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城西分校初三语文一模试卷 2009.12
命题人:吴继斌 成绩________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4分)
一、选择题(将1至7题的正确序号写在下列表格内)
题 号
1
2
3
4
5
6
7
选 项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湍急(tuān) 称职(chèng) 凫水(fú) 黄晕(yùn)
B.诅咒(zhòu) 阔绰(chuò) 潮汛(sùn) 腻烦(nì)
C.潋滟(liàn) 憬悟(jǐng) 濒危(bīn) 皱缬(xié)
D.瞥见(pī) 俯瞰(kàn) 惺忪(sōng) 老茧(jiǎn)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克服懒惰松散的习惯?这需要从许多方面努力。
B.“我的伞” ,他厉声说道,“把它还给我。”
C.她的父、母亲都是文艺工作者,从小就对她进行教育和培养。
D.面对这一塘飘香的荷花,什么生命能不振奋!什么意兴能不飞扬!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
D.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谁又能否认英雄的品质正是在这一天天的努力学习中渐渐培养起来的呢?
B.海湾战争初期,伊拉克通过设置大量假目标,迷惑了多国部队的飞机和侦察卫星的侦察效果,最终使本国的部分飞机保留了下来。
C.我看着坐在荧光灯下那张笑意盈盈的脸,一股温馨的感觉蓦地涌上了心头。
D.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惟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松鼠》的作者布丰也是法国作家,著有《自然史》。
B.《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光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本篇文章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西汉刘向编订的《战国策》。讽,指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11
C.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写的优美散文《绿》,着力刻画梅雨潭绿色所呈现出来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自然,对新生活充满希望的积极情绪。《背影》则通过回忆父亲爬月台给我买橘子的背影,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蒹葭》和《关雎》这两首
诗均出自《诗经》,诗中歌颂了纯洁的爱情。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默而识之(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增多) 皆次当行(编次)
B.诚以吾众(果真) 殚其地之出(用尽) 略无阙处(省去)
C.长烟一空(全) 欲穷其林(走到尽头) 卒用其人(终于)
D.春和景明(景色) 而后作(奋起,有所作为) 帝感其诚(被感动)
7.将下面的内容填入横线处,正确的顺序应该是:(2分)
科学家研究认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至今海洋中的生物物种仍远远多于陆地上的生物物种。 ,因此,必须以“为了地球上的生命”的高度来拯救我们的海洋。
①但近年来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物种类急剧减少。
②海洋里丰富的食物资源,千万年来滋养着人类。
③长期的过度捕捞使全世界2/3的产鱼区繁殖量不足,捕鱼区域只能向深海推进,这更加剧了海洋资源的枯竭。
④海洋里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等,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A.④①②③ B.②④③①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33分)
8.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里。(4分,书写工整、规范、美观可另加1分)
(1)涟猗 (2)明眸善睐 (3)揠苗助长 (4)浮光掠影
(5)繁衍 (6)融汇贯通 (7)一愁莫展 (8)探骊得珠
(9)怠慢 (10)鄙夷不屑 (11)物竟天择 (12)销声匿迹
改 正
9.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9分)
(1)木受绳则直, 。 (2) ,虽听不自阿。
(3) ,目见不如足践。 (4)皮之不存, 。
(5)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 ,乌蒙磅礴走泥丸。
(7)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 , 。
(8)龚自珍《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句子是: ,
。
11
(9)世界在不断地发展,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正如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所说的那样: ,
。
10.阅读《春 望》,完成下列两题。(4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的前两句中“国破”与哪一个历史事实有关?诗人望到了怎样的一幅景象?
(2分)
(2)诗贵“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认为“花溅泪”“鸟惊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分)
11.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2分)
人生不在成就了多大事业,而重在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其中挺拔的一棵; ;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求无愧地做了云彩中祥和的一朵。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 ;虽是一朵,却能装扮蓝天。这样的人生也就够了。
12.阅读下面选自文学名著《水浒》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于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交过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下去。”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一个情节?涉及哪些主要人物?(不少于两个)
(1)描述的情节:
(2)涉及的人物:
13.看下列漫画,听听父亲对儿子说的话:(1)“不愧为大师的作品,真棒!”(2)“看你在美术本上画的是啥!乱七八糟的。”如果你是旁观者,你会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3分)
11
14.专题活动:(4分)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如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诗。“芙蓉”,就是荷花。请根据你平时的生活积累,围绕“荷”专题,回答问题:
(1)请说出荷花的另外两个别称: (1分)
(2)写出一句咏荷的名句: (1分)
(3)根据你的观察,你认为荷花对我们人类有哪些价值,请简要陈述。(不少于两点)
(2分)
15.为下面一则故事补写出结论,字数在50字左右。(3分)
“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一只知更鸟问一只野鸽。野鸽的回答是“微不足道”。“那么让我来给你讲一个不平常的故事。”知更鸟说道,“我飞落在一棵冷杉的树枝上,这时下雪了,小瓣的雪花缓缓降落。我无事可做,于是就数起了飘落在我栖息的树枝上的雪花,确切的数字是141254。当又一片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飘落在树枝上时,枝条折断了。”说完知更鸟便飞走了。
结论:
1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周末,爸爸、妈妈准备了不少的祭品,要带着小明到乡下祭祖。小明极力反对,认为爸妈的举动很迷信,父子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请阅读下列相关的资料链接,谈谈你怎样看待清明祭祖活动?(3分)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装………………………………订………………………………线………………………………
相关链接:
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途中,跟随他的臣子介子推为保其性命从自己腿上割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将隐居山林的介子推去世的日子命名为寒食节,举国哀悼,这个节日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清明节。
11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都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
中国共青团2002年发起了“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活动。5年来,参加的网站从首届的200家迅速增加到现在的千余家,参与人数从最初的100万跃升到目前的1000万左右。
据报:今年清明节,不少城市中的花店生意异常红火。白菊等花卉很畅销。近年来,人们在祭祖时往往献上一束芬芳的鲜花,显得既新潮又节省。之前,他们一般只喜欢带烤乳猪和烧肉。
你的看法: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12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如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囷:这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斫:砍削。樵:柴。薪:柴禾。
1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①渔人甚异之 ②阡陌交通
③深入忘反 ④可试如水中
18.翻译句子。(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文:
(2)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译文:
19.“开明朗然”与《桃花源记》中的 一词相仿。(1分)
20.“深山中有人迹”,根据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1分)
21.结合课文分析作者虚构桃源美景的真实用意?(2分)
11
(二)偶然的发现(12分)
1803年,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为解释化学实验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原子论,认为“元素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一理论立刻传扬开来。
但是,原子论最大的问题是无法验证,毕竟粒子并不能用人的肉眼直接看到。当时还没有出现能够目睹粒子的工具,化学家只能从一些线索去推测粒子的状况。连伟大的迈可·法拉第都认为,在没有更好的理论之前,只能把原子论当成一个魅力十足的假说。
1827年,苏格兰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在研究山字草时,碰巧看到浮在水面上的花粉动个不停。布朗起初以为花粉在水面上晃动是因为它是活的,是花粉在游动。可是,并不只有花粉会在水面上晃动,普通灰尘浮在水面上也是一样。布朗偶然发现的这种现象,后来被人称作“布朗运动”。
布朗认为,这个现象可能和某种物理定律有关。可是,他始终找不出理由来解释这种运动。后来,其它学者也不断提出过种种解释,但总是难以令人信服。
直到1863年,才出现了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水面上的花粉运动是粒子冲撞花粉造成的。根据原子论,水的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它们总是不停地运动,所以会和花粉产生冲突。它们撞到花粉的旁边时,就会把花粉往反方向推,再撞到花粉的另一边时,就又把花粉推回来。这样的情况不断发生,花粉也就不断在水面上晃动。
比方说,现在体育馆的地上放着一个篮球,你和一些同学围着这篮球,和它相距几米远,而且你们手上都有一袋网球。你一发出信号,大家就不断拿网球往篮球上扔。这时会发生什么事呢?篮球是不是在地上滚动?你们扔的球有时击中篮球的这一边,有时则击中另一边,于是篮球总是滚来滚去。
你知道你们正在扔网球,所以不会觉得篮球在地上滚动有什么好奇怪的。可是,如果是以下的情况呢?首先,在篮球上涂上荧光剂,再关掉体育馆内的光源,然后把网球扔向这个发亮的篮球,这时你只看到一个发亮的球在黑暗中滚动。布朗和其他学者刚开始探讨浮在水面上晃动的花粉时;状况就和这种情形差不多。他们只看到花粉在动,却想不出原因,后来终于从它的动作领会到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撞击它;。进而认识到用分子彼此的冲突来解释这个现象是最贴切的。
这样,“布朗运动”成为一个契机,使许多学者明白了道尔顿的原子论是正确的。
(节选自纽特《世界的种子》)
22.文中有一句话点明了全文的说明中心,请把它摘写出来。(3分)
23.文中描述同学用网球击篮球的情形,有什么作用? (3分)
24.花粉在水面晃动这一偶然发现,使学者获得启发,解决了科学难题。你能由此联想到科学史上其他类似的事例吗?请举一例。(3分)
25.下面是从文中筛选的信息,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3分)
化学家提出“原子论”,得到验证却与植物学家的发现有关,和某种物理定律有关。
(三)姑苏看水(18分)
张宏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11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水,简直就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
你走在苏州的路上,会发现始终是被水包围着。
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桥和小桥所联缀,与街道或平行或交错,使城市变成水的棋盘。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至于古老的护城河,据说从伍子胥在这里选址建了吴都,两千五百年来,就从未改变过它的波光粼粼的壮阔。
在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野间的小路上盘桓,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有时是在苍瓦粉墙的农舍间闪出一爿波光,更多的则是从你目光所及的辽远处,一直铺展到你的近前,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不管你的车开得多快,它总是不离你的视野。
这是姑苏水,给人的第一印象。
可是,当你回过神来细细品味这个城市的时候,你又能看到不同的水。在古街的老屋,临窗而坐,当阳光从屋后的河面散漫地折射在房顶,你手把着一杯茶,嗅着杯里的清香,你就开始更深地体会这里的水。
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足见这里的葱茏与繁盛。但是这个自古来的商贾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鱼肥的沃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润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逐渐的,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姑苏人讲话的吴音,就如同评弹和昆曲,姑苏人接人待物的举止也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姑苏水的好处。
人类历史上,水向来是文明的先决条件,姑苏之不就是这样造化出了吴文明和吴文化。不能想象,没有姑苏的水,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姑苏水,也就没有了花窗照影的浪沧亭,没有了夏日临荷的拙政园,更没有了江枫渔火的《枫桥夜泊》。当然,首先是没有了“可以复衣天下”的丝锦之饶。据说,因为姑苏的桑树近水而植,其叶肥嫩,故苏丝极柔且高产,才用它织出了名冠天下的绸缎。网狮园边至今还在的清朝织造署旧址和苏州丝绸博物馆里精美绝伦的双面苏绣,就是姑苏之水物质和精神双重价值的佐证。
水带来了富裕,也才能带来灵气,带来姑苏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范仲淹、唐伯虎、文征明、金圣叹、陆文夫,只要点一点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就不难看出姑苏之水的灵性。
但姑苏水也有坎坷的时候。苏州北郊,有尚湖,静卧虞山南麓。这片水,相传由姜太公在此钓鱼而名,芦黄荻白、池杉挺翠的湖畔,还能找到当年的唐寅系舟处,山水间散落着曾孟朴、翁同和、黄公望、王石谷、瞿景淳,乃至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墓碑。凄凄芳草和茂茂青竹,掩不住后人凭吊的足迹。但在“人定胜天”的日子里,一湖碧波竟被抽干,“以粮为纲”,垦成农田。从此,干涸的秧田,应对着当空的烈日,这里的人也只能成为匍匐在地上的工具。
“云本无心水自闲”,今天站在退耕还湖后的尚湖边,品味白居易写姑苏之水的这一句诗时,别有一番滋味。谁说云水无心?姑苏之水,在它的温柔里面,分明也还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
水与人,人与水,也许就是这么有意无意地相处着。但你来过苏州,对水,会有一种肌肤之亲的感觉,并且觉得这里,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
26.姑苏的水给作者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4分)
27.姑苏水创造了哪些重要的价值?请根据文意进行概括。(4分)
11
28.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每题3分)
(1)第5段中将岸边的石条喻为“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这一比喻有何妙处?
(2)倒数第4段中“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一句,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29.作者认为姑苏的水具有怎样的灵性?文章结尾为什么说姑苏“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
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4分)
三、作文(60分)
30.任选一道题目,完成作文。
(1)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2)四季在照常运行,但当那已经变得不太好吃的西瓜整年都能端上我们的餐桌时,人们的时间概念已经被混淆了。从春到冬,我们穿着界限含混的服装,吃着季节感不明朗的食物,往来于恒温的室内;然后,我们的指尖弹跳,梦中遥远的异国风情瞬间在屏幕上闪烁,模糊了我们的距离感;我们登上月球,千年前的神话恍惚间变成寂无声息的荒原……
那些充满季节仪式感的心情,那些遥远国度神秘奇异的憧憬,那些古老蛮荒世界里扬起的迷朦的尘土……渐行渐远。
请以“变化”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一题。题目自拟,在横线上填上完整的题目。(2)除诗歌外,其它体裁不限。(3)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规范。(3分)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装………………………………订………………………………线………………………………
题目:
11
11
600
700
800
初 三 语 文 答 案
一、1.C 2.D 3.C 4.A 5.B 6.C 7.D
二、8.漪 会 筹 竞
9.(1)金就砺则利 (2)虽贵不苟为 (3)耳闻不如目见 (4)毛将焉附
(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6)五岭逶迤腾细浪 (7)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0.(1)安史之乱 望见了经历战乱后,长安城荒凉、杂草丛生的景象。(2)其实花并非真在“溅泪”,鸟并非真在“惊心”。诗人借物之情写人之情,表达了自己感伤国事,怅恨离别之意。
11.略
12.(1)智取生辰冈 (2)吴用 杨志
13.以欣赏的眼光看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11
14.(1)芙蕖 菡萏 水芝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可从观赏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方面来谈。
15.例:一点一滴的积累,虽然暂时看不到切实的成效,但只要坚持不懈,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有成果出现。(注意:抓住微不足道、积累、成功三个方面)
16.(1)清明节扫墓祭祖是中华民族古老的风俗之一,是寄托自己哀思的一种表达方式,在人们告慰已逝亲人、英烈在天之灵的同时也激励了活着的人。
(2)在祭祀中的力行节俭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因此在清明节扫墓祭祖活动中要提倡节约和量力而行,不赞成搞过多的形式铺张浪费。“虽然也许只是一支白菊,一个鞠躬,生者却能通过逝者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在人生长河里去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17.①对……感到惊奇 ②交错相通 ③同“返”,返回 ④到、往。
18.(1)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之类。(2)深山中有人存在的迹象,他们觉得很惊奇。
19.豁然开朗
20.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
21. 桃花源的生活环境优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等,而且社会风尚淳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真实用意在于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桃花源这个美好的淳朴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意思对即可)
22.“布朗运动”成为一个契机,使许多学者明白了道尔顿的原子论是正确的。(3分)
23.用人们熟悉的事情,通俗易懂而又形象地解释花粉在水面上动个不停的现象即“布朗运动”。 (3分)
24.示例:①看到苹果落地,牛顿受到启发,提出了“万有引力”说。②从壶水滚沸的现象中,瓦特获得启发,发明了蒸气机。(3分)
25.①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学科)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不是唯一的。(3分)
26.不管城里城外,在苏州始终被水包围着(2分);水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7.承载和滋润了苏州的葱茏与繁盛,带来了富裕(1分);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1分);浸润人的气质,带来了苏州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1分);造化了吴文化和吴文明(1分)
28.(1)以古书喻石条,既形象具体,又暗示着苏州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2分);
可谓形神俱备(1分)
(2)用苏州特产茶和美酒来说明姑苏水同时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特点(1分);亲切自然,形象鲜明具体,富有趣味(2分)。
29.在它的温柔里面,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1分)。人与水有着共同的性格(1分);水原是碧波荡漾,虽经坎坷,曾经干涸,现在却又恢复了原貌(1分);人虽经磨难,却没能销蚀掉精神的光芒(1分)。
30.作文(参照泰州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