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2018年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瑰宝,灿烂篇章传颂千古,历久弥新。不论世事如何变迁,古诗词是永远不会嬗(shàn)变的文化基因。
B.女性在男性主导的领域里厮杀,成为行业传奇或业内翘(qiáo)楚,却总被展示成没有生活也拒绝爱情的“女魔头”:女性励志剧总是难以逃出玛丽苏“爱与被爱” 窠臼。
C.近日美国洛杉矶高等法院法官作出裁决,要求包括星巴克在内的咖啡销售商,必须在咖啡产品的显著位置粘(niān)贴致癌警告标签。
D.姹紫蔫红时节,泰戈尔莅(lì)临清华演讲。泰戈尔的言辞,徐志摩的诗人气质和翻译,成为中英双语最美修辞的双壁,使聆听者不禁心旷神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作为散文家,李娟最大的美德是:不抒情。[甲]曾几何时,抒情成为熬制散文的底料(尤其是“美文”)。有的作者像撒鸡精般拼命往文章里撒“抒情”,以至于整锅汤漂浮着炫丽的辞藻,闻起来芳香馥郁,一打捞,却没什么干货。李娟不同。[乙]她描述,叙述,进述,但不抒情,换言之,李娟不是用语言装束生活,而是让语言从生活里长出来。
李娟一定是先深入到了生活内部,然后再跳出来。[丙]只有“深入”,语言才能和生活长在一起:而只有“跳出来”,语言才能从生活里面长出来,反过来,不够深入会显得空,跳不出来则意味着被生活吞没。这两种情况都将导向滥发抒情一一前者用抒情填补内容的空洞,后者把抒情当作顾影自怜的工具.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曾几何时 B.以至于 C.装束 D.顾影自怜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2.0版”快速磁浮列车具备的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低噪音等特点,适于在城市内部、城市和卫星城之间、城市群之间、地形复杂的景区内部运行。
B.首个百亿方产能页岩气田在涪陵建成,对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缓解我国中东部地区天然气市场供应、加快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C.鉴于美方拒绝根据世贸规则与中方进行补偿谈判,中方不得不启动争端解决程序,捍卫合法权益。
D.在信息流价值愈来愈重要的今天,数据泄露事件频繁发生,不仅全球社交应用龙头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存在着缺陷,普通的企业及个人在数据防护层面也欠缺安全意识。
5.根据以下四个例句,总结出“或者”和“还是”的使用规律。(3分)
(1)我打算明天或者后天去北京。
(2)你喝点什么?啤酒还是可乐?
(3)这次年会你让老张去,或者让小王去,都可以。
(4)你们是明天回国还是后天回国呢?
▲
6.2018年3月14日,斯蒂芬·威廉·霍金先生去世,各大品牌纷纷用海报向伟人致敬,下面是其中的两幅。说说你更喜欢哪一幅,并阐明理由,150字左右。(6分)
▲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从字面上解释,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智能的研究和模仿。查阅人工智能的概念,与许多的重要概念相类似,目前学界尚无比较权威的公认定义,但依然达成了以下共识:其一,在人工智能大发展前的漫长岁月中,人工智能首先被定义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或者以计算机科学为主的交叉边缘学科,这些概念解释更加强调它的学科属性;其二,定义均强调其具有利用计算机研究和模拟人类智力活动规律的性质。
当然,随着人工智能社会应用的日趋广泛,它的概念阐释也就从单纯的学科属性向外延展,人工智能不但被解释为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而且开始被看作是将人脑研究与认识论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复杂系统,更多地强调了其应用性。有学者提出,认识论的研究给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人工智能就是包含了进化的认识论、自然化的认识论、认知科学、认知的神经科学以及社会化的认识论在内的科学认识论研究的应用。还有学者提出,人工智能特指计算机系统所具备的,像人一样合理思考和行动,完成原本只有人类依靠智慧才能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符号主义学派认为,人工智能就是源自数理逻辑,通过计算机的符号操作,模拟人类的认知过程,建立起基于知识的人工智能系统。联结主义学派强调,人工智能就是源自以人脑模型研究为典型的仿生学,通过神经网络及网络间链接机制以及学习算法,建立起的基于人脑的人工智能系统。行为主义学派则提出,人工智能就是源自感知和行动,通过智能体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与适应,建立起的基于“感知一行为”的人工智能系统。
梳理上述概念及阐释,可以归纳出三个基本内涵。首先,人工智能源自人类智能。其次,它具有以计算机科学研究为主轴,以哲学、数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多学科为基础的交叉学科性质。再者,它也经历着从长期固于实验室研究到广泛社会应用的变化过程。这些基本内涵揭示了一个事实——人工智能涉及错综复杂的人机关系。
(节选自毕宏音《人工智能发展的社会影响新态势及其应对》)
7.根据文意,对文中“人工智能”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对人工智能,学术界目前尚无统一的权威的定义,但是,研究者也形成了一些基本一致的认识。
B.关于人工智能,目前公认定义为“它是一门计算机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是人脑与认识论、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系统”。
C.对人工智能的概念研究,目前有许多学派都从自己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了各自的解释。
D.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同计算机、哲学、数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具有密切关系,涉及错综复杂的人机关系。
8.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作为以计算机科学为主的交叉边缘科学,人工智能具有利用计算机研究和模拟人类智力活动规律的性质
B.学界对人工智能概念的阐释,随着其社会应用的日趋广泛,关注点从单纯的学科属性向外延展,发现它是人脑研究与认识论、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复杂系统。
C.符号主义学派、联结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等都对人工智能的起源进行了探究,做出了各自的解释。
D.作者在搜罗各家解说的基础上,掘微探幽,从起源、性质、外延等三个角度对人工智能的概念做了解说。
9.节选的这三段文字,具有“文献综述”性质。请你简要概括出做文献综述的两条基本要求或技巧。(4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中午的树是平庸的
詹丽
中午的树是平庸的,如果你有过早晨和傍晚从我的办公室望出去的话。
有太阳的早晨,我来办公室,坐定后,都要静静地看一看窗外的树。太阳从窗斜对面远处的山梁上照过来,初夏,穿过山岭上的树林。有雾或者轻雾的早晨,阳光是一束一束的,立体有质感的样子,斜斜架在树身上,让人想起从教堂高高窗户上掉下的阳光。山洼的树,一半儿站在幽深里,一半儿站在阳光里。山岭上的树,站得比房子还高,它们站得很有样子,似乎是俗话里想攀高枝儿的模样。它们在攀一个尘世看不见的高度。一棵树就如一个人不断丰富完善的人生。不断按自己的天性和意愿伸展开放,把自己的绿流进叶,把自己的香流进花,把自己的甜流进果实。冬天,大树落光了叶子,阳光,让它们的每一根枝条都清晰可见,让它们活得对自己一目了然,知根知底。也让我们看清它的恣肆和奔放。
只有早晨的阳光能让一棵树处于两个世界,两种色彩,两种心情和姿态。站在山洼里的树,阳光还没有漫下它的腰,它下半身儿迟重的身体,也带着薄薄的慵懒,薄薄的涩。只有早晨的阳光才可以让一棵树在两个时间段里醒来,也只有早晨的阳光能让同一棵树上半身是个年轻诗人,下半身是个老人。如同人格分离,如同某人站在人群里举着火焰,如同那走在街上发梢发亮的人。
总是冬天,我下午放学的这个点儿,夕阳总在西边那一堆悬铃木后面,携带山顶上的晚霞,不管不顾地红透半边天。放学后,我喜欢在办公室呆一会,写写文字,听听音乐,静一静。然后,每次收拾完,一拉开门,夕阳汹涌的红,裹挟一副美得让人发呆的画卷,几乎把门撞倒。每到这时,我总是在走廊上这头儿走到那头儿,那头儿走到这头儿,想把所有的朋友天南海北鸟雀般唤来,和我一起分享,欢呼。可,最终,只有我一人站在这山里,水一样火一样的黄昏里,倚着门,或者扶着楼栏,不住地深呼吸,或者急得直叹息,总觉自己一人消受不起,多浪费啊,多奢侈啊。
我在山里住了许多年。冬天,晴朗的傍晚,一个人的寂静的校园,落日总是让我感动,忘情。从我所站的这个位子望过去,那一堆高大的悬铃木,在校园西边那一排平房后面不远处。逆着光,平房以及房前的院子,都是幽暗的,仿佛为身后那堆夕阳中燃烧的树做铺垫。幽暗的院子,逆光中剪影般的平房,窗户亮着朦胧的灯光,鱼鳞样的布瓦以及中国传统民居那简洁的轮廊线条,美得童话一般。可是,往上看,突兀地,那一堆树就站在房子后面,树梢上架着落日,在逆光中,拿着无数黑树枝,蓬蓬勃勃,点燃了一般,哗哗地燃烧着,还有树丫上两团黑色的喜鹊窝,也在燃烧。也许那排平房是为了给那一堆树完成视觉过渡,可是,连彤红彤红的太阳也肯低下身来,成就这一堆不同寻常的树.不知是不是这个独特的角度,光线造就了这神奇的画面和效果。我在别处从没有看过这样的落日,几十年都没有。
大美经常让我这个山里人撞见,美得让我不敢动,美得让我如此孤独,美得就想在这大山里地老天荒。
可每次我在办公室楼栏前久久站立,看着又大又红的太阳在那推树丫间静静滑落以后,当我下楼,走过校园,走过那排平房,沿着那排平房旁的坡路往西走到坡顶,走到平房背后,发现那些刚才还高大辉煌的树立马失去了神采,如同中午的树,平凡得一无是处。它们都站在夕阳里,在一览无余的空旷里,疲沓倦怠,一脸昏黄,寒风里似乎有些瑟缩。夕阳在浩大的天空中,光线散乱,没有那堆树,夕阳仿佛也失去一个完美的参照物。某一个角度,某一刻,光线,如带翅膀的神,给一棵树灌注了灵魂。
也许,早晨,我和树,眼睛里都带着新鲜和苏醒。我想,只有相信神的人,才可能遇见神。遇见神,遇见神性的树,都需要机缘巧合吧。
(《文汇报》2018.2,有删节)
10.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4分)
(1)斜斜架在树身上: ▲
(2)几乎把门撞倒: ▲
1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
12.谈谈你对文章结尾“遇见神,遇见神性的树,都需要机缘巧合吧”一句中“神性”的理解。(4分)
▲
13.本文以“中午的树是平庸的”为题,却详写早晨的树和傍晚的树,为什么?(6分)
▲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教约
【明】王守仁
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以次,偏询谐生:“在家所以爱亲敬畏之心,得无懈忽、未能填切否?温清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贱否?往来街衢,步趋礼节,得无放荡、未能谨饰否?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妄非僻、未能忠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读复随时就事,曲加诲谕开发,然后各退就席肄业。
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其余皆就席,敛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院。
凡习礼需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矢之拘局。久则礼貌习熟,德性坚定矣。童生班次,皆如歌诗。每闲一日,则轮一班习礼,其余皆就席,敛容肃观。习礼之日,免其课仿。每十日则总四班递习于本学。每朔望,则集各学会习于书院。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瑕及于邪僻。教者如此,则知所施矣。虽然,此其大略也;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
(选自《阳明传习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家所以爱亲敬长之心,得无懈乎 得无:是不是
B.往来街衢,步趋礼节 趋:小步快走
C.审其仪节,度其容止 审:反复分析、推究
D.此其大略也 略:大的方略、谋略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毋躁而急,毋荡而嚣 襟三江而带五湖
B.习礼之日,免其课仿 何为其然也
C.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D.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王阳明给他的书院订立的规矩中,明确要求把做人教育放在第一位,并且强调要常抓不懈,养成习惯。
B.王阳明注重诗教,《教约》第二段一、二句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后三句是对教员和学校提出的要求,思虑十分完备。
C.王阳明对修习礼节要求简明而严格,十分注重仪式感,强调久而成习,养成德性。
D.王阳明对文化知识教学提出的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熟的要求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暗合心理学规律,在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
17.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听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
1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
▲
(2)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胡歌
【清】岑参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19.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试作简要分析。(4分)
▲
20.赏析本诗的主要艺术手法。(4分)
▲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国相师之道也。”(《论语·卫灵公》)
其未有烛而有后至者,则以在者告。道瞽亦然。(《礼记·少仪》)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坊记》
21.这几段文字讲的是一个“ ▲ ”字,其核心归之于一个“ ▲ ”字。(2分)
22.有人说,这三则语录的实质是讲为人处世需要遵守的一个原则,扩而大之,就是治理的原则。你同意吗?为什么?(4分)
▲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 , ▲ 。”(《论语》)
(2)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 ,考之行事, ▲ 。(司马迁《报任安书》)
(3)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 ▲ , ▲ 。(白居易(琵琶行》)
(4)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谁怕? ▲ 。(苏轼《定风波》)
(5)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 。夕阳古道无人语, ▲ 。(王实甫《长亭送别》)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远古时代,人们认为世界是天圆地方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了中世纪,由于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科学家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这个观念被大众慢慢地接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才意识到:宇宙是无限的,在太阳以外,还有无数个类似的恒星系统;太阳不过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整个宇宙的中心……
有人说,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原先事物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人说,这个世界总有科技改变不了的东西。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宁波市2018年高考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B(A传诵C粘zhān贴D姹紫嫣红)
2.C(修饰)
3.A抒情成为熬制散文(尤其是“美文”)的底料
4.C(A“2.0版”快速磁浮列车具有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低噪音等特点 B缓解我国中东部地区天然气市场供应压力 D不仅普通的企业及个人在数据防护层面欠缺安全意识,全球社交应用龙头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也存在着缺陷。)
5.“或者”和“还是”都可以表选择,一般陈述句中用“或者”,疑问句中用“还是”。(三句话各1分,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
6.示例一:我更喜欢可口可乐公司那幅海报。海报主体是大小不一的气泡,一如布满星星的浩瀚无垠的宇宙(或者:和背景浩瀚无垠的字宙融为一体)。其中一颗被圈出来,并配上文字“何其有幸,和伟大同处一个时代”和霍金的英文名。海报下方是可口可乐商标名和“我们在乎”主题广告词。海报寓意深远,很好地表达了对霍金的缅怀和崇敬之情,且构思巧妙,与可口可乐产品契合度高。相比较而言,中国移动的海报太过直白。
示例二:我更喜欢中国移动公司那幅海报。海报主体是霍金的中英文名,生卒年,以及霍金的名言“永恒是很长的时间,特别是对尽头而言”。海报背景是浩瀚的宇宙和一颗神秘的星球。海报下方写着2018年3月14日,是霍金去世的日子。海报构思简洁,主题突出,很好地表达了对霍金的缅怀和崇敬之情。相比较而言,可口可乐的海报太过隐晦。
(观点1分,海报设计特点及寓意解说合理4分,比较1分。只有观点,没有理由不得分。表达不够通顺适当扣分。字数不足100字或超过200字,适当扣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7.B(B的信息出自第二段第一句,但是这也是一些学者的观点,对这些观点,文中没有说它是否获得了“公认”,且第一段明确说“目前学界尚无比较权威的公认定义”。A的信息源在选文第一段。C信息源在第二段。D信息源在第三段。)
8.A(原文说的是“学科”而不是“科学”。“学科”是某一个方向的分类,比如物理学,。化学。“科学”则是指任何领域。B的信息源在第二段第一句。C信息源在第二段第四、五、六句。D信息源明显在第三段,前两段是作出结论的基础。)
9.第一,要搜罗对某个问题的各家研究成果。第二,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分类表述。第三,在分类表述的基础上,写出自己对他人研究的基本看法。第四,这种文字具有综合性、概括性。(每点2分,写出2点即可)
10.(1)“架”形象地突出有雾的早晨,阳光穿过树林,光束立体而有质感的样子。
(2)“撞”突出夕阳“红的汹涌”特征,强调了冬日晚霞满天的美景带给人的震撼。
11.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阳光和树以人的情态,“只有早晨的阳光才可以让一棵树在两个时间段里醒来”,形象地写出了随着太阳越升越高,山洼里的树一点点地沐浴到阳光的情形。(修辞手法1分,特征1分,作用1分)运用比喻手法,想象奇特,把尚未沐浴到阳光的树的下半部分比作经岁月沉淀而沉稳厚重的老者,把已沐浴到阳光的树的上半部分比作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青年诗人。(修辞手法1分,特征1分,作用1分)
12.有神采,有灵魂,(2分)展示生命的恣肆与奔放,给人美的享受与震撼。(2分)
13.(1)以“中午的树是平庸的”为题,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思考为什么用“平庸”来形容“树”,为什么“中午的树是平庸的”。(2分)
(2)详写早晨和傍晚的树,略写中午的树,以“中午的树”的“平庸”反衬早晨和傍晚的树的“神性”,突出主题。(修辞手法1分,特征“神性”1分,作用“突出主题”1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14.D(大概)
15.A(连词,表并列。B代词,他们/助词,加强疑问语气。C连词,表承接关系,就,便/连词;表转折,却。D介词,介进行为对象,于/语气助词,表示肯定。)
16.B(《教约》主要是针对教员对出的约束,第二段第一、二句,面上看似是对学生“歌诗”的要求,实际上是从教员应该怎么要求学生的角度提出的,主要是对教员怎么教学生的要求。)
17.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听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
18.(1)唱诗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面容庄重、气息沉稳,要让学生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要控制节拍和声调。
(2)让他总是感到精力充沛,这样就不会产生厌学情绪,反会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19.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蕃王宴饮纵乐的景象。(2分)“貂鼠裘”突出衣着的名贵;将名贵的“葡萄宫锦”作为缠头赠送给舞女,突出其生活的奢侈;(1分)“醉”突出宴饮纵乐的无度。(1分)
20.诗的后两句突出关西老将长期征战之苦。全诗把“黑姓蕃王”与“关西老将”作鲜明对比,表现了汉、蕃两族将领苦乐不均的现实。(修辞手法2分,主题2分)
21.礼道(仁)(2分)(解析:前两则语录以具体事例讲为人处世要注意的行为方式、准则,就是“礼”,用礼来规范人的行为。后一则归纳为道理,讲做人之所以能够讲礼节,是因为内心里尊重别人,先人后己,为人方便。归结起来,就是“道”,就是“仁”。)
22.同意。前两则语录是讲非常具体的做法案例。如果说第二则还有为自己以后也需要别人帮助留后路的话,那么第一则中,孔子的行为就纯粹是一种为人处世修养,一种完全为他人着想,从心底里尊重他人的修养。第三则语录所讲的做人道理,是要心有别人,要尊重别人,放低自己的姿态。(2分)一个人有这种修养,在家里,在社会,都是高尚的人。人人都能做到,那么,家庭必然幸福,社会必然和谐。(2分)
23.(1)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 其不善者恶之
(2)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3)、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
(4)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
(5)淡烟暮霭相遮蔽 禾黍秋风听马嘶
四、作文(60分)
按2017年高考阅卷要求
附:
【译文】1
每天早上,学生向老师行过礼后,教师按次序讲课之前,要向全体学生提问:“你们在家的时候,自己那尊敬热爱父母的心,有没有懈怠的时候?能不能情真意切?每天早晚侍奉父母的礼节,有没有亏欠和疏漏?能不能按照礼仪的要求一一做到?在路上过往的时候,步履姿态有没有不检点的地方?能不能谨慎小心?言语行动和内心活动,有没有欺骗狂妄和非礼之处,能不能做到忠实守信坚定诚敬?”学生一定要如实回答这些问题,如果存在问题和缺点就要努力改正,没有问题也要提醒自己不去犯这些错误。教师讲课的时候,再随时根据具体情况,循循诱导启发教育。之后,学生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学习。
唱诗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面容庄重、气息沉稳,要让学生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要控制节拍和声调。不要浮躁急切,不要随意喧哗,也不要胆怯害怕,时间久了,就会感到精神舒畅,心平气和。每所学校按照学生数量的多少,分成四个班,每天轮流由其中一班唱诗,其他三班学生都坐在座位上,认真严肃地倾听。第五天,将四个班的学生合在一起在学校轮番演唱。每月初一、十五两日,各校都集中到书院一起演唱。
学习礼仪的时候,一定要静心专注,要反复推究学生的礼仪,考察他们的仪容举止。不要松松垮垮,不要无精打采,也不要粗野无礼,要举止优雅而不过于迟缓,恪守礼法而不过分拘谨,时间久了,动作和神情就会熟练自然,品德和习性也就能够逐渐养成。学生的分班,也和唱诗的班次一样,每隔一天,就轮流由一班表演习礼,其他三班学生都坐在座位上,认真严肃地观看。习礼这一天,应免除他们的课业练习。第十天,将四个班的学生合在一起在学校轮流表演。每月初一、十五两目,各校都集中到书院一起演出习礼。
讲授课文的时候,不要一味赶进度多讲,最重要的是要学生熟练掌握。根据每个学生的天资个性,能学会二百字的,只教给他一百字,让他总是感到精力充沛,这样就不会产生厌学情绪,反会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朗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专心致志,边朗诵边思考,一字一句都要反复体会理出头绪,声音要抑扬顿挫,心情要放松自如,时间久了,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就会沁润到学生心底,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也会随之提高。
每天的课程,首先要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考察,之后是背诵和朗读课文,然后是礼仪学习,有些学生在这段时间完成课业练习,再之后是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和教师讲授课文,最后是唱诗。习礼和唱诗这类课程,目的是保存学生儿童的天性,让他们快快乐乐、不知疲倦地热爱学习,这样他们也就没有时间去做那些不好的事了。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就知道如何去进行教育了。但这也只是说个大概,真要使教育成为一种艺术,还要看教师个人的修炼了。
【译文】2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沿,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道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道。”师冕出去以后,子张问道:“您这样做,是与乐师进行言谈的礼数之道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就是帮助(盲人)乐师的礼仪之道啊。”
如果房间里没有点蜡烛,有后来的人进来了,那么在房间里的人就要告诉他怎么走、坐哪儿。有盲人进来,也一样。
君子尊重他人而把自己看得很轻,凡事先考虑别人再考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