……‎ ‎④凌晨三点,我被虫鸣闹醒了。清醒过来后,忧虑却装上了心头。李国杰九十岁了,他的吟唱不会永远,会随时中断,端午诗会、中秋诗会,都不能上场了。徐正端离九十也只有一拃长的距离,病魔缠身,诗会如在庙里举行,他还可以参加,如在村外,他就只有在庙里吟唱了。李盛良已故去多年,吟唱之声还留在我的记忆里,这是他飘荡的魂灵,但已不可复制,吟唱来去无踪。卢学俊已得了肾病,吟唱开始喑哑。‎ ‎⑤关于吟唱,有人说,哼哼哈哈摇头晃脑的,是远去的古音,毫无诗意;有人说,这是最美的诗歌。‎ ‎⑥骚坛是屈原故里一个古老的诗社,传统就是吟唱。几年的中秋诗会,年轻娃娃们的吟唱并不成功,各唱各的腔,各吹各的调,有的像山歌,有的像丧事闹夜的调子,也有的像蝉像小虫子,没有起伏,干吼,韵味都没出来,老一辈精髓的东西没有学到。庙里的守社人、骚坛社长徐正端看着着急,跟我说他要带个徒弟。培养骚坛传人,我给他推荐了聪明伶俐的明月。立秋那天,我和明月一起到了庙里。房间里暗淡,我们便把方桌抬到天井里。徐正端掏出本泛黄的书,那是他的宝贝《韵学津梁》,油渍斑斑的,老师传给他的,他从未示人。他一页页地翻,一页一页地讲,他吟唱一句,明月跟着学一句,整整一天。教明月之前,他还在不停地咳嗽,喘不上气来,奇怪的是传艺过程却很平静,他只是偶尔咳嗽那么一两下。在教明月句一句地吟唱《橘颂》时,突然来了一阵风,庙前所有的树呼啸起来,接着撒下一阵雨。看天上,还有阳光从云雾中透射出来。那这阵雨是从哪儿来的呢了大概是屈原听到《橘颂》的吟唱之声要魂归故里吧。风雨过后,师徒俩又接着吟唱。直到天色已晚,看不清字了。他把《韵学津梁》递给了我,吩咐我把这本古旧的书多印些,在中秋诗会上发给诗友。我心里一热,以为这本书他会送给明月,送给嫡传的弟子,没想到他考虑得更多。‎ ‎⑦这天晚上,虫儿的吟唱更加声嘶力竭,田园里,山坡上,树丛中,都在喧嚣。这是一支有组织的队伍,千军万马。‎ ‎⑧为了将骚坛现状探个究竟,我和骚坛秘书长择日又去探访了卢学俊。有一次遇到卢学俊的儿子卢琼,他把诗从手机里翻出来,就像从地里翻土豆一样。不是让我看诗,而是让我听诗,那是他父亲的声音,仿佛从远古传来。我当时就对他说,你写的诗都让你父亲给吟唱出来,以后出诗集,就出吟唱版的。这次卢琼也在家,对于我们的造访,爷俩儿既吃惊又感动。现在写诗的人不多,吟唱的少之又少,更别说学吟唱了。现在竟然有人登门听他们吟唱诗歌、交流诗歌。卢学俊祖上都是读书人,也都是教书人,潜移默化,他吟唱的根便扎了下来。现在老了,他把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吟唱不能断根,诗歌要进行到底。卢琼有良好的文化基因,能把诗歌和吟唱的事业进行下去,我毫不怀疑卢琼已写了很多诗,吟唱也在起步。‎ ‎⑨从卢学俊家出来,我的心特别爽快。村庄漆黑一片,空中却是满天的星星。乐平里晚上的天空和白天迥然不同,但虫鸣是一样的。卢学俊家里很弱的吟唱之声隐隐传来。虫子们是要鸣叫的,骚坛的诗人也要吟唱,这是天性。‎ ‎(取材于周凌云的同名散文)‎ ‎【注释】:①乐平里:位于湖北省株归县,是屈原的诞生地,至今保存着大量关于屈原的遗迹遗址,如屈原宅、屈原庙、乐平里牌坊等。‎ ‎19.根据文意,用括号内的词语替换文中加点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千篇一律(老生常谈)         B.掺和(融合)‎ C.精髓(精神)                 D.潜移默化(耳濡目染)‎ ‎20.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平里的夜晚因为虫鸣而吵声一片,作者难以人睡,感到非常苦恼。‎ B.文章写徐正端传艺时下了一阵雨,意在体现老人对屈原的深切怀念。‎ C.把卢琼找诗歌比喻成翻土豆,说明他的作品较粗糙,还需进一步打磨。‎ D.本文从虫鸣写起,引出骚坛吟唱,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的关注。‎ ‎21.下列对作品中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吟唱”即吟咏歌唱;“吟”也是中国古诗的一种体裁,须用“兮”表示停顿和节奏变化。‎ B.“嫡传”的“嫡”表正统,《红楼梦》中凤姐说黛玉像是贾母“嫡亲的孙女”,有奉承之意。‎ C.“骚坛”之名源自屈原的《离骚》,“骚”常与《诗经》中的“风”并举,“风骚”泛指文学。‎ D.“秋蝉”又叫寒蝉、暮蝉,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常用意象,常常给人以凄切、悲凉的感受。‎ ‎22.纵观全文,说说作者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并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23.第③段对几位骚坛诗人吟唱的描写颇有表现力。请从【甲】【乙】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加以赏析。(4分)‎ ‎24.第⑦段文字写出了“虫鸣”怎样的特点?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5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2分。‎ ‎25.微写作(12分)‎ 下面三个题目与《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和《老人与海》六部文学名著有关。请从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    ①班里举办“读文学名著,讲智慧故事”读书交流活动,请从上面的名著中任选一个情节,讲述一个关于智慧的故事,与同学分享。要求符合原著内容,语言生动。‎ ‎②有人说一本好小说,既要有意义,又要有意思。请以上面的一部名著为例,谈谈书这种说法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自圆其说。‎ ‎③片纸千钧重,情思似海深。请选择上面名著中的一部,以书中某个人物的身份给该书中另一个人物写一封短信。要求中心明确,情感真挚,合乎情理。‎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有一首歌这样唱道:‎ 回家的路,数一数多少个寒暑;多少的笑,多少的哭。回家,能抱一抱父母;说一说,羞涩开口的倾诉;拍一拍,肩上岁月的尘土。回家的路,或远或近;再累也一样坚持的脚步……‎ 上面的歌词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以“回家的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②以一首《成都》拥有极高人气的民谣歌手赵雷,多年来一直坚持原创,他“一把吉他一首歌”,简单质朴的演唱方式,沉静温和的台风,散发着浓浓诗意的歌词,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给人以心灵的抚慰。从小喜爱古典诗词的高中生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一鸣惊人,她2000多首诗词的积淀,淡定从容的气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都在安静中追求着纯净,终归显现出了巨大的力量。‎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海淀区2017年高三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2017.4‎ ‎ ‎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2分)C       2.(2分)D       ‎ ‎3.(3分)参考答案:  ‎ ‎①(1分)创新表达方式(创新中国表达)  ②(2分)汇聚各方力量(唱响中国和声)      ‎ ‎4. (3分)C      5.(3分)A      6.(3分)B(选C得1分)   7. (2分)B ‎8.(6分)参考答案:‎ ‎①宣扬了中华文化之美,演讲辞陈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传播了近现代中国在道路探索上的价值和成果。‎ ‎②充分考虑了受众心理,演讲辞紧扣纪念中法建交这个主题,始终对举陈述中法两国的共通之处,利于法国听众的理解接受。‎ ‎③传达了普世的价值观,演讲辞强调中国始终坚持走独立自主、和平发展之路,倡导并致力于多边主义等,能引发广泛共鸣。‎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9. (3分) B       10.(3分)D       11.(3分)B    ‎ ‎12.(6分)‎ ‎①(3分)经书是用来承载道的,言辞是用来阐明道的,哪用得着这么多呢!‎ ‎②(3分)我要终生记住并践行这句话。‎ ‎13.(3分)答案示例:声名远扬(闻名遐迩),鸿儒硕学(博学多才),深居简出(真人不露相,神龙见首不见尾),不慕荣利(淡泊名利),洞若观火(洞见症结,高屋建瓴)‎ ‎    评分标准:答对一个得1分,从不同角度答对三个即可得3分。‎ ‎14.(5分)参考答案:‎ ‎(3分)过人之处:有立雪程门的精神;有见微知著的预判力;有明察秋毫的辨别力;深谙以寡御多、以简驭繁之术。‎ ‎(2分)启示:略。‎ 评分标准:“过人之处”一点1分,答对三点即可得3分。‎ ‎ ‎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3分)D        16.(3分)C ‎17.(6分)参考答案:‎ ‎(3分)来诗塑造的鹭鸶表面悠闲、实则有较强的物欲追求。前两句写鹭鸶仪表不凡(袅丝翘足)、洁净悠闲(傍清澜,伫思),三四句用“若使”把寓意点破,鹭鸶“消尽年华”、全神贯注,原来是在思考谋取眼前之物。‎ ‎(3分)刘诗描绘的鹭鸶是个胸怀高远、潜心修炼、不甘寂寞的形象。如颈联写鹭鸶经常飞出低矮的巢穴面向高空凝视,尾联直接点出鹭鸶拥有冲天的志向和高飞的信心,现在不过是在潜修羽翼、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评分标准:来诗中的鹭鸶形象若答其它,酬情给分。‎ ‎18.(6分)①杨花落尽子规啼     ②闻道龙标过五溪     ③沙鸥翔集     ④鹰击长空          ‎ ‎⑤鱼翔浅底     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评分标准:写对一句得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19.(2分)D      20.(3分)D      21. (3分)A ‎22.(6分)参考答案:‎ 先是忧虑(“忧虑袭上了心头”),吟唱是那么美好,而老一代的骚坛诗人或年事已高,或已故去,作者为传承问题担忧。‎ 再是感动(“我心里一热”),听到徐正端嘱咐把他师传的宝贝《韵学津梁》印给更多人,作者被他的责任感和胸怀打动了。‎ 最后是高兴(“我的心特别爽快”),看到卢琼有热情和能力继承吟唱事业,作者感到吟唱也是人之天性,传承大有希望。‎ ‎23.(4分)答案示例:    ‎ ‎【甲】‎ 作者把李国杰的吟唱比喻为天籁,把吟唱带给人的美好感受形容为“能找到太阳的光芒”,并运用夸张(拟人)的手法强调他的吟唱“能让河流苏醒”,形象地写出吟唱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或:作者运用诗一般的语言以及比喻、夸张和拟人等手法,极写李国杰的吟唱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这与前面多用短促的四字词语形容李国杰的老态龙钟形成对比,突出了吟唱的巨大魅力。‎ ‎【乙】‎ 文章把李盛良吟唱时嘴巴一张一合的样子比作“在喷吐一粒粒饱满的果实”,形象地写出声音的流畅圆润和神情的专注饱满;语言与人物身份贴合,与后面写他“耕田犁地”“跟在牛尾巴后面吟唱”形成呼应,表现了吟唱与生活的相融相契。‎ 或:李盛良耕田犁地时想出一首诗就在牛尾巴后面深情吟唱,这个场景画面感十足。特别是“拖着长长的尾音”“深情”这些细节,不仅写出了吟唱的特点、李盛良的投入,也把读者带进了诗歌与普通生活浑然相融的美好情境中,颇具感染力。‎ ‎24.(5分)参考答案:‎ ‎(2分)特点:声音大(声嘶力竭)、范围广(到处都是)、声势壮(有组织,千军万马)。‎ ‎(3分)用意:与骚坛的寂寥现状形成对比,表达了发展、壮大吟唱队伍的期盼之情。‎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2分。‎ ‎25.(12分)‎ 一类卷(9—12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 二类卷(5—8分),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1—4分), 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26.(50分)‎ 第①题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 ‎ 一类卷 ‎(42—50分)‎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描写充分、细节典型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 ‎ 二类卷 ‎(33—41分)‎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描写较充分、细节能表现主题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 ‎ 三类卷 ‎(25—32分)‎ 基本符合题意、主题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描写不充分、细节较少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 ‎ 四类卷 ‎(24—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没有描写、没有细节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4分为基准分浮动。‎ 说明:没有抄写题目,扣2分。错别字3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 第②题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 ‎ 一类卷 ‎(42—50分)‎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突出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 ‎ 二类卷 ‎(33—41分)‎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较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 ‎ 三类卷 ‎(25—32分)‎ 基本符合题意、论点基本明确 论据较充实、论证基本合理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 ‎ 四类卷 ‎(24—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论点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4分为基准分浮动。‎ 说明:没有题目,扣2分。错别字3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 ‎ ‎ 文言文参考译文:‎ 袁先生,名溉,字道洁,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曾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避世隐居于颍州西面的山中。建炎初年,聚集乡民保卫家乡,与金人和劫匪对抗,屡次战胜他们。后来搬到蜀地富顺县居住。‎ 先生当初跟从程颐、程颢先生学习,(就)听说了蜀地薛先生的名声。(现在富顺县居住,)邻居家姓薛的老翁以卖香为生,他的儿子早上带着香出门,老翁就关上门等待儿子回来。儿子傍晚回来后,就不再和邻里有来往,没有人了解他的行迹。先生怀疑他就是薛先生,准备了名帖去拜访,薛翁谩骂、不理睬他。先生本来就怀疑薛翁是薛先生,(现在更加确定了)。隔了一天又去,同样不能接近,这样连续几天多次登门拜访,薛翁才高兴地见他。先生和薛翁讲话,薛翁不予回应;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先生谈论古今诸子百家学说,又没有得到薛翁的任何回应;第三次见面先生纵谈六经学说,薛翁脸上才有高兴的神色。薛翁说:“你的学问已经很广博了,却缺少要领。经书是用来承载道的,言辞是用来阐明道的,哪用得着那么多呢!”先生说:“正像您所说,我一定会用心去领会道。”薛翁十分赞赏,于是把所学的教给了先生。过了一个多月,(薛翁)勉励先生离开四川,自己也就离开了富顺。‎ 先生离开四川到了夏口,岳飞一定要请他到幕府任职,先生和岳飞见了一面就出来了,不辞而别。他对朋友说:“岳公是武将,又拘泥古代礼法,他幕府里没有灵活变通之人,免于灾祸就很难了!”没多久岳飞就遇难了。先生就把家安到荆州,往来于夷陵、秭归等地,与士大夫交谈一定称赞他们的优点,欣赏他们的想法,然后调和、折中他们的言论,表现出温厚平和的样子,于是人们知道他是厚德的君子。‎ 当初,靖康之役后,天下兵乱刚起,先生家是汝阴的望族。曾经有个客人拜访他家,先生观察到其举止样貌有异,就告诉父辈们说:“这个客人是坏人。”他让家人转移躲避。这天晚上客人果然带着贼寇来了,于是先生和乡社的义兵一起与贼寇殊死搏斗。后来众人想仗据前山自保,先生与他们争论,他们没有听。先生独自带领妻子儿女及士兵保卫山后。不久,前山果然被攻陷。金人大队人马到来,想凭借万人之众攻打山后营垒。先生营垒中的兵士不足千人,他召集众兵士商量说:“敌人声势很大,我知道五行、占卜的学问,保证用一支箭打败他们。”那天晚上,金兵驻扎在山上,先生派数十人各自拿着鼓和取火的工具,到山周围埋伏,相约等到金兵慌乱起来,烧山击鼓作为响应。有个谈经客很愚钝,先生鼓动他,让他换上敌人的衣服,窃取敌人的口令进入敌营,在敌人首领的帐中过夜,把两支箭给他说:“夜间射箭,然后逃跑。”谈经客按照先生的计策去做,惊恐得只能射(一支)箭。敌营惊慌混乱一片,看到山上火光燃起,鼓声四面八方传来,于是溃散,自相残杀的有几百人,于是不敢再到后山了。‎ 永嘉薛某说:(如果)圣人的学说无法再见到,我到先生这里来学习什么呢?曾经陪侍先生观棋,他善于下将要输掉的棋,改变几个棋子,棋局就能由弱变强。我岳父劝勉先生下棋,先生说:“我的先人曾说下棋耽误做事,我不忍违背。”我问先生义理的分别,先生说:“求学之人应当自己去探究,别人说得再好,不是你自己获得的。”我要终生记住并践行这句话。‎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