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第一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及标点符号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5届高考第一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及标点符号

ID:567336

大小:168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5届高考第一轮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及标点符号 第3单元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 ‎ ‎ 题:(2013·江苏卷)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试题解读〗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今年成语题考的依然是意思相近的成语,即设置一个语境,然后让学生判断使用哪一个成语更恰当。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买椟还珠: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郑国人就买下匣子,把珍珠退还了。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1)句中表达的是“取舍不当”这一意思,只能用“买椟还珠”。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结合语境,(2)句用“殊途同归”更恰当。如临深渊: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根据第(3)句语境,两个成语都可以用。  答案:B。‎ ‎ ‎ ‎ ‎ ‎ ‎ ‎ ‎ 本单元涉及《考试说明》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表达应用”能力层级所列的一个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高考对“词语(包括成语)”的考查,定位在“正确使用”,这一定位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其一,考查的是“使用”是否正确;其二,是在使用中进行考查。‎ 高考江苏卷近年来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直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稳中有变。2010年及以前,均为给出四个句子,要求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判断句中成语使用的正误;2012年命题材料改为一段话,要求考生根据语境从几组近义成语中选择最恰当的成语填入语段的空缺处;2013年仍旧采用选填近义成语的模式,但材料由一个语段变为三个独立的句子。从总体上看,江苏卷对成语运用的考查,外延稳定,内涵拓展。‎ ‎ ‎ ‎ ‎ ‎ ‎ ‎ ‎ 成语使用常出现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Ⅰ 望文生义,用错对象 考点透视 成语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源于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字还含有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命题者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有意弄错。考生只有了解这些成语特定的适用对象,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典题例析 ‎1.望文生义。‎ 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C.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D.我攀登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思维导引〗A.方寸之地:指心。《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辞先主(刘备)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这里用来指很少的土地,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B.不刊之论:不可更改的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精当,无懈可击。“刊”指修订、修改。用于此处正确。C.细大不捐:大的小的都不抛弃。句中要表达的是“为了抗议……而不想捐款”,此处属望文生义。D.登高自卑:要登高山必须从低处开始。此处望文生义。  答案:B。‎ ‎2.用错对象。‎ 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经常有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会聚在这里,他们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内交相辉映,久久回荡。‎ C.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D.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模仿名家名作的语言,而不能欣赏其作品的思想内涵与学习其崇高的精神,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 ‎〖思维导引〗A.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此处属于误用对象。B.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常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不能用来形容“歌声”。此处属于误用对象。C.栉风沐雨: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只用于人。此处属于误用对象。D.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使用正确。  答案:D。‎ 解题指津 ‎1.参透本义。对成语关键要参透本义,熟悉了就不会用错。‎ ‎2.答前多思。作答不能草率,思维要瞻前顾后,认准了再动笔,这样才能减少出错。‎ ‎3.记住对象。哪些成语适用于人,哪些成语适用于物、适用于哪类物,要记忆清晰,对号入座。‎ ‎4.关注字眼。对于成语中的关键字眼要细加关注,如“不刊之论”中的“刊”指修订,不能错解为“刊登”,而把整个词语错解为“不可刊登的文字”。‎ Ⅱ 误用褒贬,谦敬错位 考点透视 有些成语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命题者有时会故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要注意辨析。‎ 有些成语是自谦之辞,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是表敬之辞,应该用于他人。命题者常常把两者作错位的设置,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典题例析 ‎1.误用褒贬。‎ 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这种全方位的恶性竞争,只可能产生彻底的赢家和输家。而那些赢家也可能因为谙熟各种潜规则而变成蝇营狗苟的功利主义者。‎ C.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D.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思维导引〗A.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多用为贬义。此处褒贬不当。B.蝇营狗苟:像苍蝇那样钻营,像狗一般苟且偷生。比喻不顾廉耻,为追求名利而无所不为。贬义词,这里用来修饰“功利主义者”是恰当的。C.巧舌如簧:舌头像簧片一样灵动,发出虚伪的言辞,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这里贬词褒用了。D.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用于“我们”,属褒贬误用。  答案:B。‎ ‎2.谦敬错位。‎ 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B.在博鳌论坛中,著名学者孔丽东就亚洲经济发展谈了自己的一孔之见,给在座的各位学者很多启示。‎ C.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D.何可欣在比赛中因失误而掉杠,比赛结束后潸然泪下,她的队友宽慰她说:“没关系,我们相信你的实力。不管出什么问题,我们都会鼎力相助的。”‎ ‎〖思维导引〗A.蓬荜生辉:谦词,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此处谦敬失当。B.一孔之见:指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作谦辞,用于他人不当。C.移樽就教:指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使用正确。D.鼎力相助:指别人的大力相助。敬辞,用于“我们”不当。  答案:C。‎ 解题指津 ‎1.分辨语境。对含有褒贬义或谦敬义的成语所在的语境要细加分辨,不能大而化之。另外,褒贬是适用场合不同,敬谦则是适用对象不同。‎ ‎2.熟悉词义。这两类成语大多数都源于古义,理解这类成语要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知识。‎ Ⅲ 搭配不当,重复累赘 考点透视 一个词语往往有约定俗成的搭配对象,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的规则,命题者会故意设置错误的搭配对象来干扰考生。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不能带宾语的动词却带了宾语等等。‎ 重复累赘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使用的成语与句子中一些词的含义重复。‎ 典题例析 ‎1.搭配不当。‎ 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B.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C.集训期间,我们在深圳要住三个夜晚。在这几天里,我们可以忙里偷闲,理一理凌乱的思绪。‎ D.那天放学回家,肚子已经抗议地打着鼓了,正当我如饥似渴地寻找食物时,突然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块面包,我高兴极了。‎ ‎〖思维导引〗A.历历在目:指事物和景象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眼前。用来形容抽象的“亲情”不恰当。B.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一般修饰或补充动词,此处用来修饰“中华地方文化”不当。C.忙里偷闲:在繁忙中勉强挤出一点空闲。使用正确。D.如饥似渴:像饿了想吃饭,渴了想喝水那样。形容要求很迫切。不能用于比喻的本体事物。  答案:C。‎ ‎2.重复累赘。‎ 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中国是礼仪之邦,崇尚礼尚往来,民间与官方的各种交往中,都讲究人情的有来有往,但官员的行贿受贿是不在此种交往范围之内的。‎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座谈会上,他的发言虽然不是高明的崇论宏议,但贴近实际,直指问题的实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因而很受大家欢迎。‎ D.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思维导引〗A.礼尚往来:指礼节上崇尚有来有往。“尚”与前文的“崇尚”语意重复。B.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此处与前文的“从根本上”重复了。C.崇论宏议: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此处与前文的“高明”重复。D.妙笔生花:形容写作技 巧高超,能创作出精美的作品。这里用来形容作家,使用正确。  答案:D。‎ 解题指津 ‎1.思考语言习惯。要分辨搭配不当的毛病,除了了解该成语的意思之外,还要注意语感,即语言习惯,如“与日俱增”不能修饰“竞技状态”。‎ ‎2.细研成语本身。重复的语言往往也不合语言习惯,但审题时除了要细读前后文句外,更要细研成语本身,看成语本身是否包含前后文句的意思。如上例中的“釜底抽薪”本身就有“从根本上”的意思,与前文中的“从根本上”重复。‎ Ⅳ 自相矛盾,不合语境 考点透视 成语有其自身特定的含义,命题者有时故意使成语的含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产生矛盾,如果考生未能准确地掌握成语的含义,就分辨不清。‎ 成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因不明范围的大小所致。而命题者故意把成语设置成与语境不相符合的情况,不讲范围,造成迷局。‎ 典题例析 ‎1.自相矛盾。‎ 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B.李军从多方面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刻苦钻研和认真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称得上不易之论的改革方案的初稿。‎ C.近年来,在种种灾难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D.一批逼真的文物仿制品出口到海外,被一些中国藏家以天价购买后又回流到中国,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思维导引〗A.兵不血刃: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这与句中“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相矛盾。B.不易之论:不可更改的言论、说法。这与句中“初稿”相矛盾。C.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这与句中“在种种灾难面前”相矛盾。D.啼笑皆非: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既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使用正确。  答案:D。‎ ‎2.不合语境。‎ 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得过许多荣誉,也受过不少指责,对此,他都一笑置之,如同抹去头发上的一缕蛛丝,依然我行我素,不为外界的评议所动。‎ B.在施工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安全事故如期而至,人员伤亡严重,救援队伍很快赶到现场,克服困难抢救危重人员,并对轻伤者进行了处理。‎ C.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D.《西游记》被搬上荧屏后,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据说他近期拟东山再起,出演《西游记续编》中的孙悟空。‎ ‎〖思维导引〗A.一笑置之:笑一笑,就把它放在一边了,表示不当回事。符合语境。B.如期而至: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安全事故是突发事件,不可能按计划或规律到来。不合语境。C.平分秋色:中秋时节白天和晚上时间一样长。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句中为“几家”,不合语境。D.东山再起:比喻失势后重新得势。此处不合语境。  答案:A。‎ 解题指津 ‎1.找出矛盾,巧用排除。排除法是一种由已知推出未知的解题技巧。解题时可采用这种方法,利用已知推出未知,审题时首先找出成语和文句意思的矛盾处,然后排除,得出正确结论。‎ ‎2.体悟情境,确定范围。语境即情境,什么情境下使用这个成语,在什么范围内使用,必须细致体悟。如“衣锦还乡”是用于人在他乡,穿了锦绣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的情境中,“花落谁家”用在竞争中谁是胜出者的情境下。‎ ‎ ‎ ‎ ‎ ‎ ‎ ‎ ‎ 板块一 望文生义,用错对象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美国航母“约翰斯坦尼斯”号昨天抵达伊朗东南部的阿曼海,五角大楼同时还开列了对伊空袭目标,此举意在敲山震虎,迫使伊朗履行安理会决议。‎ B.他潜心于文字学研究,身居书斋十多年,焚膏继晷,颇下了一番“头悬梁锥刺股”的功夫,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C.小李考虑问题总是出于公心,勇担责任,从不患得患失,所以在这个有着十年奋斗历程的团队中威望很高。‎ D.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答案 D (瓜田李下:源于“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比喻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地方或场合。这里把它理解为田园生活的象征,属望文生义。A.敲山震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B.焚膏继晷: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C.患得患失:指对于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名利,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B.这篇小说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南方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特别是把一批走出校门、献身革命的年轻人刻画得入木三分。‎ C.这本航天技术的专著,其学术价值无可置疑,但只适合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讲,内容显得过于艰深,读来有些不知所云。‎ D.领导干部学习应该始终本着学无常师的态度,多方请教,不断学习,做到“专”与“博”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升。‎ 答案 D (学无常师:指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是有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用在此处,符合语境。A.求田问舍:‎ 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望文生义。B.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苍劲有力,也比喻分析问题见解深刻。用错对象。C.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说者语言紊乱或空洞。望文生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奥运赛场上,如果身无长物是很难与强大的对手竞争的,孙杨正是凭借实力才获得了两枚金牌,并且打破了世界记录。‎ B.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C.8月14号上午6时50分,逃亡8年的特大杀人犯周克华在重庆被击毙,他身负9条性命,犯下的罪行骇人听闻。‎ D.一些商家先以模糊的广告词来请君入瓮,然后再用若干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让消费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答案 C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A.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后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望文生义。B.笔走龙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用错对象。D.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此句误解为用虚假广告诱骗消费者中圈套。望文生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个地区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又有一个很好的领导班子,因此,这里的人民安之若素,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B.他是个玲珑剔透的人,知道该怎样让现场的气氛活跃起来,于是站起身做了个滑稽的动作,引得众人大笑。‎ C.虽然今年的中秋月在上午11点达到最圆,但夜幕降临后悄然升起的明月依然珠圆玉润,清泠、皎洁的银辉洒满夜空,为赏月的人们默默地送上温馨的祝福。‎ D.当这位长袖善舞的梨园名旦,抖起她最擅长的水袖,唱开清亮的京腔时,台下的观众都禁不住大声地喝起彩来。‎ 答案 B (玲珑剔透:①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 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或供玩赏的太湖石等。②形容人聪明伶俐。此处是第二个解释,使用正确。A.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望文生义。C珠圆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用错对象。D.长袖善舞:比喻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也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投机钻营。望文生义。)‎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择善而从。‎ B.罕台川水从它的前面流过,孤子梁与它临川相视,一道缆车临空飞架其间,形成一道大漠旅游的独特风景线,此次旅游虽为一日千里,行程很紧,但仍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C.一向关心人民疾苦的段君毅,了解到老根据地人民的生活艰难拮据,他说:“我们不能得鱼忘筌啊!”‎ D.位于约翰内斯堡西南的索韦托曾是一座饱受贫穷、犯罪侵扰的小城镇,但随着世界杯的举办,它已成为南非最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 答案 C (得鱼忘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A.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望文生义。B.一日千里:形容人进步很快或事情发展极其迅速。望文生义。D.炙手可热:比喻权势极大,气焰极盛。用错对象。)‎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77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B.富于政治性的文学作品并不始于今日,远在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中,近在西洋工业革命时期的小说中,都已屡见不鲜。‎ C.中学语文课文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中学生打基础,而鲁迅杂文令疲惫不堪的学子们因目无全牛而对这些课文产生畏惧和逆反心理。‎ D.朝鲜公开宣布要准备第四次核试验,其危言危行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局势。‎ 答案 B (屡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A当仁不让:指对应做的事要勇于承担而不推诿。此处望文生义,理解成应该得到的就不推让。当仁:指面临仁义之事。C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本句误解为“支离破碎”之意。望文生义。D.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不指危险的言行。望文生义。)‎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最近的两场热身赛中,加盟青岛队的美国篮球巨星麦蒂展现出的实力不容分说,这让球迷对他在中国的职业前景充满期待。‎ B.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C.地震、洪水、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稍纵即逝,因而历经灾难的人更加珍爱生命,珍惜生活。‎ D.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 答案 B (风姿绰约:指风度姿态柔美的样子。使用正确。A.不容分说:不容人分辩解释。望文生义。C.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用于形容“生命”,使用对象有误。D.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的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的距离极近,情势极其危急。而不是泛指空隙狭小。望文生义。)‎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促销,有人动起了“绿色环保”“健康电视”的脑筋。专家提醒,环保电视市场鱼龙混杂,购买时须慎重。‎ B.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C.大别山地区奇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每年前来游览观光的中外客人和寻古探秘的学者不绝如缕。‎ D.也许,乔布斯的传奇人生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本土企业家身上看到乔布斯的影子,见证属于我们自己的“苹果”。‎ 答案 D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比喻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A.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用错对象。B.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此处望文生义,文中指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与文章的内容悲惨动人无关。C.不绝如缕: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用错对象。〕‎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里最冤的恐怕非陈汤莫属——阵斩匈奴单于,平定西域,陈汤的功业自不必说,可他却偏偏落了个功高不赏的凄凉结局。‎ B.近一个月,全球气候五风十雨。先是“桑迪”给美洲造成大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接着又是我国华北遭遇罕见大雪。‎ C.现在震区的气温已经非常低,而周三和周四还会下雨。这种状况对于没有电也没有暖气的受灾居民来说真是雪上加霜。‎ D.在北纬30度线上,奇观绝景俯拾皆是,如中国的钱塘江大潮、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南美的玛雅文化遗址等。‎ 答案 C (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A.功高不赏:形容功劳极高,无法赏赐。望文生义。B.五风十雨:五天刮一场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望文生义。D.俯拾皆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用错对象。)‎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中东、西亚地区的民族问题盘根错节,希图用“简单化”的手段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 B.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C.你这人究竟还有没有同情心?现在灾区的人们生活非常困难,你自己细大不捐也就罢了,人家捐钱捐物你还在一旁说风凉话!‎ D.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答案 A (盘根错节:树根盘绕,木节交错,比喻事情复杂,不易解决。使用恰当。B.久假不归:长久借用不归还。此处望文生义,理解成长期请假不归来。C.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此处望文生义,理解成小的大的都不捐献。D.别无二致:没有两样,没有区别。此处望文生义,理解成“独一无二”。)‎ 板块二 误用褒贬,谦敬错位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酒酣耳热之际,张明十分不屑地说:“老王会上提的只不过是硁硁之见,坐而论道罢了。”‎ B.‎2012年11月7日,美国总统大选的尘埃终于落定,奥巴马成功连任。消息传到他的家乡——肯尼亚西部的乡村小城克盖洛,当地民众载歌载舞,弹冠相庆。‎ C.从初中进入高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和学习方法不适应的问题,星光中学每年秋季对新生例行公事进行的“让我走近高中”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D.李实哲是个胸无城府的天才棋手,围棋下得出神入化,在出席新闻发布会时却常常出言无忌,为自己的直率付出过不少代价。‎ 答案 D 〔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恰合语境。A.硁硁之见:谦词,形容粗鄙浅薄的意见。谦敬错位。B.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贬词褒用。C.例行公事:按照惯例处理公事,多借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贬词褒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娱乐圈的一些女明星们为了吸引眼球、迅速出名,有的重包装,有的玩“自曝”,有的靠走秀,手段不同,各有千秋。‎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C.1945年,声名显赫的德国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 D.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言从楼起,但意在楼外,写景抒情曲尽其妙,炼词造句独具匠心,字字珠玑,脍炙人口,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答案 D (曲尽其妙:表现的技巧非常高明,曲折而委婉细致地将其中的奥妙之处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符合语境。A.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褒贬误用。B.姑妄言之:指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作谦词,用于他人不恰当。C.声名显赫:形容名声盛大。褒贬误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D.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这项工程的设计人员决定改弦更张,重新设计,选择更为恰当的施工方案。‎ 答案 A 〔指日可待:指事情、计划等不久就可以实现。常作褒义,此处褒贬误用。B.尘埃落定:比喻事情经过许多变化,终于有了结果;或经过一阵混乱后将结果确定下来。C.一孔之见:指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作谦辞)。D.改弦更张:比喻改变方针、做法或态度,以纠正偏差或错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如饴,毫无怨言。‎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国际足联主席在发布会上对南非成功举办世界杯充满溢美之词,他说,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南非的组织工作可以得9分。‎ 答案 A (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难、痛苦。使用恰当。B.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贬义词。此处用来指报考学生,显然褒贬误用。C.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含有贬义,此处褒贬不当。D.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语言。含贬义。)‎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电视评论的犀利和深刻是主持人思想创造性的外化,主持人只有具备思想的创造性,才能将观点转化为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评说。‎ B.字义丰富是汉字的一大特点,掌握了常用字的字义有利于理解词语,汉语中很多词可以望文生义,望文知义。‎ C.你不用担心,你的难处,也就是我的难处,如果你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或是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D.政府要真正转变职能,提高施政效率,非要对现有的政府机构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不可。‎ 答案 A (鞭辟入里:鞭打触及到了衣服的最里层,用来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事理透彻,切中要害。B.望文生义:指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贬义。C.鼎力相助:大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是敬辞。谦敬误用。D.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贬义。)‎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表哥”杨达才的名表、天价眼镜、金属手镯及各式皮带被网友曝光后,细心的网民还盘点了杨达才的装备价值,估计全身装备17万左右。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B.因监察机制缺失,权力无限膨胀,一些官员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讲排场、比阔气、一言九鼎,终因贪腐受贿丢官。‎ C.日美之间围绕钓鱼岛问题,精心合作,再次上演了一幕“双簧戏”。一个在台前强势高唱夺岛论调,另一个在幕后,暗中借助一连串动作唆使怂恿、推波助澜。‎ D.在自主招生的面试中,他充分展示了自己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出众的音乐才艺,评委们对一名90后能如此附庸风雅赞赏不已。‎ 答案 C (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贬义词,符合语境及感情色彩。A.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褒词贬用。B.一言九鼎:形容说的话很有分量、很有作用。褒义词,此处褒贬误用。D.附庸风雅:形容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追随于文化人,装出自己很有修养、文雅有风度的样子。贬词褒用。)‎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今天我们学习千古美文《滕王阁序》,老师讲解的时候你们一定要洗耳恭听,可不要开小差,否则,很难理解其中蕴藏的深意。‎ B.我有个不情之请,如果您能设法找到我的父亲,我不胜感激,但请您不要打扰他,只代我远远地看他一眼,然后将他的情况告诉我就可以了。‎ C.看你这么说的,只要你肯屈尊光临寒舍,我一定不吝赐教。‎ D.你作为高教授的学生,却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你真是忝列门墙!你让我们这些同学怎么说你好呢!‎ 答案 B 〔不情之请:不符合情理的请求。多作谦辞,此处使用恰当。A.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谦辞。C.不吝赐教:不吝惜教导、指点。请人指教的客气话,多作敬辞。D.忝列门墙: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谦词。〕‎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从事废金属回收行业的旅加中国移民于戎伟,在经历了移民之初的经商失败、打工失业等种种考验后,终于死灰复燃,二度创业成功。‎ B.税收是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无以复加的重要地位。‎ C.那些反动文人,除了舞文弄墨,替他们的主子帮腔以外,还能干些什么呢?‎ D.中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答案 C (舞文弄墨:①歪曲法律条文作弊。②玩弄文字技巧。贬义词。此处用的是第二个义项,符合感情色彩。A.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重新活动起来,或比喻原有的念头、想法重新出现。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此处贬词褒用。B.无以复加: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多含贬义。D.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贬义词。)‎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B.张炜创作的450万字的鸿篇巨制《你在高原》,长篇累牍地描绘了广阔的社会风貌,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范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李玲这个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很喜欢帮助别人,她做的好事可称得上是擢发难数了,一箩筐也装不完。‎ 答案 C 〔信马由缰: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行动。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使用恰当。A.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此处贬词褒用。B.长篇累牍:指著作篇幅很长,内容很多。用于贬义,此处贬词褒用。D.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此处贬词褒用。〕‎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演播室里于丹老师口若悬河,坐而论道,在她面前,“大哥”成龙倒像个小学生,单手托腮仔细聆听,完全被折服了。‎ B.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我和县里的其他领导干部屈尊下顾,到基层蹲点包村,带领人民群众发家致富。‎ C.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D.梁启超先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学问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答案 D (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A.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褒贬失当。B.屈尊下顾:降低了身份来观察民情。敬词,此处误作谦词。C.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谦词,此处误作敬词。)‎ 板块三 搭配不当,重复累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B.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C.于丹这位“学术超女”勤力奔波于全国,为各地方政府官员讲解孔子的微言大义,结合社会现象煲上一锅锅“心灵鸡汤”,此状亦成一景。‎ D.折扇和信封的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 答案 C (微言大义: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道理。A.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不能带宾语“人民疾苦”。应说“对……漠不关心”。B.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只能说“人民安居乐业”,不能说“生活安居乐业”。主谓搭配不当。D.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电影《一九四二》让更喜欢津津乐道历史辉煌而不喜欢翻看沉重记忆的中国人在感受苦味的同时,去思考怎样避免灾难的再次发生。‎ B.这个问题,你说应该这样,他说应该那样,我倒真是莫衷一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C.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并没有直接写自己对东京的失望,而是奇峰突起,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刻画了清国留学生“逛公园,学跳舞”成天不学无术的丑陋形象。‎ D.莫言在瑞典文学院的报告大厅,用一场精彩的演讲,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平实、淡定、从容、自信,让人见微知著,于“中国故事”中品味“中国精神”。‎ 答案 D (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A.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不能带宾语。B.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此处主谓搭配不当。C.不学无术:没有学问,没有能力。与“成天”搭配不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B.“老张在第一时间赶往灾区,救助那些急需要帮助的群众,作为一名医生,救人是他责无旁贷的职责。”山大齐鲁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张洪福的妻子邵瑞琪教授说。‎ C.如今,视觉文化方兴未艾,在这图像和文本相互转换、相互模仿、共同存在的现实情况下,图文关系正在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 D.部分司机认为高速公路宽阔,只要车少就可天马行空地自由驰骋,其实这种想法十分危险,因为人在大意时反应速度会大大降低。‎ 答案 C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事物正在蓬勃发展。A.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该词不能作状语。B.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责”与“职责”语义重复。D.天马行空: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不可修饰“自由驰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灾难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养分。我们需要了解过去,接续曾有的精神力量。幸而有这样一批作品,将灾难直陈于我们面前,让我们感同身受历史曾有的体温与疼痛。‎ B.网曝国企珠海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总经理周某等人,一顿饭喝掉高档红酒12瓶,但珠海国资委调查回应称,其中6个空瓶是学习红酒知识的道具,这一解释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C.玩具店里挂满了各种形形色色的玩具,像轮船、飞机、坦克等。‎ D.他看见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头,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敌人的妙计。‎ 答案 B (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A.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不能带宾语。C.形形色色:指各种各样,种类很多。与句中“各种”重复。D.出奇制胜:比喻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不能带宾语。)‎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平时不苟言笑,让人不容易亲近,而当他走上舞台表演时,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观众们总会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习主席深谙俄国文化,信手拈来俄国文学作品,让俄罗斯朋友由衷感慨:一位大国的领导人,竟对友好邻邦的文化如此熟悉!‎ C.听到这个噩耗,老人家瘫坐在地上号啕痛哭,双手也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 D.香港房价虽然位居世界各大城市前列,但对香港普通市民来说,似乎威胁不大,在高房价面前,他们依然能够处之泰然。‎ 答案 D (处之泰然:对待发生的紧急情况或困难,安然自得,毫不在乎。A.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与后文“笑起来”重复。B.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后面不能接宾语。C.情不自禁:指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不能作“颤抖”的状语。)‎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打开电视,看到领导不是招商引资,考察调研,就是出席会议,会见外宾,每天都日理万机啊!‎ B.暴徒惨绝人寰地杀害群众,连孩子也不放过,个别暴徒甚至把无辜群众浇上汽油活活烧死。‎ C.一些公务员坦言,他们的工作压力也很大,每天要揣摩领导的心思,因为一点小事没做好,常常被骂得狗血喷头。‎ D.2009年4月,西班牙、英国和美国就最近全球最大沉船宝藏的归属权不可开交地闹起来。西班牙认为沉船所在直布罗陀海峡为本国海域,宝藏应为本国所有。‎ 答案 C 〔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像在对方头上喷了狗血一样。A.日理万机:每天处理大量要务,形容政务繁忙(多指高级领导人)。与前面的“每天”重复。B.惨绝人寰: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世上少有。多形容酷刑、屠杀等造成的各种惨状。通常作定语,不可作状语。D.不可开交:形容没法解开或无法摆脱。通常作补语,不可作状语。〕‎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民族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但其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抢救和保护民族村寨迫不及待。‎ B.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也可以闪光。‎ C.不管如何描述姚明,都不算言过其实,因为姚明的文化意义已远远超过体育本身,他已经成为推动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亚洲的一面镜子。‎ D.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答案 C (言过其实:说话过分,不符合实际。此处使用恰当。A.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主语通常为人,搭配不当,可换用“迫在眉睫”。B.芸芸众生:原指世间一切生灵,后指平凡普通的人。句中“普通”与之重复。D.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的赞扬。“不虞”就是“没料到”,与句中“没想到”重复。)‎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看海去》这一短篇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当时,军阀混战,劳苦大众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 B.有消息称,“达菲”是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效药。目前政府有关部门购买储备了大量“达菲”,以备不时之需。‎ C.我已到而立之年了,事业上却没有取得什么成绩,一想起同学会上老同学一个个志得意满的样子,就感到自惭形秽。‎ D.面对镜头,马化腾有些拘谨,手指紧紧抠住裤子口袋;可一旦离开了镜头,他便放松地侃侃而谈,话语犀利,精准而到位。‎ 答案 B (不时之需:随时的需要。不时:随时。使用正确。A.民不聊生:指人民没办法生活。与前面的“劳苦大众”重复。C.自惭形秽:本谓羞愧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后也泛指与人相比,自愧不如。“自惭形秽”前再用“感到”,重复累赘。D.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用“放松地”修饰它,重复累赘。)‎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恐怖分子一天不停止活动,世界人民生灵涂炭的日子便一天不能停止。‎ B.从文山会海中脱身,转入到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中去,我觉得是您目前的当务之急。‎ C.美国人虽然跟日本是盟友,但对他们也并非毫无防范之心。美国人对日本侦察卫星的性能与弱点知道得了如指掌,却从来不愿意提供这方面的援助。‎ D.青年作家残雪认为鲁迅的作品实现了一种“突破”,而《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则使这种创造登峰造极。‎ 答案 D (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符合语境。A.生灵涂炭:百姓像掉在烂泥和炭火中一样,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生灵”与“人民”重复。B.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事。与“目前的”重复。C.了如指掌: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了”,了解,与“知道”重复。)‎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吴祥同志在敌人的监狱里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不说,还被灌辣椒水,坐老虎凳,太惨了,你们一定要设法营救他。‎ B.我们一定要在问题出现之前就未雨绸缪,做好防备,否则,就可能身陷被动,把事情办糟。‎ C.夜幕低垂,星光点点,风儿平息,鸟儿沉沉入睡,各种声音都万籁俱寂。只听到“滴滴答答”的钟声和母亲轻微的呼吸声。‎ D.仿佛在一夜之间,历来以“寅吃卯粮”为耻的中国人,学会了“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答案 D (寅吃卯粮:寅年就吃了卯年的口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收入。A.遍体鳞伤:满身都是像鱼鳞一样密集的创伤,形容伤势非常重。与“浑身”重复。B.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与前面“在问题出现之前”重复。C.万籁俱寂: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都静了下来。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与前面“各种声音”重复。)‎ 板块四 自相矛盾,不合语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当下一些电影、电视编导,为了市场需求,对传统经典作品进行改编,随意加上一些现代元素,将名著改得不三不四,从而消减了名著的审美价值。‎ B.14名香港保钓人士乘坐“启丰二号”披肝沥胆几千海里,冲破日方阻挠在钓鱼岛靠岸,其中7人成功登上钓鱼岛,并展开中国国旗宣示主权。‎ C.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 D.自从大学毕业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为了让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在溱湖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聚会。‎ 答案 A (不三不四:①不正派。②不像样子。使用恰当。B.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极尽忠诚。不合语境,可换用“劈波斩浪”。C.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与语境中的“五六家”不符。D.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与句意矛盾。)‎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审视当代文坛的萎顿,联想中国古代文学的杰出成就,不禁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的感慨。‎ B.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 C.老王收藏的那个汉代的陶罐,据说价值连城,可是前几天被他孙子失手打碎了,变得一文不值了。‎ D.中学生辩论赛进入第二轮后,辩论显得异常激烈,尤其是双方的一辩都快人快语,语言时而含蓄,时而尖刻,语速之快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答案 C (价值连城:形容物品十分贵重。A.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与“当代文坛的萎顿”自相矛盾。B.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不合语境。D.快人快语:直爽人说直爽话。不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李晓的文化散文,曾有十多篇在《学语文》杂志上发表,因为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作者才连篇累牍地写下去。‎ B.国内不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今天这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去甚远的局面,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C.足球的魅力还在于它的偶然性,强大的一方可能在弱小的一方门前久攻不下,而弱小的一方却可能抓住机会反戈一击夺得胜利。‎ D.针对2012年经济运行情况,国务院紧急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应对措施,以减轻经济下行的压力,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呼之欲出。‎ 答案 D (呼之欲出:①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②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此处选取第二个义项,符合语境。A.连篇累牍:形容文章冗长,语言啰唆。不合语境。B.长此以往:老是这样子下去。用于对将来不好情况的假设,不可用于陈述已有的事实,与下文“就造成了今天这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去甚远的局面”矛盾。可改用“久而久之”。C.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不合语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部号称投资上亿的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装仍深受观众好评。‎ B.上海的婚宴普遍在晚上举行,一般选择在吉时6:08开宴,可是总有些接到请柬的不速之客姗姗来迟,这让婚宴主办者颇为尴尬。‎ C.雅安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人士或在微博上为震区人民祈祷平安,或慷慨解囊,纷纷以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心。‎ D.业内人士认为,楼市调控政策“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此同时,花旗银行发布报告称,预计今年中国房地产调控至少会出现部分放松,两者观点相辅相成。‎ 答案 C (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A.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与句中表达意思刚好相反。B.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与“接到请柬”相矛盾。D.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不合语境,应改为“不谋而合”。)‎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最令我敬佩的是巴金老人的人品,他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般透明,在今天这个年代实在难能可贵。‎ B.欧洲多国经济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社会制度已经积羽沉舟,对这一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极大的公众阻力,举步维艰。‎ C.有消息称,国际恐怖组织在遭到国际社会强烈谴责和连续打击后,正准备重整旗鼓,进一步在世界制造更多的恐怖活动。‎ D.天空飘着细雨,行人已渐渐稀少了,只有我和父亲形影相吊。父亲闷着头,一句话也没有,我也只是机械地移动。‎ 答案 A (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B.积羽沉舟:羽毛虽轻,堆积多了也可以把船压沉。比喻细微的事物积累多了也可以产生巨大的作用。不合语境,此处应用“积重难返”。C.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不合语境。D.形影相吊: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与“我和父亲”矛盾。)‎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迅猛,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大大改变,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是年愈花甲的老人也愿意去外地生活了。‎ B.当今文坛,各种各样的大奖满天飞,拥有各种头衔的作家多如牛毛,但真正为社会所认同的名家名作却实属凤毛麟角。‎ C.第14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面对评委的刁钻提问,一支农民合唱队真挚纯朴,巧言令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苏联专家全部撤出回国后,中国人民因人成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1964年终于取得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成功。‎ 答案 B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使用恰当。A.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与句意矛盾。C.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不合语境。D.因人成事: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与前后内容相矛盾。)‎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法国大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B.黄山石形状各异,有的像莲花,有的像孔雀开屏,也有的像鱼,像蛇,像兔,我们一路欣赏,一路惊叹,惊叹它的奇异绝伦,惊叹它的巧夺天工。‎ C.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儒家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口号,强调人与自然鼎足而立,人可利用自然,掌握和运用规律,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 D.李优与三十年前的同学张永在昆明湖畔萍水相逢,他们高兴得热泪盈眶,两人拉着手不愿放开。‎ 答案 A (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B.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自然。与上文所说的黄山自然景色相矛盾。C.鼎足而立: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不合语境,句中仅有“人与自然”两方面。D.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与二人是同学的事实相矛盾。)‎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此刻,校运会赛场内外的热烈气氛已经达到高潮:运动员迈开大步奋力奔向终点,场外的拉拉队则作壁上观,大声为运动员加油鼓劲。‎ B.如果仅仅因为个别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态度粗野,就取消城管部门,这无疑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 C.季荣干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D.暴风来临时,一定要关闭驾驶室门窗,因为此时正是司机用眼睛观察交通动态的时候,若此时眼睛被沙尘迷眼看不清前方路况,可谓临深履薄。‎ 答案 B (因噎废食:因为吃饭噎住了,索性连饭也不吃了。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符合语境。A.作壁上观: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与“大声为运动员加油鼓劲”相矛盾。C.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而句中季荣干介绍的本来就是自己家里的珍宝,自相矛盾。D.临深履薄:战战兢兢地好像来到深水潭边,好像踩在薄冰上。形容谨慎戒惧。常用于形容主观心态谨慎,不能用于形容客观危险。不合语境。)‎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为群众做了很多好事,群众也给了他很多荣誉,这真是投桃报李。‎ B.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C.搞好干群关系要求干部能真正做到和群众同甘共苦,可是现在一些人当官时间不长,就都一个个席丰履厚起来,哪里能得到群众认可?‎ D.我国乒坛健儿在43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以3∶2力克瑞典队勇夺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 答案 C (席丰履厚:比喻家产丰厚,生活优裕。A.投桃报李:比喻礼尚往来,互相赠送答谢。与语境不符。B.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句中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尚在“萌芽状态”,并未造成危害,不合语境。D.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不合语境,应用“震耳欲聋”。)‎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B.有些同学在写议论文时,不善于分析问题,当遇到需要理论阐发的时候便感到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组来到了山东莱芜,在晚会上,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老英雄们又一次听到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抗战歌曲。‎ D.据了解,“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中“海水西调”观点的始作俑者为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工程研究中心教授霍有光。‎ 答案 C (耳熟能详:指听得烂熟,可以详尽复述出来。A.如坐春风:指像置身于和暖的春风里,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不合语境。B.理屈词穷:由于理亏而没有话说。不合语境。D.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不合语境。)‎ ‎ ‎ ‎ ‎ 第4单元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 题1:(2004·江苏卷)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3分)(  )‎ 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试题解读〗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是对前面三个并列分句的总括,应把“交相辉映”后的逗号改为冒号。B.“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是并列关系,“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又与“能耗预测制度”“能源跟踪分析制度”构成高一级的并列关系,因此,应把“年结算制度”后的顿号改为逗号。C.虽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并不需要回答,应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答案:D。‎ 题2:(2013·重庆卷)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海底两万里》是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小说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利用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____鹦鹉螺号____在海底旅行的所见所闻,赞美了那深蓝的国度____史诗般的海洋。在我们身边,也有一艘这样的奇妙的潜水船____是它发现了冰海沉船,激发大导演卡梅伦拍摄了史上最赚钱的电影____是它帮助美国海军在地中海找到了不小心丢失的氢弹,避免了一次灾难。它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人类对深海的很多重大发现中都有它的身影。它就是深潜水器中的明星____阿尔文号(Alvin)载人潜水器。‎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试题解读〗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从解题技巧来看,最主要的是要弄清文段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再来推敲某处使用哪一种标点符号更规范,更准确。第一、二处,“鹦鹉螺号”是注解“潜水船”的,如果只有“鹦鹉螺”三个字就可以用引号,这里是“鹦鹉螺号”则使用括号更恰当。第三处,用在并列短语“深蓝的国度”“史诗般的海洋”之间,应选顿号。第四处,后面的两个“是它”是具体解释“奇妙的潜水船”的作用的,应当用冒号。第五处,两个“是它”之间是并列关系的分句,应用分号。第六处,显然是一个解说关系,故应用破折号。  答案:D。‎ ‎ ‎ ‎ ‎ ‎ ‎ ‎ ‎ 本单元涉及《考试说明》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表达应用”能力层级所列的一个考点:‎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基础,是正确掌握常用的16种标点符号(点号7种: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标号9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的规范用法。‎ 近几年的考查热点有:问号、书名号的正确使用,引号、括号与相关点号的配合使用,冒号、分号、逗号、顿号为明晰层次关系的分层使用。高考中用作考查标点符号的语言材料,一般具有时代性、生活性,“常用常错”的标点符号仍然是考查的重点。‎ 自2005年起,高考江苏卷并未就此考点单独命题,只在写作中作了“标点正确”的要求。但2014年江苏省《考试说明》的“典型题示例”中增加了2004年江苏卷、2013年重庆卷的标点符号题,应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 ‎ ‎ ‎ ‎ ‎ ‎ ‎ ‎ ‎ ‎ ‎ 考点透视 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涉及面很广(迄今为止,除着重号和专名号外,其余14种常用的标点符号都在高考试题中出现过);那些容易误用混用、常用常错的标点,是考查的重点。‎ 高考试卷往往从以下十个方面设误:‎ ‎1.概数中间加顿号。‎ 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能加顿号。如:那时候,他们还都只是一些七、八岁的小孩子,每天唱啊、跳啊地疯个没完。(用相邻的数字表示概数时,中间不能加顿号,“七八岁”之间的顿号应删掉。)‎ ‎2.非疑问句用问号。‎ 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应用问号。如: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昭君墓?(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全句是陈述语气,故不能用问号。)‎ ‎3.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如:“我们一切工作是从本本出发呢?还是从实际出发呢?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清楚了么?老王同志。”王玉山惭愧地摇了摇头。(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选择问句中不管有几个分句,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用问号,中间各句用逗号;但如果是连续发问,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4.“某某说”后标点不明。‎ ‎“某某说”引领直接引语时,放在引用话之前,后面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后面用逗号;放在引用话之后,后面用句号。如:“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白求恩大夫说:“我要立刻做手术。”(“白求恩大夫说”放在引用话之间,后面应改用逗号。)‎ ‎5.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 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如:“五片吗?亲爱的。告诉你的苏艾。”苏艾问道。(问号改为逗号,第一个句号改为问号。成分前后倒置形成的问句,问号仍应用在句子末尾。)‎ ‎6.标点与功能相同的文字并用。‎ ‎(1)省略号与“等”“等等”并用。省略号和“等”“等等”都可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如:身体温暖,微循环才会正常,所以清早起来第一口食物最好选择温热的,应该享用热稀饭、热燕麦粥、热羊乳、热豆花、热豆浆和芝麻糊……等,再配着吃蔬菜、面包、三明治、水果。(省略号不能与“等”同时使用,应删去其中一个。)‎ ‎(2)破折号与“即”“就是”等词语并用。破折号和“即”“就是”等词语都可表示解释说明,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如: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就是“中外之界”。(破折号不能与“就是”同时使用,应删去其中一个。)‎ ‎7.标点功用混淆。‎ 每一种标点都有其独特的功用,如果混淆了它们各自的功用,就会导致使用的错误。如:不久前,在我省召开的《全省共青团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暨宣传舆论阵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团市委就“网络+手机短信”的团建创新做法作了典型发言。(书名号应改为引号。书名号是用来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影视戏剧名等的,不能滥用,特别是栏目名、活动名只能用引号。)‎ ‎8.加引范围不清。‎ 使用引号,首先必须搞清加引的范围,既不能多引,也不能少引。如: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慧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时出现于天宇。(“海尔-波普彗星”是一个完整的专名,如果加引号,应将其整体引起来,而不应只引“海尔-波普”。)‎ ‎9.停顿长短不当。‎ 点号可根据其表示停顿的长短分为不同的级: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逗号>顿号。一个句子内部用上了不同级的几种点号,就可以清楚地显示出其表意的层次来。如果停顿的长短不当,就会破坏句子内部的层次。如:奥运开幕式焰火燃放的传统品种包括:喷泉——红闪;花束——彩色花束、爆裂花束;罗马烛光——红绿金银等各种颜色……(并列分句内部没有逗号不能直接用分号,应把分号改为逗号。)‎ ‎10.标号与点号错位。‎ ‎(1)引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①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如:不过,他表示,“除非国家急需,否则就算探明也不会开采这些矿藏。对可可西里的保护绝对重于开发”。(直接独立引用,句末句号应在引号之内。)②引文不完整或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引号外面。如: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去掉引文里的句号,再在引号外加逗号。若引文只是作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引文末尾不能带点号;引号外面视情况加逗号或句号,有时还不能加点号。)‎ ‎(2)括号与点号的位置。①括号里的话是注释词语的,这种括号叫句内括号。被句内括号注释的语句,它的后边如果要用点号,点号应放在括号之后。如: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常驻伊拉克新闻机构——新华社的首席记者,聂晓阳新近出版了一本深入解读伊拉克现场的报告《为历史流泪》。(中信出版社出版)(注释句中某部分内容时,用句内括号,并紧跟在被注释的部分后。本句括号内容是补充说明“《为历史流泪》”的,属句内括号,应放到句号前。)②括号里的话是注释整个句子的,这种括号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应放在句末的点号之后。如:王力先生认为:“现代汉语中,跟古代‘之’字大致相当的‘的’字,被认为是介词(黎锦熙《新著国语语法》1956年版)是不恰当的(王力《古代汉语》1981年版)。”〔“(王力《古代汉语》1981年版)”是对整个引句的补充说明,属于句外括号,应放在句号后边。〕‎ 典题例析 例1:(2013·天津卷)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滨海航母主题公园风筝节上,各式纸鸢迎风起舞。其中全国最大、直径‎30米的巨型软体风筝——滚地龙的放飞成为节日的一大亮点。‎ B.俗语讲:日久见人心。心者思想也,常人之心,年月可现,哲人之心,世纪方知。‎ C.我国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如《英雄儿女》(根据巴金《团圆》改编)、《红高粱》(根据莫言《红高粱家庭》改编)……等等。‎ D.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礼记·礼运》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经成为至理名言。‎ ‎〖思维导引〗本题采用单选题的形式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正确使用标点,要明确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同时还要注意具体的语言环境以及上下文的衔接。B.“心者”后应加逗号,“年月可现”后的逗号改为分号。C.省略号与“等等”重复,去掉省略号。D.大并列里包括了小并列,应将第一个顿号改为逗号。  答案:A。‎ 例2:依次填入下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乐观、自信,是金晶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①我从小性格就像个男孩子,记得那时很爱看电影《佐罗》②看完后就觉得自己真成了里面的剑客③这位被称为“微笑天使”的姑娘笑着说④后来在2001年我很自然地选择了击剑⑤‎ ‎ ‎ ‎①‎ ‎②‎ ‎③‎ ‎④‎ ‎⑤‎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思维导引〗本题主要考查引号与其相关标点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尤其是“××说”在引语中间时标点符号的用法。考生出错的原因多为对标点符号的用法掌握不扎实,或是对文句含义、层次把握不准。“乐观……印象”是完整独立的句子,故后面用句号;“我从小……里面的剑客”“后来……学习击剑”是完整引用,故用引号且句末的句号置于引号内;“这位……笑着说”夹在引言中间,故句末用逗号。‎ 解题指津 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命题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用四个句子作为选项,让考生选择标点符号使用的正确项或错误项。‎ 此类试题可采用以下步骤和方法解答。‎ 第一步:快速扫描四个选项,明确这道题主要涉及哪种常用标点符号的运用。‎ 第二步:审读各选项,明确考查内容,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正误。‎ 第三步:通过综合分析,明确答案。‎ 一般来讲,标点符号的使用是综合的,不是孤立的。比如,分号、逗号、顿号同时出现,属于句子层次结构问题;引号和句号同用,会有一个独立引用和非独立引用的问题;括号和破折号,存在一个正确选用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类型综合把握。‎ ‎2.在一个语段中留下若干空,列出四个选项,供考生选择。‎ 此类试题可采用以下步骤和方法解答。‎ 第一步:通读所给语段,弄清其基本含意。这是做好此类题的基础。‎ 第二步:根据文意分清层次,确定句子的层次及各个句子意义上的联系。‎ 第三步:反复试读,理清句子的内部关系,根据停顿的长短正确使用顿号、逗号、分号、冒号等句中点号。‎ 第四步:认真揣摩语句所传达的感情,根据语气确定句末点号。即弄清所给句子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感叹句、祈使句,正确使用句号、问号或叹号。‎ 第五步:仔细辨析,注意前后关照,准确选用标号,妥善安排标号和点号的位置。‎ 第六步:所有标点符号选出后,再放到语段中通读一遍,检验文意表达是否通畅。‎ 此外,有时(如写作中)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书写。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的要求,正确书写标点符号。常见的书写不规范的情况有:标点符号不按规定占格,如将点号写在换行的行首,将引号、括号、书名号这些成对使用的标号的前半写在行尾或后半写在下行行首,将破折号分成两截写在两行;有的同学在写作中习惯于一逗到底;有的同学爱以小圆点代替点号;等等。这些都应注意改正。‎ ‎ ‎ ‎ ‎ ‎ ‎ ‎ ‎ 板块一 点号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十年来,他踏遍了祖国的崇山峻岭、沙漠荒原,还经常奔波于蒙古的大戈壁、非洲的古老地盾、南美的安第斯山、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格陵兰的冰天雪地等等……,为祖国的地质矿产事业作出了贡献。‎ B.小吃虽“小”,却也是人们饮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周礼·天官》说:“修笾之食,糗饵粉糍。”从中可以看到,几千年前的周代就有这样的描述,然而上海世博会期间,江西的小吃却“集体失语”。‎ C.1986年他开办了第一家壁画厂;1986年他与人一起制作了《桃花源记》;1990年他制作了一幅227平方米的壁画;2006年他制作了一幅500平方米的《圣洁》;他的创作履历证明了他的创作成就。‎ D.家族史研究的一般性内容,主要指家族“四态”,即结构形态,环境生态,活动状态和发展变态。其中环境生态既包括自然环境(如山川、气候等)、也包括人文环境(如时代思潮、地域文化和文学传统等)。‎ 答案 B (A.“等等”和省略号不能同时使用,可删去省略号,或删去“等等”和省略号后的逗号。C.将前三个分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分号改为冒号。D.“结构形态,环境生态,活动状态和发展变态”中的逗号改为顿号;第一个括号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这是两个分句间的停顿。)‎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多方分析说明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对于中国革命的影响和作用;但是,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外部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对于中国革命的影响和作用有多大?似乎还缺少系统和深入的讨论。‎ B.“我从前也轻视过你,我想一个艺人是不应该那么为金钱打算的;不过,现在我却又想,你是对的,你为许多艺人对贪婪的出版家作了报复,我很高兴……。”(《和钱钟书同学的日子》第三辑“考稽”)‎ C.兴趣爱好很重要吗?人事经理老黄告诉我们,“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相应能力,包括个人潜能,它能辨别你的工作效率、处事风格、集体责任感、生活质量等等”。‎ D.芸斋主人说:鲁迅先生有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答案 C 〔A.问号改为逗号,全句是陈述句。B.省略号是标号,省略号后一般不能再用点号(如有下文,为表示不跟下文连接,则可以使用点号),因此应去掉句号。D.两个冒号连用不当,一般情况下,一句话中不得同时使用两个冒号,可以将“芸斋主人说”后的冒号改为逗号,体现出语意层次。〕‎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会以为“语文”一词历史上早就存在了,其实不然。大家熟知的权威性工具书——《辞源》《辞海》,先后编纂于1908年和1915年,都未收“语文”这一词条。‎ B.过去在大陆上居住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他们是否知道其他地区的情况,是否懂得并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思考了这些问题,才有可能知道有没有一种共同的文化把自然和人为分割的不同地区联系起来。‎ C.《和钱钟书同学的日子》共三辑:第一辑亲历,第二辑探究,第三辑考稽,本书以文人为题,缘文论史,对文化名人,既有逆流而上的追溯,又有沿波而下的浏览;既有严肃的研究讨论,又有轻松的撷英拾趣。‎ D.他们在一起亲切地谈着种花、养草的经验、子女的教育、家庭、事业、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你看,两位老邻居天天见面,却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答案 A (B.开头是三个独立的问句,把第一个逗号改为问号。C.“考稽”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D.交谈的内容有不同的层次,第二、五个顿号应改为逗号。)‎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业协会对同行业价格的监督功能比较强:原料进价如何?成本支出如何?心中一清二楚。至于什么样的货究竟卖什么样的价?也能掌握得八九不离十。‎ B.曾有人问我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我的回答是:尊重他人,亲疏随缘,这个回答基本上概括了我对待友谊的态度。‎ C.据报道,世界知名学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约1800门课程已全部通过互联网免费向全世界开放。‎ D.辛亥革命的枪炮声宣告了大清帝国的覆灭,大殿倾倒,龙袍褪下,硝烟四起,内乱频仍……这真是百年世事多动荡,千古华光几流散。‎ 答案 D (A.句中三个问号都应改为逗号,因是陈述语气。B.冒号只管到“亲疏随缘”,将其后的逗号改为句号。C.应删去顿号。)‎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啊、水啊,花啊、草啊,星星啊、月亮啊,常常是诗人歌咏的对象。‎ B.网友给我发来邮件说:近来网上有三多:绯闻多,脏话多,病毒多。‎ C.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D.中华民国的文物界,就像一个烂摊子,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支离破碎,无人打理。‎ 答案 D (A.并列的独立词语带上语气词时,中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三个顿号都要改为逗号。B.一句话之中不能连用两个冒号,前一处冒号应改为逗号。C.层次不清,“持有毒品”和“等植物”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板块二 标号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忽然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不是对“坦然”做了最好的诠释吗?‎ B.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的落叶(曹植《美女篇》),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C.大体说来,两种不同文化由于婚姻、交通、贸易、侵略、扩张……等原因相接触而相互传播时,往往起先互相惊奇,彼此观望。‎ D.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入册。‎ 答案 A (B.括号应紧跟在引号后。C.去掉省略号。D.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据考证,古历下亭址在今名士阁西侧(该处现有一石碑,正面题“古历下亭址”五个大字,背面刻有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B.近年来,恒大集团相继赞助了广州国际龙舟赛、女子世界杯乒乓球赛,并连续两年举行了以《支持2008北京奥运及2010广州亚运》为主题的万名员工运动会等大规模体育活动。‎ C.《山楂树之恋》虽然不是什么大场面、大制作的商业片,但上映以来热度不减;对此片观众反应不一,有人热泪盈眶,有人陷入忧伤,还有人对张艺谋彻底失望了……等等。‎ D.战国时期,孟子劝说齐宣王要“与民同乐”,实行“仁政”。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统一天下,如“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 答案 A (B.书名号改为引号。C.省略号与“等等”都表省略,应删去省略号。D.括号应该放在引号外、句号前。)‎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哎呀,蛇!”走在前头的玲玲忽然惊叫起来。兰兰赶上前一看,“咯咯咯”地笑起来:“大惊小怪!蛇?——草绳子!”‎ B.当前,我们的母语教育虽然受到些不公指责,但当我们面对这些课例——这些众多行动者、思考者探索的精华,不得不油然而生敬意!这是一个伟大时代的典型风貌!‎ C.在鄂西大山的半个多月里,将士们不论是行军还是宿营,都能听到老虎、豺狼、野猪、豹子……及其他野兽的叫声,已经习以为常。‎ D.教室里布置简单,只有三幅标语挂在墙上:“学贵有恒。”“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答案 A (B.“精华”后的逗号改为破折号。C.省略号与“及其他野兽”重复,应删去省略号。D.前两个引号内的句号去掉,引号外加逗号,使三者并列。)‎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当代文坛大家文库》:《巴金七十年文选》《冰心七十年文选》《夏衍七十年文选》《施蛰存七十年文选》《柯灵七十年文选》,这些书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 B.“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论衡》)总理引用这句名言意在说明:要想了解政策的缺失,就必须深入民间调查。‎ C.自打有了宋玉的《高唐赋序》,就有了缠绵悱恻的“巫山云雨”;自打有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就有了烛影摇红的“巴山夜雨”。‎ D.明代徐渤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这是夸张的说法。‎ 答案 C 〔A.冒号不能管到句末,可以把冒号改为破折号;另外,第一个书名号改为引号。B.把“(王充《论衡》)”移至逗号前。D.“雨后娇”后的逗号应放在引号外。〕‎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声音刚刚传出,人们猜测已久的二套房贷新政随即出台。‎ B.散文家这位“魔术师”,凭靠的并不是什么“点金术”,而是“有伶俐的耳目,有沉着的心思”(《小品文作法论》),这使他独独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而洞察其中的真谛和生命。‎ C.儒家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强调道义重于一切。‎ D.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3·‎15”‎电视宣传活动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答案 B (A.引号外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C.括号前的逗号应移到括号后。D.书名号改为引号。)‎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