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ID:568389

大小:61.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7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系列--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母题十: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母题来源】2017年高考新课标1卷第3题 ‎【母题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答案】B ‎ ‎ ‎【试题解析】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项关系错误,不仅是“需求可以得到保证”,还有“义务”需要分担。‎ ‎【命题意图】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试方向】此题主要考核文章的内容概括和归纳,一般为文中作者的观点,专家的观点,以及史实论据使用的准确性。‎ ‎【得分要点】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B项混淆范围。‎ ‎【母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最终聚合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传承和选择的结果。‎ 在孔子之前,“仁”“义”“礼”“智”“信”这些术语已经广泛流行,是当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仁”作为一种品德,最初的含义是“爱亲”,即爱自己的亲人。孔子论“仁”,意蕴丰富,尤重视“爱人”和“忠恕”。“仁者爱人”扩展了“爱亲”,使“仁”突破了氏族的界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忠恕”是仁的具体化。“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忠”,指主动的推及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是“恕”,指出了“为仁由己”的底线。论“仁”的同时,孔子也说“义”。“义”即“宜”。凡合乎道德义理的行为便是“义”,反之便是“不义”。而“礼”,起源于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传承损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将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同时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认为“礼”不仅仅是形式化的东西;“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强调“礼”应根植于“仁”。孔子讲“礼”时轻其仪重其内的态度,为后来儒家的礼学思想奠定了基调。“智”,即聪明、有智慧。孔子所言之“ 智”,并非一般所说的小聪明,而是一种道德境界。孟子更是明确地将“智”与“仁”“义”“礼”相提并用,作为君子的“四德”之一。“信”,则是指诚实守约、言行一致的品德,孔子曾多次论及。到西汉武帝时,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首次将这五者并而论之,称之为永恒不变之道。至两汉之交,“五常”的提法就固定了下来。尽管后世儒家对“五常”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孔子的观点一直是他们阐说的根基。‎ 对“仁”“义”“礼”“智”“信”诸范畴的阐发,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人不仅有自然性,更有道德性,而后者才是人不同于万物的根本,孔子的“仁”、孟子的“四德”、董仲舒的“五常 ”正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 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五常”摆脱了时空等具体条件的限制,具有普适性,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维系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学说、文化碰撞不断,比如延续两千多年的本土儒、法等学说的对立与斗争,元、清两代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冲突,佛教传入后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冲撞等等。但正是因为有了像“五常”这样的价值理念,中华文明才具有无比强固的凝聚力,能容纳不同的文化元素,将产生于不同生活习俗和社会环境乃至于文明背景差异极大的众多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其共聚交融于一个极富弹性的文化结构之中。‎ 今天,我们讲“仁义礼智信”,不只是认识它曾经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还应将它作为宝贵的思想资源,为浇灌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提供养料。‎ ‎    (摘编自景海峰《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的界定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最大。‎ B.“仁”“义”“礼”“智”“信”被合称为“五常”是在汉代,但早在孔子之前它们就已广泛流行,并获得了普遍的社会认同。‎ C.作为品德的“仁”,原意是“爱亲”,而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使“仁”突破了血缘系的界限,上升为人类社会普遍遵守的原则。‎ D.在“礼”的发展历程中,周公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将史前留传下来的宗教祭祀活动,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对“仁”“义”“礼”“智”“信”的阐释可能不尽相同,但它们都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揭示了人的道德属性。‎ B.孔子将“仁”视为做人的原则,把“忠恕”当作实现这一原则的具体方式。“忠”和“恕虽然有异,但都强调将心比心,为人着想。‎ C.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但又认为不能像周代那样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而应让礼植根于仁,这种轻仪式重内涵的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D.因为有以“五常”为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存在,所以中华文明不但没有在与不同文化的冲撞中崩解或变质,反而能将众多文化融汇其中。‎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常”观念的聚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其具体构成来看,孟子的“四德”观应该对董仲舒“五常”观的提出有重要的影响。‎ B.“五常”的“常”是“恒常不变”的意思。儒家学者将“仁义礼智信”视为恒常不变之道,表明他们认为这五个范畴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属性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性。‎ C.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充满着不同学说与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其中,以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碰撞最为激烈,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弹性与包容性。‎ D.“五常”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对构建当代中国的价值体系也有实际意义,比如,能启示我们要以人为本、传播爱心、恪守底线、重视诚信等。‎ ‎【母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弃老习俗 中国各地区都有弃老传说,古时曾流行不养六十花甲老人,令其在“寄死窑”等弃老洞内自毙的习俗。鄂西北就有弃老传说中的寄死窑遗迹完整存留至今。‎ 徐永安副 教授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寄死窑遗址在汉水中游的河岸、山地普遍存在,这些遗址系明显人工开凿,非自然生成。一些地点还存在多口寄死窑密集分布的情况,遗址与传说对应关系十分明确。徐永安通过对弃老洞遗址的考察和对当地老年人的访问,还揭示出“60岁老人自死”是一种依从于内在民俗信仰而选择的崇高行为,从而寄死窑也成为一个“神圣的空间”。由此显现出民俗的普遍性特征具有的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巨大控制力量。除鄂西北的“寄死窑”之外还有山东胶东半岛的“模子坟”、山西晋中市昔阳县的“生藏墓”等。由此可以证明,在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区也存在过这一弃老习俗。诸多事实告诉我们:彼时的弃老习俗,一定有它存在的充分的、合理的理由,而不仅仅是原始民族或人性恶的一种注脚。‎ 为何在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中国,竟然流行过野蛮的弃老习俗呢?人类的伦理感情、亲情本能,真的就如此微不足道、如此无能为力吗?俄罗斯著名学者普列汉诺夫的《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中说,那些原始民族“遗弃或杀死老人”,并非由于生性残忍,“而是由于野蛮人不得不为自己生存奋斗的那些条件”,“杀死非生产的成员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合乎道德的责任”。这个贯串历史唯物主义的论断,已由大量人类学调查材料所证实,至今仍是我们解开弃老习俗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中国弃老习俗也应作如是观。‎ 弃老习俗不独中国为然,其他国家民族也有。日本电影导演木下恵介拍摄的电影《楢山节考》,讲述以前日本一些贫瘠的山村中,为了节约有限的口粮,60岁以上的老人,要被儿子背到深山里,放在那里让他自生自灭饿死,这就是日本所谓的“姥舍て”。达尔文在非洲考察时也发现过一个遗弃老人的部落,他们总是把年老的妇女放逐到森林里让她们饿死。请教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的酋长回答说,妇女是生孩子的,年长的妇女既然不会生孩子,还留着白吃饭干什么呢?古代朝鲜也有这样的习俗。在那种生存资源极为缺乏的环境中,人类奉行的生存战略就是如此残酷。‎ 中国虽在广大地区流行过弃老习俗,然而和世界其他地方相比较,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重智慧老人的优良传统。春秋战国时期,“老人是个宝”的观念就已深入人心。诸子百家大都以老人为师,老人的智慧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王晓平所著《佛典•志怪•物语》也特地指出:“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摆脱了弃老风俗,《左传》中的晋文公老年的谲诈,蹇叔的预见,都是对老者智慧的肯定。”屈原《离骚》中,傅说、吕望、宁戚都是被作为饱经风霜,终被信用的贤者来歌颂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智慧老人治国平天下的历史功绩传闻于世,由此树立起“老人是个宝”,应孝养老人的普世观念和习俗,由此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现在的韩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敬老的国家,也是对这段历史的拨正和超越。‎ ‎                      (根据刘守华《“寄死窑”的文化谜团:弃老习俗与传说》改写)‎ ‎1.下列对“弃老习俗”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时曾流行不养花甲老人,让其在弃老洞内自生自灭的习俗。且至今还有弃老传说中的弃老洞遗迹存留。‎ B.弃老习俗是生存资源极为匮乏的时代人们为了更好地繁衍后代所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生存选择。‎ C.从考古资料以及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其他国家民族都有遗弃老人的弃老习俗,不独中国为然。‎ D.世界各民族都流行过弃老习俗,在日本电影《楢山节考》中就有六十岁以上的妇女因不能生育而被弃深山自生自灭的现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发现的一些弃老遗址,充分证明了历史上传说的弃老习俗确实存在,遗址与传说的对应关系十分明确。‎ B.哪怕是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区,也存在过弃老行为,说明当时的弃老习俗,有它存在的充分、合理的理由。‎ C.普列汉诺夫的论断,充分肯定了原始民族的人性善良和道德责任。学者的调查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D.内在民俗信仰一旦形成,就具有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巨大控制力量,哪怕是残酷的弃老行为,人们也觉得神圣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的敬老,既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同时也是对弃老这段历史的拨正和超越。‎ B.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老的优良传统,“老人是个宝”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弃老习俗在中国并不具有普遍性。‎ C.春秋时期的管仲有“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精辟论断,敬老的传统应该起于物质生活条件基本满足的历史时期。‎ D.人类的伦理感情、亲情本能,在人类奉行的残酷生存战略面前,也会显得微不足道、无能为力。‎ ‎ ‎ ‎ ‎ ‎ ‎ ‎【母题来源】2017年高考新课标1卷第3题 ‎【母题原题】‎ 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 ‎ ‎【试题解析】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项关系错误,不仅是“需求可以得到保证”,还有“义务”需要分担。‎ ‎【命题意图】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试方向】此题主要考核文章的内容概括和归纳,一般为文中作者的观点,专家的观点,以及史实论据使用的准确性。‎ ‎【得分要点】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B项混淆范围。 ‎ ‎【母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最终聚合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传承和选择的结果。‎ 在孔子之前,“仁”“义”“礼”“智”“信”这些术语已经广泛流行,是当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仁”作为一种品德,最初的含义是“爱亲”,即爱自己的亲人。孔子论“仁”,意蕴丰富,尤重视“爱人”和“忠恕”。“仁者爱人”扩展了“爱亲”,使“仁”突破了氏族的界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 ‎ “忠恕”是仁的具体化。“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忠”,指主动的推及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是“恕”,指出了“为仁由己”的底线。论“仁”的同时,孔子也说“义”。“义”即“宜”。凡合乎道德义理的行为便是“义”,反之便是“不义”。而“礼”,起源于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传承损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将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同时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认为“礼”不仅仅是形式化的东西;“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强调“礼”应根植于“仁”。孔子讲“礼”时轻其仪重其内的态度,为后来儒家的礼学思想奠定了基调。“智”,即聪明、有智慧。孔子所言之“智”,并非一般所说的小聪明,而是一种道德境界。孟子更是明确地将“智”与“仁”“义”“礼”相提并用,作为君子的“四德”之一。“ 信”,则是指诚实守约、言行一致的品德,孔子曾多次论及。到西汉武帝时,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首次将这五者并而论之,称之为永恒不变之道。至两汉之交,“五常”的提法就固定了下来。尽管后世儒家对“五常”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孔子的观点一直是他们阐说的根基。‎ 对“仁”“义”“礼”“智”“信”诸范畴的阐发,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人不仅有自然性,更有道德性,而后者才是人不同于万物的根本,孔子的“仁”、孟子的“四德”、董仲舒的“五常 ”正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 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五常”摆脱了时空等具体条件的限制,具有普适性,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维系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学说、文化碰撞不断,比如延续两千多年的本土儒、法等学说的对立与斗争,元、清两代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冲突,佛教传入后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冲撞等等。但正是因为有了像“五常”这样的价值理念,中华文明才具有无比强固的凝聚力,能容 纳不同的文化元素,将产生于不同生活习俗和社会环境乃至于文明背景差异极大的众多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其共聚交融于一个极富弹性的文化结构之中。‎ 今天,我们讲“仁义礼智信”,不只是认识它曾经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还应将它作为宝贵的思想资源,为浇灌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提供养料。‎ ‎    (摘编自景海峰《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的界定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最大。‎ B.“仁”“义”“礼”“智”“信”被合称为“五常”是在汉代,但早在孔子之前它们就已广泛流行,并获得了普遍的社会认同。‎ C.作为品德的“仁”,原意是“爱亲”,而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使“仁”突破了血缘系的界限,上升为人类社会普遍遵守的原则。‎ D.在“礼”的发展历程中,周公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将史前留传下来的宗教祭祀活动,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对“仁”“义”“礼 ”“智”“信”的阐释可能不尽相同,但它们都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揭示了人的道德属性。‎ B.孔子将“仁”视为做人的原则,把“忠恕”当作实现这一原则的具体方式。“忠”和“恕虽然有异,但都强调将心比心,为人着想。‎ C.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但又认为不能像周代那样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而应让礼植根于仁,这种轻仪式重内涵的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D.因为有以“五常”为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存在,所以中华文明不但没有在与不同文化的冲撞中崩解或变质,反而能将众多文化融汇其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常”观念的聚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其具体构成来看,孟子的“四德”观应该对董仲舒“五常”观的提出有重要的影响。‎ B.“五常”的“常”是“恒常不变”的意思。儒家学者将“仁义礼智信”视为恒常不变之道,表明他们认为这五个范畴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属性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性。‎ C.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充满着不同学说与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其中,以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碰撞最为激烈,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弹性与包容性。‎ D.“五常”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对构建当代中国的价值体系也有实际意义,比如,能启示我们要以人为本、传播爱心、恪守底线、重视诚信等。‎ ‎【答案】‎ ‎1.D ‎2.C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对原文“其”字理解错误。其指代的是礼。‎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 ‎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原文没有依据。‎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母题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弃老习俗 中国各地区都有弃老传说,古时曾流行不养六十花甲老人,令其在“寄死窑”等弃老洞内自毙的习俗。鄂西北就有弃老传说中的寄死窑遗迹完整存留至今。‎ 徐永安副教授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寄死窑遗址在汉水中游的河岸、山地普遍存在,这些遗址系明显人工开凿,非自然生成。一些地点还存在多口寄死窑密集分布的情况,遗址与传说对应关系十分明确。徐永安通过对弃老洞遗址的考察和对当地老年人的访问,还揭示出“60岁老人自死”是一种依从于内在民俗信仰而选择的崇高行为,从而寄死窑也成为一个“神圣的空间”。由此显现出民俗的普遍性特征具有的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巨大控制力量。除鄂西北的“寄死窑”之外还有山东胶东半岛的“模子坟”、山西晋中市昔阳县的“生藏墓”等。由此可以证明,在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区也存在过这一弃老习俗。诸多事实告诉我们:彼时的弃老习俗,一定有它存在的充分的、合理的理由,而不仅仅是原始民族或人性恶的一种注脚。‎ 为何在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中国,竟然流行过野蛮的弃老习俗呢?人类的伦理感情、亲情本能,真的就如此微不足道、如此无能为力吗?俄罗斯著名学者普列汉诺夫的《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中说,那些原始民族“遗弃或杀死老人”,并非由于生性残忍,“而是由于野蛮人不得不为自己生存奋斗的那些条件”,“杀死非生产的成员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合乎道德的责任”。这个贯串历史唯物主义的论断,已由大量人类学调查材料所证实,至今仍是我们解开弃老习俗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中国弃老习俗也应作如是观。‎ 弃老习俗不独中国为然,其他国家民族也有。‎ 日本电影导演木下恵介拍摄的电影《楢山节考》,讲述以前日本一些贫瘠的山村中,为了节约有限的口粮,60岁以上的老人,要被儿子背到深山里,放在那里让他自生自灭饿死,这就是日本所谓的“姥舍て”。达尔文在非洲考察时也发现过一个遗弃老人的部落,他们总是把年老的妇女放逐到森林里让她们饿死。请教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的酋长回答说,妇女是生孩子的,年长的妇女既然不会生孩子,还留着白吃饭干什么呢?古代朝鲜也有这样的习俗。在那种生存资源极为缺乏的环境中,人类奉行的生存战略就是如此残酷。‎ 中国虽在广大地区流行过弃老习俗,然而和世界其他地方相比较,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重智慧老人的优良传统。春秋战国时期,“老人是个宝”的观念就已深入人心。诸子百家大都以老人为师,老人的智慧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王晓平所著《佛典•志怪•物语》也特地指出:“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摆脱了弃老风俗,《左传》中的晋文公老年的谲诈,蹇叔的预见,都是对老者智慧的肯定。”屈原《离骚》中,傅说、吕望、宁戚都是被作为饱经风霜,终被信用的贤者来歌颂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智慧老人治国平天下的历史功绩传闻于世,由此树立起“老人是个宝”,应孝养老人的普世观念和习俗,由此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现在的韩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敬老的国家,也是对这段历史的拨正和超越。‎ ‎                      (根据刘守华《“寄死窑”的文化谜团:弃老习俗与传说》改写)‎ ‎1.下列对“弃老习俗”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时曾流行不养花甲老人,让其在弃老洞内自生自灭的习俗。且至今还有弃老传说中的弃老洞遗迹存留。‎ B.弃老习俗是生存资源极为匮乏的时代人们为了更好地繁衍后代所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生存选择。‎ C.从考古资料以及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其他国家民族都有遗弃老人的弃老习俗,不独中国为然。‎ D.世界各民族都流行过弃老习俗,在日本电影《楢山节考》中就有六十岁以上的妇女因不能生育而被弃深山自生自灭的现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发现的一些弃老遗址,充分证明了历史上传说的弃老习俗确实存在,遗址与传说的对应关系十分明确。‎ B.哪怕是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区,也存在过弃老行为,说明当时的弃老习俗,有它存在的充分、合理的理由。‎ C.普列汉诺夫的论断,充分肯定了原始民族的人性善良和道德责任。学者的调查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D.内在民俗信仰一旦形成,就具有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巨大控制力量,哪怕是残酷的弃老行为,人们也觉得神圣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今的敬老,既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同时也是对弃老这段历史的拨正和超越。‎ B.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老的优良传统,“老人是个宝”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弃 老习俗在中国并不具有普遍性。‎ C.春秋时期的管仲有“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精辟论断,敬老的传统应该起于物质生活条件基本满足的历史时期。‎ D.人类的伦理感情、亲情本能,在人类奉行的残酷生存战略面前,也会显得微不足道、无能为力。‎ ‎【答案】‎ ‎1.D ‎2.C ‎3.B ‎【解析】‎ ‎1.‎ ‎ ‎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充分肯定了原始民族的人性善良和道德责任”的说法与原文表述不一致。普列汉诺夫的原意是:“遗弃或杀死老人”,并非由于生性残忍,“而是由于野蛮人不得不为自己生存奋斗的那些条件”,“杀死非生产的成员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合乎道德的责任”。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佳选择。大量人类学调查材料所证实的也正是此点。‎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 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老的优良传统”说法有误,范围扩大,原文说的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重智慧老人的优良传统”;“中国自古以来……‘老人是个宝’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有误,原文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弃老习俗在中国并不具有普遍性”也属武断。‎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