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遍
——
感怀
辛弃疾
教学目标
1.
了解爱国词人辛弃疾不平凡的一生,体会他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借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
掌握典故的分析方法
3.
背诵辛弃疾的几首词作名篇
辛弃疾大事年表:
公元
1140
年五月十一日诞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
自幼由祖父辛赞抚育。
公元
1141
年,辛一岁,宋向金称臣,岳飞遇害。
公元
1161
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辛弃疾
21
岁,
聚众起义,归义军耿京,为掌书记,劝耿京南向归宋,
僧人义端归耿京后窃印叛逃,辛追杀义端。
公元
1162
年,辛弃疾
22
岁,奉耿京命赴建康。叛将
张国安杀耿京降金。辛率五十骑活捉张国安,驰献
于建康。改任江阴签判,从此居南方。
公元
1165
年,辛
25
岁,奏上
《
美芹十论
》
,言复国战略。
公元
1170
年,辛
30
岁,上
《
九议
》
,论述国土恢复之大
略。
公元
1181
年,辛
41
岁,落职罢任,上饶带湖新居落成,
以稼轩名,字号稼轩居士。
公元
1204
年,辛
64
岁,知镇江府,积极备战。
公元
1205
年,辛
65
岁,在镇江守任上,因弹劾罢职,
返铅山闲居。
公元
1207
年,辛
67
岁,九月初十逝世。
公元
1279
年,辛逝世
72
年后,南宋亡,元入主中原。
辛弃疾
(1140
_
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出生在
“
靖康之难
”
后十三年,幼年随祖父辛赞在谯县读书,二十二岁时曾在济南聚众二千人奋起抗金,
后率部渡江归宋,以图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但南宋统治者对辛弃疾心怀疑忌,
虽然他屡次上书进献谋略,但均得不到采纳,只让他做江阴通判、建康府通判之类的小官。乾道八年后,先后出知滁州、绍兴、
镇江等地,还曾出任过福建提点刑狱、安抚使、浙东安抚使,但辛弃疾光复旧山河的理想一直得不到实现,在开禧三年(1207)九月抑郁而终。
在报国无门、
收复失地无望的情况下,辛弃疾将全部精力投注到词的创作中,
在词作中表达自己恢复中原的理想抱负,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空怀壮志却难以实现的郁闷之情。
其词纵横谨严,以豪放悲壮为主,形成了独具一格的
“
稼轩体
”
,成为最杰出的南宋词人。现存词六百二十九首,有
《
稼轩词
》
传世。
我们可以用学过的辛弃疾的一首词来简单概括他理想与现实的不同,大家想一下是哪首词?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
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
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禄,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的东家种树书。
水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分析词的上片 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1
、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2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
借景抒情
——
江天、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开篇写景,但这景意境是宏大壮阔的。遥看辽阔无边的楚天之下,横无际涯的秋色,浩浩汤汤的滚滚长江,水天一色。面对这阔大的境界,词人那种( ) 胸怀让我们一览无余。★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词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
移情及物
的手法。
磊落的
3
、那么词人的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
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
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4
、落日和断鸿在词中比喻的是什么?
游子指辛弃疾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伐收复失地之意,也不把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5
、这里的游子又是指谁呢?这又表达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有哪些动作呢?
看、拍、
小结: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用的是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
——
借景抒情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 )。
言志
1
、与词的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
词人写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2
、词人对这些历史人物各持什么态度?
既不愿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愿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而赞赏刘备的包裹才气,表明自己志在为国为民。
3
、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
——
用典。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
小结:这首词,是辛词名作之一,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上片写景抒情。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
登高远望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罗髻。
——
遥望沦陷山河的心情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
叹国破家亡、怨壮志难酬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
壮怀难申的孤独、愤懑
下片借典抒情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
决不贪图安逸、消极归隐的心意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
不为名利,一心为国的衷情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
年华虚度、英雄坐老的悲愤
倩
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
无人理解、英雄被困的孤独
一个中心,三个方面
首先是热烈高亢的抗金复国豪情;
其次是无人理解、孤独难耐的痛楚;
再次是对年华虚掷、功业无望的哀伤
。
用典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
解读典故的方法步骤:
1
、根据注释明白典故的原意。
2
、揣摩典故中蕴含的情感。
3
、思考文章中用典的意图。
辛弃疾
《
青玉案
.
元夕
》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
.“
东风夜放花千树
”
“星如雨
”
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这两句都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的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
2
.写元宵灯会,用满天星雨就已经形容了花灯的丰富多样,但是作者又用玉壶、鱼龙来形容灯火辉煌的景象,这种铺排的手法给我们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文本赏析
明确:灯火辉煌、车水马龙、繁华热闹。
“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 “香”“暗香”均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样写含蓄而又生动,这些女子的欢闹与下文在
“
灯火阑珊处
”
的
“
那人
”
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后者的可贵。
文本赏析
3
.下片写了哪些形象?
明确:
盛妆艳服的丽人和孤高脱俗的美人。
4
.这两个形象有什么关系?
明确:用
盛妆艳服的丽人来反衬孤高脱俗的美人。
5
.其实不独此处,上片中的某些意象和下片的这个
孤高脱俗的美人也有关系,试分析。
明确:词的开头写灯火辉煌的场景,对那些“笑语盈盈”的观灯妇女来说是正衬,而对孤高的“那人”来说则是反衬。灯火越热闹,越见“那人”孤高的性格。那“宝马雕车”中的人儿对“那人”也是反衬。全词十三句,用做反衬的句子有九句,而写主要人物形象的,却只有四句。这不是喧宾夺主,通过对宾的着重描写,正起到了加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6
.梁启超以为最后三句“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
艺衡馆词选
》
),
这首词中寄寓了诗人自己什么样的
“
怀抱
”
?
明确:盛妆丽人纷纷走过,却都不是自己意中关切之人,分明已没什么希望了,却忽然看到,在那一角残灯下,正是自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所寻找与等待的那个,原来她在这冷落之处,也似有所待。
“
那人
”
是一个自甘孤独寂寞和不同流俗的人。
政治上失意的文人,许多作品都寄托了他自己的身世之感。这首词中的“那人”形象,何尝不是作者自己人格的写照?写这首词的时候,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他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已经好几年了。词里所谓“灯火阑珊处”,可能也就是作者那是在政治上被排斥的境地的写照。
“那人”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词人对他的追求,怜其“幽独”,其实“别有怀抱”,含蓄的表达了词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美好品格。
明确:王国维以三句宋词精妙地描述了治学的三种境界: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
没有登高望远,无以确定有价值的探索目标;没有对寻求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难以面对征程的漫长和艰辛;没有千百度的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故迷惘、执着、顿悟,成功之道无出其右也。
写作背景
《
贺新郎
》
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
1198
)。此时词人已被闲置多年,在信州(上饶)铅山县境内筑了新房,建了亭园,其中有“停云堂”,取陶渊明
《
停云
》
诗意命名。又仿
《
停云
》“
思亲友”之意,抒写词人落职后的寂寞心情和对时局的深深怨愤。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
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
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整日为国事忧伤,徒生白发三千丈。人间万事何必如此执着,不如一笑了之。
不是一般朋友不多,而是力主抗金、志同道合的知交太少。
理解我的人太少,什么能让我喜欢?“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只能与山水同乐,与花鸟为友,过着隐士般的生活。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
停云诗就,
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
岂识浊醪妙理!
东窗下,斟满一尊酒,独自啜饮;心情焦躁地怀想远方的朋友。
遥想当年,陶渊明挥手写就
《
停云
》
诗,心情与神态大致与我相同。
朝廷中那些醉生梦死、却不忘追求名利的人,哪里真正懂得酒中的妙处。
回首叫、
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
恨古人、
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
二三子。
回首风起云飞、英雄有为的往昔岁月,不禁壮怀激烈,忍不住想向悠悠千古、芸芸英豪纵声大叫,抒发生不逢时的感慨。刘邦的
《
大风歌
》
,传达的是英才的悲哀,时代的悲哀,民族的悲哀。
不遗憾我见不到古人,遗憾的是古人看不到我的狂放罢了。(如果看到了,也会引我为知己。)
真正理解我的人,只有两三个朋友而已。(力主抗金、收复失地、志同道合的人太少了。)
木 兰 花 慢
可怜今夕月,
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
那边才见,
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
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嫦娥不嫁谁留?
今晚满月真可爱,
远远走向何处去?
是另有人间,
那边才见,
你升起在东头?
还是天外空旷莫测,广阔无边,只有浩浩长风,把你送走?
飞镜无柄谁把你系住?
嫦娥不嫁谁把她挽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
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
纵横触破,
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
问云何、
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
云何渐渐如钩?
据说月亮运行经过海底,却又无从查询根由,使人难以明白而发愁。
怕万里长鲸,
横冲直撞,
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固然能浴水,
玉兔岂能会游泳?
若说这一切都安然无恙,
为何满月渐渐变成弯钩?
点 到 为 止
中秋圆月,象征大宋一统江山。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比喻金人破北宋、逐南宋的残局。虾蟆浴水,比喻投降派推波助澜。玉兔(不)解沉浮,比喻主战派不随波逐流。(满月)渐渐如钩,比喻南宋只剩半壁江山。全词表达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深担忧。
上阕,洒脱浪漫似轻松;
下阕,忧国忧民实沉重。
——
伟大的词人首先应该是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和高
品格的智者。
辛弃疾首先是一位胸襟广阔、人格磊落、思虑深刻的知识分子,然后才是一位才情超群、成就卓越的词人。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政治家的眼光、历史家的深思、将帅的气质、艺术家的才情集于一身,构成多层次、多侧面、极其丰富而又极有魅力的精神品格。
深刻的历史意识与民族忧患意识,强烈的历史感和民族尊严感,刚健、挺拔的个性人格,积极、执着的入世精神,超迈、英飒的人生态度,以及伟人的眼界和英雄的气质,是辛弃疾精神品格中最迷人的内核,成为对那个腐败王朝和没落时代的强烈反抗中的最强音。
上马击狂胡
下马草军书
醉里挑灯看剑
何处望神州
无人会,登临意
辛词佳作欣赏
摸鱼儿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 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纲,尽日惹风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