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时间
2013.10.8
备课组成员
语文组
主备人
周玉杰
审核人
付丽娜
审批人
教导处
八上语文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战国策》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难点:
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学法引导:
诵读品味、点拨引导。
学习过程:
一、 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 ,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 是一部重要的 集,, 分为 策,共 篇,由 (朝代) (人名)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订,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 的策略和言论,以记言为主。出自本书的寓言故事还有 、 。文章题目中 “讽” 的意思是 ,“谏”的意思是 。
2.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
皆朝于齐( )形貌昳丽 ( )朝服( )衣冠( ) 孰视( )
窥镜自视( )谤讥( ) 期年之后( ) 邹忌( )间( )进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文中的意思。
(1) 修( )八尺 (2)形貌昳丽( ) (3)朝( )服( )(4)窥( )镜 (5)吾孰( )与徐公美( 6)何能及( )君
(7)孰( )视之 ( 8)私( )我也 (9)入朝( )
(10)臣诚( )知 (11)吾妻之美( )我者
(12)皆以( )美于( )徐公(13)今齐地( )方( )千里
(14)王之蔽( )甚( )矣(15)宫妇左右莫不私( )王
(16)面刺( )寡人(17)谤讥( )于( )市朝( )(18)闻( )寡人之耳者(19)时时( )而间( )进
(20)期年( )之后(21)皆朝( )于齐(23)旦日( )
4、写出本文的通假字及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
5、词类活用
(1)修八尺有余 ( )(2)朝服衣冠 朝:( ) 服:( )
(3)私我也 私: ( )(4)闻寡人之耳者 闻:( )
(5)吾妻之美我者 美:( )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 )
6、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 ) 今义:( )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义:( ) 今义:( )
(3)明日,徐公来 明日:古义:( ) 今义:( )
(4)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古义:( ) 今义:( )
(5)窥镜而自视 窥: 古义:( ) 今义:( )
(6)暮寝而思之 寝: 古义:( ) 今义: ( )
(7)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 古义:( ) 今义:( )
7、 “者”可结合文意灵活地翻译,写出下面句子中“者”的意思或用法来: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③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 ④虽欲言,无可进者( )
8.、掌握一词多义:
上: ① 受上赏( ) ② 上书谏寡人之过者 ( ) 下: ① 乃下令( ) ② 受下赏( )
朝: ① 朝服衣冠( ) ② 能谤讥于市朝( )
③ 皆朝于齐( ) ④于是入朝见威王( )
若: ① 不若君之美也 ( ) ② 门庭若市( )
之:① 齐国之美丽者也( ) ②孰视之 ( ) ③ 暮寝而思之( ) ④ 吾妻之美我者 ( )
于: ① 欲有求于我也( ) ② 皆以美于徐公( )
③ 能谤讥于市朝( ) ④ 皆朝于齐 ( )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三”来概括本文的内容吗?
2、试着梳理本文的结构内容。
三、深入赏析,合作交流
(一)、解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 这部分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邹忌是如何与徐公比美的?由此又想到了什么?
2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二)、解读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
(三)、解读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齐王是怎样纳谏的?纳谏的结果如何?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说说“邹忌”: 请用这样的句式说出你的思考结果:
邹忌是个 人 ,我从 看出来的。
小结:
五、总结要点,盘点收获:(师生共同进行)
六、当堂检测,巩固提升:
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学习反思:
知识链接:
1、邹忌:
战国时代齐国人,政治家。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称成侯。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国渐强。
2、齐威王:
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公元前356年继位,在位36年。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因齐初立,见吴越两国俱称王,自己不甘居下,也便自称“齐王”。 威王初即位,日事酒色,不理政事。以致韩、魏、鲁、赵等国都来入侵,出现了“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局面。但他虚心纳谏,立即振作起来,下定了“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决心,使齐国日渐强大。
3、《战国策》: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全书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篇。作者不可考,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简称《国策》。内容多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策士谋臣)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其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中说事常常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