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查漏补缺练习语文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查漏补缺练习语文试卷

ID:567362

大小:123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查漏补缺练习 语文 ‎(‎2020年6月15日)‎ ‎【非连续性多文本阅读】‎ 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题。‎ 材料一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取材于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一定越具有创造性,正如《三国演义》之于《三国志》、电影《大话西游》之于《西游记》。‎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一性。‎ 材料二 填空、对话与兴味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而只能被称为“第一文本”。经由阅读之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即“第二文本”而存在。由此可见,“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读者再创造的结果。‎ ‎(一)填空、对话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加登指出,在文学作品的诸层次结构中,语言现象中的语词—声音关系是固定的,词、句、段各级语音单位的意义及组合也是不变的,而表现的客体层和图式化方面层等,则带有虚构的纯粹意向性特征,本身是模糊的、难以明晰界说的。至于思想观念及其他形而上的蕴含,更是混沌朦胧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正是在此基础上,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进而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与之相近,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也早已指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伽达默尔还指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限的对话。因为文本属于无限绵延着的历史,历史不断,对话便永在绵延之中。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是多重的,不确定的,变动不居的。一段文本或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的发现永远没有止境,是一个与历史本身相同的无限过程。所以,伽达默尔强调艺术作品是“开放”的,流动的,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同一文本必会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 ‎(二)兴味 中国古代文论中强调的“兴味”,实际也已包含着与英加登的“填空”、伊瑟尔“召唤结构”、伽达默尔的“对话”相近的见解。孔子“诗可以兴”的见解,按宋人朱熹的解释,即为“感发志意”,也就是说,读诗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通过想象和联想,感悟体味诗中的意蕴。南北朝时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进而提出了“滋味说”。钟嵘所谓“滋味”,主要是指当时的五言诗言简意丰,可以“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特征。唐人司空图亦从阅读欣赏的角度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也就是说,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中国古代文论中诸如此类的“兴味”之说,与西方现代文论中的“填空”“召唤结构”“对话”等见解,显然有着相通之处。‎ 实际上,不论英加登的“填空”说、伊瑟尔“召唤结构”说,还是伽达默尔的“对话”说,以及中国古代的“兴味”观,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它所指明的正是文学作品构成审美价值的固有方式和特征。‎ 从文学作品本身而言,造成这种方式和特征的根本原因是:第一,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读者看到的文学作品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而不是可以直接构成审美对象的物质形态的形体、色彩、线条之类。文学文本中的文字符号,只有经由读者的理解、想象、体验,才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的形象,而这种“还原”过程必会伴随读者的再创造因素。第二,与其他科学著作相比,文学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不可能像科学著作那样准确、严密和清晰。因此,文学作品的接受,只有伴随着读者在文字符号基础上展开的想象才能进行。“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这诗句看起来虽是形象可感的,但实际上却隐含着文字符号难以尽述的无数“空白”:园中究竟是怎样的春色,枝头盛开着多少杏花,花儿开到怎样的程度,园墙用什么建成,有着怎样的高度,以及诗句中包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着怎样的审美意义,……所有这些,都必须经由读者自己去“填空”,去“对话”,去“兴味”。‎ ‎(取材于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4.下列对材料二中名词术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文本:通过不同的读者与文本“对话”,得到文本的再解读意义。 ‎ B.填空: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对文本的最终完成。‎ C.对话:读者自主发现其所理解的文本存在的问题,多次积极解答,构成“对话”。‎ D.兴味: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在有限的诗文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 ‎5.司空图指出诗的高妙境界在于其“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古代诗词富含“理趣”,即是一个明证。下列诗句中,不含“理趣”的一项是(3分)‎ A.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蔡肇《题李世南画扇》 ‎ B.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情?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唐寅《题秋风纨扇图》)‎ C.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燮《题画竹》)‎ D.懒登小阁望青山,愧我年来学闭关。淡墨遥传缥缈意,孤峰只在有无间。(黄媛《为渔洋山人画山水》)‎ ‎6.在材料二中,关于“填空、对话与兴味”的问题,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的见解有何相通之处?造成这一相通之处的原因是什么? (6分)‎ ‎7.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作品。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联系你阅读过的文学名著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3分)A(“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有误,原文是说“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 ‎2.(3分)C(“由于……所以……”的因果关系不成立。“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这是一种现象,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是“心理文化结构”在影响着“理解”。)‎ ‎3.(3分)B(“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是对“理解”和“创造性”的错误理解,原文并没有证明二者的正比例关系;而且“《三国演义》之于《三国志》、电影《大话西游》之于《西游记》”也不是“理解”“误读”的问题,例子不对。)‎ ‎4.(3分)C(对话: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求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文本提出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对话”。)‎ ‎5.(3分)A ‎6.(6分)‎ 相通之处:所揭示的都是文学作品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特征;‎ 原因:第一,文学作品只是抽象性文字符号的系列组合;‎ 第二,文学作品主要使用的是描述性语言,有着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7.(6分)‎ 有对材料一、材料二相关观点的列举、阐述与认识,能结合文学名著作品进行分析,能体现自我个性与知识涵养。且分析必须充分、可信服,要能够自圆其说。可以持反对意见的观点。‎ ‎【答案示例】‎ ‎《红岩》的历史背景是国共内战期间地下党斗争的关键时刻,文中描写江姐等地下党在狱中遭受的种种酷刑,如竹签扎入手指,但作者并未全方位再现江姐的英雄行为,而是勾勒场景之后留给读者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有限的文字读者可以在脑海中形成有机的图像,所谓与文本“对话”,从而感受到江姐所承受的巨大痛苦,从而感知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体现出《红岩》这部作品的巨大魅力。‎ ‎《红楼梦》前八十回杀青,应是曹雪芹最为满足之时刻。作品完成,含隐旨趣,这是一个召唤结构,八十回的故事,众人的结局由读者来填补,宝黛的容颜要有读者去想象其一颦一笑,读者随着文笔在心灵中再现和填补着文字的空白。这就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作者渴望有人去理解宝玉的不合时宜,读者也在阅读中找寻着自己,回答着一个个文本的深层发问。‎ ‎【文言文阅读】‎ ‎(一)‎ 本大题共7小题,共2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题。‎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见楚王,曰:“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王曰:“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淮南子·修务训》‎ 儒书称:“鲁般、墨子之巧,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夫言其以木为鸢飞之,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夫刻木为鸢,以象鸢形,安能飞而不集乎?既能飞翔,安能至于三日?如审有机关,一飞遂翔,不可复下,则当言遂飞,不当言三日,犹世传言曰:“鲁般巧,亡其母也。”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则木车等亦宜三日止于道路,无为径去以失其母,二者必失实者矣! ‎ ‎《论衡·儒增》‎ 鲁般者,肃州燉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卜曰:“般所为也。”赍物具千数谢之,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                           ‎ ‎《酉阳杂俎·贬误》‎ ‎【注释】鲁般,姓公输,名般,又作“班”,今常称其鲁班。‎ ‎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负天下以不义之名                  负:蒙受 B.如审有机关                        审:确实 C.亡其母也                          亡:丢失 ‎ D.赍物具千数谢之                    谢:感谢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设以攻宋                          不赂者以赂者丧 C.遂失其母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安能飞而不集乎                    箕踞而坐 ‎3.对下列句子及加点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句子的意思是:于是(楚王)只得息兵,停止对宋的进攻。‎ 句中的“偃”字与“偃旗息鼓”的“偃”字意思是相同的。‎ B.夫言其以木为鸢飞之,言其三日不集,增之也 句子的意思是:说他用木头做成老鹰会飞,是可能的;说它飞了三天不下来,就是夸大。句中的“鸢”字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的“鸢”字意思是相同的。‎ C.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 句子的意思是:如果木鹰机关完备,跟木车马一样,那么就会飞上天不下来。‎ 句中的“集”字与“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集”字意思是相同的。‎ D.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句子的意思是:鲁班为此失去了一只手臂,那天吴中便降下了大雨。‎ 句中的“为”字与“为情所困”的“为”字意思是相同的。‎ ‎4.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够体现鲁般技艺高超的一组是(3分)‎ ‎①公输,天下之巧士,作去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 ‎②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 ‎③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 ‎④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⑤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 ‎⑥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 A.③④⑤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①②③‎ ‎5.对上面三段文言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淮南子·修务训》一段中,鲁班虽然制造出攻城利器云梯,但在与墨子的攻守模拟中完败,说明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B.《论衡·儒增》一段,运用“以子之矛攻子这盾”的方法,指出儒书中对鲁班的记浮夸不实之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衡》作者的务实精神。‎ C.《酉阳杂俎·贬误》一段,对鲁班的记叙颇有神异色彩,虽然篇幅不长,但情节曲折,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D.三段文字虽然都涉及了古代能工巧匠鲁班,但体裁有别,叙议各有侧重,文字风格不同,表达主旨各异。‎ ‎6.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 ‎(2)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 ‎7.无论是“儒书”还是《酉阳杂俎》,都将鲁班塑造为具有特异功能的神人,将人塑造为神是一种文化现象,又如我们称李白为“诗仙”,余秋雨在《都江堰》中写道“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李冰。民众围着他狂舞呐喊,祈求有无数个都江堰带来全国的风调雨顺,水土滋润”。但《论语》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曾教育弟子“务民(人)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智)矣”,他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定鬼神的作用。请结合你对《论语》的理解,并围绕一个例子,谈谈你对“造神”这一文化现象的思考。(6分)‎ ‎(二)‎ ‎ ‎ ‎ ‎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 陈咸字子康,年十八,以父任为郎。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父尝病召咸教戒官道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父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父乃不复言。‎ 父死后,元帝擢咸为御史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课第诸刺史,内执法殿中,公卿以下皆敬惮之。是时中书令石显用事专权,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时槐里令朱云残酷杀不辜,有司举奏,未下。咸素善云,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于是石显微伺知之,白奏咸漏泄省中语,下狱掠治,减死,髡为城旦,因废。‎ 成帝初即位,大将军王凤以咸前指言石显,有忠直节,奏请咸补长史。复为南阳太守。所居以杀伐立威,豪猾吏及大姓犯法,辄论输府,以律程作司空。咸所居调发属县所出食物以自奉养,奢侈玉食。然操持掾史,郡中长吏皆令闭门自敛,不得逾法。下吏畏之,豪强执服,令行禁止,然亦以此见废。‎ 时车骑将军王音辅政,信用陈汤。咸数赂遗汤,后竟征入为少府。少府多宝物,属官咸皆钩校①,发其奸臧,没入辜榷②财物。官属及诸吏,举奏按论,畏咸,皆失气。为少府三岁,与翟方进有隙。方进为丞相,奏:“咸前为郡守,所在残酷,毒螫加于吏民。”咸坐免。顷之,红阳侯王立举咸方正③,为光禄大夫给事中,方进复奏免之。后数年,立有罪就国,方进奏归咸故郡,以忧死。‎ ‎                     (取材于《汉书·陈万年传(附陈咸)》有删改)‎ ‎【注解】①钩校:探究查对。②辜榷:垄断、侵占。③方正:汉代选举科目之一。‎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言事,刺讥近臣            刺讥:指责 B.于是石显微伺知之            微伺:暗中探察 C.然操持掾史                  操持:筹划,料理 D.与翟方进有隙,咸坐免        坐免:因……牵连被罢官 ‎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抗直,数言事                后数年,立有罪就国 B.父乃不复言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C.公卿以下皆敬惮之            顷之,红阳侯王立举咸方正 D.髡为城旦,因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理解:我全明白您所说的意思,您主要就是教我如何巴结、奉承人 B.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 理解:陈咸多次议论石显的短处,石显等人对他就怀恨在心 C.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 理解:朱云探听并等候裁决,皇帝命朱云上书申诉自己的情况 D.立有罪就国,方进奏归咸故郡 理解:红阳侯王立有罪回到封邑中,翟方进也奏明皇帝让陈咸回到原籍 ‎5.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陈咸开始对父亲所谓的“教戒”很反感,后来他却也贿赂权贵。‎ B.陈咸被髡首罚做苦工,是因为他在执法时滥杀无辜,施法严苛。‎ C.陈咸任南阳太守时对境内大户与下属均严治,可自己生活奢侈。‎ D.陈咸晚年为官,因为与翟方进有矛盾,先后多次被其奏请免职。‎ ‎6.文中写陈咸仕途数起数伏,后被发回故郡,最终“以忧死”。(8分)‎ ‎(1)请用一个成语或熟语形容陈咸的结局。(2分)‎ ‎(2)你如何看待陈咸的结局?请从下列《论语》选文中选取一条,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①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②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论语·里仁》‎ ‎③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 ‎④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公冶长》‎ ‎⑤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 ‎ ‎【参考答案】‎ ‎ ‎ ‎1.(5分)【考查文言文断句】‎ 父尝病/召咸教戒官道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父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评分参考】斜线/处为必断句处。//为可断可不断处。答错2处减1分,漏断、错断均算一处,减完5分为止。‎ 父尝病,召咸教戒官道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父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2.(3分)【考查文言实词】C.(“操持”在此处的意思应该是“掌控”)‎ ‎3.(3分)【考查文言虚词】B.(B项中,两个“乃”都为副词,“才”。A项中,前“数”为副词,“屡次”;后“数”为数词,“几”。C项中,前“之”为代词,“他,指陈咸”;后“之”为助词,无实义。D项中,前“因”为介词,“因为”;后“因”为动词,“凭借”。)‎ ‎4.(3分)【考查文言文翻译】C.(朱云就向陈咸探听情况并等候裁决,陈咸教他给皇帝上书为自己申诉,从后文写陈咸被奏“漏泄省中语”可知)‎ ‎5.(3分)【考查文言文文意理解】B(陈咸是因“漏泄省中语”而被“髡为城旦”)‎ ‎6.(7分)‎ ‎(1)(2分)【结合成语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题】言之成理即可 ‎(2)(6分)【结合名著《论语》考查的探究题】‎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与评价】‎ ‎【评分标准】‎ 对《论语》选文的认识、解读,2分;结合文中相关内容,2分;思考分析,2分;‎ 正面举例:‎ ‎(1)“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 ‎(2)“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3)“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 ‎(4)“大将军王凤以咸前指言石显,有忠直节,奏请咸补长史。”‎ ‎(5)“所居以杀伐立威,豪猾吏及大姓犯法,辄论输府,以律程作司空。”‎ 反面举例:‎ ‎(1)“咸漏泄省中语”‎ ‎(2)“咸所居调发属县所出食物以自奉养,奢侈玉食。”‎ ‎(3)“咸数赂遗汤,后竟征入为少府。”‎ ‎(4)“咸前为郡守,所在残酷,毒螫加于吏民。”‎ 思考分析:略 ‎【答案示例】‎ ‎①我认为陈咸的结局在意料之内,却也让人有所遗憾惋惜。陈咸本是忠信直率之人,然而之后却生活奢侈,谄媚行贿,苛待下属,实在是小人。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意旨正人君子行事上恭谦自觉,对上尊敬,对下仁爱,然而陈咸却不慎独,锦衣玉食,巧言令色,对下严苛不仁爱,与君子之道、与仁义悖行,才致使他最终悲惨的结局,所以我认为他罪有应得,自作自受。‎ ‎②我认为陈咸的结局可谓咎由自取,是他不端的品行所导致的。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认为人人都渴望富贵,但不遵从道义来获得富贵,必不能长久坐拥富贵。陈咸任南阳太守时对境内大户与下属均严治,可自己却滥用职权,令属县给自己供奉食物,生活奢侈,他还为了富贵与官职而贿赂权贵陈汤,借职务之便侵占宝物。他最终落得被翟方进奏请免职回乡,并以因忧而死的悲惨结局,正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结果。‎ ‎③我认为陈咸仕途的结局实乃自作自受。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本意指贫困做到不谄媚,富贵做到不骄傲。而当他担任南阳太守,富贵之时,却开始骄傲放纵,无法达到孔子所言“富而好礼”,所谓好礼,强调的是即使一个人即使富贵了,也应该安于处善,乐于循礼。可是陈咸一人生活奢侈,却压榨百姓与他人,于是在晚期才会多次被翟方进上奏革官,最终落得发回故郡的结局,实乃自作自受。‎ ‎ ‎ ‎【文言文参考译文】‎ 陈咸,字子康,十八岁,凭借父亲在朝中的地位担任郎官。他有非凡的才能,性情坦率耿直,多次评议政事,指责讥讽皇帝身边的大臣,给皇帝上书几十次,被提拔为左曹。他父亲有一次生病,召唤陈咸到床前教诲告诫,半夜时陈咸却睡着了,头倚着屏风。父亲很生气,要用棍子打他,说:“你父亲教诲告诫你,你反倒睡觉,不听我的话,为什么?”陈咸叩头谢罪说:“我全明白您所说的意思,主要就是教我如何巴结奉承人。”他父亲这才不再说什么了。‎ 父亲死后,元帝提拔陈咸做御史中丞,总管各州郡上奏的本章,负责考核评定各郡刺史,并在宫殿中执法,公卿以下的官吏都对他又敬又怕。当时中书令石显处理政事独断专行,陈咸多次议论他的短处,石显等人对他就怀恨在心。当时槐里令朱云治政残酷,杀害无辜,有关部门呈上奏告发此事,元帝没有批复。陈咸一向和朱云交好,朱云就向陈咸探听情况并等候裁决,陈咸教他向皇帝上书申诉。因此石显暗中探察知道了这件事,就上奏章弹劾陈咸有意泄漏宫禁消息。于是将陈咸下狱拷打治罪。后来减罪免死,剃掉头发罚做筑城的苦工。陈咸因此被废黜。‎ 成帝开始就位,大将军王凤认为陈咸从前指名斥责石显,有忠直的气节,奏请成帝将陈咸补为长史。后来再一次被征召做南阳太守。他在管辖的境内以杀伐树立威望,遇有强横狡猾的官吏以及大户犯法,每每判处送交郡府,按照法规处置在司空的监管下做苦工。陈咸在辖区内调发属县出产的食物以便供自己享用,生活奢侈,吃得相当好。但掌控属下官吏很严,命令郡中长吏都要闭门思过自我约束,不得越法行事。官吏们都惧怕他,豪强们也被慑服,他要求做的立即执行,他不准做的就马上停止,然而也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他最终被废黜。‎ 当时车骑将军王音辅政,信任重用陈汤。陈咸多次向陈汤送礼行贿,最终被征入朝廷做少府。少府掌管的奇珍异宝贵重物品很多,陈咸上任后对属下的官吏都进行探查,考核,发现他们不法所得的赃物,就没收归入专管的府库。无论是下属还是官吏,陈咸都上奏检举按律论罪。这些人惧怕陈咸,都很沮丧。陈咸担任少府三年,与翟方进产生矛盾。翟方进作丞相的时候,向皇帝上奏说:“陈咸过去任郡守时,为官残忍暴虐,对官吏百姓施加毒害。”陈咸因此被免官。不久,红阳侯王立以方正名义向朝廷推举陈咸,陈咸出任光禄大夫加官给事中,翟方进又一次上奏罢免了他。过了几年,王立有罪回到封邑中,翟方进也奏请皇帝让陈咸回到原籍,陈咸因此忧郁而死。‎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查漏补缺练习 语文 ‎【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参考答案】‎ ‎1.A E ‎2.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以动写静,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注】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从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6分)‎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4.下列选自《红楼梦》中的四首 “红梅诗”,其中“梅格”与苏轼《红梅》一致的是(3分)‎ A.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 B.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红楼梦》咏红梅花(花字)‎ C.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红楼梦》咏红梅花(红字)‎ D.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红楼梦》咏红梅花(梅字)‎ ‎5.阅读下面这首词,从全词内容的角度,为下面这首词拟题(“无题”除外),并请简述理由。(6分)‎ 渔家傲·________‎ ‎【北宋】强至 雪月照梅溪畔路,幽姿背立无言语。冷浸瘦枝清浅处,香暗度,妆成处士横斜句。‎ 浑似玉人常淡伫,菱花相对成清楚。谁解小图先画取,天欲曙,恐随月色云间去。‎ ‎【参考答案】‎ ‎1.(3分)C ‎ ‎2.(3分)A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的理解与赏析,前者侧重于对字句含义的解说,包括对字面义与“诗家意”两个层次的领会;后者侧重于对作品文学意味的鉴赏,包括对意境与手法的体认。第小题C选项说“‘尚余’句透露出一丝无奈”不确。“尚余孤瘦雪霜姿”是说无论谁人也无法动摇红梅凌霜傲雪的风姿,表现的是一股冷峻、豪迈之气。此项的说法是对作品基本情调的理解失当。第小题A选项说“诗人……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不确。诗中只说红梅的外表颜色与桃花杏花接近,并未表现红梅欲与桃杏争春的意味,况且诗中“怕愁贪睡独开迟”“寒心未肯随春态”等诗句明明白白地道出红梅不愿争春的意味。此项的说法是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分析失当。‎ ‎3.(6分)‎ 第一问两个要点(2分)。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的《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1个要点1分)。‎ 第二问3个要点(4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 以前两个要点作为评阅标准,、每个要点2分。第三个要点未答出不扣分,在充分答出、要点的基础上,答出要点,亦不赋分。若只答出要点,得1分。(4分)‎ ‎4.(3分)C 解析:C项诗歌表现的是梅花凌寒开放,不畏严寒的清高孤傲,与苏轼《红梅》诗一致。A项诗中表现的是梅花出世与隐逸之品格。B项诗中表现春日红梅的娇媚。D项表现的是梅花高洁、坚贞、不染尘埃的品格。‎ ‎5. (6分)‎ 题目:梅影(2分)(“梅影”为满分答案的核心要素,如答“月下梅花”、“月照梅花”等亦可。答案涉及到“梅”的,未提及“影”,如“咏梅”等可得1分。答案错误,如“梅边人”,未看出修辞,不得分。)‎ 理由:(4分)(视具体分析而定。题目拟错,理由言之成理的,亦可酌情给分。)‎ 示例:本词上阕首先交代了诗词的写作背景,即雪色与月光相映衬的梅溪路边。“幽姿背立”“清浅处”描绘了月下梅树映在雪地上深深浅浅的影子。下阕中“冷浸瘦枝清浅处,香暗度,妆成处士横斜句” 用拟人手法描绘梅树梳妆打扮成林逋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样子,化用前人诗句。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梅树在月下倒影斑驳,枝条横斜情态,并伴随着幽香阵阵、暗香袅袅。“菱花(镜子)相对”“小图先画取”更是暗示了描写的对象是梅影。“天欲曙,恐随月色云间去”的作者抒发的也是天将亮,恐怕梅影岁月色而去的珍惜之情。‎ ‎【文学作品阅读】‎ 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题。‎ 原下的日子 陈忠实 新世纪到来的第一个农历春节过后,我买了二十多袋无烟煤和吃食,回到乡村祖居的老屋。我站在门口对着送我回来的妻女挥手告别,看着汽车转过沟口那座塌檐倾壁残颓不堪的关帝庙,折回身走进大门进入刚刚清扫过隔年落叶的小院,心里竟然有点酸酸的感觉。已经摸上六十岁的人了,何苦又回到这个空寂了近十年的老窝里来。‎ 从窗框伸出的铁皮烟筒悠悠地冒出一缕缕淡灰的煤烟,火炉正在烘除屋子里整个一个冬天积攒的寒气。南窗前的丁香和东西围墙根下的三株枣树苗子,枝头尚不见任何动静,倒是三五丛月季的枝梢上【甲】(暴/冒)出小小的紫红的芽苞,显然是春天的讯息。然而整个小院里太过沉寂太过阴冷的气氛,还是让我很难转换出回归乡土的欢愉来。‎ 我的这个屋院,曾经是父亲和两位堂弟三分天下的“三国”,最鼎盛的年月,有祖孙三代十五六口人进进出出。在我尚属朦胧混沌的生命片段里,看看村人把装着奶奶和被叫做厦屋爷的黑色棺材,先后抬出这个屋院,后来我的父亲、母亲、两位叔父和一位婶娘也相继被抬出。现在,我的兄弟姊妹和堂弟堂妹,我的儿女,相继走出这个屋院,或在天之一方,或在村子的另一个角落,以各自的方式过着自己的日子。眼下的景象是,这个给我留下拥挤也留下热闹印象的祖居的小院,只有我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原坡上【乙】(刮/漫)下来寒冷的风。从未有过的空旷。从未有过的空落。从未有过的空洞。‎ 我的脚下是祖宗们反复踩踏过的土地。我现在又站在这方小小的留着许多代人脚印的小院里。我听见架在火炉上的水壶发出噗噗噗的响声。我沏下一杯上好的陕南绿茶,抿一口清香甘醇的茶水,瞅着火炉炉膛里炽红的炭块,耳际似乎缭绕着见过面乃至根本未见过面的老祖宗们的声音:嗨!你早该回来了!‎ 第二天微明,我被鸟叫惊醒。我的第一反应是斑鸠。这最单调最平实的叫声,却也是我生命磁带上最敏感的叫声。隔着窗玻璃望去,在清晨凛冽的寒风里,一只斑鸠围着另一只斑鸠团团转悠,一点头,一翘尾,发出连续的咕咕咕、咕咕咕的叫声。哦!催发生命运动的春的旋律,在严寒依然裹盖着的斑鸠的躁动中传达出来了。‎ 我竟然泪眼模糊。‎ 傍晚时分,我走上灞河长堤,无意间发现,斜对岸的那片沙地上,有个男子挑着两只装满石头的铁丝笼走出一个偌大的沙坑,把笼里的石头倒在石头垛子上,又挑起空笼走回那个低陷的沙坑。那儿用三角架撑着一张钢丝箩筛。他把刨下的沙石一锨一锨抛向箩筛,发出连续不断千篇一律的声响,石头和沙子就在箩筛两边分流了。‎ 暮霭渐渐四合的沙滩上,那个男子还在沙坑与石头垛子之间来回往返。这个男子以这样的姿态存在于世界的这个角落。我突发联想,印成一格一框的稿纸也如同那张箩筛:他在他的箩筛上筛出的是一粒一粒石子,我在我的“箩筛”上筛出的是一个一个方块汉字。‎ 村庄背靠白鹿原北坡,遍布原坡的大大小小的沟梁奇形怪状。在一条阴沟里该是最后一坨尚未化释的残雪下,有三两株露头的绿色,淡淡的绿,嫩嫩的黄,那是茵陈,它宣示了春天的气象。从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迎春花开伊始,直到大雪漫地,村庄、原坡和河川里的花儿便接连开放,各种奇异的香味便一波迭过一波。且不说那些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色野草的野花,以及秋来整个原坡都覆盖着的金黄灿亮的野菊。‎ 五月是最好的时月,这当然是指景致。整个河川和原坡都被麦子的深绿装扮起来,几乎看不到巴掌大一块裸露的土地。一夜之间,那令人沉迷的绿野变成满眼金黄,如同一只魔掌在翻手之瞬间创造出来神奇。一年里最红火最繁忙的麦收开始了,把从去年秋末以来的缓慢悠闲的乡村节奏骤然改变了。红苕是秋收的最后一料庄稼,通常是待头一场浓霜降至,苕叶变黑之后才开挖。湿漉漉的新鲜泥土的垄畦里,排列着一行行刚刚出土的红艳艳的红苕,常常使我的心发生悸动。被文人们称为弱柳的叶子,居然在这河川里最后卸下盛装,居然是最耐得霜冷的树。柳叶由绿变青,由青渐变浅黄,直到几番浓霜击打,通身变成灿灿金黄,【丙】(张扬/站立)在河堤上河湾里,或一片或一株,令人钦佩生命的    和生命的尊严。‎ ‎(11)我常常在上述这些情景里,由衷地咏叹,我原下的乡村。‎ ‎(12)漫长的夏天。‎ ‎(13)夜幕迟迟降下来。夜里依然有不泯的天光,也许是繁密的星星散发的。白鹿原刀裁一样的平顶的轮廓,恰如一张简洁到只有深墨和淡墨的木刻画。我索性关掉屋子里所有的电灯,感受天光和地脉的亲和。看圆圆的月亮浮到东原头上,然后渐渐升高,平静地一步一步向我面前移来,幻如一个轻摇莲步的仙女,再一步一步向原坡的西部挪步,直到消失在西边的屋脊背后。‎ ‎(14)大唐诗人王昌龄,出仕前隐居白鹿原上滋阳村。我在读到一本《历代诗人咏灞桥》的诗集时,大为惊讶,白鹿(或灞陵)这道原,竟有数以百计的诗圣诗王诗魁都留了绝唱和独唱。‎ 宠辱忧欢不到情,‎ 任他朝市自营营。‎ 独寻秋景城东去,‎ 白鹿原头信马行。‎ ‎(15)这是白居易的一首七绝,是最坦率的一首,也是最通俗易记的一首。一目了然可知白诗人在长安官场被蝇营狗苟的龌龊惹烦了,干脆骑马到白鹿原头逛去。‎ ‎(16)还有什么龌龊能淹没能污脏这个以白鹿命名的原呢?断定不会有。‎ ‎(17)我在这原下的祖屋生活了两年。每有一个短篇小说或一篇散文写成,那种愉悦,相信比白居易纵马原上的心境差不了多少。在原下写作,便进入我生命运动的最佳气场。‎ ‎1. 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冒    漫    站立   B.冒    刮    站立 C.暴    漫    张扬   D.暴    刮    张扬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段中“嗨,你早该回来了”想象了我回来后祖宗们和我打招呼,表达了对逝去的和迁移到其他地方的亲人们的深切怀念。‎ B.第段详细描写灞河长堤上的男子筛沙子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和自己写作进行类比,进而说明我和他都以各自的姿态存在于这个世界。‎ C.文章引用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不仅引发了作者的情感共鸣,而且增加了整篇文章的文化底蕴。‎ D.文章内容丰富,不仅写了原下不同时月自然景致、对祖宗根脉的眷念回归,而且提到了历代诗人对白鹿原的吟咏。 ‎ ‎3.(1)请在文章段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并说明你这样填写的理由(3分)。‎ ‎(2)文章?段写出了白鹿原夏夜怎样的意境?结合文本内容简析其作用(3分)。‎ ‎4.通览全文,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备选:文章开头说“已经摸上六十岁的人了,何苦又回到这个空寂了近十年的老窝里来”,结尾说“那种愉悦,相信比白居易纵马原上的心境差不了多少”,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心境变化的原因。‎ 备选:从文章开头和结尾看,作者回到原下后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促成这样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5. 陈忠实回到原下写作,使得他的生命运动进入了“最佳气场”,这是客观环境和主体行为完美融合的结果。请结合你的自身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和思考。6-8分。‎ ‎【参考答案】‎ ‎1.(2分)C ‎2.(3分)A ‎3.(1)(3分)‎ ‎   参考答案:顽强    理由:略 ‎(2)(3分)‎ 参考答案:表现白鹿原的洁净美好空灵宁静灵动诗意,与15段形成了呼应,交代了历代文人于此高产和我能在此专注写作的原因。‎ ‎4.(6分)略 ‎5.(6-8分)略 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5题。‎ 草原八月末 朋友们总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一望无际的碧草如毡如毯,上面盛开着数不清的五彩缤纷的花,如繁星在天,如落英在水,风过时草浪轻翻,花光闪烁,那景色是何等地迷人。但是不巧,我总赶不上这个季节,今年上草原时,又是八月之末了。在城里办完事,主人说:“怕这时坝上已经转冷,没有多少看头了。”我想总不能枉来一次,还是驱车上了草原。‎ 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刚才在山下沟谷中所感受的峰回路转和在林海里感觉到的绿浪滔天,一下都被甩到另一个世界上,天地顿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 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看着这些,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车子在缓缓地滑行,除了车轮与草的摩擦声,便什么也听不到了。草一丝不动,因此你也无法联想到风的运动。放眼尽量地望,细细地寻,不见一个人,于是那牛羊群也不像是人世之物了。我努力想用眼睛找出一点声音。牛羊在缓缓地移动,它不时抬起头看我们几眼,或甩一下尾,像是无声电影里的物。仿佛连空气也没有了,周围的世界竟是这样空明。‎ 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树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面覆着黛绿的树冠。远望一片林子就如黄呢毯上的几块积木,偶有几株单生的树,插在那里,像白袜绿裙的少女,亭亭玉立。蓝天之下干净得就剩下了黄绿、雪白、黛绿这三种层次。‎ 在这个大浅盘的最低处是一片水,当地叫泡子,其实就是一个小湖。当年康熙帝的舅父曾带兵在此与阴谋勾结沙俄叛国的噶尔丹部决一死战,并为国捐躯。因此这地名就叫将军泡子。水极清,也像凝固了一样,连倒影的云朵也纹丝不动。对岸有石山,鲜红色,说是将士的血凝成。历史的活剧已成隔世渺茫的传说。我遥望对岸的红山,水中的白云,觉得这泡子是一块凝入了历史影子的透明琥珀,或一块凝有三叶虫的化石。往昔岁月的深沉和眼前大自然的纯真使我陶醉。历史只有在静思默想中才能感悟,有谁会在车水马龙的街市发思古之幽情?这空旷、静谧、水草连天、蓝天无垠的草原,教人真想长啸一声念天地之悠悠,想大呼一声魂兮归来。教人灵犀一点想到光阴的飞逝,想到天地人间的久长。‎ 我们将返回时,主人还在惋惜未能见到草原上千姿百态的花。我说,看花易,看这草原的纯真难。感谢上帝的安排,阴差阳错,我们在花已尽、雪未落、草原这位小姐换装的一刹那见到了她不遮不掩的真美。正如观众在剧场里欣赏舞台上浓妆长袖的美人是一种美,画家在画室里欣赏裸立于窗前晨曦中的模特又是一种美。两种都是艺术美,但后者是一种更纯更深的展示着灵性的美。这种美不可多得也无法搬上舞台,它不但要有上帝特造的极少数的标准的模特,还要有特定的环境和时刻,更重要的还要有能生美感共鸣的欣赏者。这几者一刹那的交汇,才可能迸发出如电光石火般震颤人心的美。‎ 大凡看景只看人为的热闹,是初级;抛开人的热闹看自然之景,是中级;又能抛开浮在自然景上的迷眼繁花而看出个味和理来,如读小说分开故事读里面的美学、哲学,这才是高级。这时自然美的韵律便与你的心律共振,你就可与自然对话交流了。‎ 呜呼!草原八月末。大矣!净矣!静矣!真矣!山水原来也和人一样会一见钟情,如诗一样耐人寻味。我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块神秘的草地。将要翻过山口时又停下来伫立良久。明年这时还能再来吗?我的草原。‎ ‎(取材于梁衡同题散文)‎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落英:花                B.亭亭玉立:高耸直立的样子 C.蓝天无垠:边界          D.一见钟情:衷心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手法,以细腻的笔触具体描写出眼前草原的开阔、静谧、干净。‎ B.文章第段“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一句形象写出了开阔草原给人的神奇感受。‎ C.文中写当年康熙皇帝舅父血战叛军,为国捐躯,意在表现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D.文章的结尾,作者把八月末的草原称之为“我的草原”,表达了对草原浓浓的深情。‎ ‎3.文章第段用了三个“总”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5分)‎ ‎4.作者写“将军泡子”的来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5.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6分)‎ ‎6.文章第段画线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美”的体验,请结合《红楼梦》中的一处情节,谈谈你对这种“美”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2分)【考查词语、成语中重点字的字义】 D(一见钟情:专注、集中)‎ ‎2.(3分) C   【C “写当年康熙皇帝舅父血战叛军”“意在表现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理解错误;】‎ ‎3.(5分)【参考答案】‎ 用“朋友们总说”,想象出草原上鲜花盛开,表达了作者对七八月草原美景的神往之情;“我总赶不上”,表达了自己觉得看不到草原最美季节的失望之情;“总不能”一句,表达了作者失望之余又不忍放弃草原美景的无奈之情。【评分标准:对一点得1分,对两点2分;对三点3分】【考查结合文意,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文章开头这样写,欲扬先抑;为下文突出八月末无花草原的另一种大美、真美做铺垫。‎ ‎【评分标准:2分,每点1分】【考查对表达效果的赏析。】‎ ‎4.(4分)【考查文本结构、作者思路的梳理和分析,重点段落的作用。】‎ ‎【参考答案】‎ 内容上:突出草原历史的凝重和岁月的深沉;为纯净美丽的自然美景增添了历史人文色彩,丰富文章内容。结构上:从描绘草原景色过渡到抒写个人感怀;巧妙将景、情、理融为一体。【评分标准:4分,每点2分,每点内每层1分。】‎ ‎5.(6分)【考查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 ‎【参考答案】‎ 划线句表达了作者对八月末的草原的由衷赞美。“大、净、静、真”表现了草原开阔、干净、静谧,富有历史人文色彩的特点。作者在感叹中诠释了自然美的韵律能够与人心律共振的道理。‎ ‎6.【6分】‎ ‎【结合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考查对文学经典的理解、感悟和评价】‎ ‎【评分标准】结合名著作品分析这句话时,要注意三个要点:标准的模特、特定的环境或时刻、能生美感共鸣的欣赏者。这三者的交汇产生了作者所定义的“美”。‎ 例子依据《红楼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优秀答案示例】‎ 作者认为“美”的体验需要有极少数“模特”,即美的事物,又要有特定的环境和时刻,更要有懂得欣赏美的人。我认为“美”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红楼梦》黛玉葬花这一情景,书中正直花神退位之时,百花凋零,唯黛玉怜惜,将其收集、埋葬,花瓣落下,黛玉娇弱的身影立于树下,将花埋葬,这一美极之情景,又恰被宝玉这一懂得欣赏美的人遇见,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实在美极。‎ 作者认为,纯粹灵性的美需特定景物、特定环境和时刻以及欣赏者三个要素方能展现出来。《红楼梦》凹晶馆联诗一回便是一个例子。是夜本中秋佳节,贾府却冷清寥落。湘云、黛玉二位孤苦却极富才情的女子避开了热闹,月下联诗。吟:“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有心人读至此处,见诗中孤高格调,两位姑娘的命运性情,在贾府中寥落的衬托下,定会为曹公的设计所折服,融入情境之中。冷清佳节为环境,史、林二人以及联诗即“模特”,再加上有心的读者,方能生发至美。三者缺一不可。‎ ‎【语言基础运用】‎ 全民抗疫期间,中小学本着“停课不停学”的原则,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由于在网络上师生问答没有在教室里方便,很多教师选择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将答案发布在网课的“聊天区”。不少同学却将“聊天区”当作“弹幕区”,回答不够严谨,语言风格也过于随意。有一次王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请谈谈你对《老人与海》中老人与其他角色关系的理解”,有四个同学在聊天区留言: ‎ 同学A:老人与大马林鱼战斗到最后时,老人发现大马林鱼不是他的敌人,更是陪伴他的朋友。‎ 同学B:大海可以看作是一个特殊的角色。老人与大海是一种相爱相杀的关系,一方面大海是老人生存的依赖,另一方面大海为老人带来种种艰难的挑战。‎ 同学C:鲨鱼跟老人才是真正的冲突关系,当鲨鱼吃掉大马林鱼最后一块肉时,老人对它恨之入骨。‎ 同学D:“小男孩”是所有村民中唯一能够真正理解老人的人,而其他村民视而不见老人所付出的努力。‎ ‎1.请指出以上四位同学留言中语言表达既准确,又得体的一句是         ‎ ‎2.请将其他三句进行修改。‎ ‎【参考答案】‎ ‎1.同学C ‎2.同学A关联词语“不是……更是……”用错,应改为“不是……而是……”。‎ 同学B成语“相爱相杀”用错,可改为“相互影响”。‎ 同学D成语“视而不见”不能带宾语,可以改成“对……视而不见”。‎ 网络课堂直播开始了。王老师的声音从视频里传来,漫进耳中,抵达心坎,唤起心灵共振。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沉醉其中。突然,声音中断了。同学们不知道的是,这是因为王老师的麦克(话筒)出现了故障。很快,有同学在微信群里发出了这样的信息:‎ 王老师,我们听不到声音了。‎ 还有人吗?没人了吗?‎ 怎么搞的,声音怎么就没了?‎ 老师,你嗓子出问题了?‎ 老师,是不是网络出问题了?没有声音了。‎ 怎么回事?你们都还有声音嘛?我听不到了!‎ ‎……‎ ‎1.以上同学们在微信群里的留言,最为得体的一句是              ‎ ‎2.请挑选一句你认为不得体的语言,指出原因,并加以修改。‎ ‎【参考答案】‎ ‎1.‎ ‎2.【答案示例】‎ 第句不得体。虽有关怀的意思,但也有主观臆断的情绪。可改为“老师,我们听不到声音了。您还好吗?”‎ ‎【名著阅读与微写作】‎ ‎1.有人认为,《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谜十二钗》中,警幻仙姑请贾宝玉饮茶、饮酒,名为“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寓意作者对女子们悲惨命运的同情;还有人认为,《红楼梦》甲戌本题诗“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告诉我们书中写出了男子的无奈。请你根据阅读《红楼梦》的体会,通过一个情节,谈谈你更赞同上述哪一个观点。‎ ‎“名如其人”,作家为自己作品中的人物命名往往也遵循这一原则。通过文学化手法命制的名字,或暗示人物命运,或隐含人物品格性格,或揭示作品主题,大有意趣。请从下列四组名字中,任选一组,谈谈你的理解。‎ 要求:符合原著,有理有据。‎ 许云峰与成岗    孙少平与孙少安    阿Q与孔乙己    甄士隐与贾雨村 ‎2.现实主义是指通过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的描写反映现实生活本质的一种创作方法。评论家认为《平凡的世界》正是正视了现实,并忠于现实,才能反映时代和社会生活的特点。请结合《平凡的世界》中的一个细节,对其这一特色加以解说。要求:符合原著,自圆其说。‎ ‎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古人依天时确定农时。今天,人们渐渐远离了农耕生活,但却依然在观察、品味、思考节气。学校公众号推出“节气与生活”栏目,号召同学们投稿。请你从“二十四节气”的清明、芒种、寒露、大雪中选择一个,撰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该节气的感悟,参与投稿。‎ ‎4.高考前夕,同学们经历了很多高中阶段的“最后一次”:“最后一节复习课”“最后一次值日”“最后一次课间操”“最后一次统练”“最后一节晚自习”……,有的让我们感动不已,有的让我们陷入深思,还有的让我们难以忘怀……请描写其中一个片段,要求: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5.毕业在即,学校组织高三年级同学撰写“感谢有你”答谢卡片。三年来,校长、老师、德育教学教务各部门工作人员、食堂厨师、保洁阿姨、文印室印卷子的师傅、医务室的大夫……,我们有太多的人需要感谢。‎ 请选择其中的一位,为他(她)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表达你的感谢之情。‎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作文】‎ ‎1.《草原八月末》中写道:“它不但要有上帝特造的极少数的标准的模特,还要有特定的环境和时刻,更重要的还要有能生美感共鸣的欣赏者。这几者一刹那的交汇,才可能迸发出如电光石火般震颤人心的美。”‎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美”的体验,你也有同样或相似的经历和感受吗?对此,你又有着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呢?‎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 ‎ ‎2.砥砺,原意为磨刀石,后用作动词,有磨砺、锻炼之意。《山海经》上说“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砥砺。”郭璞注:“砥砺,磨石也。精为砥,粗为砺。”《白杨礼赞》中有“坦荡如砥”一词,《劝学》中有“金就砺则利”之说……,自然的演进、个人的成长、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砥砺。‎ 请以“说砥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得体。‎ ‎3.人,首先应该是健康的,从体魄到心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应该是健康的,从国家的生态建设到国民性的塑造,再到国家、民族精神大厦的建构……‎ 请以“健康”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得体。‎ ‎4.《礼记》上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经师”指教各种各样知识学问的老师,“人师”指用自己的行为、品行、言语积极影响学生的老师。‎ 请以“经师与人师”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得体。‎ ‎5.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也不完全排斥利,他要求弟子们“见利思义”“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汉代的董仲舒则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  ‎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义与利”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得体。‎ ‎6.《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在2017年重磅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该节目以国宝“前世”和“今生”为主线,介绍国宝故事,普及文物保护知识。除文物专家之外,节目还邀请了有影响力的名人共同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节目上线以来,收视率极高。有人说,流量明星、“老戏骨”、文物专家共同“护宝”的形式真吸引人;有人说,看完泪流满面,此生不悔入华夏。也有人说,国宝成“网红”,央视脑洞真大;有人说,文化速食化、快餐化的风气蔓延到文博界了么……   ‎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得体。‎ ‎7.请以“透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立意自定;有细节,有描写;语言得体。‎ ‎8.请以“这里是北京”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散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可写实,可想象;记叙文有故事,散文有场景;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9.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留下浩如辰星的文物宝藏:司母戊方鼎、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兵马俑、长信宫灯、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富春山居图……这一件件文物,见证了沧海沉浮的历史变迁,延续着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承载着中华大地生存繁衍的智慧,告诉我们炎黄子孙从何而来……假如文物会说话,它会向我们讲述怎样的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假如文物会说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立意自定;有细节,有描写;语言得体。‎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